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姐姐的守護者》觀後感(通用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04W

《姐姐的守護者》觀後感(通用多篇)

《姐姐的守護者》觀後感1

I never understand why kate have to die,we got to live.

當妹妹説出這句話事姐姐已經永遠的離開這個世界,世界上的人命運總是不公平的,你是生病,你是健康的,這是上帝的選擇。

影片中的姐姐是一個病小孩,我們看着她從最美的樣子逐漸變成脆弱痛苦的病人。好不殘忍。但是這就是命運,無法逆轉。

母親對她的執着,為了陪伴她而放棄工作,將家庭置之一旁只為愛她,只為求一個奇蹟。固執的認為只要一直留在她身邊她就會好起來。母親這種偏執的愛卻讓姐姐更加痛苦,痛苦的是自己不想活着卻不得不為了周圍的人執着的活着。痛苦的是明知道自己好不起來還要犧牲最後的時光躺在充滿刺鼻氣味的病牀上。痛苦的是遇到一個有着相同命運並喜歡自己的人卻發現他消失在自己的世界。

姐姐知道自己總有一天也會消失,於是自暴自棄卻不被母親允許。看着生下來就是為了守護自己的妹妹,於是決定在生命的最後守護妹妹一次,她再也不要接受妹妹的給予,她最渴望只是解脱而已!

縱觀影片,痛苦的不止姐姐一人,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承受着壓力。都在命運與愛的漩渦中糾纏,不論是母親的瘋狂,或是其他人的行為都是愛的表現。姐姐總會去向遠方。大家總會悲痛。但是最終總會釋然,最後的最後,妹妹會説:姐姐就是姐姐,沒別的原因!

靈魂歸於平靜,生活也歸於平靜才是最好的選擇。

《姐姐的守護者》觀後感2

昨夜觀一讓人潸然淚下影片名曰“姐姐的守護者”耽誤了睡眠時間,今一整日顯得萎靡不振。但即早些睡亦是睡不着。因週日晚生物鐘總習慣晚睡。週一則習慣精神恍惚,呵欠連連。午休時老被外邊嘈雜聲所驚醒。心底只歎氣兼無可奈何,亦讓吾想起那句:“只許州官居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竟是如此貼切。

據聞要降温,上班時只覺外邊狂風大作,風沙橫行,剛出門沙塵就吹進眼。忒難受。揉眼並無效,待進巷子時才將其攆出,好不舒服。

再步行遠些,處處猶見昨夜風肆虐時吹落的黃葉。瑟瑟黃葉仍在絮絮落地。在廣州這樣一四季並不太明顯的城市,也只有這樣的景象才能彰顯冬日要來臨之趨勢。勾勒起我們心底的思念之情感念之意。

話説“姐姐的守護者”起初看時不以為然,既然妹妹anna要狀告雙親從出生起便將其做為患白血病姐姐救命的良方。毫不誇張地説妹妹的出生就是為了姐姐。輸血,幹細胞,移植骨髓,現在甚至要捐腎。妹妹anna這次就是不願捐腎給姐姐kate才去找律師。法院審訊過程中,為了病魔中的大女兒歇斯底里的媽媽,不屈不撓的律師,還有追求正義公正的法官。他們都表演得那般到位。演技當然可圈可點。同時品格也令人肅然起敬,只能説在真愛病魔面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誰是誰非。

及至後來法庭上辯得難解難分之時,哥哥jessie再也忍不住,把真相説了出來。原來狀告雙親是姐姐kate的主意,因為她不想再拖累家人,且她自己也想安靜地離開這個世界。便上演了一場由小女兒狀告父母親的戲碼。待認清故事的來龍去脈,分清條理之後對他們一家子的堅強勇敢和不離不棄所震撼。

親情永遠都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情感,是其他任何情感所不能替代和複製的。親恩點滴記於心。時常自醒,對於雙親兄弟姐妹我們是否真正地無愧於心。

昨下午,外出小晃了回,待匯完款便經捷徑歸家,在一平地,驚喜地看到小朋友們在玩遊戲。此遊戲乃是真正意義上原汁原味,無害的,如跳繩,玩泥沙等。記憶瞬間流逝到了童年,每年這個時候應是跳繩和毽子風靡之時。放學後節假日玩得不亦樂乎。常樂不思歸。要幹活總找不到人,為此沒少挨父母的罵。

