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記者課心得體會參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W

記者課心得體會參考多篇

記者課心得體會篇1

實習不僅能學到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還能讓自己成長。這件事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懂得了作為一名合格的記者應該具備兩個條件第一是責任,第二就是懂得拒絕。

記者實習心得體會

這個寒假,我經歷很多第一次,第一次以記者的身份拿起話筒,第一次採訪別人,第一次面對鏡頭......這期間有歡笑有淚水,讓我學到什麼是責任,怎麼樣去拒絕誘惑。這段經歷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對記者這一行業更加熱愛。

記得我站在電視台大門口時,心裏十分忐忑。看到“盱眙縣廣播電視台”這幾個大字時,心裏更是增添了幾分莫名的緊張感。隨後我便被安排到了民生部的《民生面對面》欄目。剛到這個集體時,我處處小心翼翼,每天早晨都會主動地打掃衞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主動地爭取機會跟老師出去採訪。慢慢的也覺得這個集體接納了我,而我也漸漸地發現這是一個比較活潑的集體,這讓我退去了壓抑感和畏懼。

實習前兩個星期,跑了很多鄉鎮,而我的工作每天都是舉話筒,幫拿攝像機,看老師怎麼採訪,打掃衞生。剛開始很興奮,認為自己舉着話筒就很了不起。但時間久了,每天重複一樣的事情,這讓我很是覺得枯燥無味。在心裏默默地想着:是不是老師覺得我沒有能力,只能做這樣的事,或者是他們缺的只是一個助理或一個打雜的。這些想法不停地在我腦子裏浮現,讓我有點看不起自己。很是難受,很想哭。而更讓我覺得厭煩的是每天結束採訪還要寫一篇總結,要寫出自己今天的得失,然後交給老師。每次我都是應付的寫着,而帶我出去的老師總會在小結後面寫上我今天的表現和需要改正的地方,他寫的內容有時比我的小結還多,這不禁讓我覺得很羞愧,也很感動。原來這些天是讓我用眼去看用心去記,原來老師在很用心的教我怎麼去採訪,原來老師認為我很有潛力,原來這兩個星期並不是一無所獲。懂得了這些,我對老師們充滿了感謝之心。也在心裏默默的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做的更好,不讓老師們失望。

這天,辦公室裏的電話響了起來。我偷偷地想着,不知道是哪個單位要搞活動還是哪裏發生了糾紛或是誰又在舉報爆料。果不其然,是糾紛電話。我立馬拿起採訪本、筆和話筒説我要去。就這樣我跟着老師開車去了。行車途中,老師突然對我説:“學習了兩個星期了,讓我看看你的成果如何,今天你就出個現場,可以吧?”聽到這句話我的腦袋瞬間空白了,沒想到證明自己的機會來的這麼快,我趕緊激動地點頭説可以。老師又補充道:“不管場面怎樣,你都要有比它還強大的氣場去hold住它。你也想想平時老師們是怎麼採訪的。”我點頭表示知道,並在心裏醖釀着。

到了現場,場面比我想象中的要混亂許多。110工作人員也在場。我深呼吸然後走向人羣。雙方當事人你一句我一句,讓我有點招架不住,我想着老師平時採訪的樣子,一步一步進行:問是誰打的電話,發生了什麼,為什麼發生,現在有什麼結果。期間我也不停地安撫雙方的情緒,讓他們冷靜點。原來是小區業主請民工給他裝玻璃,民工作業完要走的時候,小區保安向其收取20元,並稱為“保護費”,而民工卻不願給保安20元,小區保安就把民工手扶車的唯一出路給堵起來。聽完民工激烈的訴説,我也覺得小區保安欺人太甚,有些義憤填膺。此時,老師提醒我:“不要只聽一面之詞,看看小區保安怎麼説。”我又把話筒轉向保安,問他們是怎麼回事。保安又是另一種説法:“他們不聽指揮亂施工,怕他們會破壞東西,所以為了保護其他業主的東西才收取的費用。”看着他們繼續爭吵,我突然覺得自己的力量好渺小,大家都各説各有理,而我現在唯一能分辨出的就是保安是沒有權利收取這個費用的。我望向老師,老師在不停的記錄着,又提醒我去找一下有沒有目擊者。我又找到小區的住户,説以前有人在這裏施工,破壞了東西,最後是物業賠的錢,這些民工以為來施工就是老大,有點不講理。然後老師又進行了調解,對保安説亂收費是不合法的,小區保安也意識到了不對,就沒有再要求收錢,但也向民工提出了要求,以後在這裏施工必須聽從指揮,若有損壞必須負責。民工也同意了協調結果。事情變告一段落。

