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師扶貧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9.96K

教師扶貧心得體會多篇

教師扶貧心得體會篇1

這幾天深入貧困山區走訪,看到貧困户或樂觀或擔憂的神色,聽到他們訴説家庭貧困的原因,我發現除了個別家庭因重大疾病造成貧困外,大部分家庭是因為自身文化素質低下,無一技之長致使家庭深陷貧困的泥沼。對此我感受頗深,現在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農民的貧窮與現有的文化知識息息相關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教。教育扶貧,是我國整個扶貧開發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扶貧助困的治本之策。過去我們常説,“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鼓勵更多的孩子通過讀書走出山村、融入城市,事實上這種導向是成功的。其實讀書並不是讓每個孩子都去上大學這麼簡單,它更重要的作用在於讓適齡孩子接受完整的、系統的、良好的教育,有條件、有基礎的可以去上大學,更多的孩子可以通過學習和知識的培養,擁有一技之長。這次走訪我深刻感受的是貧困户農民文化知識欠缺,規劃自己生活能力非常差,他們體現了農民的樸實,卻忽略了“頭腦創造”。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站在教育的端口,我們要利用科學文化知識,去哺育我們的下一代,讓他們穿上文化的新衣,讓孩子們走向脱貧致富的道路。

二、先讓貧困户在精神上脱貧

黨和政府始終心繫老百姓,特別是家庭貧困的羣眾。但是在走訪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比較讓人擔憂的問題:有的貧困家庭具有嚴重的依賴性,把脱貧希望完全寄託在國家的扶貧補助上,一心想的就是以後到底還能補多少錢。他們尚未意識到真正脱貧還得依靠自已不畏艱難的創業精神和自己的辛苦勞動,簡單地認為國家的扶貧是“授之以魚”。所以當講到人窮不以志短,除了政府的扶持,更多的還是得靠自身的努力時,有些受訪户就會以自身文化程度低,出門就業難的説辭推脱。所以我認為在物質幫扶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扶志,引導受助者尋找造成貧困的根源,鼓勵他們樹立改變落後面貌的思想,提高文化素養,讓專業人員對他們悉心輔導,掌握脱貧致富的本領,變被動脱貧為主動致富。

三、貧窮的農村面貌,讓我更堅定自己的教育事業

所謂“窮不讀書,窮根難除,富不讀書,富不長久。”深入村寨,傾聽民意,瞭解民情,知道他們的所期所盼,摸清底數。我們作為老師就是要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無私奉獻,認真教書,認真育人,扶貧先扶智,把我們貧窮的子女教育好,讓他們從小立志,長大後改變家庭貧窮的環境。

教師扶貧心得體會篇2

孩子像剛出土的嫩苗,需要園丁的呵護和培養,需要教師用愛去滋潤。為了更好的落實教育精準扶貧的幫扶計劃,讓我們班建檔立卡幼兒x在學習及生活中得到更多的關愛與幫助。

一、教育教學幫扶

一直以來,我們始終堅持一週課程幫扶,兩週興趣幫扶,一月勵志教育幫扶。在幫扶過程中,我們首先把安全教育放在了教育教學工作的首位,通過開展豐富的安全教育活動,培養嘉豪小朋友的安全意識和能力,同時,我們向家長宣傳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對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意義,豐富家長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知識,提醒家長時刻把幼兒的安全放在首位。

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的適應國小生活,週四,我們帶領孩子去參觀“高新國小”,在參觀過程中,讓孩子對國小生活有了基本的瞭解,知道國小和幼兒園的區別,將來能夠儘快的適應國小生活。回到幼兒園,我們還讓孩子畫出了“我心中的國小”,讓孩子把自己在國小看到的所有東西畫出來,活動很成功,孩子非常喜歡。

二、生活幫扶

生活方面,我們讓家長配合老師,給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衞生習慣,從而加強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每天早晨要求幼兒做到早睡早起,有規律的生活。我們創設了生活牆、我的好習慣,讓孩子逐漸養成晚上早睡覺,按時來園,不遲到、不早退。培養幼兒遵守作息制度,有規律的生活,升入國小後就能很快適應國小生活。還創設了我能幹的主題牆,內容有穿脱衣服比賽、自己繫鞋帶等。

三、關注幼兒的任務意識、規則意識和獨立意識的養成

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力所能及的事,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良性的動力。幼兒做事很隨便沒有計劃想要做什麼就去做,要他們有條不紊地做事很難,於是在各種活動中,採用故事、兒歌、歌曲等方式讓幼兒產生強烈的興趣,從而做到按時完成不拖拉。給幼兒佈置小任務:今天我來播新聞。回家準備幾段新聞,讓孩子輪流學當播音員。每個班級都有小小值日生,他們每天為大家服務,在每天的值日生工作中逐漸建立起的任務意識。

