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中話説孔子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13W

國中話説孔子讀書筆記

《論語》是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話説孔子讀書筆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請您閲讀。

話説孔子讀書筆記1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從孔子的這段話中,人們提煉出了一句流行的口頭禪——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常常是用來批那些沒有潛力、不懂道理或不可教化的人。這麼説來,宰予就成了一段不可雕的朽木。可是,宰予是孔子門徒中很有天賦的人,學習悟性很高,也很刻苦。自然,“朽木不可雕也”這句文中帶刺的罵人話就不該加在他身上。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句話的原意是:“腐爛的木頭不可能雕刻什麼了,糞土一樣的土牆不可能粉刷了。”看到這裏,似乎孔子對宰予的怒氣已經促使他拋開作為君子刻守的禮儀,開始拄杖大罵了。於是,很多人就由此得出一句出自聖賢之口的辱人之言,斷章取義,遺落了後面半句話:“於予與何誅?”這句的意思是“對宰予,我還能責備什麼呢?”由此可見,孔子其實是在拄杖歎息。原來,宰予雖然是一塊學習的好料子,而且勤奮上進,頗入孔子法眼,但是天不作美,他的身體卻十分的虛弱,時常生病。我想,身體孱弱的宰予在白天學得太累了睡上一覺,確實是無可厚非的事。孔子不是在歎息宰於做為讀書人白天睡大覺的表面現象,而是在感歎宰予身體狀態之差,承受不起他奮起學習的決心。他是為學生的身體擔心啊!

孔子説:“當初我看一個人,是聽了他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現在看一個人,我聽了他的話,還要觀察一下他的行為。這種情況,我是經過宰予的事情以後改變的。”孔子之所以能夠門徒三千人,培養出七十二位聖賢,就是基於他對於人的天賦與人的身體是很清楚,而對每一個學生又是有教無類的緣故。

但是,現在的人們在文縐縐地罵着:“朽木不可雕也”時,又有幾人想到這一層?

孔子是個很體諒學生的老師。

話説孔子讀書筆記2

一個甘願把趕馬車當作自己專長的人,以自己的灑脱與智慧,脱出凡人的概念,成為兩千年來“不朽”的聖人。

我是喜歡朗誦古文的。三年級的時候,無意之間看到了學校正廳的揭示板上的一句孔子的格言,回家後便搖頭晃腦,不厭其煩地反覆吟誦。我很喜歡古文的韻律與簡潔。起初父母對我示以百分之三百的贊成。可是時間一長,連父母都厭倦了,因為我只會一句,每天用各種腔調去讀。父母不願打擊我,便買了一本《論語》。就這樣,我和孔子有了第一次接觸,雖然我還不是太懂裏面奇怪的文字組合。

隨着對“仁”的認識逐漸加深,我對孔子也多了幾分尊重與敬仰。他的“信”也是我所奉行的,即使不是能百分百做到。孔子灑脱,他説一個真正的人本來就是不成器的。可是現在的家長卻要求自己的孩子個個成器。成器的目標無疑就是成為某方面的專家,好在社會上混一個穩定的職業。這樣固然好,可孔子為什麼不呢?當有人笑他博學而無所專時,他就自嘲説,要把趕馬車作為專長。這,就是人與聖人的差別吧。

孔子灑脱。他説要以德報怨,以德報德。現今能做到這點的人有幾個?即使一個人的無意之言不小心中傷他人,可能也會遭到意想不到的報復。以德報怨已經成了許多人口中的空話。

孔子灑脱。當別人都在海闊天空地大談理想時,他卻語出驚人:“我希望在暮暮三月,輕裝出發,約了若干朋友,到河裏游泳,在樹下乘涼,一路唱歌回來。”可見孔子未染的氣息,性情與靈魂。那些遙不可及的理想與之相比,是否太過俗氣?

一份灑脱,一份寬容;一份灑脱。一份輕鬆;一份灑脱,一份自在。拋開所有顧慮,給人性一份灑脱,豈不妙哉?

