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航天點亮夢想大話天宮觀後感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31K

航天點亮夢想大話天宮觀後感心得體會(多篇)

航天點亮夢想大話天宮觀後感1

自古以來,人們對浩瀚的宇宙就充滿着遐想,隨着科技的發展,人類漸漸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太空。但質疑的聲音也逐漸傳來: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勞民傷財呢?

時至今日,由於地球資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強國紛紛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外太空,而太空廣闊無垠,擁有豐富的空間資源,如高真空、太陽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ps導航系統便離不開航空事業的發展。近年來,航天技術在開發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資源以獲取、傳輸和轉發信息方面取得了明顯成就,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衞星、遙感衞星的廣泛應用。

另一方面,隨着軍用航天器的迅速發展,各種軍用衞星、載人航天器、彈道導彈與反彈道導彈等空間新式武器形成了一體化的太空戰場軍事系統,並將在聯合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而眾所周知,沒有穩固的國防,我們的幸福生活就難以保障。

沒有今天的投入就不會有我們明天的。航天事業的進步會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航天科技的應用會對人類產生重大的影響,只有社會不斷的進步,科技的不斷髮展,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

航天點亮夢想大話天宮觀後感2

神舟十二號飛船於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在發射的後續過程中一切順利,這也説明了這次發射取得了圓滿成功,中國在世界載人航天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通過這次神十二飛天,我們能夠感受到中國優秀的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以大局為重、艱苦奮鬥、自主創新、廉潔報國。中國的太空部門,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有最重大戰略意義的行業之一中國太空事業的建設者們,以他們的奉獻、創新和輝煌的成就,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和中國知識分子的風采。中國的航天事業是中國國內各行業中投入和產出比率最高的行業之一,而且對中國的國家利益具有頭等的戰略重要性,難能可貴的是中國的航天部門多年來始終保持着中國革命的精神:以大局為重、艱苦奮鬥發憤圖強、最終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一支重要航天力量。中國航天工業志存高遠,奮發圖強和廉潔報國的行業風貌,應該成為全體中國人共同的精神財富,中國航天人的精神應該像過去的大慶精神一樣,成為中國現代的進程中所有行業的楷模。

中國航天事業所創造的這些有形和無形的財富,是我們這個民族不竭的物質和精神寶藏。

1、學習航天人的艱苦奮鬥、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的精神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雖然已經有一定的發展,但同時也還有一些風險問題。

但在風險面前,中國航天員表現出的是一往無前的勇氣,是頑強拼搏的鬥志。他們用艱苦奮鬥、敢於犧牲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奮發向上的優秀品質;用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的精神為全國各族人民樹立了榜樣。

2、學習航天人極其嚴謹的科學精神

各參研參試部門和單位為完成神舟十二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做了大量精益求精的準備工作。從每一顆螺絲釘,每一個焊接縫,到我們在電視中看到的宇航員細緻的檢查安全繫帶的動作,認真地閲讀飛行手冊等,這一切都是高質量、高標準、一絲不苟的,是來不得一絲疏忽大意的。這種不允許失敗、不準有絲毫瑕疵的嚴謹工作作風,保證了“神十二”發射的完美成功,也是我們應該認真學習的。

3、學習航天人志存高遠、無私奉獻的精神和高度的責任感當我們沉浸在“神十二”帶來的歡樂和喜悦時,當我們為航天事業的輝煌感到驕傲和自豪時,一定要認真學習航天人勇於攻堅、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特別是要學習他們在航天事業中表現出來的高度的責任感,學習他們以國家利益為重、志存高遠、為國奉獻、立足本職工作的精神神七的成功發射不僅為中國的科技進步提供了新的動力,代表航天事業的航天人更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它促使當代青年學生更加明確自身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

作為共產黨員,我們更應該自覺地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踐行航天精神,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航天點亮夢想大話天宮觀後感3

據悉,本次的發射計劃還將送上三名宇航員,進入我國自主研發和製造的國際空間站中進行工作,這標誌着我國的視野和版圖已經從藍星轉向更高遠的蒼穹,而且極大的生存空間,保證了科研人員在其中最長可以生活六個月之久。

我國的宇航員名錄早已經公佈,但是外國的報道中不知道是功課沒有做足還是故意為之,説我們還沒有公佈宇航員名單。而對此,國際觀察人士果斷地指出了這處謬誤,並且還直至核心地表示了中國踏實做實事的秉性。

而我國的空間站的核心艙已經在上個月升空,其實已經有了進行工作的能力,但是這對於國家和世界來説都遠遠不足,所以我們還會繼續進行建設,預計在明年可以投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國際空間站,那就是美、俄、加、歐、日合作產出的,但是因為設備老化的問題,將在2024年退役並墜毀。屆時中國的空間站將會成為的空間站。

