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黨員西遷精神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7.89K

黨員西遷精神心得體會多篇

黨員西遷精神心得體會篇1

從得到六十多年前西遷的數據,到苦思冥想地構建我們的西遷線路,再到分析地理條件、人文環境與經濟環境,我們理解到,西遷,並不只是簡簡單單地將交大學子送上火車,送去西安。我們的手指輕輕一劃,就可能拆散了數個家庭;我們的手指輕輕一點,就可能損害了許多西安人民的財產與利益。但我們知道,六十多年前,有着無數像沙坡村民那樣的人,期盼着交大的到來,為西遷貢獻自己的土地與金錢,貢獻自己的精力與汗水。我們的初心就是老一輩交大人的初心——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而我們的使命,是新一屆交大人的使命——傳承西遷精神,進軍創新港,為祖國的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身為交大人,是延續了先前無數交大人的心血的新一代青年,我們要用自己的錚錚誓言和頑強拼搏的奮鬥精神讓默默無聞的交大揚名世界,我們靠的不是西遷精神的歷史情懷,而是敢於創新,敢於面對歷史劇變而勇敢承擔長江後浪推前浪的不屈諾言的新一代青年,我們要不怕苦不怕累,因為在當下如此物質豐裕的時代,我們有何理由不為祖國奮鬥,有何理由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中惶惶終日,所以我們只有堅定着自身的信念,在歷史的浪潮中頑強不息,為自己,為親人,為祖國奮鬥一生,更堅信抱怨沒有用,一切靠自己,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豪言壯語坦蕩一生!作為新時期的交大人,我們更要發揚他們這種不怕吃苦,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為交大的偉大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黨員西遷精神心得體會篇2

六十多年前,為了國家的發展,西部的開發,一批知識精英從黃浦江畔來到渭水之濱,從吳儂軟語的南方來到粗獷豪放的大西北,他們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便是從他們身上迸發出來的,正如總書記所説:“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正是有了他們這樣一羣“西遷人”的無私奉獻,才有了西部的崛起。

西遷雖是當年事,光輝精神永留史。習近平總書記在西交大的校園裏語重心長地説“重大的歷史進步都是在重大的災難之後,我們這個民族就是在艱難困苦中歷練、成長起來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青年也應如此,從苦難中尋找成長的力量,廣泛參與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在勞動中得到磨鍊。64年前,6000餘人二話不説背起行囊就從黃浦江畔奔赴渭河之濱,這絕非易事,但為了中華民族的未來,他們做到了。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西遷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身為青年的我們理應向“西遷”前輩們學習,為了中華民族的發展而艱苦奮鬥。

我深深地感受到西遷前輩們舍小家為大家,黨叫我們去哪裏我們就去哪裏的家國情懷,如今我們也要在祖國需要的時候,勇於投身社會創新創業實踐,錘鍊艱苦奮鬥的精神。西遷精神不僅生根落地在當年的西遷師生身上,更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子。作為西郵青年我們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深入學習西遷前輩矢志愛國奮鬥的偉大精神,熱愛祖國,對黨忠誠。

黨員西遷精神心得體會篇3

“西遷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學由上海遷往西安的過程中,生髮出來的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後期,“西遷精神”被概括為“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在我看來,“西遷精神”是愛國主義的赤子情懷、“樂”中作樂的樂觀主義、追求卓越的進取精神,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既是對老一輩知識分子為黨的教育科技事業奮鬥奉獻的高度肯定,更是對新時代知識分子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的殷切希望,是廣大知識分子健康成長、創造偉大業績的行動指南,也是新時代做好知識分子工作的重要遵循。

老一代的交大人,在新中國剛剛成立,廣大的西部亟待開發之際,響應黨的號召,從繁華的黃浦江畔奔赴黃土高坡,來到當時還很落後的古城西安,滿懷“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的壯志豪情,以自己的青春熱血在西部廣袤的大地上書寫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西遷精神是以交大為代表的新中國老一輩知識分子薪火相傳的家國情懷報國之志,更是一個甲子時光孕育傳承下來的交大的文化基因與優秀傳承。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理應傳承和弘揚“西遷精神”,向那些為了中國的發展無私奉獻的前輩一樣“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幹事創業”。作為學生會主席,我要帶領同學們認真學習和踐行西遷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將個人的理想同國家的前途命運結合起來,紮根基層,奉獻人民。同時在日常學習工作中發揮好骨幹帶頭作用,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做好學生會的各項工作,服務學院,服務師生。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學習“西遷精神”要着重學習格局與擔當、實幹與速度、帶動與傳承,做好“西遷精神”在新時代的新傳人。因此,我們應該腳踏實地,一點一滴積累,將話語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將“西遷精神”傳承下去。

黨員西遷精神心得體會篇4

一個選擇,決定一代人的命運,一個選擇,是永遠回不去的故鄉,一個選擇,是遠離繁華大都市後的艱苦奮鬥。

西遷精神是“”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更是國家利益至上,拋卻個人利益和享受的精神信仰,是一種敢為天下先,劈荊灑熱血的大無畏精神。

20世紀50年代,有“東方麻省理工”之稱的交通大學,從繁華的大上海遷至古城西安,在大西北的黃土地上深深地紮下根來,此次遷校,不僅僅是一次空間的轉移,其背後凝聚着交大人愛黨報國的使命擔當與服務人民的家國情懷。

