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師赴上海學訪活動心得體會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11W

第一篇:教師赴上海學訪活動心得體會

教師赴上海學訪活動心得體會

用心開啟智慧,工作成為幸福

--赴上海學訪活動心得體會

2014年10月12日至10月18日,我參加了由中國教師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為期一週的“全國校本研修系列之教師課堂改革與教研組建設特色考察活動”。 活動期間,我們認真聆聽專家報告,併到上海的幾所名校集體觀摩,學到了很多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理念。對此次學習,我感觸頗多,這裏重點説説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吧!

首先,專家的報告內容充實,道出許多教研工作的真實經驗,讓我受益匪淺。

王俊校長的講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俊是江蘇宜興實驗中學的校長,是教改創新的知名專家學者,他為我們講的題目是“幫助學生掌握主動學習的工具-結構嘗試教學法的研究”。作為一個要總攬全校大局的校長,他把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中去,把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做為重中之重去抓。教研是學校生存之本。王校長諳熟每個學科的教材及教學,他認為:學科知識中有這樣的“工具”,學生掌握了它,就能有效的學習某一類知識,解決某一類問題。王校長就語文學科中的現代文閲讀和作文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大家明白在語文教學中怎樣找到工具。他還列舉了很多地理、數學、物理、化學、英語、歷史、生物學科教學中找到工具的方法,並一一聯繫實際進行講解,使人充分感受到了這位校長在教育教學研究領域涉及的深度與廣度。從他的講解中,我得出一個結論:無論哪個學科的學習,教師的總結歸納能力是最重要的,只要教師能找出規律,教會學生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與學的關係。這也同時是王校長講的要從“舉三反一”到“舉一反三”。

王校長最後用一則小故事中的一句話結束了他精彩的報告,使我記憶猶新--“你的心在哪裏,你的智慧就在那裏,你的智慧在哪裏,你的幸福就在那裏”。我想大家都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王校長作為一名校長,在教改創新方面做出如此顯著的成績,全是有賴於他把心放在了教學研究上,從而激發了他的智慧,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感。那麼作為教研員的我們,是否更應該向他學習呢?怎樣在以後的工作中用自己的心,找到自己的智慧點和幸福感呢?怎樣啟發本學科教師們明白這個道理,從而幸福的工作呢?這都是我們在以後應該潛心研究和認真去做的事情。

還有著名校長導師餘慧斌,從學校管理的角度深入淺出的分析了“課程、課堂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寶貴經驗,都為我們以後的教學研究工作和培養教師工程提供了成功的依據、指明瞭努力的方向。

其次,到名校的觀摩活動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們組先後到了上海外國語靜安外國語國小,上海寶山區實驗國小,上海閘北區第八中學等幾所學校參觀。幾所學校的主管校長熱情接待了我們,為我們耐心講解自己的校史及成功經驗,同時安排專人帶領我們參觀,併為我們準備了精彩的展示課。其中,上海閘北八中從一所生源及教學質量最差的學校成功轉變為一所優等名校的成功經驗給我最大的啟發和鼓舞。

16日上午,我們一行到達上海閘北八中,校園環境乾淨整潔,學校教學有序進行中。閘北八中的主管校長接待了我們,在學校報告廳為我們做了精彩的報告。我們瞭解到: 閘北八中因歷史地域原因生源很差,學困生多,學校領導從1987年起針對困難學生反覆失敗形成失敗者心態的特點,更新教育理念,堅持三個相信(即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成功的願望,都有成功的潛能,都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教育理念,倡導“成功是成功之母,用成功激勵孩子獲得更多更大的成功”。在課堂改革中取得了大面積提高學生素質的效果,即閘北八中倡導的“成功教育”。他們的成功經驗是:一般認為,學習困難學生是沒有學習主動性的。他們做了大量的調查,發現在“幫助成功--講練結合的”的課堂模式下,學生聽懂了、會做了、做對了,基礎知識鞏固,基本成功心理形成,但他們並不滿足,説:“我們都像機械操作工,老師告訴我們什麼,我們就去做,這樣的學習沒勁。”這大大出乎老師們的意料。事實證明:普通學生、學習困難學生也是有學習的主體性要求的。

