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師創新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8.59K

教師創新心得體會多篇

教師創新心得體會篇1

3月28日上午,武陟縣法院組織召開全體幹警會議,學習貫徹焦作市“學深杭、促創新”動員大會會議精神。會議由政治處主任何菊榮主持。

會上,政治處主任何菊榮首先帶領大家學習了《焦作市“學深杭、促創新”集中學習活動方案》、《市委書記王小平在全市“學深杭、促創新”動員暨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以及《市委書記王小平在焦作市創新發展經濟轉型專題研修班總結會上的講話》,並將“學習深杭找差距 解放思想促創新”確定為武陟縣法院“學深杭、促創新”的學習主題。何菊榮主任結合該院工作實際,提出了“三個創新”。

一是解放思想,在工作思路上創新。要緊密結合工作實際,與時俱進,創新工作思路,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教育幹警學習深圳、杭州“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揚求實精神,追求審判的客觀公正;發揚創新精神,在審判、管理、案件的社會效果上創新;發揚人文精神,牢記以人為本,堅持司法為民。

二是解放思想,在辦案效果上創新。教育幹警學習深圳、杭州“實幹至上”的精神狀態,要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統領審判工作,提高執法水平;通過辦案瞭解羣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集合社會力量,主動為羣眾排憂解困;強化調解意識,創新調解方法,真正實現“案結事了”,努力追求案件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統一。

三是解放思想,在關注民生上創新。教育幹警學習深圳、杭州“敢為天下先”的改革魄力。進一步完善訴訟便捷服務,落實便民利民措施,加強法制宣傳,開展巡迴審判,便民訴訟;推行判後答疑制度,將答疑、釋明、回訪相結合,辨法析理,為民釋惑;完善司法救助制度,為民解憂,使人民羣眾切身體會到新時期司法關懷的温暖。

教師創新心得體會篇2

今天襄陽市教育講師團來我們九集送課,我有幸觀摩了錢老師的課,聽後我收穫頗豐,同時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我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寫下來,與同行們交流一下。

1、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從錢老師的課堂教學中,我能感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吃透”教材,還充分地瞭解學生。她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設計教學。找準教學的起點、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捕捉教學的生長點,處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學生的發展觀。

2、教學過程精彩

從錢老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知識的結構體系。錢老師講的三年級數學課《秒的認識》,板書中的“秒”、“1分=60秒”、這些字是不變的,而中間的字隨着課堂的進行逐漸變換,層層深入,使學生更好地瞭解了時間單位“秒“。

3、學生自主學習

課堂上錢老師能做到面向全體,尊重差異;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體驗成功。

錢老師講的《秒的認識》一課,整堂課輕鬆、自然。她那富有親和力的聲音,那親切而温柔的姿態,就連每個聽課的老師都覺得心情舒暢。新課程要求教師改變以往那種以師為尊的角色,首要的一點是讓課堂成為平等的課堂,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教師要放權給孩子,同時給孩子熱情的鼓勵。錢老師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偶爾回答錯時的安慰和鼓勵,孩子答對時的慷慨獎勵,整個課堂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中,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讓我覺得孩子們能在這種寬鬆,平等的環境中學習,應該是種享受,這一點很值得我學習。

4、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製作精美的課件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並逐漸進入課堂得到廣泛的使用,它以圖文並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以跨越時空的非凡的表現力,大大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它不僅優化了課堂教學,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並能使教師更好的把握反饋信息,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本次活動中,上課的老師都用到了多媒體課件。無論是導入新課,新知識的學習,還是鞏固練習等都採用多媒體課件形式貫穿於整個課堂,環環相扣,真真實實地輔助了整節課的教學。

這次聽課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我也反思到我的教學中存在很多的不

足。我希望進修學校以後能多組織這樣的聽課活動,聽課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我會珍惜每一次聽課的機會, 向優秀教師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地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創新心得體會篇3

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一年半多經歷了數不清的瑣碎事情,也正是這些瑣碎的事,鍛鍊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養自己成為細心,注重細節的人。但是這種瑣碎的平凡,卻是一種神聖的使命,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孩子,每一個瑣碎可以説聯繫到孩子的健康、安全、成長和快樂!

