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守島人》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6W

《守島人》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守島人》觀後感 篇一

愛國成為矢志不渝的行動。32年來,晝夜交替,周而復始,每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開山島上如期飄揚着鮮豔的五星紅旗。兩個人的五星紅旗代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尊嚴和意志,更飽含了他們對祖國深沉的愛。“家就是島,島就是國,開山島雖小,卻是祖國的東門,你不守我不守,誰守?”這質樸無華的話,正是他們夫妻多年勇於擔當、默默奉獻的動力所在,高尚的家國情懷,不是靠空喊口號,而是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行動説話。他們吃盡了難以想象的辛苦,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做好了別人不想幹、幹不好的工作。用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是無怨無悔。

愛國成為剛正不阿的追求。王繼才夫婦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守衞開山島,克服無水無電、缺醫少藥、寂寞無助等困難,實屬不易,能持之以恆堅持32年更不容易。這不僅要接受生理、心理上的考驗。更加嚴酷的考驗是:犯罪分子將這個人跡罕至的荒島當作難得的“風水寶地”和“避風港”,窮兇極惡的犯罪分子也好,笑裏藏刀的犯罪分子也罷,靠恐嚇或金錢美色買路都無濟於事,他們絕不網開一面,以錚錚鐵骨、凜然正氣維護國家法律尊嚴,保護開山島那片淨土。“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在他們夫妻身上得到完美的體現,對基層民兵的果敢剛毅做出了完美的詮釋,用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是不懈追求。

愛國成為克己盡責的奉獻。一位將軍上島視察後為王繼才夫婦寫下了一副對聯“眼觀四海風雲,心繫萬家歡樂”、橫批“以島為家”,高度概括了夫妻哨無怨無悔、甘於奉獻的精神。其實,英雄不是無情無義,只是不能忠孝兩全。守島32年,王繼才很少有時間看望年邁的母親,甚至當他趕到家時,母親已經溘然長逝,他把痛苦埋在心底,當“小家”和“大家”不能兼顧時,他們理智的選擇了後者。他們同樣深愛自己的子女,但從不放棄“守島就是守國,國安才能家寧”的信念,克己盡責,以島為家,用燕子銜泥的精神建設海島,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國防海防事業。他們守衞着開山島的方寸土地,又何嘗不是祖國的海防高地?何嘗不是新時代民兵的精神高地?用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是時代精神。

千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千秋大業,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接續奮鬥,需要改革創新、開拓進取、想大事、幹大事,更需要像王繼才那樣腳踏實地、默默無聞,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把奉獻化作點滴行動,將愛國化作永恆追求。

守島人觀後感 篇二

上島後,王仕花才真正體驗到守島的艱難。島上沒有淡水,只能喝接來的雨水;沒有電,只能點煤油燈;吃的一根葱、一棵菜都要從島外運來。夏天濕熱,他們只好睡到房頂上;冬天陰冷,不得不搬進海風吹不透的山洞裏。時間長了,夫妻倆都患上了風濕性關節炎和嚴重的濕疹,疼癢難忍,常常半夜裏疼醒,只能互相敲打着,度過一個個不眠之夜。

颱風來時,船隻無法出海,開山島就成了與世隔絕的孤島,斷糧斷水的日子每年都會遇到幾回。一次,連續颳了17天大風,柴火都用光了,沒法做飯。夫妻倆餓得兩腿發軟,只能把生米用水泡酥後,撈起來幹嚼,一連嚼了5天生米。

守島不僅艱苦,還很危險。有一次,王繼才和王仕花沿海邊巡邏,一個大浪打過來,王繼才整個人都被捲到海里去了。王仕花心想,這下完了,老王命沒了。又一個浪頭過來,王仕花看見渾身濕透的老王,正從巖石往上爬,便趕緊跑過去,把他拽上來。從那以後,他們出去巡邏,就用一根揹包繩拴在兩人腰間,相互有個照應。這些年來,這根揹包繩把王繼才和王仕花緊緊拴在了一起,也把他們和開山島緊緊拴在了一起。

1987年7月,王仕花預產期臨近,誰知強颱風突然來了,無法下島。眼看就要臨產了,王繼才手足無措,急得團團轉。情急之下,王繼才抓起步話機聯繫鎮武裝部長的家屬,在她的指導下為王仕花接生。當孩子發出第一聲啼哭後,王繼才一下子癱坐在地上。直到現在,王仕花想起來都後怕。兒子出生後,夫妻倆給他取名叫“志國”。王繼才説:“志字上面一個‘士’,下面一個‘心’,就是希望他當一名戰士,心中有祖國,立志要報國!”

