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宣講員心得體會優質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7W

宣講員心得體會優質多篇

宣講員心得體會篇1

弘揚勞模精神,爭做時代楷模。每個人不一定都成為勞模,但人人都能學習和踐行勞模精神。勞模精神沒有“光環”的預期,更多的是職業的喜愛,發現的喜悦,勞動的樂趣,結果卻實至名歸。我們不妨帶着“問題”、“感情”、“鏡子”去學,或許,我們更容易學到勞模精神的實質。

勤問好學,帶着“問題”去學。我們學習勞模,就是要帶着問題去學,學習勞模-如何在本職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勞模都是在我們身邊的楷模,我們就是要學習勞模在處理問題時,多問幾個為什麼,要帶着自己的思考,帶着自己的問題去學,有學習才有進步,有問題才有進步。

取長補短,帶着“鏡子”去學。勞模就是我們身邊的一面鏡子,值得大家經常照一照,這樣就能找到差距、發現不足,激發見賢思齊的內在動力。常照照“勞模”這面鏡子,就是要認真地分析自己存在差距的原因,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下工夫逐步規範自己的行為,奮起直追,不斷向勞模靠攏看齊;常照照“勞模”這面鏡子,就是要持之以恆向勞模學習,做到常態化,不斷克服“小勝即滿”的膚淺認識,避免三分鐘熱度;常照照“勞模”這面鏡子,就是要選擇正確的方式方法,不偏離角度對照,做到務實、求真;常照照“勞模”這面鏡子,不斷給自己加油、鼓勁,方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尊師重教,帶着“感情”去學。勞模的閃光點就在於他們把工作當事業,把付出當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學習勞模精神,首先就要尊敬、尊重勞模,帶着一種深厚的感情去學,帶着真誠地心去學習,學習勞模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要想學到真本領,腿就要跑勤一點,或許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就在潛移默化中教會我們如何處理問題,如何將事情做得更好。

學習一種精神就是樹立起一面旗幟,標示出一種導向。學習勞模精神就是在宣告,這種自強不息、持之以恆的精神正是企業發展新需要、新呼喚的精神,這種吃苦耐勞,百折不撓的精神不僅過去需要,現在需要,將來更需要。

宣講員心得體會篇2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對我們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對我們未來去實現一些高質量的科技創新具有深遠的指引意義。

首先,青年工作者要勇於擔當,要面向學科的前沿,要去主動攻關這些原創的研究,從源頭上做創新。要大力強化我們的基礎理論,剛才袁院士提到基礎研究非常重要。姚院士也講到交叉學科也是非常重要的,基金委也是在今年剛成立了交叉學部,所以我想是不是能從不同學科之間、方向之間去做交叉,去找一些靈感,不斷地找到創新的思路,這非常重要。

另外從基礎層面來説,我們要面對國家的重大需求,探索能解決瓶頸問題的新核心技術非常重要。我做的燃料電池和氫能的研究,從新能源汽車未來的應用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研究不僅是做基礎,也是在做應用的研究。在基礎方面,我們會面向世界學科的前沿,去不斷地探索新概念的高效的燃料電池和氫能催化劑體系,我想這非常重要,因為燃料電池的心臟就是催化劑和膜電極,所以我們希望能從源頭上找到答案。

另外在技術方面,我們想做一些突破。從最開始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機制、新器件、新產品這樣一個全鏈條的創新模式,去攻破燃料電池和氫能目前面臨的“卡脖子”問題。當然,我們的燃料電池如果做得好,應用到新能源汽車,一定程度上是會推動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此外,我們做的是新能源,這從一定程度上能解決環境的問題,所以對我們人民的生命健康也是有一定的好處。

宣講員心得體會篇3

做好宣講教育,進一步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強調,要充分認識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重要性,要形成校院兩級齊抓共管的格局,結合工作不斷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他希望,各學院抓好宣傳教育,深入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工作;各位教師和青年學生秉承“崇德、務實、求是”的校訓,成為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參與者、踐行者和維護者,恪守學術道德,求真務實,勇於創新,不負時代。

