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領導幹部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心得體會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W

第一篇:黨員領導幹部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心得體會

領導幹部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心得體會

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心得體會

歷經35年改革開放,中國又到了抉擇的時刻,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並作出總體部署,肩負億萬人民的殷切期待,中國巨輪將再次揚帆起航,踏上新的改革發展征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的關係,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社會創新活力。這就是新一代改革者的光榮使命。

35年前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一路走來成就“富裕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35年後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承擔着改革攻堅的重要使命,一路前行建設“富強中國”,共圓偉大復興之夢。

在這樣的歷史時期,如何統一黨員思想、凝聚幹部意志、振奮民眾精神,打好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攻堅戰,圓滿完成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八大,成為擺在各級黨員幹部面前的當務之急。學習黨的十八大,形式多種多樣,方法各具特色,我們應從樹立以下幾個意識做起:

樹立大局意識。大局意識就是堅定小局服從大局,在關鍵時刻,與黨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進一步強化黨的十八

屆三中全會精神為主的思想主導,牢固樹立大局意識,禁止出現無大局、無組織、無原則的事件。加倍珍惜目前的大好形勢,珍惜好當前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樹立服從意識。黨員幹部服從是天職,要不折不扣、不走樣、不變形的執行好黨的各項決議。基層幹部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始終堅持着“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獻給組織”,時刻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樹立責任意識。“在其位,謀其政”,作為一名幹部,系職責所在,在其工作崗位的時間是有限的,在位一天,應盡一天的責,做出一天的成績。在工作中,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忠誠履職,發揚螺絲釘精神,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樹立團隊意識。“眾人拾柴火焰高”,體現了一個團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才有幹勁,才能出業績。一個好的班子,要堅持做到同心、同向、同步,每個人始終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不失位”,各就各位,才能保證整個團隊有力、高效的運作。

樹立創先意識。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採用過去的傳統辦法,很難取得實效,要求我們基層幹部要樹立創先意識,

要有拿得出手的“核武器”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以高標準、高效率、高水平的工作業績説話、服眾。

實踐證明,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沒有改革開放,也就沒有中國的未來。歷史機遇稍縱即逝,事業發展不進則退。讓我們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投入到幹事創業中去,在真抓實幹中學習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八大!

第二篇:領導幹部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心得體會

領導幹部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心得體會

十八屆三中全會今天開幕了。歷經35年改革開放,中國又到了抉擇的時刻。深水區的改革,註定是一場深刻的革命、艱難的博弈。越是這個時候,越需要攻堅克難的決心、統籌兼顧的智慧,越需要心往一處想的共識、勁往一處想的行動。

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表示“中國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李克強總理用“壯士斷腕”形容改革的決心、媒體熱議的“383”改革方案,諸多舉措,彙集成一個清晰的信號:十八屆三中全會,將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

當前,無論是國內外學者政要,還是普通黎民百姓,對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寄予厚望,表現在對中國即將挺進的深度改革討論熱情空前。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會後的中國將以怎樣的智慧和勇氣去“啃硬骨頭”“涉險灘”,讓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持續噴湧,“深化改革”的“紅利”將長期保持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科學發展,世界和國人充滿同樣的期待。

改革,就是利益的調整。如果説改革開放之初普惠式的改革讓所有人受益,如今的改革則需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十八大以來,不論是中央領導同志的公開表態,還是陸續推出的改革措施,都讓人們看到了中央堅定不移推進改革、打破固有利益格局的決心。“老虎和蒼蠅一起打”的雷霆出擊、“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的鏗鏘有力、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求真務實,正是最大範圍凝聚改革力量之舉。

35年前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一路走來成就“富裕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35年後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承擔着改革攻堅的重要使命,一路前行建設“富強中國”,共圓偉大復興之夢。上世紀90年代初,當蘇聯、東歐發生鉅變之後,鄧小平不是讓改革停下腳步,相反卻加快推進改革,“南巡講話”把改革開放推向新的高潮,中國經濟出現了持續的快速增長。如今,改革已進入了深水區,進入了攻堅階段,改革模式本身也需要加以變革。十八屆三中全會,激發中國變革新活力,再啟中國增長強動力,升級中國經濟硬實力,同心共築中國夢,我們充滿期待。

實踐證明,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沒有改革開放,也就沒有中國的未來。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號角已經吹起,讓我們以更大的勇氣去繼續探索深化改革的道路與模式,以更堅定的信心去踐行改革開放的理念,用新的姿態迎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

第三篇:領導幹部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

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一論述,高度概括了改革開放的巨大作用,深刻闡述了堅持改革開放對決定中國命運的重大意義,展示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深謀遠慮、責任擔當和繼續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堅定信念,鼓舞了全國人民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人心士氣。