開山島雖偏,但因其獨特的位置,成了犯罪分子眼中走私、偷渡的“天堂”。1999年3月,孫某找上了王繼才:“王叔,你下島吧,小島讓我來經營,賺錢和你對半分。但不能向上級部隊領導彙報這件事。”“不乾淨的錢堅決不要!”王繼才迅速報告上級。多年來,夫妻倆先後報告過9次涉及走私、偷渡等違法事件線索。王繼才的家庭並不寬裕,兒子考上大學的學費還是向別人借的,他也有機會外出打工去掙錢。連他兒子都説:“我爸能吃苦,出去打工一定不比別人差。”但是,在守島的責任和賺錢的機會面前,王繼才一次次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守島人觀後感 篇三

“我是農民的兒子,為了一個承諾,我選擇了上島;我是哨所的民兵,為了一面國旗,我留下來守島;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為了一個信仰,要在開山島守下去,直到守不動的那一天!”這是2014年10月,王繼才王仕花夫婦進行先進事蹟巡迴報告時,王繼才所作的題為《為國守島,我無怨無悔》報告裏的一句話。

1986年7月的一天,灌雲縣人武部老政委找到他:“繼才,組織上交給你一個艱鉅的任務,去守開山島,相信你一定能完成好這個任務。”老政委期待的目光,讓他感受到了沉甸甸的信任。

“1986年7月14日早上8時40分。”王繼才把自己登島的時間記到了“分”。上島後,王繼才發現島上的情況比預想的要差得多:空蕩蕩的幾排舊營房,一條黑咕隆咚的坑道,沒有淡水,沒有電……到了晚上,更是一片漆黑,海風呼呼作響。王繼才蜷在角落裏,一夜沒有閤眼。

島上生活單調枯燥,他每天望着家的方向,想妻子、想孩子、想父母。一天、二天、三天……時間過得很慢。當時,王繼才去守開山島沒有告訴妻子王仕花,只是告訴她説去執行任務,半個月後,王仕花才知道。王繼才上島48天后,王仕花前去看望,看到了鬍子拉碴、衣衫襤褸的王繼才,王仕花的心一下揪了起來,心疼地説:“這島別人都不守,憑啥咱守!走,我們回家!”王繼才不作聲,默默地走向海邊。第二天,王仕花又拉他下島,他腳底下像生了根,眼睛望着大海:“仕花,你回去吧。我得留下,開山島是海防前哨,你不守,我不守,誰來守?”

回到家的王仕花想到王繼才一個人在島上,沒人管、沒人問,一陣陣酸楚湧上心頭。思來想去,王仕花下決心辭去工作,陪他一起守島。

王仕花辭職的時候,校長惋惜地説:“王老師,學校已經打報告,把你轉成正式老師,現在辭職太可惜了!”王仕花無奈而又堅定地説道:“校長,我也捨不得學校。但王繼才去守島,我就要去陪他一輩子!”

王仕花記得,離開學校那天上的最後一課是《我愛北京天安門》。課講完了,王仕花動情地説:“同學們,這是老師給你們上的最後一課。明天,我就要去守開山島了!”孩子們拉着王仕花的手不讓走。王仕花對孩子們説:“咱們都愛北京天安門。開山島是海防前哨,老師去守開山島,就是去保衞天安門。你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像老師一樣去守衞天安門,守衞我們的祖國!”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四

開山島位於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只有兩個足球場大,戰略位置十分重要。1985年部隊撤編後,設立民兵哨所,但因條件艱苦,先後上島的10多位民兵都不願長期值守。王繼才生前是江蘇省灌雲縣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20xx年,王繼才夫婦被評為全國“時代楷模”。