四、孩子的變化

通過一年的.幫扶活動,孩子進步非常明顯,從一個膽小內向、不善於表現的小男孩,變成了一個勇敢自信、積極向上的小帥哥啦!以前每次去幫扶時,孩子總有説不完的話,他把在幼兒園不敢説、不想説的話,等老師去幫扶時,全部告訴老師啦!經過老師一年的幫扶活動,孩子現在和小朋友們主動聊天、主動去玩,還主動告訴老師他的小祕密,進步非常大。

總之,實施幫扶以來,這些貧困生都有了較大的改變,他們表現得很陽光,很樂觀,又很自信,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還將盡己所能,限度的幫助更多的幼兒!

教師扶貧心得體會篇3

高校教育扶貧,貴在精準,重在務實,要圍繞解決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精準發力,扶到根上。陳寶生則稱,教育扶貧要從單純扶貧轉向綜合扶智,通過扶持貧困地區發展教育,從而割斷貧困代際傳遞,並由“大水漫灌”改為“精準滴灌”。

中國對於教育的重視有其傳統,先賢孔子提出並踐行“有教無類”,被尊萬世師表,歷代均十分推崇。改革開放後,更是將教育列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先決條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歷經數十年發展,到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40%,預計2019年將達到50%以上,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

然而,一些中西部農村地區,教育水平並未跟上步伐,發展嚴重滯後且困難重重。同時,這些地方往往又是貧困人口集中地區,而扶貧開發乃“十三五”規劃十個目標任務之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以説,教育扶貧是讓貧困人口掌握知識、改變命運、造福家庭最有效、最直接的精準扶貧。

同時,教育扶貧作為扶貧攻堅工作中的一項重要舉措,不僅有助於提高人的素質,還可以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使徹底脱貧成為最大可能。陳寶生答記者問時即稱,一方面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從基礎設施建設到學生資助,要向貧困地區、貧困家庭傾斜;另一方面,需要“精準滴灌”,貧困地區各學段有多少人、需求如何都不相同,要實現精準幫扶。

實際上,目前教育扶貧遇到的兩個最突出的問題是師資和學生出路。

自《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頒佈後,國家深入實施專門針對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特崗計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鄉村教師短缺的問題,但“留不住”的問題依然存在。因此,提高補助、加大扶持,以及在制度上解決鄉村教師評職稱等職業發展問題,都需要持續推進。

用好現有師資也至關重要,為了使現有師資在教育扶貧中有用武之地,就必須為他們提供持續、有效的培訓,幫助其提升教學理念和教學能力。亦可藉助高校、企業利用資源、人才、信息等優勢給予貧困地區教師精準培訓。

學生的出路則是扶貧成敗之關鍵。對於貧困地區的家庭來説,一個讀書的孩子或許就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一個讀書成功的學生無疑是一個家庭徹底脱貧的關鍵。出路之一是接受高等教育,這方面,重點院校招生計劃近年持續向貧困地區傾斜。

更為重要的是發展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在中國的境遇不言而喻,如陳寶生所言,需採取發佈製造業人才規劃指南,加快人才培養;促進產校融合,把專業建在產業鏈上;修訂《職業教育法》,引導整個社會轉變觀念;以及在制度上解決現在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相分離的狀況等舉措,改變職業教育“低人一等”現狀,對解決學生出路大有裨益。

“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一直以來,越貧困越封閉,加上近年不良風氣影響,貧困地區對於“知識改變命運”的認知不足。因此,解決好貧困地區人員的思想問題亦十分重要。

中央提出精準扶貧,目的是“十三五”期間讓中國最後幾千萬貧困人口脱貧,而要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令脱貧者不再返貧,教育無疑最為關鍵。

教師扶貧心得體會篇4

扶貧慰問活動結束了,可是我的心卻一直難以平靜,連續幾天晚上久久難以入睡,眼前不斷的浮現出原來只有在電影電視裏才得一見的畫面:風一吹好象就要坍塌的歪歪歪斜斜的茅草屋,屋裏是黑乎乎的木頭屋頂;廚房裏是黑乎乎的鍋灶,邊上放着一個沒有了上半截的帶着高低不平的碴的缸,是用來裝水的;炕上攤着黑乎乎的最少得二、三十年的被褥;除了黑乎乎的老式的木頭櫃子外,沒有見到任何傢俱和電器……整個屋子給人的整體感覺就是黑乎乎的,很平民、很壓抑、也很艱辛。在這樣的小屋裏,牆角的最上方張貼着三、四幅毛澤東的畫像,紙已經發黃變舊了,估計也是有年頭的了,也許這就是這一家人生活的支柱吧。 這就是在活動中我見到的最貧困的一户人家,家裏三口人,70多歲的老兩口帶着一個30多歲的沒有自理能力的傻兒子。見我們去了,老兩口眼裏滿含淚水,我知道那是感激的淚、辛酸的淚、無奈的淚;老人的手好象老樹皮一樣,一道道深深的黑色的溝,那是艱辛的勞作築成的。從老人的口裏得知,他的'兒子由於小時候一次意外摔傷,大腦受損,因為沒錢醫治,越來越重,變成了現在的樣子,不只是傻,還要不斷的鬧騰,半夜經常起來鬧,把家裏的炕刨得都是坑。對於沒有生活來源的老兩口,傻兒子是最大的心病。老人説,他只能把苦水吞在肚子裏,出門在外時裝也要把笑容掛在臉上。窮點沒關係,精神上的折磨讓老人心力交瘁,無路可走。