現今小朋友總是玩電腦遊戲的多,小小年紀便戴着深度近視眼鏡。最常見的就是一胖胖的小男孩,戴着價格不菲的近視眼鏡,理直氣壯,亦有些神氣地從你身邊而過。他的媽媽/奶奶則緊緊亦步亦趨地跟在身後,生怕兒子/孫子會飛走。每每看到這便歎乎於溺愛過頭。孩子總有一日得離開羽翼的保護。何不給他們於更多的空間。90後00後不久終歸得撐起整個天,但現看來怕是心有餘力而不足已。

《姐姐的守護者》觀後感3

很久以前就很想看《姐姐的守護者》,最近才終於在網上上找到這部片子。

影片的設定就很吸引人。小女孩安娜,受不了媽媽總是讓自己捐獻身體部件給姐姐,而將媽媽告上法庭,要獲得醫學上的獨立支配權。雖然,我不是很喜歡和倫理搭上關係的片子,但是這個充滿着矛盾的問題,還是讓我陷入深思。

影片先從這個家庭各個成員的視角,來敍述整個事件。

第一個,自然是當事人,小女孩安娜。她的敍述,有些低鬱。每個孩子的出生,都有着其意外性,而自己確實被計劃好,設計好的基因組,只為了和姐姐的器官,骨髓等匹配。媽媽為了姐姐,犧牲了工作,生活,而自己未嘗不是,小小年紀的她,為了姐姐,扎針,手術,住院...

小女孩把她珍藏的金墜子當了。略帶伏筆性質的連接,迎來了爸爸的敍述。

爸爸,雖然他管理家庭不多,家裏的事情,都聽從他妻子的,他總是靜靜在一旁。但他無疑是這個家中最看得清全局的人。他一下子就注意到了安娜沒有佩戴她珍愛的金墜子的。為了不讓這個,具有慧眼的人,透露太多給觀眾,導演只給了他一句話,那是全劇的伏筆:家庭的幸福下,潛藏着不滿,甚至怨恨。這些的爆發,很有可能讓這個幸福的家庭土崩瓦解。

哥哥的敍述,我沒有太深的印象。這個小孩,透着不成熟的躁動與不安,心裏在壓抑着什麼。

穿插着一些姐姐凱特病情惡化的情節,姐姐翻開她珍藏的相冊,開始了她的回憶。從父母生妹妹的決定,到自己那個沒有結果美麗的愛情,還有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其實她除了,病痛還承受了很多。幸福的轉瞬即逝,對弟弟妹妹的滿心虧欠,媽媽對她的照顧,一直要求她活下去,做諸多手術,更是壓得她喘不過氣。或許,她需要的只是在活着的時候,生活得幸福,而不是長久着,在內心忍受着這樣的痛苦。

但是牽涉進來的'不只這個家庭的人。法官是剛剛從喪女之痛回覆過來的。她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來平復,可見她愛女至深。在聽證會上,大家才知道,安娜的律師,接安娜的案子,不是為了錢,不是為了所謂的名望。他患有癲癇,他能深切知道,身體不能被自己支配的痛苦。這時所有矛盾都集中在了這個聽證會上的辯論。我屏住呼吸,思考着律師的每一句提問,和證人的回答。

當我還在思考,妹妹到底該不該勝訴的時候,安娜正陷入窘境。媽媽一再盤問她,為什麼不願意就姐姐,按捺不住的哥哥終於説出來了。原來,是凱特要求妹妹上訴的,因為她不想再忍受這樣的痛苦了,she wants to die!當時整個法庭都震驚了。我也震驚了。感覺自己前一個小時的思考都是白費的。真正該思考的是,凱特到底給如何選擇她的人生,家人該如何面對凱特的生與死。媽媽無疑是震驚最大的。當所有人都在提醒她,批判她,只是考慮凱特,過於盲目,沒有關心過其他的孩子的時候,她才發現,她最忽略的竟然是凱特的感受,逼着她一直走下去。

將影片推向這樣一個高度的導演,卻讓情節迴流了,矛盾的衝擊戛然而止。一個讓我有點失望的普通結局:在家人的互相理解與關愛中,姐姐平靜地走了,家人開始了各自地新生活,但是永遠都不會忘記,生命中,曾經有着那個堅強奮鬥地凱特。

或許,導演覺得,自己的影片,只是充當心理學家的角色,只能給出意見,真正的決定還是觀眾自己去下吧。

自從看了,安哲羅普洛斯的片,就覺得,沒有一部影片的敍述能勝於他的敍述。詩一樣的語言,詩一樣的情節,詩一樣的流動。但是這部影片的敍述,也是非常的舒服,一切都低沉的,靜靜的。沿着一條條涓涓小流,發現它們流入一箇中心。矛盾激盪,最終歸於平靜,有種潤物細無聲的安詳與博大。

