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心得體會幹部範本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2W

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心得體會幹部範本

學習是人不斷進步的前提。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讓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心得體會幹部模板。

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心得體會幹部模板1

十八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要正確評價,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以下簡稱“兩個不能否定”)。在重大改革面前,這是一個思想上的重要整理,要求正確地看待歷史,正確地看待我們黨的發展歷程,統一全國人民的思想,凝聚力量,努力實現中國夢。

歷史是一個國家的根脈,五千年不曾中斷的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按林語堂先生的話説,我們的民族之所以偉大,我們的文明之所以沒有中斷,就是因為我們有一種自我的修復功能。

在歷史“治”與“亂”的交替中,中華民族總是能在“亂世”出英雄,總有人能出來力挽狂瀾,讓我們的文明傳承下去,並把它不斷推向另一個高峯。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英雄,而且是大浪淘沙勝出的英雄,是中國先進文化的代表。在民族危亡之際,多少的民族精英,力圖救亡圖存,洪秀全、康有為、孫中山,從不同的角度對中國形勢作過不同的解讀,並身體力行期望改變中國的命運。但最終,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百年奮鬥,完成了民族獨立之夢。

中國共產黨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們身上就是集中了這種“自我修復”的特殊本領。

能夠選擇正確的指導思想。這是其一,在資本主義制度已經在歐洲成熟,並且創造了了不起的文明成就的情況下,我們沒有選擇資本主義,因為康有為的“改良”和孫中山的“革命”都失敗了,中國共產黨人,作為當時的民族精英,敏鋭地看到馬克思主義在俄國的成功,看到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在於:它是為廣大勞苦大眾服務的理論,它指出了資本主義的“不治之症”。

能夠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是其二,縱觀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什麼時候我們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實際結合得好,什麼時候我們的事業就會發展得更好。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都是前所未有的事業,走彎路就很難免,關鍵是走彎路後的及時修復,我們在革命時期就走了不少的彎路:秋收起義失敗、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等等,但我們都能及在修復,重新走上正確的道路。這是共產黨人優秀品質決定的。首先是敢於正視自己的錯誤,敢於正視才有勇氣改正,我們黨從來對自己的錯誤不隱藏、掩蓋,每次失利後都能及時總結。其二是對真理的堅持,無論是什麼時候,真正的共產黨人都是堅持真理的。錯誤後有人總結,有人提出,這是需要對真理的堅持的。

共產黨人的自我修復功能,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同樣非常重要,在我國經濟、政治、社會建設方面遇到嚴重挫折的時候,以鄧小平同志為首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以極大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氣,及時修復了黨路線,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

由此看來,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特別是1956年以後,都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的政策方向是一致的,社會主義這個方向從來不曾改變過,我們一樣有成功的探索,有失誤的時候,是一個過程的兩個階段,是不容斷然分割的,歷史的道路總體是向前的,但不是筆直地向前,有迂迴、有曲折,這是正常的。因為人類對社會規律的認識,是逐漸提高的,正確的道路要我們去探索。

但兩階段又是有區別的,分別處於不同的歷史階段,具有不同的歷史環境。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整個世界掀起了“社會主義革命的高潮”,前蘇聯作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功勛卓著,社會主義建設成績斐然,當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而且,我們也很快發現了“蘇聯模式”對我國的不適應,這是我黨領導人的卓越政治智慧的體現。另一方面,世界形勢複雜,“冷戰”氣氛濃郁,兩大集團的對壘,容易讓我們產生誤解,讓我們用“冷戰”思維來考慮問題,導致了產生“_”這樣的錯誤,這是前進中的曲折,這是探索中的失誤,我們要勇敢地承認,要警鐘長鳴,但我們不能割裂兩個階段。

改革開放前,我們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對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在理論上、思想上、物質上為我們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我們有可能現在還在探索建設什麼樣的社會制度,更加談不上改革和發展了,所謂“毛之不存,皮將焉附”。

改革開放是我們對社會主義制度的一次偉大的自我完善,是對在新時期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個課題的完美回答,這過程我們走得也並非一帆風順,我們也有爭議、有曲折,從“摸着石頭過河”,到十八大我們驕傲地宣稱“三個自信”。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都沒有爭議地證明:我們找到了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如果沒有改革,就沒有創新,就沒有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我們就會被時代拋棄。所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多年來,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奮鬥,徹底改變了中國的面貌,用一百年的時間,完成了民族獨立的“中國夢”,正帶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富強的“中國夢”。它走的每一步都要至關重要。就如《十七大》報告中説的“三個”永遠銘記,《十八》大報告中説的改革開放前的歷史,“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社會主義建立、建設是一個有機的過程,是不容分割,更不容否定的,否定其中任何一個,都是對黨史的否定,都是對我們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否定,都容易造成思想上的混亂,都會讓我們失去前進的正確方向。

