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習教育技術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09W

學習教育技術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學習教育技術心得體會 篇一

通過學習,我們還更深入地瞭解到:

一、現代教育技術有三個基本屬性:

(1)現代教育技術是應用系統方法來分析和解決人類學習問題的過程,其宗旨是追求教育的最優化;

(2)現代教育技術分為有形技術和無形技術兩大類, 有形技術指利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學的成果,把物化形態的技術應用於教育,藉以提高教學效率的技術,它包括從黑板、粉筆等傳統的教具到多媒體計算機及網絡等一切可用於教育的器材、設施、設備等及相應的軟件;無形技術主要指利用教育學、心理學、系統科學、傳播學等方面的成果以優化教育過程的技術。

(3)現代教育技術依靠開發、利用所有學習資源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學習資源分為訊息、人員、材料、設備、技巧和環境,這些資源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專門為了學習的目的而設計出來的資源,例如教師、課本、教學電視、計算機課件、粉筆板、投影器、教室、操場、講授、課堂討論等,另一個方面是現實世界中原有的可被利用的資源,例如各行各業的專家、報刊、影視、展覽、博物館、生產現場、遊戲、競賽等。

二、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交叉學科的特點將越來越突出

教育技術屬於交叉學科,是連接教育、心理、信息技術等學科的橋樑。作為交叉學科,首先體現在它需要技術的支持,特別是信息技術的支持。教育技術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密不可分,在未來的發展中,信息科學和人工智能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育技術應該關注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技術以及如何利用技術來促進學習。

其次,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交叉學科,體現在它融合了多種思想和理論。從教育技術的發展歷程來看,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主要有教育理論、學習理論、傳播學、系統理論等。時至今日,隨着人本思潮的興起,各種學習理論雖然各執一端,但在教育技術領域內走向了融合,以促進人的發展為目標而各盡其力。人們不僅關注個體的學習心理,還對學生之間如何協同與合作、如何基於問題進行綜合性學習等進行着系統的研究。

第三,教育技術交叉學科的特性決定了其研究和實踐主體的多元化,協作將成為教育技術發展的重要特色。包括教育、心理、教學設計、計算機技術、媒體理論等不同背景的專家和學者共同研究和實踐,開放式的討論與合作研究已成為教育技術學科重要特色。

三、重視現代教育技術實踐性和支持性研究

目前,教育技術研究最前沿的兩個領域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和網絡教育,所有這些乃至終身教育體系的建立都強調對學習者學習的支持,即圍繞如何促進學習展開所有工作。正因如此,人們將會越來越重視教育技術的實踐性和支持性研究。

四、學習支持

現代教育技術在研究與實踐中對於學生學習的支持給予了密切的關注,這種支持包括在信息技術背景下特別是網絡環境下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學組織和教學評價等方面。廣大工作在教育一線的教師,能夠深切感受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只有他們才能根據實際情況結合理論知識來解決問題。教育技術工作者應該為廣大教師提供各種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有力地對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持。

理論上如此,實踐中如何呢?我覺得學這門課,我們受益非淺,我們不再侷限於書本理論知識,相反我們可以做獨具特色的課件,可以捕捉大自然的美好瞬間,可以設計精美的個人網頁,還學會做教學設計等等,這些是我們以前所不能的,我相信大家的感覺和我一樣好,真希望下學期還可以繼續學教育技術,可以學更實實在在的東西,並把它們用到我們的實際生活中,而不是那些純理論的框框條條的東西。

學習教育技術心得體會 篇二

3月15日,我有幸參加了現代教育技術骨幹教師培訓班的學習,兩天緊張的學習,是對教育思想的洗禮和昇華,也是對方法的改進和提升。通過與同行們的討論、交流,思維的碰撞,發現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許多不足,也找到了許多解決問題的辦法。

21世紀的需要教師在強調學生接受知識的同時給予學生更多方法上的指導,在促使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技能。教師不僅要向學生介紹未來社會的信息和最新的理論成果,同時更注重實際生活的研究,隨時關注學生的思維訓練和技能提高,時時都在思考自己教學中的不足,把教學與研究緊密在一起。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科的現狀與發展前景,設計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培養21世紀的技能,以適應社會的發展。

