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素養提升培訓心得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7W

素養提升培訓心得多篇

素養提升培訓心得篇1

今天下午,有幸與幾位同事前往曲江池國小,聆聽了渭南市臨渭區教研室主任楊曉蓉老師的講座《基於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國小語文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看到了楊老師深沉的教育情懷,廣闊的教育視野,多元的教育實踐,深刻的教育思索,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語文教師應該是用心學習、研究實踐、不斷反思、善於積累、敢於突破的人。如果身為語文教師都不瞭解學科的核心素養,那麼培養的學生必定是“跑偏”的,如果教師自己都不追求專業的發展和提升,那麼只能做隨時落伍的教書匠。學後必有反思,思考才能進步!

説起來,我當語文老師也快十八年了,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有近十年的時間都是“散養”狀態,學着前輩的樣,看着參考的書,教着自己的課,似乎感到輕鬆愉悦。現在回想起來,那份愉悦是一種無知,不知語文為何物,不知語文教學應該如何去做,因此才會出現“課堂樂呵呵,課後唯呵呵”,那不是語文課應有的滋味和效果。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也和很多專家、導師有了接觸,慢慢才知道應該去學習專業的認知,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慢慢地領會語文課的理念和特點,慢慢學習語文課的實踐策略,慢慢感受語文課堂的樂趣,慢慢提升了自己的語文能力和執教能力,也慢慢覺得自己像一個真正的語文教師了。

後來,更多地去聽課、評課,才越來越多地發現,有很多老師上的不是語文課,或者把語文課上得單調、膚淺、無趣、低效,自己也在其中。仔細一想,也許比我年輕的教師和以前的我一樣,還沒有明白語文課是幹什麼就已經走上工作崗位開始實踐了,有的時候憑的是自我感覺,有的時候也有點自作聰明,用看似趣味十足的方式讓整個課堂充滿歡聲笑語,卻沒有多少真正的語文價值。有的老師還沒有讀幾遍教材內容就已經走進教室,這則範例是用來練習掌握什麼語文方法、提升什麼語文能力尚且還很模糊,就已經在課堂上激昂文字、指點江山了,滿滿的激情帶來的是更多的茫然。有的老師獨具慧眼,發現了範例中的教學點,可是籠籠統統不知取捨,兜兜轉轉不明要點,輕輕鬆鬆走馬觀花,最終被文字糾纏、負累,而學生徒勞無功、學無所成,語文課就變得勞累而無趣。這樣的老師太多,這樣的時光太久,就出現了語文“教了和沒教一個樣”。那是因為我們還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流程圖”裏,只顧着自己按部就班,完全沒有關注到學生需要什麼、可以如何獲得、能有哪些提升,也就是忽略了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如果我們看不清語文、讀不懂教材、摸不透學生,還如何實現有趣、有效的語文教學?

突然想起,我們學校新來的幾位年年輕教師,他們的內心該有多麼惶惑?我們應該如何幫助他們儘快成長為真正的語文教師?廣泛的閲讀是專業底藴,課標的解讀是理念引領,教材的解析是語文觸覺,生情的瞭解是執教前提,優化的設計是科學實踐,生成的應對是智慧駕馭,及時的反思是經驗總結······我們需要學習和提升的太多太多了,但是作為一名真正的語文教師,不就是走這樣的必由之路嗎?國小語文教學的探索,我們一直在路上!

素養提升培訓心得篇2

自從xx年我走上工作崗位後,我肩負教師的職責,深感責任重大,不僅要教好書還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在素質培訓活動中,我更深深的感到,一個具有良好師德師的教師會對受教育者產生多麼大的影響,甚至可以使他們終身都感到受益匪淺。下面是我對這次培訓的體會:

1、作為學生,都願意接近有師德的教師。而作為教師,自然也都願意與有教養的學生打交道。所以,要做一個讓學生和教師都願意接近的教師,你本身就應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學生在學校裏學習,既受同學的影響也受教師的影響,而更主要的是受教師的影響。可見,作為教師,你要把學生培養成有道德且有團隊精神的人,你就首先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所以你自己就必需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

