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3義務課程標準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5W

2023義務課程標準心得體會多篇

2023義務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篇1

新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正式頒佈,此次課標修訂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背景下進行的,對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建設具有重要且深遠的意義。在新的形勢下,作為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中的重要載體,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修訂無疑會對教材編寫、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以及教育評價起到重要的作用。

新課標改變以測驗和考試為主、忽視課堂評價的單一評價方式,構建一個素養導向、主體多元、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形式多樣的評價體系。日常教學要堅持“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與實施,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確保教學目標、教學活動和課堂評價的高度一致性。教師要從教學內容選擇、教學目標確定、教學活動設計和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等方面實現整體統籌規劃。其中,評價設計:既應包括課堂上對學生學習表現和學習效果的評價,也包括課後作業的設計和評價;既包括單元學習過程中的持續性評價,也包括單元學習完成後的結果性評價;既包括階段檢測,也包括期末考核;從形式上,既要有教師評價,也應有同伴評價和自我評價。而不論採用什麼評價方式,其重點都應體現放在學生綜合運用所學語言、知識、方法和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上,關注學生在文化意識、思維品質、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的綜合表現。

在課堂評價中,要注重每個學生的獨特感受,以激勵為主,敏鋭地捕捉其中的閃光點,並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通過每一個教學環節的細微之處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心誠意切、實事求是的評價。激勵學生積極思維,營造一種熱烈而又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從而使課堂評價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我們的課堂評價的方式也需要多種多樣,增強學生自信心和成就感,積極並且及時的獎勵制度會使學生信心倍增,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另外,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課堂評價應有利於學生認識自我,樹立信心。讓學生以自評和互評的方式參與課堂評價,有助於學生反思和調動學習行為。我會在一名學生回答問題或是情景表演過後,讓其他同學做出評價。學生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在小組活動或遊戲活動中,我常常告訴學生他們既是演員,又是觀眾,還是小評委,他們可以就各方面做出評價。學生是一個個具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應該注重學生髮展的潛在性、主動性和差異性,在課堂上保證學生有自主表現和發展的空間,為每個學生提供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機會。

鼓勵性的語言,肢體語言,一個眼神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老師的課堂評價,任何時候都應該以鼓勵和讚美的態度來對待學生。即使學生的回答有誤,也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從而激發起再次嘗試的勇氣和繼續努力的信心。這樣一來學生的壓力就會減輕,同時也給學生一個自我糾正錯誤的機會,自我調整的心理空間,並通過認真、努力的思考,達到教學要求。

2023義務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篇2

一、破題

1、定題緣由

本次講座主題中的這三方面是彼此連帶的,也是目前需要思考探究的共同話題。

2、本次解讀新課標的主要內容

新課標提出的概念的內涵是什麼?理由是什麼?邏輯是什麼?在教學中實現的可能性是什麼?

3、解讀新課標的原則及願景

試圖化繁為簡,把厚讀薄,結合我們的教學實際,用好課標和教材,調整心態,不要認死理,要朝積極的方面理解,更要實事求是。

現在的語文刷題太多,與考試的掛鈎太緊密,但這不完全是我們教師的問題,而是跟整個教育的大環境有關。所以不能只要求教師來改。教師依據新課標教學時,要實事求是地面對國情、學情,既要考得好,又要讓學生學得活。

4、小結

這次新課標吸收了過去課改的經驗,並非是顛覆性的徹底革命,而是改進,或稱之為守正創新。我們學習新課標的精神不是顛覆過去,不要搞一刀切,要儘量學習理解,從實際情況出發,做到遵循課標精神,尊重教學實際,用好統編教材。

二、對新課標的詳細解讀

1、理解課標的功能,把握課標基本內容

課標是課程的標準,是教學要達到的基本要求。對照兩版課標,基本的內容沒有變,即各個學段對語文基本知識、能力的要求的標準沒有變。語文是教無定法的,如何達到這個要求要靠老師的創造。這些課標的要求已經在統編教材中有所體現,所以根據教材逐年推進,就能達到基本要求。教師在解讀課標時,注意力不要只放在提出的新概念上,要放在基本標準和要求上。

