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海軍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19K

海軍心得體會多篇

海軍心得體會篇1

今年52歲的錢海軍,是國網浙江慈溪市供電有限公司客户服務中心社區客户經理。1999年至今,他累計提供電力維修志願服務約2.5萬小時,結對幫助困難老人100餘户,成為老人們身邊的“貼心人”。同時,他還帶動身邊1200多人開展志願服務和公益慈善行動,惠及數萬人。

個子不高,微胖身材,戴着副眼鏡,斜挎一個電工包——剛換好電燈的錢海軍(見圖,新華社記者徐昱攝),又馬不停蹄趕往下一位居民家中……

“只要打電話找錢師傅,他都有求必應,會給辦好,我們很感動”

日光燈、插座、開關、螺絲……作為國網浙江慈溪市供電有限公司客户服務中心社區客户經理,錢海軍車的後備箱裏擺滿了各種電器元件。城裏的五金店裏賣些什麼,他比誰都門兒清。可問起這些年究竟換了多少個燈泡、貼進多少材料錢,他卻總是笑着搖搖頭,説不知道。

“用電有困難,請找錢海軍。”這是不少慈溪居民常掛嘴邊的話。錢海軍負責近6萬户居民的用電服務,多年來他不僅做到了零投訴,服務滿意率更是接近100%。“我就是想讓老百姓足不出户享受到電力維修服務。”

1999年,錢海軍第一次接觸並加入了居委會義工組織。之後他便利用閒暇時間,為羣眾提供免費電力維修服務。直到有一天,羣眾把感謝信送到單位,領導同事們才知曉他默默奉獻的事蹟。

工作中的錢海軍是個技術能手。從颱風前線的設備搶險到日常事故的緊急處置,他總能夠快速排除故障。新同事遇到技術難題,也常常會請教身邊這位“技術顧問”。

為了能更好地幫助社區老年人,他在專業之外自學了電磁爐、洗衣機、電飯煲等常用家電維修技術。漸漸地,“萬能電工”的稱號便在社區裏傳開了……

“只要打電話找錢師傅,他都有求必應,會給辦好,我們很感動!”慈溪市滸山街道金山社區黨支部書記邱曉亮説。最多的時候,錢海軍一天能接到20多個電話。

“能幫到別人,我心裏就很滿足了”

套上共產黨員服務隊的紅馬甲,錢海軍便成為老人們的“貼心人”。

志願服務過程中,錢海軍發現許多孤寡老人不但無法確保安全用電,連生活起居都有困難。於是,他把自己的姓名和手機號寫在卡片上,遇到需要幫助的老人便遞過去。23年來,他的手機總是24小時開機,而且從未換過號碼。無論颳風下雨,他都爭取第一時間出現在需要幫助的老人身邊。

“這些年多虧了海軍,沒有他真不知道這日子咋過……”家住古塘街道舒苑社區的退休教師陳文品説。

當看到陳文品耄耋之年還要照顧有智力障礙的兒子,錢海軍便定期幫他檢查家裏的電器和線路,陪他聊天;逢年過節還和妻子帶上禮物前去看望。記得有一次,陳文品舊疾復發,錢海軍驅車80公里送老人就醫;忙裏忙外,被醫護人員誤認為是老人的親兒子。面對老人的感謝,錢海軍卻説:“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這些只是錢海軍幫扶老人的日常。老人家馬桶堵了,污水倒灌,他自費找來專業人員,兩人一起幹了一下午;除夕夜求助電話響個不停,他接連跑了4户人家,半夜回到家泡碗方便麪權當“年夜飯”;得知部分孤寡老人想去首都北京看看,他牽頭髮起公益活動,帶領7名老人到北京遊覽……

“孤寡老人缺乏陪伴,特別渴望精神上的安慰,需要多關愛。”掃掃地、剪指甲、收拾碗筷……週末只要不忙,錢海軍就會抽出時間看望老人們;常常維修電器只花十來分鐘,聊天卻聊了一兩個鐘頭。

“其實我做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能幫到別人,我心裏就很滿足了……”錢海軍常常這樣説。

“我們會像錢師傅一樣,全心全意為羣眾服務”