潭老師向我們講解了信息技術的應用、如何去申請自己的博客和使用、如何去製作班級成績統計表和編制學科試卷等信息知識,使信息技術學科更貼切的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在培訓過程中,也使我深深的體會到21世紀的社會只會教一門課的教師已無法生存下去。要求教師是“全能型”的教師,是那種具有廣泛適應性的通才,既是學者和教學者,又是交往者和決策者。

這次培訓很有必要,因為資源應用的關鍵是教師,教師的發展是學校和學生髮展的基礎,教師的進步是學校和學生進步的前提。遠程教育資源的應用不僅是服務教學,而且是服務自身,有利於自身進步。遠程教育資源的作用,一是能讓農村的孩子同城市的孩子一樣享有優質的教育資源;二是幫助教師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讓我們有時間、有精力真正用心去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自身水平。

本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我們教師一定要抓住機遇,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立志成為一名教育的成功者!

學習教育技術心得體會 篇三

通過2個星期的新教師教育技術課的學習,同組組員之間的討論及老師詳盡的講解,我們用一天時間瞭解了什麼是教育技術,對教育技術學有了一些初步的瞭解。下面就是我從中得到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本期培訓組織領導有力,培訓效果顯著。我們學員平時沒有很多機會集中參與教育技術的培訓,來培訓前都盼望着在假期能集中精力全面地學一學新課改理論和計算機操作技術,可等到培訓時才感到學習內容多、時間緊、身體累。如果之前沒有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操作系統、文字處理、因特網基礎,那學習起來就更困難一些。可好的是,本期培訓組織嚴密,領導有力。原教體局副陳發增擔任班主任,縣電教館館長陳少君、縣教研室主任陳永健也親自擔任主講教師。在班主任的嚴格管理下,主講教師和學員一道自始至終戰高温冒酷暑,每天提前到校,嚴格考勤,嚴守學習紀律。老師認真耐心地給學員上課、指導,班主任非常關心學員,全力安排好學員的生活,讓學員能舒心安心學習。主講老師的表率作用鼓舞了學員,很多學員非常珍惜培訓機會,每天在下課時間到了還不肯離開教室,還想多練習、鞏固所學的技能。十天的學習時間,收穫頗多。我們對教育技術理論由原來的一知半解到現在懂的較全面深刻,對計算機操作由生疏到比較會使用,為今後在教學中不斷應用教育技術奠定了基礎,達到了預期的培訓效果。

二、明確了教育技術的本質。即運用技術(有形的"物化技術"和無形的"智能技術")手段去優化教育、教學過程,以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效率與效益的理論與實踐。

三、端正了終身學習的態度。具有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以完善自身素質結構的態度;具有利用教育技術進行終身學習以實現專業發展與個人發展的態度。

四、增強了兩種認識

1、增強了重要性的認識:能夠認識到教育技術能力是教師專業素質的必要組成部分;能夠認識到教育技術的有效應用對於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2、增強了應用意識:具有在教學中應用教育技術的意識;具有在教學中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進行教學改革研究的意識;具有運用教育技術不斷豐富學習資源的意識;具有關注新技術並嘗試將新技術應用於教學的意識。

學習教育技術心得體會 篇四

學習了現代教育技術這門課程,讓我對現代科技又有了進一步的深入瞭解,在這之前我只是很多次的聽説ppt,看到別人做的ppt很是羨慕,因為要是上好一節優質的課程運用ppt對幼兒教師來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直沒有機會去學習如何去做,想問別人又怕太麻煩,還好老師手把手的言傳身教讓我學會了這一技能。

微博和博客我原先以為就是和qq一樣聊天的,現在我才明白一直以來都説幼兒教師要做好家長工作,這樣的交流工具正是最好的方式啊!這門課程的內容對我來説完全是現學現用的。教育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促進了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進步。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融入到課堂內外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利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及運用。 現代教育技術對課堂教學的推動作用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現代教學媒體具有多樣性、新穎性、藝術性和趣味性等特點,有利於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神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運用現代教學媒體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其記憶力,培養其觀察、思考、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改變了過去傳統教學的教材單一、教學方式枯燥等現象,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的直觀性、平面化和動感不足等缺點,使一些抽象難懂的內容變得易於理解和掌握,方便學生利用自學能力自由地追求和吸取自己想學的知識,使學生不斷產生對新知識學習的興趣,增強對新問題探究的信心,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

2、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學生的常規思維特點是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過渡。

