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榜樣3人物事蹟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06W

榜樣3人物事蹟觀後感多篇

觀看榜樣觀後感 篇一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

----“英雄張開雙臂就是護國的長城”

越是偉大的時代,就越是呼喚榜樣,越是需要楷模。榜樣就是旗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觀看由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台聯合錄製的《榜樣》專題節目後,我被觸動了。

52年義務巡邊近20萬公里,魏德友用“活地圖”詮釋着邊防人的初心。他説:“一次宣誓,守護終生”,他説:“地窩子都住過了,有啥苦的?這裏挺好,我們哪也不去。”在物質需求越來越重的今天,他過的比任何人都開心,他活的比任何人都自由,心靈的昇華勝過繁華的浮誇。

面對死亡大多數人都是恐懼與擔憂,在病牀前仍能審閲200餘《www.》頁學生的手稿是何等的毅力。陳定昌沒有辜負“決心長大了一定要投身國防,為國家研製精良武器,讓中國人不再受欺負”的諾言,他舍小家,為中國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媒體説他是拓新者,他更是守護者,他用“紅旗2”為國鑄盾,他用“毫米波、紅外、反輻射”為國家安全保駕護航。

大山裏的孩子難成才。這不是偏見,是幾十年的現象。山裏教學簡陋,山裏人不想讀書,更不願讓孩子讀書,特別是山裏的女娃,可能從一出生她們的人生軌跡就被定義成“耕田育娃”。《榜樣》中有一段採訪讓我記憶深刻,一位從張桂梅女子學校畢業的學生説:“如果我不讀書,可能我的孩子已經三歲了,我感謝張校長讓我走出大山。”比起大城市的少女,他們曾經心甘承受老天的安排,可偏就有這麼一位校長,以藥為伴、以校為家,徒步勸導家長,用生命傳授知識,拖起了兩千多孩子的未來。她説:“我這一輩子值得驕傲的一件事,就是我救了一代人。”

當然,今天的節目還有很多感人事蹟,不一一贅述。仔細拼讀,他們都不為錢、不為利,他們只是想對得起自己對黨宣誓的誓詞,對得起自己心中那份中國人與生俱來的善良。他們有着凡人很難得到的精神快樂。這種信仰令人感動、震撼心靈、淨化靈魂。

總有人問我,有沒有信仰,年少的我總説我信仰善良,現的我説我信仰中國人與生俱來的善良,信仰為他人付出的快樂。我們應該向榜樣學習“幹驚天動地的事,做隱姓埋名的人”。帶着信仰做好自己基層螺絲釘的本職工作,説大一點叫: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到權為民所用,心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做合格黨員。説小一點叫:“做好自己,不愧於心。”

《榜樣》觀後感 篇二

以“喜迎十九大、共圓中國夢,走近學習榜樣、凝聚復興力量”為主題的專題節目《榜樣》在央視開播,節目一播出,好評如潮。全國各地的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到場,通過先進事蹟再現、典型代表訪談、嘉賓現場講述等形式,用平凡故事講述深刻道理,用先進典型模範事蹟詮釋黨的崇高理想,通過觀看,我深受鼓舞,感觸良多。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廖俊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廖俊波同志為榜樣,做一心為民的好黨員、好乾部。學習他的務實為民,幹基層工作就要撲下身子,深入一線,帶頭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真正把自己當做他們的一份子,贏得大家的認可。學習他的嚴於律己,求真務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廖俊波一生都謹言慎行,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的真理,經常下基層調研,因為他明白只有調研才能摸清情況,也只有通過調研,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實招。

塘約村黨總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學習塘約村黨總支自我加壓,激發內生動力,主動作為的生動實踐。兩委成員每人向銀行貸款,以個人名義為集體承擔資金壓力,這需要多麼無私的奉獻精神,需要多麼堅定地帶動大家致富的信念。現在,已經有很多村黨支部已經建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通過建立股份合作社,不僅增加了集體和村民的收入,把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搭建起基層組織幫民致富、為民服務的新平台,村級黨組織將為羣眾提供更好的生產生活服務,進一步加強了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