話説孔子讀書筆記3

我喜歡讀閒書,即使是正經書,也不妨當閒書讀。譬如説《論語》,林語堂把它當作孔子的閒談讀,讀出了許多幽默,這種讀法就很對我的胃口。近來我也閒翻這部聖人之言,發現孔子乃是一個相當灑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倫,是一種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實對於功利的態度頗為淡泊,對於倫理的態度又頗為靈活。這兩個方面,可以用兩句話來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個讀書人。一般讀書人寒窗苦讀,心中都懸着一個目標,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為某方面的專門家,好在社會上混一個穩定的職業。説一個人不成器,就等於説他沒出息,這是很忌諱的。孔子卻坦然説,一個真正的人本來就是不成器的。也確實有人譏他博學而無所專長,他聽了自嘲説,那麼我就以趕馬車為專長罷。

其實,孔子對於讀書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張讀書要從興趣出發,不贊成為求知而求知的純學術態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還主張讀書是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種沽名釣譽的庸俗文人("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他一再強調,一個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實學,而無須在乎外在的名聲和遭遇,類似於"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這樣的話,《論語》中至少重複了四次。

"君子不器"這句話不僅説出了孔子的治學觀,也説出了他的人生觀。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個學生聊天,讓他們談談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別表示想做軍事家、經濟家和外交家。惟有曾點説,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輕裝出發,約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裏游泳,在林下乘涼,一路唱歌回來。孔子聽罷,喟然歎曰:"我和曾點想的一樣。"聖人的這一歎,活潑潑地歎出了他的未染的性靈,使得兩千年後一位最重性靈的文論家大受感動,竟改名"聖歎",以志紀念。人生在世,何必成個什麼器,做個什麼家呢,只要活得悠閒自在,豈非勝似一切?

學界大抵認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於什麼是"仁",眾説不一,但都不出倫理道德的範圍。孔子重人倫是一個事實,不過他到底是一個聰明人,而一個人只要足夠聰明,就決不會看不透一切倫理規範的相對性質。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這句話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備條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歸結為忠恕二字,其實孔子決不主張愚忠和濫恕。他總是區別對待"邦有道"和"邦無道"兩種情況,"

"之時,能逃就逃("乘桴浮於海"),逃不了則少説話為好("言孫"),會裝傻更妙("愚不可及")這個成語出自《論語》,其本義不是形容愚蠢透頂,而是孔子誇獎某人裝傻裝得高明極頂的話,相當於鄭板橋説的"難得糊塗"。他也不像基督那樣,當你的左臉捱打時,要你把右臉也送上去。有人問他該不該"以德報怨",他反問:那麼用什麼來報德呢?然後説,應該是用公正回報怨仇,用恩德回報恩德。

孔子實在是一個非常通情達理的人,他有常識,知分寸,絲毫沒有偏執狂。"信"是他親自規定的"仁"的內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説:"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徑("硜硜然小人哉")。要害是那兩個"必"字,毫無變通的餘地,把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還反對遇事過分謹慎。我們常説"三思而後行",這句話也出自《論語》,只是孔子並不贊成,他説再思就可以了。

也許孔子還有不灑脱的地方,我舉的只是一面。有這一面畢竟是令人高興的,它使我可以放心承認孔子是一位夠格的哲學家了,因為哲學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麼會一點不灑脱呢?

隨感:在這篇文章裏,作者欽佩孔子的那份灑脱,欽佩這位哲學家的灑脱,作者説他是夠格的哲學家,哲學家就是有智慧的人,在這句話裏包含了作者深深的讚美,讓孔子的灑脱得到完美的詮釋。

話説孔子讀書筆記4

從一本語文閲讀資料裏,看到了周國平的文章《孔子的灑脱》,眼前忽地一亮,彷彿進入了景色新鮮而奇異的世界,又恰似一縷清風吹過,讓人心曠神怡。

這寫文章的人肯定也有着不一般的思維吧?我這樣想着。一行不淡也不濃的文字輕盈地映入眼簾:“近來我也閒翻這部聖人之言,發現孔子乃是一個相當灑脱的人”。孔子,儒家文化的創始人,一個以封建禮儀貫穿整個社會和中國歷史的人,竟然是個灑脱之人?從來也沒有聽説過。這,又是一個亮點,它把我帶進了無限的好奇之中。