3、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現代教育技術豐富了教學資源,促進了資源共享。教師在備課時結合教學內容,有選擇地從網絡上下載相關的資料、圖片、聲音、動畫、影片等,再結合課堂教學的需求進行有效篩選,同時還可以通過電子郵件、聊天室等方式方便、快捷地與同行進行溝通、資料共享、教學方法探討和經驗交流等

4、促進師生相互交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促進師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在工作中我可以利用ppt來製作課件,博客及微博與家長、同事、朋友交流,共享美好生活。

學習教育技術心得體會 篇五

人類進入21世紀,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正飛速的發展,越來越深刻的改變了我們的學習方式。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逐漸作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誌,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為了適應工作的需要,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以適應當今教育形勢需要。從小培養學生掌握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是信息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強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中國小教師而言,運用現代教學技術進行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自然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也成為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重大課題。

一、整合與傳統的課堂教學之間的關係。

很多一線教師認為運用整合資源上課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格格不入。無可非議,傳統的課堂教學因其固有的弱點而經常遭致批評。但是,課堂教學無論在現在還是在將來都仍然會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改進課堂教學是當前學校教學改革的一條重要思路。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把現代教育技術僅僅作為輔導教或輔導學的工具,而是強調要利用信息技術建構一種新型的教學環境,以實現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創設、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等方面要求的學習方式,從而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情充分調動起來,使課堂的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改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也就真正落到了實處。從這個意義上講,整合並不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全盤否定,而是要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改進和優化。

二、明確整合的目的。

眾所周知,每一節課都有一定的教學目標。圍繞教學目標,授課教師在進行學科整合的教學設計中,應密(本站☆)切注意教師、學生、教材、教學媒體的地位與作用,片面強調以“學生樂學”為中心,盲目運用豐富的媒體資源來博得學生一笑,而忽視既定的教學目標,這樣的整合是沒有意義的。我校每學期都要開展聽、評課活動,所聽的課全都是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的整合課。其基本模式大都是:課前授課教師蒐集整理了大量文字、圖片和音像資料,製成多媒體演示文稿,並拷貝到多媒體電腦裏(稱作“資料庫”),也做了課件保存在教師機中,可謂是運用了不少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來準備這節課。然而45分鐘時間大部分仍然是老師在控制,其教學過程依然是傳統的教學模式。雖然這些課有精心設計的課件,有豐富的媒體資源,也有轟轟烈烈的小組討論,更有先進的網絡教學環境……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但是,這些課自始至終都被老師那隻無形的指揮棒操縱着,計算機、網絡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只在其中偶爾充當演示或做練習的工具,並沒有讓學生充分利用網絡來自主探究或協作交流。學生的地位沒有得到實質性改變,仍然是消極、被動的接受。這樣的課並沒有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整合,至多隻能算是淺層次上的信息組合。因此,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的整合課必須明確教學目標,並緊密圍繞目標組織課堂教學。

三、整合要遵循一定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系統是由教師、學生和教材這三個要素構成的,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還要再增加一個教學媒體要素。既然是一個教學系統,幾個要素就不是簡單地、孤立地拼湊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聯繫、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機整體。但這並不意味着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就必須要遵循一定的教學模式。因為整合涉及的問題很多,如:學科間的差別、資源的性質、設備的性能、教師的素質、學生的水平等等,你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按照某一固定模式來進行整合。如果根據某一學科的性質和教學內容特點提出現代教育技術與該學科整合的一個基本教學模式。那麼隨之而來的將是所有有關該學科的研究課、觀摩課、評優課等都千篇一律地按照這一模式來進行教學設計,無情境想辦法捏造情境,沒有協作內容搞個遊戲活動也説成是協作學習……。這樣的教學模式即沒有科學性,也沒有實用性,更缺乏針對性。生搬硬套,只會束縛教師的手腳,對教學的改革和創新也極為不利。因此,整合沒有固定模式可循,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學習教育技術心得體會 篇六