小區總理吳亞琴堅定、親民、不辭辛苦。20年如一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着一名共產黨員對黨的事業的執着追求,對社區百姓的一片真情。把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區改造成居民幸福指數位居前列的幸福裏,她心懷百姓,經常深入第一線調解糾紛,克服困難,富有開拓精神,舍小家為大家,這些,正是我們基層工作者應該學習的,是我們幹好工作,贏得羣眾認可的必備素質。

古人云:“以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面對榜樣,我們唯有不斷向他們學習,才能時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榜樣們就是一盞盞明燈,一面面旗幟,指引着我們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奮鬥,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榜樣觀後感 篇三

瞄準榜樣,堅定信仰。要以榜樣為標杆,始終堅定理想信念,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終身。學習榜樣,增強本領。要學習他們不忘初心,心繫百姓,增強自身本領,切實做到讓組織放心、讓羣眾滿意。看齊榜樣,做好本職。要把榜樣當成一面鏡子,以持之以恆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項工作。

《榜樣》觀後感 篇四

今天,醫院組織觀看主題片《榜樣》,吳孟超同志既是黨和政府對他個人多年努力奮鬥、無私奉獻的獎勵,也是全國醫藥衞生界的驕傲和光榮。

吳孟超同志是我國肝臟外科的主要創始人和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所長;曾任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中華醫學會副會長、解放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年高德勛的裘法祖院士評價他是:醫德高尚、醫術高超;勤於學習、善於實踐、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在超越中創新,在創新中超越。

吳孟超同志從1956年開始肝臟解剖的研究,提出了肝臟臨牀解剖新見解,奠定了我國肝臟外科的基礎。上世紀60年代,他突破肝臟手術禁區,成功進行了以中肝葉切除術為代表的一系列標誌性手術,創立了肝臟外科的關鍵理論和技術體系,開闢了肝癌基礎與臨牀研究的新領域,率先提出“肝癌復發再手術”的觀點,延長了許多肝癌患者的生命。他創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肝臟疾病研究和診療中心,培養了大批高水平專業人才。作為一名醫生,他在50多年的臨牀工作中,為13600多名患者解除了病痛;作為一名醫學科技工作者,他發表學術論文796篇,主編《黃家駟外科學》等專著15部,獲得國家、軍隊、省部級科技獎勵26項,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醫學專家”稱號,被國際肝膽胰協會授予“傑出成就獎”。在這些巨大的成就裏面,飽含着吳孟超同志愛黨、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和為祖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理想,無不凝聚着他對患者的關愛之情和對醫學創新的不懈追求,是他忠於人民健康事業的真實寫照。

吳孟超同志在談到自己從醫五十年感悟時説,作為一名醫生,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做人,醫德比醫術更重要,而敬業精神至關重要。敬業精神就是要忠於職守、熱愛本職工作、兢兢業業地為人民服務;就是要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病人解除痛苦;就是要對工作精益求精,對技術刻苦鑽研,對患者極端負責;就是要淡泊名利,甘於奉獻。只有把自己的個人前途置於黨、國家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之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會有所發展、有所提高、有所進步、有所作為,才能成為一名受病人歡迎的好醫生。他説過:職業道德是敬業精神的具體體現,愛心是醫生的基本道德規範。要把病人當作自己的親人,痛他們之所痛,苦他們之所苦;必須捧出一顆真誠的心,伸出一雙温暖的手。他經常告誡自己的學生和年輕醫生:“看病收紅包,就會玷污醫生神聖的稱號。”