規律性:中國發展的必由之路

所謂“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是説改革開放永遠不會完結。它既是一個時間概念,也是一個空間概念。從時間方面強調任何時候必須永遠堅持改革開放;從空間方面強調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堅持改革開放的精神。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高度對改革開放作出的科學結論。馬克思主義認為,事物的運動性、發展性決定了它的規律性。中國共產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也是這樣,從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到“摸着石頭過河”,再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農村起步到全方位改革開放,再到全面深化改革藍圖的實施,都是隨着實踐的發展、認識的深化,不斷向客觀事物“必然的王國”邁進。在這個進程中,沒有捷徑,惟有改革開放。從這個意義上説,改革開放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規律,就是我們找到的社會主義國家發展的成功路徑,從而避免了蘇東劇變的歷史悲劇。改革開放的成功,回答了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共產黨領導 1

的前提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和如何發展包括如何運用市場經濟規律和學習借鑑人類發展的文明成果等重大問題,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習近平總書記把改革開放上升到科學規律的高度來定位,向世人宣告,改革開放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得出的正確結論。

實踐性: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歷史經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在探索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曾走過彎路,在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闢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創造了世界奇蹟,年增長率保持9%以上,gdp總量排名世界第二。伴隨着經濟的騰飛,人民羣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制約發展的一個個難題逐漸破解。在國際舞台上,中國聲音顯出特殊的份量。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不僅充分證明了35年來我們所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完全正確的,而且為改革開放“再出發”提供了實踐支撐和寶貴經驗。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正是從歷史經驗和現實需要的高度,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反覆強調,改革開放永無止境,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方法論:解決一切矛盾和問題的“關鍵一招”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從根本上講是一個正確的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100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

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這裏的兩個“關鍵一招”,都是方法論的具體體現。他明確指出:“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摸着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從方法論高度概括改革開放的重大歷史作用,高調評價一些具體改革措施,為我們戰勝前進道路上的矛盾和困難提供了科學方法和思想武器。第一,它告訴我們,必須牢固樹立改革開放意識,始終堅持用改革開放的精神、思路來考慮問題、謀劃工作,這為我們明確了思維活動的着眼點和路線圖。第二,它告訴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問題意識,針對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堅持用改革開放的辦法謀求破解良策,這為我們提供瞭解決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正確工作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可以説,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他要求我們“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

惟一性:“回頭沒有出路”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的論述,以結論性的語言宣告:中國改革開放永遠不會結束,黨的基本路線永遠不能動搖,改革開放政策永遠不會變。它藴含着對國內外圍繞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會不會變的疑慮作出“永遠不會變”的肯定回答,藴含着對社會上的種種模糊認識作出的“中國的改革開放永遠不會完結”的鄭重表態。這一回答,充分顯示了中國

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是説,我們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走改革開放之路,實踐證明是唯一正確的選擇;理論自信是説,“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發展永無止境、實踐永無止境,認識也永無止境。在改革開放實踐中誕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經過改革開放實踐檢驗,在指導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中愈發閃耀着科學理論的光輝。制度自信是説,在改革開放中,我們根據新的實踐要求,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需要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為推進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思想和制度保證。這一回答,向全黨和全國人民吹響了把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進行到底的時代號角。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圍繞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進行過長時間的艱辛探索,包括髮生“文化大革命”那樣嚴重的全局性錯誤,至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才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攻堅期意味着困難大,深水區意味着險灘多,風險大。越是有險灘、有風險,越要堅持“改革開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開放的辦法事解決”的思路,除此沒有別的任何辦法能夠解決當代中國的發展問題。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改革開放最要不得的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面對未來,不可絲毫遲疑和退縮。

使命感:永遠飄揚的旗幟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的論述,再次向全國人民舉起了一面鮮豔的旗幟,宣誓了新一屆中央

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政策走向,向全國人民發出了改革開放新的動員令。他指出:“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旗幟。”“35年來,我們黨靠什麼來振奮民心、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麼來激發全體人民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活力?靠什麼來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在與資本主義競爭中贏得比較優勢?靠的就是改革開放。”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意味着我們黨將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奮力推進改革開放。它要求我們,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全國各族人民中唱響改革開放進行曲,在堅決貫徹中央總體部署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局部的改革開放,把學習借鑑他人經驗與自力更生、大膽創造結合起來,不斷增強改革開放的創造性、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它要求我們,面對困難和問題,必須進一步堅定信心,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勇於衝破觀念障礙,破除利益藩籬,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敢於向頑瘴固疾開刀,以更強的改革開放力度、更大的社會活力,謀求更廣的發展空間。