當我第一次接觸到教育技術學這門課,對它的瞭解幾乎為零。只是在想,教育技術,大概也就是教一些如何製作課件的方法和技巧吧?這就是我對教育技術學的猜想。時間穿梭,稍縱即逝,轉眼間學習教育技術學這門課程已經結束。匆匆忙忙間,似乎所得無幾,然而回首一算,收穫竟也可算豐。在這短短几天中,“教育技術學”,它的真面目逐漸浮出水面。相比起當初的“第一印象”,教給我們蒐集信息的方法和技術固然是《教育技術學》這門課程的一個教學目標,但“信息化教育的設計、開發、利用和控制”最能夠最具體最貼切的表達這門課程的意義了。蒐集信息,就是為了“信息化教育”,就是通過使用現代化手段來達到更好的教學和學習。隨着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因特網的誕生,全球範圍內形成了一個網絡信息化的氛圍。隨着網絡技術的日趨成熟,基於網絡的虛擬教室或虛擬校園,將會成為未來教育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因此,開發網上教學資源,建立相適應良好網絡教學環境,利用網絡實施教學,已逐漸被教育者所重視。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網絡教學完全打破了傳統課堂授課的模式,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

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和教學的組織者轉變為學習的引領者,學生轉變為學習過程的主體,從而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學與教的關係。隨着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應用,豐富的網絡資源為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在科學課進行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嘗試和實踐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首先講一下實踐方面的收穫。比如説,剛上這門課時不知道博客為何物,現在卻能夠通過博客在網上進行學習資源的共享和討論學習了。這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好處。如果每個人手裏有一個想法,交換之後每個人就都多了很多想法,大概這就是最好的比喻了吧。另外,攝影知識的學習也是我很感興趣同時覺得很實用的一個方面。相信大部分人都已用過相機,但是用照相機來取景取物並將之用到教學和學習方面來卻是為之少數。我也不例外。其實直觀教學即通過視頻等來傳播知識是信息化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直觀教學給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和一些實物的認識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之處。

通過圖片來表達學習理論的理論觀點,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感覺非常新鮮,但同時也不知道從何入手。但是我想,在完成這次作業之後,大概我們會更加清晰地瞭解學習的各中理論吧。説到直觀視覺教育,就聯想到音頻聽覺教學。現在,隨着信息的日新月異,除了視覺教育之外,音頻教育也越來越普及。這也是信息化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除了這些之外,我感覺收穫很多的地方還在於,通過學習這門課,我們掌握了更多的收集信息和交流思想的途徑,如各種網站,bbs等。總之,這幾天以來,我從《教育技術學》這門課中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作為新形式下的語文教師需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以利教學需要。對於中年教師的我,感覺這次綜合現代教育技術學習的內容是新鮮的、有趣的,但也是令人迷惑的。好多東西還不懂,我還需更多的努力。知識是永遠都學不完的,俗話説得好“活到老學到老”,我有信心、有決心把所有的內容學好,把學到的東西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科學課教學中去,因為我深知,只有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不斷的開拓進取,勇於創新,才不至於被社會淘汰。我堅信,我們今天的艱辛和痛苦,一定能換取明天的快樂和幸福,換來科學課堂的新希望。

學習教育技術心得體會 篇七

培訓已到一半了,説實話,這是我經歷的所有培訓學習中最緊張、最有壓力的一次。這種緊張和壓力不僅在於學習任務,更是一種心理效應,原本以為學起來不會這麼困難,因為我已經接受過初級培訓了,以前學的時候沒覺得有什麼大的困難,沒想到這次中級培訓學習給了我當頭一棒。

開始幾個模塊的學習,對於思維導圖的運用,以及其它一些作業,完成起來都算得上是得心應手。心裏暗暗得意:中級培訓也不過如此嘛!進入第三個模塊,我便開始手忙腳亂,一提到作業就焦頭爛額。從主題單元的規劃,到研究性學習的設計、主題資源的創建和利用、單元學習評價的設計,以及單元教學過程的實施,可以説,個個都是新嘗試、新挑戰。儘管有老師不厭其煩的演示與講解,可由於自己平時很少接觸電腦,要真正掌握並熟練完成各模塊的作業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後來的網也製作課件,做了兩次還是一塌糊塗,真的讓我有些無從入手,今天學的應用博客工具進行教學反思也讓我頭疼。

回顧這幾天的學習,確實倍感辛苦。

可是回過頭來再想,儘管培訓學習的過程是苦的,但經過培訓給自己帶來的收穫是讓人欣慰的。很多知識都是由陌生到了解,再到基本掌握、學會操作,也嚐到了成功的喜悦。關鍵是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的教育觀念得以更新,自身能力得到提升。學習還得繼續,我將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嘗試運用這次所學知識與技能,讓信息技術與課程儘可能有效整合,從而真正提高教學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