2、新課標中提出的幾個重要概念

(1)育人價值

概念的提出

新課標提出了“立德樹人”,站位高了,視野開闊了,定位了語文課程的性質。語文課擔任了文化積澱、傳承的任務,語言是民族文化構成的主要部分或載體,文化的血脈、dna都體現在語言方面,所以我們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也是文化的銘記,是非常必要的。在育人價值方面,新課標還強調了三觀的養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這些都要在中國小階段打好基礎。這次新課標還特別提到了“以文化人”,教師要關注到語文在育人方面有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

實踐

落實時應該做到四個字:潤物無聲。不能是穿鞋戴帽的形式主義,應當做到適度教化。

(2)語文核心素養

概念的提出

舊課標只提了“語文素養”,包括聽、説、讀、寫的能力或者加上文學修養,沒有那麼明確的界定,而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核心素養”,更明確,界定更清晰。這一概念的提出,終結了長期以來“語文是什麼”“教什麼”“學什麼”“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哪個更根本”等爭論。高中和義教的課標凝練了核心素養這一概念,把以前説不清的爭論理清了。

概念的內涵

核心素養包括四方面,三層次。這樣分用心良苦。但語文學科獨有的、具有本質意義的東西是語言文字運用。要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中,把其他幾方面帶動起來,融匯到一起,這樣來理解比較好。

這幾個層次中我們要重點關注思維能力的發展,這是義教課標的亮點,也是以前語文教學的弱項。這次義教課標還講到了思維品質的提升,其實就是語言思維訓練過程中最基本的邏輯思維、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教學時要注意保護學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及對創新的追求,並以此來推動我們的教學。

新課標還提出了和審美創造、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等與審美相關的要求。個人的審美情趣和品味是以前比較少提及的,新課標給出了新提醒。在實踐中我們還要注重文化自信的培養。我們對待傳統文化,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辯證主義思想,要存精華去糟粕。

實踐

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不是一項一項完成的,它們是一個整體,彼此不能分開。思維能力的提升、審美能力的提升、文化的傳承和理解,都是要以語言的建構和運用為基礎,這是我們不能忘記的意識。

(3)學習任務羣

概念的提出

學習任務羣是大家比較難以理解、不知道怎麼去落實的概念。這個概念的設想不是語文課標的獨創,是由頂層設計提出的素養型教學。高中語文教材在單元上考慮到了單元任務羣,這也是以前的高中課程沒有的,主要體現為單元組織的變化,高一教材以任務羣加上人文主題和語文因素來組織,八個單元分別承擔學習任務羣,高二變化更大,有專題,但實際操作下來,學生不太適應,落實起來比較困難。義務教育的課標滿分作文網也順着同一提法提出了學習任務羣,但提法比較謹慎,吸取了高中的經驗,考慮到學段的複雜性,國小和國中提出了六個任務羣,六個籮筐未免太大了,也很難把整個九年的教學內容裝進去。它是想作為教學內容結構化來呈現出來,想法很好,但是實施起來較難。

概念的內涵

教師在解讀的時候首先要理清楚學習任務羣和課標之間的邏輯關係:課標內容分兩部分,一是課程目標,一是課程內容。課程內容就是學習任務羣,學習任務羣就是學習內容,對老師來説就是教學內容。

實踐

現在所説的六大學習任務羣,其實就是六大學習內容,其實和前面版塊課程目標是相通、甚至重複的。寫出來是為了分出來強調,但我們一線教學要做的是要糅合在一起。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有分有合。

課標提出學習任務羣仍然是在探究和摸索,我們還要通過實踐來進一步理清楚邏輯關係,在實踐中落實概念。目前還沒有人能非常清晰地告訴大家“學習任務羣”是什麼回事。我們不苛求課標制定者,還是要立足實踐。

老師要理解,學習任務羣首先是作為一種清晰化、集中的表達方式來明確學習內容;其次是提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設定一個情境或典型任務,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強教學的實踐性。這種教學模式的設想和現在通行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區別,強調的不是一課一課文本為綱地講,也不求知識系統的完備,更不把訓練作為純技巧的練習,這種教學模式是為了改變這一切,讓教師作為組織者,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帶着任務進行夥伴式的學習,完成知識的建構。

國小低年段主要是識字性的閲讀,思辨能力比較弱。怎麼做學習任務羣?可以用好教材中已有的“綜合性學習”,改變以前那種大量刷題的做法,加強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中高年級都是以單元為主,實際上就是在落實學習任務羣了,只是落實的是任務羣中的某一方面。我們要積極理解它的好處,減少灌輸性學習,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拓展學生的閲讀面,解決讀書少的問題。具體來説,六個任務羣怎麼落實,要關注每個單元重點解決什麼問題,按照提示,強化情境,強化學習的自主性。