這一年半多來,我面對着孩子,懵懂、迷茫、不知所措、驚慌、焦慮也有喜愛和成就感帶來的快樂。總的來説,自己是發自內心的愛孩子,但是沒有更好的方法和專業理論來指導自己工作。愛孩子是母雞都能夠做到的事,所以真正做到愛孩子,要不斷學習師德師風,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才能真正使孩子一生受益。

通過培訓,我反思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之處,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在培訓中獲得的幾個方面的一些體會:

一、以愛為本,尊重理解幼兒

霍姆林斯基説過:“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尊重孩子是建立平等、友好、和諧的師生關係的基礎。尊重幼兒人格,允許他們在思想、感情或行為中有自己的獨特性,併為他們提供更大的、獨立的生活空間作為幼兒教師必須具備一顆愛心,這是衡量一名教師最起碼的標杆。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更需要具備這樣的愛心,或者説,需要具備比其他年齡段教師更多的愛心和包容。我們要學會怎樣愛孩子、關心孩子、尊重孩子。記得剛接觸幼兒,他們純真的笑容感染了我,因此對於一些童趣十足,無傷大雅的舉動我總是寬容對待,欣賞他們的可愛之處,保護他們珍貴的自尊心。

孩子在老師愛的教育下輕鬆快樂的學習,生活。即使他們有時候違反了紀律,嚴厲批評時,我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更要讓他們明白:老師師關心你,愛護你的,是為了你着想才如此嚴格要求……這樣,在嚴師面前他們就不會產生逆反心理或歧視情緒,而是理解了老師的一片苦心。學會愛每一個孩子,但要注意愛不要偏愛,偏離的愛有可能會害了孩子,比如孩子自己能吃飯,你為了愛孩子就餵它吃,什麼都不讓他做這不是愛,這樣的愛就偏離了,所以孩子能做的儘量讓他自己做,一定要把握好愛的尺度;事事關心每個孩子,從小事做起,做到每時每刻讓孩子不離開自己的視線,善於觀察孩子;尊重每個孩子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做事要讓孩子感到我們公平、公正、平等地對待孩子;真正的做到以身示範,學會為孩子服務,為孩子服務是各方面為孩子的一切發展而着想,幫助他們堅強、快樂成長,使孩子的思維活躍,快樂健康起來。

二、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為人師表不能説一套做一套,應嚴以律己,言行一致,表裏如一,成為幼兒的表率。我面對的是一羣五六歲的小孩子,我就是他們的榜樣。孔子説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一切師德要求都是基於教師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表現出來。我樂觀向上,每天都帶着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帶着微笑迎接孩子。看到家長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孩子在我的帶領下玩的很開心,我覺的這就是我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可以説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態、飽滿的情緒,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孩子。排除追逐名利拈輕怕重心理,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心情來幹實實在在的事情。

其實我們都知道幼兒園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天真爛漫喜歡模仿。教師的文明動作行為也是影響孩子的行為因素,孩子與老師朝夕相處,行為的養成是環境決定的。教師應當以得體的語言和動作行為來指導幼兒的一日生活。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形成文明的行為規範。讓孩子得到周圍人的尊重和喜愛,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如果每個孩子都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教師的這一舉動可以説為社會創造了和諧。所以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自認為,不但要告訴每個孩子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更應該將這種要求內化到自身的行為實踐中,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改變孩子,讓孩子向着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教師創新心得體會篇4

