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外出學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13W

外出學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外出學習心得體會 篇一

xx年11月,跟隨教育局組織的外出學習小組赴xx和xx,參觀學習了三天。參觀了學校的校園文化,聽取了校長的報告,而且有機會聽了語文、科學、綜合實踐課。對於正在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説,無疑也是醍醐灌頂,收穫頗多。

觀摩的'所有課堂教學,教師教態都十分規範,課堂組織緊張有序,當堂訓練紮實有效,而且各個教師的課堂都具有自己鮮明的特色。敬業精神已經在教師身上得到完美展現。他們一定做出了艱辛的努力,才會有今天的收穫。

通過聽課,能夠深深地感覺到,執教觀摩課的老師教材研究的很透徹。在教材的處理上都有獨到之處,能夠抓住重點施教。無論是教師的引導還是朗讀,都能恰到好處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突出教學重點。他們的課堂恨注重學生的合作學習,課堂氣氛活躍。特別是三年級的古詩教學中,通過教師精彩的品讀與引導,引發學生邊讀邊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情感,所有的理解都水到渠成。

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我也很想把這點做好,只是在實行的時候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這次學習使我在這一點上頗有收穫。在以後備課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上課的時候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主體參與,每堂課的教學中互動模式要多樣,激起同學們對學習的興趣,營造了寬鬆,民主,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另外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以後,怎樣保持下去也很重要。在每個教學環節中對學生的要求要清楚明確,難易適中。我深刻認識到:在課堂上,只有學生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時,才有可能幹好這件事;而問題太難學生就會無從下手,太容易又不用沒意義,這都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這次外出學習,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時對自己的教學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課堂,反思自己的專業成長。我想這次學習引發的反思能成為我不斷前進的動力,能成為成功的敲門磚,能成為我堅定航向的指路標。只有把學到的知識技能轉化成自信,通過今後的不斷努力,使其成為前進的內驅力,才能在教學中有所成就。

外出學習心得體會 篇二

作為新教師,去其他學校尤其是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學校聽課、調研,真是一件很榮幸的事。經過兩節課的觀摩比較,我從中學會了很多,感觸很多。

從以前學生時代老師教授的“一言堂”到現在站在講台上的為人師表,我內心也很忐忑。結對老教師也經常指出,我的課堂模式很老套,甚至説早已經過時了。通過這次的學習研討,我對這點有了深刻的認識。孩兒屯國小的語文課堂是活潑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從上課的第一秒到最後的下課鈴聲響起來,都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堂氛圍相當濃厚。而且教師會引導學生,以一條主要的脈絡貫穿全課堂,課堂目標明確,學生也很清楚自己的學習任務。而我自己的課堂只是師問生答,零零碎碎,不成體系,一節課下來,師生都很疲憊,收穫卻很少。對於教育局要求和倡導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達成也很難完成。通過學習交流,我明確了以後課堂的前進方向,語文課堂的活動方式也有了初步認識。

其次,孩兒屯國小的語文課堂不僅是在模式上有所突破和進展,在教學的時間上安排合理,體現了學校領導和科任教師的用心良苦。孩兒屯國小每堂課是40分鐘,按照要求,有導入環節(情境導入、簡潔明瞭),問題探究環節(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點撥交流(學生大膽展示,教師適時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鞏固擴展環節(練習的內容和形式體現年級特點)等。最令人欽佩的是該學校還給每一節課堂設置了嚴格的時間界定。語文課堂的時間要求如下:導入環節3—5分鐘;問題探究10—12分鐘;點撥交流12—15分鐘;鞏固擴展6—8分鐘。他們的學習目標課堂不僅是對學生的考驗,也是給老師的挑戰。就連貴校的一線教師都感覺把大把的時間教給學生,他們也不知道效果還會怎麼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很難把握。但是在展示課上,兩節課的教師都以優秀的引領帶動課堂環節的順利進行,學生們的積極踴躍更是讓所有的觀摩教師震撼。是的,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生已經基本具備了自學能力,會思考會回答,教師的任務也相對會減輕。學生的思維也越來越敏鋭。把課堂教給學生是一個明智的決定,也是一次大膽的嘗試,教師能否順利將話語權教給學生,決定了孩子以後課堂的反應。

另外,觀摩完兩節語文課,我對語文教師的素質要求也有了新的期望。在大學期間自認為自己的文化課成績不錯,可以勝任國小語文教師的職位。現在想想,教師會和學生會是兩個概念,交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起碼要有一桶水。國小教師的引導作用在學生的思維養成、道德形成、人格定位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所以語文教師素質的高地,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教育和成長。未來的教育之路必將是我不斷學習業務水平、專業技能的漫長之路。

兩節課的觀摩雖然時間很短,卻給我很多啟示。第一,語文課堂的思維模式要轉換,以前的師生問答形式嚴重束縛了學生思維,學生知識答問題不會提問題,只會解決問題不會思考問題。新的智慧課堂模式和孩兒屯國小的學習目標教學模式,都能很好的打開學生的思維,更能讓學生向素質教育前進,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對我來説更重要的是把話語權教給學生,讓學生開口説話。第二,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提高,想交給學生一杯水,就要有一桶水。語文教師更要有豐厚的積累和人文素養,對於一個人文類科目,面對學生差異性才能有條不紊,站穩腳跟。第三,多學習多鍛鍊,把功夫用在平時。每一天都是成長的一天,每一堂課都是實踐的機會,不能把所有的想法都拖到以後,有心得思路就要落實,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每天進步一點點,相信未來會更順暢,更有吸引力、感染力。