他説過,一個人不論職位有多高,技能有多強,畢竟是社會中的一員,一個集體也畢竟是社會的一小部分。社會給予了我們一切,我們每個醫務工作者也必須忠實服務於社會,醫務工作者必須具有社會責任感。50多年前,當他聽到一名外國專家斷言,中國的肝臟外科起碼落後國外二、三十年時,就堅定了獻身中國肝膽外科事業的志向。幾十年如一日,夜以繼日,刻苦鑽研,殫盡竭力,勇於創新,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醫學難題,親手為數以萬計的患者施行手術。今年已經83歲的吳孟超同志,仍然奮戰在醫療、科研、教學的第一線。他曾經對同志們説,希望自己倒在手術枱上,那會是最幸福的。面對國家頒發的500萬元的獎金,吳孟超同志一分錢不留,全部投入到科研事業和人才培養上。面對黨和國家給予的崇高榮譽,他説要感謝支持他的每位患者,表示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與病人肝膽相照,為肝膽外科事業奮鬥終生。以上這一切,使吳孟超同志成為全國醫療衞生戰線的傑出代表,成為數百萬醫務人員學習的光輝榜樣。

當前,廣大羣眾對於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反映強烈,對於少數醫務人員服務態度生硬,不負責任,收受紅包回扣,追求個人利益的行為強烈不滿。醫患關係緊張,醫療糾紛增多,成為醫療服務中的一個突出矛盾。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和處理?吳孟超同志立志、求索、創新、奉獻的精神和關愛、忠誠、無私、服務的實踐,給了我們啟迪和教誨。他一切為了病人,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把恢復病人的健康,作為自己最大的快樂。吳孟超同志的精神和品格,閃耀着時代的光輝,實踐着人民的期望。

衞生部號召全國廣大醫務工作者向吳孟超同志學習,學習他熱愛人民、愛崗敬業,極端負責、精益求精,勇於探索、開拓創新,心繫羣眾、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和優良作風。

一、學習他以保護人民健康為己任的崇高思想,做人民信任的好醫生

醫療衞生工作涉及千家萬户,與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關。黨中央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醫療衞生行業擔負着繁重任務。構建和諧醫患關係,解決羣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是醫療衞生行業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羣眾從醫療衞生服務中,看能否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看黨風政風建設是否取得成效,看政府管理水平是否有所提高,看社會是否公平和諧。羣眾衡量醫療衞生工作的成效,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看醫務人員能否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能否努力維護人民羣眾健康權益。醫療衞生工作關係黨和政府工作的全局,醫療衞生工作者擔負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和職責。

我經常聽到一些醫務人員議論,説現在醫生不好當,吃苦受累冒風險,病人不信任、不滿意,還承受媒體批評和輿論壓力。客觀地講,這些情況確實存在,出現這些問題的社會原因也很多,不能單純責怪醫務人員。但是,醫療衞生服務是公共服務的一個窗口,羣眾對衞生工作的評價主要看醫療衞生服務。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我們不能怨天尤人、知難而退,更不能隨波逐流,應該迎難而上,為國分憂,為民解愁。面對羣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我們不能無動於衷,不能漠然處之。應該堅持從我做起,從能夠解決的問題做起,堅持以患者為本,牢固樹立忠實為病人服務的觀念,從患者病情出發,從羣眾的承受能力出發,維護衞生服務的公益性質,努力為羣眾減輕負擔。廣大醫務工作者要學習吳孟超同志以維護人民健康為己任的思想品德,堅持以忠實服務為榮,謀取私利為恥;堅持為患者着想,因病施治,合理用藥,採用適宜醫療技術;堅持為羣眾提供安全、有效、公平、價廉的醫療衞生服務。廣大醫務工作者都應該認識到,我們的技術和才能是黨和人民培養的結果,我們只有忠誠為羣眾服務的義務,沒有利用醫療技術謀取私利的權力。這是每一位醫務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品格。

