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到融媒體培訓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16W

到融媒體培訓心得體會多篇

到融媒體培訓心得體會篇1

由於今年進入了學校的`官微運營中心工作,2014年12月18日晚上9點。新媒體中心在南堂401舉辦了新一輪新媒體培訓工作會,此次培訓會對我影響頗深,感受很多。在此就自己的體會談一點,希望各位分享指正:

1、新媒體的時代化

什麼是新媒體?現在人人都在説新媒體,都在玩微博微信,都喜歡給自己一個新媒體人的稱號,有多少人能確切的給新媒體一個定義?多少人能回答一下新媒體?我自己無法回答,因為我覺得這個範圍太大太廣,就好比如你問我什麼是人一樣。千百家之言,不在乎對錯,只有荒謬。但是有一個東西我們是無法忽視的。那就是新媒體的時代性。很多人都知道,現在被冠以新媒體最多的就是微博和微信了,原本這兩個產品只是簡單的社交平台而已,想不到最後變成了一個商業平台,從2010年算起,新媒體就是一個沿着時代前進的過程,時代在哪裏,它就在哪裏活躍。

2、新媒體的互動性

什麼是互動?就是我給你説話你聽了,你説話我也聽了,這是互動。像傳統電視那樣你説話我聽了,但是我説話就被無情的拒絕,這不叫互動,這叫物際傳播。在微博還沒有風靡前,有多少人能想象自己可以和心愛的明星交流。自己的愛意能傳到你那個日思夜想的ta的眼睛裏,微博做到了。逐漸走向平面化是一個大的趨勢。雖然都説我國的gdp由那20%所創造,但是不要忘了最終來源可是那80%是我弱勢羣體啊。

3、新媒體的技巧性

如何管理一個新媒體平台?這是一個很有技巧性的玩意。我相信大多數年輕人的手機裏都安裝有微博或者微信的app。使用頻率也很高,但是有多少人能説自己會用新媒體呢?很多公司都有專門的新媒體運營人才,這部分人在選撥的時候是很嚴格的,而且毫無疑問,這個職位在未來一段時間一定有很大的缺口。所以大家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新媒體的運營是有很多技巧性的,而不能説你吃飯的時候自拍一下在微博上,在朋友圈發一下就是新媒體的運營。它包括對受眾的把握,對時間的敏感,對內容的挖掘,對文化的定位。諸如此類的東西,是一個技巧性很濃的東西。所以我今後在官微運營中心工作期間,將着重注意技巧性的鍛鍊。

4、新媒體的未來

當今的新媒體可謂是熱火朝天,如火如荼。大有顛覆傳統媒體的趨勢,因為它具有了太多傳統媒體所不具有的優勢——時效性,低成本、便捷···但是大家也不要忘了曾經的寫信也在電話發明後遭遇滅絕的危險,最終呢,這麼多年來。寫信依然沒有斷絕,甚至有人呼籲回到寫信的時代。所以新媒體的鼎盛時一直會下去的,但是也不會出現100%的市場份額,這是不符合自然發展規律的。任何一家獨大的玩意最終都是死路一條,所以最後肯定會出現很多新媒體。到時候微博和微信的份額很明顯會縮小,或許到時候我們對待新媒體的態度都要改變呢。誰知道呢?

到融媒體培訓心得體會篇2

五月的花海,分外迷香。在這一年中承上啟下關鍵性的季節,我們相約武局黨校,集中培訓網絡新媒體相關知識,總結過去工作經驗,學習當下先進媒體知識,把握未來宣傳工作要領,助力鐵路媒體宣傳工作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為服務鐵路發展營造好的社會輿論環境和口碑。

xx月31日至xx月2日,我有幸參與了局黨校舉辦的20xx年全局網絡新媒體工作培訓班。此次集中學習,匯聚了來自我局69個單位100多個優秀通訊骨幹,大家齊聚一堂,集中充電,相互學習,交流經驗,共同近距離聆聽新浪微博、騰訊大楚網等資深媒體人的精彩授課,感受一次思想的洗禮。培訓過程中各位領導及媒體專家的講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穩、或思辨,無不滋養着我的心田。講師們豐富的網絡案例,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受益匪淺。