報告會後,上海閘北八中的一名青年女教師為我們展示了一節七年級數學課。教師在課上充分展示了“學生主體學習,教師適當指導”的系列作法:讓學生自己做主學習,當取得成就時,他們的喜悦才是發自內心的,才是有成功和滿足感的。她的課給我的感覺是:真實,常態,每個環節的安排精心,都在為下一個環節做好準備,課件使用不多,但恰到好處。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想、練獲得成功的喜悦,豐富了“成功是成功之母”的概念,真真正正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

所以,我覺得,教學就應該是這樣:不搞花架子,把最基礎的做好,實實在在做事,腳踏實地教學。把心用在學生身上:適合學生的,就是最好的。

這次學訪活動,對我而言真的是不虛此行。通過這次活動,開闊了我的眼界,拓寬了我的工作思路,也使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用心工作,就能開啟自己的智慧,使自己的工作盛滿幸福。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借鑑專家和名校的先進教學教改經驗,豐富自己的工作內容,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讓自己在教學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

2014年10月

第二篇:縣骨幹教師名校訪學活動心得體會

開眼界 引思考 受啟發

--赴上海學習心得體會

烏溪中心學校 丁常貴

2014年3月31日至4月4日,我榮幸地參加了馬鞍山市當塗縣骨幹教師名校訪學活動,接受了一週的學習培訓。首先我非常感謝學校領導和上海方略為我提供這麼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空間,以及幫助我提升素養、更新知識的老師和專家們。

一週的培訓學習生活使我感到既緊張又充實;既開闊了眼界,又更新了理念。從一場場精彩的講座中,我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收穫頗深。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體會:

一、名師引領,方向明確

上海市虹口教師學院馬驫院長的《學生的興趣和需求》精彩深奧的講座,開拓了教育視野,提升了專業素養,給了我們全新的思維方式。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課堂是學生的,我們是幫助學生學習的人,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把人當作人,讓人成為人”。讓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每個人都有獨自的天賦、潛能和理想,最理想的教育是讓有不同潛能、不同理想的學生得以釋放和實現。“親其師而信其道,疾其師而隱其學”。所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至少需要兩次成長構成。並且知道,要想成為優秀的骨幹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在不斷的讀書學習中,學會在身邊找問題、帶着問題來讀書、在讀書中獲取某種觀點與方法並用這種觀點與方法來反思、在反思中改善行動等。

上海市特級教師,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副院長曹培英的《2014新課標10個核心詞解讀》風趣,幽默,詼諧,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時他的機智、學識征服了我的心。 對於一個教師來説,課堂教學是教師生存的依據,是生命的舞台,學生則是老師存在的理由,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是教學的宗旨。上好課是每一個教師的天職,關心每個學生是教師的職業夢想。因此教師要克服職業倦怠,做到“心中有夢,眼裏有人,手中有話,胸間有度”,要看中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創造精彩的課堂。等到回首往事時,感到人生因課堂而精彩,因桃李滿天下而欣慰。

上海市國小數學特級教師,上海市寶山區實驗國小校長潘小明的《基於問題解決的數學教學》給我啟發頗深,問題解決中的“問題”主要是指那些非常規的,或者條件不充分、結論不確定的開放性、探究性問題,其設計要遵循可行性、漸進性、應用性等原則。問題解決教學要通過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使學生親身體驗和感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從而培養學生使用數學的意識、探索精神和實際操作的能力。沒有問題就沒有學習的動力,沒有問題就沒有學習的興趣。教學中,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特別是在講到探索、猜想、發現方面的問題時要側重於“教”;有時候可以直接教給學生完整的猜想過程,有時候則要較多地啟發、誘導和點撥。