2、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在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俗話説“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教師切記不可用“家長”的身份來干涉學生、對學生象管家婆一樣吆五喝六。學生尊你為父,你自己也千萬不要把這當成是你對學生有恩。真正有師德的教師即使有恩於學生,也不會念念不忘的。

3、在授業方面,師德師風不像其它有些事情,可以“以一擋十”。學生敬重你,是希望能從你這裏學到更多知識,所以我們應該耐心地循循善誘,深入淺出的把自己所有的相關知識都教於學生掌握。

現實世界是極其複雜的,你一人不可能包打世界,尤其是在理論和技術領域,總存在着大量的你不懂或暫時不懂的問題。遇到學生提問,若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就一定要對學生直言你對該問題不懂或暫時不懂,允諾待過一段時間後再回復學生或與學生一起探討該問題,而且一定要言而有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作為教師,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樣做,不僅不會降低教師的威信,反而會有助於提高威信。千萬不能環顧左右而言它,支吾搪塞,因為這樣不僅會誤人子弟,而且實際上也是在貶低自己。

素養提升培訓心得篇3

20xx年7月24-27日參加了古田縣教師素質提升培訓班,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提升思想境界,拓展了視野,還進一步提高了業務素質。本次培訓,安排了翁乾明、張華榮、孔海欽、程利國、駱志煌、陳炳建、範新民、張榮偉教授、專家、博導給我們學員做了精彩的講座,從不同角度闡述新一輪教學改革背景下的應對策略,引領我們更好地處理教書與育人、傳承與創新、課內與課外、知識與能力等方面的辯證關係。我從以下幾方面談談本階段的學習心得。

一、提升思想境界,為教學服務

張榮華教授告訴我們,當前宏觀經濟政策與供給側構性改革的關係。教育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支撐,作為教育工作者不瞭解經濟政策也是做不好教育工作。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速度、結構和動力。放慢速度,調整結構,增加動力。原因是部分產業產能嚴重過剩,房地產庫存積壓嚴重,金融槓桿率太高隱藏巨大風險,企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經濟發展中存在諸多短板。因此要打好“三去一降一補”(去庫存、去產能、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攻堅戰。

張榮偉教授則要我們認識自己,做個反思型的教師,我們要求學生圍繞教科書反反覆覆地讀,就課本教課本對嗎?自己的教育有沒有過錯,為什麼高年級以後學生提問舉手的越來越少了?被提問了為什麼會緊張?我們怎樣進行教育教學?回到現實,我們要做的教師有四個層次:讓學生看得起的老師,讓自己心安的老師,得到學校認可的老師,讓歷史銘記的老師。通過學習世界教育大名言,通過自己反思專業實踐讓自己成為一名智慧的老師。

二、繼承傳統文化,為教育服務

人類歷史在不斷髮展,但我們現在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歷史上都發生過,只不過我們書讀得太少了。孔海欽教授講得好。儒家思想主要針對官員,如何框正官員,對官員就像對剛出生的嬰兒,所以現在真正為人民服務的官員就應是老百姓厭惡什麼我們就禁止什麼,老百姓喜歡什麼我們就做什麼。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教育思想超越孔子的教育思想,所以我們要吸取我們國學中優秀的東西當代教育服務。優秀傳統文化讓我們優秀五壬年,歷久彌新。

如因材施教,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教育;親近自然,為什麼喜歡黃紅黑,中華民族方圓內就是這三種顏色,這是長在土地上的美學,藍色的海洋,大地青山綠水,藍天白雲,成就人們的美學研究。大自然用下雨沐浴大地,人類用流眼淚清洗眼睛。所以中華民族與大自然是非常親切的。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習的興趣、培養好的方法、培養詩情畫意的人生、培養高貴典雅的氣質。而作為教師,要學國學讓自己的教育有教育家的情懷和素養。多閲讀,閲讀超越任何國家的中國國學文化。教育的根基往往在於中華經典文化。通過讀經典書、做經典事、説經典話,成就經典人生,是讓我們活得自在、活得美、活得從容的人生。如何學經典,讓經典生活化,生活經典化,讓我們的孩子人人有禮、個個成才、博古通今、學貫中西、飽讀讀書、胸懷大志、牽手歷史、腳踏實地、緊握未來。