報告會由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辦。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火炸藥專家王澤山,中國工程院院士、防護工程學專家錢七虎,中國工程院院士、免疫學專家曹雪濤先後作報告。王澤山院士以《牢記使命忠誠奉獻》為題,結合科研經歷,講述了自己鍥而不捨擔負國家賦予使命的感人事蹟。把“不間斷地思考”作為追求超越的一種工作學習方式,告誡大家,在做科研過程中,要有責任感,學會包容和誠信,杜絕學術腐敗、抄襲、造假、浮誇、浮躁等背離科學精神的行為,要發揮羣體作用,關注學科交叉融合趨向,堅定理想信念,心懷大愛,忠於黨、忠於人民,在為人民利益不懈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錢七虎院士以《讓生命在科技報國中閃光》為題,通過“愛黨信黨跟黨走,是一生中最正確、最堅定的選擇”“只有把個人的理想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實現價值”“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容不得一點點的馬虎和心浮氣躁”“只有擺正個人和組織的關係,擺正個人和集體的關係,擺正個人和羣眾的關係,才能順利前進”四句話,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經歷,闡釋了科學家精神的深刻內涵。曹雪濤院士以《弘揚科學家精神,打造新時代中國學派》為題,用鄧稼先、屠呦呦、顧方舟、黃大年等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向大家詮釋了中國科學家的愛國奉獻精神,指出青年學者是推動科技變革的先鋒,勉勵青年學者們,要做愛國奮鬥、誠實守正的科研人。

宣講員心得體會篇4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同學

我們班有位女同學,叫楊麗娟,是我的好朋友。她今年十一歲,沒事的時候還愛學着小羊咩咩的叫,這是可愛極了!她也非常樂於助人,如果你們不相信的話,大家就聽一聽下面的兩則小故事吧。

有一次,楊麗娟同學走在上學的路上,看見了一位六旬的老爺爺在為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小夥子推着一輛裝滿磚頭的車。那個年輕人不停地用手打着老爺爺的背,還説:“老頭子,你快點兒推,要不然的話,我就不給你兩塊錢的工錢!”楊麗娟見有人在打那麼歲數的老人,實在受不了,就趕快跑到老爺爺跟前,要求讓她來替老爺爺推車。老爺爺説:“沒事的,我有勁推,再説你這小朋友還要上學呢,如果推了車恐怕你就要遲到了!” 聽了來爺爺的話之後,楊麗娟忙説:“不會有事的,老爺爺,我順路!”説完就開始推車了。她用肩向前扛着車廂的邊柱,使出了前身的力氣開始推車了。她推的可認真了,只見她手肩並用,身體前傾,倆腳蹬地,一直到了終點才停了下來。老爺爺即感動,又高興,一時不知道該説什麼來表示感謝了。

還有一次重陽節,楊麗娟同學主動到了一位年邁的老奶奶家去幫助老奶奶擦窗户,她先拿了一塊抹布,然後把它放進水裏搓一搓,就開始抹起來,直到把老奶奶的窗户玻璃擦得又幹淨又明亮。等抹完了窗户之後,楊麗娟同學還專門為老奶奶表演了唱歌、跳舞、講笑話等小節目,老奶奶十分高興,直誇楊徑是個好孩子。這一天,老奶奶快快樂樂的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節日。分別的時候,老奶奶一直把楊麗娟送出大門口,楊麗娟對老奶奶説:“您回去吧,我有時間一定會再來陪您!”

同學們,聽了我的這段介紹之後,你們是不是也認為楊麗娟同學是一位樂於助人的同學呢?讓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宣講員心得體會篇5

今天,老師帶領我們觀看了"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影片,我們受益匪淺,我感觸到了夏天游泳的危險性,還了解到很多有關防溺水的安全小常識。

夏天來了,最受人們歡迎的運動應該是游泳吧。因為在水裏游泳可以解暑,那大家可曾想到危險會隨時在我們身邊發生。每年夏季會有多起孩子因游泳溺水身亡的事例給我們敲響警鐘,但還是會有這一情況頻頻發生。通過觀看視頻,我們知道要避免危險到來,家長務必要帶孩子到有安全設施的游泳場地游泳,還要時刻監管好自己的孩子。20xx年1月3日的下午,在一個小區裏,一位女士帶着自己的孩子去泡温泉,正當她拿着手機背對着她的孩子時,孩子原本是在潛水區,可因孩子有強烈的好奇心,慢慢地向深水區走去,過了一會,孩子的媽媽才反應過來,她急匆匆去找孩子,孩子卻溺水身亡了。