看了些評論,説書裏面是妹妹死了,姐姐活了,而且覺得這個結局更切合主題。我覺得這樣就太殘忍了,難道妹妹真的就要一輩子為姐姐而活麼?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獨立的生活,而不是別人的備用倉庫。

《姐姐的守護者》觀後感4

世界上最感人的行為都來自愛,一切為了愛。

——題記

一個關乎生命和親情的很感人的影片。起因是妹妹安娜將自己的媽媽起訴了,覺得自己的出生就是為了能使姐姐凱特活下去,她不想繼續為姐姐捐獻自己的腎臟,不然以後就得小心翼翼地活着,“誰願意以後都小心翼翼的活着”,這就是她唯一的理由。

主題是什麼?在我看來,是“守護”吧。是凱特掙扎着的生命中,“守護”着她的形形色色的人吧。媽媽,懷揣着強大也強行的母愛,把“讓女兒多活一天”變成了生活的全部;妹妹,是為了救姐姐的命而被製造出來的,捐血,移植骨髓,只要姐姐需要;弟弟和爸爸,也已然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但他們都發自內心並認為生活就是該這樣。

有時覺得病人凱特反而是那個最累的人,當大家都到她病牀旁打算陪着走到最後的時候,他們抱的是什麼樣的心態呢,我相信每個人都是很真誠在陪伴的,可他們更多的也只是一個過場而已,一個和你沒什麼聯繫的親人,思想的遠比感情的大很多。還有人和凱特説你會好起來的,要相信。多麼套路的話,甚至他們不知道她最希望的是什麼,而凱特像一個看淡了的人似的,接受每個人的祝福,然後歡笑聊天。如果這時有個人只是靜靜的陪者,與她在意的聊聊天,或許那樣的送別對即將死的人更好。

而她的媽媽,那個讓人感覺最疼愛女兒的人,似乎走入了一個怪圈,甚至有時感覺女兒的活着都是為了不讓她媽媽的希望破滅。可我卻認為,人該知道什麼時候放手,即使再痛,一味的緊抓不放很容易讓人迷失,讓人看不清真正要的東西,我想這就是影片中媽媽給我最大的感受。當然,這些説起來總是輕描淡寫,沒有經歷過很多都沒法體會。只是平靜的接受自己該接受一切,也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如今為對方好已經不能成為藉口,更何況我們未必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

沒有再出現奇蹟,姐姐已經因為妹妹的出生,已經算是奇蹟多活了很多年了。姐姐就在和媽媽敞開心扉聊的那晚,留下了關於全家的幸福的回憶,還有自己的甜蜜的愛情的回憶(一本相冊),就在那晚停止了呼吸。

電影的結尾,安娜有一段發人深思的獨白,抄錄在這裏,作為這篇觀後感的結尾:

“我永遠都不明白為什麼凱特要死,我們都得活着。我想這是沒有理由的。死亡就是死亡。沒人明白。

從前,我以為我被放在地球上是為了救我妹妹,但最後,我做不到。

我現在意識到,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有一個妹妹。她太棒了。

總有一天,我會再見到她的。

但在此之前,我們的關係仍在繼續。”

《姐姐的守護者》觀後感5

我是在我同班同學的影響下才觀看了這部電影的。這確實是一部十分感人的電影,在看到感動的情節時,我也感動得哭了。

《姐姐的守護者》講述的是為了讓罹患血癌的凱特能夠活下去,父母通過基因技術“製造”了與凱特的基因完美配型的小女兒——安娜。安娜感覺自己只是姐姐凱特的“藥罐子”,11年來,凡是在凱特有需要的時候,無論是臍帶血還是白血球、肝細胞、骨髓,她都得源源不斷的向凱特提供。然而,即使有孤注一擲的媽媽、無可奈何的爸爸,以及身邊所有人的愛,凱特的情況還是越來越糟,腎功能的衰竭必須要年僅11歲的安娜捐獻出自己的一個腎。

這一次,安娜選擇了拒絕,並且尋找到律師坎貝爾把母親告上法庭,她要捍衞自己的身體。然而,法庭上哥哥傑西卻吐露了另一番真相。原來是姐姐在她的男友因癌症去世早就有了輕生,放棄治療的念頭,只是不想她媽媽對她的期望,她才不敢説出來。所以她想用這個辦法使媽媽放棄治療她的機會。事情被揭露以後,凱特的病情也越來越嚴重,最後他們一家人陪着凱特走完她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