第四篇:領導幹部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

領導幹部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一論述,高度概括了改革開放的巨大作用,深刻闡述了堅持改革開放對決定中國命運的重大意義,展示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深謀遠慮、責任擔當和繼續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堅定信念,鼓舞了為全國人民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人心士氣。

規律性:中國發展的必由之路

所謂“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是説改革開放永遠不會完結。它既是一個時間概念,也是一個空間概念。從時間方面強調任何時候必須永遠堅持改革開放;從空間方面強調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堅持改革開放的精神。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高度對改革開放作出的科學結論。馬克思主義認為,事物的運動性、發展性決定了它的規律性。中國共產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也是這樣,從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到“摸着石頭過河”,再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農村起步到全方位改革開放,再到全面深化改革藍圖的實施,都是隨着實踐的發展、認識的深化,不斷向客觀事物“必然的王國”邁進。在這個進程中,沒有捷徑,惟有改革開放。從這個意義上説,改革開放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規律,就是我們找到的社會主 1

義國家發展的成功路徑,從而避免了蘇東劇變的歷史悲劇。改革開放的成功,回答了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共產黨領導的前提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和如何發展包括如何運用市場經濟規律和學習借鑑人類發展的文明成果等重大問題,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習近平總書記把改革開放上升到科學規律的高度來定位,向世人宣告,改革開放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得出的正確結論。

實踐性: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歷史經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在探索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曾走過彎路,在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闢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創造了世界奇蹟,年增長率保持9%以上,gdp總量排名世界第二。伴隨着經濟的騰飛,人民羣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制約發展的一個個難題逐漸破解。在國際舞台上,中國聲音顯出特殊的份量。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不僅充分證明了35年來我們所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完全正確的,而且為改革開放“再出發”提供了實踐支撐和寶貴經驗。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正是從歷史經驗和現實需要的高度,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反覆強調,改革開放永無止境,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方法論:解決一切矛盾和問題的“關鍵一招”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從根本上講是一個正確的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100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這裏的兩個“關鍵一招”,都是方法論的具體體現。他明確指出:“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摸着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從方法論高度概括改革開放的重大歷史作用,高調評價一些具體改革措施,為我們戰勝前進道路上的矛盾和困難提供了科學方法和思想武器。第一,它告訴我們,必須牢固樹立改革開放意識,始終堅持用改革開放的精神、思路來考慮問題、謀劃工作,這為我們明確了思維活動的着眼點和路線圖。第二,它告訴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問題意識,針對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堅持用改革開放的辦法謀求破解良策,這為我們提供瞭解決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正確工作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可以説,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他要求我們“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

惟一性:“回頭沒有出路”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的論述,以結論性的語言宣告:中國改革開放永遠不會結束,黨的基本路線永遠不能動搖,改革開放政策永遠不會變。它藴含着對國內外圍繞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會不會變的疑慮作出“永遠不會變”的肯定回答,藴含着對社會上的種種模糊認識作出的“中國的改革開放永遠不會完結”的鄭重表態。這一回答,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是説,我們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走改革開放之路,實踐證明是唯一正確的選擇;理論自信是説,“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發展永無止境、實踐永無止境,認識也永無止境。在改革開放實踐中誕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經過改革開放實踐檢驗,在指導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中愈發閃耀着科學理論的光輝。制度自信是説,在改革開放中,我們根據新的實踐要求,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需要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為推進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思想和制度保證。這一回答,向全黨和全國人民吹響了把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進行到底的時代號角。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圍繞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進行過長時間的艱辛探索,包括髮生“文化大革命”那樣嚴重的全局性錯誤,至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才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攻堅期意味着困難

大,深水區意味着險灘多,風險大。越是有險灘、有風險,越要堅持“改革開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開放的辦法事解決”的思路,除此沒有別的任何辦法能夠解決當代中國的發展問題。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改革開放最要不得的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面對未來,不可絲毫遲疑和退縮。

使命感:永遠飄揚的旗幟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的論述,再次向全國人民舉起了一面鮮豔的旗幟,宣誓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政策走向,向全國人民發出了改革開放新的動員令。他指出:“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旗幟。”“35年來,我們黨靠什麼來振奮民心、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麼來激發全體人民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活力?靠什麼來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在與資本主義競爭中贏得比較優勢?靠的就是改革開放。”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意味着我們黨將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奮力推進改革開放。它要求我們,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全區各族人民中唱響改革開放進行曲,在堅決貫徹中央總體部署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局部的改革開放,把學習借鑑他人經驗與自力更生、大膽創造結合起來,不斷增強改革開放的創造性、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它要求我們,面對困難和問題,必須進一步堅定信心,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勇於衝破觀念障礙,破除利益藩籬,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敢於向頑瘴固

