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結對認親活動心得體會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92W

第一篇:結對認親活動心得體會

結對認親活動心得體會

結對認親活動心得體會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羣眾工作全覆蓋各項惠民政策實施以來,我的心洋溢着一股股暖流。在結對認親活動中,一次次走村入寨,一次次品味人與人之間可貴的真情,一次次温暖地握手,一回回虛寒問暖的真切關懷,讓我真正認識到:"一切為了羣眾,為了羣眾的一切"這句樸實的話語背後那份沉甸甸的分量。

我工作在**縣朋布**,位於折多山以西,海拔三千多米,全鄉轄13個行政村,村與村之間地勢高低不平,多數村民的民房修建在山坳之間,山路蜿蜒崎嶇,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裏的人們以務農為主。沿着這條蜿蜒崎嶇的山路,我踏上了"結對認親"的路程。

山路難走,腰痠腿疼,汗水一次次淌過面頰,但一想到"結對認親",想到需要幫扶的人們,我彷彿看到了一張張熱切盼望幫助的臉龐和無助的眼神,我渾身又充滿了力量,忍着種種疼痛,向着前方出發。

來到我結對認親的第一户人家**家,我開始關切地詢問他們全家有幾口人、多少畝地、家裏經濟狀況如何?**説,家裏有5口人,有8畝地,主要種青稞,有兩頭奶牛,經濟狀況不是很好,本想外出打工,但家中老母又身患風濕病,兩個小孩一個在讀國小、一個還未滿週歲……

我認真地做好調查筆記,心裏卻酸酸的。我親切地對**説,目前的困難是暫時的,你有什麼想法都可以告訴我,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是最好的親戚,我會盡力地提供幫助與支持,與你一起共度難關!

**一邊為我倒好剛打好的酥油茶,一邊不住地説着感謝的話,我主動地上前拉着他的手微笑着説,不要太客氣,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

離開**家,我走入下一位親人……

每走到一家"親戚",這家"親戚"都熱情相邀,每進一家"親戚",他們總會倒上噴香的奶茶,每走過一家"親戚",他們總是友好招呼,在認親走訪中,親戚越訪越親,越訪越多,越訪越難捨。相聚短暫、離別難捨,親人已認定,情牽將永恆,返途的山路依然蜿蜒崎嶇,但當我看見親人們在村口向我親切揮手告別,我心裏暖暖的,不捨之情在山路間蔓延。依依惜別為了明天更好的相聚,親人的話語留在心間,未來的路途還要共同邁步。

心與心的交流貴在情誼,人與人的交往貴在真誠,沒有打不開的心結,也沒有建立不了情感,只要用情,只要用心,幹部和羣眾之間的感情就會更加親密無間。

在返回的途中,山路依然蜿蜒畸嶇,依然很難走,然而,我的內心卻暖暖的,我分明地看到了我的"親戚"們在山路的那邊向我親切地招手,一種別樣的"親情"、一種濃濃的愛在這蜿蜒的山路間不斷地延伸。

此時此刻,我想起了雷鋒同志的一段話:"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分土地,如果你是一寸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始終堅守在你的崗位"。對於我而言,作為一名黨員,我就是那一滴水,那一寸陽光,那一顆最小的螺絲釘。我將努力踐行自己的承諾,做力所能及的事,真正做到"察民情"、"解民憂"、"增感情"、"辦實事"!

第二篇:結對認親活動簡報一

結對認親活動簡報一

教育系教工黨支部全面啟動 “結對認親、共建共創”活動 為全面貫徹州委十屆三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積極落實“舉全州之力推動羣眾工作全覆蓋”的重大決策部署,教育系教工黨支部按照學院黨委要求積極部署並開展 “結對認親、共建共創”活動。 7 月 11 日下午 13 點,教育系黨支部召開了開展“結對認親、支部共建共創”活動動員大會,會議由李鐵書記主持,系主任太學英同志、系副主任羅生同志以及全體教職工參加了本次會議。會上,李鐵書記首先宣讀了學院黨委《關於在瀘定縣開展“結對認親”活動的實施意見》和《關於在瀘定縣開展黨支部結對共建共創的實施意見》,並組織大家學習了《李繼平書記在學院開展“結對認親”“支部共建共創”活動動員大會上講話》的精神。緊接着,他強調了兩項活動開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相關文件精神,真心幫扶困難羣眾,精心共建優秀示範支部,以高度的責任感開展好這兩項活動,務必做到狠抓落實,務必做到持之以恆,務必做到確保實效。緊接着,系主任太學英、系副主任羅生也提出要求,希望全體教師要在把握形勢上提高認識,積極開展結對共建活動,要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增強服務意識,改進工作方法,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充分展現教育系教師的精神風貌。 7 曰 18 日上午,教育系教工黨支部書記李鐵同志、學生黨支部書記春燕同去一行來到了共建共創的幫扶點瀘定縣德威鄉漲水溝村開展調研,並