 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心得體會幹部模板2

這一天北京陽光明媚,天高氣爽。這一天北京迎來了全球的眼球。11月9日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題目並作出整體部署,這一恢宏的歷史性主題另全中國人民都感到興奮和期待。肩負13億中國人民的殷切希望,中國改革再次楊帆起航,心有夢想的改革者將一起遠航。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説的那樣“我們必須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的關係,以更打的政治勇氣和聰明,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社會創新活力。”這,就是新一代改革者的光榮使命。

十八屆三中全會是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在國際情勢繼續發生深入變化,我國改革開放進入關鍵時期的一次重要會議。改革的實踐在基層,基層改革者任重道遠。我們不會忘記,35年前的改革開放之初,是安徽的農民對包產到户的大膽探索,掀起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中國30多年改革的豐富成果都是建立在許很多多基層改革者的作為之上的。如今,全面深化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積極探索,不斷完善。是否是能讓更多的基層改革者找起來,點燃他們心中的機器。從而進一步推動改革的深化,將成為本次本輪改革邁向成功的關鍵。

推動農村改革,是把中國特點社會主義偉大時間繼續向前推動的必定選擇。對具有一個農村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來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最艱鉅的任務是在農村,最深厚廣泛的基礎也是在農村。我國應當繼續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的提倡,繼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必須掌控農村改革這個重點,在兼顧城鄉發展上取得重大突破,為農村改革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增加新的陽光。

最近幾年來,國際情勢發生重大變化。“金融風暴”的陰影,還停留在人們的心中。政治、經濟領域的巨大變革,還讓人們心有餘悸。和自然災難和風險的打擊,更使得人民感到無助和畏懼。面對如此嚴重的考研,我們黨屹立不倒,代領人民衝出窘境。在如此困難的處境裏,我們黨集中氣力辦了幾件大事,妥善應對了幾件難事,完成了非比平常的重大任務。在處理這些事件中,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得到進一步的鞏固,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我國各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的到進一步增強。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地位得到進一步進步。這次會議專題研究新情勢下推動農村改革發展題目,充分體現了我們黨一向高度重視農村、農業、農民工作的戰略思想。認真積極貫徹“三農”方針。

全會突出誇大,在國際發生變化的新情勢下,必須絕不動搖的推動農村改革的發展。要充分發揮基層的作用,讓一切心有夢想的基層改革者脱穎而出。中國改革進入全面深化的新時期,要突破的不但有思想領域的條條框框,更有實現利益的盤根錯節。我們黨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艱苦奮鬥,改革創新,求真務實,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自我,以一位合格黨員的身份要求自己。

十八屆三中全會側重重視民生題目,改革農村,努力實現全面小康。農村發展是我國發展的戰略基礎。我們必須鞏固和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必須切實保障農民的權益,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農村發展的根本動力,必須兼顧城鄉發展,始終把加強和改善農村工作的領導作為推動農村弄個發展的政治保證。

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心得體會幹部模板3

十八屆三中全會12日下午閉幕。全會公報指出,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着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沉着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全面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動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紮實推動黨的羣眾線路教育實踐活動。

黨的建設工作是一項關係到長治久安的大事,需要強有力的推動,這就要求我們牢牢圍繞進步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為改革開放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用科學的思想武裝頭腦,科學的制度作為保證,科學的方法具體實踐,科學設計、組織、展開各項執政活動,進一步優化執政資源配置,減少執政本錢,進步執政效力,實現執政決策科學化、管理科學化,大力進步執政能力,打造高效政府。

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為基礎,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羣眾首創精神,發動羣眾氣力,依託人民推動改革,增進人的全面發展。進步民主執政水平,體現為民執政、靠民執政,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強化權利運行制約和監視體系,推動法治中國建設,切實做到依法施政、依法治國。法為民而生、為民而立,用法律保障羣眾的權利,增強政府的權威,從而增進國家的健康、文明、有序發展。進步依法執政水平,

十八屆三中全會為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指明瞭方向,開啟了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全新宏偉篇章。面對全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四周,紮實進步政治敏鋭性和責任感,淨化黨性熟悉,強化黨性修養,進步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努力增強業務能力水平。讓我們滿懷抱負,豪情為黨的建設工程、國家的建設事業、人民的福祉貢獻自己一份應有的氣力。

