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追風箏的人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6W

追風箏的人心得體會多篇

追風箏的人心得體會篇1

令我震撼——一個關於感情,親情,罪孽和救贖的故事。恰似一首美麗而悲傷的詩,輕描淡寫中透着一份柔和,令讀者從開頭到結尾都順然於心;又好似一曲泛着淡淡憂傷的旋律,不經意間就撩動了我的心絃,讀來回味無窮……

作者筆下的阿富汗是那麼的真實,彷彿就在眼前——是温馨閒適,安詳完美,卻因種族的分歧支離破碎,令我最初懷着的完美想象泯滅在罪惡的戰爭之中。從阿米爾與他父親僕人兒子哈桑的親密友誼開始,這段感情成為貫穿全書的脈絡,我從中看穿了友誼的脆弱不堪。

“為你,千千萬萬遍!”這句話關乎了阿米爾與哈桑之間密不可分的友誼,關乎了親情,更代表忠誠,代表了愛!從哈桑和阿米爾一出生,命運就已開始輪迴,他們註定被自我所不能理解的“標籤”分隔開,但這從未讓哈桑對阿米爾的友誼和忠誠受到影響,當哈桑説出“為你,千千萬萬遍”時的那種真摯,那種堅定,超越了他們之間任何的束縛,更感動了阿米爾,可阿米爾卻是一個懦弱的人,他不敢為別人甚至是自我挺身而出,總讓哈桑來避免麻煩,甚至説是讓哈桑無時無刻不扮演這“替罪羔羊”這個身份,我憐憫哈桑,對阿米爾十分不屑,更令我惱怒的是,他竟然將哈桑與他的父親逼出了他的家,自我也隨着父親逃亡到了美國……

時光飛逝,阿米爾經歷了許多磨難,轉眼30多歲的他已是成熟的成年人了,有自我的家庭,可是,當拉辛汗打來的一個意義非凡的電話,阿米爾的人生和自我改變了——“這有條成為好人的路”拉辛汗是這麼説的。拉辛汗期望阿米爾找到哈桑的孩子,但哈桑已經被槍決,孩子需要你照顧。還有一個驚天的祕密:哈桑與阿米爾師兄弟,阿米爾明白了這個消息,一時已經反應可是來,最終,做完了思想鬥爭,他踏上了人生一條最意義非凡的路——尋找哈桑的兒子。阿米爾的挺身而出感動了我,是我誤解了他,他同樣敢為自我挺身而出……

在最終一次追風箏的清晨,他帶着哈桑的兒子,勇敢的追向一隻藍色的風箏,並説道:“為你,千千萬萬遍!”阿米爾最終救贖了自我,結局是那麼完美,很開放,令人心曠神怡……

生活中,我想到了自我,卻發現,自我甚至不如阿米爾,我也是個懦弱的人,不敢挺身而出,只是等着機會的來臨,不敢於救贖自我的錯誤,在一些爭吵過後不敢承擔職責,即使自我想和對方和好,卻不敢開口,等着對方先道歉,然後再大度的欣然理解,我很少為自我爭奪機會,我要學習哈桑,學習阿米爾,為自我挺身而出!

追風箏的人心得體會篇2

小説《追風箏的人》口碑很好,所以我找來讀了,讀完後整體感覺小説充滿着一種壓抑的感覺,但結尾卻似乎又點亮了一盞燈。這是一個殘忍而又美麗的故事,作者以温暖細膩的筆法勾勒人性的本質與救贖,讀來令人蕩氣迴腸,給寒冬的季節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使心間頓生暖暖的感動。

人生也是這樣各有各的幸福各有各的不幸,不要總在抱怨生活,而要學着應對人生。本書的主人公阿米爾的朋友哈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母親很小就拋棄了他和他的殘疾父親。他們遭受着眾人的恥笑和不屑的眼光,他們難過悲傷但並沒有放棄生活的期望依舊在這阿富汗這片土地上找尋着他們自我的天地。

