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觀後感(精選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9W

第一篇: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觀後感

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觀後感(精選多篇)

篇一:《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觀後感

看了《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後,心情凝重但又覺得它是偶然中之必然。

首先,蘇共黨內自身的腐敗、墮落已滲透到了當時蘇聯社會的各個領域、各個角落,蘇共及其各級各類官員所作所為完全為全蘇人民所痛恨,實際上蘇共已失去其執政根基—人民。腐敗導致黨衰國亡。蘇聯各級幹部的特權現象早就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形成的特權階層,享有各種既得利益。到勃列日涅夫時期,更形成一個個“官僚氏族集團”,這些集團內部兒女聯姻,官官相護,貪污瀆職,使執政黨與民眾之間隔閡越來越大,民心盡失。有一種觀點認為,搞垮蘇聯的不是反共分子,不是外國敵對勢力,就是這些官僚特權階層為維護和擴大其既得利益而造成的。具體地説,20 世紀80 年代末,這個集團羽翼已經豐滿,他們已將大量國家財富佔為己有,此時,他們急切希望共產黨的垮台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劇變,以便通過國家制度的公開變更,在新制度下從法律上承認他們攫取的財富合法化,並能名正言順地將這些財富傳給子孫。基於這樣的認識,有的學者認為,蘇共的垮台和蘇聯的劇變,是“一次來自上層的革命,舊統治集團中的主體部分自行背叛了以往對自己藉以統治的體制的忠貞,掉頭而去” 。國內也有學者認為,蘇共黨內官僚特權階層“在很大程度上是蘇聯既得利益集團的‘自我政變’”。

其次,蘇共選人用人沒有真正選到用到具有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人來執政,也就是從中央到地方接班人出了政治上的問題,“黨的組織是由黨員構成的,黨的權威是靠領導幹部樹立的”。蘇共在選人、用人、培養人的過程中出了問題,培養選拔了赫魯曉夫、戈爾巴喬夫、葉利欽為代表的一批失去共產主義信仰、失去基本政治立場、失去黨性的、丟掉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的領導幹部,這就為蘇共內部埋下了定時炸彈。他們最終成為蘇共自己的掘墓人。這些歷史教訓警示我們,選用什麼樣的人,培養什麼樣的幹部,事關黨的生死存亡。

第三,蘇聯當時國家經濟發展沒有跟上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經濟基礎出了嚴重問(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題,上層建築也必然倒下。體制僵化、經濟衰退是根本性的原因。十月革命的勝利,固然不一定像過去蘇聯教科書所説“開闢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但無需諱言,它也絕不是一次普通的朝廷更替或政權轉手,它的世界意義在於,在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開闢了一條非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的嘗試。在蘇聯,這一偉大的社會實驗曾經取得過輝煌,但最後以失敗而告終。史稱“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經濟、文化體制,是一種高度集中和集權的體制。這種體制,為應對國內外緊張局勢,能集中一切人力、財力、物力,適應備戰和應戰的需要,取得工業化和增強國防實力的顯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時間裏使蘇聯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強國。然而這種體制嚴重背離現代經濟的發展規律,壓抑了地方、企業和勞動者的積極性,加上它在政治上無情地消滅各種反對派和壓制持不同政見的知識分子,以及意識形態方面的嚴密控制,使整個社會處於僵化、封閉和麻木的狀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着時代主題逐漸向着和平與發展轉移,這種體制使經濟發展緩慢,國民經濟發展比例失調更加嚴重,制度性的弊端進一步凸現。顯然,這種體制不但不能完成把蘇聯建成現代化民主國家的歷史性任務,反而使蘇聯在同資本主義的世界性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如果説十月革命後出現了“一球兩制”的新格局的話,那麼,半個多世紀的比較和競賽,沒有顯示蘇式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這種體制未能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來越多的民眾的支持和擁護,這是蘇共垮台、蘇聯解體的根本性原因。