如今,錢海軍通過實際行動,帶動着更多人蔘與到志願服務中來。

“海軍是我學習的榜樣,我們支持他。”妻子陳鼕鼕説。妻子最初不理解,但後來被丈夫的做法所感動,便加入幫扶老人的行動中來。在他們夫妻的影響下,女兒錢佳源也時常參與到志願活動中……一家人還先後資助了27名貧困學子。

以錢海軍名字命名的共產黨員服務隊、志願服務中心,現已吸納1200多名志願者參與到日常服務中。“志願服務中心微信羣裏發佈消息,大家都搶單做。”同事王軍浩作為其中一員,無論是修理家電還是接送患病老人,只要有需要,總是第一個響應。

颱風搶險、變電搶修、安全用電宣傳、解決居民用電故障……在錢海軍帶領下,志願服務團隊的服務不斷延伸,“星星點燈”“復興少年宮”“暖心空巢”等公益項目也在持續開展中。

2015年,在走訪殘疾人貧困户時,錢海軍發現許多家庭存在用電線路老化、線頭裸露等安全隱患。在他的推動下,國網浙江慈溪市供電有限公司啟動了“千户萬燈”殘疾人貧困户照明線路改造項目,為慈溪1800多户殘疾人貧困户家庭提供了安全穩定的用電環境。

7年間,“千户萬燈”逐漸走出寧波、走出浙江,行程20餘萬公里,為西藏、吉林、貴州、四川等省份6047户百姓改造線路、送去光亮,惠及6萬餘人。

去年,錢海軍和團隊先後3次來到四川省布拖縣,免費為當地112户殘疾人貧困户改造住房照明線路。“下一步,我還打算為培養鄉村電工貢獻自己的力量。”錢海軍説。

截至目前,錢海軍團隊累計開展志願服務3萬餘次,服務時長超21.3萬工時,惠及數萬人。“我們會像錢師傅一樣,全心全意為羣眾服務。”錢海軍志願服務中心主任兼黨支部書記唐潔説。

海軍心得體會篇2

作為新時代中國的“名片”,和平方舟始終秉承“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傳揚和平、傳播友誼、傳遞愛心,幫助世界更好了解中國、認識中國軍隊。

“最開始,我覺得出國很新鮮,而國外民眾覺得中醫很神奇。”中醫陳明霞參加了和平方舟的第一次出國之行。那是2010年8月至11月,和平方舟首次走出國門,赴吉布提、肯尼亞、坦桑尼亞、塞舌爾、孟加拉國5國訪問並提供醫療服務。

“太神奇了!真是太舒服了!”肯尼亞蒙巴薩警察阿布迪接受了中醫拔火罐治療,他看看玻璃罐子,再看看身上的火罐印,不由驚訝地説。

“拔火罐!拔火罐!”看阿布迪那麼着迷,陳明霞便教他中文發音。如今,陳明霞已4次走出國門、隨船到訪32個國家,既治療又教中文的習慣,也一直保持着。

在孟加拉國,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產婦臨近分娩,命懸一線。在巨大風險面前,和平方舟婦產科醫生陳蕾走進手術室。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讓手術室外的孩子父親潸然淚下,當即為孩子取名為“中國”。

3年後,和平方舟再訪孟加拉國,這個名叫“中國”的小孩在家人陪同下,專程登船尋找恩人;7年後,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訪問孟加拉國,小孩又與中國恩人重逢。

無獨有偶。2017年9月21日,和平方舟在首次環非洲訪問途中,為一名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塞拉利昂孕婦緊急實施手術,挽救了一個新生命。

“手術中,我們發現孕婦的羊水幾乎沒有了,胎盤也出現了大範圍鈣化,嬰兒臍帶繞頸一週……這種情況十分危險。”婦產科醫生胡電為產婦捏了一把汗。

這是和平方舟入列以來迎接的第6個新生命。“小傢伙出生在和平方舟,今天又是國際和平日,那就給他取名叫squo;和平squo;吧……”孩子父母激動萬分,説:“感謝中國軍醫為我們搶回了一個新生命!”