與漲水溝村黨支部簽訂了《結對共建共創責任書》。 上午 10 點半,在德威鄉漲水溝村村委會活動室召開了座談會,村支書徐和同志、村長諶煥厚同志、德威鄉黨委組織委員洪雙同志、鄉政府包村幹部王孝高和漲水溝全村黨員共 12 人蔘加了座談會。 座談會上,徐和書記首先介紹了村裏的基本情況,漲水溝村共 69 户,306人,其中黨員共 9 名,全村耕地面積 1 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和油菜等農作物,村民主要依靠外出打工創收,屬於勞務輸出型經濟形式,談到本村的發展時,徐書記指出,由於地理環境制約和思想相對保守,當地自產自銷形不成規模,老百姓創收形式單一。隨後,諶村長語重心長地講到,漲水溝村雖然是優秀村支部,但是還存在很多問題急需解決,比如本村考上大學的學生很少,產業結構缺乏創新等,需要在黨支部領導下,帶領全村百姓謀發展得幸福,共建共創是一個很好的平台,村民可以學習大學老師的先進思想,村民需要大學老師為大家出謀劃策,大學老師也可以學習村民種莊稼的經驗,他還指出結對共創共建就是需要大家敞開心扉,做最真誠的朋友,相互學習求進步。最後,諶書記懇切地説到:“黨的陽光普照在每一個人身上,靠我們;帶動每一個羣眾發家致富,靠我們;讓每一個村民知道感恩黨,回報社會,靠我們。”他希望通過三年的努力,雙方都能創建令羣眾滿意、信服的堅強的黨支部。 隨即,教育系李鐵書記也做了發言,他首先感謝德威鄉以及漲

水溝村對本次共創共建工作的大力支持並簡要介紹了教育系、預科部黨支部黨員隊伍和黨建工作的基本情況。接着,他指出“結對認親、共建共創”是州委部署的“六大活動”和“十大工程”中兩項重要活動,是一項落地生根的惠民政策,旨在創建親民、愛民、為民的幹羣關係。他希望兩個支部在共創共建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推動雙方支部在工作上一個新台階,他還指出,教育系黨支部會本着務實的態度,通過考察學習、黨員結對、聯席會議制度、幫扶貧困黨員和關愛留守兒童等活動,狠抓工作落實。德威鄉黨委組織委員洪雙也代表鄉黨委、政府歡迎四川民院教育系黨支部與漲水溝村黨支部共創共建,她希望雙方能圍繞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基礎設施薄弱、村民思想交流活動少等情況開展實質性的互動性活動。 會議最後,李鐵書記和徐和書記正式簽訂了《中共四川民族學院教育系支部委員會、中共瀘定縣德威鄉漲水溝村支部委員會結對共建共創責任書》,這也預示着此次“結對認親、共建共創”活動正式拉開了序幕,接下來,雙方就黨員結對、加強黨組織建設、黨員教育管理、思想文化建設等共創共建工作還會進行深入的交流合作。

第三篇:結對認親活動簡報一

教育系教工黨支部全面啟動 “結對認親、共建共創”活動

為全面貫徹州委十屆三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積極落實“舉全州之力推動羣眾工作全覆蓋”的重大決策部署,教育系教工黨支部按照學院黨委要求積極部署並開展 “結對認親、共建共創”活動。

