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師讀好書心得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22W

教師讀好書心得多篇

教師讀好書心得篇1

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學習書中主人公魯濱孫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無論遇到了什麼危險與困難都應該堅強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絲希望也要爭取,絕不輕言放棄!

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一個人在航海途中遇到了可怕的大風浪,船翻了,除了他船上的人無一生還。他流落到了荒島上。憑着他驚人的毅力與勇氣,二十八年後,終於逃出了荒島回到了英國。這個既倒黴又幸運的人就是書中扥主人公魯濱孫·克羅索。

在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活28年,這是一個令人驚歎的奇蹟!初到荒島時,魯濱孫認為自己沒有希望了,一定會死在那裏。他説:“我整天悲痛着我這淒涼的環境,沒有食物,沒有房屋,沒有衣服,沒有武器,沒有出路,也沒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獸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但是,慢慢地,他獨特的個性體現出來了,對生活又充滿了希望,不再只整天沉浸在自己設計的悲觀中了,開始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他用雙手,創建了自己的家園,他辛勤的勞動換來了令人欣慰的回報。他最後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有了種植園,有了牧場,還有兩處較“豪華”的住所……這些沒有一件不是費了他很多的力氣,克服了種種困難後才得到的。

看完《魯濱孫漂流記》,我不禁反省自己:假如我流落到了孤島上沒有食物吃,沒有衣服換,能活幾天?三四天?五六天?我又能幹些什麼呢?我連平日自己的衣服也要媽媽洗!再説沒有一個人與我聊天,講話,多孤單啊!可見魯濱孫是多麼的樂觀向上!我要像魯濱孫學習不怕困難,樂觀的精神,要學習他不論遇到什麼危險都絕不輕言放棄的鬥志!我也要做一個生活的強者。

教師讀好書心得篇2

讀一本好書,如同交一位益友。知書可以識禮,讀書可以怡情。良好的文化底藴,長久詩書浸染,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養,改變人的性格,淨化人的品質。

劉向説:“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讀書可以博採眾長,取賢者之長補拙者不足,從而完善自我。培根説:“讀書補天然之不足,蓋天生才幹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後如何知修剪移接。”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可以充實心靈,豐富素養,提高寫作水平。

“半部《論語》治天下。”讀書可以曉人生之情,識天下之禮,可以引領我們大膽創新。追求真理,可以幫助我們安邦治國。

巴金曾經這樣説:“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是時候,我就從文學作品中汲取大量的養料。一篇接一篇,一本接一本,我如飢渴的讀者平凡入物,日常生活純真的感情,高尚的情操,激發了我的愛和同情。不知不覺中我逐漸改變人對事物的看法。優秀的作品給了我生活的勇氣,使我看到理想的光輝。前輩作家把熱愛生活的火種傳給我,我也把火種傳給別人,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光明。”

從巴金所説的話我們可以知道,思想提高自身素養和審美情趣必須要多讀文學作品。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思想,品格都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氣質

我常常捧着厚厚的書,坐在操場或者教室的角落裏,不知不覺走進夢一般的精神家園。讀書忘情,往往被書中的柔軟而真情的温情所打動,心也跟隨主人公亦步亦趨,不知不覺中受其影響。

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書,有玄幻的,科學的,歷史的等。令我印象最深的有陸天明的《桑那高地的太陽》、史鐵生的《命若琴絃》、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使我感慨於一個人對命運和信仰竟如此執着;周勵的《曼哈頓的中國女人》、傑克·倫敦的《馬丁伊登》激勵着我在成長的過程中要不斷努力永不放棄。

讀一本好書就等於交了一位良師益友,書使我們更加高尚。

教師讀好書心得篇3

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從中選出這幾個“建議”談談我的想法。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為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啟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

對於新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我所缺乏的也就是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説,應當只是他的知識的事業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可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其實,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想想自己,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好,每天不停地忙於備課、上課、批改,管,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現在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足以能“應付”小孩子,然而面對飛速發展的今天,可以説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我們不得不時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麼惟有讀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才能讓我們擺脱“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而讀書的這種意識更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望。