看着飽經風霜的老人不斷用袖口擦眼淚,我心酸極了。沒想到還有這麼窮困的家庭,這麼令人辛酸的老人!七十多歲了,辛辛苦苦、認認真真的生活一輩子,把兒子養到三十還得繼續,卻沒有任何盼頭和出路,這需要多麼大的承受力。回來的路上,大家都在為老人的生活擔憂和唏噓。我們的到來多少能為老人送去一絲慰藉,但卻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如果能從根本上解決老人的生活問題就好了,就比如想辦法治好老人兒子的病。

回到單位,與其他組的同志們交流,也都見到如老人一樣的困境,大家都説“窮,真窮啊!”只是窮的原因不一樣。我盼望國家能夠儘快的建立起全民的醫療、養老保障,給這些新世紀仍處在水深火熱中的善良的窮苦百姓們一點點依靠和慰藉!

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已所能,為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盡一點力。哪怕是一個盛水的桶、一件禦寒的衣褲、一套半新的被褥,都會給那些沒有任何生活來源的人送去一絲温暖。

這次活動是我參加過的最有意義、收穫最大、感觸最多的一次教育活動。我深深的體會到,相比那些弱勢羣體,我們是幸福的。我們有完整的家庭,健康的身體,整潔的樓房和風吹不到、雨淋不着的工作。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工作,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為社會多創造價值,儘自己全力為需要的人盡一份愛心。我也希望今後這樣的活動能讓更多的人蔘與進來,大家攜起手來,就會幫助那些無助的善良的人們撥開雲霧,重現一片藍天。

教師扶貧心得體會篇5

這個學期,我校實行了“以老帶新,結對幫扶”的活動。我認為這是一項非常好的行動,它能夠使我們這些剛從校門裏出來的新老師獲得有經驗老師的幫助,使我們更快的成長,爭取早日成為一位合格的教師。

這次活動中,我的幫扶老師是我們語文組的李老師,李老師在學生心目中是一位要求嚴格,課堂風趣的好老師。李老師對我來説也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和結交的老師,他能夠在課堂中把握嚴肅與幽默,在工作中更是兢兢業業,一心為了學生着想。古人云:“學問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一位剛出學校出來的新老師雖然在知識上有了一定的積累,但缺少了豐富的教學經驗,而實際證明,在中學的課堂上,豐富的教學經驗往往比知識更重要。

如何備好課,如何上好一堂課,在課堂中如何正確的把握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這些對我們新老師來説都是非常頭疼的事,我們新老師在課堂上往往是講了很多專業的知識,學生卻是聽不懂,於是學生就認為我們不會教。如何解決在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想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通過這次幫扶活動,使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作為一位老師應該怎樣去促進專業上的成長。

一、謙虛好問

當教師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當然可以通過自我反思的方式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只是有時候,教師僅僅憑藉個人的經驗,並不能解決問題。當教師憑藉個人經驗無法解決問題時,教師需要獲得他人的經驗和智慧的支持。他人的經驗和智慧往往保存在我們長輩中,保存在比我們更有經驗的老教師心中。

因此,遇到問題我們都應該虛心的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這次的幫扶活動就是一項很好的活動,它為我們指定了一位師傅,讓我們一對一的幫助,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使我們更好的進行溝通與學習。

李老師帶給我的進步是非常大的,絲毫不用懷疑。孔子説過“聖人無常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唐韓愈《師説》中説到“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由此,我們在幫扶活動中不要把這個活動當成是一項任務,一個負擔,我們應該把它當成一個機會,認認真真的學習。

二、刻苦博學

很多新老師都會有這樣一種思想,總認為自己已經是大學畢業了,來教這樣一些什麼都不懂的學生,應該是遊刃有餘。於是就不去看書了,不去專研了,甚至課前上的內容也不看看。還有些老師總認為自己很忙,沒有了讀書時間,所以曾經是個讀書人,做了老師之後確實書本不沾了。這種現象是非常不好的,其實書本是我們獲得專業知識的最好和最方便的途徑。雖然也有一些老師讀書多,但上課並不怎麼樣,但總體上多讀書是有益的。