童年就像糖果的香味那樣甜,那樣完美。“我的整個童年,似乎就是和桑一齊度過的某個懶洋洋的悠長夏日,我們在爸爸院子裏那些交錯的樹木中彼此追逐,玩捉迷藏,玩警察與強盜,玩牛仔和印第安人,折磨昆蟲……”追逐着風箏望着空中的飛鳥飛過而留下的痕跡真期望這一切能夠定格在那一瞬間。

杯具是什麼?魯迅先生説“杯具就是把完美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阿米爾和僕人的兒子哈桑參加了阿富汗傳統的鬥風箏比賽。要贏得最終的勝利,還必須追到被他最終割斷的風箏。哈桑是當地最出色的追風箏高手,他替阿米爾去追,承諾阿米爾必須追到。然而,風箏追到了。哈桑卻被幾個少年抓住恥笑與傷害哈桑。阿米爾目睹一了,格軟弱的他卻選擇了袖手旁觀,並再次錯誤地選擇了逼哈桑離開家門。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蘇聯入侵阿富汗,阿米爾和他父親亡命出逃,阿米爾遠遷美國,但他對哈桑的負罪感未減,之後他知曉了有關家庭的巨大祕密,原先哈桑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為了找回“再次成為好人的路”,阿米爾重返阿富汗,而哈桑已死,阿米爾在被拳擊的捶打中我看到了久違的感動,那是一種勇敢,一道動人的風景線,一瞥驚鴻的亮光。阿米爾最終救出哈桑的孩子找到“再次成為好人的路”!

在《追風箏的人》中,風箏是一個象徵。它是珍貴的友情、温暖的親情、完美的感情,也是忠誠、友善、勇敢……而對阿米爾而言,童年時的那次追風箏,他的自私、怯懦傷害了哈桑,他在對友情的背叛中也喪失了自我的最完美的心;而他為哈桑的兒子追風箏其實是獲得救贖的途徑,追風箏成為阿米爾成長史中的儀式!也是一種對期望的寄予,我相信這個時候阿米爾的心已經得到了救贖因為他已經找到了自我失去的完美。

追風箏的人心得體會篇3

也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着什麼,讓我們勇敢的追。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着什麼,讓我們勇敢地追,讓我們一起追尋那人格的風箏。

12歲的阿米爾是一位阿富汗的富家少爺。他本與僕人哈桑手足同情,但在一次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讓阿米爾無比痛苦,無比自責的事。因為那件事,他逼走了哈桑,不久後自己也隨父親去了美國。成年後的阿米爾因無法原諒自己對哈桑的背叛而再次踏上故土,卻發現了一個驚天謊言。他一點點探索着,看着戰爭中阿富汗的慘狀,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已經故去的哈桑的兒子,拉回了那隻他丟棄了的人格的風箏。

説實話,我並不喜歡這樣帶“悲”的作品,但在長長的歎息之後,我卻感受到了無比的震撼,那隻飄蕩着的風箏線也悠悠晃晃地系在我的心上。在書中,阿米爾追尋着的似乎是他與哈桑的友誼,是他不再內疚的,變得勇敢起來的心。

原本的阿米爾是懦弱的,無法保護也無法面對自己的夥伴,好在追尋中他還是找回了失去了的心。可是,在生活中,每一次傷害都可以彌補嗎?不是的,有的風箏將再也尋不回來。不得不説阿米爾是幸運的,而我也曾有過類似的幸運的遭遇:那件事發生在2009年的暑假,我剛剛學會站立的小表弟來我家玩。一次沒人時,我的腳不小心掃到了他,還站得不是很穩的他一下子坐在了地上,哇哇大哭。面對媽媽的責問,我違心地説:“是他自己摔的……”還好,我最後還是説出了真相,拉回了那隻差點飄離的“風箏”。

細細想來,我似乎比阿米爾更幸運,因為他與哈桑是再也回不去了的,他的“風箏”已是殘缺。而在這“風箏”的背後,附着的是人性,是誠實、勇敢、善良的品質,是我們人格的一部分。只有不失去我們的“風箏”,才能算一個真正的“人”。

像原本少年時的阿米爾,他那懦弱的表現使他的“風箏”丟失,在日後的幾十年中他都是在後悔與自責中度過,這也是懲罰。直到他重踏故土後,他那不顧一切的救贖才讓正義迴歸,但“風箏”還是殘了,這也意味着他在今後的日子裏還得一刻不停地追尋,追尋那隻對他來説無比重要的“風箏”

阿米爾的“風箏”丟了,又被追回。而你的呢?你可曾丟失了你那隻帶有你人格的“風箏”?在那飄蕩的風箏上也有着一份對人命運的掌控。不論因什麼,也不論為什麼,讓我們一起去追尋吧!一起找回我們的那隻“風箏”,並將它好好保存,永遠不再丟失。你願意嗎?

