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趙氏孤兒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8W

趙氏孤兒觀後感精彩多篇

《趙氏孤兒》觀後感 篇一

不久前,我於江海大影院觀看了《趙氏孤兒》這部影片,頗有感觸。至今,我的腦海中還時不時地浮現出影片中的一些精彩畫面。

這部影片記敍的是晉國時期趙氏遭人陷害,三百人被誅,只剩下一個孤兒,被大夫程嬰收養,將他撫養成人並報其殺父之仇的事。

這部影片,刻畫了許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其中有兩個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是程嬰,另一個是屠岸賈。

程嬰,晉國大夫。他是一個能以大局為重,以他人利益為重的人。當年,趙氏遭誅,莊姬夫人走投無路時,將其子託付於程嬰,並以身殉夫。程嬰將其子帶回家,卻在去公孫大人家時,趙氏孤兒被奉屠岸賈之命的官兵帶走。但他卻銘記着莊姬夫人臨死前説的話,於是他便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救回了趙氏孤兒,卻犧牲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

痛心之餘,他便一心想着要將孩子撫養大,為他報仇。於是,他將趙氏孤兒取名為“程勃”,並將他帶到了屠岸賈的門下,做他的一位門客。試問,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在屠岸賈的門下,他以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將程勃撫養成人。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屠岸賈終於遭到報應,終於倒在了程勃,倒在了趙氏孤兒的刀下。但他為此付出了畢生的努力,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程嬰的以大局為重的精神感動着千千萬萬的觀者,也給人以深深的啟迪。司馬遷曾説過:“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如果説程嬰最後的下場是重於泰山,那麼若是他未能將趙氏孤兒撫養成才的話,那他的死就是輕於鴻毛,微不足道了。

程嬰的精神讓我們敬佩,屠岸賈的嘴臉卻讓我們厭惡。

屠岸賈,晉國大臣。卻實在“奸”得可以,相對於三國時的曹操而言,真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影片中,他在趙相國向皇帝進酒時,乘機誣陷他,並要滅趙氏全族。其狼子野心真叫人膽顫!即使滅了趙氏三百人,他卻連趙氏孤兒也不肯放過,定要斬草除根。但再以大局為重,舍小家而保大國的程嬰面前,他也只能俯首而退。

俗話説得好:“好有好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果然,十五年後,他終於遭到了報應,死在了趙氏孤兒的劍下。真叫人怡然稱快。像屠岸賈這種人,在當時,就是一個社會的敗類。從他身上,我真正的明白了三國時期劉備的一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如今,我們做為一個公民,做為社會上的一員,更應該多為社會做貢獻,為社會注入新的活力。而不應該,一味的去幹壞事,沒有一顆善良之心,沒有一顆關愛之心,沒有一顆互助之心,沒有一顆感恩之心。那隻會像屠岸賈一樣,遭到人們的排斥,成為社會的敗類。

每部影片都不同,每部影片也都發人深省。從《趙氏孤兒》中,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他就像指路明燈,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觀看了這部影片,我的心情至此還猶如洶湧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靜,或許這就是影片的獨特魅力所在吧!

電影趙氏孤兒觀後感 篇二

賀歲片電影的宣傳攻勢很猛烈,我的信息主要來源於網絡和電視宣傳;和每年一樣我看賀歲片都是去買一堆DVD在家觀看,一是好好利用家中音響效果,二是在家看電影很安逸和放鬆;三是節省資源。

提起趙氏孤兒的情景故事,已經被很多人熟悉,原有京劇和很多地方劇種編排過;導演陳凱歌也是一個翻拍專家,故事主題基本是固定的,情景設置可以渲染一下。

愛看電影就一定被感動過多次,我看趙氏孤兒電影主要是看故事情節和演員的演技;葛優,葛大爺在這部影片裏的表現要比讓子彈飛的師爺好很多,讓子彈飛故事情節類似於周星馳的演技和做派,可惜了周潤發和劉嘉玲二名大腕;周潤發的幽默和高效已經超過了他的年齡,如果在三十年前也許會有人買賬的。