時任塞拉利昂總統科羅馬登船看望了“和平寶寶”母子,他説:“squo;和平寶寶squo;給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國家帶來了新希望。塞拉利昂人民感謝你們,希望和平方舟能很快回來。”

首次到訪東帝汶,總統盧奧洛偕夫人登船表達感謝,他説,和平方舟到世界各地開展人道主義醫療服務,體現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風範。

“時光有我,中國有我。”踏浪凱旋,和平方舟乘着改革開放的春風再起航。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的偉大征途中,和平方舟肩負國家使命,用一串串壯美航跡、一次次真情對話、一幕幕仁心大愛,擁抱世界,傳遞友誼,在全球舞台上呈現新時代的中國風貌,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海軍心得體會篇3

從事電力服務工作以來,錢海軍從一名普通電力工人成長為有口皆碑的“萬能電工”。他投身志願服務23年,一句“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錢海軍”是百姓對他工作的肯定。他發起“千户萬燈”活動,足跡遍佈五省份,只為讓燈火照亮和温暖更多家庭……錢海軍用忠誠擔當努力詮釋着“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的人生真諦。

錢海軍是堅定拼搏的勞動者榜樣。手機24小時開機,風雨無阻奔赴保供電現場,接一根電線、修一隻電錶、擰亮一隻燈泡都是他的拿手活。錢海軍數十年如一日為社區居民提供電力維修服務,又主動承擔起修理電器等工作,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守護千家萬户用電安全。

錢海軍也是無私奉獻的黨員楷模。在堅守崗位的同時,他積極主動地投身志願服務,堅持為殘障人士、特困户以及其他需要幫助的特殊羣體奉獻愛心。他是無數孤寡老人共同的“兒子”,為老人的晚年增添温暖。錢海軍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提升道德文明風尚作出了卓越貢獻。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盞燈,在沉寂的夜裏亮起來的是希望,也是温暖。錢海軍用電力人的一盞燈照亮了城市的角落,也用執着的堅守展示出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本質,彰顯了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和勞動者的奉獻精神。他的優秀品質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海軍心得體會篇4

開春時的大涼山,氣温還有些低。地裏的積雪還未化盡,又下了一場大雪。

家住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日嘎村的吉子友伍清晨起來,推開門,映入眼簾的是滿目的梨花白。他用捲尺量了量屋頂的雪,竟有四十多釐米厚。

兒子和女兒盡情地笑着,跳着,友伍卻不由得皺了皺眉頭:下了雪,西昌通往布拖的路就不太好走了。

從正月初七開始,友伍就時不時地站在村口向着遠方眺望,好似在等待什麼人的出現,心裏默默祈盼着:大雪快點融化吧。

此時,一團陽光彷彿聽到了友伍內心的呼喚,撞破厚厚的雲層,從莽莽蒼蒼的大涼山深處奔跑而來,不偏不倚地落在友伍家的屋頂上。陽光明晃晃的,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這明媚的陽光,不由讓友伍聯想到夜裏亮起的燈光。而一想到燈光,他的腦海裏便浮現出一個個身影、一個個名字:錢海軍、胡羣豐、劉學、江建銘……

雖然他們離開布拖縣已經幾個月了,可幾個月前發生的事情,友伍依然歷歷在目。

2021年10月的一天,友伍正在院子裏忙碌,縣殘聯的同志帶着一羣人來到他家,説這些人是從浙江寧波慈溪過來結對幫扶的,這次來,主要是為了調研布拖縣困難殘疾人家庭的室內照明線路和用電設備,根據實際情況實施“千户萬燈”公益項目。

友伍把他們帶進屋。一個戴眼鏡的中年男子把屋子的角角落落仔細看了一遍,然後對同行的人説:“線路有隱患,需要整改。”

友伍看了他一眼,嘴上沒有説什麼,但心裏略微有些不以為然。家裏的線路、燈盞都是他自己照着網絡視頻接裝的,雖然算不得專業,可用的都是大品牌產品,怎麼到了這人嘴裏,就成了“有隱患”?

許是看出了友伍心中的疑慮,那個中年男子耐心地給他指出了問題所在,諸如沒有安裝漏電保護器、線頭搭接的地方絕緣沒有做好,等等——這些都極易釀成火災事故。見他説得在理,友伍心中的疑惑也就漸漸散去了。待聽到中年男子説“我們這次只是來打個前站,下次帶專業的電工師傅來”,他確信這些人是來幹實事的。

交談中,中年男子得知友伍是日嘎村的殘聯專委,縣裏和鎮裏的殘聯幹部對他的工作很是認可,便客氣地加了友伍的微信。友伍一看,對方的微信名叫“錢海軍”。中年男子笑着説:“我微信是實名的,請惠存,回頭少不得要麻煩你!”