一、以“雙微”平台為突破口,創新運用媒體形式。

在當下萬物皆媒的環境下,微博、微信無疑是市場份額最多,關注度,運用最廣泛的媒體形式。

首先,微博依然是突發事件集中爆發平台、第一信源。是公眾知情權和表達意願的重要訴求通道。是政府、企業形象宣傳、危機管理不可替代的平台。鐵路身肩公益,決定了其微博的政務屬性。鐵路微博突出面向百姓貼心服務,及時發佈信息、加強與民眾的互動性,已成為鐵路做好網絡輿論正面引導,提升公信力,樹立良好社會口碑的重要抓手。運營好鐵路微博平台需要設立專項管理制度,增強風險防範意識。面對廣大網民,要端正服務態度,勤思考,多互動,善總結。

其次,微信已然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自宜車新媒體成立以來,微信運營開始步入正軌,《視頻直播》、《乘着火車去踏青》、《企業宣傳片》、《vr全景》、《夜話讀書》等欄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新媒體作品均受到用户一致好評,有效的傳播了宜車聲影。雖然成績顯著,但問題也不少。目前平台漲粉遭遇瓶頸、缺乏粉絲互動、關注羣體不均衡男女比例達7/3等問題突出。

針對出現的問題,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改變傳統的“5w”文字表述方式,以貼近用户、通俗化、短句式的方式加以改造,降低用户的牴觸心理,提高作品傳播率。二是創新利用媒體形式,實現媒介交互融合,例如全景視頻直播、全景趣味動圖、線上直播等,以豐富平台內容,增強吸粉能力。三是研究用户心理,參考用户先知需求、價值需求、忌難求簡需求。四是及時回覆粉絲評論,把用户當夥伴、當朋友,虛心聽取粉絲意見建議,同時適當開展活動徵集粉絲意見,吸引新用户,留住老用户。

二、嚴把宣傳關口,提高輿情風險防範意識。

網絡是把雙刃劍,隨着移動互聯網時代全面到來,面對互聯網資本構成日趨複雜化及網絡交互性日益增強的局面,網絡輿論異軍突起,形勢嚴峻。一般而論,面對錯綜複雜的新型輿論環境,鐵路部門往往處於寡不敵眾的劣勢,而觀眾“天然地”具有善良、同情、公正等道德優勢,加之新信息傳播技術帶來的諸如匿名、暗示、傳染等適合“起鬨嫁秧”的集合心裏機制,輿情處理工作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一是成立輿情監督機構,完善輿情考核機制,建立輿情應對機制,及時的發現輿情、研判輿情、處理輿情。二是堅持誠實為本、及時發聲、依法依規的輿情處理原則。處理輿情反映要快,應對要靈活,回覆要準確,處理過程要細緻。三是處理輿情要有前瞻性,未發聲、先研製,錯了態度要誠懇,遭遇誣陷堅決鬥爭,誤解誤傳巧妙解釋,特殊情況下可以向相關媒體尋求幫助。力避“化危為險”、力求“化危為安”、力爭“化危為機”。

三、助力網評提質上量,營造和諧外部環境。

網絡評論是網絡媒體的旗幟和靈魂,有着重要的社會教育意義和社會引導作用。隨着我國鐵路的高速發展,社會監督越來越嚴苛,羣眾的各種呼聲接踵而來,如何答疑解惑、調節輿論温度、平衡社會心態、協調社會行為、避免傳播誤區成為鐵路輿情處置的重要使命和嚴峻考驗。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助力鐵路網評提質上量。

1、增加評論的附加值。即作為評論員,你應該懂的比別人多一點,能説出來的東西比別人多一點,能夠提供的有價值信息比別人多一點。

2、增加評論的可信度。俗話説的好,隔行如隔山,不同領域有不同的專業知識,而專業的知識才更能讓人信服。

3、提升評論的文字功底。文理通暢的文章才能贏得更多的關注。相反,平淡無味或過於艱澀的行文,必然會讓人失去閲讀的興趣。

所以,要寫好評論,除了有獨特的觀點觸角,更要有紮實的文字功底。四是增加標題的含金量。一個好標題是一篇成功文章的一半。級別越高的媒體,稿件來源越發是供遠過於求,一個奪人眼球的標題,是稿件能否步入編輯“法眼”的敲門磚。同時,標題中要能夠直觀表達筆者不同尋常的思想和高度,要在芸芸眾生中給人標新立異的感官。