第四,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保障事業管理沒有與國際接軌,沒有及時採用人類一切先進文明成果管理國家,所以各項法律法規等不能為人民羣眾創造公平公正自由民主的生活環境,所以也必然使國家陷於混亂。大多數蘇共領導人把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這一歷史過程看得過於簡單,對資本主義的生命力估計不足,對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過於盲目,認為通過上層建築的變革、無產階級政權的建立,可以輕而易舉地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比任何資產階級民主要民主百萬倍”的民主,並能夠順利地解決資本主義未能解決的各種問題。這種理想主義認識的不斷髮展、演變,到斯大林時期導致了對科學社會主義經典作家豐富理論遺產的簡單化、僵化和教條化理解。反映在具體的社會主義實踐中便出現了兩方面的問題:第一,對資本主義缺乏客觀的認識,強調與資本主義的對抗和鬥爭,對資本主義所創造的經濟上的、特別是政治上的成果一味否定和排斥。對資本主義所創造的文明成果的排斥,談不上學習和借鑑國外行之有效的經驗,造成社會主義國家長期閉關鎖國、與世隔絕的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限制了社會主義從包括資本主義在內的所有人類文明中汲取營養,以豐富和充實自己。第二,對社會主義所面臨的任務,特別是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艱鉅性和困難估計不足,往往在強調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優越性的同時,忽視了基本政治制度優越與現實實際狀況落後之間的差距,不能始終清醒地看到社會主義本身就是一個由低級向高級不斷髮展的過程,從而制約了社會主義民主的發展和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完善。

第五,蘇共的改革並沒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沒有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戈爾巴喬夫時期推行民主化、公開性,驟然間打破了多年封閉的國門,使人們看到了外部世界,看到了蘇聯與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在經濟、科技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巨大差距。在新形勢下又是激情和理想主義左右了蘇聯社會,蘇共黨內和蘇聯社會普遍出現對迅速改變國家現狀,趕上並超過世界先進水平充滿幻想,希望通過一次激進的改革使蘇聯迅速成為“民主的、人道的社會主義”。這種右的理想主義和浪漫情緒造成了新的“幼稚病”。不少蘇共理論家寄希望於國際範圍內的階級調和與合作,認同西方的價值觀,希望化解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矛盾和對立,陷入浪漫的理想主義,甚至完全是幻想、空想。在當今世界,即便不從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出發,僅從國家利益出發也不可能得出這種幼稚的結論。這種改革就是以攻擊執政黨、討好西方為目的,沒有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致使蘇共完全處於被動,所以必然倒下。

第六,沒有處理好與各少數民族、各加盟共和國的關係,很快國家被分裂。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雖然打碎了舊的國家機器,建立起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但是舊俄疆域上形成的多民族國家共同體及其民族問題卻歷史地遺留給了蘇聯。蘇聯黨和國家為解決民族問題作了不少努力,也曾取得一些成績,但由於歷史上傳襲下來的民族問題的嚴重性和民族關係的複雜性,加在處理民族問題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上的失誤,使民族問題未能得到根本解決。蘇聯存在的69年中,其民族問題可謂頭緒紛繁、盤根錯節。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屋建瓴、高瞻遠矚,提出了在全國廣泛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切中要害,抓住了黨的根本,可使我們黨長期依靠羣眾,取信於民,永葆青春,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日

(本文作者:萬源市教師進修學校支部書記、校長 張忠祥)

篇二:《蘇聯亡國亡黨二十年祭》觀後感

修文中學 劉興剛

2014年3月14日,學校組織全校教職工觀看了《蘇聯亡黨亡國20年祭》大型記錄本。感到心情無比沉重,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老大哥”,二戰後在世界上曾經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一夜之間就土崩瓦解,作為第一個擁有社會義體制的國家,擁有數千萬名的世界第一大黨,卻喪失了執政地位,黨和國家瞬間四分五裂,叫人痛心疾首,同時也引入了我對這件事的深入思考,同時表達自己的幾點觀後心得:

一、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才是立國利民的根本

蘇聯共產黨自建國後經歷了五個領袖集團,對亡黨亡國造成最大危害的是赫魯曉夫和戈爾巴喬夫。赫魯曉夫和戈爾巴喬夫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徹底否定黨的歷史和黨的領袖人物,這就使得他們自身在淪落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最大叛徒的同時,導致了黨員理想信念的坍塌 和黨的形象的毀損,由此動搖了黨和國家的根基,產生災難性後果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蘇聯亡黨亡國20年祭》告訴我們每個人,要牢記宗旨,不辱使命,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增強黨員幹部居安思危的意識,我們要倍加珍惜,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萬眾一心,齊心協力,不辜負黨和人民。蘇共的歷史悲劇昭告人們,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不能丟,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能動搖,否則就會失去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國家存在的基礎和前提。在當前各種社會思潮相互激盪的情況下,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動搖,就更加具有重要而現實的意義。只有在理論上保持清醒和堅定,才能在政治上做到清醒和堅定。

二、堅持共產黨的核心領導地位不動搖

“蘇聯共產黨”1917 年建立,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經歷了國內白衞軍和 14 個帝國主義國家聯合進攻,以及希特勒法西斯入侵的生死考驗,但“蘇共”的執政地位沒有動搖,黨組織還日益壯大。而在1991年,那個沒有戰爭硝煙的年代,“蘇共”卻喪失了執政地位,被迫解散,也被他原所代表的工人階級和蘇聯人民拋棄。

“蘇共”喪失執政地位的主要原因是“蘇共”內部、特別是領導集體出了問題。戈爾巴喬夫修改憲法第六條,不再確認共產黨是蘇聯的領導核心,成為蘇共亡黨和蘇聯解體的法理性原因。蘇共領導集體背離馬克思、列寧主義,否定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奉行資本主義“民主化”“自由化”,搞“多黨制”,全盤西化,從而加劇削弱、放棄、喪失了“蘇共”的執政地位。

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應該從自身做起和現在做起。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實踐一再證明,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在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關鍵在於黨始終保持先進性。由於赫魯曉夫搞全民黨降低了黨員標準和黨組織的先進性,由於蘇共中央領導的混亂,由於主流媒體被“自由派”把持並進行錯誤導向,由於盲目地亂搞多黨制多元化等,當時蘇共黨內黨外信仰缺失,社會瀰漫着過激和茫然的情緒,黨員羣眾對蘇共不再信任,以至於天下大亂,蘇共消亡,聯邦解體。

三、始終團結在中國共產黨中央周圍,才能國強民富

儘管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於對外開放後西方思潮的進入、在改革進程中部分社會成員的地位和家庭財產比其他社會成員相對下降、國際共運處於低潮、過去黨的領導人也曾經犯過錯誤等等因素的影響,黨內黨外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理想信仰危機。我們要高舉旗幟,用科學的信仰、理論、目標來統一思想,樹立黨的領導地位的認識、民主的認識、國家領土完整的認識。蘇共在大民主中消亡了,蘇聯在大民主中解體了,社會在大民主中一片混亂,無限制的民主顯然不可取。另一方面,權力過分集中,個人崇拜在蘇共歷史上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滿,也留下了瑕疵,給赫魯曉夫、戈爾巴喬夫以攻擊的口實,也給了領導者把全黨引向錯誤的可能。

我們必須把蘇聯事件作為我們的慘痛教訓,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矗立於世界之森,實現中國“夢”而努力,這也是我們作為一名教師今後的工作中必須加以借鑑的客觀事實。

第二篇:《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觀後感

《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觀後感

綿陽實驗高中第五支部 諶登貴

觀看了《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使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多麼的正確。古語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蘇聯的解體是蘇聯自身內部問題激化的必然結果。

首先,腐敗,失去執政根基,是導致蘇聯黨衰國亡的政治原因。 蘇聯各級幹部的特權現象早就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形成的特權階層,享有各種既得利益。到勃列日涅夫時期,更形成一個個“官僚氏族集團”,這些集團內部兒女聯姻,官官相護,貪污瀆職,使執政黨與民眾之間隔閡越來越大,民心盡失。

