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袁隆平精品事蹟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W

袁隆平精品事蹟心得體會(多篇)

學習袁隆平功勛事蹟心得 篇一

2014年10月10日,接受採訪的袁隆平望着遠處的稻田,若有所思地説道,“禾下乘涼夢”會由年輕人繼續。今天,這位老人永遠停下了手頭的研究,將攻關的重擔交給了後繼者。老人家雖然再也不能出現在他心愛的田間地頭,但他身上體現出來的“一心為民謀温飽,深藏自身功與名”精神卻會永遠照耀人間,永駐我們心頭。

腳踏實地研究,毫不張揚探索,袁隆平先生孜孜以求,改變了所有中國人“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境況,解決了中國人的温飽問題。雖已功成名就,但他仍然奮戰在科研攻關一線,繼續向更高目標努力着。就是這位雜交水稻之父,乘飛機卻從來只坐普通艙,依舊穿着35元的衣服,晝夜躬耕於稻田。他曾深情説“我研究雜交水稻不是為了當院士,而是為了老百姓有飯吃。”在《典籍裏的中國》裏,導演安排宋應星和袁隆平兩位先生在水田中握手的那一幕,實為傳神一筆。因為“為了老百姓有飯吃”的共同追求,這兩位科學家身上都體現出了一種為民謀福,不計名利的崇高品質。

為了實現“禾下乘涼夢”,在第四期試驗成功的基礎上,袁老帶領着團隊又馬不停蹄開始了第五期的攻關。40多年雜交水稻科研生涯,對於袁老而言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漫長過程。如果硬要説雜交水稻的成功有什麼祕訣的話,那就是袁隆平自己的觀點:“第一祕訣”就是不囿於現存結論的創新思維。“禾下乘涼夢”是夢想更是創新,不滿足於現狀,不停步於所得,這不僅是科學研究持續進步的動力,也是各項事業能夠向前發展的條件。

袁老曾笑言自己願意做一隻太平洋上的海鷗,讓雜交水稻技術越過重洋,貢獻人類,為中國人贏得榮譽和尊嚴。是什麼支撐着一位耄耋老者不顧年事已高,仍然奔赴南繁基地一待就是3個多月,除了“不讓老百姓捱餓”的樸素為民情懷之外,還有就是他身上那種無私忘我的愛國情懷。這位經歷過民族的屈辱和苦難歲月的老人最大的願望是:“希望青年科學家不要過分計較個人得失,而是要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不斷努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將自身的發展和追求和國家的需要聯繫起來,這是許多做出過偉大貢獻的人所共有的特質。忘卻小我的私求,追求大我的價值,只有心繫天下蒼生,才能真正做到感天動地。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洞庭泛波亦哽咽,天下蒼生俱失聲,那位佇立在田間的瘦弱身軀雖然已經消失,但那股藴藏在內的精神和力量,將永駐人間;身雖遠去志永存,高風亮節照後人,這種精神將會永駐青史,也將激勵着後來人在各自的事業中不斷攻堅克難,再創新高。

《袁隆平》心得體會 篇二

學習他勤幹務實、任勞任怨的老黃牛精神。“讓我不下田,除非田裏沒有水稻了。”帶着這句話,袁隆平耕耘田野數十載始終不曾停歇。三系配套、兩系法、超級稻……一次又一次科研突破的背後,是無數個日夜的辛勤付出。大學教師不僅是一份職業選擇、一種謀生方式,更代表着一份崇高的事業、一種理想的追求。忠誠,不僅是每個人最高尚的品質,更是師德最根本的核心。大學教師只有抱着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堅定理想信念,追求高尚情操,守住仁愛之心,做一個樸實忠厚、艱苦奮鬥的人,才能成為學生為人的示範。

學習他勇於擔當、不斷進取的孺子牛精神。面對國際權威科學家對雜交水稻宣判的“死刑”,袁隆平沒有膽怯沒有退縮,而是打破“教條”、勇闖“禁區”,通過千百次的不懈實驗,成功實現秈型雜交水稻的“心得體會三系”配套,為全人類的糧食問題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解法”。新時代大學教師既要發揚“愛崗敬業”的孺子牛精神,在教學科研崗位上履職盡責、擔當作為、敬業樂業,默默地辛勤耕耘一方責任田;也要發揚“無私奉獻”的孺子牛精神,把小我融入大我,舍小家顧大家,不圖名利,不務虛功,不計得失,不求回報,用奉獻彰顯人民教師的公僕本色,做學生行事的榜樣。