教育生涯才剛剛開始,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成長,在平凡的工作中勤奮努力、在反思學習中回顧提升,相信終有一日我也能充滿自信地站在講台,成為一名當之無愧的語文教師。

外出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篇三

5月9日-12日,由公司領導、項目經理組成的考察組,對金廈房地產二期工程報名的公司所施工的實例工程進行綜合考察,我作為項目經理參加了此次考察學習。此次考察本着對公司認真負責的態度,真實可靠地反映施工隊伍的基本情況。另外,身為工程公司項目經理,亦報着開闊眼界、學習交流及提升思想意識的態度認真的考察參觀各實例工程,對標自己的項目管理、安全文明施工、質量把控及經營意識等方面,全面剖析自我,提升管理水平。

這幾日,考察組由公司相關領導帶隊,前往邢台本地、張家口、北京、保定、正定、寧晉、棗強及任縣,輾轉上千公里,先後參觀考察10餘項在建工程,對工程實例的結構、裝飾裝修、安全文明施工、工藝做法、經營管理、施工管理等進行較為詳細的瞭解,對考察的施工隊伍綜合素質有了初步的瞭解,並綜合各項情況,給出了真實負責的反映回饋。

雖然每天乘車10餘小時、先後輾轉上千公里,略有疲勞,但是此次外出考察對我個人及其他項目經理有着深刻的影響和認知。近些年,工程公司在公司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業績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產值逐年增加,職工收入有了較大的增幅,職工的幸福指數增加,安全文明施工、質量技術、施工管理均有所大幅的提升。項目部相關的安全、質量獎項也拿了不少,在考察前感覺在一些方面甚至處於優勢。但是,通過此次走出去參觀交流後,發現我們的優勢已蕩然無存,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

主體結構:考察的工地中幾家牆壁使用大鋼模板+頂板多層板,可有效提高主體施工工期,且混凝土成型觀感良好,每月可施工6層,縮短部分工期。裝飾裝修:住宅毛坯房,面層垂直平整,陰、陽角豎直挺拔,稜角分明,毛地面乾淨利索,平整度較高,地面彈有下有管道區域墨線,上部噴醒目漆字警示,人性化施工,衞生間等貼磚房間拉毛整齊,強度較高,工程細部處理到位。安全文明施工:雖有幾家施工單位安全文明施工方面受場地等有不到位的地方,但是絕大部分施工隊伍在注重安全文明施工上有了足夠高的重視,懸掛各項標識等,場地乾淨整潔,樓層內垃圾清理乾淨,即將交工工程地面乾乾淨淨,非常整潔。通過本次考察,收到了很大的見識、開闊了眼界,並且分析了管控的重點,積攢了經驗。

近兩年,全球經濟蕭條,國家經濟面臨非常嚴峻的形式,冀中集團在此形勢下也受到了比較大的衝擊,煤炭行業蕭條,集團大大收緊基建投資,對我們工程公司是一個考驗,內部市場漸漸的減少,在這樣的環境中,應當響應公司的精神,項目部逐漸出去承攬一些社會工程,走出去“與市場接軌”,應當將“等、靠、要”的思想轉變。此次外出考察也看到了外部建築市場的競爭,各個企業都是在夾縫中生存,在微利的建築行業中我們怎樣生存呢?我的想法只有一個,用一流的經營、管理、質量、安全、進度贏得好的口碑,用優質的管理節支降耗、縮短工期、掙取最大化利潤。通過參觀考察活動,我們就能清晰的反應出自我的差距,通過相互的交流,取長補短,可以快速的提升我們自己的綜合實力。

通過此次考察,真實可靠地反映了施工隊伍的綜合實力,為公司領導重大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也深刻的體會到了通過考察交流對標一些做的好的公司,精細化管理,讓我們自己有資格“與市場接軌”。同時也想提出小小建議,望公司日後多多組織類似參觀學習的機會以提升自我的管理水平、技術水平以及新的思想意識。

外出學習心得體會 篇四

為了使我們的教學水平有大的提高,我們的任校長讓我們幾個人到牛泉中心國小向李海霞老師和高燕老師學習。因為這兩位老師的業務能力很棒,所以兩位老師的名字也深深的印在腦海,但是還沒有真正聽到她們的課,所以我內心充滿了激動,期待着早日目睹她們的風采。

一到牛泉中小,李海霞老師已經站在校門口迎接我們,李老師很熱情,普通話特別好,一看就是一個非常幹練的老師。接着我們就直接進課堂,我們兩個教低年級的老師跟隨高燕老師。高老師步履輕盈,説話節奏感很強。高老師告訴我們她和這些孩子接觸才三週多時間,但是孩子們的表現卻讓我們驚詫:三週就能把學生訓練的如此優秀,高老師是怎麼做的呢?