二、考察實踐,開闊眼界

這次考察學習活動中,參觀的學校的校容校貌,瞭解學校的教育理念、辦學特色、師生風采令我大開眼界,無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上海市寶山區第一中心國小王惠娟老師的《長度比較》、潘小明校長的《分數的認識》;上海市靜安區第一中心國小張亞玲老師的《垂直與平行》、胡英老師的《正負數的認識》至今還記憶猶新。所觀摩過的課堂教學,無一例外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1、面對教學活動,我們需要當好組織者。

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學生,學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地開展教學活動。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得難以駕馭教學行為,課堂教學中表現為過多的焦慮和不安。原因是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學生精彩紛呈的學習活動,還不習慣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觀察和探究學生的學習方式,及時瞭解他們的認知情況,學生的需要沒有真正地被關注。

在教學中,我們平常也會犯這樣的錯誤,教學總是緊緊圍繞着教案按部就班地進行着,沒有充分地考慮到課堂生成,往往忽視了孩子用心閲讀後的真實感悟。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使自己具有所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教師要想以高貴的姿態行走,就要在教學中學會反思,在反思中總結,真正提高教學能力,做一個智慧型、親和型、反思型的老師。

2、面對教學全過程,我們要做一個成功的引路人。

一堂新課開始,教師可通過新課導入的設計、學習氛圍的創設,教材所藴含的興趣教學因素、課堂內外的各種資源來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意願和動力。然後,教給學生探索、發現的方法,讓學生會探索、會發現。教師除了必須把學生自學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步驟外,還需精心設計每一次自學的目標、內容,同時加強自學方法的指導。在這次的培訓活動中,使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課改後的科學更需要我們教師去努力研究、挖掘教材,運用教材、把握教材、預設學案,以人為本,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創設和諧、融洽、團結互助、分工合作、積極向上的民主課堂。

新課程的實施的確讓學生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提高了他們的探究能力,但同時我也發現,學生中個體能力差異更大了。班級中聰明的學生在這種教育環境下得到了更好的發展,他們的確學會了自己學習的方法,學會用個性的眼光看待事物,可是有部分學困生卻更顯現出他們的弱勢,在探究中,當一些聰明的學生滔滔不絕時,他們卻默默無聞,只做一名旁聽生,久而久之,這些性格較為內向的孩子沒有了發表意見的機會和想法。要使這些孩子也適應起來,教師就應該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注意觀察,及時發現,耐心引導,不讓這些孩子成為探究活動中的“忠實的聽眾”。這些都是經過十多年的教學和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特別是聽了幾堂名校名師的展示課後,通過説課、評課寫反思等活動,讓我受益匪淺,彌補了一部分我在日常教學中知識的盲點,同時,也幫助開闊了我的知識面,使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數學這一門課的內涵及它所具有的深意,使得我的課堂和我的學生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這一週的新課程實踐和骨幹教師的培訓活動使我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提升了自己的水平,它將引領我不斷地成長。

三、引發思考,受到啟發

我們應抓住每一天,每一節課,關注課程改革,學習,思考,研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從各方面挑戰自己,改變自己,完善自己。

回顧培訓中的學習研究,反思自我沉甸甸的收穫,真可謂培訓過程當中我付出着、收穫着、快樂着、進步着。與專家與同仁互動式交流、評論,在交流、評論中教師共同探究、集思廣益、各抒己見,大家的觀點來得更直接、更樸素、更真實。在交流中得到啟發,得到快樂。使我在這短暫的學習中獲得了一筆精神財富!作為一名實施者,我應積極投身於新課改的發展。

最後,再次對學校的領導和上海方略表示無限的崇敬與衷心的感激。給予我學習的機會,讓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調整自己,努力踐行新課程理念,努力實施素質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虛此行!我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多學習先進經驗,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力爭使自己做得更好。