二、學習吳孟超同志崇尚醫德、恪盡職守的精神,捍衞醫學聖潔和尊嚴

醫療服務承擔着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崇高使命,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在一定意義上講,決定着患者的生死存亡。自古以來,許多著名的醫學大家對醫療行業的職業道德問題做過許多精闢的闡述,古人曰:“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託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方》中説:“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這是何等高尚的品格!“無德不成醫”、“懸壺濟世”、“大醫精誠”影響了幾十代醫務工作者,教育薰陶了無數的良醫、名醫。在吳孟超同志身上,既能夠看到我國醫務工作者繼承的良好傳統美德,又體現了開拓創新、探索求實的時代特徵。在我國的醫療衞生隊伍中,絕大多數醫務人員秉承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宗旨,刻苦鑽研,忠實服務,為保護廣大人民羣眾的健康盡職盡責。但是,也有少數醫務人員見利忘義,為了一己之利而損害羣眾利益,有的甚至接受賂,為不法藥商追求暴利大開方便之門。最近媒體揭露的高額醫療費用事件、多名醫務人員收受回扣案件等,不僅給醫院造成惡劣影響,也給全國衞生系統帶來了嚴重損害。我希望這些同志猛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不是一切向錢看,並不是唯利是圖,並不是物質利益高於一切。如果為追求物質利益而丟掉精神追求和人生準則,那就失去了醫務工作者起碼的道德標準,失去了作為一名醫生的資格。醫務工作者在任何條件下,都必須堅持醫療行業的職業操守,不能讓物慾玷污“大醫精誠”和白衣天使的良好社會形象。吳孟超同志説,醫生看病要重在多看、多問、多聽、多做,為病人選擇既便宜又能解決病痛的辦法,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這應該成為所有醫務工作者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

最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等110家醫院聯合倡議,在全國實施“人民醫生”行動。希望廣大醫務人員以積極的姿態面對患者和社會,秉承“吸納民聲、取信於民”的原則,向不良醫療行為宣戰,努力踐行“人民醫生”的職責;希望全國醫療衞生工作者迅速行動,捍衞醫學的聖潔和尊嚴。

三、學習吳孟超同志刻苦鑽研,敢於創新的意志,勇攀醫學高峯

醫療服務具有高技術、高風險的特點。由於人體醫學的極端複雜性,人類還不能完全戰勝各類疾病,治療中也有發生意外的可能。在羣眾不理解的情況下,就會出現醫療糾紛。因此,有些醫務人員為了保護自己,不願冒風險搶救病人;也有些醫生為患者做很多不必要的檢查。吳孟超同志認為,這樣做的人不是真正的醫生。醫生應該盡心盡力,哪怕有1%的希望,都要做100%的努力去爭取。如果醫生首先考慮自己的得失,就不是好醫生。只要你真正做到了科學、合理,工作都做到家了,就不應該怕。作為一個有崇高敬業精神的人,應當對技術精益求精,應當不怕任何艱難險阻,為社會,為人民做出更大貢獻。

醫學進步是一個不斷探索和發展的過程。現在採用的技術都是無數醫學前輩甘冒風險,孜孜以求,辛勤努力,不斷鑽研的結果。目前,醫學和臨牀實踐中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待我們去探索,有許多疑難疾病等待我們去攻克,這是醫務工作者的歷史責任。全國的醫務工作者,都應該向吳孟超同志那樣,刻苦鑽研,勇於創新,攀登醫學高峯。

四、學習吳孟超同志尊重患者、理解患者、關愛患者的優秀品德,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醫患關係伴隨着疾病和醫療服務而出現,只要有醫療服務活動,就存在醫患關係,不是和諧的醫患關係,就是緊張的醫患關係。醫務人員和患者的共同目標是戰勝疾病,減少痛苦,保障健康和生命安全。醫務人員和患者之間應該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幫助的和諧關係。

當前,醫患關係緊張、醫療糾紛增加,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醫患之間缺乏信任、缺乏溝通、缺乏相互理解,不能換位思考。部分醫務人員不信任羣眾,不能設身處地替患者着想,把患者當成可能發生糾紛的追究者,讓患者做許多不必要的檢查,過多考慮自身利益;有些患者對醫務人員也缺乏理解,不瞭解醫學的複雜性,不相信醫生,甚至不擇手段地尋找醫生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醫患雙方成了對立面,醫患關係還能夠和諧嗎?