聽完一週的課,我似乎明白了孩子們優秀的原因:

一、組織教學到位。

國小階段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低年級更是如此。課的一開始,高老師強調孩子們的坐姿,身坐正,腳放平。對每個孩子的坐姿都會加以糾正。就連課本和文具盒的擺放位置都説得很仔細,孩子們很迅速的按照老師的要求擺好自己的物品,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什麼東西都得一點點的教,高老師不厭其煩的對孩子加以指導,怪不得孩子們的動作這麼訓練有素。就連起立這個環節,高老師都得一遍遍的訓練,人動凳子不動,一喊起立,整齊劃一。回答問題時,小手應該怎麼舉?聲音有多大?每一個細小的環節在高老師的眼裏都是那麼的重要,指導的都是那麼的到位。

二、學習方法指導到位。

在高老師的課堂中,我們不僅能看到教學環節精彩的設計,老師對於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尤為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但這種學習方法也容易流於形式。高老師在活動前明確提出“怎樣分工合作,才能數得快”,讓學生有意識地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合作,再通過傾聽一個小組的合理分工,對其它小組進行指導。不僅使學生用手指數數的分成的活動開展有序,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併為以後的合作活動提供範例。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了成功的喜悦,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三、教師評價到位。

聽高老師的課,感覺每一句話都滲透對孩子的評價。孩子坐得端正了加以評價,孩子説話聲音洪亮了加以評價,孩子回答問題積極了評價,孩子善於發現問題了評價……不光是語言上的評價,還有學生看的見的評價,一節課下來表現好的同學每人會得一枚小印章,小印章是經過老師精心設計的“你表現得真不錯”,課後印在孩子們的數學課本扉頁上。集齊20枚小印章就會得到一封表揚信,這樣做充分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對待每一個問題都是那麼的積極、認真。

四、培養“小老師”到位。

課堂必須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想每個教師都想把這點做好,只是在實行的時候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這就要求我們備課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上課的老師能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主體參與,每堂課的教學中互動模式多樣,激起了同學們對學習的興趣,營造了寬鬆,民主,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在高老師的課堂裏,很少聽到老師喋喋不休的講課,只見一個個的小老師聲音洪亮,思路清晰的給同學們上課。當孩子們看完信息提出問題後,高老師的任務就是把問題板書在黑板上,剩下的就是孩子們自主學習了。只見一個孩子走上講台,很熟練的對同學們説“這個問題我來給大家講一講,請大家跟我一起讀一遍”讀完後,小老師又指着黑板問“誰會列式?”“你是怎麼想的?”“大家有不同意見嗎?”對於孩子們的回答,小老師會及時給予評價“你敢於提出問題,積極回答,獎給你一枚小印章”“你回答問題聲音洪亮,獎給你一枚小印章”“你認真傾聽同學們的發言,獎給你一枚小印章”,在孩子回答完問題後,高老師也會及時地對小老師以及回答問題積極的同學加以評價。整堂課孩子們興趣濃厚,誰也不示弱,都想獲得小印章,獲得同學們的表揚。

聽了高老師的課,感覺我做的工作實在是不到位,工作沒做得這麼細,評價不及時,不全面,還是不能大膽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包辦了孩子們的思想,扼殺了孩子的創新能力。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慢慢的去嘗試、去改變,也爭取把每件事情都做到位。

外出學習心得體會 篇五

9月11日,我有幸與來自全省各個地區的幼教同仁們相聚在城市學院,參加“國培計劃”(20xx)—甘肅省幼兒園骨幹教師置換脱產研修培訓,首先很感謝學校和領導給了我這一學習機會。國培已結束,回首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受益匪淺。培訓中城市學院的老師、專家以及幼兒園的園長的專題講座,讓我大開眼界,多個專題的學習,從國家政策到幼兒教育政法解讀,從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再轉變到教學重、難點的解決,每一次的專題講座都是那麼精彩。使我的教育理念和業務工作能力得到一次提升。

一、專家精彩講座

有來自不同地方的專家為我們講座,專家們豐富幽默的語言和淵博的知識,把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傳授給了我,讓我改變了國小化的教學理念,讓我明白在幼兒園應該教給幼兒什麼,應該教會幼兒什麼。精彩的案例分析,也讓我感受頗深。專家們教給我的不僅是實實在在的理論知識,教給我的更是一種先進思想、一種學習的境界、一種努力學習的方向,在實踐工作中可以運用的導向。我認為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還需要自己不斷的積累。老師們豐富的教學經驗,深厚的教學功底,靈活的教學方法,風趣的語言表述更是開啟了我的思路和視野,長了見識。

二、幼師老師耐心講解

城市學院的老師們十分和藹可親,他們的講座委婉細膩,理論與實踐案例相連繫,把嚴謹的專業理論用幽默通俗的語言表述出來,讓我欣賞到了名師的教學風采和國培教師的愛心與責任。老師們給我們帶來大量的有關幼兒方面視頻片斷,有些很吻合我們的課堂教學,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三、省婦幼保育院組織幼兒教師下園實踐。

踏入省婦幼保育院走進樓道就被變廢為寶獨具匠心的精巧設計所打動。他們的樓道牆面佈置並不是用華麗的成品粘貼的,而是教師用廢舊物品製作的各種圖式將它們粘貼在了牆面上。活潑可愛的孩子們跟着老師歡快地做早操。老師們並沒有要求幼兒動作的標準性,也沒有硬性要求每位幼兒必須參與到做早操之中,而是允許幼兒適當的做錯動作或者幼兒遊蕩在教師的視線之內。