學習他開拓創新、一心為民的“拓荒牛”精神。“作為新中國培育出來的第一代學農大學生,我下定決心要解決糧食增產問題,不讓老百姓捱餓。”懷着這樣崇高的覺悟,袁隆平將研究方向選定為雜交水稻,開始了數十年如一日的鑽研,他所惦念的,從不是一家一姓的享受,而是萬家百姓的温飽。新時代大學教師要學習拓荒牛“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刻苦鑽研、潛心學問、砥礪奮進、開拓創新,成為學識淵博紮實、原創成果豐厚的“大先生”。既要發揚“闖”的精神,積極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勇於解決“卡脖子”的關鍵技術難題;也要發揚“釘釘子”精神,矢志不移自主創新,堅定創新信心,增強創新能力,激發創新活力,努力產生標誌性的原創成果,真正做到為學的表率。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們會好好牢記,並“以光盤為榮”。袁隆平爺爺,袁隆平爺爺的堅定理想、不辭辛苦、心有大愛、淡泊名利,我們會認真學習,積極向袁隆平爺爺看齊。袁隆平爺爺,我們會謹記袁隆平爺爺的勉勵,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實踐、厚積薄發,不辜負時代擔當!

功勛袁隆平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三

袁隆平是值得尊重的科學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簡樸,不論颳風下雨,天天工作在試驗田裏,一心只想着造福全體人民。袁隆平是值得讓世界尊重的中國科學家。他首創的雜交水稻不僅為中國的糧食生產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而且也在亞洲、非洲的一些國家推廣了3000多萬畝,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貢獻,獲得了聯合國有關組織和世界許多國家的讚譽。袁隆平在這次世界種子大會上感動了全世界,並不是偶然的。袁隆平的責任、胸襟與貢獻,就象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公民、一個科學工作者閃光的精神品格。

很容易想像,有那麼大頭銜、那麼多榮譽的袁隆平,如果想在財富積累上更進一步,如果真正重視“身價幾何”,顯然不需要費多大週摺,做一些廣告、或者把他的獎金成立一個可以最大程度賺錢的公司什麼的,都是可行的辦法。但袁隆平呢,已經“滿足於”自己每個月6000多元的工資,而且,儘管自己尚有一些“積蓄”,但他卻會穿15元一件的襯衫,100多塊的鞋子,260元的手錶……對於如此節儉的“世界級科學家”、“科技明星”,不知道該有多少追求一夜暴富、為金錢不惜一切、對金錢揮霍無度的人們應該為此感到臉紅!不僅如此,已經年近八旬的袁隆平老人還給日益功利的社會上了一課,那就是,到100歲他也還想在田裏,還想着解決更多的人的吃飯發展問題、為人類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那麼,無數相對於袁隆平老人年齡的“年輕人”,是否該以袁隆平老人為榜樣,為着更有意義的人生而不是隻考慮更“賺錢”的人生而努力向上、奮鬥不息呢?

《袁隆平》心得體會 篇四

電影《袁隆平》在今天播出,下面我來談談我的觀後感

播種、抽穗、結實,稻田由青綠變金黃,長長的稻穗隨風搖曳,而那個有着禾下乘涼夢的老人,卻永遠地走入了夢鄉。斯人已去,但他説過每一句話語,都銘刻在人們心上;他在稻田間忙碌的身影,都印在了人們眼中。

追逐夢想,做矢志不渝的愛國奉獻者。他説:“這麼大一個國家,如果糧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無從談起。”正是這樣一位為“稻粱謀”、為民生計的國之仁士,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水稻研究,成功實現了自己當初的宏願:“讓中國人吃飽,更讓中國人吃好、吃得安全。”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青年一代,當把對國家和民族的拳拳之心與愛國情懷同頻共振,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捧出一顆丹心,獻與億兆生靈,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的價值。