如何預防溺水事故的發生,我們應該做到六不準: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不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領下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未成年人不擅自下水救人,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這六不準時刻提醒我們,要遠離危險。如果身邊發生有人溺水了,我們應該怎麼做呢?20_年4月5日,廣東汕頭一名小孩落水,家人施救,7人相繼溺亡。20_年7月17日,一名19歲女孩自殺,5人施救,6人均溺亡。從這兩個事例我們知道當時道德感使然,救人心切,但我們不能盲目施救,救援溺水者是非常有技術難度的。如果一時衝動,悲劇就會發生在我們身邊。

那麼發生溺水事故時,我們如何正確救援。

一,岸上救援優生於水中救援。

二,器材救生優生於徒手救生。

三,團隊救生優生於個人救生。

四,大聲呼喊或撥打110報警電話。

當發生有人溺水時,一般是不提倡下水救援,在岸上救援,可以尋找周圍是否有繩子,泡沫,木板,救生圈等,沒有的話可以把衣褲纏起來當繩子,救助落水者,如果救援時體力不支就應該放手,要不然自己也會滑入水中。救人時必須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人救上後4分鐘之內是最好的救援時間,先用手把口裏的贓物清除,再打開呼吸道進行心臟復甦或人工呼吸,直至救援人員到。我們要學會智慧救援。明確這些後,我們就知道救人也是要講究方法的。

視頻中,我看到多少個原本幸福的家庭因為孩子溺水事故徹底破碎了,多少的親人嚎啕大哭,傷心欲絕。所以,我想呼籲同伴們,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生命,遠離危險,讓生命之花開得更美麗。這樣,我們才能過上更幸福、更安全的生活。

宣講員心得體會篇6

新文化運動時期,文化先驅們為我國引進了“賽先生”,從此開始了我國的科學進程。時至今日,科學依然在我國佔據重要的戰略地位,科教興國成為了我國既定的國策。然而儘管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國不斷取得突破,卻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科研學術浮躁、“偽科學”盛行、公民科學素養低下都成了我國科學進程的絆腳石,因而弘揚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就尤為重要。

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一個國家的發達進步必須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推動力,而科學精神便是指引科學技術走向正軌 的指路明燈。只有弘揚科學精神才能在全社會樹立人人懂科學、愛科學的良好氛圍,才能進一步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促進國家方方面面的發展。因此,要貫徹落實温家寶總理在科協第八次代表大會上的指示,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全面提升科學素養。

弘揚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就是要弘揚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科學精神的實質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崇尚理性、勇於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這也是科學技術與生俱來的秉性,它要求人們在對待任何事情的時候必須從實際出發,摒棄浮躁,以務實的態度探索未知的世界,去揭示事情的本質以獲求真理。而我國目前學術界及科研領域剽竊、抄襲他人研究成果,誇大研究成果以騙取國家經費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素有“象牙塔”稱號的高校校園裏,也出現了師生共同炮製泡沫論文、虛假獎項等學術浮躁現象。這些具有欺騙性質的行為反映出科學工作者浮躁、不踏實的工作作風,明顯違背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無法在學術上進行創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着力弘揚實事求是的精神,腳踏實地地專注於科學與學術研究,創造新的科學成果。

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就是要弘揚理性探索的科學精神。由“加碘鹽可抵抗日本地震引發的輻射”這樣一條假新聞引發的全國搶鹽潮以及下崗工人張悟本的“綠豆養生説”引發全民喝綠豆湯這些“鬧劇”,無不顯示出我國國民科學素養之低下。究其原因,是我國國民缺乏必要的科學知識,但更重要的是缺乏理性探索的科學精神。面對社會上的傳聞和所謂“專家”的論斷,公眾不是進行理性的思考而是盲目的跟風,媒體輿論也不進行科學的查證就進行吹捧炒作,造成了虛假消息滿天飛,偽科學和封建迷信思想蔓延的嚴重局面。因此,應當引導全體國民形成一種理性探索的科學精神,面對一切問題都頭腦冷靜地進行分析,運用科學知識去破除偽科學和封建迷信思想,從而提升全民的科學素養。

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的目的在於在全社會範圍內形成學科學、愛科學、尊重科學、運用科學的良好氛圍,以求實創新的科學精神進行科研和學術,以理性探索的精神面對問題分析問題。唯有此,才能進一步提升我國國民的科學文化水平和素養,才能朝着建設世界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才能使中華民族在未來的競爭中佔領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