看完這部電影,我們為姐妹之間的感情,姐姐跟她男朋友之間的愛情而感動。姐姐凱特跟她男朋友都是癌症病患者,他們都是樂觀堅強的人,他們兩個在彼此的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相互支持,相互鼓勵。雖然有時候化療等這些讓他們難受得很,但是他們之間的互助讓他們中誰都不感覺辛苦,因為此時他們身邊有一個可以理解他們痛苦,給予彼此安慰的人。所以即使兩個人的命運都蠻悲慘的,但是你絕對不會覺得他們可憐。因為我們很清楚能找到一個真正你愛的然後他又真正愛你的人真的很不容易的。最後凱特男朋友的離去就讓凱特感同失去靈魂一樣,這樣她沒有了一直支持她,鼓勵她,可以跟她分享快樂與痛苦的人,她的生存可能已經沒有了意義了。儘管凱特最後的輕生有點不尊重生命,可是她對愛情的那種執着與堅守還是可以理解了。

至於姐妹之間的感情,更為感動了。雖然小安娜的出生完全是為了拯救她姐姐,但是她自己卻心甘情願做這些,只為完成姐姐的心願。她雖為姐姐而生,但是卻始終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者。姐姐雖已離去了,但是她依舊堅持做他跟姐姐姐妹之情的守護者。

《姐姐的守護者》觀後感6

起初我真的以為這是一部妹妹為自己爭取部分身體使用權而將家人告上法庭的電影。

但是,你知道我要説不是,或者不全是……

太過感性的人會被細微的情感觸動,影片在不緊不慢的節奏中進行着,插敍,不同角色的獨白,情節的發展看似波瀾不驚,卻處處暗示着導演想要傳達的情感。沒有看過原著,單純從影片的第一次觀影來説我的感受。109分鐘,和演員們一起度過,眼睛紅腫。

説不出大道理,只是聯想到很多逝去或是曾經離死亡很近的親人和那些永遠在你身邊的家人。記得那年七年級,像往常一樣上課,教室門口出現滿臉鬍渣的老爸,和班主任一番交流後,讓我收拾東西。車上得知要前往的目的地,得知老爸匆忙從杭州趕回來,得知很多人都同時趕往那個地方。從城南到城北,不遠,車上爸爸放的音樂是梁祝。我們趕去像外公做最後的告別。到病房後,眼淚不由自主往下淌,媽媽哽咽的讓我不要哭,和外公説説話,外公在呼吸機的幫助下艱難的説着些什麼,他的一隻眼睛已經因為癌症的轉移看不見了,我看到他對我笑。外公的外形和以前很不一樣,獨自由於腫瘤變得巨大,他很艱難的對媽媽説話,媽媽一個勁的答應,舅舅在不遠處呆呆的站着,外婆被帶離了病房……

後來的一切,就像很小的時候在電影裏看到的一樣,醫生開始最後的搶救,所有人都被要求呆在病房外……媽媽被人拽着,瘋狂地嚮往病房裏衝,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那樣的行為,她説她的爸爸沒了。這是我第一次經歷至親的離去,當時很不能理解她的情緒,認為死亡是生命的輪迴,是一種自然生理現象。直到後來,我才漸漸意識到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和經歷。就像之後甚至如今的很多時候,每當談起外公,媽媽總是會很內疚的説,是因為當時她的不果斷,才造成了最先外公病情的耽擱。以致之後的所有,有關復發,轉移到死亡的不幸。

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母親的努力治療,拯救女兒的出於本能和常理的行為很容易的讓我聯想到自己的媽媽,不論是父母對兒女還是兒女的反哺。對生命的渴求,是人的本能。可是,在面對生存希望渺茫的時候,在不幸身患絕症的時候,我們是要勇敢的和病魔作鬥爭,一次又一次的接受痛哭的手術,還是選擇生命的終結?

片中所涉及的關於自我身體支配權的提出,也有她自己強有力的道理。且不論打這場官司的最最初衷,每一個生命來到世上,扁都擁有了自由的權利,這是相對於個體而言的。但是,在人所組成創造的社會裏,我們不僅僅的獨立的個人,我們有許許多多的情感紐帶,血緣以及社會聯繫。我們都擁有一份或多或少的責任。就如同片中母親的一味堅持。生命的平等,讓每一個人都有珍惜生命的權利,也同樣是因為生命的平等,妹妹也可以提出保護自己的健康我不能理解,當某一天,這樣的情況降落在自己身上是,你的選擇會是什麼?