帶着期許的目光我走進教室,多才多藝,教師對孩子親切的目光,和藹可親的微笑,熱情的擁抱,甜蜜的親吻,舉手投足間投射出濃濃的母愛般的温情,在幼兒園待的三週內幾乎沒有聽到教師呵斥幼兒或者責怪幼兒。在教學活動的時候我並沒有聽到教師組織課堂秩序或者批評幼兒,而是一味的在鼓勵幼兒,教學活動結束的尾聲老師會結合課堂內容引導幼兒明白幼兒該懂得的道理,掌握的知識點。在科學領域和藝術領域中,教師把幼兒引入課堂之後,幼兒就開始進行探索,進行操作,老師只是站在一旁適當的引導幼兒,把整個課堂交給幼兒自由發揮,大膽創新,獨自去操作,操作結束後會有很多不同的答案,教師對每位幼兒的答案給予肯定,最後老師才告訴幼兒她的發現,讓幼兒的內心中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並將完成好的作品放在展示台或者粘貼在幼兒牆面上。我常常被這種温暖感動,責任感油然而生。讓我更直觀的明白了什麼叫“學前教育改革”。豐富多彩的主題牆和幼作品兒展示區就是他們展示教育成果的一個縮影。

這次培訓學習,充實了我自身的知識層面,擴寬了我的思維視野,增強了我對幼兒教學管理的藝術和方法,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業務素養。最深的體會是,學習的機會難得,借鑑的作用明顯,知識是學無止境的,經驗是最寶貴的財富。通過學習,使我對教師職業的神聖認識更加深刻,教師肩負着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專家、名師的講座雖然我不能完全消化吸收,但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獨到的教學思想、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起着引領和指導作用。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將所學知識以及自己積累的經驗再進行慢慢“消化”,然後將這些“高營養”的知識“大餐”融會貫通,做到以學至用,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努力學習,不斷提升教學水平。

外出學習心得體會 篇六

在學校教學處的組織下,為我安排了一次外出學習的機會 ,作為一名新教師,學習的途徑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應做到書本學習與實踐學習相結合,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相結合。在積極聽課的基礎上,我學會了如何有效的聽每一堂課,主要學習老教師如何巧妙運用教學方法,比如,教材的處理技巧、課堂的導入、結束、提問技能,語言表達技能、板書的設計、課件的製作等,當堂記錄這些要點並在課後深入反思, 另外要多於幼兒互相交流,能夠讓幼兒更多地展現自己的想法。就餘老師的這節課的教學思路來説,可以看出她是經過了精心設計的:她讓幼兒更多地展現自己,她始終能貫徹“整體輸入,整體輸出”的理念,以難度遞增的練習、思路清晰的板書將整節課流暢地展現出來。在感受精彩的同時,我也更清晰地看到我與餘老師之間的差距以及我將來努力的方向。

上個學期學會角色轉變後,在趙老師的指導下,我更加註重的是多種學習的相結合,外出聽課是最直接的學習的方式之一,通過此次學習,我學會拉巧妙地運用教學方法,讓我看到自己的教學之路才剛起步,還有很多的不足的地方需要改正,還有很多教學技能要學習、鍛鍊。

外出學習心得體會 篇七

首先感謝孔校長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學習進步、開拓視野的機會,通過很短時間的參觀和聽課,31中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辦學特色、領導及師生風采無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觸頗深、收穫甚豐。下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這次參觀及聽課學習的一點感受和心得。

一、31中校園環境優美,建築設計佈局合理,校園文化氛圍濃厚。格言警句隨處可見。學生的繪畫作品、書法作品、小製作、工藝品等在細微之處體現着教育者為學生才能的展現和拓展所作的努力與良苦用心。作為一所建校近半個世紀的老校,儘管沒有我們85中的年輕時尚,卻也有着濃厚的文化積澱和充滿活力的現代化氣息相結合的和諧。大到學校的硬件設施,小到校園中的一草一木,無不展現着良好而又務實的育人氛圍,無不體現着素質教育旺盛的生命力。學校突顯出來的管理風格和辦學特色和我們85中倡導的“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質量立校、和諧發展不謀而合。同時我也受到啟發:學校所有的教研工作其實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以後應多多開展師生同台競技的活動,把孩子們成長的足跡、快樂的精彩瞬間以校本課程成果的形式及時展示出來,給學生以成功的體驗又能濃厚校園文化氛圍。

二、在教研活動開展方面,一是校教研室應把每週一週三的校本教研和鄭州市達標評優活動結合起來,以校本教研為平台進一步抓實“校級課堂達標“工作,連續兩年公開課獲後兩名,視為不達標,校內公佈並取消參加市級達標資格,以此敦促青年教師成長進步。二是加強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制定細則捆綁考核備課組,促進教師共同成長。三是導學案使用要逐步推廣開來,尤其是語文、政史地最適合學生先學,應先從這些學科先開始。而後全面鋪開。四是面對愈來愈多的令人眼花繚亂的教師培訓,制定詳細的推薦制度和提高要求,必要時回校後寫出收穫和大家共享。四是校本課程開發還要加大力度,讓更多的教師和學生堅守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從而找到自己的定位,增強師生成功的自信心,並通過對國家課程的二次開發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我覺得校本課程開發的好的學校會走的更遠更好。

三,在校報編輯和校本教材編輯工作方面,給我的啟發是,眾人拾柴火焰高,應以校教研室為中心,充分調動有此特長和愛好的教師,加盟編輯部,並分期分工分主題做好這個工作。

四、讓老師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通過聽取31中一名青年教師語文課,他的授課藝術或許並不比我們學校的教師高,但我最大的收穫是:他們的師生關係特別和諧,我們學校這樣的老師也很多,但還有沒達到全部,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説過:“教師應具備進入學生心靈的本領。育人先育心,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靈深處的共鳴” 下一步校本教研應把師生關係作為評價課堂質量的一個重要內容。從而打造真正的道德課堂,讓愛和欣賞滋潤下的每一節課,成為學校文化建設中的一道靚麗風景。