葛優是今天賀歲片出鏡率最高的主要演員,我還沒有看非誠勿擾2,但是我還是十分喜歡《孤兒》中的程嬰角色的塑造。

程嬰,古代一個郎中,雖然劇情編排了他誤打正着,把親生兒子與趙朔的兒子交換,但是一個剛出生嬰兒卻挽救了100個孩子及趙家唯一的血脈。

葛優把程嬰無奈、絕望、愛子、復仇等性格演繹很逼真,很喜歡葛大爺。

扮演莊姬演員范冰冰的表演仍然沒有脱離她的表演習慣,就是擺着一張很不生動的臉。

《趙氏孤兒》觀後感 篇三

“趙氏孤兒”的故事在中國古代很著名,解放後卻被刻意冷落了,它當中宣揚的忠、義、信,如敝履般扔到一旁。得知有人要鉅額投資拍成電影,我便期盼這電影早日上映。週日值班忙了二十多個小時,昨日午時回來後像爛泥般躺了四多個小時,體力、精神便恢復過來了。晚上,忽然想起能夠獨自去電影,在醫院QQ羣裏打聽了時間,晚上九點五十分還有一場。九點鐘連忙趕往市橋。買票時,旁邊站着另一個男人等着買票,我掏出一百塊錢(每張五十元),説:“我要一張票。”可能我説話聲音小了些,那女售票員抬頭着着我,問:“要兩張嗎”“就一張。”我豎起右食指,稍大聲説。男青年不能獨自看電影的嗎

言歸正傳。《趙氏孤兒》作為賀年片,各媒體廣泛宣傳,老少配“王學圻”的緋聞也造了出來,也夠狠的。網上都説是看了前半部好片。我認為那有失偏頗了。前半部分講述趙家被害,託孤,換孤,情節驚心緊湊,場面有氣勢,後半部則較温情,講述程嬰撫養趙孤。最終才再來個馬戰和不甚激烈的決戰。導演想在影片後半部展現温情和人性,從網上所謂的影視評論家眼裏後半部分是失敗,可見導演又超越了人們的理解本事。

程嬰帶着趙孤投奔屠岸賈(殺趙家仇人)當門客,並讓趙孤認賊作父,認屠岸賈為乾爹,暴戾、奸險、惡毒的屠岸賈信以為他真是程嬰的兒子,教他習武,還教他做人的道理,十足一慈父。屠岸賈發現眼前的義子程勃(劇中趙孤的名字)竟是趙家留下的唯一血脈,當年斬草除根行動並未成功。馬戰時想借刀殺人,生死攸關時刻卻於心不忍。最終趙武(趙孤在歷史上的真實名字)帶着程嬰上門決鬥時,屠岸賈對付一個十五歲少年和一老弱的郎中,完全能夠幾招內置他們於死地,也多次不忍心。最終屠岸賈刺程嬰時,分神,才被趙武一劍刺死。--這便是陳凱歌導演竭力要渲染的人性。精彩、刺激,有半部電影就夠了,在復仇片裏講人性,我認為是禮貌、提高之舉。虎毒不吃兒,奸惡之人也有父子深情。渲染血腥和暴力的被批判,宣揚人性的又嫌不夠刺激,觀眾的胃口太難侍候。陳凱歌導演敢在一商業大片裏不順從大眾,而是站在高位引領大眾,也是有膽識之舉。

對應着歷史講情節吧。春秋時代晉國重耳公子流亡十九年,最終在秦國的幫忙下成為晉國國君。即歷史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多年跟隨他的人當中,除了被燒死在綿山的介子推,都封了官,趙衰是其中一員。由趙衰起趙家在晉國政治界位高權重,這是個起點,隨着歷史的發展,趙氏的後人最終參與了“三家分晉”,建立了戰國七雄中的趙國。“趙氏孤兒”故事雖然於《史記》有記載,但不可全信,《史記》之前的史書很多沒有記載,有記載者也多有出入。“趙氏孤兒”故事有多個版本,元代紀君祥的《趙氏孤兒》中,程嬰讓趙武認屠岸賈作義父,可見陳導演的版本與紀君祥版較相似。紀君祥版太著名了,此刻很多人説陳導演版有“大改編”,則有點牽強了。“趙氏孤兒”在明代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裏,程嬰攜趙武遠走荒野。一老頭(古人壽命短)帶着一小孩躲藏於荒山,要教他文化和武藝,還要幫忙他復興趙氏,成功的可能性極低。如果認喪子的屠岸賈作義父,則趙孤長大成人,並受到良好教育的機會就很大,並且活在國都政治圈中,日後利用鬥爭復興趙氏的可能性便高出許多。即便從情節的曲折性,以及忍辱負重的道德説服力來看,紀君祥版也是值得今日的投資者借鑑的。

葛優不愧是中國賀歲片男演員一哥,把程嬰演活了。真的英雄並非都高喊着口號就義。他就一江湖郎中形象,甚到有點猥褻。本來是局外人,但他受託孤兒,有意無意中以親生兒子替換了趙孤,看着兒子被摔死,夫人被刺死,他還要忍辱負重把趙孤撫養大,還要想辦法讓趙孤為趙家,為程嬰其本人報仇。當然還要復興趙家,這點於電影裏並未表述。程嬰的活比公孫杵臼的死,難多了,程嬰是真的英雄!葛優把英雄演活了,黃曉明的光芒都被他掩蓋了。你不得不服他,一個五十多歲的老男人。