四、廣納人才,打造過硬宣傳團隊。

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方能就其高。開放的體制之下才能迎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壯闊景象。在新媒體建設的道路上唯有不拘一格,開放舞台,才能廣納人才,實現創新突破。未來的宜車新媒體,需要集大家之智慧,只有堅持公平、公正、開放、共享的運營理念,發揚媒體成員創新、勤勞、協作的優良品質,才能真正實現講好宜車故事,傳播宜車聲影的目的。

到融媒體培訓心得體會篇3

多媒體技術在整個化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無論從深度和廣度上都有飛速的發展,主要依據是多媒體技術能夠綜合處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以及視頻等多媒體信息,並使這些信息建立起緊密的邏輯連接,以表達豐富多彩的各類信息,為學生提供更豐富、更快捷的集圖、文、聲、像於一體且同時作用於學生各個感官的教學信息,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填補了傳統教學中無法實施和完成的教學方式,形成了一套較完善的教育教學手段。。

根據本人一年來教學中的實踐經驗,特談談一些個人的體會。

體會之一——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的優越性

1、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集聲音、圖像、動畫、視頻和文字於一身,能產生生動活潑的教學效果,有助於培養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記憶能力;同時,充分利用該技術的表現性、參與性、受控性,既能達到傳授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的要求,又能實現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教學的目的,還能使教學手段邁向新的台階。

2、對化學概念和原理的教學進一步系統化

化學概念和原理是化學基礎知識的精髓。學生如果對概念和原理的學習不夠透徹,他們獲得的知識就必然模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然不足,直接影響學習的積極性;要更好的解決問題,藉助與多媒體對文字、圖象等形象而逼真的處理功能,充分展示概念和原理聯繫,充分進行同類比較,重點強化,形成知識網絡,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比傳統教學模式更加高效的目的。比如國中化學中的“酸鹼鹽”知識中概念破碎,化學反應繁雜,知識運用能力較強,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難度較大,編制多媒體課件,利用圖文總結規律,揭示反應實質,區分不同概念,認識概念的聯繫。採用類比方式,通過化學方程式的訓練,突出各物質的性質,達到鞏固知識,訓練能力的目的。

3、將抽象知識形象化

製作動畫,將微觀世界展示在學生面前,可以模擬原子,分子的運動狀態,化學反應發生的過程,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完全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只憑口述和模型教學思維方式上的不足,利用多媒體技術完全將微觀而抽象的問題形象化,減輕學生因抽象思維困難而造成的壓力。

4、模擬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教學是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利用多媒體模擬實驗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概念,掌握規律,獲得實驗技能,培養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一些有污染有危險的實驗,製作多媒體課件進行相應的演示,採用規範操作和準確語言相結合,增強學生的模仿意識,效果更為理想,彌補實驗條件受限而無法完成的實驗。做到了無污染,安全,又達到預期效果。另外,根據學情可設計一些專題實驗,解決學生實驗設計和分析能力不足的缺陷。

5、習題教學

該部分主要課件製作的目的是節省學生和教師抄寫的時間,達到高效、省時、大容量、大跨度。既突出知識間聯繫,又注重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是傳統教學中無法完成的。此舉對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加快速,高效。

體會之二——多媒體教學中的幾個關係

關係一:多媒體是輔助教學過程而不是排斥和替代傳統教學模式

多媒體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進和發展,是傳統教學在方法和方式上的更新,是傳統教學模式在現代科學技術條件下的發展,即教育教學過程更加科學化的體現,切忌不能以多媒體技術全面代替傳統教學模式而放棄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優越性。應採取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多媒體技術手段,通過教師個人的特色和理解,將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整個教學過程科學化,為將來教學效果的提高創造有利條件,為教學質量的突破提供有力的支持,為教學方式的創新建立科學的平台,這樣才能體現教學的優越性。