進入10月中旬以後,布拖縣的晝夜温差已經很大了。到了夜間,氣温能一下子跌落到零下。友伍以為錢海軍所謂的“回頭”再快也是年後了,誰知才過兩天,他就接到了錢海軍從慈溪打來的語音電話。

電話那頭,錢海軍告訴友伍,他們的團隊想在11月初進場。為了提升效率,他拜託友伍先對日嘎村殘疾人家庭的用電情況和殘疾人信息做一個初步篩查。

此時正是村裏農忙的季節,友伍白天要去地裏收玉米,但他沒有推脱。他不推脱,不只為電話那頭那一句誠懇的“友伍,拜託了”,更因為自己也是殘疾人,深知殘疾人的不容易。而且上次家裏的用電隱患經錢海軍指出之後,他發現,類似的隱患其實在當地的殘疾人家裏十分普遍。作為村裏的殘聯專委,他也希望大家用電時都能更加安全。

於是,一連數天,友伍白天在地裏勞作,天黑以後,拖着疲憊的身體開始走訪和排摸,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

日嘎村是由友伍原先所在的蘇嘎村和另外兩個村莊合併而成,村裏有四十多户殘疾人家庭,其中十餘户已經搬去了安置區,剩下的需要他挨家挨户去走訪。之前蘇嘎村的情況,友伍是熟悉的,哪家哪户的殘疾人缺了護具、枴杖、輪椅、助聽器什麼的,他都會幫忙領取,有時還和妻子一起幫他們幹農活。但另兩個村裏的殘疾人他還不太熟悉,只能請分管的組長帶路。組長將他帶至門口便離開了,有時户主不在,友伍就只能在門口靜候。若是久等不來,也只能先去下一户人家,然後再回來。有一户人家,他足足跑了四趟才見上户主。

夜裏的風很冷,路也不好走,但友伍的心是火熱的,也是快樂的。

那幾日,他在網上搜索過錢海軍的相關情況,知道錢海軍是國網浙江慈溪市供電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職工,二十多年如一日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無償為社區居民尤其是空巢老人和殘疾人提供免費的電力維修及生活關懷,前前後後幫助過萬餘人,也因此被授予第十屆中華慈善獎“慈善楷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最美志願者”等榮譽。他還成立了慈溪市錢海軍志願服務中心,以項目制的形式開展幫扶活動。“千户萬燈”公益項目正是由該中心聯合地方民政局、殘聯和社會各界力量所發起,旨在為生活困難的殘疾人排除家中用電隱患,讓放心燈照亮每個家庭。幾年裏,錢海軍和同事們把項目從慈溪本地擴展到寧波市,再到浙江省各地,甚至在西藏、貴州、吉林等地也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看到報道中那些受益户的笑容,友伍明白,錢海軍他們做的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好事、實事。友伍很高興自己能成為與之並肩奮鬥的夥伴。

友伍在走訪中發現,很多殘疾人和他自己當七年級樣,並不認為家裏的線路、設備有什麼隱患。友伍便耐心地向他們解釋,告訴他們所有的線路、開關、人工都是免費的,改造是為了讓家裏的用電更安全,並將改造好的照片拿給他們看。徵得同意後,他將屋內的線路、電器、開關一一拍照,並將殘疾證等信息做好登記。

為了及早完成任務,不負所托,友伍將田裏的農事交給了妻子,自己則專心走訪。他用了整整四天時間,走遍了日嘎村的所有殘疾人家庭,還拍了一千多張照片。將資料傳給錢海軍的那一刻,友伍的臉上笑得特別燦爛。

11月1日,錢海軍如約而至,前後腳到來的還有另外幾名志願者。他們搬着材料來到友伍家裏,打造起了“樣板間”。

熱情的友伍和妻子拿出食物、酒水想要款待他們,卻被婉拒。只見錢海軍一行人揹着梯子,拿着工具,在房間裏忙個不停。隨着老舊的線路一條一條被拆除,新電線、新開關、漏電保護器被裝上,整個房間就像變戲法一樣,立時就變了一副模樣。

打開開關,看着屋裏亮起的燈,妻子感歎:“改造過後,燈更亮了,整個房間都顯得更大了!”兒子和女兒更是不停地按動開關,滿眼都是新奇和歡喜。

友伍在一旁全程目睹了志願者接線、裝燈的手法,對比自己之前的技術,真切地感到了差距,也對用電安全有了新的認識。他浮想聯翩:“要是我也有這技術就好了!”