疾開刀,以更強的改革開放力度、更大的社會活力,謀求更廣的發展空間。

第五篇:領導幹部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

領導幹部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為全面深化改革吹響了集結號,中國改革的巨輪又一次將啟航前行,十三億中華兒女將在中國道路的?歷史新起點?上奮勇前進。一分佈臵、九分落實。抓落實是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的關鍵,是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根基。俗語説得好:?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宏偉藍圖要成為美好現實,靠的是各級領導匯聚磅礴改革的力量,合力奏響?風清、氣正、心齊、勁足?這?四部協奏曲?,從而譜寫偉大事業的嶄新篇章。

協奏曲一:?風清?。要清新開明、廉潔奉公、誠信為民,做到真抓實幹、開拓創新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這自是至理。需要各級領導以身作則,把好政績觀這一?方向盤?,不偏離清正廉潔的?車道?, 通過紮實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切實改作風、反?四風?、樹清風。?難道還有什麼不適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觀點、意見、辦法,捨不得丟掉的嗎?難道我們還歡迎任何政治的灰塵、政治的微生物來玷污我們的清潔的面貌和侵蝕我們的健全的肌體嗎??因此,各級領導要堅守?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信念,用?下馬服務、甩開膀子?的實勁、?踏 1

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持之以恆、馳而不息的抓好改革任務的落實;積極倡導講真話、辦實事,不搞假模假式,堅決制止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釣譽的?政績工程?;以敢於擔當的勇氣和底氣沉着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朝着深化改革的目標一步步引領前行。 協奏曲二:?氣正?。要朝氣蓬勃、鋭氣昂揚、正氣浩然,做到黨風正、政風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全面深化改革是體制變革、結構變動、利益調整的聯動過程,要使改革紅利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羣眾,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就必須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突破利益的?藩籬?,有時難免要?傷筋動骨?。毛澤東同志講:?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我們希望一切同我們共同奮鬥的人能夠勇敢地負起責任,克服困難,不要怕挫折,不要怕有人議論譏笑,也不要怕向我們共產黨人提批評建議。‘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我們在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鬥爭的時候,必須有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推進深化改革更應是如此,各級領導要堅決做到無私者無畏。古語云:?己身不正,

焉能正人。?唯有各級領導走得端、行得正、作風硬,深化改革才有底氣,推動變革才能讓人服氣。

協奏曲三:?心齊?。要同心同德、齊心協力、一心一意,做到紮實推進、鏗鏘前行

?人心齊,泰山移?。心齊,就出凝聚力,領導幹部和羣眾才會風雨同舟,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在事業上;?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心齊,就出戰鬥力,才會在艱難困苦中站穩腳跟,戰勝困難;?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心齊,就出創造力,才會增加羣策羣力效應,多方攜手推進改革。否則,人人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思想不統一,步調不一致,幹事者得不到幫助,形單影隻,孤立無援;嚴重的還會產生內耗,幹事者被處處掣肘,影響深化改革事業的順利發展。?一切為民者,則民嚮往之。?這是深化改革取得實效的要點所在。唯有祛除好高騖遠、好大喜功、竭澤而漁、浮誇成風、重政績而輕民生的陋習,營造求真務實、恪盡職守、勇於奉獻良好氛圍,才能帶出抓落實的班子、抓落實的團隊;使黨員、幹部真正把心思用到幹事業上,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上。唯有如此,推進深化改革才會顯現令人滿意的效果。

協奏曲四:?勁足?。要鼓足幹勁、堅定信心、鋭意進取,做到久久為功、攻堅克難

一滴汗水,一份收成。幹,才能有業績;鉚足勁幹,才能創造奇蹟。鬆鬆垮垮,拖拖拉拉,只會一事無成,永遠落後。勁足了,才能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勁足了,才能以一當十,?一日無為,三日不安?;勁足了,才能不為閒言碎語而分神,不為阻力干擾而退卻;勁足了,幹事者才能放開手腳大幹,幹好事業,幹成事業。?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改革攻堅要靠勇氣智慧,更要靠持之以恆、馳而不息的力量,用這種力量來敢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凝聚共識、形成合力;這一輪改革發展,面臨諸多?險灘?、?峻嶺?,需要勇氣、智慧和自信來?爬坡過坎?。反之,如果各級領導思想僵化、習慣於固步自封、縮手縮腳、畏首畏尾,沒有?南門立杆?的勇氣和擔當,那何談啃?硬骨頭?、打?攻堅戰?、涉?險灘?、闖?急流??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好風憑藉力,揚帆正當時。只要我們上下同心、鋭意進取、敢於突破、勇於創新,全面深化改革就會以人民滿意的回答響徹歷史的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