或許,片中的父母,由於不幸患病的姐姐,忽略了其他的兩個孩子,我理解他們的行為,理智在很多時候是控制不了行為的。即使是謝耳朵這樣的怪中奇葩,也會妥協。很多家庭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是,都會有相當艱難的抉擇,影片中的一家也不意外,開片父親就説,這個家庭看似平靜,卻也充滿着裂痕……

亦或許,終歸,我們要尊重生命的自我選擇。

題外話,終歸是從內容角度來談感受。想象着想電影手冊所忠於追求的場面調度來講,説不出什麼,配樂很貼切,畫面總是帶有一種不真實的朦朧感,讓我覺着糾結又美好……

《姐姐的守護者》觀後感7

影片是圍繞着一個患有白血病的女孩兒展開的。為了救這個女孩,於是安娜出生了,她的身體一開始就不屬於自己,取骨髓、血液等身體重要的部分都是為了拯救瀕臨死亡的姐姐。當安娜的姐姐出現併發症腎衰竭的時候,安娜將母親控告上了法院,要拿回自己的身體支配權,她的媽媽並不理解這樣的做法,所以一場愛的救贖就此展開,當真相公開,我終於明白影片名姐姐的守護者真正的含義,那是對姐姐滿滿的愛。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裏很壓抑同樣也很震撼,那些快樂幸福的背後是怎樣的悲傷與痛苦。我想,在這部影片中,每個人無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沒有對和錯的區分,因為這根本就不是可以黑白字可以寫在紙上,它涵蓋的東西有很多,但最終指向愛。

對於安娜來講,她的出生只有一個使命——救姐姐,家裏一切的重心都圍繞着姐姐,她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如果她的控告完全是出於維護自己的權利,而不是姐姐的意願,我想我也很理解的,“生命高於一切“是生命倫理學的最高原則。每個人都享有屬於自己的權利,安娜這樣的做法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這是無可厚非的。只是在做出這樣的選擇會受到道德、親情、倫理的拷問,當這些衝突糾結在一起的時候,誰也不知道應該怎樣做。安娜在現代科技下是與姐姐完美契合的孩子,她的出生應不應該,如果安娜可以選擇,她會選擇這樣出生而接受這樣的生活嗎?我們不得而知。

人工生殖技術本來就是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不作細談,但作為醫者,我們要緊守倫理原則。移植醫學,是一門很偉大的科學,它給患者帶來了福音。你想,在瀕臨死亡的時候突然看到了生的希望,這是多麼讓人激動。當然,這需要供體與受體的配合。然而,我們卻忽視了供體的感受,安娜一次一次被醫生從身體上取走東西,這樣才可以挽救姐姐,臍帶血、淋巴細胞、骨髓……。最後到了腎臟,那這之後還會有其他的捐獻,她本來是一個健康的孩子,這樣一次一次的付出,最後也會威脅到她的生命,那麼她的權益應該如何來維護?

安娜的姐姐已經在一次一次的急救、手術、化療中磨滅生的希望,她活得很辛苦很痛苦雖然她很堅強,她知道自己有一天終將死去,可是每天要在忙碌的親人面前強顏歡笑,她的心理壓力也是很大的。那麼,她的感受應該如何照顧?是這樣痛苦的活下去還是快樂的離去?這其中涉及到臨終關懷與死亡倫理。

鏡頭到了海邊,我看見這個可憐的女孩兒遙望大海她笑得很開心,看着一家人相擁的畫面,很感動。我想,所謂的拯救如果帶給病人的是無休止的痛苦,那麼這樣的拯救又有什麼意義呢?那麼這樣的活着就已經失去挽救的意義。女孩不想再這樣痛苦下去,於是她策劃了一切,她想通過法律的手段來結束這樣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摺磨,當看到女孩兒在她媽媽的懷裏安然離去的時候,她應該是快樂的。面臨道德、倫理、情感的衝突,道德尺規的標準不同,每個人的選擇也許會不同。

影片的結果似乎是一個觀眾最可能接受的結局,最終所有的都回到自己的軌跡,這部影片很讓人感動,它全片都貫穿了愛,對於安娜來説,上訴的結果是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愛她的姐姐。為了她姐姐,11歲的女孩兒敢於向母親提出挑戰,她可以接受周圍指責的眼光,她願意把這個祕密永遠保守下來,哪怕媽媽一輩子都不會原諒她。如果不是到最後她哥哥説出了這個祕密,也許很多觀眾都會認為安娜自私自利,其實換個角度來講,如果安娜上訴是為了自己,她只不過是在維護自己的個人權益,只不過蒙上道德的面紗,我們看待的目光就不同了而已。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得不面臨個人權益與社會倫理道德規範之間的衝突。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人在社會中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就需要遵守各種規範,面臨不同的衝突,我們應該怎樣去做?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以我的觀點,我們需要把握自己道德的尺度,依照自己的良心,在有限的空間裏最大程度的爭取自己的權益。也就是説在追求自己的個人權益的同時不能違背做人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