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心得體會幹部模板4

黨的第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於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又是一年的北京,又是五年時光的飛逝,又是一個改革的年份,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解放思想、改革開放至今已經歷七屆三中全會,風雨35載。縱觀歷屆三中全會無不是處於歷史的潮頭,無不是處於中國經濟前行的十字路口上,也無不是我國進行一次次改革的號角。

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現了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做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是黨和國家的重大轉折,拉開了中國經濟騰飛的序幕。

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實現政企分離,確定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補充,設立經濟特區對外開放14個港口城市。實行農村土地承包責任制,賦予農民長期而又保證的擁有土地所有權。實行價格機制、流通機制、財税體制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取消了實行千餘年的農業税………以上的政策均是歷屆三中全會釋放的重大利好,是給予廣大勞動人民最好的紅利。

改革開放至今的三十五年裏,通過不斷的深化改革,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內生產總值超過52萬億,從改革開放前的第十大經濟體躍居於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萬元等等。

然而當前生態環境、社會保障、經濟體制等漸漸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主要問題,改革開放所釋放的紅利正被新的時代所漸漸的稀釋,不能滿足人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物質精神需要。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是社會進步的最大動力,改革是對於創造美好生活最大的支撐。

面對全球宏觀經濟不景氣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國內外社會矛盾日益突出等問題,為適應新的時代、新的世界格局,新一屆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上任之初便釋放出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全面深化改革等信號。全面闡述中國夢、重拳出擊反腐敗、開展黨的羣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提出八項規定、轉“四風”要求,讓人民羣眾切實感受到了中央改革的決心。十八屆三中全會必將是一屆改革的盛會,必將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解決民眾期望拿下的硬骨頭,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中國道路新的歷史起點。

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心得體會幹部模板5

11月9日至12日,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最大亮點。人們對通過深化改革,解決發展中所遇到的矛盾和社會弊端,寄予厚望。會議的召開傳遞了改革正能量,為改革明確了道路,指明瞭方向。

改革是塊硬骨頭,要將這塊硬骨頭啃下來,還需要下足功夫,花大力氣,這正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要解決的問題。

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要有堅決啃掉改革硬骨頭的信心和決心。正如總理所説,“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深化改革,必須要有改革的勇氣和信心。

今年7月,總書記在湖北調研時也曾表示,“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此次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證明了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黨中央是有信心的。

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要有具體的改革舉措,要有不折不扣的落實。調查表明,有一部分民眾對全面深化改革缺乏信心。主要是因為:

一、民眾期盼已久的有些改革舉措遲遲未能出台,讓百姓信心減退。

二、有些領域的改革一直停留在美好概念和漂亮辭藻層面而長久沒有落實。國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文件,但是很多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

三、一些改革不到位之處給腐敗者留有了獲利空間,增加公眾不滿。這些問題的存在,令人警醒,若是讓這種情緒蔓延,那麼改革的社會動員力將會大打折扣,這將為改革攻堅埋下更多的障礙。鑑於此,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就是重措施、保落實。

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須認清形勢,改革沒有速成班,只能步步推進。要啃掉改革這塊硬骨頭,須把改革這塊硬骨頭塊塊分解,再慢慢啃,不能操之過急,細嚼慢嚥方能使這塊硬骨頭徹底被解決。中國的改革本身就是循着由易而難、先試點後推廣、先局部後全局的順序展開。當前中國,規模之巨大,任何投入都像是“太平洋裏打雞蛋”;利益之複雜,所有事情莫不是“撥動一堆算盤珠”。更何況,我們還要面對長期的歷史積弊、複雜的利益糾葛。比如養老保險,不僅要還歷史欠賬,還要應對老齡化社會,更需在公務員、企業職工和農民等不同羣體之間掌握平衡。要想馬上進入老有所養的社會,幾乎沒有可能。在這樣的情況下,改革需要一步一步走,公眾的期待也需要與現實對接。

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須算好成本賬。改革是一場革命。既然是革命,就要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就是成本。改革成本包括必要成本和過度成本兩部分。比如,在讓一部分地區先發展、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情況下,出現地區間、城鄉間、人羣間差距拉大,是不可避免的代價和必要的成本;但如果差距過大又長期得不到解決,超出了必要成本,就是過度的成本。只有把這類過度成本控制住,改革紅利才會等比例增加。所以,未來的改革還需要做好“成本預算”這本賬,要儘量減少成本支出,以求紅利最大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給全面深化改革傳遞了正能量,彰顯了黨中央改革的決心和信心。相信通過各方努力,中國的改革必能走向深入,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