三、學教育理論,為教書服務

翁乾明教授讓我們學習了簡約化的教學思想理念。認為要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一定要提高教育簡約化。反思現狀教育,真正的學習並沒有,只是一種偽學習,因為學生思維未開動,行為未改變,許多知識是惰性的知識,一輩子用不上的知識,讓大腦變成垃圾堆,沒有用的信息的儲藏器。我們的教學是苦教苦學,追求形式面弱化本質的,核心信息淹沒在宂餘信息中,沒有志與趣,是繁瑣化的、混亂化的,因此要去繁就簡。

一個好老師,一節課要保留這節課的特徵不變,但要簡單,因為教師講到的,學生未必就會,教師沒講到的,學生未必不會。好課要讓學生頓悟,遷移,能讓學生內在獎賞,激發創意。好課要精確把握、精巧設計、精當表達,讓細節為整體服務。總之,簡約化教學就是內容求精、結構求簡、方法求活、過程求實、效果求真。一句話:崇尚簡單,拒絕平庸。追求意義化、建構化、審美化、趣味化,教師要有辦法讓課堂和所教之識賦予他意義和整體化,講得越少越好,高度突出靈性和智慧。簡約化教學的方法是以舍求得,去除多餘環節、臃腫內容、表面熱鬧、愚弄陷阱的教學智慧策略。

素養提升培訓心得篇4

為期四個月的學科素養培訓學習,可以説是緊張的學習、快樂的收穫。

培訓轉變了老師們學習的觀念,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只有通過培訓才會促進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理論水平,才能開展教研活動,在不斷的交流互動中,明確了作為一名優秀的老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如何適應新課改,教好課。通過這次培訓,歸納一下幾點:

1、教師要有人格魅力。

常聽孩子們議論“我最喜歡××老師,我最佩服××老師”。甚至老師的一舉一動,孩子們都在模仿。這些老師之所以使孩子們為之折服,為之傾倒,我想就是源於教師優秀的人格魅力。教師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形成了這種人格魅力,在孩子們中間建立了一種崇高的威信,這種人格魅力和威信對學生的影響刻骨銘心。從北京的吳正憲老師、浙江省教研員斯苗兒老師的報告中,得到這樣一個結論:以情感人,以情激趣;用教師智慧啟迪學生智慧。

總之,教師要具有人格魅力。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對學生滿腔熱情,寬容大度,這才是愛生的ji中表現。只有把學生的成長真正和教育事業緊密相連時,才會增強愛的情感。

2、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

專家和特級老師的課,課堂上聯繫生活實際,深入淺出、語言風趣優美,給我帶來了震撼和思考。“怎樣讀懂學生”、“怎樣讀懂教材”。我深深體會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這一點已不容置疑。既然是主體,學生在學習中就應該真正擁有學習的主動權。只有有了學習的主動權,才能更好的發揮主體作用,改變那種消極的、被動的學習狀態和方式,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索,新的課程標準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已成為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他們都創設學生熟悉的活動情景,充分調動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尊重每一個學生,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組織問題,解決問題,讓每個學生體現到創新學習的成功喜悦。

3、“順暢”課不一定是好課,要上出有“風浪”的課。

培訓使我明白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師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通過質疑、討論、合作,使師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得到了新的發展,實現了教學相長。在這樣的環境裏,實現了師生、生生知識的互補,學困生得到了幫助,學優生得到了拓展。學生迫切地想與大家交流自己的學習體驗,課堂成了學生放飛心靈的天空,遨遊其間,樂而忘返。

總之,這次培訓讓我收穫多多,在此不能面面俱到,只能抓住幾點來談。我們培訓的目的是讓老師不再茫然,不再無從下手。讓我們藉助這次培訓的東風,實抓我們的教師讀懂教材、讀懂學生。讓我們的老師會上數學課,讓我們的教學工作腳踏實地,讓我們的教育落到實處。

