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93K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揭曉。每當主持人念出一個名字,無數觀眾都紅了眼圈。相信大家也觀看了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的頒獎典禮了,大家看完感受如何?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5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2020感動中國觀後感一

伴隨着陣陣掌聲、滴滴熱淚,這十位2020年的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逐步揭曉,其中張桂梅最令我印象深刻。

擇一城,務一事,終一生。40餘年,11萬公里,1804名學生,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大山深處女孩兒們前行的路。張桂梅的名字,以一種驚豔的方式,進入了我們的視線。12月11日,中宣部決定授予張桂梅“時代楷模”稱號。這份榮譽,她當之無愧!榮譽背後的信仰,讓每一位共產黨員倍感動容,深受鼓舞。

信仰萌芽:從美滿生活到沉重一擊

張桂梅17歲到雲南支邊,後來和丈夫一起在大理喜洲教書。從前的她,也是一個愛漂亮、穿着時髦的女孩子,和丈夫恩愛有加,日子過得美滿幸福。這一切的圓滿被丈夫的胃癌晚期離世打破了。她萬念俱灰,與死神擦肩而過。直到有一天,她所在班級的學生在作文中寫到:我們再也看不到張老師美麗的笑容了,她每天都是哭兮兮的樣子,我們看了都喘不過氣。她毅然辭去了喜洲一中的教師職務,來到了華坪縣,開啟了一個人的苦旅。人生的路上,有風和日麗,也有驚濤駭浪。信仰在苦難的凍土中悄悄萌芽。

信仰生長:從萬念俱灰到向死而生

到了華坪縣的張桂梅,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勤勤懇懇,起早貪黑,一家一家走訪貧困生,把自己的工資、衣物都留給了他們。她近乎瘋狂地投入工作卻換來了一年多後的一紙診斷書——嚴重的子宮肌瘤。命運跟她開了這樣一個玩笑,這次,她並沒有沉淪。為了孩子們的會考,她説:“我必須活着。”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離開物質力量我們會失之貧弱,離開精神力量我們則會意志萎靡,物質力量也無從發揮。

信仰堅定:從星星之火到曙光可見

大山深處的貧困以及由貧困造成的悲劇赤裸裸呈現在她的眼前。她一個個家訪,苦口婆心勸説女孩兒們的父母,可最終收效甚微。後來,她有了一個瘋狂的想法:創辦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把大山裏女孩兒們的貧困和愚昧從她這裏阻斷。整整五年,她從一籌莫展到東奔西走,從處處受挫到重燃希望,從備受打擊到終於實現。當我看到張桂梅心中的黨旗躍然紙上的那一瞬間,我意識到信仰的力量可以如此強大。華坪女高的畢業生中,有的當了老師,有的成為警察,有的主動選擇到偏遠艱苦地區工作。她們正在各自崗位上為社會做着貢獻。張老師的身影有無形的力量,在大山深處播撒着希望的種子,讓信仰在每個孩子們心中牢牢紮根。

我們記住了你的名字,記住了你種在大山深處的愛與堅守,華坪女中的孩子們會將你的信仰傳承下去,不只是孩子們,還有大山外的我們。

2020感動中國觀後感二

感動是什麼?感動就是對生命之美的關注,就是對靈魂之美的悸動,就是對剎那間永恆的希冀。無法預定,無法奢求,但總是在不經意的一瞬,悄悄觸動你的心靈。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然而,在多日的匆匆中,心靈因為生活磨礪而變得堅硬,不再如過往一樣細膩,而漸漸冷漠,習慣了這樣高速運轉的世界,不願停下腳步去傾聽心靈的聲音,更不願意去回味感動帶給心靈的慰藉。曾經,我似乎也忘記了感動的滋味。

今天我驀然回首,翻閲着自己的繁雜心靈……期盼已久的《感動中國20_頒獎典禮》終於在20_年2月8日晚在中央電視台一套播出了,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濕潤。獲獎者,有為了國家核潛艇研製而隱姓埋名的英雄;有幾十年自己拾破爛,從沒有穿過像樣的衣服,卻把錢給了那些需要上學的孩子的老人;有的為親人、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堅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動了華夏兒女。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崗位上,他們堅守着一個信念,“愛祖國,愛他人。”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

他們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們卻充滿着微笑來到頒獎典禮舞台上。他們給國家、社會、他人帶來多麼大的正能量。觀後心理暖烘烘的。熱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圍很多人,有時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在這些人的事蹟面前,真應該好好想一想今後怎麼活着。

看着這些感動中國人物和他們的英勇事蹟介紹,看後我非常感動,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動,眼淚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他們的事蹟值得我去學習和深思。正是有了他們捨己為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才使我們現在過上了幸福安穩的生活,世界上母愛是最偉大最無私的,母親默默的付出只為能夠讓孩子過的更好,她從未想過你能回報她點什麼,她的一生都在為你擔憂和操勞,從來不會抱怨“累”,這就是我們偉大的母親……媽媽我愛你!