7月11日下午13點,教育系黨支部召開了開展“結對認親、支部共建共創”活動動員大會,會議由李鐵書記主持,系主任太學英同志、系副主任羅生同志以及全體教職工參加了本次會議。會上,李鐵書記首先宣讀了學院黨委《關於在瀘定縣開展“結對認親”活動的實施意見》和《關於在瀘定縣開展黨支部結對共建共創的實施意見》,並組織大家學習了《李繼平書記在學院開展“結對認親”“支部共建共創”活動動員大會上講話》的精神。緊接着,他強調了兩項活動開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相關文件精神,真心幫扶困難羣眾,精心共建優秀示範支部,以高度的責任感開展好這兩項活動,務必做到狠抓落實,務必做到持之以恆,務必做到確保實效。緊接着,系主任太學英、系副主任羅生也提出要求,希望全體教師要在把握形勢上提高認識,積極開展結對共建活動,要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增強服務意識,改進工作方法,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充分展現教育系教師的精神風貌。

7曰18日上午,教育系教工黨支部書記李鐵同志、學生黨支部書記春燕同去一行來到了共建共創的幫扶點瀘定縣德威鄉漲水溝村開展調研,並與漲水溝村黨支部簽訂了《結對共建共創責任書》。

上午10點半,在德威鄉漲水溝村村委會活動室召開了座談會,村支書徐和同志、村長諶煥厚同志、德威鄉黨委組織委員洪雙同志、鄉政府包村幹部王孝高和漲水溝全村黨員共12人蔘加了座談會。

座談會上,徐和書記首先介紹了村裏的基本情況,漲水溝村共69户,306人,其中黨員共9名,全村耕地面積188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和油菜等農作物,村民主要依靠外出打工創收,屬於勞務輸出型經濟形式,談到本村的發展時,徐書記指出,由於地理環境制約和思想相對保守,當地自產自銷形不成規模,老百姓創收形式單一。隨後,諶村長語重心長地講到,漲水溝村雖然是優秀村支部,

但是還存在很多問題急需解決,比如本村考上大學的學生很少,產業結構缺乏創新等,需要在黨支部領導下,帶領全村百姓謀發展得幸福,共建共創是一個很好的平台,村民可以學習大學老師的先進思想,村民需要大學老師為大家出謀劃策,大學老師也可以學習村民種莊稼的經驗,他還指出結對共創共建就是需要大家敞開心扉,做最真誠的朋友,相互學習求進步。最後,諶書記懇切地説到:“黨的陽光普照在每一個人身上,靠我們;帶動每一個羣眾發家致富,靠我們;讓每一個村民知道感恩黨,回報社會,靠我們。”他希望通過三年的努力,雙方都能創建令羣眾滿意、信服的堅強的黨支部。

隨即,教育系李鐵書記也做了發言,他首先感謝德威鄉以及漲水溝村對本次共創共建工作的大力支持並簡要介紹了教育系、預科部黨支部黨員隊伍和黨建工作的基本情況。接着,他指出“結對認親、共建共創”是州委部署的“六大活動”和“十大工程”中兩項重要活動,是一項落地生根的惠民政策,旨在創建親民、愛民、為民的幹羣關係。他希望兩個支部在共創共建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推動雙方支部在工作上一個新台階,他還指出,教育系黨支部會本着務實的態度,通過考察學習、黨員結對、聯席會議制度、幫扶貧困黨員和關愛留守兒童等活動,狠抓工作落實。德威鄉黨委組織委員洪雙也代表鄉黨委、政府歡迎四川民院教育系黨支部與漲水溝村黨支部共創共建,她希望雙方能圍繞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基礎設施薄弱、村民思想交流活動少等情況開展實質性的互動性活動。

會議最後,李鐵書記和徐和書記正式簽訂了《中共四川民族學院教育系支部委員會、中共瀘定縣德威鄉漲水溝村支部委員會結對共建共創責任書》,這也預示着此次“結對認親、共建共創”活動正式拉開了序幕,接下來,雙方就黨員結對、加強黨組織建設、黨員教育管理、思想文化建設等共創共建工作還會進行深入的交流合作。

第四篇:巴塘縣羣眾工作幹部結對認親心得體會

羣眾工作結對認親心得體會

我是一個普通的80後,擁有着80後典型的那種與生俱來優越感和懵懂的小資情調。小時候我一直堅信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城市白領,每天忙碌工作,生活中悠閒的喝咖啡、看電影,好不愜意。直到2014年的那場地震,將我從夢想中驚醒,在別人的故事中我體會到了悲歡離合、生離死別,我明白了家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意義。畢業後我坦然放棄了前往內地工作的機會,回到了我的家鄉——甘孜州,來到了巴塘縣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進入司法系統工作。