蘇共黨內自身的腐敗、墮落已滲透到了當時蘇聯社會的各個領域、各個角落,蘇共及其各級各類官員所作所為完全為全蘇人民所痛恨,實際上蘇共已失去其執政根基—人民。

其次,接班人失去共產主義信仰、無產階級基本政治立場、共產黨黨性,是導致蘇聯亡黨亡國的組織原因。

選用什麼樣的人,培養什麼樣的幹部,事關黨的生死存亡。蘇共選人用人沒有真正選到用到具有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人來執政,從中央到地方接班人出了政治上的問題,“黨的組織是由黨員構成的,黨的權威是靠領導幹部樹立的”。蘇共在選人、用人、培養人的過程中出了問題,培養選拔了赫魯曉夫、戈爾巴喬夫、葉利欽為代表的一批失去共產主義信仰、失去基本政治立場、失去黨性的、丟掉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的領導幹部,這實際上宣告蘇共組織上已經垮台,這些人上台為蘇共亡黨內部埋下了定時炸彈,表明蘇共為自己準備好了掘墓人,而實踐證明他們最終成為蘇共自己的掘墓人,埋葬了蘇共。 第三,自動放棄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是蘇聯解體的思想原因。

戈爾巴喬夫時期推行民主化、公開性,驟然間打破了多年封閉的國門,使人們看到了外部世界,看到了蘇聯與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在經濟、科技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巨大差距。蘇共黨內和蘇聯社會普遍希望通過一次激進的改革使蘇聯迅速成為“民主的、人道 1

的社會主義”,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實質就是以攻擊執政黨自身的合法性、醜化蘇共歷史、妖魔化蘇共前領袖,討好西方為目的,沒有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致使蘇共完全處於被動,所以必然倒下。

解除共產黨人對思想輿論的領導權,主動把思想輿論陣地拱手交給資產階級代理人,思想輿論陣地被資產階級佔領,大眾媒體成為攻擊共產黨和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急先鋒,成為醜化共產黨、醜化蘇聯歷史、妖魔化蘇共領袖和革命先烈的競技演講平台,指導思想多元化,從而使廣大人民沒了精神支柱,導致人民失去了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共產黨失去了執政的指導思想和靈魂、失去了執政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整個蘇聯的核心價值體系轟然坍塌,這是蘇聯解體的思想意識形態領域的原因。

第四、脱離羣眾、失去羣眾支持是蘇共垮台、蘇聯解體的根本性原因。

毛澤東主席説:“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麼?是羣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擁護革命的人命羣眾。”失去人民羣眾的支持和擁護,蘇共失去了的信賴,失去羣眾就是去了執政的基礎。

十月革命的勝利, “開闢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它絕不是一次普通的朝廷更替或政權轉手,它的世界意義在於,在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開闢了一條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嘗試。它在特殊環境下應對國內外緊張局勢,能集中一切人力、財力、物力,適應備戰和應戰的需要,取得工業化和增強國防實力的顯著成果,短短十多年時間裏使蘇聯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強國。這一偉大的社會實驗曾經取得過輝煌,其成就的取得的根本原因在於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但為什麼最後以失敗而告終呢?這是由於蘇聯實行的高度集中和集權的體制,隨着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漸漸背離現代經濟的發展規律,壓抑了地方、企業和勞動者的積極性,沒有真正解決好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蘇共沒有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使整個政權失去了人民羣眾的支持和信賴。

觀看了《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讓我深切感受到了永遠保持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蘇聯共產黨就是戈爾巴喬夫之流帶領的一夥黨的高級領導人一起一步步脱離羣眾、一步步腐化墮落、一步步葬送掉的。

以蘇聯為鏡子,真的可以知道,如果中國沒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沒有始終緊握並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沒有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如果我們沒有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就不會有今天中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的物質基礎,就不會在國際社會擁有目前大國地位這樣的實力,就不會有連續三十多年平均8%增長的發展勢頭,就不會有嫦娥工程、天宮一號,也不會有航空母艦,更不會有農民人均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以支配收入的連年穩步增長,當然也不會有人民生活由温飽到小康到全面小康的穩步邁進。

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黨,一個強有力的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堅持正確的道路向前,永遠保持這個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永遠保持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取得廣大人民羣眾真心誠意的支持,是黨和國家興旺發達、永葆生機與活力的根本保證,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根本保障。

觀看了《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讓我深切的感受到,如何能夠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如何鞏固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成了擺在全黨面前的一個重大歷史課題。