關係二:多媒體輔助教學必須有助於突破重難點

在化學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必須有助於重難點的突破,而不是為了譁眾取寵。把抽象的、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概念和理論以直觀的、感性的知識表達出來,給學生以清晰、直觀的思維方式去理解,如分子、原子等的結構,通過微觀解剖,放大成宏觀可見的模擬狀態,使學生理解起來容易,充分體現深入淺出的效果,為學生提供了可以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各種感官來獲得抽象、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是對傳統教學中無法實現這一手段的補充,符合認知的規律。

關係三:正確處理各要素的關係

化學教學主要包括四大因素: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材的體現和提高作用、多媒體的輔助作用,四大要素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和知識意義建構的倡導者、促進者,而不是主動施教知識的灌輸者;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探索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着、知識灌輸的對象;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大綱,是給學生提供主要知識的模板,而不是向學生灌輸知識的內容;多媒體是創設學習環境,是給學生提供獲取知識的途徑、方法,是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學習,探索完成知識意義構建的工具,而不是向學生灌輸所使用的手段。由此可見,多媒體輔助教學不能以多媒體代替知識的傳授,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突出多媒體的輔助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使多媒體在整個教學中起主要作用。

體會之三——多媒體應用中的反思

反思一:根據學情選擇適當的課題。課題選擇的原則以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為目的,做到充分圍繞知識內容而設計課件,並符合學生思維方式,做到直觀形象。例如:

(1)比較抽象的概念,微觀結構等用一般方法不能解決的問題,可通過動畫模擬,使之直觀形象化。

(2)模擬放大化學實驗

(3)複習課、習題課,可製作課件濃縮內容,突出重難點。

反思二:平時多收集素材,並對素材分類研究,找出素材的主題及揭示的化學規律和現象;結合教學實際與社會、科學、環境、生活等諸多方面更貼近,符合化學教學的目的。

反思三:課件製作時,要適當處理好文本、圖形、圖像、音頻、動畫、視頻等。

反思四:製作好的課件要進行反覆調試,應具備以下幾個特徵:

(1)符合課堂教學的內容要求

(2)知識的重難點把握準確

(3)圖、文、聲、畫、像要清晰流暢

(4)思路清晰,富有活性及趣味性

(5)易於操作,運行穩定

反思五: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與同行多探討,多交流。有必要時多鼓勵學生也參與課件製作過程,增強了教學的雙邊互動性,培養了學生探索知識的精神。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要從實際出發,從化學學科自身特點出發,重視多媒體的教學功能,研究化學教學與多媒體使用的最佳切入點,最大限度地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到融媒體培訓心得體會篇4

20xx年8月3日,我有幸參加了教育局組織的《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多媒體培訓活動。在本次學習中通過劉紅強、郭軍禮、羅永剛、馬記剛和馬相軍老師的耐心講解和演示,使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多媒體的特徵,理解了教學設計的過程,學習了課件製作的方法及技巧,提升了多媒體應用的能力。

在培訓中各位教師運用了我們教學生的方法:小組合作法,六個人一組,選出水平高的為組長,在學習過程中一起研習多媒體的作用、多媒體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學、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採取自學、講解、練習和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法,採取點名、點組等提問方式,根據問題回答情況及作業上交情況進行個人和小組評價,極大的調動了個人和小組學習的極積性和主動性。它不僅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教育思想和教學策略,需要我們積極參與。

通過劉紅強老師的講解,使我對教學資源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它是為師生有效開展教學提供幫助的各種可利用的條件。最寶貴的資源是思維方式,最重要的資源是學生的大腦,最生動形象的資源是多媒體資源,最容易複製和傳播的資源是數字化資源。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不僅開闊了視野,又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以後能更好的勝任教育教學工作。特感謝講解教師在百忙之中給予我們的講解。希望以後,多進行這樣的培訓。

到融媒體培訓心得體會篇5

多媒體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把文字、圖形、圖像、活動影像和聲音等多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計算機成為能以人類習慣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務的一種新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能給學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能給學生提供圖文聲並茂的多重感官綜合刺激,還能讓學生按超文本方式組織與管理各種教學信息和學科知識,這將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當前科技發展異常迅猛,每個人,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不斷學習。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利用多種媒體組合,優化教學過程,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參與和學習積極主動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師首先通過自學及時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在給學生提供自學條件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地學習。