讓我們一起追尋那隻人格的風箏。

追風箏的人心得體會篇4

暑假中,除了寫作業,其餘時間大都放在了讀書上。我閲讀了很多書籍,其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這本記錄着友誼的忠誠與背叛的感人故事—《追風箏的人》。

這是曾經發生在的阿富汗的故事。阿富汗的12歲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的兒子哈桑十分親密。可是在一場風箏比賽後,三個身強力壯的男孩企圖打倒哈桑,搶走風箏,哈桑獨身一人,阿米爾卻因膽怯袖手旁觀。阿米爾愧疚不已,無奈之下逼走了哈桑。二十多年後,阿米爾為了贖罪,重返故鄉,卻發現一個不為人知的祕密:哈桑是自己的親弟弟。阿米爾悲憤欲絕,但哈桑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上了,他企圖給哈桑的兒子以幸福來彌補自己的罪過,但兒時的噩夢卻再度重演,阿米爾面臨着又一次的考驗。

作者筆下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讀起來扣人心絃。那隻風箏也許放飛的是希望、是夢想、是歡喜、是憂愁,而阿米爾卻放飛了友誼。這份友誼承載了忠誠與背叛,承載着阿米爾與哈桑之間的信任,然而,阿米爾失信了,他選擇了背叛。但人性的本質喚醒了他,他為自己的選擇而後悔,這就是友誼的偉大之處吧!

作者曾在書中寫過一段話:“他知道我看到了小巷裏的一切,知道我站在那兒,袖手旁觀。他明知我背叛了他,然而還是再次救了我,也許是最後一次。那一刻我愛上了他,愛他勝過愛任何人,我只想告訴他們,我就是草叢裏的毒蛇,湖底的鬼怪。”從中我感受到了哈桑的忠誠,也為阿米爾感到惋惜。哈桑總是很執着,甚至可以説很傻,但這種傻傻的品質卻打動了我。為了他與阿米爾的友誼,他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僅僅為了一個已經背叛了他的朋友。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我有很多朋友,我和她們之間沒有什麼所謂的欺騙與背叛,甚至不知道這是什麼感覺,也從來沒有想過。那如果真的發生了該怎麼辦?也許我會大發雷霆,會哭着博取好友的同情,我能像哈桑一樣,默默地堅守這段支離破碎的友誼嗎?我估計我做不到。我沒有哈桑一樣堅強的內心,也許到那時,我只能做阿米爾,無能為力地袖手旁觀着。

哈桑是被塔利班擊斃的,當阿米爾知道這個消息後,他做了一個夢,夢裏哈桑被矇住眼睛,推到河邊,一名男子一槍打死了他,當阿米爾向上看時,阿米爾看清了持槍男子的那張臉,居然是自己的!阿米爾驚醒了。他開始拼命地尋找哈桑的兒子索拉博,直到被當年企圖搶風箏的阿塞夫打得傷痕累累,他終於滿足了,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舒心。他帶走了索拉博,也終於為他不幸的兄弟盡了一絲力。讀到這兒,我長舒了一口氣,為阿米爾感到無比欣慰。雖然他被打得七竅出血,但身體上的傷痛最終撫慰了他的心靈。

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索拉博企圖自殺時,阿米爾情不自禁地嘶喊,並竭盡全力救索拉博。從他的舉動中,我終於明白了:朋友之間總是心心相依的,即使再做錯了什麼,彼此也會盡力補償。就像阿米爾,為了哈桑,他盡心盡力地照顧索拉博,當索拉博自殺之後,他是那樣絕望,他想盡一切辦法救活索拉博,為哈桑的在天之靈贖罪。