總之,三人行,必有我師,我認為無論參觀哪一所學校,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長處和亮點,此次參觀學習是我一次難忘的學習經歷。對我來説是受了一次極好的教育,也是對我工作的鞭策。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調整自己,揚長避短,並積極實踐創新才是根本,才能不虛此行!最後再次感謝為我們提供寶貴學習機會的學校領導。

外出學習心得體會 篇八

本次學習,名稱是“xx市教育局‘現代教學創新與實踐’高中英語名教師高級研修班”,市教科所的xxx老師領隊。總共50人蔘加了本次學習班。在簡短的開學典禮上,首先講話的是華東師大教育科學學院的陳曉峯主任,其次是xx市教科所的領隊老師——xx虹老師。

本次學習總共聽了17位教授、博導和教研員的講座報告。每天早上8:30開始上課,11:30下課。下午從兩點開始,到5:30結束。專家們的講座,內容廣泛,有跟英語課改有關的內容,也有跟心理健康、有效教學、教學策略、科研能力等有關的內容。英語教學部分我已經粗略地在英語組的組會上傳達。下面我主要跟大家談一談一些英語教學之外的總體體會。

體會之一:教師要轉變角色,讓自己成為新課程下的反思型教師。

華東師大課程與教學系的呂良環教授認為,在新課程下,教師的角色已經變化。她認為,新課程下的教師角色應該是:

1、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新課改下的知識傳授者。

2、教師成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

3、教師成為研究者。

她認為,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角色已有如下變化:

1、知識傳授者依然是新課改中的角色,但不再是教師唯一的或常規的角色。

2、教師改變過於強調知識傳授的傾向,努力形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同樣,教師應該成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具體表現在:

1、幫助學生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有效途徑。

2、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發展元認知能力。

3、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許,我們會問,什麼是“元認知能力”?

還有,教師還要成為研究者。也就是説,每一位老師都有能力、並且應該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研究和改進,提出改進意見。

體會之二:教材要“二次開發”,要基於教材,超越教材。

俞紅珍教授認為,目前教師有兩種教材觀:一種叫“聖經式”的教材觀,另一種叫“材料式”的教材觀。她認為,這兩種教材觀分別代表了傳統教學和新課程教學,其中孰優孰劣是顯而易見的。她認為,“材料式”的教材觀更注重服務意識,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更注重過程導向,更靈活,更有助於教師專業的自主發展。

俞教授認為,通過教材“二次開發”,能達到這樣幾個目的:

1、適應情景,促進教材個性化;

2、彌補教材的內在缺失;

3、縮短理論與實踐的距離。

俞教授認為,教師的基本立場有兩點:

1、“基於教材”:挖掘教材的內涵,珍視教材的價值;從教材出發,瞭解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

2、“超越教材”:拓寬教材的外延,凸顯教材的功能。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教學情景具有獨特性和動態性。

新課程倡導教師創造性地和個性化地運用教材,賦予教師“二次開發”的權利,拓展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和空間,也使教師的專業成長有了合法的土壤。教師對教材的“二次開發”意味着教師不再是外部課程的被動消費者,而是積極的開發者。它要求教師擺脱對教材的過分依賴和崇拜,積極、自主、合理地選用和開發教學資源,應對教學情景中的種種不確定性。教師不僅要具備課程意識,還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這種知識和技能不能僅停留於觀念層面,而且也應該存在於教師的實踐生活。教師通過教材的“二次開發”過程,不斷豐富着自己的課程知識,創造着新的課程經驗,成為自己專業生活的主人。

體會之三:教學設計應以問題為基礎。

華東師大心理學院的龐維國教授認為:教學設計應該以問題為基矗因為基於問題的教學具有這樣的一些特徵,就是: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同時,學習發生在小組中;教師是學習的輔助者或引導者;通過真實的問題,學生獲得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技能;學生還通過自主學習獲得新信息,又通過分析和解決有代表性的問題獲得學習能力。

龐教授認為,問題的功能設計有大致有五種,分別是:

1、用於引發學習興趣的問題(problem-initiatedlearning);

2、用於引導學生的深入思考的問題(problem-assistedlearning);

3、用於檢驗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的問題(problem-solvinglearning)

4、引導遷移、應用的問題(task-basedlearning);

5、用於激發生成、創新的問題(problem-baseddiscoverylearning)。

他認為,基於問題的教學過程必須體現出這五個方面的特點:

1)真實的問題情境;

2)學生的自主探究;

3)合作討論;

4)教師點撥;

5)技能的應用。

他認為,基於問題的課堂,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訓練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產出創造性的思維成果;活躍課堂氣氛。

龐教授認為,目前我們的學生雖然雙基牢固,但探究問題的能力弱,創新思維能力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差,這跟我們沒有基於問題基礎的教學設計是有很大的關係的。

體會之四:要真正讓家常課“有效”起來。

李政濤教授認為,一定要盡力把我們的課上成家常課。他説:公開課相當於宴會大餐,而家常課則是家常菜,宴會大餐我們偶爾吃一頓還行,吃多了就會生病,還是吃家常菜的好。公開課雖最能錘鍊人,但家常課最養人。家常課是最真實的課,雖有缺撼,但有發展的空間。在這樣的課堂上,我們在成長,學生也在成長,那麼課堂就有效了。李政濤教授有效的課堂教學必須做到:

(一)抓住一個關鍵字:“實”

李教授認為,一堂好課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有一些可供參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實”:紮實、充實、豐實、平實和真實。

1、“紮實”——一堂好課應是一堂有意義的課。對於學生來説,至少要學到東西,再進一步鍛鍊能力,進而發展到有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強烈需求。有意義的課,也就是一堂紮實的課,不是圖熱鬧的課。

2、“充實”——一堂好課應是一堂有效率的課。一是看對全班多少學生有效率;二是看效率的高低。效率高的課,才稱得上是充實的課,有內容的課。

3、“豐實”——一堂好課應該是有生成性的課

。即一節課不完全是預設的結果,而是在課堂中有教師和學生的真情實感、智慧的交流,這個過程既有資源的生成,又有過程狀態的生成。這樣的課可以稱為豐實的課,內容豐富,多方活躍,給人以啟發。

4、“平實”——一堂好課應該是常態下的課。課堂的價值在於通過師生碰撞,相互討論,生成許多新的東西,這樣的課稱為平實的課。要淡化公開課,多上研討課,不管誰在聽課,教師都要做到旁若無人,心中只有學生。

5、“真實”——做到了以上幾點,這種課應該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課。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應該是真實的、未經過粉飾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課。只要是真實的,就有缺憾,有缺憾恰恰是真實的指標。

(二)理解一個關鍵詞:“有效”

總的來説,要有“三效”。一是“有效益,就是能夠達到教學目標;二是“有效果”,就是學生能夠發展;三是“有效率”,處理好投入與產出的關係。

具體來説,要有“八效”。

一是“全效”,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少數明星學生;二是“廣效”,視野要寬廣;三是“遠效”,成效能持續長遠;四是“深效”,深度解讀教材和學生;五是“強效”,關注興趣和需要;六是“準效”,準確解讀教材和學生;七是“速效”,直接對準目標;八是“奇效”,能化腐朽為神奇。每一個“有效”,李教授都舉了很精彩的例子。因時間關係,我只選其中一個例子跟大家分享。李教授引用了一個李鎮西老師曾講過的故事。故事説:年輕的周老師問同學們:世界上有著名的四大宮殿,是哪四個?學生不知道,有一個學生説故宮,其他都不知道,這時一個男孩子故意裝壞,説還有“子宮”,學生鬨堂大笑,這個男生知道自己闖了禍,很緊張。看周老師怎麼處理--她走到學生面前,摸着他的腦袋説:“你説得對。理由是--因為子宮的確是人類最偉大的宮殿。同學們,周老師,包括所有的人,都是在這偉大的宮殿裏孕育,談到她,不能用輕率的口吻,要充滿對媽媽的尊敬。當然,這節課談的是建築上的宮殿,你的問題,留在生物課上討論。”周老師化解了一觸即發的衝突,而且不經意間給孩子們上了關於生命關於母愛的教育。

(三)思考三個問題:教什麼?怎麼教?教到什麼程度?

至於“教什麼”李教授有“三個原則”:一是,學生已經會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會不懂的;二是,學生自己能學會的,能讀懂的,不教,教如果你不教學生就學不會的,或者教了之後會更有進步和發展的;三是,你現在教了,學生也不會也不懂的,不教。

至於“怎麼教”,李教授談到怎樣聽名師的課的問題。他認為,名師就像參天大樹,樹上會開花結果,我們不能但從別人那裏摘來的只摘花摘果,而應該要善於“嫁接”思想的根,否則,到手的花會枯萎,到手的果也很有限。

至於“教到什麼程度”,李教授認為,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校、本班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四)必須明確“五個點”,就是:知識訓練點,能力培養點,方法習得點,習慣養成點,考試關注點。

“有效”的家常課怎能評判?李教授有三個觀點:

一是看學生,看學生變化了沒有?發展了沒有?二是看教育效果的持久性,走進課堂與走出課堂是否一個樣?三是看有無生長感。要想使教學具有生長感,要找到“三個點”:找到“挑戰點”,給學生一種挑戰;找到突破點,突破難點和障礙點;找到提升點,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提升。“不生長”的課堂是無效的課堂,“被生長”的課堂是僵化的課堂,“自生長”的課堂是綠色的課堂,師生“共生長”的課堂是理想的課堂。

以上是我學習的部分心得體會。在上海18天,我聽了很多專家的講座(展示)。他們淵博的知識,敏鋭的思想,高超的智慧令我感觸很深。在頒發結業證的那一天,我代表我們小組作感言發言,我是這樣説的:十幾天的研修學習,我有三點感觸:一是眼界決定境界,聽報告十多天勝過自己摸索十幾年;二是理念決定信念,要真正課改,必須理念先行;三是態度決定高度,只要肯做、願做、多積累、多總結、多反思,總能找到好辦法。

最後,我想説,生活是給自己看的。精彩也好,平淡也好,所有的路都得自己走。好的心態能讓我們活得更加淡定與從容。因此,我們必須學會愛自己。借用李政濤教授的話説:愛自己,就要栽培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奮鬥方向,有自己的理想情懷。每一個教育者,都要有理想。我們不能只看眼前,因為眼裏只有眼前,我們就只能擁有眼前,就不會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教師應該是現實的理想主義者!這樣的人,他不會逃避現實、不會迴避現實,而是紮根於現實,讓理想變得更實在!這樣的人,從不屈從於現實、從不抱怨現實,而是想方設法讓現實變得更美好!