最終我還想一些不太和諧的話。或者在很多人眼裏無關痛癢,但也期望該博文讀者明白。這影片犯了一個極嚴重的歷史錯誤。2600年前不可能這麼壯觀的馬戰!原因很簡單,馬鐙還沒有發明。沒有馬鐙,騎馬是件很危險,很痛苦的事,要靠雙腿夾緊馬身。坐不穩,何談馬背上瀟灑揮舞武器趙國的“胡服騎射”時沒有馬鐙,秦始皇的輕騎兵也沒有馬鐙,後者可從秦兵馬俑中看到。輕騎兵更多隻是騎馬趕路,以到達快速行進。具體何時發明馬鐙,歷史學家也不敢斷定,能夠肯定東晉時期有了馬鐙,而馬鐙在西方的出現,則是八世紀初。決定作戰本事的要素有三:機動本事、攻擊本事、防禦本事。在冷兵器時代,最強大的是騎兵,所以蒙古人能夠一向殺到歐洲。熱兵器時代陸戰之王則是坦克,空中則是戰鬥機。製片方不可能不明白這些歷史常識,我估計是為了迎合觀眾,僅有車戰,不如加上馬戰過癮。但這有明顯的誤導的成份。

總的來説,《趙氏孤兒》是部挺好的電影,值得晚上飛車獨自去觀賞。

趙氏孤兒觀後感 篇四

中國人是不喜歡悲劇的。即使如梁山伯祝英台奔赴赴黃泉,也要在死後化為蝴蝶雙宿雙飛;即使如薛湘靈遭遇洪災,淪為無產者,也會剛剛好投身於她曾救助過的趙守貞家中。人説悲劇比喜劇更崇高,國人卻終是閒散的,可以隨着故事哭哭笑笑,卻不願面對悲劇帶來的深深的思考。最誇張的是竇娥的故事變遷:到今天我們看到的京劇“竇娥冤”,竇娥甚至都不用死了。曾有人説,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只有一部是真正的悲劇,那便是《趙氏孤兒》。然而就是這真正的悲劇,在今天我們看到的京劇中,也被削弱了悲劇力量:程嬰並沒有在結尾處自殺,整齣劇的結局是圓滿的。

我決沒有自虐傾向,圓滿的結局是人人都期盼的。但是我相信,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本身應具有生命力,人物及情節不應該一味由作者掌控,而應該按照應有的方向發展。好的作者,要做的便是順勢而為之,把應有的結局還給作品和觀眾(讀者)。何況《趙氏孤兒》的取材,是歷史上真實的事件。

當然,這一點瑕疵並沒有削弱京劇“趙氏孤兒”的藝術魅力。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戲,一股英雄氣籠罩着全劇。為了救趙氏孤兒——趙武,人們紛紛犧牲了自己。因為趙武在此處已不單單是一個孩子,他是個象徵。趙武還在,被陷害被滅門的趙家就沒有絕後,就還有個希望——有一天為趙家報仇平反,戰勝邪惡力量。是的,戰勝邪惡力量是劇中人物敢於犧牲自己所為的真實目的。所以,同樣是為救人犧牲所有人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相比之下,“趙氏孤兒”更有一種神聖,更高於現實,更有理想主義的色彩。

程嬰是這齣戲最重要的人物。對於這一人物形象塑造,其成功之處並不僅僅是他的膽識、智慧和犧牲精神,更有其多年來被人誤會的`忍辱負重。扶孤與捨命,何難何易?公孫忤臼等人為了趙武犧牲了寶貴的生命,程嬰卻欲死不能,要承受着誤會,要親近佞臣,以圖將趙武撫養成人。 可以想見,面對公主等人的責罵和不理解時,有多少次真相險些脱口而出,但是他不能説,他要對得起趙家,更要對得起公孫忤臼等英靈。所以我個人認為在這個點上,這齣戲應該再多一點描寫刻畫,使得程嬰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一個歷史事件被搬上舞台,勢必會有一些出入。在戲中,程嬰假裝投靠奸臣屠岸賈,並讓趙武認其為義父,從小在屠岸賈身邊長大。這樣的變動本身沒有什麼很大的問題,但是這樣長大的趙武,是不是可以在知道真相後,毅然決然殺了屠岸賈?我不禁想到了《射鵰英雄傳》裏的楊康。我們很希望將黑與白,善與惡分得徹徹底底,於是不惜對人物逆人性而動。既然“竇娥冤”中的竇娥可以不用死,那麼“趙氏孤兒”也不妨再多進行幾次改變。狐狸説得對,京劇要想長久的發展下去,就必須與時俱進。

“趙氏孤兒”很好看。當然,這跟它本身取材的精彩的歷史事件有關。中國傳統文化一直提倡的那股正氣,運用到藝術中,很美,很能打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