為了學習技術,也為了現身説法,讓電路改造更順利地推進,志願者去其他殘疾人家中時,友伍都會一同前往,早出晚歸,毫無怨言。志願者聽不懂當地話,友伍就給他們當翻譯;志願者人手不夠,他也會主動幫忙運材料、遞東西,化身為錢海軍志願服務中心的“編外”一員。

錢海軍見友伍每次説起“電”時眼裏都透出濃厚的興致,便問他:“友伍,如果我們在鎮上開設‘鄉村電工培訓班’,把老師請到這裏來,你想不想學?”

友伍脱口而出:“想啊,我的夢想就是學電工。”

事實上,友伍曾經還有另一個夢想,那就是考個駕照,放假時帶着家人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遺憾的是,十二歲的時候,他的眼睛被鋼筋扎傷,落下了殘疾,考駕照的夢想難以實現。如今,志願者們不僅點亮了友伍的生活,也點亮了他新的夢想。

自從見識了志願者的本領,友伍的腦海裏經常閃過那些家中用電存在隱患的殘疾人。他不止一次想過:要是我能把電工技術學好,就不用總麻煩遠方的朋友了,無論鄉親們什麼時候需要,我都可以幫忙解決,那該有多好!所以,當錢海軍問“學了電工,必須要為布拖縣的困難殘疾人服務,你願意嗎”時,他毫不猶豫地表示“我願意”。

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友伍拜了錢海軍為師,每次去困難殘疾人家裏改造線路,他總是認真觀察,認真學習,還在錢海軍的指導下動手參與實踐。友伍説:“我也想像師父一樣,學習更多的知識,幫助更多的人!”

在布拖縣實施的這一次室內照明線路改造,直到年底才結束。改完後,志願者就離開了。友伍暗下決心,等到鄉村電工班開班時,自己一定要報名。

海軍心得體會篇5

20__年5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新時代勞模代表錢海軍同志“時代楷模”稱號,央視綜合頻道《時代楷模發佈廳》5月6日晚21點檔將播出錢海軍同志的先進事蹟。

錢海軍同志是國網浙江慈溪市供電公司客服中心社區經理,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從1999年開始,錢海軍23年來結對服務了100多位殘疾、空巢、孤寡老人,還捐助了27名貧困學生。他不僅無償提供電力維修及改造服務,對羣眾的大事小情堅持做到隨叫隨到,被居民親切地稱為“萬能電工”“電力110”。黨員幹部要學習錢海軍同志的勞模精神,立足本職當好“點燈人”。

接好暢通無阻的“電力線”,讓勞動精神代代相傳。在錢海軍同志的口頭禪裏,一句“我馬上來”,另一句是“閒話一句”(方言,意為“一句話的事”),勾勒了他對待勞動和利益得失的態度。23年來,“用電有困難,請找錢海軍”成了居民們遇到困難時的下意識,也成了大家常常掛嘴邊的一句話,他從不抱怨、從不嫌煩,任何時候都保證“馬上到、馬上修、馬上好”,在羣眾心中牽上了為黨傳遞温暖和光明的“電力線”。黨員幹部要像錢海軍同志那樣,不管工作有多繁忙,事情有多麻煩,羣眾的需求就是命令和衝鋒的號角,就要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以過硬的專業素質確保“手到病除”,以迎着使命去、帶着滿意歸的效果,讓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勞動精神代代相傳。

安好行穩致遠的“保險絲”,讓服務羣眾時刻在線。23年來,錢海軍同志不管春夏秋冬,無論白天黑夜,不管路途遠近,無論逢年過節,常常凌晨一兩點鐘從被窩裏起來上門維修,最忙的時候一天接過21個電話,以過硬的專業素養,確保“技術好、服務好、口碑好”,別人都稱他是“萬能電工”的時候,他卻説“萬能是不可能的,只是不忍叫求助的人失望罷了!”正是他這種不讓羣眾失望的精神,鑄就了勝似金盃銀盃的羣眾口碑。黨員幹部要像錢海軍同志那樣,苦練專業技術,確保以過硬的能力素質,在服務羣眾的道路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以行穩致遠的姿態,當好不讓羣眾失望的“保險絲”,確保隨時在位、隨時“來電”,讓服務羣眾的幹勁時刻在線。