一、在教學中要創設民主型、探索性的課堂氣氛

輕鬆的課堂氣氛、和諧的師生關係,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營造良好的環境。教育過程是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過程 。 在教學過程中,簡單的問題必須由學生獨立探索完成;較難的問題可在教師的點撥下由學生探索完成;重點問題或開放性問題,必須留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時間,然後組織學生以同桌或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教師要巡迴並參與到各組的討論中去,依據學生所存在的困難對學生進行點撥,但不可點明或點透,否則就失去了自主探索的價值。在學生自主探索完成後,教師要及時地組織學生在全班交流,交流過程中不應只談探索結果,而應着重探索過程的交流。探索過程實際就是學生的思維活動的軌跡。交流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地對學生在探索中所出現的“閃光點”進行鼓勵,探索結論正確的要鼓勵,錯誤的也應該儘量讓學生闡述完自己的觀點,此時教師不應直接去否定,而是要婉轉地向該生提出他的觀點中所存在的疑點,最好這些疑點能由其他學生提出,由該生本人去思考。還要注意,對於這樣的學生在闡述自己觀點時所顯現出來的一些有趣的、大膽的、有意義的想法更要鼓勵。另外在交流過程中,學生有可能會提出不同的探索結論,如果講的有道理,教師就應該給予肯定,即便是與教材中的敍述有所出入,教師也不應該硬將教材中的結論強加給學生,因為任何知識的學習都要經歷由不完整到完整的過程,過分強調了知識的專業性、系統性、嚴謹性會給知識的獲得者強加上一副無形的枷鎖。

二、學生的創新興趣是培養和發展創新能力的關鍵

(一)、創設探究情景,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的慾望

創設探究情景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可能產生主動探索新知識的慾望。在這裏一定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創設的情景必須有利於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獲得適應自己的發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具有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在學習中克服困難,勇於探索,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激勵學生帶着興趣走進數學,探索數學,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二)利用數形的結合關係,培養學生的興趣。

數缺形,少直觀;形缺數,難入微”,數形結合的思想,就是研究數學的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指把代數的精確刻劃與幾何的形象直觀相統一,將抽象思維與形象直觀相結合的一種思想方法。

每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具有一定的圖形知識,如繩子和繩子上的結、刻度尺與它上面的刻度,温度計與其上面的温度,我們每天走過的路線可以看作是一條直線,教室裏每個學生的坐位等等,我們利用學生的這一認識基礎,把生活中的形與數相結合遷移到數學中來,在教學中進行數學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挖掘教材提供的機會,把握滲透的契機。如數與數軸,一對有序實數與平面直角座標系,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與一次函數的圖象,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與一次函數圖象之間的關係等,都是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的很好機會。這樣滲透與生活相聯繫學生會很感興趣,也易理解。,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是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根本。

良好的學習思維是創新能力發展的重要保證。良好的思維習慣不是生來就有的,它是在有意識的培養中形成,並在不斷的實踐中得到發展。數學學習過程是一個觀察、實驗、模擬、推斷、計算、交流等活動的綜合過程,在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徵,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採用不同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盡力幫助學生構建起一個包括數學思想方法在內的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體系,這都有益於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例如七年級代數第一冊在講授“同底數的冪的乘法”中對於公式的推導中就滲透了歸納思想方法,從而促進其思維能力的形成。分析不同的解題方法,可使學生的學生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樣不但能拓寬學生思維領域,也使他們學到的不僅是一道習題習慣的解法,而且還學到了解答這一類問題的思維方式。

我認為,在新課改下,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感悟知識,有利於提高學生主動探索、敢於實踐、善於發現的科學精神,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

教師創新心得體會篇5

我教學前班雖然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但這短短的幾個月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的天真、頑皮、淘氣讓我又氣又愛。他們是一羣、五六歲的幼兒,幼兒的好奇心很強,求知慾望熱烈,教學如果不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便不能達到真正的教學效果。我在教學中應用多種手段進行教學。讓幼兒不僅要理解、掌握一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培養髮展他們的良好常規習慣。

在教學中,我首先了解幼兒原有的知識技能,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困難,並採取相應的措施。關注全體幼兒,注重個別教育,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幼兒的情感,使幼兒產生愉快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根據班上幼兒的年齡特徵,充分調動各種感官感知事物,使之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認知和掌握事物的特徵與屬性。在每天的活動中,注意教給幼兒初淺的,簡單的生活知識經驗,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多種形式引導幼兒有興趣的參與活動,並主動去學習,更好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根據制定的活動目標,內容與要求組織好教育教學活動的各環節。多看對業務有幫助的書籍,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的活力。

本學期,我擔任學前班的語言、數學、普通話、綜合多科教學工作。對於語言和數學課上,我注重調動幼兒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有的幼兒剛開學的時候説不完一句完整的話,也不喜歡去聽別人講話,就自己玩自己的,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很多幼兒的語言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樂意與人交談,講話有禮貌,能注意傾聽別人講話,能清楚的説出自己想説的事;

