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天堂電影院》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1W

《天堂電影院》觀後感精品多篇

《天堂電影院》觀後感 篇一

因為最近夜裏靜靜的一人,看一些熱鬧的電影,所以網上下載了《天堂電影院》已經快半個月,一直到今天才有空打開看。一看,居然有4部分(後來才知道是導演編輯加長版),以為自己恐怕得分兩次才看得完。

誰知道,一開始看,就放不下了——這感覺很像當年看章詒和的《往事並不如煙》。好多年沒看過這麼讓我感動萬分的電影了,覺得是工作以來看過的最經典的一部電影!

故事用蒙太奇的手法回溯託託30年前的回憶,故事細膩動人,看得我唏噓不已。尤其是導演在片中設置的若干小橋段,常常令我有心頭一動的感覺。例如託託給神甫打工時打瞌睡,結果神甫非得託託搖鈴才記得禱告詞;上數學課,託託教同伴5*5=25,可是同伴看到他本子上的聖誕樹之後,居然傻傻地答“等於聖誕”;阿爾弗雷德為了幫託託開脱,“變魔術”給託託母親50里拉買牛奶錢;阿爾弗雷德在考場裏抓耳撓腮求託託幫他作弊的樣子;託託偷學放映技術,趁阿爾弗雷德去上洗手間偷偷換膠片;劇院裏的人捉弄愛在看電影的時候睡覺的男子;劇院外的人瘋狂地擠着要進爆滿的劇院看電影,阿爾弗雷德好心地用鏡子投影到廣場對面的牆上給人們免費看,結果卻招致大火燒瞎眼睛;託託愛上艾琳娜,結果多次在艾琳娜家樓下等待無果,憤怒地回影院後撕情書,結果艾琳娜竟主動送上門來,倆人終於在一起;陷入戀愛中的託託和艾琳娜開着破車郊遊,結果車壞在路邊攔車,攔到的卻是艾琳娜父親的車,後面出現的畫面是在影院裏紅腫着的眼睛的託託;夏日在郊外放映電影時詛咒天下雨就可結束放映,此時竟真的下起瓢潑大雨,艾琳娜猶如神話般出現,倆人在雨中狂吻;艾琳娜和託託約定在搬家前見面卻遲遲不來,託託飛奔着去艾琳娜家找她,中間穿插着電影裏男女情侶吵架分手的鏡頭,隱喻託託即將幻滅的愛情……

太多太多了。意大利人似乎生來就擅長用畫面來講故事,幾乎沒有一個廢鏡頭,前後總能連接交代上,例如前面那不勒斯人中彩票,後面影院失火就來投資蓋新影院;託託被拉去服兵役,一年後再回到家鄉,(本站☆)當年自己和艾琳娜郊遊的破車已經被雞當成了安樂窩,今昔鉅變不言而喻……

演員的演技也是非常不錯。小託託的扮演者特別的可愛,尤其是他獨自一個人對着電影膠片説話的樣子,和阿爾弗雷德做鬼臉的樣子,和阿爾弗雷德作弊時討價還價的樣子……青年時期的託託也很不錯,把戀愛的青澀滋味也生動地表現了出來。阿爾弗雷德的扮演者更是出色,他是整個電影的靈魂,讓人總覺着牽掛。當他淡淡地説,放映卓別林的《摩登時代》時前妻過世;當他坐在路邊給託託講士兵的故事;當託託退伍,他和託託在海邊勸説託託離開家鄉出去闖蕩;當他在車站和託託分別,狠狠揪住託託的衣服在他耳邊叮囑不許回家、不許想念、不許寫信……

當然,最最高潮的部分出現在電影最末,當成名的託託獨自一人在放映室裏看阿爾弗雷德留給他的膠片,原來竟是當年老頭將被刪節的接吻鏡頭全部接在了一起,託託的笑容映證了兩人的心心相通,也再次將觀眾的思緒帶回到片首,神甫審片時在接吻處搖鈴示意刪節;託託偷偷看阿爾弗雷德刪去的膠片,要求拿回家去……幾十年前的一切,重新浮現,如此鮮活!

當然,這只是戲劇。阿爾弗雷德用欺騙讓託託離開了愛人,遠走他鄉開創事業,終於成了名導演。我們也可以設想,如果當初託託不走會怎樣?也許和阿爾弗雷德一樣,終生只是個沒出息的放映員;也許真的和艾琳娜在一起,卻未必真正幸福……當愛情成為遺憾,猶如悲劇的結尾總令人回味無窮,它才顯得格外的美。多年後,艾琳娜早已風華不在,成為人母,那也絕對不是白雪公主和王子的結局吧!