我放下話筒的那一刻才覺得整個人都輕鬆了,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都在面對鏡頭,而我在採訪時卻全然不知。我想如果我在意的是鏡頭而不是投入這件事中,我肯定是很緊張的。而現實情況是,我的忘記自己在採訪,忘記了鏡頭。走的時候,民工和保安都向我們説了謝謝,我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做了件好事,而老師也表揚的對我説:“做的不錯,完全不像第一次出鏡的,繼續努力好好幹。”我偷偷地笑了,因為如果不是我融入了這個混亂的場面,説不定我面對鏡頭時會語塞。

當我們剛走到小區門口時,一個穿西裝的男人把我們攔住了。説負責人希望我們到辦公室談談。老師當時就拒絕了。我一頭霧水也跟着老師一起拒絕。但我們還是被“盛情”的請了進去。然後負責人就簡單的介紹了自己,果然很有來頭。我也明白了為什麼我們被“請”了進來,她是希望我們不要播,怕影響小區的聲譽,怕剩下的幾期房子因為這些原因而銷售不好。老師一口拒絕了她的要求,然後又推辭説要回去趕着寫稿,負責人又套近乎的説:“要不我們去吃個飯?”老師拜拜手説不了不了。負責人意識到談判無果就説:“那我就找你們台長吧。”就這樣我被老師拉了出來,老師出來們就氣憤的説:“要是都聽你們這些人的,我們還做不做新聞。”

在車上,我一直想着老師的話。的確,我們不能被權和錢吞沒。作為記者,應該要學會拒絕誘惑。

回到家,等着《民生面對面》的播放。果然我第一次出鏡的新聞沒有被禁,我很開心,屏幕上的自己很淡定,問的問題也恰到好處突然很有成就感。這一天我學會了好多。

實習不僅能學到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還能讓自己成長。這件事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懂得了作為一名合格的記者應該具備兩個條件第一是責任,第二就是懂得拒絕。這次的實習讓我體會到做記者的不易,也讓我更瞭解記者這一行業,同時也讓我更堅定做一名出色記者的心。我相信新聞是找尋真相的過程,我也相信只有有擔當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記者。在這一期間,不僅鍛鍊了我的口才,還學會了遇事從容。

這,便是我的寒假收穫與成長。

記者課心得體會篇2

做一名新聞記者,對我來説曾經是多麼美好的。可是隨着越來越多的沒有職業道德的小報記者的加入,記者這一職業的和公正性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很多人已經不願意再相信記者,也不願意再去當記者。我在思考了很長時間之後,我還是當了記者。我想只要自己做的好,就不要去管別人。就是抱着這個信念,我這記者一當就是幾年。

到20_年末,我走上了工作崗位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尤其是在去年我成為《城市快報》經濟部的一名正式記者,讓我深感到了工作的壓力與艱苦,光榮與責任。近半年來,我更嚐到了作為一名記者的酸甜苦辣,同時對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這是一個充滿挑戰,充滿機會,充滿挫折,同時又充滿滿足感的過程,通過它,我認識到:

一、注重積累,博採眾長,才能積澱自身的能量

我深刻地認識到,新聞記者最可貴、也是最重要的素質就是敏鋭。新聞拼體力,拼智力,拼反應速度。反應速度的基礎有三個:一是紮實的基礎,二是豐富的經驗,三是正確科學的方法。作為從業時間不長的新記者,我着重從方法上下功夫:每接一個選題,我都要求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選準切入點,對較熟悉的領域,我多學多問,多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深思慎取;對比較陌生的範圍,我採用上網查詢的方式,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背景資料,迅速掃清障礙。20_年7月8、9兩天連續發表的《英恐怖連環爆炸對經濟影響系列》一組稿件內容豐富、資料翔實、有一定深度的新聞稿就是在這種基礎上寫成的,獲得了報社的好稿獎。