外出學習心得體會 篇九

首先感謝院領導給我的這次進修學習機會。通過這次在福建省人民醫院手術室對腔鏡手術的專項學習,在很大程度上開拓了我的眼界、增強了自己的業務能力,認清了我們與上級醫院存在的差距,明確了自己今後的學習發展

方向,為今後的學習和業務技能培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現將一個月進修學習所學總結如下:

腔鏡手術配合是專業性很強的技術知識,它要求手術室護士熟練掌握腔鏡儀器、器械的使用、裝卸、清洗、消毒、保養等步驟的操作,還要熟悉各種腔鏡手術的手術流程、注意事項乃至各手術醫生的手術習慣,並能對腔鏡手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有預見性的評估,瞭解發生原因,掌握正確的處理方法。只有掌握了這些,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配合醫生,安全高效地協助手術順利進行。而其中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是手術室護士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積極認真的工作態度。

手術前的準備階段至關重要。其中包括術前一天值班人員的檢查備物和手術當天圍台和台上護士的準備情況。術前檢查內容包括儀器設備(必須開機檢查)、co2是否充足(因手術量大,必須定點放置足夠的備用co2氣筒並懸掛“空”“滿”標誌)、無菌包、一次xyp、手術牀、無影燈、吸引裝置等。通過詳細檢查,必須在病人入室前確保手術用物的完好齊備,還要考慮到術中可能用到物品的準備情況(是否有以

及放在哪裏)。提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病人入室後的核對要認真仔細,特別是同類手術多,需要接台的情況下。可使用核對單以規範核對內容。病歷上寫明有器官切除的,必須再次向手術病人確認,以免弄錯造成難以挽回的嚴重後果。同時態度親切和藹,對病人進行鼓勵安慰,嚴謹仔細地回答病人提出的問題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減輕其緊張恐懼。(但要注意回答病人疑問時要有自我保護意識。)

台上護士提前上台檢查器械的完好性,如分離鉗是否能持緊,單雙極鉗是否能使用,trocar是否通暢,與氣腹管是否配套,鏡頭與光導是否能銜接,吸引器開關是否緊密靈活等。術中注意力集中,仔細觀察手術醫生的手術步驟,儘可能做到跟上醫生的思維,提前一步想到醫生的下一步動作,在醫生開口之前做好準備。儘量減少多餘步驟,使手術配合乾淨利落,高效流暢。

圍台護士要確保病人體位安全舒適,利於手術操作。能用平卧位的就不要用截石位,以減輕病人的肢體壓迫;截石位時雙膝儘量與身體齊平,架得過高既增加肢體壓迫又妨礙醫生操作;不要過度臀高頭低,以減少術後不良反應的發生機率。根據病人身體狀況承受能力,酌情及時調整氣腹壓力和充氣速度,儘量減少co2的灌注。(一般氣腹壓力設置在千帕較為合適,最高不超過千帕,充氣不宜突然快充,特別剛開始時要由小漸大)。保障儀器安全正常使用,如發生緊急故障要懂得簡單的排查和修復。

注意術中安全隱患,如電刀電凝設備的使

用安全,防止病人上肢過度外展,防止墜牀墜肢,防止皮膚或神經血管壓迫,防止燙傷,注意觀察病人是否發生皮下氣腫等。

co2氣腹的建立有時會發生皮下氣腫,因此穿刺時應儘量避免反覆穿刺。在確定穿刺成功後方可注入co2氣體。手術過程中固定好trocar,防止它脱出腹壁並儘量縮短操作時間。如有皮下氣腫發生,應立即查因去除,並密切監測生命體徵,對症處理。

可使用手壓充氣式加壓輸液袋代替膨宮加壓泵,以防止加壓過度或未及時更換液體使空氣進入形成氣栓,增加安全隱患。

術畢應監督醫生排盡腹腔內餘氣,防止co2氣體殘留。全麻待清醒階段要保護好病人安全,防止墜牀等意外發生。最後認真填好記錄單,護送病人出室。

接台手術中的各種光纖、電源線可以一次性無菌塑料保護套做保護性隔離。此種方法快捷方便,而且不會因反覆消毒縮短光纖、電源線的使用壽命,但在操作中應注意密封保護套口,防止接頭部污染。器械清洗及滅菌前,特別是接台快速滅菌時應把器械拆至最小單位以保證空腔消毒效果。

在當天手術結束後,貴重物品如鏡頭於雙人核對無損壞後收入指定地點。所有物品歸放原位方便隨時使用。

相較於我院,省人民醫院手術病人在病房的術前準備較為完備。腔鏡女病人統一頭髮扎到一側綁辮子。一律不穿內衣褲,手術服上衣反穿,上手術枱時再解開後背綁帶。病房護士在核對單上詳細勾取準備項目並簽字,核對單隨病例帶

入手術室,由圍台護士核對後簽字確認。

另外,在腔鏡手術之外的觀察中,我發現老師們對於器械紗布的清點非常嚴格,術前兩遍,關前關後各一遍,嚴密杜絕器械紗布遺留病人體內的可能性。高壓打包時的清點也非常仔細,確保常規包內不缺任何物品,簽上名字就意味着負責,培養了大家良好的工作習慣。對於醫生的配合也非常積極,力爭做到在能力範圍內和條件許可情況下最好地為醫生提供服務,從而縮短手術時間節約手術成本,也減少了病人痛苦更好地服務了病人。