被派往巴塘縣茶洛鄉司法所工作前,聽別人説了很多傳聞,每一個傳聞都讓初入社會的我不由自主地懷疑自己的抉擇是否正確。看着破敗的街道、簡單的辦公場所、來往説着藏語的農牧民,我愈發顯得惶恐、忐忑,原來現實和夢想真的是有差距的。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總是自閉在辦公室,或者畏縮在同事後面,不願也不敢和羣眾接觸,面對羣眾也沒有絲毫底氣,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就觸碰了羣眾的忌諱。領導和同事們也疼惜我是個新同志,並未給予我太多的壓力,就這樣渾渾噩噩過了段時間。

可是沒過過久,我就迎來了參加工作以來的第一起案件,在大家的聲援中,我只能硬着皮頭上。當白瑪老伯來到司法所請求我提供法律援助的時候,聲淚俱下;此時此刻,白瑪老伯只是一個為自己孩子申訴的父親而已,在我面前,卻顯得那麼驚恐慌張。看見白瑪老伯花白的頭髮和憔悴的面容,我心中的堅冰不由自主地融化了,因為從他的眼神和語氣,我分明看見了自己年邁的父親的影子。其實,白瑪老伯和我一樣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憑什麼得不到我的尊

重呢?於是我沉靜下心,放下矜持,收起不安,第一次當起了辯護人,第一次真心實意地和普通羣眾打起了交道。白瑪老伯用蹩腳的漢語一遍又一遍的訴説着事件的經過,幾天下來,我與白瑪老伯的距離拉進了不少,案情並不複雜,我深深的為白瑪老人的遭遇而同情,也為他這樣平凡普通的父親而感動。憑藉我收集的確鑿證據,白瑪老伯的孩子終於被釋放出來;白瑪老伯一家人到我跟前對我千恩萬謝,看着他們一家人歡呼團聚其樂融融,我的心也滿滿的高興,我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崇高,也感受到了藏族同胞的淳樸善良。偶爾與朋友閒聊此事,大家都覺得白瑪老伯一家似乎欠我一個很大的人情。我笑而不答,其實説來,我也應該感謝老伯,何嘗不是老伯一家讓我放開心懷、解開心結,讓我真正的融入了羣眾。 鄉鎮工作初看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是卻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因而我們作為鄉鎮工作人員進村入户、調解矛盾糾紛的時間自然很多。有一次,我們在去茶洛林場檢查工作的路上,汽車意外拋錨了,茶洛鄉地廣人稀,拋錨地四處不着人家,一時大家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突變的氣候是高原善變的臉,山頭那邊的陽光還照耀在各色美麗的小花上,山頭這邊的風雨就不期而至。夾雜在風中的雨點肆意的嘲弄我們,四周根本沒有可以避雨的地方,一個哆嗦就是一個寒冷的提醒。大家蜷縮在悽風冷雨中的山坳,才猛然醒悟:農牧民的生活是多麼的不易,我們的辦公室又是多麼的舒適,我們的工作更是多麼的愜意。蹲在路邊,大家又冷又餓,而我的眼淚開始不爭氣地往下流。就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白瑪老伯和村民們帶着工具來了,看着我花貓似的臉,白瑪老伯憨厚的笑了,用他邊並不乾淨的袖管幫我擦了擦,