第三篇:教師訪學心得與體會

教師訪學心得與體會

2014年2月,昭陽區三小教師在徐校長的帶領下,一同前往武漢的常青實驗國小、崇仁國小、三角湖國小三所學校學習。在這短短的五天裏,我認真觀察,認真學習,可算是受益匪淺。

武漢的常青實驗國小的“自主模式”教育,老師們成了課堂的指引者,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這與老師的平時對學生習慣的辛勤培養是分不開的。學生學習興趣高,能主動、自覺、快樂地學到知識。他們以“生命發展教育”為理念,課堂上創設學生質疑問難,老師提出學路建議, 讓學生主動建構知識,課堂作業使用檢測題(a類、b類)。運用教具小白板,讓學生在段時間內完成問題生成單。語文教師還推薦一些好書給學生,以此來教育學生養成多讀好書的習慣。最令我感觸深的是思品課,《不一樣的節日》,學生們的大方、膽識、才藝、組織、語言表達不同凡響,讓人感到不是在聽課,而是在看戲,且看得那樣津津有味、如痴如醉。由此,我就想:我們老師平時應該讓孩子們多學知識,多訓練他們的技能,多注重對學生習慣的培養。崇仁國小推出的“班課一體化”讓我長了很多見識。老師的課堂提問方式、學生的參與度、教室的整體規劃,管理學生的細節,他們做到了極致。班主任與科任老師之間的溝通是那樣的和諧、融洽。當時,我不由自主地寫到:教師靈感觸動,附之行動。班課一體化,激勵機制長效。細緻入微,美化育人。全體參與,快樂你我。

三角湖國小的“構建和諧校園,實施優質教育”,他們的辦學理念是“為人生築基石,為國家建棟樑。”是呀,一個人只有快樂了, 1

做起事情來才會有很大的效益,也才會有更多、更好的發現、研究。 同時,也才會放飛理想,築他人,築自己的人生。

幾天的訪學結束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隨時陷入了沉思:“我該怎樣做,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我的班級該怎樣管理才有效?”在思索中,我慢慢找尋答案,提筆寫了幾點:

1.

2.安排好學生的新知識學習和作業反饋的時間。 家庭作業分層處理。讓優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

3.

長。

4. 建立家校機制。讓家長參與管理,給老師提意見,督促學生自由組建小組。能讓老師重新發現另一批優秀組學生完成作業,家長的簽字和日期要算分的。學期末評出幾個優秀家長。

5.

家長。

6.

慣。

7.

潔。

8. 學生的作業用檢查表來監督。 規定上午到校時間,若有超過的,衞生組將請他參加保班級衞生落實到位。讓每個學生養成隨手撿垃圾的習讓校訊通發揮好作用。學生的表現有特殊的及時通知各

以上內容就是我這次訪學的最大收穫與體會。當然,作為教學和班級管理,光有這些是不夠的,還需要在教學中不斷探索,

不斷總結,不斷更新。

2014-3-3

第四篇:上海方略名校訪學培訓心得體會

上海方略名校訪學培訓心得體會

名山二中舒國偉

2014年12月25日,我榮幸地參加了2014年骨幹教師名校訪學活動,接受了一週的學習培訓。首先我應該感謝學校領導和上海方略為我提供這麼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空間,以及幫助我提升素養、更新知識的老師和專家們。培訓期間聽了4場學術報告,走進了上海市6所學校,聽了16節課及專家點評。一週的培訓生活使我感到既緊張又充實;既開闊了眼界,又更新的理念。從一場場精彩的講座中,我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收穫頗深。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體會:

一、專家講座

聽完毛放老師內容精練,極富啟迪性的知識講座——《基礎教育的教學改革新理念》,真有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悟。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中國教師的生存與工作現狀,今天,我們怎樣做教師。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至少需要兩次成長構成。並且知道,要想成為優秀的骨幹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在不斷的讀書學習中,學會在身邊找問題、帶着問題來讀書、在讀書書中獲取某種觀點與方法並用這種觀點與方法來反思、在反思中改善行動等。