二、吃苦耐勞,堅韌頑強,才能有所進步

金融新聞具有極強的專業性,近一個多月來,我通過對本市各家銀行行長的採訪以及寫稿,我越來越明白一個道理:只有努力拼搏,變壓力為動力,堅持不懈才能鍛鍊自己的水平、磨練自己的意志力和能力,努力、堅韌就一定會有收穫,採訪對象的一些優點也是自己增長能量的一種養分。

三、基礎紮實,視野開闊,才能夠獲得好的新聞角度

在今年的日常工作中,我對本市各大媒體的經濟欄目都進行了細緻的分析,摸準了我所跑銀行的定位,同時我也意識到:我必需努力學習,爭取能夠以一名專業人士的視角來審視新聞。厚積才能薄發,我通過業餘時間惡補專業課程,同時閲讀大量專業性報紙,觀察優秀記者獨特的視角、新聞切入點,同時認真閲讀經濟部同事的新聞報道。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認識到:好的經濟記者必須具備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必須具有充足的知識儲備(新聞的敏感性是建立在廣泛的知識儲備的基礎上的)。為了儘快達到這個目標,我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我堅持收看中央電視台、天津電視台的經濟節目,從中瞭解金融基礎知識和重點熱點經濟問題。第二,我努力做一個有心人,注意身邊人們談論各類話題中有價值的東西,以備不時之需。記得在去年年初,我作為一個新記者,工作初期開展銀行的新聞採寫異常艱難,我通過閲讀和觀察,找到了一些頗具特色的新聞點,完成了20_年年初的一些理財稿件。

一年以來的每篇報道完成之後,我都有很多的思考和總結,以上是體會最深切的一些感受。我覺得我在今年的工作中確實解決了一些去年工作中一直感覺困惑的問題,但同時,新的工作狀態又給我帶來了新的困惑和難題,我仍然面臨很多迫切需要再次突圍解決的問題。我想明年的工作中,我除了繼續在自己的幾個報道領域做耐心、紮實的積累之外,要如何讓自己已經儲備的一些資源在我的報道里體現出優勢和的價值,是我特別需要找到答案的一個問題。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相信我是可以做的更好的,在不斷的前進中找到更好的方向,是我一直以來都在不斷的努力的。很多現實情況就是這樣,做記者並不是很難,不過做好記者就不是那麼簡單了。以後的路子還有很長,我相信我會在記者的道路上走的更遠的,我可以做的更好!

記者課心得體會篇3

14位媒體記者用親身經歷,講述採訪背後的故事,那些新聞報道之外的故事更加打動人心。6月23日下午,中宣部“好記者講好故事”全國直播“雲開講”,華商報社的編輯記者認真收看學習,收穫頗豐。

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戰線不斷增強“四力”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宣部、中央網信辦、國家廣電總局、中國記協今年繼續舉辦第六屆“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活動。6月23日14:30,巡講活動以網絡直播形式“全國開講”。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等單位的14名記者在線直播,講述在踐行“四力”新聞採訪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記者張興莎以《湖南最後的慢火車》為題,講述了她在採訪慢火車過程中,坐上慢火車記錄下了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山裏故事。因為慢火車,果農的水果賣上了高價錢,生活富裕了,因為慢火車,果農們看到了大山外面的世界。張興莎説:“如果説高鐵是中國高速發展的速度,那麼綠皮慢火車傳遞的就是不讓大山裏任何一個人掉隊的温度。”