而且這是由我國獨立、自主研發的,充分展現了我國的工業能力和研發能力。並且由於是我國自主研發獨自承擔經費卻自由、免費地向各個國家開放,充分體現了我國的大國擔當。

更重要的是,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站,就代表了我們可以阻卻各種干擾,離星空更近。這對於我國的天文學科發展有巨大的幫助。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拒絕了美國方面的科研申請,理由是“專業程度不足”,那麼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我們至少是可以極大的縮短與美國在此方面的差距。

並且,這次隨着我們的宇航員一起升上太空的,還有個黑科技,那就是一個直徑兩米,與哈勃望遠鏡是同樣的參數,但是卻比哈勃望遠鏡的視野範圍廣闊了300倍,而且附帶的相機可以達到了驚人的25億!各種世界的參數表明,我國現在已經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臉色就可以進行世界最前沿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外國仍然對我們的數據進行春秋筆法的抹黑,但是卻又不得不一個個點頭哈腰的給中國遞交申請,希望能讓自己的科學進步搭上中國的便車。

而這些所有的一切無不在證明世界的格局早已經發生了變化,而未來的中國也會像這艘火箭的升空一樣,在越來越多的方面掌握絕對的話語權。

航天點亮夢想大話天宮觀後感4

載人航天是人類航天活動中系統最為複雜、難度、要求最嚴的系統工程。按照空間站建造任務規劃,今明兩年將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於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之後,空間站將進入到應用與發展階段。

每次飛行任務都是一項“大工程”,背後凝聚着成千上萬人的心血智慧。為確保任務順利實施,各系統各單位全力備戰,以優異成績迎接未來。

巴丹吉林沙漠深處,酒泉衞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內燈火通明,人影綽綽,工作人員穿行在飛船箭體與測試儀器之間,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業被形容為“千人一發箭”,任何環節都事關成敗,誰都不能掉以輕心。作為中國航天員進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用一絲不苟的態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數十人的吊裝團隊協同執行任務,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錯,吊裝對接誤差更是小而又小。每個產品只允許一次吊裝落位成功,沒有重來的機會,不能有絲毫閃失。吊裝對接火箭,一圈數十個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對準連接。”基地工作人員石創峯承擔吊裝工作,為了做到既快又穩,他自創訓練方法,在吊鈎上繫着焊條,操作吊車從高空將其插入啤酒瓶口裏。練到最後,他和同事揮動笨重的吊車鐵臂,就像揮動自己的手臂一樣靈活自如。

飛行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團隊把保護航天員生命安全作為底線,在神舟十三號發射、飛行、對接、停靠、返回等任務各階段,都準備了確保航天員安全的預案和舉措,還將首次啟用載人飛船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全力保證航天員安全往返天地間。

只有真正瞭解載人航天工程的起點在哪裏、道路在哪裏,才能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

航天點亮夢想大話天宮觀後感5

振奮人心的那一刻,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後續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

我國高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神舟七號發射成功,5G互聯網研究與產業化獲得重大突破,我國"首條國際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在京津兩大城市間開通,"首箇中國人基因組序列研究成果發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建設任務圓滿完成,"曙光5000A躋身世界超級計算機前十。

蛟龍深潛,嫦娥探目,我國科技實力不斷進步。重大科技成果持續湧現,科技創新日趨活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千年夢想,今朝實現,去年7月23日,天問一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於2021年2月到達火星,實施火星捕獲。2021年5月擇機實施降軌,着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軟着陸火星表面,火星車駛離着陸平台,開展巡視探測等工作,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電離層、磁場等科學探測,實現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深空探測將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為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截至2021年2月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總飛行單程已超過4.5億公單,距地球約1.7億公里。

我們正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征途漫漫,惟有奮鬥。我們通過奮鬥,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子山。我們還要繼續奮鬥,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品按計劃將在軌駐留6個月,在這6個月時間,主要工作是要進一步驗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的關鍵技術。具體來講,就是要和核心艙、天舟二號、天舟三號一起配合進一步驗證。科技強,則國強。自信之路成功,為中國航天點贊。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又一次讓我們感受到祖國的強大。

航天點亮夢想大話天宮觀後感6

神舟十三號此次的“亮點”頗多:相比神舟十二號在太空駐留3個月,這次是半年,三位航天員將在太空過春節,地球上的我們將歷第一次收到來自太空的新春祝福;這是中國女航天員第一次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王亞平也將會成為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此次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空間站;此次載人飛行任務將進行2~3次出艙活動等等。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三號,從2003年楊利偉作為中國首個講入大空的宇航員實現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到如今我國經有12人去過太空,中國的航天事業正在闊步前進。空間站建造的宏大項目將分步驟有序完成,我們堅信它將在未來圓滿順利進行關乎人類和平與進步的航天夢,會在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的不解努力中成為一個個現實,我們對此充滿信心。