二、各校觀摩課

這次上海之行,所觀摩過的教學,無一例外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1、面對教學活動,我們需要當好組織者。

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學生,學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地開展教學活動。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得難以駕馭教學行為,課堂教學中表現為過多的焦慮和不安。原因是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學生精彩紛呈的學習活動,還不習慣參與學生的學

習過程,觀察和探究學生的學習方式,及時瞭解他們的認知情況,學生的需要沒有真正地被關注。

在教學中,我們平常也會犯這樣的錯誤,教學總是緊緊圍繞着教案按部就班地進行着,沒有充分地考慮到課堂生成,往往忽視了孩子用心閲讀後的真實感悟。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使自己具有所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教師要想以高貴的姿態行走,就要在教學中學會反思,在反思中總結,真正提高教學能力,做一個智慧型、親和型、反思型的老師。

2、面對教學全過程,我們要做一個成功的引路人

一堂新課開始,教師可通過新課導入的設計、學習氛圍的創設,教材所藴含的興趣教學因素、課堂內外的各種資源來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意願和動力。然後,教給學生探索、發現的方法,讓學生會探索、會發現。教師除了必須把學生自學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步驟外,還需精心設計每一次自學的目標、內容,同時加強自學方法的指導。在這次的培訓活動中,使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課改後的科學更需要我們教師去努力研究、挖掘教材,運用教材、把握教材、預設學案,以人為本,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創設和諧、融洽、團結互助、分工合作、積極向上的民主課堂。

新課程的實施的確讓學生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提高了他們的探究能力,但同時我也發現,學生中個體能力差異更大了。班級中聰明的學生在這種教育環境下得到了更好的發展,他們的確學會了自己學習的方法,學會用個性的眼光看待事物,可是有部分學困生卻更顯現出他們的弱勢,在探究中,當一些聰明的學生滔滔不絕時,他們卻默默無聞,只做一名旁聽生,久而久之,這些性格較為內向的孩子沒有了發表意見的機會和想法。要使這些孩子也適應起來,教師就應該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注意觀察,及時發現,耐心引導,不讓這些孩子成為探究活動中的“忠實的聽眾”。這些都是經過十多年的教學和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特別是聽了幾堂名校名師的展示課後,通過説課、評課寫反思等活動,讓我受益匪淺,彌補了一部分我在日常教學中知識的盲點,同時,也幫助開闊了我的知識面,使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科學這一門課的內涵及它所具有的深意,使得我的課堂和我的學生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這一年的新課程實踐和骨幹教師的培訓活動使我有了進一

步的發展,提升了自己的水平,它將引領我不斷地成長。

我們應抓住每一天,每一節課,關注課程改革,學習,思考,研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從各方面挑戰自己,改變自己,完善自己。

3.特色課程的設定

東昌中學的跨年級聽課,上海外國語學校的各種樂器課程,手工課,家政課等讓人耳目一新。

4、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

在訪學期間,我們還參觀了幾所學校各具特色的課外活動。觀摩 了廣播操、健美操表演,觀看了書畫,工藝品展。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增長了知識,同時還鍛鍊了自己的身體,真可謂一舉多得。

回顧培訓中的學習研究,反思自我沉甸甸的收穫,真可謂培訓過程當中我付出着、收穫着、快樂着、進步着。與專家與同仁互動式交流、評論,在交流、評論中教師共同探究、集思廣益、各抒己見,大家的觀點來得更直接、更樸素、更真實。在交流中得到啟發,得到快樂。使我在這短暫的學習中獲得了一筆精神財富!