和諧的醫患關係是同志、朋友、親人之間的關係。患者有病投醫,是相信醫生,醫生應該忠實地為他們服務,減輕痛苦,減少負擔,絕大多數病人對醫務人員會抱有感激之情。反之,如果醫生服務態度差,服務質量低,醫療費用高,醫患之間缺乏感情交流,甚至使患者增加生理、心理和經濟負擔,就難以得到羣眾的諒解。如果患者不以醫生為朋友,處處提防,甚至圍攻、傷害醫務人員,醫生也不可能全身心地從事醫療服務。因此,醫患之間的溝通應該加強心靈溝通和感情交流。醫務人員要轉變服務理念,提高醫療質量,尊重病人,理解患者,設身處地為患者着想,把病人擔心的問題講清楚、説明白,幫助患者選擇既保證醫療質量,又能夠減少費用支出的治療方法。患者也應該尊重醫生,積極配合醫生同病魔做鬥爭。

建立和諧醫患關係,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是主導的方面。醫療機構必須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辦院宗旨,努力維護人民羣眾的利益,完善醫患溝通制度、投訴處理制度,及時受理和處理病人投訴,定期收集病人對醫療服務的意見,並努力改進工作。醫務人員必須尊重和維護患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體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難,尊重患者的意願,努力讓患者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患者也要信任醫務人員,體諒他們的難處和醫療活動高技術、高風險的特點。只要我們善待患者,加強溝通,為患者着想,提供温馨、細心、愛心和耐心的服務,就會贏得患者的尊重和認同,就會建立起和諧的醫患關係。

衞生工作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醫療衞生事業是光榮而崇高的事業。發展醫療衞生事業,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保護廣大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希望全國的醫務工作者以吳孟超同志為榜樣,振奮精神,紮實工作,積極探索,開拓創新,人人爭做維護人民羣眾健康的忠誠衞士,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更大的力量。

收看榜樣5專題節目觀後感 篇五

回顧歷史,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曾數次抗擊疫情。我們在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

抗擊血吸蟲病也是一項成效卓越的全民衞生運動。該病是危害人類健康最嚴重的寄生蟲病之一,死亡率極高。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血吸蟲病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關注。1956年,黨中央下達了《農業發展綱要》,其中明確指示:“在七至十二年間消滅血吸蟲病!”這項指示在全國掀起了一場旨在消滅血吸蟲病的大規模羣眾運動。在最基層的農村建立起了具有空前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層黨組織,基層黨支部把人民羣眾組織起來,不僅進行農業生產,而且進行思想宣傳、政治動員,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創造了人類防治疾病的奇蹟。

上世紀80年代中期,為了全面瞭解鼠疫通過跳蚤傳播的規律,數以千計的科研工作者奔赴鼠疫主要疫源地,寫下絕命書,自願承擔風險,主動參與了跳蚤人體叮咬實驗。十幾年間,他們與世隔絕,和黃沙為伴,與病毒較量,舍自己個人安危。如今,鼠疫在中國境內人傳人發病數僅為個位數。

進入21世紀,人類與疫病的鬥爭仍在繼續。2003年初暴發“非典”疫情,中國舉全國之力應對,各地政府迅速採取行動,北京小湯山醫院8天時間建成,並立即投入使用,創造了世界醫學史上的奇蹟。

20__年新春,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了全國,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然而,再艱鉅的難題也終將被堅強的中國人民所克服。我們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衞戰、湖北保衞戰的決定性成果。

我們經歷了多次疫情,每一次都沒有被打垮,背後有什麼“精神密碼”?

項久雨:正如魯迅先生所言:“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正是在各種疫情抗擊中所表現出來的愛國主義、團結奮鬥、萬眾一心、拼搏奉獻、永不言敗的精神感召下,中國人民才一次又一次取得抗擊各種突發疫情的勝利。

這些精神在一次次抗擊疫情中得到繼承和激發,始終閃耀着人性的光輝,經過歷史沉澱下來,寫進中國人民的基因與血液裏,成為抗擊疫情的堅強力量,成為我們一次次創造奇蹟的“精神密碼”。

一個民族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國家的繁榮,離不開人民的奮鬥。在疫情這類中華民族的共同挑戰面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中華優秀傳統品質再一次彰顯出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中華民族正是因為具有如戰疫精神等諸多中國優秀精神,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