實踐中還要注意:羣文教學不能取替單篇教學,學習任務羣的提出是以單元為單位進行教學,更有條理,也更重視學習的自主性,但我們不要理解為就是組織活動,有些課還是需要老師多講、精講,先要學生讀懂、明白,然後才能開展活動。不要給老師規定講的比例,老師的講解要努力指向單元目標,要有針對性,啟發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這樣就可以把課標的精神、教學實際和用好統編教材結合起來。

(4)整本書閲讀

概念的提出

古()人讀書就是整本書閲讀,所以這不是個新概念,但古人讀書很集中,不像現代人有那麼多科目,現代人也沒有古人那麼多時間,所以新學堂開始了對不同類型選篇精讀舉一反三的模式。現在學生面臨的問題是閲讀量不夠,沒有閲讀量,語文素養是上不去的。有閲讀量和閲讀面,點撥才有效。國小是最好的讀書時間,應鼓勵開展整本書閲讀以逐步改善碎片化、平面化、網絡化的閲讀習慣,給學生磨磨性子。

實踐

國小裏有“快樂讀書吧”,也是一本一本給學生推薦,也屬於整本書閲讀。整本書閲讀在國小階段的實踐,按照現行教材的方法推進即可。平時要教給學生一定的基本閲讀方法,激發他們愛上讀書的習慣,但不要在教材裏完全定死,要有相對自由的書單,提倡學生自己去自由閲讀。越是指定,規定動作太多,學生閲讀的興趣越低。整本書閲讀雖然是課標的一部分,但不要過分把整本書閲讀擴充化,不要搞過分多的活動,要想辦法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要有一定的自由度,想辦法讓學生有興趣,不要過分苛求。

(5)教材會否根據課標產生大的變動

部編教材在編的時候已受到了課改影響,之後也會按照課標精神對相關內容進行保留或修訂。

三、總結

我不贊成“大單元”“大情境”“大任務”的提法,還是要尊重教學的規律、教學的個性、老師的主動性,在依據新課標調整教學時,要尊重教學實際,不要追求顛覆重來、折磨教師,要守正創新,繼續沿用好的經驗和方法,根據不同地區、學校、學情穩步推進,不要組織表演性質的公開課及依葫蘆畫瓢的模仿,更不要搞一刀切,要提倡實在的風氣。

2023義務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篇3

2022年4月21日,新版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正式出爐,這對我們一線老師們來説,又是一次新的挑戰。利用整個五一假期,我認真鑽研啃讀,學習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希望接下來可以將新課標的精髓貫穿於每天的英語教學中。

英語課程圍繞核心素養,體現課程性質,反映課程理念,確定了課程總目標。英語課程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方面。語言能力是核心素養的基礎要素,文化意識體現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思維品質反映核心素養的心智特徵,學習能力是核心素養髮展的關鍵要素。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相互滲運,融合互動,協同發展。下面我就新課改中提到的四個課程總目標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和心得。

一、如何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一)課內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國小生的認知過程往往受情感支配,因此,要在課堂上創設輕鬆愉快的心理氛圍。恰當地利用實物、掛圖、簡筆畫、遊戲、視頻等,既可以為所學內容和具體事物建立起聯繫,利於理解記憶,又可以消除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

(二)創造直觀生動的教學活動,教師要少講、精講,學生要多做、多讀、活學、活用。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促使其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點,課前充分備課,設計教案、板書設計、課內提出恰當要求以及課後進行適當的練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創造各種較貼近生活實際、自然愉快又令國小生感興趣的教學活動進行教學,為學生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為綜合運用英語做好良好的鋪墊。

(三)課外拓展,滿足英語交際的需求

引導學生用英語交際是英語教學的一個主要目標。課內35分鐘的學習,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説僅是開始,其練習量遠遠滿足不了操練的內在需求。我們可以在課外進行一些延伸和拓展,例如藉助一些英語app、英語動畫片、英語歌曲、英語沙龍活動等來滿足學生英語交際的需求。

二、如何培育學生的文化意識

(一)創設濃厚的室內環境佈置,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在國小英語教學中,文化是指英語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風俗、行為標準等。教師應給學生創設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學生所處的學習環境更有文化氣息。