電影並非人生。電影裏那些令人深深緬懷的吻戲,無非是一出出刻意安排的高潮,卻免不了戛然而止;而真正的愛,卻不會因此簡單的結束。正如託託即使離開故鄉30年,阿爾弗雷德對他的愛依然還深沉地影響着他、激勵他在事業上奮發向上;母親的愛依然還在,30年來天天為他不曾鎖過家裏的大門;艾琳娜的愛也依然在,即使嫁作人婦,託託的電影依舊每部都看,心中對託託的思念也依舊深藏……

這正是阿爾弗雷德告訴託託那個士兵的故事的寓意吧!士兵之所以在接受99天的考驗後放棄公主,並非不愛,而是為了讓這愛更加長久,耐人回味。

突然想起蔡琴的歌,感謝那些人,感謝那些事。發生在生活中,它們是悲劇;放在熒幕上,它們是讓無數人回味無窮,心潮跌蕩起伏的偉大作品。

《天堂電影院》觀後感 篇二

《天堂電影院》裏上映的故事。

早就想分析意大利導演多納託雷的電影,作為他最有名的三部曲,《西西里的美麗傳説》、《海上鋼琴師》和《天堂電影院》,每一部都是經典之作,看了一遍又一遍,想要動手寫點東西,就是不敢,因為自己的功底太淺。這不是客套。今天之所以動手敲下這些文字,因為自己太喜歡了。

今天我又看了《天堂電影院》,作為導演的成名作,當時他才30多歲,有人説這是導演對家鄉對自己生活的回憶,也有人説這是導演在用一種方式告訴大家,傳統和現代的隔離。不管怎樣,電影裏的那些人和那些事都讓我們沉浸其中。閉上眼睛,我能感受到影片背景音樂的流動,每一個情節都深深地印在腦海裏。

一部好的電影當然離不開好的演員,這部電影卻沒有璀璨明星,一個個都是普通演員,甚至是街上偶爾遇到的一個普通人都在表演。但他們的表演卻生動自然,詮釋了表演的真諦:不需表演。而導演也似乎在敍述自己對家鄉的記憶,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回憶。整部電影就像一首曲子,委婉動聽,帶點歡快,伴着憂傷。

《天堂電影院》是意大利一個小鎮上的普通電影院,在那個年代它恐怕是大家最重要的娛樂方式了。因為時代的限制,所有看電影的人都看不到接吻這樣的鏡頭,原來電影在公映之前都由神父提前“審核”過了。除了神父和放映員外卻有一個觀眾每次都能看到這些鏡頭,他就是可愛的“多多”。這個孩子大約才上4年級,他是神父身邊的助手,一個做禱告就會瞌睡的小助手,因為他晚上總會去看電影,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看電影(這一點我和他一樣)。由此他開始接觸電影放映員艾費多。他們相處得就像父子倆一樣,整天形影不離。艾費多教會了多多怎樣放電影,但是艾費多並非情願,因為作為一個一輩子都在小鎮的屋子裏放電影的人來説,他對多多寄予厚望,他不希望孩子像他一樣默默無聞,待在家裏,他希望孩子能夠走出去。而作為孩子的多多卻被電影深深吸引,最終他在放映室的一個意外火災之後,接替了燒傷的艾費多,成為了鎮上的“合法”小放映師。

這個時候,電影院迎來了它的整修,多多也迎來了一段全新的生活經歷。當然孩子終究長大了,他開始了初戀,然後當兵,最後離開家鄉。這一走竟然30年。

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多多之所以這樣離開家鄉,沒有繼續從事放映師的工作,完全是因為艾費多的影響。艾費多曾經在海邊和多多的對話也許是這部電影最深沉的對話了:經常待在一個地方,會把它當作全世界,會相信事情一成不變,離開這裏,過了幾年,一切都會變。當多多以為這又是艾費多在説電影對白的時候,艾費多告訴多多,這不是電影對白,是他心裏的話,人生與電影不同,人生要辛苦的多。看到此處,忍不住鼻子就會酸,艾費多放了一輩子電影,看到的東西不能不算多,但是他終究明白,電影不是真實的人生,他一直生活在電影裏,從來沒有走出去。看着艾費多無奈的樣子,你能感受到他對多多的期待。多多其實是在玩成艾費多的夢想——走出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告訴多多:他不想聽多多講,而要聽別人講多多。這種期待令多多振顫,最終驚醒了還在猶豫的多多,那一夜,多多沒有睡覺,坐在台階上陷入了沉思,他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打算。可以説,沒有艾費多,就沒有後來功成名就的多多。