當今社會要求教師本身徹底轉變自己的教育思想觀念:一方面改變過去的"應試教育"為現今的"素質教育";另一方面,要徹底改變老一套的"填鴨式教學法",也就是説弄清"教"與"學"的辯證關係,變老師主動"教"為學生主動"學".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質,然後對學生"授之以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教師要利用現有的現代化教學條件去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教師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的首選設備。多媒體教學軟件集聲、光、動畫為一體,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眼、耳、手、腦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更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恰當的教學情境能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促使他們能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創設一種使學生主體參與,興趣濃厚的課堂教學學習氛圍是喚起學生主體參與的前提和保證。學生在愉快而輕鬆的學習氛圍中容易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並且能激發內在的學習要求。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往往離不開生動形象的教育素材。多媒體正是具有形聲、動畫兼備的優點,在創設情境,營造氛圍方面比其他媒體來得更直接、更有效。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這一章的第一節"面積和麪積單位"時,首先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物體的表面後,再歸納出面積的含義。於是我先讓學生觸摸桌面、書本面、文具盒的表面,而後用電腦出示一些物體,並讓學生用鼠標點擊這些物體的表面。點對的會得到電腦的誇獎:"真聰明,點對了!",同時觀察到物體的表面變成了另外一種顏色。而點錯的學生會聽到電腦的提示:"再看看,再來一次。"多媒體的這種設置不僅使做對的學生得到成功的喜悦也會使做錯的學生不氣餒從而產生積極尋求正確答案的意識。

二、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容易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在教學中,有些重點難點往往不易突破,主要原因是少年兒童的生活經驗不豐富,觀察事物不容易全面具體。因此教師要採用比較容易使學生接受的教學過程,達到知識的遷移。例如:在教學"1平方釐米"這個面積單位時,利用多媒體演示:先出現一條線段,並閃爍兩次,線段下面出現"1釐米"幾個字。然後由四個同樣是1釐米的線段圍成一個正方形,正方形下面顯示一句話"邊長1釐米的正方形".最後整個正方形的內部閃爍兩次,並塗滿顏色。在"邊長1釐米的正方形"這句話的後面顯示"它的面積是1平方釐米".

多媒體的演示讓學生感受到"1釐米"是長度單位,是一條線而"1平方釐米"是一個面,是面積單位。這樣的對比演示,使學生把舊知識"長度"和新知識"面積"既區分開來又建立相互間的聯繫,使之系統化。教學面積單位的重點與難點就在於面積單位是測量物體表面的大小的尺子。學生往往會把長度單位與面積單位混淆在一起。經過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學生在頭腦裏建立起自己的認知結構,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的特徵,強化了對新知識的印象。同時,教師也突破了教學的重點、難點,完成了教學目標。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容易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與學習的方法有着密切的關係。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思維和操作形成。多媒體輔助教學,能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多向思維的情境。因為它有聲形並茂,生動有趣的特點,提出與新知有關的問題後往往在新知與學生的求知心理之間製造矛盾衝突,進而激發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生在這種情境之中會積極思考,在活動中會主動參與操作。

四、利用多媒體提供多層次的練習,能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學空間,並能加大練習密度。

課堂練習是學生鞏固所學新知的重要環節。學生對所學新知的掌握情況也從課堂練習中體現出來。教師對課堂練習要精心設計,不但能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而且能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要充分發揮多媒體圖文並茂的優勢,設計多層次的習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中練習。在設計習題時,要照顧全體學生,就要把習題分成多層。一般來説,第一層是與所講例題相仿的練習,目的照顧比較差一點的學生;第二層是基本知識的變式練習,目的解決重、難點知識問題,照顧中等學生;第三層是要稍微動腦筋的思考性練習,目的照顧優秀學生。這種多層次的練習,讓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優等生"吃得飽吃得好".學生在做題時不但不感到乏味反而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老師也達到了培養學生整體素質的目的。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有許多優勢。同時它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給孩子們一個享受快樂學習的機會,只有把多媒體輔助教學納入整體優化素質教育中,合理安排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多媒體的特殊功能和藝術魅力,才能達到提高學生素質,優化課堂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到融媒體培訓心得體會篇6