年輕的我對於教師這個行業還存在着比較稚嫩的想法,而學習對於我來説是補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個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斷地學習,積累經驗,使自己能成為一名名師。

教師讀好書心得篇4

假期我在“讀一本好書、來一場旅行”的約定中,選讀了《童年的祕密》這本教育名著。本書由意大利當代教育最偉大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台梭利撰寫,書中從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教育學的角度為我們提示了兒童發育和成長的祕密。

捧讀此書使我受益匪淺,進一步提升我在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也讓我得以更深刻地瞭解和理解兒童。現在讓我們在這本書的帶領下一起來探索兒童的祕密吧!

全書分為三大部分,介紹了兒童生理、心理各階段的發展,兒童的教育,愛的智慧,成人與兒童的衝突等。書裏充滿愛的語言,充滿愛的教育方式,因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愛的智慧”章節中關於愛的理解——“愛不是原因,而是結果,它像一顆行星,得到了太陽的光輝!它的動力就是本能,是生命的創造力量,在創造過程中,他產生了愛,這種愛充滿了兒童的意識,並影響着兒童的自我”。

愛是降生於世界上每一個兒童的稟賦,要是兒童愛的潛能得以發揮,或者其全部價值都得以發展,我們就會取得無法計量的成就。但丁把這種兒童的本能為動力的愛,這種對一切的熱愛稱之為“愛的智慧”,它是一種精神能量,伴隨着創造力的得到。

這種愛也是:當一個孩子發現桌布歪了,他就會想到桌布應該怎麼鋪,並且調動他的所有熱情,慢慢地試圖把它弄平整。對這個孩子來説,這是一種令他狂喜的行為。我們也許會認為,孩子的這種行為是多麼的幼稚。但或許,這正體現了我們對孩子的不理解。

孩子可以不厭其煩重複做一件他們認為有意思的事,甚至完成後會有一種幸福喜悦的感覺,我們成人眼裏的無聊但對於一個正處在認識世界的兒童來講,這些社會法則是不適用的,當一件事完成的步驟越精細,孩子重複的次數就會越多。只有愛與理解才會讓我們發現更多獨屬於孩子世界的精彩。

這種愛是:早晨孩子進去喚醒他的父母,這是一件極討厭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愛,還有什麼東西會促使一個兒童一醒過來就去尋找他的父母呢?孩子來了並觸摸他的父母,父母抱怨孩子的打擾,孩子卻回答説:“我並沒有叫醒你們,我只是要給你們一個吻。”我想任何父母聽到這樣的話都會給孩子一個吻。

這就是孩子與成人的不同,我們往往以自己固有的觀念來評價孩子,認為孩子不懂事、便會和孩子發生衝突,正是這種不理解、不尊重孩子的行為,給孩子的心理無形烙上傷痕,根本沒有意識到孩子對我們成人深深的愛。自以為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卻造成相反的結果。

發生矛盾衝突時,我們需要正確地移情,即感人之所感,並知人之所感,接受其感情,不一定接受其中的行為。我們應該從孩子的立場和角度出發,換位思考,如:“假如我是孩子”來建立移情。只有相信孩子,這樣才會讓我們更能貼近孩子的心,就像我們的教育理念一樣,遵循自然,靜待成長。

通過這些事例對內心世界的描繪,使人油然想起童年的特徵,想起童年吸收的心理,它愛一切吸收一切,並使其在未來的成年人中得到體會。還記得初做媽媽給孩子講《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故事時,我總認為我們成人對孩子的愛是無私、偉大並多於孩子的。但讀完這本書後我明白,其實孩子愛我們勝過其他的一切。

如何才能將我們對兒童的愛化為滋潤的雨露來灌溉兒童的心靈?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給他們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安全的環境,尊重並理解孩子的行為,對他們的行為儘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導”。孩子自然會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該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們會逐漸成長起來。這就要求我們選擇合適的愛的表達方式、方法,尋求合適的表達時機和教育環境。”

教育是一種充滿愛的工作,愛的智慧需要身體力行、春風化雨。是一顆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愛的智慧需要我們始終保持一顆敏感的心,保持對孩子的全神貫注,對孩子的細微行為也有所預期,並迅速做出反應。

我們努力為了孩子那份愛!為了愛的明天!