“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倫,是一種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實對於功利的態度頗為淡泊,對於倫理的態度又頗為靈活。這兩個方面,可以用兩句話來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首先是對“君子不器”進行解釋。“説一個人不成器,就等於説他沒出息,這是很忌諱的。孔子卻坦然説,一個真正的人本來就是不成器的。”“一個真正的人本來就是不成器的。”這話説得太絕妙了。綜觀古今,真正的君子都正直、無私,淡泊名利。可是,這樣的人被社會所重用的能有幾人?反而是善於投機鑽營的小人,因為無所顧忌而不擇手段,有了許多的升遷機會。“君子不器”,果真是這樣!一個兩千多年前的古人竟然能把社會看得這麼透徹,真的是難能可貴啊。可是,這樣的解釋,似乎還有些含義沒有説盡,有些膚淺了。

我正這樣思忖,卻見作者在文章中寫到:“他一再強調,一個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實學,而無須在乎外在的名聲和遭遇”“人生在世,何必成個什麼器,做個什麼家呢,只要活得悠閒自在,豈非勝似一切?”讀罷,感歎。原來,孔子的“君子不器”是君子不屑於成什麼象徵功名利祿的器。怪不得孔子的言論能流傳千古,因為他的言語裏藴涵着人世間的大智慧。

思緒還沉浸在孔子的“事功”的觀點裏,眼神卻急切地追尋到了關於“人倫”的論述。

作者以同樣的筆韻把讀者引到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境界。“學界大抵認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孔子卻曰:“君子不仁”。那麼,到底什麼是“仁”?孔子又是怎樣地看待“仁”呢?作者首先肯定了孔子是一個“重人倫”的聰明人,是一個能夠看透一切倫理規範的相對性質的聰明人。所以,順理成章地也就引出了孔子的“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的話來。

“有人把仁歸結為忠恕二字,其實孔子決不主張愚忠和濫恕。”作者的話本來就讓人好奇了,可是,他又在文章中扔下了一枚不大不小的炸彈。“‘邦無道’之時,能逃就逃,逃不了則少説話為好,會裝傻更妙。”“有人問他該不該‘以德報怨’,他反問:那麼用什麼來報德呢?然後説,應該是用公正回報怨仇,用恩德回報恩德。”這是孔子嗎?讀罷,除了沉思,更多的是吃驚,然後在醍醐灌頂之餘,不由得掩卷感慨:“孔子實在是一個非常通情達理的人。”

話説孔子讀書筆記5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裏給我感受最深的兩則。前一則,那麼,他們中必定有我的老師。後一則告訴我們:聰敏而一則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羞恥。這兩句話雖是説:幾個人在一起出自--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對我們的學習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人不怕犯錯誤,只要勇於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己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當的時候,一經別人指出,他就會立即道歉並改正。他的弟子子貢就曾經感慨過?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説:“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就是説教師對自己要努力學習,永不滿足;對學生要勤奮教導,不知疲倦。《論語》引孔子的話説:“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去爾已矣。”他説,如果説到聖與仁,那我怎麼敢當!我只不過是學習和工作從不厭倦,教誨學生總不知疲倦,那是可以這樣説的。

在《論語》裏對曾經犯過錯誤的少年,孔子表現出寬宏的胸懷。他説:“人潔以進,於其潔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説人家已經去掉了污點而進步,就要讚許他的潔淨,對他的過去不應該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將孔門的七十二賢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樹苗的話,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們共同營造了一片生命的綠洲,兩千多年來,我們華夏大地。這一片綠洲一直點綴裝扮着。

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也就是説,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麼用處呢?又説:“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也就是説,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

通過學習《論語》,我懂得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更讓我明白了關於學習和讀書的方法、態度,真是得益非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