砥礪耕耘,做奮鬥不息的稻田守望者。他説:“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試驗田的路上。”第三代雜交水稻攻關時,不管多熱多遠、路有多偏,袁隆平都要下田看看,即便是在獲得國家最高榮譽的當天,他還下地查看第三代雜交水稻制種情況。“手植一穗稻,華夏自此無饑饉。肩荷兩盞燈,寰宇他日遍嘉禾”,靠的就是這種專注田疇、腳踏實地的精神品質。青年幹部自當“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甘吃“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勤勉之苦,堅持厚學實幹,自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要沉到基層一線去看,走到百姓家裏去聽,自覺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羣眾學習。

勇於探索,做創新不止的時代先行者。他説:“我總是感到不滿足。搞科學研究,不斷地想攀高峯。”從xx年開創雜交水稻研究,到2020年實現了週年畝產稻穀3000斤的攻關目標……這其中一次次重大技術創新,一條條畝產攀升曲線,讓雜交水稻技術衝破了經典遺傳學觀點的束縛。稻禾之下,袁隆平提出設想、勇於探索,秉承創新精神,不斷嘗試農業科技創新,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創新是一個永不過期的關鍵詞,青年一代當敢於打破“經驗思維”,勇於“破局”,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幹事創業態度,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勇往直前。

袁隆平的光榮事蹟心得與感悟 篇五

人民日報2011-09-21頭版文章:向袁隆平致敬,讓我聯想起當前全省開展的“治庸問責”活動,百畝試驗田畝產926.6公斤!“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一個富有智慧之人,更是一個在某些方面存在“平庸之人”。印象中,一次央視活動中,其拿話筒都沒有拿好的細節足以説明其在社交領域是一個存在不足之人。

然而,這位樸實厚道、務實求真的科學家一再取得事業輝煌成績,説明一個道理:人的精力更是有限的,庸與智是相對的,用對地方便會做出對人類有意義的事情。反之,袁隆平如果參加工作起,就琢磨仕途升遷,將智慧用於社交領域,或許現在是一個八面玲瓏之人,但是事業上永遠沒法取得如今的成就。

“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勞;鳥美在翅膀,人美在思想”,這句鄂西北老河口諺語詮釋出袁隆平同志可敬的人生品質。當前,全省上下正在開展“治庸問責”活動,各部門紛紛從下面抽調精兵強將組成專班,出台許多方案、制度,不厭其煩地奔向一線督察,結局如何,一言難盡!問題到底出在哪裏?無疑上下均沒有達到袁隆平庸與智技術,更沒有感悟出其人生之道。或許,在上級個別官員眼裏,文章、數字出業績,讓一些秀才閉門造車、繪製藍圖;或許,在上級個別官員眼裏,聯繫羣眾方式就是“治庸問責”,屁股上掛鏡子——只照別人,不照自己;或許,在下級個別官員眼裏,研究研究、來來往往便可以達到上下和諧、考核過關;或許,在下級個別官員眼裏,報假數字、編假彙報等,便可以顯示智慧而掩飾平庸。確實,這些官員社交方面能力比袁隆平高出許多,不會出現拿錯話筒的尷尬局面。

當然,“治庸問責”活動本身沒有錯,是上級為糾正不正之風,提高隊伍整體素質的一種途徑而已,問題是方式未必妥當。原因很簡單,從袁隆平庸與智看修養,説明每一個公務員內在思想的重要性勝於外在考核形式。顯然,人的思想很難通過上級“治庸問責”活動扭轉其看法。不妨來個雙向“治庸問責”活動如何?百姓先對執法者不記名投票形式“治庸問責”,下級對上級領導不記名投票形式“治庸問責”;等百姓覺得上級過關後,再來上級對下級“治庸問責”。如此逆向思維後,估計上述從下級抽調專人來回巡查,擾民之舉便會消聲匿跡。我想:各地上下公務員隊伍均會看清自己崗位責任,明白袁隆平庸與智之道,將主要精力用在對事業有意義活動之上。

遺憾的是,近些年來,有些人放棄正確的袁隆平庸與智修養之道,一味追求外在形式美麗東西,或單位舉債搞形象建設、個人舉債搞美容手術,更多的用青春與金錢付諸酒場、舞場、娛樂場。一個又一個美女鮮閃亮出場、一個又一個風度翩翩的男士來回走動官場、一個又一個能説會玩就是不務實者充滿這些公務員隊伍之中,讓“治庸問責”活動一再走調。試想,這樣下去,大家會達到何種修養?