我幾次看這部電影,總會在多多將要離開家的那一段停下來,艾費多抓住多多的衣領,激動地説:不準回來,不準想我們,不準回頭,不準寫信,想家時要熬住,忘記我們,要是你失敗逃回來,不要來見我。被艾費多推走的多多所聽到的最後一句話是:要熱愛工作,就像小時候熱愛放映機一樣。我想,多多應該感謝艾費多,不僅僅是這些話語,更是一種生活態度,艾費多給予多多的不僅是一段美好的回憶,更是一段打動心扉的成長曆程。

多多闊別30年重新回到家鄉是因為艾費多去世了,母親通知他回來。這其實是電影的開頭部分。在大都市羅馬的多多陷入了回憶中,艾費多的音容笑貌,艾費多勸他不要放棄學業,艾費多像父親更像朋友一樣影響他的品質,情緒,性格。《天堂電影院》是他們相聚的場所,更是他們生命連接的所在,也是多多成長的搖籃。艾費多是多多難以忘懷的朋友,《天堂電影院》也是多多刻骨銘心的記憶。

回到故鄉的多多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熟悉和陌生。《天堂電影院》早已經停業,並且馬上要被摧毀。多多走進這家承載着美好回憶的電影院,看到的是一片狼藉,破敗不堪。也許真的都會變,就像艾費多説的。這個片段時間很長,只有背景音樂,沒有對話,沒有旁白,也沒有任何心理活動的處理,多多一個人靜靜的看着,看着。

電影的結尾很奇特。艾費多留給多多一份特殊的禮物,一盒曾經剪下來經過重新處理的各部電影的吻戲。多多一個人看着笑着,最後哭了。片子放完,電影結束。

《天堂電影院》沒有了,但它一直存在於多多的夢裏。

《天堂電影院》觀後感 篇三

首先我要説,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跨越年齡,跨越階層,跨越語言,跨越文化。無論誰都可以從中感受到質樸,熱烈,温情。

整部影片深深瀰漫的温情而又憂傷的情緒感染着我,我不知道這是關於一場什麼樣的追溯。每個温情簡短的橋段都似曾相識,那不是曾經的我們或者身邊某個熟悉的場景嗎。

這是關於一個男孩的成長蜕變史。

這是關於一場熱烈而憂傷的初戀回憶。

這是關於電影發展過程的盛宴。

這是關於一個小鎮的興衰歷史。

這是關於關於親情的點點滴滴。

這是關於年輕的那些瘋和傻,我們深刻銘記的事情。

總之,親情,愛情,成長,初戀,電影,新生,回憶。每一個主題都如此契合默契的穿插,配上温情的音樂,有着淡淡的感動和自己品味的`欣喜。

在艾琳娜的女兒代表的新生力量的笑聲中,給予上一代人太多快樂、太多回憶的天堂電影院轟然倒塌時,在電影院度過青春年華的老人們留下悲傷的淚水時,是天堂電影院拋棄了他們,還是他們拋棄了天堂電影院?

拿到了老放映員的送給他的膠片盒,多多安慰地笑了,也許,他懂得回憶是如此美好,它永遠存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即使是錯過了的美麗。

就像艾琳娜所説的:“沒有比這更好的結局了。”

燈光熄滅,眼前的銀幕亮了,一個個擁抱的鏡頭流瀉而出。

影片流動着,多多的眼中亮閃閃的,笑着,流着淚,在這一剎那間,他或許想起了那個執着的熱愛影片的少年,那個在心愛的女孩窗下站了九十九天的勇士,那個火熱青春的愛戀、衝動、離別和奮鬥。而温情此時也靜靜的充盈了每個角落,暖進了心裏。

《天堂電影院》觀後感 篇四

我始終相信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天堂電影院》最感動我的讓我記憶最為深刻的是影片中多多的感情。