在現階段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多麼必要,多麼具有現實意義的一項重大舉措。讓我清楚的認識了為什麼要開展羣眾路線教育活動,為什麼要解決”四風”問題,為什麼要密切聯繫羣眾。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設、發展、改革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領導人民建設家園,使人民享受到的實惠有目共睹。在改革發展的進程中,環境污染、社會分配不公、民生保障等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繼續

通過改革的辦法逐步加以解決,但是,在有8200萬成員的這個大黨中,不先進,不廉潔的人和事也不少,有些腐敗問題觸目驚心,“四風問題”比比皆是,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受到嚴重的影響,黨羣幹羣關係產生了很大的縫隙,有些黨的高級領導幹部走向了人民的反面,執政黨面臨着異常嚴峻的考驗。是否能夠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否能夠真正做到始終同人民羣眾保持血肉聯繫,如何能夠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如何鞏固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成了擺在全黨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否則,亡黨亡國的危險不是沒有,而是很大。

觀看了《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讓我更加認識到“打鐵需要自身硬”這句話是多麼的正確,認識到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蘇聯共產黨,走向亡黨亡國的不歸路,雖然,不能排除西方敵對勢力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但是,怨不得別人,只怨自己,討好西方、醜化自身,獻媚於敵而妖魔化於黨,迎合西方敵對勢力、不解決人民的實際問題,自己放棄了自己,最終人民被拋棄了。蘇共背離了這個偉大的黨自己確定的正確的東西,背離了人民。“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 。正如美國前國家安全局局長威廉.奧多姆中將説的:蘇聯共產黨同它們的將軍們手挽手,肩並肩的走向滅亡。”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以蘇聯亡黨亡國的這面鏡子,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因為我們堅持了,我們得到了什麼,因為蘇聯放棄了,蘇聯損失了什麼。普京説:“蘇聯的解體,是20世紀最嚴重的地緣政治災難,對於俄羅斯人民講它是一場真正的悲劇”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屋建瓴、高瞻遠矚,提出了在全國廣泛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是切中要害;“打鐵需要自身硬”,這是抓住了黨的建設

的根本,“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踐行黨的羣眾路線,密切黨同人民羣眾的關係,紮實黨的執政根基,就可以使我們黨長期依靠羣眾,取信於民,永葆青春,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第三篇: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觀後感

《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俄羅斯人在訴説》------觀後感

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這部教育片訴説了蘇共亡黨及蘇聯解體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蘇共執政70多年和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一夜之間土崩瓦解的歷史教訓。

(一)蘇聯的解體和戈爾巴喬夫所謂的“改革”直接聯繫。片中説道,戈爾巴喬夫在童年時就不贊同蘇聯的共產黨,這也直接導致了他上台執政後,極力推行多黨制,迫害了許多原來的共產黨員,使國家政權渙散,各個大小黨派林立,最終促使了蘇聯走向滅亡。而在我們中國,毛澤東同志以及歷代領導人,自1921年建黨後,不管經歷什麼社會動盪,始終如一的堅定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一直到後來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相結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到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等,這些都説明了一個強大的國家的形成及生長,是需要一個適合本國國情的制度和強有力的領導集體的正確引導才能夠得以實現的。

(二)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等野心家喪失了對共產主義的信心,所以不顧國內的情況,極力推崇和效仿西方的經濟模式,我覺得他們的這一舉措頗有一點“東施效顰”的味道,忘了自己的根本,一味的模仿照搬別人的經驗,反而丟失了自己的立根之本,最後搞得民心渙散,國內經濟蕭條,損害了廣大人民的經濟利益,導致了社會動盪。片中説,那一段時期,大約每5分鐘就有一條生命流逝。我被這個數

字深深地震撼了。聯想到我國文化大革命時期,人民羣眾也曾一味的盲目追崇毛主席,尊崇兩個“凡是”,導致我國的經濟落後,農業生產水平下降,優秀先進的文化得不到發展,許多優秀的黨員,國家領導人遭受迫害,給了“四人幫”可乘之機。不過,在這個全國陷入黑暗之際,鄧小平同志點亮了人民前進道路上的那盞燈。他所寫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報告,糾正了黨內和人民的錯誤,在這之後,中國的發展漸漸進入正軌。所以一個國家的發展絕對不能盲目跟風,要實事求是,講求實際。