教師讀好書心得篇5

在這段時間裏,我如飢似渴地看了一本妙趣橫生的書——《居里夫人愛迪生》。這本書生動地描寫了居里夫人堅強的意志、愛迪生驚人的智慧。他們的優點值得我不斷地學習。現在,我就來説説我讀了這本書後的心得吧。

居里夫人是一個偉大的女性,在物理、化學上都有着廣泛的研究,她全身心地為科學服務着,乾的都是男人要做的事,還省吃儉用,最後獲得了諾貝爾獎。這個偉大的女性讓我讚歎不已,我決心要向她學習,學習她的嚴於律己、百折不撓。

愛迪生並不是科學上的書呆子,他很有童心。有一次,他將女兒的哭聲錄在自己做的留聲機裏。愛迪生對科學的愛好還惹出了許多有趣的事情,在婚禮時,他居然跑進了實驗室。愛迪生還很寬容,有一個人把他的耳朵打聾了,他居然這樣看待:"我到現在還要謝謝那位先生,是他讓我可以專心做實驗,要不然,我會被身邊的事物煩到極點。" 就是這樣兩個偉人的故事,讓我看了受益匪淺,我一定要好好向他們學習!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局或是一個終點。人一生中,可能遭遇痛苦、煩惱、悲哀、無奈等很多負面的情緒,這些負面的情緒其實都只是磨練我們成長的過程而已。

每個人的天生資質各有不同,遭遇也有差異,若是和高於自己程度的人相比,會越比越糟糕而沒有信心;若是和自己程度差的人相比,便會越比越驕傲。每一個人在人生的路程中都有自己需要學習走的路,倘若能走在自己規劃好的路程來走,不好高騖遠虛心求教,將有另一片海闊天空。倘若無法順利走在自己規劃的路程,萬不要灰心喪志,再次用心努力下一個的目標,終究也可到達最終的目的地。

因此當每個人預先調整好自己的生涯規劃,實際地善於運用,不僅是懂得尊重生命的過程,也是尊重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當每一個人都能即時認清自己,進而肯定自己,如此,生命將得到提升,生活自然也會相對得到品質。

教師讀好書心得篇6

這本書中,作者美國教導心思學家卡羅琳博士,蒐集了職前教員們的回想的近200個正在先生期間所司理的最損傷孩子心靈的事情。這些事情內收留豐厚,舉例活潑抽象,實在反應了教員正在教導辦理先生中易呈現的各種過錯。讀着這些事例,一件件一樁樁素昧平生,就發作正在你我的身邊。比較着這些“處體式格局”的案例,我如同設身處地,回想、檢查、思考,給了我很年夜的教導、協助以及啟發!

是的,教員具有權利。咱們有權決議先生樂成仍是失利,付與先生權益仍是褫奪先生的權柄,褒揚仍是批判先生,增進先生提高仍是按捺先生開展。這些權益都包含正在教員的言行當中,假如咱們能從這本書中失掉啟示,得當地迷信地均衡本人的權益,會對於教授教養髮生傑出的後果與感化的。

我感到這本書與以往我看的教導類冊本差別的是,採納敍事的體式格局,描繪教導理論中的案例,因而可讀性強,極易惹起教員的共識。本書從一樣平常餬口教授教養中教員易犯的過錯動手,對於各個案例停止一一分析,並提出處理的思緒及辦法。提出的倡議適用性強,教員很簡單付諸理論;並且功課正在找出成績的關鍵時,扼要引見了相干的教導實際,如許還可使讀者的教授教養實際程度更上一個條理!