對膠片的感情

小時候的多多是個調皮搗蛋的小鬼頭,他不僅喜歡看電影,還喜歡看放映師艾弗達“剪”電影。他很多次都會違背媽媽的話語而偷偷的溜去看電影,而且還把艾弗達剪的膠片偷偷的收藏起來。有幾次被媽媽發現了,還因此被媽媽打了,他仍然沒有放棄去電影院。多多雖然調皮搗蛋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他對自己喜歡的東西的執着和堅持以及不顧一切。那是一種孩童的喜歡,其初衷很簡單,或者僅僅只是出於好奇,感覺神奇。但是,當他更深的接觸到這樣的事物時,他毫不倦怠,始終在那個崗位上奉獻自己。小小的多多,從小就有那麼堅毅的性格。膠片記錄了那個小鎮的文化風俗,記錄了艾弗達長達多年的放映歷程,同時也伴隨了多多的成長。

影片的最後,我們依舊可以看到年近五十多歲的多多,看到那些長達三十多年被剪下來的禁忌的膠片重新接在一起,在放映機前放映時,多多臉上那孩童般的純真,是多麼的感動人心。多多用他的一生在為自己所鍾情的事物奉獻。或許看到最後,當他回到成長的小鎮裏,當他得知當年的那個真相時,心裏會有不解。但是,我相信當我們看到最後這個畫面時,我們會很釋然的去接受這樣的結局。因為多多始終最愛的是膠片。膠片是他情感的寄託。那種可愛那種激動那種動情的表情,唯有膠片可以賦予。他對膠片有着一種痴。近於癲狂的痴情。

對艾蓮達的感情

多多和艾蓮達的感情,或許更多的是趨於苦情吧!從一開始,兩人就被家裏反對,但是他們依舊奮力掙扎。多多的愛戀是深沉的,多多的情感是執着的幾乎近於頑固。於是在幾十年後,依舊保持着單身貴族的身份。當初的歇斯底里,當初的一切誤解都是他心裏不曾放開的痛。當他再次回到小鎮,他依舊忘不了他生命中的這段銘心刻骨的愛情,他依舊不曾忘記那個他生命中所認定的女人。但是,在真相未揭曉前,他始終是懷着恨意,其實很明顯是源於愛意。當最後,多多得知了艾弗達欺騙了他以後,多多年邁的容顏上又重新煥發出了那種光彩。他甚至還是會任性的去做一下比較衝動的舉動,他會候在艾蓮達的新家庭外面,約她,和她見面,想要帶她走。但是,我們誰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我始終佩服多多對於愛情的執着。一個為世界所熟知的著名導演,在承受如此多壓力的情況下,他依舊可以保持着內心那份純美的情感。這是可以讓我們現在的人們去學習的。很多時候,我們在抱怨世界的不公平,抱怨命運的不公,那是因為我們始終做不到堅持,做不到去真正執着於一些事。

多多的情感結局雖然是個悲劇,但是我想最終是釋然的,當他看到那些膠片的時候,他就已經知道自己得到了什麼。命運重來,或許還是會在這條路上。因為,他屬於膠片世界。註定了苦情,命運安排,在此,相信艾弗達就是那個命運之神,他們的愛情是苦情。

對親人的感情、對故里的感情。

影片中,小時候的多多是恐懼媽媽的,但是其實媽媽是最瞭解多多的。多多對媽媽是懷着感激和愧疚之情的。因為媽媽支持了他往夢想道路上走,鼓勵他去尋找自己想要的。多年後回到故里,媽媽依舊是那個記憶中的媽媽,依舊是那個可以讓他找到自己的一個參照。雖然故里物是人非,人人被他的身份所迷惑而有疏遠的感覺,但是媽媽始終是他堅強的後盾,所以,他感激媽媽;而他不曾照顧媽媽,不曾在年邁的媽媽身邊盡過兒子該做的事情,所以他會愧疚。

多多對故里有着複雜的情感,因為這裏有着一些歡快的記憶,也有着一些沉重的記憶。所以關於回不回故里都讓多多矛盾。他恐懼,但是還是會丟舍不開這裏。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着一些或喜或悲的情感,有着一些或多或少的留戀和牽掛,於某些事某些人或是某個地方。閲歷是人成熟的標誌。當看到那滿頭白髮的多多出現在我眼前時,我想説我被吸引了。那是一種我企及的東西。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現在的我還年輕,現在的我們都還年輕。於是我們的羽翼還是那樣的年輕。很多事情該捨棄就得捨棄,所謂“捨得”本就是那麼不經意間我們不得不做的決定。只要我們認準了自己的目標,只要我們懂得我們不會為此而後悔,我們就該往自己夢想的路上去進發。不要在乎多難,告訴自己,向多多一樣:不成功不回來!因為這樣一種情感,所以可以將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

多多的情感是純粹的,是乾淨的,是永遠讓我銘記的。那是一種純純的感動。是我喜歡的一種對待情感的方式,對待喜愛事物的態度。

天堂電影院,從影片中看主人公熱愛看電影。那些在影院中享受天堂之樂的人,或許也會如我一樣在天堂電影院中讀到一種人生!