今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動中國”十幾年來伴隨在我們身邊的這些可歌可泣的人們,他們崇高的人格,為國為民的偉大理想和讓人淚不能止的事蹟都讓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還有許多!“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有“感動中國”精神和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的努力奮鬥,中國的富強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一定筆直又開闊,是一條光明大道!

2020感動中國觀後感三

今天,我觀看了“20__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我看了之後,心裏深受感動。

在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張富清。

95歲的張富清是中國建設銀行來鳳支行離休幹部,出生於陝西省漢中市洋縣,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他英勇善戰、捨生忘死,榮獲大軍區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和團一等功一次。退伍後,他自願申請轉業到當時條件堅苦的來鳳縣工作。他艱苦樸素,淡泊名利,深藏功名64載。2018年底,在進行退役軍人信息採集時,工作人員發現老人一張泛黃的“立功登記表”,才知道他是一位功勛卓著的戰鬥英雄。

“共產黨處處都是為人民辦事的,為國家昌盛辦事的。只有跟着共產黨,進一步受黨的教育,使自己為黨、為人民做點工作。”

今年95歲的老革命、老黨員、老幹部張富清,這樣講述着自己的入黨初心。

在硝煙瀰漫、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張富清捨生忘死,只要部隊一有突擊任務,就報名參加。翻城牆、繳機槍、炸碉堡……越是艱險,越要向前。敵人的子彈和彈片,掀起過他的頭皮,灼燒過他的腋下,撞碎過他的牙齒,但擊不穿他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麼都不説,祖國知道我。

在看不見硝煙的建設和改革年代,張富清公忠體國,響應組織號召,脱下軍裝,收起獎章,直奔當時湖北最艱苦、最邊遠的恩施來鳳,一干就是三十年。

時局艱難時,他以身垂範,動員妻子下崗;忠孝兩難全時,他堅守崗位,沒奔母喪成為畢生遺憾;改革開放時,他殫精竭慮,破除陳規桎梏……在同事眼裏,他勤勞肯幹,任勞任怨,不矜不伐。

或許在一般人看來,為國浴血奮戰、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幹部,應該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離休了的張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沒有離休。他時刻銘記着自己老黨員的身份。

當他認為自己不能再為國家貢獻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歲截肢的他,拒絕在輪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條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來;白內障手術期間,明明可以給自己安一個好的晶體,他卻選了的一款;明明沒人會動他的藥,但他每次都將藥瓶鎖上,生怕別人挪用他全額報銷的一粒藥。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張富清的偉岸,不止在少年從戎時屢立戰功,也在中年轉業後恪盡職守,還在晚年離休間奮進不息。

張富清曾説,戰場上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

的確,在人生的征途上,因為信仰,他也一往無前。

71年黨齡,見證“絕對忠誠”

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一位黨齡71年的老戰士、老黨員,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對黨“絕對忠誠”。

在張富清老人眼裏,在戰場上,共產黨員應做到“黨指到哪兒,就打到哪兒”,敢於衝鋒在前、敢於犧牲生命,那才是對黨“絕對忠誠”;在祖國建設時期,共產黨員應做到“黨讓我去哪就去哪,哪裏最艱苦就去哪兒”,不講條件、不計得失,那才是對黨“絕對忠誠”。

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認為,做這些,只是共產黨員的本分,根本不值得誇耀和“顯擺”。軍功章,他壓進了箱底,就連對至親好友都不曾提及;幹工作,遇到困難和委屈,想想犧牲的老戰友,他什麼都釋然了。

新中國走過了70年的風風雨雨,張富清老人的崗位、身份也一再改變;不變的,是他對黨的“絕對忠誠”。從老人身上,我們看到了什麼是“不改初心”,什麼是“淡泊名利”,什麼是“克己奉公”,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

70年前,理想信念之火熊熊燃燒的共產黨人,克服了千難萬險,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締造了新中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上,需要共產黨人以同樣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同樣不畏任何艱險的豪情,去奪取新的偉大勝利!

2020感動中國觀後感四

20_年_月_日晚8點,《感動中國_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四川木裏火災中犧牲的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和3名當地撲火人員、我國脊髓灰質炎疫苗研發生產的拓荒者顧方舟、浙江省嘉興市盲人中醫師朱麗華、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來鳳支行離休幹部張富清等人獲得“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榮譽。

感動一座城,感動一個國家,也感動了14億中國人,他們獲得“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榮譽,實至名歸。大半生獻給莫高窟的樊錦詩,“半個世紀的風沙,不是誰都經得起吹打”;“功業凝成糖丸一粒”的顧方舟,載着新中國的孩子渡過病毒劫難,何其偉哉!“逾古稀而不辭,雖千萬人而往”的伍淑清,一顆心愛國愛港,是美心,更是良心;從不放棄,永不言敗,女排姑娘身上的精神激勵了一代代中國人……

《感動中國》節目被譽為“年度精神史詩”,就在於獲獎者展現出了鮮明的時代精神。無論愛國還是敬業,無論誠信還是友善,無論積極進取還是崇德向善……他們身上的價值追求,集中體現了當代中國的價值座標,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醒目的精神標識。