次中,有很多無私奉獻的人值得我們去尊敬和記住。如當時已步入天命之年,卻有非凡毅力和卓越領導力的彭康老師,有上交上海房產,從此紮根西北黃土地,不計錢財的陳學俊先生。有中國”電機之父”鍾兆林先生婉拒周總理,孤身一人前往西安,從此不再離開。以他們為代表的一批黨外代表人士在西遷前後,旗幟鮮明擁護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堅決擁護學校黨委的決定,發揮了積極的示範帶動作用,體現了崇高的家國情懷,寫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頌歌。

他們的這些大無謂的付出,完全符合習近平總書記所説的工匠精神,無私奉獻,敢為天下先,將自己的一生投入祖國的建設之中,為祖國的建設奉獻出所有,他們身上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尊敬和學習。

作為祖國新一代的接班人的我們應該學習他們不忘初心,追求理想,報國奉獻的優秀品質,把祖國使命扛在肩上,把個人理想融入社會主義偉大的事業中。學習他們崇尚科學,勇於探索,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的時代精神。投入我們的學習中,努力學習,為祖國的建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黨員西遷精神心得體會篇5

從上海交大西遷至西安,歷經一年西安交大有了初成型的樣子。而西遷不僅僅遷走了物品,更遷走了精神。

無論在多麼艱苦的環境下,他們都刻苦學習;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鬥。老師們放棄了安逸的生活從而西遷,選擇跟從學生們,其中多位老師還收到了黨的來信,信中説到為了促進西部文化教育,選擇一批同志進行西遷。那時他們的宗旨就是“黨説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刻不容緩。”這也印證了西遷精神裏的“愛國”。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優秀的老師們,在那種艱苦的環境下,刻苦鑽研科學,一生投身於學習,其中還有老師獲得了諾貝爾獎,就在這一天天的疲勞積攢下,身體備受壓力,最後連生命也奉獻給了祖國,這對任何老師,學生,他的家人朋友,無疑是巨大的悲痛。

後來,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對15位交大教授的來信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老師們傳承好西遷精神。這裏的西遷精神指“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然而,西遷精神深深感動着每一位西交學子,也感動着我們。西遷精神正是老一輩的交大人在青年時期,響應黨的號召,滿懷家國情懷,義無反顧地將青春夢想投入到國家建設中,為人民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的真實寫照。

西遷精神已成為西安交大獨有的氣質與節操。西交學子將”西遷往事“這一段歷史牢記於心,時刻提醒自己,幸福生活都是奮鬥出來的。老一輩交大人為西部發展和國家建設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高素質人才。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無論是西交學子還是未步入大學的我們,都應將“西遷精神”牢記於心。將西遷精神發揚光大,用於擔負起新時代的重任,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努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黨員西遷精神心得體會篇6

今天我聆聽了西安交大“西遷”精神的報告會,心潮澎湃,受到了很大的觸動,倍受感動與鼓舞。

胡老前輩娓娓道來了西安交大西遷的歷史背景和一位位老教授們的光榮事蹟。如殷夫鈞、機電之父鍾兆琳、陳學俊等等許許多多的教授們,在國家的召喚下義無返顧地踏上了西遷的路,他們或舉家西遷或孤身一人紮根於西部,不畏懼西部條件的困苦,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光輝的歲月,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的愛國情懷,艱苦奮鬥的精神令人動容,令人震撼,他們是西部最偉大的建設者,最崇高的建設者。他們這種高尚的愛國情懷和無私奮鬥的精神正一代代的傳承,激勵着兒女們繼續留守西部,激勵着青年人奮鬥西部,西遷精神連接着西安交大的歷史和未來。

“西遷精神”啟示我們,在創新創業的征程中,要始終胸懷大局。“西遷精神”給予我們幹事創業的信心和勇氣,成為了我們勇攀科技高峯的動力之源。

國家專家彭秀東指出:“西遷精神”體現了對正確方向的執着信念、對思想路線的堅定遵循、對根本宗旨的全面貫徹、對創業精神的自覺踐行,為我們提供了“為國為民、幹事創業”的方向指引和動力之源。更是啟示我們,在創新創業的征程中,要始終胸懷大局。要為國家多做貢獻,為民族敢於擔當,不僅要運用在國外學習到的先進科學技術推動產業的發展,還要將好的理念、成果傳播給大眾,把祖國的發展繁榮作為後半生的務實追求。倪志凌:認為“西遷精神”:一是忠誠;二是無私;三是奮鬥;四是卓越。

反觀當代中國年輕人隨着富裕生活的改善變得厭倦艱苦的勞作,同時厭倦長時間的努力工作,也缺少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常常渴望獲得一種平淡安穩的生活。年輕人往往對於社會的期許和要求高,而對於自己的期許和要求低;對於父母和家庭的依賴高,而對於自我奮鬥的依賴低;對於發泄情緒表達自己的想法的程度高,而對於通過自己的行動改變社會和自我的努力的程度低。我們國家還沒有走向真正的富強、強大,就出現這致使的問題。所以時代和國家都需要年輕的我們更要做到腳踏實地,做好基石工作。首先要為自己選好目標,明確自已對人生理想的奮鬥方向。其次要付諸實際行動,要腳踏實地的幹、要刻苦耐勞的幹、要持之以恆的幹。同時要發揚拼博精神,才能持續的激勵自己去不斷努力奮鬥而最終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