在教學中,我還讓幼兒動夠。意思就是動手做夠,動口説夠,動口問夠,動腦想夠,動眼看夠。給幼兒思考的空間,只有自己思考才能遇到困難,才能發現問題,才能產生創造的火花。“有疑才會有進步”,注重讓幼兒自由發揮,觀察到什麼現象,將是答案紛紜,稀奇古怪,雖然會花去許多課堂教學時間。但我卻十分願意,因為這正是幼兒思維發展的火花,學習知識的閃光點。所以作為老師要有耐心,有信心,能讓幼兒一直的發問,直至問夠,説夠。另外,還要注意在教學中讓幼兒玩個“盡興”,如果時間確實不夠了,可以讓幼兒回家繼續做延伸活動,或通知家長,幫孩子一起完成,切不可半途而費,草草收場,因為教學的整個操作過程是幼兒不斷髮現知識的過程,是知識表露的過程。最後還要讓幼兒用眼看夠,認真的觀察,仔細的觀察,儘量讓每一位幼兒都能觀察到事物的變化,都能明白整個過程。

在幾個月的教學中,我很幸運學到了不少東西,我深刻認識到:只有在以後的教學中多學、多思、多試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才能不愧於每一位求知的孩子。所以,我深信:自我評價,是每天進步一點點的動力。今後,我們將繼續抓住時機,在教學中更好的設計每一節課,為孩子多方面的能力發展而努力工作!

教師創新心得體會篇6

很久沒有靜下心來思考教育教學的創新問題了,每天只是重複着同樣的工作,疏忽了自己在創新上的思路。繁忙的工作湮沒了我們每個人的工作激情,本次創新教師培訓再一次給我帶來了與現代教育技術零距離接觸的機會,激發了我對創新的重新思考。

當今,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正飛速的發展,越來越深刻的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已作為現代教師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誌,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只有教師素質不斷的高,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為了適應工作的需要,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以適應當今教育形勢需要。從小培養學生掌握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是信息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強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青年教師而言,運用現代教學技術進行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的一大趨勢。

通過本次學習,我的最大收穫是:

一、得到一個動力

通過培訓,學習了關於“攜手助學”創新培訓的有關內容,我瞭解了信息技術在與課程整合中的重要作用,使我認識到怎樣從學生的角度,將自己的課設計好和上好,並且很大程度的彌補了我的缺陷。

二、得到一個觀念

通過培訓使我收穫最大的是教育觀念的更新,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是老師教學生學,老師再教學生再學,老師不教學生不學的過程。未來教育打破了傳統教育的常規,使要學生學習變為學生要學習,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中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主動探究,掌握學習的方法。

三、重新思考團結協作

互相幫助,合作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幾個學員結成學習小組(09第二期f組),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共同進步。學員們就學習方法、內容、資源等進行交流、切磋、幫助。

四、重新思考教育的高效性

把教育技術與學科特點相結合,建設高效課堂。想一想,我們以前上課的情景,邊講授知識,還要用眼睛掃描課堂上的情況,有沒有人搞小動作,有沒有人打瞌睡,反正一節課下來,你是累得一句話都不想説。所以,我們最好能讓教育技術成為課堂的僕人,實現個別化教學、合作化教學、雙向性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體驗學習樂趣,提高各種能力, 利用多媒體技術能給學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能給學生提供圖文聲並茂的多重感官綜合刺激,還能讓學生按超文本方式組織與管理各種教學信息和學科知識,這將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通過本次教育技術的培訓,我深感培訓的益處,教育技術這20天的學習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學習技能的平台,更為老師提供了一個合作交流的平台,一個增強自我學習能力的平台。我希望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將教育技術學以致用,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技術知識,提高自己運用多媒體的能力。

培訓後在工作中的打算

1、把我受到的培訓,與其他學科教師分享這次教育培訓的成果。

2、利用本次培訓成果,積極開展學科教學活動,探討新的教育理論和新的教學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特色。

通過培訓我最想説的一句話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儘快團結行動起來,利用現在教育技術,以適應當今教育形勢需要,做一名真正的創新型教師!