,2014.12.3

,

, , , ,

, ,

第五篇:上海訪學活動彙報

上海訪學活動彙報

姚集國小 胡龍華

本次訪學活動由教育局基教科具體組織實施,屬於黃陂區教育局與上海方略教育集團共同推動的改進學校教育計劃的一部分。黃陂區參加此次訪學活動的一共有30人,語數外各10人,分別來自10所國小。此外,還有來自河南洛陽,江蘇淮陰和武漢市常青一小的共70餘位老師也參加了此次訪學活動,這樣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有100餘人的訪學團體。整個訪學活動用時八天,去回花了兩天,真正待在上海的只有六天。這六天中,第一天是在酒店會議廳聽專家講座,講的是關於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師德師風修養方面的問題。接下來三天是教學觀摩活動。所有教師分成語數外三個小組,不同的組去不同的學校,以組為單位一天去一所國小進行聽評課活動。每天上午聽兩節課,完了以後互相討論和評議一下,下午由學校所在區的教研員結合這兩節課進行一個專題講座。三天聽了六節課和三個專題講座。第五天上午又在酒店聽一個關於教師心理健康的講座,下午是學員的學習彙報和才藝展示活動。第六天是放鬆的,一起去看了一下世博園和一條保存得相對完整的有點江南水鄉氣息的古鎮。

本次訪學活動主要是側重於學科教學的。但我想機會難得,我想盡可能的多瞭解一下上海的基礎教育是個什麼樣子,因為上海的基礎教育是全國搞得最好的。上海是一個實現了現代化,走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地方,所以它的教育也踐行了“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我想了解一下這種教育教出來的學生是個什麼樣子,從事這種教育的人是個什麼樣子。有點遺憾的是我們的訪學活動還是有很大侷限的:我們要麼就是在會議廳中聽講座,要麼就是在學校多功能廳中聽課,沒有很多時間和空間去跟學校進行深度接觸。儘管如此,我還是看到和聽到了許多有啟發意義,引人思考的東西。

首先,上海的學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原以為上海的學生生在上海,長在上海,得風氣之先,出自非富即貴之家,一定是蔑視約束,十分張揚,很潮很傲的。哪知他們文質彬彬,規規矩矩。他們都穿校服,如果坐着不動,看他們的樣子,質樸得根本就不像是大城市的孩子。這一點我是看出來的。

我們一共去過三所學校:靜安區第二國小,上海一師附小,上海國際學校東校。這三所學校都是名校,想進去讀書並不容易。江澤民和俞正聲的孫子曾在一師附小讀過書。這三所學校學生的共同特點就是規矩。每到了一所學校,我就利用空隙去轉去看。我看了廁所,垃圾桶,學生吃飯的樣子,下課後的教室和走廊,操場和學生上課的樣子。這些地方都能釋放學生的行為,能看出他們的文明程度。我着重看了學生的廁所,垃圾桶和學生吃飯,因為一個人的修養基本可以通過上廁所,對垃圾的態度和吃飯的狀態反映出來。

廁所:好好地上廁所,説起來簡單,學生做好並不容易,所以才有“小便入池,大便入坑”“前進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標語。我在學生上課的時候去看的廁所,廁所中沒有人,很乾淨。乾淨倒不是什麼難事,關鍵是廁所中污垢的分佈。如果大小便不準,不入坑入池,會留下衝也衝不乾淨的污痕。我發現,黃色的污垢集中在小便池的裏面,牆壁和便池外都是乾乾淨淨的,説明學生確實在好好地上廁所。

垃圾桶:三所學校都很精緻,角落裏都見不到垃圾,我去看了垃圾桶。我是中午活動搞完後去看的,那時學生還未放學。我發現許多垃圾桶都是空的,少數垃圾桶中有垃圾,裏面垃圾很少,只有幾個一次性的方便碗筷和牛奶盒。放學後,我又去看了教室中的垃圾桶。教室中的垃圾桶很小,垃圾很少,只有一些紙片和餐巾紙,偶爾見到食品包裝袋。這説明學生不僅不亂丟垃圾,而且也在儘可能少的製造垃圾,可以看出學生在學校裏不玩玩具,不吃零食,也不隨意地把舊的學習用品和紙張當垃圾扔掉。

