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0關於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心得體會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9.12K

2020關於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心得體會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大力弘揚新時代中國科學家精神和愛國奮鬥精神,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準備。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接下來請欣賞: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心得體會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心得體會1

以 “以主席的思想為引領,大力弘揚新時代中國科學家精神和愛國奮鬥精神”為主題的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在人民大會堂如期而至。作為預備黨員,同期觀看了大會的直播現場。

“時代到處是驚濤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這是對我們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老前輩的評價。無可否認,那是一個一窮二白、一無所有的年代,要資料沒有資料、要器材沒有器材,除了赫魯曉夫訪華時候直截了當的蔑視回絕聲,只剩下一顆乾熱的赤城之心。就是那樣一個乾枯的時代,用的是三十年的與世隔絕、用的是最耀眼的滿頭青絲、用的是最原始的花梨木算盤,他們那一代偉大的青年竟鑄造了一座新時代的“長城”。再來看我們現在所在的時代,物質生產體系相對完備、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顯著改善,這是一個社會環境相對安定的時代,是一個迅速發展急需人才的時代,知識儲備與學習環境都遠遠優越於前輩。因此我們更加應該好好利用現在所擁有的條件去充實我們的大腦,為我們更快實現中國夢、更快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更快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準備。

聽了中科院院士施一公作題為《做誠實的學問做正直的人》的報告很有感觸。我的外祖父與外祖母是革命時期的老黨員,記得小時候每當過年到外祖父母家裏,我都會纏着外祖母給我講他們當年的往事,每當看到他們在講述當年的故事,他們的眼神都熠熠發光,好像就是在昨天記得清清楚楚,每一個故事我都很震撼,其中最深刻的一個故事是媽媽講給我的,那是我們偉大的主席逝世那天,是外祖父帶領着全村百姓悼唁的那天……我的家族充滿着紅色的記憶,我的體內流淌着中國共產黨的血液,我覺得我有責任去承擔這份重任。如果你是一名老師,那麼請你教會你的學生如何懂“孝”、如何學“文”;如果你是學生,那麼請你認真學習你的專業課;如果你是一個工廠老闆,那麼請你在為社會創造可用價值的同時能不忘綠色生產。對於我們,是站在進入社會最後一道關卡的大學生,已經跑在去交接這份接力棒的最後衝刺階段,我們現在需要的就是去昇華自己的境界,提高自己的認知,告訴祖國“請您放心”。

“虔誠求教,勇擔重任”是亙古不變需要時代青年去做的,也是我們當仁不讓需要牢記的一句箴言。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心得體會2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在人民大會堂成功舉辦。來自中科院大學、社科院大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等49所首都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部隊院校的研究生新生和導師近6000人現場聆聽報告。報告會通過網絡視頻方式向全國各高校同步直播,各省(區、市)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領導小組組織了省(區、市)和高校(院所)分會場。據不完全統計,約80萬研究生和研究生導師通過網絡直播集中收看。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致辭中指出,70年來,中國科技事業呈現跨越式發展,科技實力從最開始的一窮二白不斷向世界科技前沿奮力追趕超越,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既得益於黨和國家為科技發展繪製的清晰藍圖和給予的堅定支持,也歸功於一代接一代懷揣科技報國理想的科學家們,他們堅貞不渝地將科學研究與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和人民事業緊緊聯繫在一起,以對黨、對人民的赤膽忠誠為共和國托起了無數星辰。他強調,要矢志愛國奮鬥,以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的發展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融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之中。要弘揚科學精神,培養誠信的科研品行,踏實嚴謹的工作作風,切不可投機取巧,虛誇浮躁,絕不能偽造、篡改、抄襲觸碰科研的“紅線”。要堅持傳承育人,在知識理論傳授和創新,治學理念方法繼承和發揚的同時,注重將良好的治學精神和道德品行融入到學生的人格養成,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南京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澤山的報告題目是《牢記使命,忠誠奉獻》。他結合科研經歷,講述了自己始終專注於火炸藥研究,鍥而不捨擔負國家賦予的使命的感人事蹟。他勉勵現場的同學和老師,要把“不間斷地思考”作為追求超越的一種工作學習方式,多問為什麼、追問怎麼做,追求問題本質並拓展思考。同時在做科研過程中,要有責任感,學會包容和誠信,杜絕學術腐敗、抄襲、造假,浮誇浮躁等背離科學精神的行為,要發揮羣體作用,關注學科交叉融合趨向,堅定理想信念,心懷大愛,忠於黨、忠於人民,在為人民利益不懈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