對中國人來説,在這份激動的背後,更多的是一份從容。幾十年的航天事業,其背後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我們親歷了自己國家的奮鬥歷程,我們也在日堂生活的變化中感受到這個國家日新月異的進步。

今後,我們還會見證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等的發射。每一次見證,都更加堅定了人民對國家、對未來的信心。日益雄廈的科技實力是不爭的事實,它是人民看得見,感受得到的變化,而非只是一種幻想。所以,這不只是一箇中國航天人代代接力,傳承夢想的故事,也是人民更有自信、國家更有實力、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

我們總是忍不住回顧過去,而越是回望歷史,越能理解當下。越回顧,就越珍視,我們會不斷回顧中國科技事業的每一個重要節點,在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尋找民族前行的動力。那些時刻,因為銘記成為永恆。

航天點亮夢想大話天宮觀後感7

繼“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榮耀歸來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中,載着三位航天員順利升空,中國人追逐星辰大海的夢想又將向前邁進一大步,為“圓夢九天”再立一座嶄新的里程碑。

千年等一回。從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到司南、孔明燈,我們從飛天夢中看到了浪漫瑰麗的想象,也經歷了從零到一的突破。“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我們對夢想的堅守,也是我們對夢想艱苦奮鬥的初心。從浪漫的想象到樸素的探索工具,是中國人丈量夢想的腳步,是中國人敢想敢做、善作善成的生動註腳。一個民族需要仰望星空的人,它是探索發現新事物的眼睛;一個民族也需要腳踏實地的艱苦奮鬥,它是想象轉化為成果的唯一途徑。

星河滾滾入夢來。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把感性浪漫昇華為科學實踐的民族,從“玉兔何年上月宮,夜間搗藥特無蹤”到“嫦娥三號”駛抵月球表面;從“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到“北斗三號”全球衞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開通。在極富感情色彩的詩句中,我們找到了對飛天夢充滿詩意與浪漫的表達,從一件件大國重器的問世中,我們找到了代際間的精神傳承與接續奮鬥,那是航天精神中的浪漫延續。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推動偉大事業。從巾幗不讓鬚眉的王亞平身上,我們看到的是特別能吃苦的堅韌精神;從頻繁調動重新清零、從頭開始的葉關富身上,我們看到的是特別能戰鬥的拼搏精神;從為國家需求多次轉行,在探空火箭、返回式衞星、載人航天領域完成多項首創工作的王希季身上,我們看到的是特別能攻關的探索精神;從胸懷祖國,放棄國外優渥待遇,突破重重困難,登上歸國航船的錢學森身上,我們看到的是特別能奉獻的無私精神……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一代代科學家腳步不歇,不畏艱難,義無反顧投身航天事業,他們憑藉着對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一以貫之,一路闖關奪礙,用對事業的執着追求,默默耕耘,在一代代航天人的浪漫堅守中,將科學的“荒漠”變“綠洲”,創造出航天事業的累累碩果,也為我們留下了代代傳唱的航天精神,這種精神還將繼續鼓舞和推動更多中國人邁入探索太空的大門。

涓涓不絕,流為江河;征途漫漫,惟有奮鬥。對於基層幹部來説,一部中國人的“飛天史”也是一部奮鬥史,唯有不忘初心,腳踏實地才能澆灌出“浪漫的果實”,才能在勇攀高峯中越走越遠。我們要從“航天精神”中堪破“浪漫”的終極奧義,磨鍊一往無前的勇氣,汲取苦戰能過關的決心,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添磚加瓦。

航天點亮夢想大話天宮觀後感8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三號,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國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從未停止。

半個多世紀前,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現如今,鮮豔的中國紅閃耀太空。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航天夢”早已匯入偉大的“中國夢”,成為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的驚鴻之筆。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問”問天、“天宮”覽勝,“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一個個飽含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底藴與文化傳承的任務,一次次展示着中國航天勇攀科技高峯的探索成就,展現了偉大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九霄逐夢再問天,闊步強國新徵程。中華民族對無垠宇宙的探索,永無止境。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鼈,談笑凱歌還。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創新和突破的背後,都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艱苦奮鬥、不懈拼搏、自主創新,成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共同記憶。

又是一載金秋十月,又是一度家國夢圓。這次太空之旅,不僅能刷新中國人在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進一步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產出高水平科學成果,我們更能和他們一起體驗在太空過春節……科學探索再次與航天夢想在太空奏響協奏曲。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正如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出徵前所説,只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於你的浩瀚星空!