時光總是無聲無息的從指縫中溜走,還沒有來得及説一句再見,轉眼就已奔赴各自的工作崗位。為期三天的局團委新媒體培訓落下帷幕,當袁書記宣佈結束的那一刻,你是否眼中泛着淚光依依不捨,離別總是傷感的,不知道下一次相聚是何時。

第一次感受這個温暖的大家庭是報到當晚的自我介紹,來自全局66名新媒體工作者使出渾身解數展現自己的才華,隨着大家的相互瞭解,原本沉默寡言不善於表達的我也慢慢融入這個集體。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直到十點才結束,但我依舊不願離去,心潮彭拜,我多想再停留一會兒好好看看他們,記住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相聚是一種緣分,也許從此會交上一生的良師益友。

不會忘記歷奇破冰訓練中你們每一個人的笑臉,團隊凝聚力建設中每一個精彩瞬間,從新聞寫作技巧到攝像攝影技術,從微信平台編輯到微信營銷策劃,三天六節課井然有序的充實着我的學習和生活,晚上的課題研討更是讓我有了一種回到高中時代挑燈夜讀的感覺,用廢寢忘食形容一點也不為過,以至於每天晚上都是被宿管阿姨逼着才離開教室。

老師並沒有照本宣科而是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我們全方面立體的瞭解所學的知識。一流的講師團隊,先進的教學設施,人性化的服務管理更加堅定了我要努力學習的決心,出勤率高,教學形式新穎,同學互助友愛,正是這樣比學趕超的氣氛讓我深深的感覺自己的能力不足,要學習的東西太多。

開班典禮上路局團委武書記作了簡短的講話,雖然內容不多但句句簡明扼要。我依然記得書記説的學與做的意義,用知識武裝頭腦並在實踐中指導我們的工作。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只懂得一方面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新媒體工作者的技能,更好的服務於大家,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找到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並加以改正和完善。不善於學習的人註定被新媒體大浪潮所淘汰,如何才能適應新媒體的發展方向,新媒體時代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答案就是學習。

話説回來這次培訓的主題是新媒體,三天的學習雖然不能很系統很全面的學習新媒體知識,但也有了大致的瞭解。網絡時代飛速發展,新媒體孕育而生,其傳播速度之快,影響範圍之廣,受眾羣體之多,悄然改變着人們生活方式。作為企業來説,如何利用新媒體平台傳播企業理念文化,展示企業形象,擴大企業影響力,打造企業品牌價值,這既是新媒體的意義所在也是每一位新媒體工作者思考的問題。

由青春武鐵聯想到__新媒體,兩者雖有差異但也不乏諸多共性。作為__新媒體工作室的主編之一,我有幸見證了它的成長,從今年7月成立至今短短5個多月的時間裏,平台先後開闢了“__資訊”、“__科普”、“美圖(美文)鑑賞”、“夜話讀書”、“__vr”等諸多粉絲喜聞樂見的欄目,牢牢把握服務廣大職工、旅客和貨主這一宗旨,受到一線職工和路外人士的一致好評,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但我也深知其工作任重道遠,從最初充滿活力幹勁到現在迷茫不知所措,似乎陷入了瓶頸期,內容質量不高、形式較單一、缺乏粉絲互動,兼職開展工作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等問題漸漸成為發展路上的絆腳石。下一步宜車新媒體的工作該如何開展,怎樣在同類單位新媒體中脱穎而出成為鐵路風向標,我想我在培訓中上找到了答案。

一個成功的新媒體平台,需要的是傾聽,創新,互動,培養和堅持。

首先是傾聽,工作不能盲目,要有的放矢。傾聽即對平台的定位分析,瞭解用户的個人喜好和興趣,從用户本身出發,有針對性的對我們平台所發佈的內容進行調整和改進。學會傾聽滿足用户的需要根據對用户需求的收集所輸出的內容才能對用户產生影響。

其次是創新,內容上和形式上要齊頭並進,相輔相成。一個好的新媒體平台並不是在內容上做到面面俱到,而是從某一個角度為切入點打造精品,創造屬於自己的專屬品牌。只有這樣才能贏得的關注,獲得的口碑。同時好的內容離不開好的表達形式,充分利用動圖,視頻,語音和直播,這樣更直觀生動,傳播的價值也就越大。此外需要特別注意,雖然新媒體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但內容要積極向上,堅持“內容+服務”,把握導向,避免低俗,傳播正能量。