擰好光明無限的“照明燈”,讓黨的温暖直抵心田。23年來,錢海軍同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普通電工,憑藉着一顆熱心和一技之長,守護着萬家燈火,是無數人的光明使者。在他的帶動下,妻子和女兒加入助人為樂的隊伍中,一家人先後捐助22名貧困學子;在他的影響下,“百姓身邊點燈人”的隊伍持續壯大,併成了一個服務品牌,如今人數已經由當初126名註冊志願者發展到1200多人。他身上的這束微光,正在不斷放大和擴散,變成了照亮千家萬户的一片燈海。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黨員幹部要像錢海軍同志那樣,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埋頭苦幹,以共產黨員的光和熱,當好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照明燈”,讓黨的温暖之光時刻照耀在羣眾心坎上。

海軍心得體會篇6

中央宣傳部15日追授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中科院院士盧永根同志“時代楷模”稱號,褒揚他是矢志奮鬥永葆初心的優秀共產黨員。當晚,中央電視台播放了反映盧永根先進事蹟的短片。

盧永根畢生致力於水稻遺傳育種研究,始終站在科學研究第一線,為國家農業發展作出卓越貢獻,是一位傑出的農業科學家。他艱苦樸素、無私奉獻,將積蓄880多萬元捐贈出來設立教育基金,將遺體捐獻給醫學研究和醫療教育事業。他一生報效祖國,畢生積蓄回饋社會,我們要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盧永根院士曾對他的學生們説:作為一名農業科學家,你必須把根深深紮在泥土裏,一定要親自察看現場,不能遺漏一絲一毫的細節。目前,各地都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從實際出發的中心一環,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也沒有決策權。然而,一些地方走過場、重擺拍的“作秀式”調研現象依然存在。這些現象背後反映的是部分幹部思想認識不到位,沒有認識到調研工作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一些幹部存在“官僚主義”等不良作風,把自己當成“官”,忘記了自己是人民羣眾中的一員。要知道調查研究是為了瞭解真實情況、傾聽羣眾呼聲,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領導幹部調查研究時,要讓褲腳多沾泥,臉上多淌汗,一頭扎進人民羣眾中間去,多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四不兩直”方式,真正做到“帶着責任下去,解決問題回來”。

海軍心得體會篇7

在全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中央宣傳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布盧永根的先進事蹟,追授他“時代楷模”稱號。(11月16日 人民網)

盧永根是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中科院院士,著名水稻遺傳學家。20__年8月,因病在廣州逝世。他信念堅定、忠誠如山,入黨70年來,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黨和國家忠誠不渝、矢志奮鬥,與共和國同成長、共奮進,是一名永葆初心的優秀共產黨員。他獻身科研、勇挑重擔,畢生致力於水稻遺傳育種研究,為國家農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他立德樹人、鞠躬盡瘁,培養了一大批高水平現代農業專家;他艱苦樸素、無私奉獻,始終堅持共產黨員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將積蓄880多萬元捐贈出來設立教育基金,將遺體捐獻給醫學研究和醫療教育事業,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模範。

在盧永根的辦公桌上的一個筆記本扉頁,寫着用來自勉的四個“一點”:多幹一點、少拿一點、腰板硬一點、説話響一點。這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求真務實、廉潔自律的精神。作為基層黨員,我們要學習這種求真務實的精神,要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為黨的事業而奮鬥作為人生最高目標。所以,我們要堅持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以民為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必須做到的。

孔子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所謂,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從政者,只有“多幹一點”,才能產生良好的示範作用、積極的感召效應;領導者,倘能“少拿一點”,既關乎人格風格,又關乎威信威望。道理明擺着,羣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當領導的,能夠真正做到“多幹一點”“少拿一點”,羣眾都會看在眼裏,自然服在心裏。這樣的領導幹部,腰桿才“硬”得起來,説話才“響”得起來,威望才“高”得起來。

盧永根説:“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祖國故,兩者皆可拋。我希望能像一束小火花,點燃你們心中的愛國主義火焰。”“發乎於心,踐之於行”。盧永根院士將畢生積蓄捐獻給教育事業,對黨忠誠、不忘初心、報答黨恩,恪守崇高的人生追求,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值得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