學生吃飯:三所學校學生的午餐都在學校吃,在教室裏吃。午餐是盒飯,以班為單位送到每班教室門口,學生挨個領回來坐在各自的座位上吃,吃飯時有老師陪護。我看了二年級一個班學生吃飯,他們吃飯時動作很輕,偶爾會説説話,整體上較為安靜,飯吃完,學生自己把飯盒送到門口的大垃圾袋中。一餐飯畢,地面乾乾淨淨,所有學生的課桌乾乾淨淨。

下課後:學生就是在教室裏或是陽台上休息一下,沒有嬉笑,沒有喧譁,沒有追逐,沒有打鬧,沒有撩撥,沒有謾罵,很閒適的樣子。

操場上:靜安二小和一師附小沒有操場,上海國際學校東校有操場,吃完中飯後我就去他們操場上轉了一下。操場上人很多,有的打球,有的散步,有的在看牆上的壁畫,有的在做遊戲,也有的在挖土等等。我看了半個小時,沒有人追逐瘋跑,沒有衝突和髒話,顯得很活潑也很文明。

課堂上:我聽了六節課,高中低年級的都有,其中有一節課是一年級的。老師要求學生坐端正,把手放在膝蓋上。整整四十分鐘,學生認認真真地參與教學過程,端端正正地坐着,沒有走神,沒有異動。做到這一點不容易,一定是持續地嚴格要求的結果。

還有一件事,我的映像也很深。在一師附小,中午的活動結束後,我們下到一樓集合準備去吃午飯,人未到齊,我們就在那兒等着。當時我手裏拿着一個一次性的茶杯,喝完茶我想把它丟掉,旁邊沒有發現垃圾桶,我就把茶杯順手放在牆邊的一個滅火器的箱子上。剛好有一個學生從那裏經過,發現了那個杯子,就把它拿走了,搞得我蠻不好意思。

這就是上海的國小生,他們懂文明,講禮貌,行為有方,舉止有度,表現出了極高的道德素養。我想,鄉村和城市,不發達地區和發達地區的教育之間,兩地的學生之間,讓人瞠目的差距不在於學養,而在於教養。學養不足可以通過“頭懸樑,錐刺股”來彌補,教養的

不足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彌補。上海國小生的“規矩”就説明先進地區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極為重視教養的。重視教養,往小了説是要求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往大了説是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上海的國小生何以如此“規矩”?肯定是社區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作用的結果。學校教育應該是功不可沒的,從事教育的人是懂教育有熱心的。

首先看教師。他們有水平很嚴厲。上海教師水平高是公認的,水平不高不行。學生不好哄,應為他們讀書多,見多識廣;家長更不好哄,許多家長是高幹高知,如果教師水平低,學生和家長都不會答應。所以上海教師的壓力大,專業發展的動力也很大。我聽了六節課,上得真好,比我到武漢聽的市級優質課都好,裏面有更多的新理念支撐的匠心獨運的東西。教研員還説上課的六個人都是新手,是85後。真正的骨幹,真正的高手是那些60後和70後,他們輕易不出手。除了水平高,上海教師還很嚴厲。有節三年級的課上課之前,班主任先帶學生到多功能室適應場地。學生是排着整齊的兩對進來的,然後躡手躡腳地找到位置坐下,看到周圍坐着許多聽課的人,學生免不了東張西望。老師這時候説:“用十秒鐘把你們想看的看夠,然後坐好。”學生隨便瞄幾眼後馬上就坐正了。這時有許多學生的凳子在響,老師又説:“凳子在響,那個開關在你們身上。”凳子立馬就不響了。老師説話很文明,但她那個語氣中充滿了威壓,效果立竿見影,這一定是長期嚴厲約束的結果。

其次看學校。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從兩個地方可以看出學校在教育學生上用心良苦。第一、因為學校身居市中心,校園又狹小,為了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近自然,靜安二小在樓頂建了個空中花園,一師附小把幾個教學樓之間的一小塊空地開闢成了一個植物園,植物園中還有幾塊小菜地專供學生承包種菜之用。第二、把學校變成了一個