手術室護士分工明確,在各司其職、責任到人的基礎上團結協作,營造出嚴謹認真、積極和諧的工作氛圍。

通過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使我對腔鏡,特別是婦科腔鏡手術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在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方面都有了一定提高,更重要的是視野的開拓,思維的拓寬,理念的轉變是我最大的收穫。總體實現了既定目標,圓滿完成進修任務,贏得廣大帶教老師的一致好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結合進修所得使自身工作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爭取將外院好的、先進的理念和做法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以最好的方式在我院進行落實發揚。

建 設 性 意 見

1、組織全科護士學習腔鏡相關專業知識與手術配合技能。特別注意安全隱患。

2、建立規範完善的腔鏡手術配合操作流程並予以實施。

3、與相關科室協調建立更為完善的術前準備與核對制度,建立手術病人入室核對單,責任護士簽字以責任到人。

4、建議嚴格執行紗布器械雙清點制度。即術前兩遍,關前關後各一遍,雙人點唱。

5、建議施行器械物品打包簽字負責制度。誰的包誰簽字,發現數目不對責任到人。

6、建議貴重器械物品用後收納時由雙人核對收納。

7、建立特殊項目收費單,由台下護士登記簽名防止收費遺漏。

8、建議補充完善術後訪視內容。

9、全面提高科室人員的責任心和服務意識。建議護士每人配備隨身筆記本,將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或工作細則與技巧、注意事項等記錄下來,定期組織護士們相互交流學習,共同提高。

10、一方面護士提高自身素質與業務水平,另一方面加強與相關科室特別是手術醫生的交流,如通過定期組織座談會的形式瞭解醫生的想法與需求,以促進工作更和諧地開展,提高工作效率。

外出學習心得體會 篇十

經過這次活動使我受益匪淺,讓我領略到了名師的風采,學到了寶貴的教學經驗。而後省教育界的專家進行了點評,然後還安排執教者、點評專家與觀摩教師互動,現場答疑,活動會場氣氛熱烈,洋溢着濃厚的學習氛圍,讓人受益匪淺。經過學習為我以後的教學工作起到了點雲撥霧的作用。下頭就總結下我的感受體會:

一、課堂必須調動學生進取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想每個教師都想把這點做好,只是在實行的時候不能完全按照自我的意願,這就要求我們備課的時候要充分研究學生的具體情景。上課的教師能注重學生本事的培養,注重主體參與,每堂課的教學中互動模式多樣,激起了同學們對學習的興趣,營造了寬鬆,民主,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尤其是來本市的x教師的課,他能夠充分研究學生的年齡特徵,有效調動學生的進取性,讓我們受益匪淺。另外學生進取性調動起來以後,怎樣堅持下去也很重要。他在每個教學環節中對學生的要求清楚明確,難易適中。我們深刻認識到:在課堂上,僅有學生清楚的明白自我應當幹什麼時,才有可能幹好這件事;而問題太難學生就會無從下手,太容易又不用沒意義,這都會打擊學生學習的進取性。

二、課堂活動的形式與教學資料密切相關,活動要為資料服務

新課程標準倡導經過表演、唱歌、遊戲、競賽和故事等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初步用語文知識進行聽、説、讀和寫的本事。任何活動的設計都應是圍繞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而設計的,而不是講究形式。

三、課堂活動的設計必須面向全體的學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學習任務可參與

課程標準提出,課程活動的設計要面向全體的學生,使每個學生的學習都能得到發展。可是每個學生在學習上所表現出的興趣、天分和本事以及學習方法都是不一樣的,他們對學習的需求也是不一樣,在學習本事上的體現也不一樣。

四、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突出真實化,生活化

課程標準提出:“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資料和方式儘量真實;並進取促進學科間相互滲透和聯繫,使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審美情趣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所以,教師們儘量設計的課堂教學活動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以撞擊出學生靈感的火花,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發展。把活動的設計拉進了學生的生活中,學生的注意力自然就會持久。

經過這次聽課,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我的不足。同時對自我的教學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怎樣讓自我的課堂更完美?怎樣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語文課?怎樣培養學生的聽説讀寫本事?相信經過今後的不斷努力,我們必須能拉近與這些優秀名師的距離,不斷提高!

在各位名家的點評講解中,沒有難懂生澀的理論,沒有華麗繁複的表述,而是用最平實的語言,最容易讓我們理解的方式向我們傳達了最直接的信息,讓我們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讓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少走彎路,更易於把握住知識的要點。聽課學習中,除去對知識的學習和吸收,更多的是自我的反思。反思自我的教學,反思自我的課堂,反思自我的專業成長。我想這次學習引發的反思能成為我不斷前進的動力,能成為成功的敲門石,能成為我堅定航向的指路標。僅有把學到的知識技能轉化成自我前進的內驅力,我才會在教學中有所成。

回首聽課的資料,他們所展現的不僅僅是對教材的分析,同時也展現了他們的人格魅力。如果沒有苦和累的磨礪,怎會有這麼奪目的表現呢!成果的背後更承載着她們的努力與收穫。現實是殘酷的,適者生存。現今的教育模式早已不是一本教科書、一根粉筆、一個教杆就能存活的課堂模式了。多媒體教學也早已代替了單一、古板、老舊的老式的上課體系。而她們卻能提前躍出“龍門”,掌握先進的教學手段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