再次是互動,只有互動才能瞭解用户的需求,增加吸粉的概率。一個精心策劃的欄目如果大多數只是閲讀和點贊,而評論幾乎為零,那麼就沒有互動,作為媒體人也就不清楚用户的想法,而和用户活躍互動的'話就能帶動平台其他用户活躍,形成一種良好的參與氛圍,間接的提高了吸粉概率和新媒體平台的影響力。

然後是培養,培養更多志同道合的新媒體人才才能更好的服務於我們的用户。目前宜車新媒體還缺乏這樣的精英,離專業的新媒體團隊還存在一定差距。段管內青年職工眾多,有才華的自然不在少數,只有深入挖掘新媒體人才,不斷注入新鮮活力,才能建設強大的宜車新媒體宣傳陣地。同時必須要培訓人才,人才不是萬能的,知識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持續不斷的開展人才培訓,才能保持知識常新,思維常新,意識常新。

最後是堅持,儘管當前宜車新媒體存在着諸多問題,但我們的初衷不會改變,為職工,旅客和貨主服務是我們的宗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每一個宜車新媒體工作者身上肩負的是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傳播宜車聲影”,我們有責任去“講好宜車故事”,雖然我們個人的力量有限但團隊的力量是無限的,如果累了,請不要放棄,從自身做起,帶動身邊人,傳播正能量。因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新媒體的發展才剛剛開始。作為一名新媒體工作者,我很榮幸也很自豪參與其中,這個平台不僅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也讓我認識到新媒體對於宜車更深遠的意義。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新媒體的工作任重道遠,期待在未來的日子裏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宜車新媒體這個大家庭,竭盡所能為宜昌車務段的發展添磚加瓦!

到融媒體培訓心得體會篇7

20_年12月19日我參加了多媒體培訓,給我的體會很深,我的教育技術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隨着信息技術逐漸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得以廣泛應用,我越來越感到自己懂得太少,掌握的知識不足。

作為一名教育戰線的中青年教師,此次有幸參加了教育信息技術的培訓學習,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因此在培訓過程中,我一直懷着飽滿的熱情,認真學習,大膽實踐,在學習之餘還不時提醒同事抓緊時間,和他們交流學習體會,所以彼此的教育技術能力進步很快。參加這次培訓我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術的素養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第一天的遠程教育培訓就讓我感覺到:做為一名教師要做的還遠遠不只這些,教師的教學是一門科學,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術也是一門科學,更要研究,教師要成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學的規律與教育信息技術整合的問題。同時,我們也認識到教師的成長也離不開教育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對教師來説是一個新問題,特別是中老年教師。

信息技術使老師面臨着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的問題。通過此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學會把信息技術應用在學科教學中能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清晰,學生明白易懂,特別是思維導圖讓教學過程更明朗化,為我的教學增添了光彩,使我對課程發展、教育信息技術有了新的認識。

2、提高了專業知識水平

這次給我們培訓的老師,他們的教學經驗,專業知識水平,敬業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經過他們耐心細緻的講解,讓我認識到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科理論等水平還有待於不斷地提高。特別是30多天培訓所學到的東西,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不斷地複習、鞏固、運用。真正的把教學和教育信息技術整合,融會貫通。

3、教育理念不斷得到更新

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使我逐步更新了遠程教育教學觀念,瞭解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本理論,在教學活動中更能如魚得水、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方法,把素質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中,貫穿到班級管理中。

在培訓期間,老師們組織我們分小組研討優秀的教育教學課例、教學設計、課題研究等,使我們能夠理論聯繫實際,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們發現了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需解決的根本的問題,發現了各自在教育教學中的差距與不足。

4、教育教學理論掌握得更為系統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遠程教育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

短暫的30多天學習,培訓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是得益最多的,他們使我對一些教育觀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教學理論的認識更加明晰;對開展教研活動的方式更加明確;對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一定把這些感悟用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並不斷的完善它。把教育技術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合理地融入課堂教學和學科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科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