友誼和愛永遠不會離去,就像阿米爾與哈桑曾經放飛的那隻風箏,即使它已經斷了線,但它仍帶着兩人的友誼飛去遠方。

追風箏的人心得體會篇5

冰心奶奶曾經説過: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是啊,愛,無處不在。想要發現愛,就必須要用肉眼去觀察,更重要的是,要用心靈去感受。就在此時此刻,我感到自己的心中激起了陣陣感情的漣漪,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這一切的發生只因為我讀了《追風箏的人》這本書,從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愛,而愛也深深地感動了我。

不錯,正如對這本書的評價一樣,這是一本可以洗滌、淨化人類心靈的曠世奇作,是兩本可以讓讀者對愛產生多種理解的書。總而言之,這兩本書是神奇的,是能讓人為之振奮的。

至今還沒有忘記這本書中的那些情節:哈桑停下來,轉身,雙手放在嘴邊,説:“為你,千千萬萬遍!”然後,露出一臉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腳之後。在那一刻,哈桑對阿米爾式是付出的愛,是朋友對朋友之間不求回報的愛;在哈桑知道阿米爾看到了小巷裏的一切。知道了他站在那兒,卻袖手旁觀。知道阿米爾背叛了自己。知道自己曾經最信任的朋友竟然陷害他。然而還是再次救了他。哈桑沒有揭穿阿米爾的罪行,沒有把殘忍的事實説出來。而是原諒了他,寬恕了他這背叛了朋友的人,寬恕了他這負滿罪孽的人,也寬恕了他的心靈。在那一刻,哈桑對阿米爾是寬容的愛、仁慈的愛;在阿米爾得知哈桑是自己的親生兄弟,而此時哈桑卻已經死了的時候。回想起自己過去對哈桑的種種傷害、逼迫,而哈桑卻一次又一次地原諒了自己,阿米爾愧疚萬分。在那一刻,阿米爾對哈桑是一種愧疚的愛,一種兄弟之間的愛,一種血濃於水的愛。沒錯,是血緣、是兄弟情、是愛把他們牽在了一起,讓他們互相尊重、互相愛護。的確,塵世間的痛苦是什麼?我想,也不寞過與骨肉分離,遭到背叛。而哈桑,他的一生中,就經歷了這兩個的痛苦:爸爸死了,而他自認為的、最值得信賴的朋友,也一次又一次地背叛了他。他沒有過多的悲傷,沒有過多的歎息,也沒有對別人或是對蒼天的埋怨,就連一丁點也沒有。他還是從短暫的痛苦中走了出來,還是以他無比仁慈的心包容了阿米爾,甚至還告訴自己的孩子:那個背叛了他的人是全世界的、秀的人,也是他最值得信賴的朋友。為什麼他會這樣?他會如此得仁慈,如此得善良、如此地包容他人?難道是因為他膽小、懦弱,不敢揭發阿米爾的罪行嗎?我想,不是的。這一切只是因為他心中充滿了愛,充滿了對別人的愛,充滿了對這個世界的愛,也充滿了包容、仁慈的愛!這整本書都在講述愛、強調愛。是的,不管是哈桑對阿米爾好,阿米爾對哈桑也好,他們之間都充滿了對對方的愛:不求回報的愛、寬容的愛、愧疚的愛,等等。這些愛讓我們為之感動、流淚,更讓我們歎服,甚至是崇敬。

這篇文章,我之所以要圍繞愛來寫,是因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愛已是越來越少了。人們都已被金錢、權利、地位或是種種的利益所矇蔽了雙眼、矇蔽了心靈。而在這本書中,我找到了快樂、單純,還有愛,它們也都深深地打動了我。的確,在繁雜的世界裏,自己已經很少會感受到愛了。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了愛的話,就會變得殘忍、虛榮、罪惡。正如冰心奶奶所説的: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反之,沒有了愛,那就沒有了一切。如果沒有了一切,那我們還能生活下去嗎?或者我們存活下去到底還有什麼意義?所以,我只想告戒一句:“人們啊,請你們不要把愛給拋棄了!不然,最終的受害者還是你們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