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動物行為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03W

動物行為觀後感(精品多篇)

《不文明行為大曝光》觀後感 篇一

星期五下午第一節課過後,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不文明行為大曝光》視頻觀看活動。

我們趕緊坐在位置上,安靜地看着,心中默默希望沒有我們班的鏡頭出現。老師打開視頻,開始播放了,我們目不轉晴地看着,生怕落了一個人。第一個鏡頭是兩個小孩在站花壇上,轉來轉去,追逐打鬧,看着他們那樣子,我真怕他們一腳踩空,摔落下去。還有一個小女孩,正站在圓石上招呼其它小孩,在上面做許多危險動作。接着,又閃出另一個鏡頭,是馮俊安和應俊傑幾人,他們似乎在抓蚱蜢,走來走去。此時,我真為他們捏了一把汗。

又一閃,鏡頭到了廁所,同學們覺得很奇怪,老師怎麼會拍廁所呢?這也太噁心了吧!可後來的場景把我們震住了:許多門掉了,鎖壞了,還有許多沒有沖走的“金條條”。大概老師也受不了那撲鼻而來的臭氣。

這一幕幕説明了什麼!説明了我們的不文明,説明了我們的無紀律!所以現在,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吧,讓我們告別不文明,告別無紀律!

動物的節律行為教學設計 篇二

動物的節律行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 瞭解動物的節律行為的概念和意義,瞭解晝夜節律、季節節律和潮汐節律的概念及主要行為分類,理解生物 鐘的概念及其形成的原因。

2.通過對比動物的晝夜節律、季節節律和潮汐節律的概念,進一步理解動物的節律行為的概念和生物鐘的概念,培養學生的聯想及推理能力。通過練習畫概念圖,提高學生的構建知識結構的能力,訓練學生掌握一定的認知技巧。

3.通過觀察動物的節律行為,聯繫人體生物鐘,對學生進行生命運動有其內在規律的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使學生受到講科學 、不迷信的教育。

重點、難點分析

1.本課的重點是有關動物節律行為的系列概念:晝夜節律、季節節律、潮汐節律的概念和生物鐘的概念。

植物和動物在自然界的活動都是有節律的,有的以日為週期,有的以月或年為週期。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從動物的節律行為開始去認識生物節律,有利於學生對自然界的生命活動的內在規律的認識,有利於學生形成唯物主義的觀點。動物的節律行為是動物行為類型的一個重要組成,動物的晝夜節律、季節節律和潮汐節律的概念以及生物鐘的。概念使動物的節律行為概念具體化了,因而這一系列概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2.對於生活在內陸、沒有見過大海的學生來説,潮汐節律是本課的難點。學生對生物鐘會有一些理解上的難度,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建議教師結合國小自然課和中學地理 課學過的有關自然界的週期變化的知識,引導學生認識動物的節律行為是對自然界週期變化的適應,並根據學生的情況補充相關的地理知識,扶助學生突破難點。

教學過程設計

一、本節課的參考課時為1課時

二、教學過程

1.複習:

可以以秋季大雁結隊向南飛為例,通過頭雁的地位及雁羣的組織和通訊方式複習動物的社羣行為,併為動物的季節節律埋下伏筆。

2.引入新課:

從大雁南飛適應季節變化屬於動物的節律行為引入新課。也可以從自然界的週期變化引入新課。

3.閲讀、比較和畫概念圖:

①瀏覽課文。瞭解本節課要學習的基本內容。

②慢而仔細地閲讀課文。細讀動物節律行為的概念,把自己感到不易懂的地方劃下來,隨手記下自己的問題。

③比較晝夜節律、季節節律和潮汐節律的概念,嘗試畫動物節律行為的概念圖。

④回憶自己曾知道哪些有關生物鐘的例子,比較書上所介紹的概念與自己原有的概念有何異同,記下自己的問題。

⑤思考“動動腦”提出的兩個問題。

⑥閲讀《課外讀》,瞭解鳥類的遷徙行為。

4.小組討論:

①在小組討論時,先討論在閲讀課文時各組員提出來的問題。教師在巡視時要特別留意學生提出的問題,在全班討論時請學生談談自己發現的問題和對該問題的假設。

②組內交流概念圖的畫法。通過交流概念圖,交流各自對動物的節律行為的概念的認識,對生物鐘的認識,相當於進行自學本節的過程與方法的交流。

③討論“動動腦”提出的兩個問題。

5.全班討論:

①請小組代表彙報本組同學發現了哪些問題,討論的結果如何。教師可以強調發現問題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從書本中、從實際生活中、從社會中,發現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

②交流概念圖,可以將部分學生的概念圖畫在投影膠片上,或請二三位學生將其概念圖畫在黑板上,討論概念圖設計的想法,進行自學交流。

6.請學生對本課做小結。教師可以用學生畫的被公認較好的概念圖做本節的板書,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結時完成板書。

下課前再次提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繼續實施觀察計劃 或完成實驗設計,要及時記錄觀察到的現象,或做實驗報告。

【板書設計】

第五節(節標題略)

一、動物的各種節律行為

1.動物的晝夜節律

舉例:夜行性動物(貓頭鷹等)和晝行性動物(麻雀、蝴蝶等)。

概念:動物在一晝夜中有節律的活動。

2.動物的季節節律

舉例:候鳥的遷徙行為(大雁等);魚類的洄游行為(鱈魚等);動物的冬眠行為(蛙、蛇等)。

概念:動物隨季節改變而發生的週期性行為。

3.動物的潮汐行為

舉例:招潮蟹、牡蠣、珊瑚等。

概念:海洋生物與潮水漲退的變化相適應的節律行為。

二、動物的節律行為的概念和意義

概念:動物隨着地球、日、月的週期性變化,逐步形成的週期性的有節律的行為。

意義:有利於動物獲取食物、避開不良生活條件、獲得適宜的生活環境。

三、產生節律行為的原因——生物鐘的調節作用

概念:生物生命活動的內在節律性。

舉例:“調撥”蟑螂的生物鐘。

小資料

1.鴿子的飛行定向

鴿子擅長飛行認路。

晴天,鴿子靠太陽和生物鐘定向。如果人為“撥亂”鴿子的生物鐘,鴿子就不能正確地依靠大陽導航。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將鴿子關在暗室中,每天夜間0時照明,中午關燈,將鴿子的生物鐘撥快6小時。過一段時間後,早6:00於鴿舍西方80.45km處放飛。該鴿沒有向東飛回鴿舍,其飛行的方向是東北方。這是由於該鴿子的生物鐘此時是中午,鴿子誤以為太陽在南面,按中午該飛的方向,故向東北方向飛去。

陰天,鴿子靠地球磁場定向。若陰天在鴿子頸上系一塊磁鐵,它們會迷失方向。

2.生物鐘的位置

生物鐘不是具體的形態結構,而是以生化過程為基礎的生理機制,很難確定其在生物體內的位置。用蠶蛾做腦組織的切除、嫁接實驗,證明生物鐘位於腦中。將一種蜥蜴的松果體離體培養,在其存活的一週內,松果體按晝夜節律分泌褪黑素。鳥類和獸類的一些實驗證明松果體有控制生物節律的作用。有些實驗證明,哺乳動物的生物鐘存在於丘腦中。破壞丘腦的某些神經中樞,可以破壞動物的一些正常節律,如心率、激素分泌節律等。

生物學家推測,生物鐘現象可能與細胞膜中的蛋白質或脂類有關。有人認為,也許動、植物體內有多種生物鐘機制,它們共同作用使生物具有適應環境週期性變化的能力。

不文明行為觀後感800字 篇三

在社會日新月異發展到的今天,樓房高了,人民經濟水平高了, 一切都高了。但隨着社會進步,不文明的行為也多了,這種高了,對社會而言,可以説是“負增張”。所以説一定要制止不文明行為的發生,大聲説“不”。

我認為,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按數學術語來説,把‘不文明’的‘不’比作‘負’,自然對社會,學校起着副作用,不利於發展進步,單純來説,如果硬是把‘負號’去掉,改變本意了,當然不符合實際。再如果,把我們長掛在嘴邊的‘負負得正’加以用上,對不文明行為説“不”,負號抵消,得正,不就起着相反作用,不亦樂乎?