《天堂電影院》觀後感 篇五

這是一部講述時光流逝的電影;電影裏有青春的記憶,有生命的美好,有無盡的思念,不能磨滅的愛。

青春是什麼?這個問題似乎只有等到青春消逝無蹤的年歲才能回答。就像現在的我,在午夜夢迴之際常常驚覺時間太瘦,指縫太寬。青春的歲月恍如隔世,如今恍然間已過不惑之年。所以就像康永哥説的那樣,青春就是當你擁有的時候,你可以盡情地揮霍它,而你卻不知道你在揮霍它。青春之所以美好,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對於自己擁有青春不知道,我們對於青春轉眼即逝不知道,我們對於青春轉眼即逝之後再也回不來不知道。然後我們對於我們不知道這件事情,也不知道。

所以,青春的真諦就是無知。

除了青春,《天堂電影院》還講述着友誼和故鄉,成長和愛情,別離和希望,以及夢想。上帝説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上帝説要有影,於是便有了影。當影院的燈暗下來的那一刻,頓覺在光影之間實現了全部的夢想。曾經的點點滴滴,執念縈繞心頭。而當驀然回首,一幕幕往事重現,那些曾讓我們哭過笑過的往事流年,清晰如昨。於是知道,那些我們最美好的年華終可以小心拿起,而後輕輕放下。

多多的成長經歷,童年的創痛,少年的友情,青澀的愛情,兒時的夢想和長大後的物是人非,都在光影中一一呈現你來尋找的已不見,曾經的你也將消失。所以,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最感動是艾費多留給多多的遺物那盤剪掉的錄像在私人影院放出來的時候,那些抖動粗糙的畫面,令人潸然。特別是影片的最後,當天堂電影院倒下的那一刻,眼淚一下子崩潰決堤,洶湧氾濫。

我們每個人,都會像多多一樣不可避免的長大,回憶永遠留在時光長河中。天堂電影院會逝去,我們也遠行去成就事業;生命中的悲欣交集皆會留在那被保存的膠片中。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天堂電影院那是我們心中最珍貴的記憶。

電影看得人很傷感,但生活就因為充滿許多的無奈與不確定才能更加美麗。

其實最促動我去看這部經典老電影的,是電影的配樂小提琴版的主題曲。我最喜歡兩個版本,一個是當今世界頂尖的小提琴大師以色列猶太人帕爾曼,另一個是英國年輕的美女小提琴天才克洛伊。當悽美的琴聲響起,如泣如訴,穿透人心,靈魂也開始顫動。音樂是生命長河中最美的激盪。聆聽音樂其實也是在傾聽歷史和生命迴響。尤其是當我們對生活、對生命有了更多經歷和感悟的時候,這種迴響會愈加強烈。在用心聆聽音樂的過程中,生命的沉澱得到了昇華。電影中原版是帕爾曼的演繹,舒緩、深情,讓人內心既平靜又震撼,不知不覺中,竟然淚流滿面。小提琴的音色,割裂山川雲海,彌合黑夜白晝。

三十年沒回家鄉的多多最後參加艾費多的葬禮,親眼目睹了承載着所有童年記憶的影院被炸燬。很多時候,離開了故鄉不是不想回去,而是太念舊,害怕回去,害怕看到滄海桑田物是人非。有些人,來不及説再見就走了;有些事,來不及告別就沒了。愛別人或是被人愛,都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時光沉澱了優雅,不必迷失於所謂的成熟與現實。在時間長河中,擁有一段只屬於你的經歷;在心靈深處,開闢一塊只屬於你的天地,多麼幸運!永不落幕的天堂電影院,屬於舊日,獻給記憶,那是一段小有遺憾的幸福時光。

崑山玉碎,香蘭泣露。一部真摯的電影,一曲感人的配樂。向經典致敬,絕不向黑夜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