(二)挖掘教材內涵,通過日常教學滲透。

我們學校目前使用的《新魔法》教材中有許多地方都出現了與文化背景知識相關的話題。只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內涵,以教材為線索,通過日常課堂教學隨時提供和補充相關知識,從文化的角度提高學生對文化差異的認識是完全可行的。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中,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滲透適當的外國文化。如:在教授衣物單詞時,可利用課件,形象地總結比較泰國、日本及非洲等國傢俱有特色的衣服,並引導學生對照自己平時的日常衣着進行比較。

(三)巧借節日文化,介紹背景知識。

世界開放,國門大開。國外的商品隨處可見,國外的節日同樣熱門。人們除了歡度自己的本國節假日,對外國的節日,如愚人節、感恩節、聖誕節也熱情歡迎。節日文化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教師應該巧借這個話題,介紹相關的背景知識,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國家中重要的節假日及主要慶祝方式。

三、如何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具體是指個體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和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和水平,對提升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促進作用。如何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教師在課堂上要擅於提問。教師習慣使用的提問詞是howmany、where、what、when、who等。通過翻閲資料,找到以下六個大類的問題(paul,1993)能夠有效地幫助學校教師向其他學生層層地追問,學生也就是可以通過這些問題進行反思並逐步理清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從而達到提升思維品質的效果。

(一)在實踐中澄清或説明自己的觀點問題:whatdoyoumean?whatisyourmainpoint?whydoyousaythat?

(二)探討關於假設的問題:whatareyouassuming?whydoyouthinkso?howdoyoujustifyyourassumption?isthatalwaysthecase?whydoyouthinktheassumptionholdshere?

(三)挖掘原因和證據的問題:howdoyouknow?whydoyouthinkthatistrue?arethesereasonsenough?isthereareasontodoubtthatevidence?

(四)探討觀點和角度的問題:howwouldothergroups/typesofpeoplerespond?why?whatwouldinfluencethem?whatwouldsomeonewhodisagreessay?

(五)探討啟示和結果的問題:ifthathappened,whatelsewouldhappenasaresult?why?whateffectwouldthathave?whatisanalternative?

(六)關於老師提問的問題:isthisquestionclear?doweunderstandit?isthisquestioneasyorhardtoanswer?why?doesthisquestionaskustoevaluatesomething?what?

四、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課前自主預習,把握學習方向。

在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進行課前預習。課前預習環節的開展,能夠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進行前置學習,幫助學困生更好地跟上課堂學習步調,同時幫助學優生在課堂學習中更好地展示自我或對新知進行有效的拓展。課前預習方式很多,例如預習微課、利用趣配音、一起作業網等軟件或者點讀筆、電子書等工具進行句子跟讀預習等等,我校本學期以來導學案的開展,燁打打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應用語言。

首先,我們在課堂中可以讓學生模擬真實的交際情景,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可以根據所學內容編小對話、短劇、小品、記者採訪,扮演警察、醫生,模擬接待外賓等。學生對這種活動往往很感興趣,不僅能使學生學會語言,而且還能懂得怎樣使用語言。其次,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創設良好的語言交際環境,組織學生進行大量的語言實踐,如開展興趣小組活動、對話、討論問題、調查報告和知識競賽等。最後,我們還可以多創造一些豐富多彩的校園英語環境使學生有機會沉浸在英語的海洋裏。例如我們學校每天的下午上課前,會利用英語廣播播放英語歌曲、英語對話、英語故事等等;每學期會為學生舉辦一次大型的英語語言文化節等等。

新課程改革不能只停留在理論上,更多的還需要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深入基層,深入課堂,認真踏實地學習和實踐,願與新課標共成長!

