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莫娣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5W

莫娣觀後感(精品多篇)

莫娣觀後感 篇一

加拿大電影《莫娣》是由艾斯林·沃爾什在20xx年執導,莎莉·霍金斯主演的愛情電影。

適合一切日子觀看,當然更適合情人節。

《莫娣》是一個因為嚴重關節炎而不能正常行走甚至生活的女人。她給一個在孤兒院長大性格孤僻的漁夫當女傭。兩個人在現實世界裏都不合羣,都不被大多數人喜歡,像兩隻落了單的襪子,但恰恰是這麼兩個人以色彩為媒相愛了,結了婚。莫娣成了一位兒童畫畫家,吸引眾多人甚至總統來購買她的畫,用美和創造活出了生命的價值。

我們先來説畫。很多人喜歡畫畫也喜歡收藏畫作,但世界上最珍貴的其實是自己畫的畫。如同一個人的閲讀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長史一樣,我們如何看世界就如何畫。我曾經在20xx年到北京拜訪老舍先生的長子舒乙。那年他已經七十多歲了,精神很矍鑠。在他的客廳裏掛着幾幅畫,尺寸都不小,色彩很豔麗。其中一副畫藍色的海,浪花像火苗一樣翻騰、燃燒,海鷗在用力飛翔。這幅畫色彩濃烈,有旺盛的生命力。不僅畫的內容,連觀賞後的心情都激情澎湃。我請教舒乙先生這是誰的作品,他説是自己畫的。他並沒有受過正規的訓練,只是想到什麼就畫什麼,這個説法和影片中莫娣説的一致:只要想畫,隨時都能畫出來,浮生都框在一幅畫裏。

浮生都框在一幅畫裏,還兼有宿命的成分。莫娣是殘疾人,她的親人要麼離世,要麼嫌棄她。漁夫雖然沒什麼好脾氣,可是他默許她在自己的木頭房子牆上、樓梯上、玻璃上畫畫,只要不把自己外出的衣服弄上顏料就可以。這個默許對莫娣太重要了,最終成全了她。從此她獲得了進入色彩世界的權力。運用上蒼彌補給她的賞賜,揮舞着畫筆,用温柔的心把她眼中的世界萬物都描繪出來。而她筆下的世界春華秋實鮮豔熱烈,沒有嘈雜蕪亂,只有乾淨與美。莫娣收到上至總統下到平民的訂單,獲得巨大的成功。

誰能想到,莫娣這個畫家最終是被一個粗魯的漁夫挖掘出來的。這讓人想到潘素、潘玉良、蕭紅……有時候成全藝術家的人不一定是那個最瞭解藝術的人,只要能往後退退,讓出空間和時間,就有可能解放藝術家的頭腦、眼睛、手……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成全,這就是世間最好的愛,這就是浮生最好的畫框。

有了畫框,木板裏的顏色就不再沒有意義,上下左右的線條就不再沒有關係。頭腦裏有什麼就畫什麼,畫什麼就掛什麼,有紀念意義的作品拿全世界最好的東西來換也未必樂意。

莫娣觀後感 篇二

這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當然即便是傳記式的影片,也是加了濾鏡的生活,如果考察現實難免狗血、瑣碎、平淡甚至諷刺。不管現實怎麼樣,電影讓我們跳出去,走近另一個時空,尋找美好。

故事的主人公莫娣患有先天性關節炎,身體變形,行動不自如,也不好看。小時候在父母手裏,生活的不錯。但是父母去世後,哥哥賣了房子,把莫娣安排在姨媽家,成為不受待見的負擔。

莫娣找到了一份女僕的工作,給漁民埃弗瑞德收拾家務。故事的開頭,老埃弗瑞德盡顯直男癌晚期的各種症狀,語言粗暴,嫌棄莫娣,甚至還大打出手。埃弗瑞德對莫娣説:在這個家裏,我排第一,狗第二,雞排第三,最後才是你。莫娣雖然嘗試出走,可還是因為無家可歸最終回到埃弗瑞德的小木屋。

莫娣通過畫畫給自己搭建了一座精神家園,畫畫也改善了家裏的經濟狀況,並最終出名。媒體報道接踵而至,甚至還收到了副總統的畫作邀約。

莫娣和埃弗瑞德在日復一日的共生中,感情逐漸變好,兩人結了婚。

莫娣説:我們就是落單的襪子湊了對,我想我就是一隻樸素的白襪子。

老埃立馬反駁説:不,你是寶石藍色的,是金絲雀黃色的。

直男説起情話,讓人忍俊不禁,殺傷力也不得了。

莫娣身體原因,最終死在老埃弗瑞德的懷裏,生命的最後説自己很幸福。老埃弗瑞德收拾遺物的時候,發現莫娣珍藏的當年老埃弗瑞德招聘女傭的廣告紙。

這不是個甜蜜的愛情故事,老實講,他們倆能走到一起,完全是因為沒得選。兩個人的條件都比較惡劣,開始是有搭夥過日子的感覺的。

但是難得是,走到一起之後,莫娣在自己的繪畫世界得到釋放和自由,她由此平靜而包容。她始終不忘初心,即使因畫作出名,也沒有見異思遷,沒有嫌棄不懂她精神世界的埃弗瑞德。物質對她的刺激很低,她不被幹擾,也不妥協,一直保持單純。

最好的關係,不是兩個得分高的人走到了一起,而是期初打分都不怎麼高的人,一起越來越好。

曾經嫌棄莫娣的姨媽在劇中跟莫娣説,想不到我們家到最後最幸福的。是你。

讓人唏噓不已。

人生是一場長跑,最後的成績跟起跑的快慢關係不大。幸福與否,跟起點的高低也不是正相關。人的幸福程度,大概率取決於後天的際遇以及自己在各種情況下的選擇——選擇純良、選擇快樂、選擇喜歡的人和事,幸福的得分會更高。

莫娣的哥哥最後潦倒,試圖在莫娣成名後再次接近妹妹,並得到收益。莫娣看着哥哥手裏拿的畫説,那副畫5美元。她不憤怒,也不原諒。

我們當然希望看到父慈子孝,手足相親,不離不棄的圓滿畫面,但是倘若親密關係中有人不仁義,行為很渣,至親的傷害可能是無法彌補的。選擇不填坑,選擇不原諒,也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