(三)另外,由於戈爾巴喬夫改革措施不力,發展方向不清,導致經濟私有化,通貨膨脹。就比如戈爾巴喬夫剛上台時頒佈的禁酗酒令,演變到後來居然變成了禁酒令,這個禁令對於蘇聯人民來説就是一種不切實際,於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全國的酒鋪就關閉了三分之二,導致後來人們去醫院哄搶醫用酒精,並且給那些能弄得到酒的人創造了一條能牟取暴利的途徑。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使得全國的經濟只增長了2.8%,遠遠低於改革前的增長率。而回過頭看我們國家的改革,鄧小平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直沿用至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騰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國的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在世界上的威望越來越高等等,這些都證明了一個正確的改革方案,並且持之以恆的實施,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

總之,蘇聯亡黨亡國的教訓是非常慘痛的,我們必須引以為戒,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這些,對於推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第四篇: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觀後感8

第八期

簽發:李鵬

《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觀後感

近日,臨河區統計局組織幹部觀看了《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的紀錄片,大家觀看後一致認為影片很真實、很震撼、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和現實意義。全體幹部都認為應該吸取蘇聯滅亡的教訓,密切聯繫羣眾,增強服務羣眾的觀念和本領;所有幹部都要以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為契機錘鍊黨性,增強宗旨意識和使命意識,樹立國家幹部“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影片以紀錄的形式講述了蘇聯在20世紀80年代末發生的驚天動地的鉅變,影片給我們最大的感受是一個國家的領導層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方向有着多麼巨大的作用,一個不合格的領導對於

百姓來説就是一個災難。

上世紀80年代末,戈爾巴喬夫成為蘇聯的總書記後啟動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否定了馬列主義和共產黨的領導。從經濟到政治體制再到思想文化倡導新思維、新舉措,經濟搞私有化、政治搞多黨制、意識形態搞多元化、輿論搞自由化。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幾乎把蘇聯推向了覆滅的邊緣,蘇聯共產主義的大廈搖搖欲墜。繼任上來的葉利欽則拋下了蘇共的面具,給力蘇聯最後一擊,一個輝煌了近一個世紀的歷史巨人就此倒下。葉利欽更加激進的改革幾乎使俄羅斯瀕臨崩潰,一個強大的國家一時間烏煙瘴氣、狼鼠橫行,蘇聯人民再一次陷入了被奴役的地位。

蘇聯的亡黨亡國給我國帶來的最大啟示就是改革要循序漸進的推進,不能搞激進式的突變,尤其在政治體制方面要“穩”字當頭,因為它關係到13億多中華兒女的幸福和安康!

臨河區經普辦(蘇鵬宇)2014年3月21日印發

第五篇: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觀後感2

近日,安排時間觀看了黨內歷史教育片——《蘇聯亡黨亡國20年祭》,感觸頗深。紀錄片以聲文並茂的形式講述了建黨93年、執政74年、有着近2014萬黨員的蘇維埃政權是怎樣一步一步走向滅亡的。以史為鑑,以人為鑑,這對於中國共產黨如何保持共產黨員純潔性、堅定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增強黨員幹部居安思危的意識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罪魁禍首戈爾巴喬夫本着所謂的“公開性”,指導思想的“多元化”,否定了馬列主義、否定了社會主義,讓代表着人民權利的社會主義性質的蘇聯解體,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從而使俄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倒退了幾十年。他的改革脱離了人民,叛離了黨,成為了俄國曆史上的一大悲劇。究其根源,即蘇聯共產黨人的蜕化變質,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的蜕變。

一、否定黨的領袖,否定黨的歷史。“欲滅其國,必先滅其史。”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蘇聯出現了一股“重新評價歷史”的運動,從否定斯大林開始,繼而攻擊和誹謗列寧,歪曲蘇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最後否定蘇共70年的執政歷史。這種所謂的