我們往往會羨慕一位老師在課堂上能夠妙趣橫生、機智幽默、對答如流,要做到這些,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能,它需要長期的積累。特別是作為剛出校門的新老師,往往忽視了學生實際情況,課堂上雖然講了很多的書本知識,但學生卻聽不懂,不知所云。於是學生就認為你沒經驗,不會教。所以,要成為一位有經驗的老師,在最短時間內把握課堂,運籌帷幄,最好就是多積累,多學習,廣泛涉獵,經史子集,人文地理,甚至數理化等等到要有一定專研。成為一位博學的老師,往往就是學生崇拜的老師。

三、為人師表

一位教師的人際關係好與不好,一位老師受不受學生尊敬和歡迎,最主要的並不是他有多高的學歷,寫過多少論文,給學生改過多少作業,那是什麼呢?就是一個人的人格魅力。作為老師,其最主要的就是“為了師表”。學生就有向師性,老師就是學生的模仿對象,因此老師的一言一行都要謹慎,做到為人師表。

為人師表主要表現在尊重自己與尊重學生、言行一致、公平公正。作為一位老師首先要尊重自己,自己的人格,自己衣着外型,自己的言行舉止,隨時隨地都要保持一個老師應有的形象。尊重自己的前提之下才會尊重別人,我們對待學生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去理解他們。作為老師的言行是非常容易影響到學生的,所以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需言必信,行必果。老師對待班上的學生要公平公正,不能內外偏私。一位為人師表的老師也就是學生信任的老師。

這些就是我的一點點體會,總的來説,這次活動給我的進步是非常大的,使我得到深深的教育,在這裏,再次感謝我的幫扶老師——李老師。謝謝你!

教師扶貧心得體會篇6

教育扶貧是國家脱貧攻堅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教。承擔教育扶貧重擔的教育系統應該在其間做好哪些工作,以確保教育扶貧工作能見到實效呢?

一、要切實履行好國家對貧困學生的資助政策和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政策,保證每個貧困學生不能因為家境困難而出現輟學情況。近年來,教育局在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對全縣的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及經核查相對貧困的在校生進行了資助,充分體現了政府對這些學生的關懷。但在今年對全縣貧困學生的調查統計中,發現一些隨父母在縣域外出打工上學的貧困學生並未享受到相關的政策。通過電話詢問,得知有的是不瞭解情況;有的是沒有時間回來辦理;還有的是嫌麻煩最終不了了之。貧困生的個人信息還沒有進入大數據管理範疇,這給相關的管理工作帶來了許多困難和麻煩。

二、是學校在對貧困生幫扶過程中工作要細、實、做出成效。

1、工作安排細緻、到位。

根據教育局要求,學校確認的貧困生必須有專任教師進行幫扶,做好“教育三扶工作”,學校將貧困學生進行細緻歸檔,做到“一生一袋”,每個學生的個人資料要詳實準確,教師的幫扶過程性資料要完善,所取得成效要體現出來。要求教師具體做好“四個一”工作,即“每天輔導一次作業,每週進行一次勵志教育,每月進行一次興趣培養和家訪活動,每學期進行一次生活資助。”這些具體的安排充分體現了縣局對扶貧工作的重視,對貧困學生的關愛。

2、檢查督促,促進落實

為了更好督促教師按照縣局要求紮實做好教育三扶工作,我校按幫扶內容設計了“教育三扶記錄單”,內容包括“學業幫扶、勵志教育、興趣培養、家訪記錄、幫扶感悟、幫扶成效”等內容,要求教師將幫扶情況進行認真填寫,一週一彙總,及時入檔。在教師們的努力下,所幫扶的孩子,要麼在性格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受礦區孩子活潑外向性格的影響,他們不再封閉自己,互相成了好夥伴;要麼在學習態度上有了很大的轉變,作業書寫認真了,準確率提高了,成績進步了;要麼在衞生文明習慣上改善了,不再亂丟東西,不説髒話,用普通話和大家交流……一點一滴的變化,浸透着教師的努力和付出。

但由於所幫扶的孩子家中絕大多數只剩下老人,父母不在身邊,對孩子的教育根本談不上,所以教師要承擔的責任非常艱鉅和重要。這也考驗着教師的責任心和耐心。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和希望,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更要有好的政策去指導,更合理的教育環境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不要讓一代又一代農村的孩子,像他們的父輩一樣,離開故土,背井離鄉,靠苦力、手藝生存,而不是用他們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讓自己的家鄉真正走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