14位記者的講述飽含深情,每一個背後的故事都讓人深思,催人淚下。中國記協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好記者傾情講述採訪經歷,全面交流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真實感受和深刻感悟,感情真摯、精神飽滿,充分展現出紮實的新聞理論素養、高超的新聞採編水平、高尚的新聞職業道德,樹立和傳播了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華商報記者李婧看完直播後表示:《遲到十年的拼圖》這個故事讓人記憶深刻,完成拼圖的過程,就是記者陪同不知父親犧牲已十年的兒子,和一個撒下愛的謊言的媽媽,去西藏重走父親英雄路的過程,記者的講述讓人感到了大愛和無私奉獻。李婧説,在以後的工作中,會不忘初心,走到羣眾中去,用心傾聽讀者心聲,為人民發聲,講好陝西故事。

記者課心得體會篇4

202012月16日,中宣部、中國記協舉辦第7屆“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活動。紅山區融媒體中心及全區各單位、部門新聞工作者及時收看了網絡直播巡講。

來自全國新聞戰線的15位優秀新聞工作者們用樸實而真摯的語言,傾情講述他們的採訪經歷,這些巡講人或奔赴新聞現場、記錄偉大時代,或紮根基層一線、反映羣眾心聲……用好故事傳遞正能量,交流增強“四力”的深刻感悟。

講者動情,聽者動心。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令人熱淚盈眶、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展現了記者們的新聞理想與職業素養,引發了聽眾的強烈共鳴。

三中街街道宣傳委員李夢竹:“每一個故事都讓人感動,這就是新聞報道的力量,作為一名基層宣傳人員,要善於從凡人凡事中發現亮點,捕捉生活中的温情,寫有温度的信息,傳遞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

紅山區發改委張建輝:“通過學習聆聽好記者傾情講述的採訪經歷,被一個個有情感、有温度、有力量的好故事深深打動,受到了精神洗禮,將以好記者和好故事的主人公為榜樣,立足崗位履職盡責,為紅山區發展和改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接官廳社區居民陳忠新:“巡講活動舉辦的非常好,拉近了記者與我們的距離,聽完巡講後,記者給我的感覺不再是電視上的影像、報紙上的名字,而是用雙手記錄事實、用雙腳尋找新聞,記錄國家進步、傳播正能量的勞動者。”

一件件新聞故事,一段段深情紀錄,令人深思,催人奮進。融媒體中心採編人員紛紛表示:作為年輕一代的新聞工作者,將牢記使命,從實際出發踐行“四力”,反映羣眾呼聲,打造高質量的融媒產品,更好地宣傳羣眾、凝聚羣眾、服務羣眾。

記者課心得體會篇5

“作為記者,我旅行了很多次,遇到了很多人,並且目睹了他們的故事。”新聞採訪中心記者孫鐵祥説,在汶川大地震,_島巡遊和南海巡遊期間,他衝到第一線,冷靜迴應,記錄了危機前的真相。調查“大米”事件和湄公河復墾。他感到責任心,堅韌和負責任,用普通人的故事來展示善良,向上和向前的力量。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不到16小時,孫鐵祥冒着餘震爬進了北川。在採訪中,北川老縣城的一座山滑了一半。談到北川的生死時刻,士兵問他:“當時我不怕被掩埋?孫鐵祥説:“我很害怕,但我更害怕不要一輩子進去後悔。”

2012年9月30日,《關於附屬島領土的基線聲明》發佈後,中國海上偵察隊在刁_島進行了高速航行,並度過了第一個中秋釣魚_島的節日。孫鐵祥問船長:“我一年必須在海上呆多久?”機長説:“超過200天。”孫鐵祥心中喃喃地説:“這個中秋節,我在海上待了20余天,體重減輕了8磅,懷孕了9個月。每天,我的愛人都期待着我的歸來……”

共和國的安寧離不開未知而持久的船長和船員,他們是每個人的小家。孫鐵祥評論説:“這是一個孤獨的工作。比風吹曬更困難的是內心的孤獨和對家的關心。”實際上,為什麼這不是記者的工作?無私的奉獻精神,這是每個普通記者每天堅持的狀態。

還有更多關於普通百姓的故事。孫鐵祥説,這些看似普通的人和以為自己是普通人的人們正在不斷地爭取非凡的力量。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對他們的責任,堅韌和責任不僅成為支持他們個性的基石,而且也成為國家的基石。積累了蒸蒸日上的實力。

因此,向普通百姓致敬。向記錄普通百姓的記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