評價使蘇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終於導致了蘇共黨亡政息。

二、背叛馬列主義,失去理論指導。在理論上背離馬克思列寧主義,使全黨失去正確的理論指導,必然造成黨內外思想的混亂和社會政治動盪。戈爾巴喬夫徹底背棄了馬克思主義信仰,他強調:“新思維”就是促進“多元化”,放棄“意識形態限制”和“精神壟斷”,打破“一切理論的侷限”,實質上就是打破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三、黨風黨紀敗壞、嚴重脱離羣眾。黨的紀律約束行為,關係黨的權威,黨的作風體現黨的宗旨,關係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一旦敗壞,後果可想而知。戈爾巴喬夫執政期間,黨內腐敗嚴重,特權階層惡性發展,不斷利用各種手段,轉化國有資產的支配權,大部分黨員幹部成為特權階層的首腦,操縱着國家的經濟命脈,脱離了羣眾,叛離了黨。

四、幹部路線錯誤,任人唯親盛行。蘇聯的幹部路線從斯大林時期開始出現了任人唯親,上下級幹部之間形成了很強的人身依附關係。到戈爾巴喬夫時期,任人唯親的幹部路線更加肆無忌憚。錯誤的幹部路線造成黨政軍幹部隊伍思想空前混亂,嚴重損害了黨的威信,造成了幹部對黨的離心傾向。

五、背離建黨原則,改變黨的顏色。從赫魯曉夫到戈爾巴喬夫,在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上,搞的是民主社會主義,鼓吹“全民黨”、“全民國家”,實行資產階級“公開性”、“民主化”,造成了全黨的思想混亂,很多黨員感到迷茫。黨的基層組織受到嚴重削弱,形同虛設。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受到破壞,黨風惡化,嚴重脱離羣眾。

由此觀之,腐敗,是蘇共垮台的罪魁禍首,它一方面腐蝕着領導幹部,使幹部腐化變質;另一方面使黨離心離德,喪失人心,惡化幹羣關係,“反腐倡廉”是我們從蘇聯學到的深刻教訓。居安思危,想本國當前政治局勢,反腐倡廉,黨風廉政建設迫在眉睫,勢在必行,這就需要從每一個黨員幹部的思想教育入手。

一、夯實文化功底,提升理論修養。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地抓好文化學習,努力做到:學理論,要在提高理論素養上下工夫,加深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學經濟,要在市場經濟規律和經濟發展趨勢方面下工夫,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使黨員幹部能夠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二、強化政治素質,築牢思想防線。要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不斷強化廉潔從政、廉潔執法、

廉潔司法的政治素質,引導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堅持正確的價值觀,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堅持正確的思想路線,德才兼備選拔幹部。要把反腐倡廉思想教育融入領導幹部的選拔、管理、使用、培訓等各個環節,堅持自律與他律、教育與管理相結合,從而使領導幹部在各種考驗面前自重、自警、自勵、自律,築牢思想防線,自覺抵禦各種消極腐敗的侵蝕 。

三、強化黨員意識,保持心態平衡。要不斷強化黨員意識,堅持黨的路線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永葆公僕本色,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端正思想態度,通過學習和接受教育,使內心世界更加充實,心態更加平和,進取心更加堅定,保持良好的心態,看待問題不會偏激,才能把黨賦予的工作和自己的人生追求融為一體。

四、擴大覆蓋範圍,抓好宣傳教育。要面向全黨全社會,擴大反腐倡廉教育的覆蓋面,加強勤政廉政先進典型的宣傳,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增強幹部羣眾反腐敗的信心。要倡導廉政文化,促進全社會樹立“以廉為榮, 以腐為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不斷擴大反腐倡廉的影響。

“蘇聯亡黨亡國20年祭”告誡我們:每個共產黨人

都要居安思危,要充分認識到如今的中華民族,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會象蘇聯那樣,出現國家四分五裂、內亂外患,就沒有今天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和諧的局面,更沒有人民安居樂業、幸福安康的生活。我們要倍加珍惜,更加緊密的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首的黨中央周圍,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萬眾一心,齊心協力,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人民幸福美滿的生活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