對照自己的教學實踐,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在大師的攜領下,願我們在前行的路上演繹屬於自己的精彩。

素養提升培訓心得篇5

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温·托夫勒曾經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自主發展”是近日公佈的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包含的三大板塊之一,而“學會學習”又是自主發展的基本前提。

“學會學習”一直以來是教師與家長對學生的共同期望,換句話説,就是讓學生學會釣魚,而非只享受現成的魚。具體到基礎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怎樣才能讓學生“學會學習”呢?在我看來,在教學中可以分三分走。

一、幫助學生學會歸納總結

在新課程標準倡導知識“螺旋式上升”的背景下,有些知識點的跨度比較大,前後聯繫相隔的時間也比較長。以北師大版《數學》教科書為例,國小四年級開始教授三角形、特殊四邊形的性質等知識,要求簡單應用;國中八年級要求簡單説明原理,廣泛應用;九年級要求進行推理證明和靈活應用。在如此長時間的跨度內,如果學生不會總結和梳理,那麼必然會形成知識的“交通堵塞”。

隨着年級的升高,各學科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日益增多,學生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應當經常整理、複習、歸納和總結所學的相關知識,通過自己的思考,逐步體會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形成簡單的知識結構和知識的遷移能力,這也有助於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如果學生不會歸納總結,在六年級複習時,可能還要翻看三、四、五年級的書本;在九年級會考複習時,可能就無法將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的知識系統歸納梳理並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在大學聯考複習時,可能也不會把初、高中的知識建構成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那麼最後複習階段學生的負擔不知要增加多少倍,更不用説觸類旁通了。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目的地完善“幾多幾少”,會對學生獲得學習方法大有裨益。作業少一點,學生看書的時間多一點;重複抄寫少一些,學生自己整理的時間多一些;共性的作業少一些,有針對性的作業多一些;老師講得少一些,學生交流的時間多一些。這種教學方式,能促進學生學會歸納總結。當學生逐漸能夠熟練地進行歸納總結時,就會逐步學會華羅庚所言的“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學習方法,其學習能力也會在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逐漸得以提高。

二、引導學生學會知識的遷移

學生不應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應當處於主動、積極的知識構建狀態。每個學生都有其特有的個體學習經驗與知識結構,而新學知識和原有知識之間的銜接問題,可通過同化和順應等思維過程得到遷移和解決。

在同化過程中,新知識被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結構所解釋,並被納入到結構之中。如國中數學中的有理數、無理數、實數的運算,可納入到國小的加減乘除四則混合運算體系之中。在順應過程中,原有知識結構和經驗按照新知識的生成過程重新組合,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得到完善和發展,同時又產生新的變化空間。如較小數減去較大數在國小數學中是不成立的,而在國中有理數範圍內相關計算是可以成立的。

國中英語七年級上冊的第一單元是複習準備篇。這個設計就是為了國小、國中英語的銜接,兼顧了城市和農村學生的差異,因為農村和城市學生的英語起始教學時間有很大不同,所以需要教師瞭解學生,把握進程。這樣的課程設計,就是為了特定學段學生知識的銜接與遷移。

還有,國小階段的科學課,內容涵蓋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工程設計、技術科學等方面的知識,與初高中的知識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涉及學科知識的遷移。但在現實教學中,很多老師僅僅是照本宣科,沒有引領學生及時進行歸納總結。如果在國小階段,學生掌握了這門課的基本思想要領,到國中開始學習生物、物理、化學時,就不會把這些學科看作嶄新的學科,產生畏難情緒。

現在很多地方的國中設立了 “研究性學習”類課程,內容涉及自然學科、人文學科、工程技術學科的研究過程、學習方法和創造發明原理,一些學校的高中課程中還有數學建模、研究性學習課題等等。這些課程設計的初衷,就是加強國中、高中各學科之間的緊密聯繫,強化學生的知識遷移意識和綜合運用能力,從而為孩子們的終生學習、創新研究、保持探索的興趣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