陸軍工程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報告的題目是《讓生命在科技報國中閃光》。他通過四句話,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經歷,闡釋了科學家精神的深刻內涵:“愛黨信黨跟黨走,是一生中最正確、最堅定的選擇。”“只有把個人的理想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實現價值!”“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容不得一點點的馬虎和心浮氣躁。”“只有擺正個人和組織的關係,擺正個人和集體的關係,擺正個人和羣眾的關係,才能順利前進。”雖然已經82歲高齡,他仍心繫國防建設與人才培養,表示要在有生之年,繼續在防護工程領域潛心研究,帶好學生、培養人才、關心團隊建設,把自身事業同國家和民族命運緊密結合,以報國奉獻為最高追求,為經濟和社會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報告的題目是《弘揚科學家精神,打造新時代中國學派》。他用鄧稼先、屠呦呦、顧方舟、黃大年等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向大家詮釋了中國科學家的愛國奉獻精神,指出青年學者是推動科技變革的先鋒,勉勵青年學者們,要做愛國奮鬥、誠實守正的科研人。他還從科學學派對科學的貢獻説起,呼籲弘揚科學家精神,打造新時代的中國學派,通過鼓勵批判、質疑探索精神,允許寬容科學研究的失敗,鼓勵科技工作者立異鼎新,建立新學説、標立新學派、追求新境界,推動文化文明傳承與創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可持續發展發出中國聲音,走出中國道路,作出中國貢獻。

本次報告會新增了宣讀倡議的環節,來自首都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新生和導師代表共同發出了《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學風作風建設倡議書》。整場報告會氣氛熱烈、高潮迭起,與會師生倍感振奮,深受鼓舞。為增強報告會的儀式感和感召力,宣讀倡議書前,參會各高校、院所的學生代表逐一擎校旗出場,現場師生熱烈迴應、掌聲連連、此起彼伏。

據瞭解,此次是中國科協聯合各主辦單位連續第九年舉辦報告會,每一場報告會都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受到廣大研究生新生和導師的熱烈歡迎。此次報告會在線問卷調查顯示,師生認可度達到98.9%。截至2018年底,全國舉辦各類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活動近12萬場,接受宣講教育的研究生約853萬人次、本科生約1109萬人次,新上崗研究生導師、新入職教師和青年科技工作者約128萬人次,取得顯著成績,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心得體會3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對我們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對我們未來去實現一些高質量的科技創新具有深遠的指引意義。

首先,青年工作者要勇於擔當,要面向學科的前沿,要去主動攻關這些原創的研究,從源頭上做創新。要大力強化我們的基礎理論,剛才袁院士提到基礎研究非常重要。姚院士也講到交叉學科也是非常重要的,基金委也是在今年剛成立了交叉學部,所以我想是不是能從不同學科之間、方向之間去做交叉,去找一些靈感,不斷地找到創新的思路,這非常重要。

另外從基礎層面來説,我們要面對國家的重大需求,探索能解決瓶頸問題的新核心技術非常重要。我做的燃料電池和氫能的研究,從新能源汽車未來的應用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研究不僅是做基礎,也是在做應用的研究。在基礎方面,我們會面向世界學科的前沿,去不斷地探索新概念的高效的燃料電池和氫能催化劑體系,我想這非常重要,因為燃料電池的心臟就是催化劑和膜電極,所以我們希望能從源頭上找到答案。

另外在技術方面,我們想做一些突破。從最開始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機制、新器件、新產品這樣一個全鏈條的創新模式,去攻破燃料電池和氫能目前面臨的“卡脖子”問題。當然,我們的燃料電池如果做得好,應用到新能源汽車,一定程度上是會推動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此外,我們做的是新能源,這從一定程度上能解決環境的問題,所以對我們人民的生命健康也是有一定的好處。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心得體會4