2023義務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篇4

八月,驕陽似火。在這火熱的日子裏,我參加了國家中國小智慧教育平台的暑期教師研修活動和縣裏組織的國小音樂教師暑期新課標培訓活動,傾聽了各級專家老師們對《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整體解讀》,不僅收穫了知識,還對新課標充滿着期待。下面,是我對新課標的真情感悟。

一、堅持以美育人,提升學生美的情操。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落實核心素養為主線,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類藝術活動,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豐富審美體驗,學習和領會中華民族藝術精髓,增強中華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瞭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開闊藝術視野。

課堂是我們育人的主陣地,音樂課堂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通過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培養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鑑賞音樂的能力。在音樂體驗中喚起學生愛黨、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並受到集體主義精神的教育。培養學生對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這些教育目標需要教師在以後的課堂中,用生動、活潑的語言,來啟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用準確、聲情並茂的範唱去感染學生;用科學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愉悦的氣氛中自然地接受音樂的美。

二、重視藝術體驗,激發學生創造力。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藝術感知及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參與藝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欣賞、表現,創造、聯繫、融合的過程中,形成豐富、健康的審美情趣;強調藝術課程的實踐導向,使學生在以藝術體驗為核心的多樣化實踐中,提高藝術素養和創造能力。

音樂教育對於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發展學生的智力,有着很大的作用。從教育的效果看,音樂能力的培養與智力的發展成正比。實踐證明,音樂才能發展好的學生,往往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反應敏鋭,記憶力好,語言表達能力也強。演唱、演奏和欣賞各種題材、體裁、風格的音樂作品,可以擴大音樂視野,從中獲得豐富的知識。正如馬克思所説:“如果你要鑑賞藝術,那麼,你應當是在藝術上有修養的人。”

想象力是發明創造的一種能力,也是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一種能力,而沒有想象力的音樂可以説不是好音樂。音樂中的想象力與思考事物的想象力,在思維方法上是一致的,只是音樂的想象力往往更為強烈。

同樣,音樂創作和科學創造都是靈感的產物,科學創造更需要靈感。愛因斯坦是開創“相對論”的偉大科學家,他在思考問題時,離不開音樂,碰到難題就去拉拉小提琴或彈彈鋼琴。愛好音樂的偉大科學家豈止愛因斯坦一人?有的科學家自己不會演奏樂器,但當他在實驗與研究中遇到疑難問題時,常請別人為他演奏名曲,以便在音樂欣賞中解決難題。

我國宋代的沈括,明代的朱載堉,既是精通多種學科的科學家,又是聞名後世的音樂家。在我國當代科學家中,李四光、樑思成、華羅庚、錢學森等都是音樂愛好者,有頗深的音樂造詣。許多傑出的科學家之所以喜愛音樂,把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提到很高的地位,絕不是他們對音樂的偏愛,而是他們深感音樂啟發了他們的智慧,培養了科學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三、突出課程綜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原來的音樂、美術、藝術綜合三門課程“三合一”組成了一門藝術課程,並且加入了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三個學科。此次課標修訂,由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五個學科共同組成了一門藝術課。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各藝術學科為主體,加強與其他藝術的融合,重視藝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繫,充分發揮協同育人功能,注重藝術與自然、生活、社會、科技的關聯,汲取豐富的審美教育元素,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在以後的音樂課堂上,欣賞課可以讓學生聽着《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暢想大草原上的牛、羊,是如何在藍天白雲下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用朗誦的形式來表現歌曲的內容,可以用彩筆來描繪草原的美麗景色,也可用戲劇的形式來表現牛兒、羊兒你追我趕在草原上玩耍嬉戲的情景等等。

可以看出,課程綜合對培養青少年的道德品質、陶冶高尚情操,擴大知識領域、發展智力、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着重要作用。

加強課程標準的學習,強化素養育人的意識,提升新課標的轉化能力,為打造有質量的音樂課堂做好儲備,這是一線音樂教師的使命與責任。關注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從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師生關係等各方面逐步轉變教師角色,不斷適應新課標,成為新課標的有效執行者,唯有這樣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需求,我們的音樂教育才能夠真正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擔負起培養人、塑造人的神聖使命。

通過學習新課標,在今後的教學中將努力改變自己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用最新的教育理念進行教學,刻苦鑽研、勤學苦練、勇於創新,在學生的音樂藝術教育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

堅信,新課標將帶來全新的改變,定會給學生們帶去新的驚喜,帶領我們走向新的征程。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祕為大家整理的3篇《2022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藝術解讀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啟發您的一些寫作思路,更多實用的範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一祕。

2023義務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篇5

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更要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理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因此,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一、新課程下數學教學的特點:

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不再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單邊的教學活動,而是師生雙向交流、交往互動、相互溝通、相互補充的過程,是學生圍繞着教師設計的課堂這條主線,思維高速運轉、不斷髮展、不斷成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應有能力的提高、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成就感的喜悦、創新思維活花的迸射。