航天點亮夢想大話天宮觀後感9

沒有一代代航天人的艱苦奮鬥,沒有他們對各種難關的探索與攻克,沒有他們對航天事業的堅持不懈、不離不棄,怎麼會有如今中國航天事業如此蓬勃的發展,我們又怎麼會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他們特別能戰鬥,要知道載人航天事業是一項極具挑戰的任務,需要綜合考慮的因素太多太多,而且需要經過多次的試驗,才能得出可靠的結果。航天員更是要經過高強度的訓練才能夠更好地走入“戰場“。他們特別能吃苦,早期的中國異常落後,只能依靠自己,環境也極其惡劣。但是他們並沒有被這些苦難給嚇倒,始終迎難而上。他們特別能攻關,要知道我們的航天之路是一條建立在完全獨立自主基礎上的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他們特別能奉獻,多少航天人兢兢業業,默默無聞地為了中國的航天事業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多少航天人即使知道這是一項危險的任務卻還是毅然決然地爭先踏入太空。

載人航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縮影,是這些航天人們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要緊緊抓住,以此激勵着我們前行,朝着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奮鬥目標上篤定前行。

航天點亮夢想大話天宮觀後感10

在太空生活長達六個月的三位航天員終於要“回家”了!這一消息成了萬眾矚目的對象。通過直播視頻,我不僅欣賞了神舟十三號成功着陸的過程,也瞭解了不少關於航天的知識。

在即將出“黑障區”、進入大氣層時,雖然會產生較大的摩擦,温度達到1000度左右,但是有科技的支持,再加上穿上了太空倉服,因此宇航員們能夠保持身體的舒適度。我們也不禁為科技的力量而感慨。

當類似於降落傘之類的東西敞開之後,我心裏的那塊石頭也隨之落下。因為這象徵着宇航員們已經穿過大氣層來到了地球之內,同時也能象徵着能夠安然無恙地着陸。經過不斷地遞減速度,宇航員們與地面越來越近。當釋放完多餘的燃料後不久,隨之而來的便是神舟十三號安全着陸的喜訊。這是一件多麼激動人心的事!

雖然我沒有機會像他們那樣上太空,但是當看到我國宇航員陸續進去太空,我的心也隨之而被牽動。畢竟這是一件證明我國實力的壯舉!

航天點亮夢想大話天宮觀後感11

神箭衝碧宇,天和傲蒼穹。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是中華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夢想。“思想過硬、技術過硬、作風過硬的英雄團隊”,我們當學習“三過硬”的“航天情懷”,在自己的崗位上探索“星辰大海”。

永葆“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赤子之心,做“思想過硬”的信仰者。東風航天城建設初期,10萬大軍挺進戈壁,在人煙稀少的茫茫大漠中隱姓埋名,在十分有限的科研條件中攻克難關,在經年累月的演練衝鋒中以苦為伴。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的東風革命烈士陵園長眠着700多位為了中國航天事業英勇獻身的英雄先輩,他們秉持“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堅定信念,用一心為國的大愛鑄就航天夢想,用無怨無悔的忠誠譜寫時代讚歌。黨員幹部應當學習航天情懷,心懷國之大者,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最高位置,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個人利益與人民幸福緊密相連。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煉就一雙政治慧眼,不計個人得失,不較名利地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樹好為國為民的信仰旗幟。

錘鍊“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拼搏之姿,做“技術過硬”的開拓者。航天員需要經歷八個大類、上百個課目的高風險高負荷訓練,在腦部缺血、呼吸困難、承受八倍於自身體重重力等常人難以忍受的狀態下完美完成各種技術動作。科研人員先後攻克了以逃逸系統為代表的多項世界難題,研究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在航天技術前沿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黨員幹部應當錘鍊工作技術本領,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常懷“空杯心態”,虛心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羣眾學習,在幹事創業中時常總結經驗,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優化方法。加強實踐鍛鍊和專業訓練,深入基層一線,加強與羣眾的血肉聯繫;同時,用人單位應結合不同領域、不同崗位幹部的專業化需求,開展精準化、個性化培訓,增強專業化培訓的次數和深度,更好適應新時代新要求。

鑄就“越是艱難越向前”的鬥爭之魂,做“作風過硬”的踐行者。沒有執行過飛行任務的首批航天員鄧清明曾四次入選任務備份梯隊,他“寧可備而無用,決不用而無備”,甘做一塊默默無聞的基石,不求回報,執着堅守。目前世界上500多名航天員中有27人在執行任務或訓練時罹難,每一次飛天任務前,航天員們都會立下“生死狀”,他們將生死置之度外,為祖國的航天事業無私奉獻。黨員幹部當鍛造工作作風,基層沒有聚光燈和華麗舞台,要有耐得住寂寞的靜氣,日復一日地無私奉獻,年復一年地為民服務,發揮釘釘子精神,抓鐵有痕、踏石留印、腳踏實地、穩紮穩打。培養攻堅克難、擔當重任的能力,做到日常工作能盡責、難題面前敢負責、出現過失敢擔責,在基層一線和關鍵時刻能靠得住、頂得住壓力,在平凡崗位上貢獻“不凡”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