不文明行為的存在關係重大,想象一下在一個公共封閉場合,人口集中,本來就空氣不好,地方擁擠,一個人在其中點口煙,人吸進去的就不止是廢氣,還有嚥氣,整個房子烏煙瘴氣,誰還願意帶在裏面,而吸煙的那個人卻 不以為然。相信各位都深有感觸。在想一想,違反學校規約,在校服上亂塗 亂畫,走在校園外,它代表一個學校的形象,人家看了,會怎麼看這個學校。

學校發出倡議,向不文明行為説‘不’是一個需要落實,也必須落實的事。標題是‘説’不,但真實意義不僅僅是説,也要儘可能杜絕不文明行為發生。且不説去約束別人,先從自己做起。‘吾日三省吾身’,看看自己一天是否做了不文明的事,想一想身邊存在那些不文明的事需要去克服克服它需要一個約束。一個良心,道德上的約束,這是要靠大家的努力。好比説,一個一塵不染的氛圍

即使有了垃圾,出於良心的不忍,人人都不會再亂扔,那麼,眼前會是一片淨土。我們所追求的文明不侷限於外在,也追求心靈上的文明,我敢説,一個人連基本的心理健康都不具備,談何對社會,對他人文明。強加的處分措施,治標不治本,管住一時,管不了他時。某人説了一次髒話,剛批評完,過不了多久又犯,已經是“出口成髒”改不了。如果他在説前,哪怕留一分鐘思考,髒痞話説不得,久而久之,慢慢養成習慣,改了,這非一朝一夕,非一次記過所能達到的效果,這是心靈上所追求的,‘大腦——指揮全身運作’心理乾淨,所作所為會不文明。

《動物和行為》教學反思 篇四

《動物和行為》教學反思

本節課對課本內容進行大量擴充,增加了介紹研究的動物行為學的科學家故事以及嘗試研究自己學習行為的探究實驗,突出主體性,促進學生在活動學習,在快樂的氣氛中更加嚮往生物學研究。

1、活動引入,一箭三雕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史中的璀璨明珠,其中也藴含着許多動物行為學的素材。本節課的引課環節採用活動法,“看圖片,猜古詩,説行為”。猜謎遊戲使學生興趣高漲,全體參與到課堂;優美的古詩詞使學生陶醉在如畫的意境中,心情愉悦感悟課堂;説行為活動又使學生了解到動物行為多樣性,好奇求知嚮往課堂。

2、突出主體性

本節課的重點是區別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同時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採用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各抒己見,鼓勵不同意見,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的積極性,很好的突破了難點。課堂上突出主體參與性,通過教學喚起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才能實現知識、能力和人格的協同發展。

3、注重拓展

為了使學生全面的瞭解動物的`行為,僅介紹課本的幾個例子是遠遠不夠的,拓展介紹了鳥類有趣的行為,分析了1970年Harris鳥類遷徙行為實驗和洛倫茨野雁印隨行為實驗,提升興趣,鼓勵學生主動觀察、研究動物行為。

4、情感提升

羅傑斯的自我實現理論認為教育的目標是要培養健全的人格,必須創造出一個積極的成長環境。本節課突出體現教育教學(此文來自)的主旨,教育為主,育人為主。學生情感的提升比掌握多少知識更為重要,認識到學習行為的重要性,再來校正自己的學習行為才更有效。因此把情感教育無聲的滲透在課程學習當中,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勇於嘗試,明確學習行為的重要性,珍惜年少時光,博學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