20xx7月27日,王繼才在執勤時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對於王繼才夫婦來説,家就是島,島就是家,熱愛這一片熱土,堅守自己的諾言,為國防事業儘自己的一份力!英雄已逝,當大多數人都在追思懷念的時候,有人卻發出了不同的聲音:選擇用大半生去守護一座孤島,這樣的一生,是不是太傻了?然而,在這個燈紅酒綠,個人主義至上的年代,我們最缺失的便是這種“傻氣”。人人都削尖了腦袋,要往世俗定義的統一成功學裏鑽,比如家產萬貫,身份顯赫,名揚四海……但能夠定義一個人這一生的,遠不止這些。傻子如王繼才,以祖國安危為己任,雖一輩子籍籍無名,卻甘之如飴;雖一生孤苦,卻成功守衞祖國疆土,保障人民安全。這樣的人生,難道不成功?這樣的抉擇,簡直太勇敢!知曉了即將面臨的苦痛與犧牲,依然堅持前行的,不是傻子,而是真正的英雄。錢財和地位,永遠只是小我層面的成功,這樣的成功,也遠沒有奉獻和博愛來得有意義。王繼才,便是我們當今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英雄。如今,在我國廣袤的疆土上,這樣去犧牲自己的一切來守衞國土的哨兵,還有很多很多。我們或許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是卻始終處於他們的保護之中。他們,應該得到我們的景仰和尊重!

守島人觀後感 篇五

從小,長輩們就教育王繼才,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誠信,説過的話,答應的事,就一定要兑現。這些年來,王繼才一直堅守海島,就是要兑現對老政委的承諾,兑現對組織上的承諾。

王繼才的舅舅曾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是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前輩。聽説王繼才要守島,他對王繼才説:“旗幟就是陣地,旗幟就是勝利。人在旗幟在,旗在陣地在。”他叮囑王繼才:“你可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彈丸之地開山島啊,守住了開山島就守住了國門,國安才能家寧!”每當想起舅舅的話,王繼才就暗下決心, 無論遇到什麼危險,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也一定要讓五星紅旗在島上高高飄揚!

32年守島,夫妻倆只有5個春節是在岸上過的;父母去世,他都沒在身邊;女兒出嫁,王繼才也沒有參加婚禮。但想到沒有辜負老政委和親人的囑託,想到吃盡一家苦,換來萬家歡,夫妻倆就無怨無悔!鄉親們都稱呼他們是“開山島夫妻哨”。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這是王仕花最喜歡唱的歌,在很多場合、在王繼才的温情目光下,她多次幸福地唱過。

“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黨和人民卻給了我們這麼高的榮譽,這是對我們夫妻倆的鞭策激勵。” 王繼才曾如是説,並表示,“要在開山島守下去,直到守不動的那一天!”如今,王繼才兑現了自己的承諾,永遠留在了開山島———那個他們夫妻倆守護了32年的小島。

《守島人》觀後感 篇六

7月27日,全國時代模範、開山島守島人王繼才在工作中突然生病,急救無效死亡,年僅58歲。

從1986年開始,王繼才接到了保護中國黃海前哨開山島的任務。從那以後,他和妻子以島嶼為家,伴隨着孤獨。他在一個既沒有水也沒有電也沒有植物也無法生存的孤島上默默地堅持下去,並把他所有的青春都獻給了祖國。在面積不足20畝的小島上,她們幾十年如一日,升旗、巡島、觀天象、護衞標誌、寫日誌……每天重複着同樣的事情。在開山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保管着190面以上被風雨撕裂的國旗、40面以上的海防日誌、1台手搖電話、20台聽收音機、10面以上壞煤油燈。王繼才曾經説過,面對每天飄揚的五星紅旗,多年的痛苦和痛苦都有意義。現在科學技術解決了電力問題,保護島嶼的日子變好了,王繼才離開了人世,他愛國獻身的赤子感情永遠留在開山島。

王繼才同志守護島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守護和支付,在平凡的單位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必須大力提倡這種愛國獻身精神,成為新時代奮鬥者的價值追求,用王繼才精神引導我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