教師創新心得體會篇7

20xx年10月12日至13日,我有幸到昆明理工大學新迎校區參加國小語文著名特級教師創新力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兩天的培訓,使我這樣一個剛踏入講台的新教師受益匪淺。宋運來老師的童漫作文,陳延軍老師的示範課《落花生》以及講座“談減負背景下‘落地生根’的語文教學”,王崧舟老師的示範課《去年的樹》以及講座“語境視野下的語文教學”,魏星老師的示範課《作文課》以及支玉恆老師的講座都深入淺出的講解了國小語文的創新課堂。這樣兩天的培訓,對於我這樣的新教師而言是切實而有效的,它會為我的整個教學生涯起到奠基和導航的作用。

首先,宋老師的童漫作文示範課,整堂課結構緊湊、妙趣橫生。宋老師內涵豐富,教學手段豐富,語言風趣幽默,,善於啟發學生,循循善誘,逐步引導,設置問題精妙來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他還善於創設情境,各種形式的啟發學生説,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以學生為主體,創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真正做到了師生間的平等對話。宋老師的講座,從習作目標、試卷編制,作文評價,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向這五個方面來講解了作文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以及作文發展方向。兒童都喜歡“童漫作文”,因為他自身幽默的特質以及插圖和文字的內涵都對兒童有深深的吸引力;作文教學就應該啟發學生敢想、敢説、敢寫;講課一定要埋下伏筆,時刻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學生才有興趣,教學效果才會好。當你的課堂讓學生產生期待時,你的課堂就是成功的課堂!

其次,陳老師的示範課《落花生》,在引導學生品詞析句的過程中,循循善誘,善於抓住重點詞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意思,體會情感,講讀結合,穿插寫作背景適時出示,讓學生體會得更透、更深;語文,有時候説可以表示自己已經讀懂了,有時候用讀來表示也可;在“讀—找—品—析—悟”的過程中,貫穿寫作特色的解析,“詞語也好,句子也罷,是有温度的,是有熱情的。”語文學習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內化學生的人格,“技能訓練—文學素養—人格素養”,這是一個內化的過程,需要教師有淵博的知識和高深的學識素養,並在教學的過程中,將這些內在的東西,貫穿在課文的語言文字中,賦予文字生命力,那麼課才能時上時新,語文課堂才會有活力,學生的語文素養才能有所提升。這就督促着自己要不斷學習,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內涵豐富的人。

最後,王崧周老師的示範課《去年的樹》淋漓盡致,感動了多少人。教師內涵豐富,知識淵博,善於啟發學生,問題環環緊扣課文內容,很有新意,整體性強;個別讀、全班齊讀、分角色讀,兼顧整體,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營造氛圍,讓學生身臨其境,情景交融,讀中感悟,悟中出情,善於讓學生在比較中有所發現,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力;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啟發學生找出描寫心情的詞語,學生願聽、樂聽。陳老師的講座“語境視野下的語文教學”,從顯性層次—以學習語用為取向來設計;柔性層次--在理解內容,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初步把握課文的文字風格;隱性層次--一個人豐富的,明鋭的,細膩的情感體驗,教師應該用自身的涵養來滋養孩子們的靈魂這三個層次來説明語文教學中語境的作用。越是淺顯平淡的文字越南體會其情感,我們只有反覆對比,才能通過顯性的語言看到作者心中的聲音。“渲爛之極歸於平淡”。教師要善於將消極詞彙轉化為積極詞彙,賦予詞語形象化,具體化,可視化。出口成章,揮墨成文都説明語言最終的指向—運用。“運用就是王道”,語文要回家,語文的家是什麼,語文的家在哪裏?一切的一切都指向“運用”。“有根的語言,才能成為孩子自己的語言”,話語—情境—意義。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説過:“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語文學習的目的不在於學習一篇又一篇的課文,而在於通過一定數量的語言,課文範例的學習獲得一定的遷移能力,達到自能都書自能作文的水平,有這樣紮實而有效的訓練,語文教學的效益就能得到極大的提高。”作為新教師應始終以這一理論為指向標,改變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將課堂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為學生終身喜愛讀書打下良好的基礎,重視將“語言”轉化為“語用”,那麼一個語文老師的作用也就真的體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