然後從懷裏拿出一個包子遞到我手上,我發誓:這是我今生吃過的最好吃的包子;因為那時的我,體會到了温馨,體會到了鄉親們的深情厚誼。

當“傾情傾智,舉全州之力推進羣眾工作全覆蓋”的號角在康巴大地吹響,我又一次回到了自己熟悉的鄉村院落。天際邊的高原牧場上,農牧民羣眾用果敢、堅毅和不屈的精神書寫着康巴人與惡劣自然環境抗爭的高亢之歌,在海拔3700米以上生活絕對是對生命和生存極限的挑戰,我對老百姓的敬重更是越發的真實。千百年來,我們的同胞簡單快樂的生活着,用心感受任雪花的愛撫、春雨的滋潤、寒風的洗禮和陽光的擁抱,年年又歲歲。如今,甘孜州五萬幹部職工則用自己熱忱的心和温暖的手通過“結對認親”活動與康巴大地二十餘萬户農牧民同呼吸、共命運,脣齒相依、情意相聯,共同譜寫了摯誠摯愛的友愛之歌。8月25日,經過艱難的跋涉,我終於敲開了我的結對親戚--白瑪益西的家門。當小男孩平措貢布打開房門的時候,屋裏的一羣小孩一鬨而散,一雙雙小鹿似的眼睛躲在房間的黑暗處好奇而驚恐地打量着我。白瑪益西大哥去縣城了,只留下5個小鬼守在家裏,場面顯得有些尷尬。機靈的平措貢布拿出一隻碗用自己的衣袖擦了又擦,為我倒上一碗香濃的酥油茶,叫着姐姐喝茶。我拉着平措貢布一起盤腿坐在藏毯上,笑着對他説:“從今天起,我就是你們的姐姐了,以後你們家所有人都要歸我管,尤其是你”。平措貢布聽後不好意思地笑了。從平措貢布口中,我得知:孩子們的母親早逝,留下5個孩子與父親相依為命,家裏經濟條件很差、負擔很重,姐弟5人中只有平措在讀國小四年級,其餘4人的名字都是平措教着寫的。躲在暗處的孩子們見我和平措貢布聊得很

開心,也聚攏過來一臉嚮往地聽我訴説着大山外面的故事,我從包裏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糖果,放在孩子們的嘴裏,一雙雙明亮的眼睛裏閃耀着激動的淚花。很快我便和孩子們打得火熱,小小的空間凝聚着最温暖的氣息。中途,15歲的大姐曲措把我拉到一邊悄悄地告訴我,她想讀書,可是父親覺得她是個女孩,而且需要照顧弟弟妹妹,所以一直都沒能如願。我知道此時的曲措是真的把我當成了姐姐看待,希望我可以幫助她。看着曲措渴望的眼神,我突然覺得生活真的很殘酷,讀書對城裏的孩子來説不過是再普通、再自然的事了,而對曲措姐弟而言只是奢望罷了!看着孩子們從包裏取出紙和筆,一筆一劃的寫着自己的名字,我的心隱隱作痛,我在想着應該怎樣幫助這個家庭,應該怎樣去和孩子的父親溝通、去和當地的學校溝通,妥善解決這幾個孩子的上學問題。第二天我即將離開的時候,孩子們的父親依然沒有回來。幾個孩子把我團團圍住,滿眼的不捨,把我送了一程又一程,趕都趕不回去,此時,我才意識到“結對認親”認的不僅是這裏的親戚,更多的是光榮和夢想、責任和擔當。一天的時間下來,這幾個可愛的孩子已然成了我心中的牽掛,我知道,下一次探親馬上就要來到。

俗話説“親戚越走越親,朋友越交越密”。心與心的交

流貴在情誼,人與人的交往貴在真誠,沒有打不開的心結,沒有建立不了的情感,只要用情、用心,幹羣之間的感情就會更加親密無間。相聚短暫、離別難捨,親人已認定,情牽將永恆。當幹部職工揮別農牧民親人,更多的留戀在高高的牧場上徜徉,依依惜別是為了明天更好的相聚,走進基層,才能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第五篇:結對認親

簡報 (第一期) 校政教處2014年9月12日結對認親——心連心 我校貫策“中共甘孜州委關於舉全州之力推進羣眾工作全覆蓋的意見”按州委州政府、縣委縣政府的指導及九龍縣教育局的領導,我校各位教師於9月8日8:30分集體在學校操場集合,以小組單位乘車向華秋村各隊駛去

由於近段時間下雨一路泥濘,底盤低的車輛大多都沒法到達目的地只有步行,但仍然阻擋不了大傢伙“認親”的熱情。

各小組到達目的地後,嚴格按照州委的指示,與認親户深入交流,瞭解家庭生活、子女學習各方面的困難情況;以“愛國、守法、感恩”為主題宣講;同吃同住同勞動;此次活動不僅達到了宣傳教育的目的,更讓各村羣眾感受到了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與尊重。

抄:

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