1、重視情景創設,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形成與應用的過程。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要結合具體內容,儘量採取“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擴展”的模式展開,教學中要創設按這種模式教學的情景,使學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在一個長16米、寬12米的矩形荒地上建造一個花園,要求種植花草的面積是整塊荒地面積的一半,給出你的設計。”這是在講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時的一個開放性問題,學生通過認真思考,設計出許多不同形狀的花園(如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扇形、三角形、菱形、梯形等),這就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總之,新課程中的數學問題應力求源於現實生活,使學生從上學的第一天起,就從心中建立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天然聯繫,感受數學的力量,體驗數學的有用性與挑戰性。

2、營造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氛圍。

現代教育觀念邁向學習化社會,提倡終身學習,使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與人共事。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要努力讓學生做一做,從做中探索並發現規律,與同伴交流,達到學習經驗共享,並培養合作的意識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鍛鍊自己,把思想表達清楚,並聽懂、理解同伴的描述,從而提高表達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例如“字母表示數”中的第一課“a能表示什麼”沒有直接向學生呈現“代數式”的含義及相關的概念,而是讓學生動手用火柴棒搭正方形,在遊戲中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並用代數式表示出來。體會“為什麼要學習代數式”“代數式是怎樣產生的”,通過活動去獲得代數式的基本含義,形成初步的符號感。又如“用刀切去正方體的一個角得到的切口圖形是什麼”,這都需要學生動手實踐,觀察思考,然後探究出結論。

3、尊重個體差異、面向全體學生。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是新課程標準努力倡導的目標。要求教師要及時瞭解並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承認差異,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為此,我想教師應該先了解所教學生的情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水平、學習態度、意志強弱、智力和能力、平時成績等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可以分成按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按照略高於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按較高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問題情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選擇合適的策略,由此來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提高思維水平。例如,我曾經布臵這樣的作業“用一張正方形紙片,你能做成一個沒有蓋的長方體的盒子嗎?自己編一道應用題,並解答。”在學生交的作業中,我發現平時數學成績不好的學生,做盒子時非常認真,也很漂亮,儘管在所編的問題中有些錯誤,可成績好的一些學生雖然解題正確,可是做出的盒子卻是敷衍了事。為此,我及時表揚了製作認真的學生,同時也暗示製作不認真的學生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這樣,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4、改變數學學習方式。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了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例如,學習“生活中的軸對稱和中心對稱”後,當學生交上自己用圓規和直尺所畫的精美圖案時,又是對幾何圖形特點的感悟和對圖形實用價值的領會,當學生用自己製作的七巧板拼成一幅幅圖案自取名字時,當學生知道和了解許多的數學史話、數學家的故事時你不能不説,學生真正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5、樹立新的課程觀,用好教材,活用教材。

新課程理念下,教師不再是課本知識的解釋者和忠實的執行者,而是與專家、學生等一起構建新課程的合作者。教學中要注重書本知識向實際生活迴歸、向學生經驗迴歸。在教學中一方面要用教材,理解教材編寫的意圖、滲透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的已有資源進行教學;另一方面,根據學生的實際,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重組、補充、加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科書並非唯一的數學課程資源,我們應該善於開發其他的教學資源。它還包括教學中可以利用的各種教學資料、工具和場所,如實踐活動材料、多媒體光盤、計算機軟件及網絡、報刊雜誌等。

二、新課程課堂教學要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

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的變化;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新課程標準》倡導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學同樣也要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穫,既要保證學困生能學得進去,又要保證基礎生的整體發展,更不能壓抑尖子生的個性及特長。教師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要通過多種途徑及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要,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做每一個學生學習數學的引導者、支持者,做他們學習數學的堅強後盾。

三、新課程教學中的“四基”與傳統教學的“雙基”的區別。

我聽過一些新課程的數學課,在有的數學課堂上學生非常活躍,課堂氣氛也很好,甚至還有表演,我覺得這些對於學生來講,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但是我們必需面對這樣的問題,有的教師刻意追求課堂形式的“活潑”,而忽視了課堂教學的實質。數學課不能忽略數學的特點。“雙基”的教學是中國的特色和傳統。新課程數學教學中的“四基”與“雙基”有所不同。

1、傳統教學的“雙基”特點:

傳統教學的“雙基”是以知識為本的。老師傳授的是系統的基礎知識,學生接受、存儲的是系統的基礎知識,系統知識的鞏固和運用就需要進行基本技能訓練。近十幾年來,儘管我們強調了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但是這種知識為本的“雙基”並未改變。過分強調系統性、科學性,內容龐雜、專業性強,而且脱離生活就像搞專門研究似的。在應試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學應試的知識、練應試的技能、培養應試的心態成了時尚,“雙基”成了升學的敲門磚。

2、新課程下的“四基”特點:

新課程從學生的終身發展出發,需要的是學生“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這裏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前面有個定語“適應終身學習”,這就和傳統教學的“雙基”區別開來了。實施新課程,要用是否“適應終身學習”來衡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原則地説,凡是終身學習需要的,我們就要讓學生學好、練好,否則就可以忽略,甚至可以暫時不學,等以後在適當的時間去學習。我們看到,新的數學課程不再有脱離生活的繁瑣複雜的計算和應用題,因為它們不是終身學習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新課程下的數學教學提出教學的開放性和探索性,要注重學生的興趣和體驗,注重學生的經驗,這正是終身學習所必需的。“學習”這個詞的本義不僅僅是對前人經驗的繼承,更是學習者自己發現、探索的實踐活動。因此,本次課程改革使我們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回歸“學習”的本義,讓我們的學生不僅僅用接受的方式學習,更多地是在發現、探究的實踐活動中學習,學習生活的知識,學習生存的技能,學習生命的意義。這也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1世紀國際委員會提出的終身學習的內涵、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

3、新課程理念下“四基”學習本身決不是單純的學知識和練技能。

任何一個學習過程總會有學習情感、學習態度、學習價值觀這些因素,任何一種學習過程中總伴隨着學習方法、學習過程的監控等學習策略。因此離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的“四基”學習是不存在的。過去,我們也強調思想教育,但是往往把思想教育遊離於雙基的學習之外,一説到學習情感就會把它狹窄地理解為思想品德教育。處理教學中的思想教育總是從怎麼“滲透”來考慮,豈不知教學本身就包含着思想教育,一個“滲透”怎能包含得住,結果是學生學了數學不愛數學。我們在新課程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學學習過程和方法之類的學習策略。所以過去的“雙基”把學習的內容窄化了,只剩下了單純的知識和技能。新課程是一種全面的學習。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我們提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課程目標,要求我們要整體地把握和實施三維的課程目標。因此,新課程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學習必須與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學習融為一體,在同一個過程中完成,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新課程理念下要把握好數學教學的特點,實施新課程決不能忽視“四基”。我們堅持實施新課標,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使得我的每一個學生在每一節數學課都能有所收穫,既學到數學知識,又有能力的提高、思維的發展、數學思想的形成。使得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有着不同的發展,為他們能成為我們國家未來的有用人才打好堅實的基礎。這不僅對學生有益,對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都將是一件意義深遠的事情。

2023義務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篇6

新課標發佈之後,作為新時代師範生我們及時進行了研讀。經過研讀之後,我覺得我們應該重點關注以下幾方面:

第一,強化素養導向。“新課標”提出,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作為新時代的師範生,首先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能單單傳授知識,更要注重實踐運用,在實際的語境中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思維和審美能力。

第二,聚焦學習任務。“新課標”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核心素養形成的內在邏輯,以生活為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學習主題為引領,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設計了基礎型學習任務羣、發展型學習任務羣、拓展型學習任務羣這三大不同層面的六個語文學習任務羣,作為新時代師範生應多多關注這方面的內容,瞭解相關方面的任務羣,為以後的教學工作打好基礎,在安排學習任務羣時要注重整體規劃,根據學段特徵,突出不同學段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需求,體現連貫性和適應性。

第三,關注學習情境。“新課程”明確提出,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為目的,以識字與寫字、閲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從學生語文生活實際出發,語文學科需要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慾,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作為新時代師範生,這就要求我們的課堂不能只是老師一味地講,要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第四,注重質量標準。相較20xx版課程標準,“新課標”增加了“學業質量”的相關內容。學業質量是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後的學業成就表現,反映核心素養要求。這要求我們在以後從事教學工作時,不能只單單關注教學進度,更應該關注教學質量。

作為新時代師範生,我們要樹立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提升自身知識素養,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為以後投入教育事業打下夯實的基礎,做一個在平凡崗位上奉獻的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