立體的供學生展示的舞台。三所學校的文化牆都是學生完成的,是學生自己的展覽牆。走道的牆壁上都是學生的作品:書法、繪畫、手工、剪紙和攝影等,還有各種各樣的主題簡報,這個走廊就是個文化長廊。教室裏面有大玻璃缸養着金魚,後牆邊有一個長條桌,上面擺滿了學生種的盆栽。最醒目的是上海國際學校東校,他們有一個很長的院牆,上面全是學生的作品:書法、國畫、油畫、素描、剪紙、印章、手工等等,十分壯觀。一草一物都是育人。

再看教研員。有三個區的教研員和我們一起聽課評課,給我們講座。上海教師的水平高,教研員的水平就更高了,有深厚的理論修養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難得的是,對新手他們幾乎是手把手地教。為了給新手磨好一節課,教研員經常到學校親自上課給新手看。

再看主管部門的官員。聽靜安區的教研員講,他們區有一位副局長,是一位教育專家型的人物。他先是一所學校的校長,後來當了副局長。三年之後,覺得應酬太多,務虛而不能務實,難以發揮所長,於今年乾脆辭去公職,去深圳一所私立學校當了校長。這種胸懷抱負,不愛官服愛校服的局長真是令人神往。

上海從下到上擁有一批懂教育又熱心教育的人,教育不出高素質學生才是怪事。

上海學生除了“規矩”之外,還多才多藝。文化牆上的藝術品就能很好的表明他們(更多內容請訪問首頁)的才情。另外,課堂上的他們思維活躍,互動積極,發言踴躍,言之成文,言之成理。他們説的英語是洋腔洋調,我們説的是土音土語。他們不説話,規矩質樸得像山裏人;一開口,生動活潑得就是城裏人。從學校的角度來説,這得益於學校下午第三節課課外活動的有效開展。這是我在上海看到的。

我在上海聽到的主要是專家和教研員的講座以及老師的講課。專家講座講的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耳熟能詳的真理,這些真理並沒有現實細節的烘托,也沒有體現説者獨特的解讀和體驗,所以我聽聽

就忘了。教研員的講座和老師的講課很有啟發意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講座和講課體現了目前上海的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有下列的追求,這些追求對其他學科教學也是有借鑑意義的。

1.通過單元整體設計和文本再構,實現文本更大的語用價值。

2.重視板書設計,提倡用板書參與教學過程。

3.強調語言的人文性作用,讓語言本身體現教育意義。

4.追求教學過程的精細化,教學步驟的邏輯性。

這些追求體現的理念是很超前的。拿我們武漢來比,武漢市的國小英語教學這幾年強調詞句拓展,用以增加課堂容量,但上海的文本再構不僅強調詞句的拓展,而且強調學生能力的拓展。武漢市提倡學生微技能的培養,但上海強調教學步驟的邏輯性,這比比武漢市更近一步。這説明上海的教研活動是十分生動活潑的,它走在全國前列。

教研員在講座中隨口説出的一些話,也是很值得玩味的,有幾句話我記了下來:1、愛是有條件的,愛不是無緣無故。沒有愛很正常,但是有責任。2、對文本的微調、重組和補充等等再構文本的小動作就屬於校本課程的開發。3、人文性和教育性可以通過語言本身體現出來。4、有的課只有流程沒有過程。5、個別反饋不是潮流。

上海訪學收穫很多,但也有兩點遺憾:一是發現從事國小英語教學的男教師極少,二是沒有機會對學校進行深度的瞭解。我發現花很美麗,但卻不知道花生長的土壤是怎樣的,不知道學校的文化、理念、價值追求、德育模式、政教管理、制度建設、行政保障、財金保障等等。對上海教育的認識是很膚淺的,希望今後還有機會能彌補缺憾。

201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