這本書更吸收我的是,正在每個案例後都有“處方”的方式,對於發作的事情賜與剖析,協助讀者找出成績的基本。這些剖析依據人的心思開展的實際,提出很多古代教導理念,誇大了對於先生的恭敬、瞭解,存眷、觀賞、撐持、協助,凸起了作為教員應有的對於先生樸拙的愛。諸如:“當你身處一個手責備他人的時分,剩下的四個手指實在正在責備本人”,“良好的教員,擅長髮掘沒有善於施展闡發的先生其餘方面的長處”,“合情合理的教師會留意黑板禮儀——恭敬先生、瞭解先生上黑板做題時的感觸感染”等等。

做教導教授教養任務的我看完這本書,我感到教員的言行間接影響着先生的樂成與失利,褒揚先生仍是批判先生,增進先生提高仍是按捺先生開展,是咱們教員該當考慮的成績。想一想本人大概正在沒有經意間我的語言損傷了孩子,我殊不知道。這本書中引見的常識能讓我規復寧靜,堅持心思均衡。

教導是奇蹟,而教員是職業。咱們處置的是教員這一職業,擔當的倒是教導的義務。師與生之間,維繫正在一同的是愛,因此愛也就成了教導永久的主題。“教導的最高地步是沒有留陳跡的愛,我但願本人可以到達這個地步。”何等儉樸的一句話。恰是如許儉樸的一句話,道出了張思明對於教導的瞭解,標明瞭他對於教導任務的立場——存心往做。

教師讀好書心得篇7

讀了朱永新老師的《致教師》後所引發的一系類感想。關心、關注、關懷每一個學生,是每位教師應該保持的工作作風。但現實生活中不是每一個教師都能做到。應該説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每一個學生都應該享受到教師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師應該一視同仁。由於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們對待學生總有不同的態度和心情,他們總是偏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歧視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好學生犯錯老師總為其開脱,差學生犯錯老師們總認為是學生的不對。因為,成績好的學生能給教師帶來成功的喜悦,教育的希望,職業的幸福感,而紀律差成績差的學生總是讓教師花更多的時間而沒有得到半點的快樂和安慰,他們總是讓教師操心,讓教師失去職業的成就感。因此,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説來容易做到難。

只有公正平等地面向全體學生,公正平等地看待每一個學生,我們才會贏得學生的心,我們的教育才會有説服力,有感染力!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應該怎麼做到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呢?

1、要一視同仁,正視差異。作為教師,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長處和不足,不要輕易地看不起自己的學生,今天學生學習不行並不代表明天他不行,我們的學生幾年後發展的差異是非常大的,當他們在學校的時候就應該給他們公平公正的待遇。

2、要學會體諒和寬容。學生的身心正處於一個成長的時期,教師需要設身處地從學生角度考慮他們的感受和行為,要體諒學生,同時對學生身上發生的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情,要給予寬容。

3、要給學生提供多樣的發展機會。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個體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智能結構形式,即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強項和弱項。這種差異並不表現為好壞、高低、貴賤之間的差異,而是多樣化的表現。每一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價值,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承認差異、適應差異、追求多樣性,儘可能的提供適合學生髮展的機會,保證學生有機會獲得適合其特點的教育。

4、要多鼓勵少批評,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我們當教師的都想得到領導的表揚,何況我們的學生呢?學生經常性地得到教師的表揚,就會充滿激情去爭取更大的進步;如果每做一件事都得不到承認和肯定,就會喪失信心,失去前進的動力。

作為教師不僅要表揚表現好成績好的學生,更要創造機會表揚平時表現不好成績不好的學生,他們的進步更難,他們的一點點小進步教師就要敏鋭地去發現並加以表揚與肯定,這樣長期加以關注學生自然會養成良好習慣,各方面的表現就會不斷地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