李旭博同學認為:通過學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讓我對科學家精神有了全新的認識。我認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執着的探索精神,科學家在自己的活動中總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鍥而不捨的意志。

二、虛心接受科學遺產的精神,科學活動有如階梯式遞進的攀登,科學成就在本質上是積累的結果,科學是繼承性最強的文化形態之一,我們應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三、合理的開放精神,科學無國界,科學向來是個開放的體系,它從不承認終極真理。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我們應該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

陳新曼同學説: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對於一個正在念大學並且二立志於成為真正科研人的我來説,這個講話令我受益匪淺,並且對科技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這個講話傳達出了為什麼要科技,怎樣搞科技。一講到科技,自然離不開高質量發展,我們的發展如何能更加高效更加綠色,這都是需要科技的發展來助力。但講話中更令我觸動的是“加快科技創新是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需要”,作為一名生命科學的學習者,我突然地就覺得,這句話才應該是所謂“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的落腳點。我們做科研,不該只是比拼誰發文章快,發論文多。發表論文對於科學研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決心和信心。在經歷了疫情之後,我們心中那種科技應該為老百姓保駕護航的念頭更加強烈了。這和科技發展要“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是異曲同工的。總之,書記的話讓我看到了國家對科技的重視和需要,人民對科技發展的渴望,堅定了我在科研之路上攀登的決心。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心得體會5

根據學校要求,組織部分青年教師和研究生在106報告廳觀看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領導小組的網絡視頻直播報告會。

黃旭華講述了自身研製的核潛艇的歷程和經驗感受以及對所有核潛艇研製人員的讚頌。演講開始,黃教授為我們講述了我國核潛艇的研製歷史以及研製的全過程。他感慨到他的一生以及所有獻身核潛艇研製的同志們都是無怨無悔的。此外,通過與美國研製核潛艇的時間,體積,以及性能進行比較,我國在各方面都是略勝一籌的,這是我們國家的驕傲,也是我國在世界上的驕傲。這是黨中央果斷決策和英勇引導的結果,是社會主義的優勢所在,是全國兩千多院校,科研機構等嘔心瀝血的結果,是核潛艇研製人員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的結果。演講的最後,黃教授説到核潛艇研製員的一生屬於核潛艇,無怨無悔,這是他們的人生觀,科學道德觀,核心價值觀的體現。是他們一生所堅守的使命,擔當與責任。

施一公教授演講主題是“做誠實的學問,做正直的人。”其在整個演講過程中講述了許多例子,尤其是其自身的讀博經歷,談到了他對培養學術品位和學術道德看法。第一部分是:做一名優秀的研究生,時間付出是必須的。他認為科學家一定是付出了時間精力和心血的。他告誡自己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真心感興趣才不會覺得辛苦和枯燥。第二部分將的是做一個優秀的研究生,必須具備批判性思維。如果想在科研上取得成功只靠刻苦是不行的,研究生與本科生最大的不同就是要依靠科學來創造新知識。第三部分,施一公教授提出研究者需要具備獨立人格和一些脾氣,對事物要有獨特的看法,不輕易的隨波逐流。第四部分則是講述了科學研究的誠實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實事求是,二是隻有自己對研究做出了貢獻,才能在相應的科研成果署名。第五部分,施一公教授提出科學研究沒有所謂的真理,科學與民主的關係勸導學生不要對科學和科學家盲目崇拜。

懷進鵬院士報告伊始,以三個石匠的故事引出了科學家精神,指出科學研究是枯燥的,科學家對事業的追求和熱愛是科研事業持續進行的不竭動力,本次報告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論述大變革時代的科學家精神。科學精神的核心是實事求是,主要的美德是誠實,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我們探索可能的失敗和可能的成果。第二部分,闡明親歷明德楷模的精神。感召以周光召先生的故事表明愛國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愛國是科學家精神的靈魂。第三部分,提出新時代青年的科學擔當,青年人才的創新活力是經濟社會發展之源,基於此提出四點決定因素即視野、自律、想象力、夢想。

參加報告會的師生代表對報告會反響熱烈,紛紛表示,這次報告對弘揚科學家精神,弘揚優良科學道德和學風,踐行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的新使命,必將產生激勵和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