看到那一幕幕細節,我們無法不感動。比如,1949年10月1日,杜嵐在濠江中學升起了澳門第一面五星紅旗。澳門迴歸祖國當天,已經87歲高齡的杜嵐,放下枴杖親自升起國旗,把對國家的愛傳遞給澳門濠江中學的孩子們。再比如,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畢業後回鄉工作的黃文秀,主動選擇當駐村第一書記,從幫村裏引進砂糖橘種植技術,到教村民做電商,帶領貧困户脱貧,可惜壯志未酬——因遭遇突發山洪不幸遇難,年僅30歲。

每位獲獎者都是可敬的,他們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不只是感動了我們,還温暖、鼓舞和啟迪了我們。

我們有理由向他們衷心感謝。“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每位獲獎者都在所處的領域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他們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讓我們生活的社會更有温度,讓我們更有動力前行。比如朱麗華,她因傷失明,遭遇不幸,但不被命運擺佈,而是自學成為當地盲人中醫師,從事推拿工作30餘年,開創了自己的診所,為100多名殘疾人提供工作崗位。非常了不起。更可貴的是,朱麗華堅持做慈善,截至目前已資助貧困學生480人次,為希望工程捐款達373萬元。

恰巧,17日是第30個全國助殘日。朱麗華本身是殘疾人,靠雙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又為殘疾人提供了巨大幫助,不僅推動了殘疾人事業發展,也讓這個社會更美好,可敬可贊。

我們有責任用感奮回饋他們。每位獲獎者身上都藴藏着“精神富礦”,他們用數年乃至數十年的堅守,詮釋和定義了平凡中的不平凡,那種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具有強大的感染力。特別在當下,更有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面對這場大戰和大考,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舉世矚目。比如,廣大醫務工作者、人民解放軍指戰員以及各方面人員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廣大科技工作者展示了拼搏奉獻的優良作風、嚴謹求實的專業精神。同樣的邏輯是,從獲獎者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我們就更有勇氣走過苦難,走向勝利。

我們也有必要感悟人生。獲獎者中,既有名人,也有普通人,共同點都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有些人的高度,我們永遠無法企及,比如在戰爭年代立下赫赫戰功的張富清,再比如拿了十個世界冠軍的中國女排。但是,他們對國家的熱愛,他們的責任感,他們的拼搏精神,具有普遍性的意義。換言之,我們達不到他們的高度,但可以像他們一樣頑強奮鬥,可以像他們一樣把個體命運與國家需求結合一起。

獲獎者中有一名美國人,名叫潘維廉,1988年起在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任教,後來成為福建省第一個拿到“中國綠卡”的老外。潘維廉令人感佩之處在於,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他熱情地為廈門、為福建代言。他帶給我們的啟發是,無論在哪裏,能夠做推動社會進步、推動國際合作的事,就是有價值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是無盡的。”如果説主流媒體發力道德模範宣傳報道,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體現了媒體責任,那麼從中不斷獲取精神的力量,把這種力量融進工作崗位中,則是我輩責任。

2020感動中國觀後感五

有一種温暖,不需要語言,就能傳遞,叫感動;有一種力量,不求驚天動地,卻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動。

——題記

20_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他們分別是孫家棟、王鋒、支月英、秦玥飛、張超、李萬君、樑益建、郭小平、阿布列林、潘建偉等,並特別緻敬中國女排。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都是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着我們,也感動着他人。

其中樑益建的事蹟讓我感動,四川省成都市三醫院骨科主任。樑益建多年前學成回國,參與“駝背”手術3000多例,親自主刀挽救上千個極重度嵴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成為國內的極重度嵴柱畸形矯正專家。近可能的為患者着想,是樑益建的工作守則。到醫院求治的病人,很多經濟條件都不好。為了讓患者儘快得到治療,他處處為病人節省費用外,還常常為經濟困難的患者捐錢,四處化緣。碰到有錢的朋友,他會直接開口尋求幫助,甚至嘗試過在茶館募捐。2009年,樑醫生在涼山州木裏縣遇到一個年輕患者劉正富,當時即給他許諾,“你等着,我幫你找到錢就回來接你。”1年後,樑益建驅車7小時,去木裏縣接劉正富,併為他實施了手術。為了給這些貧困患者贏得更穩定的求助渠道,樑益建博士團隊從2014年開始與公益基金合作。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獲得幫助的患者接近200位,金額近500萬元。

樑益建的頒獎詞是自謙小醫生,卻站上醫學的巔峯,四處奔走募集善良,打開那些被摺疊的人生;你用兩根支架矯正患者的嵴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他們襯托着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放飛追逐着我們的中國夢。感動中國,感動我們的心靈。中國夢,凝聚中華兒女的百年期盼,讓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烘托我們美好的中國夢,支撐我們美好的中國夢。

看過《感動中國》之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彷彿收到了神聖的洗禮,一個平平凡凡的人,經過一點一滴,也能變得很偉大,在感動於眼淚的背後,我收穫的不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語的那份震撼與動容。當他們的事蹟傳遍大江南北時,人們都為之感動,感動的不只是那優秀的品質,還有那無私的愛。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