海軍心得體會篇8

陳俊武院士70年矢志報國的決心、獻身科學的追求、著書育人的熱情、無私奉獻的品格,感人至深,催人奮進。要深入持久學習陳俊武院士靈魂裏的忠誠、骨子裏的擔當,把“小我”融入“大我”,堅定信念、埋頭苦幹、勇於登攀,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好,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推動公司全面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曹操的《龜雖壽》,我最喜歡的當屬“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正如陳俊武院士一樣,不管時代如何變幻,他始終站在科研前沿,站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這樣的時代楷模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學習陳俊武同志熱愛祖國,忠誠事業的家國情懷。翻看陳老的履歷,70年的職業生涯始終圍繞着兩個字:石油。1946年,正讀大學二年級的陳俊武到撫順參觀,第一次見到了日本人留下的煤制油工廠,中國石油工業落後、處處受制於人的窘況對他產生了巨大沖擊,心中當即立下志願:挽弓當挽強,一定要投身石油工業,用己所學為國家和民族振興貢獻力量。大學畢業後,他拒絕了留在瀋陽工作的機會,如願進入遼寧撫順礦務局工作,成為人造石油廠的一名技術員。他一頭扎進車間,與技術專家和老工人一起克服重重困難,憑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勤奮嚴謹的工作作風,逐步成長為一名青年技術骨幹。急國家所急,想國家所需,這是他最初的信念,始終不改。

學習陳俊武同志精細嚴謹,精益求精的求實作風。 1968年冬,為解決勝利煉油廠新建的12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催化劑大量跑損的難題,陳俊武帶領攻關小組來到黑龍江大慶,冒着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爬上大慶煉油廠30多米高的催化裂化裝置兩器平台,監測反應器、再生器運行情況,記錄流態化數據。手凍僵了,腳凍麻了,鋼筆也凍得寫不出字了……但工作仍然要繼續,為了方便對比分析,他又和同事輾轉來到撫順石油二廠催化裂化裝置區,收集第一手資料,對三個裝置的流態化數據反覆對比,找出了催化劑大量跑損的原因,總結出現場操作要點,進而提高為迄今仍然採用的催化裂化裝置流態化測試理論和方法。精細嚴謹,精益求精,是他不變的初心,一直堅持。

學習陳俊武同志勇於超越,開拓創新的擔當精神。20世紀80年代初期,陳俊武帶隊成功研發了新型的同軸式催化裂化裝置,蘭州煉油廠聯繫陳俊武,希望採用洛陽煉油實驗廠的同軸式技術,建設一套年加工能力50萬噸同軸式流化催化裂化裝置。但是,上級主管部門有人從技術角度對設計方案的安全性提出質疑,建議改變裝置的佈置形式。陳俊武清楚的知道,如果該方案被否定,這項新技術也就失去了一次上台階的機會,當“出了問題誰負責”這個問題被提出時,他堅定地説:“如果出了問題,我陳俊武負責!”最後,陳俊武的設計方案獲得通過。1982年,凝聚着他和團隊心血的蘭州煉油廠這套裝置順利建成投產,不僅當年就收回了4000多萬元的投資,而且把我國煉油技術水平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勇於創新、敢於擔當,是他永恆的初心,默默堅守。

學習陳俊武同志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的高尚品格。中國煉油技術不斷進步,但缺乏系統性著作,難以滿足技術人員學習需要。1990年起,陳俊武潛心編撰《催化裂化工藝與工程》一書,20年間出版再版3次,直到20__年第三版出版發行,業內人士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未來市場的競爭實質是科技實力的競爭,必須首先提高科技人員的整體基礎理論水平和科技素養。”陳俊武願做科研人員攀登科學階梯中的一級,承上啟下育人才。他打破門户之見,開辦了一個有獨特教學方式的高級研修班,讓來自我國石油化工領域的優秀學員接受高水準的“魔鬼訓練”。當年研修班的許多學員,如今已經成長為石化行業的技術專家。淡泊名利、甘為人梯,是他傳承的初心,奉獻終生。

70年至誠報國,92載歲月如歌,他叫陳俊武,他説“中國需要”是我永遠的初心!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開拓者,我們要像榜樣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