“形相雖惡而心術善者,無言為君子也;形相雖美而心術惡者,無言為小人也。”所以,將幹部責任、能力定位在外在美,而無視內心美是何等的膚淺思想;袁隆平成功得益於其善於正確歷練自己,懂得如何加強自己修養而不是上級“治庸問責”驅使其成功轉變的思想。因此,筆者建議不妨來個雙向“治庸問責”活動,引導上下單位同志均注重內在修養的歷練,讓大家徹底明白放棄內在美的修養,遲早會一事無成、浪費青春、妨礙事業的道理。

莎士比亞説過:“沒有德行的美貌是轉瞬即逝的;可是因為在你的美貌中有一顆美好的靈魂,所以,你的美麗是永存的”也充分地印證這一道理。這裏,筆者並不反對大家追求外在之美,但是更倡導內在修養的歷練。至於“治庸問責”活動有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認識自我加強內在美的修養是未來人生路不可或缺的驅動器。從袁隆平庸與智看修養,給予自己啟迪是腳踏實地,永不好高騖遠,一步一個腳印耕耘好身邊的土地,便是靈魂得以淨化、提升的正確路徑!

袁隆平事蹟心得感悟 篇六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袁隆平院士的離世,讓無數國人悲痛、令世人哀傷,一顆耀眼的東方巨星同我們辭別,“神農”的功績永遠留在了人間,留在了千萬萬羣眾的心坎。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世界第一個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他最大的功勞是讓中國人更加穩定地端穩了自己手中的飯碗,播撒了艱辛汗水和無窮智慧,收穫了精神富足和崇高品格。可以説,袁老的一生,光榮而偉大、為民而廣博,如同他熱愛的土地一樣敦厚純樸、如同他播下的種子一樣頑強堅毅。

國之大者,為國為民。温飽問題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攻克的首關,也是人類孜孜以求的夢想和目標。袁老紮根土地、埋頭苦幹、艱辛鑽研、無私奉獻、默默付出,堅毅且挺拔、英勇而神聖、莊嚴而睿智,用勤勉的一生、辛勞的一生、創造的一生助力解決温飽事業和民生大計,追求“禾下乘涼”夢、書寫華美篇章、綻放人生麗彩,讓“袁隆平”雕刻進中華民族精神譜系成為一道風景豐碑,也讓世人銘刻了“袁隆平”三個字的深邃含義和沉甸價值。這正是對其“俯首甘為孺子牛”一生的寫照,也是“人民羣眾把他舉得高高”的最好詮釋和註解。

中國人常説,“民以食為天”。吃飯問題是大事,是最基本的國之大者、最起碼的權利保障。袁老託舉的飯碗,是十幾億人的大飯碗,他的精神情懷和品格追求、人生理想,何其宏遠、何其磅礴、何其偉岸,值得每個人銘記、銘刻、弘揚、傳承、賡續。英雄的步履,需要有人去續航;英雄的衣缽,需要志士去光大。袁老為公為民、不計得失、儉樸敦厚、攻堅克難、義無反顧、紮根土地的崇高品質和高尚情操,是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和寶貴營養,是每一個了不起的中國人都必須具備的精神品質。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長征路上,有許多如同袁老一樣的璀璨星光,交織成中華民族精神譜系的斑斕星河,照耀中華民族堅毅前行、滾滾向前的光明道路。歷史的接力棒傳遞到我們這一代手中,緬懷袁老、致敬英雄、昭啟未來、奮進前途,我們要將英雄的氣概、頑強的品質、拼搏的意志、為民的情懷滋養起來和武裝起來,讓袁老的“禾下乘涼夢”延續下去,鑲嵌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歷史潮流,凝心聚力、滿懷壯志、昂揚挺進、乘勢而上,書寫屬於新時代的新夢想新奇蹟。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敢圓夢,得靠加油幹。天上不會掉餡餅,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碩果累累,往往是汗水澆灌、辛勤勞作、耕耘犁耙之後,土地才給予勞動付出的報酬和恩賜。開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征程,讓精神弘揚在新時代、把作風帶進入新徵程,像一顆種子一樣生根、發芽、破巖、茁壯,必將能夠在迎風飄揚、春風化雨中花開葉茂、繁盛似錦,到處都是一番更為活躍的創造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