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時代新人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2W

時代新人觀後感【多篇】

時代新人説觀後感 篇一

今天,我學習觀看了“時代新人説——對話戰疫英雄”這一堂思政課。讓我倍受感動和鼓舞。四位分享人以疫情為主題,向我們介紹了在這次新冠肺炎面前很多防疫一線的感人故事。讓我更加清楚地意識到了疫情,也讓我更好地反思疫情,回顧疫情。首先為我們介紹疫情情況的是第一批馳援武漢的哈醫大四院護士孟凡瑩,她在武漢整整奮戰65天。在這65天中她經歷了很多事情,在出發前與她依依惜別的奶奶離開了人世。在分享奶奶與她的談話時,她熱淚盈眶,可以看出奶奶與她的感情非常深,但作為一名護士,她擁有自己的使命,看到這裏我也留下了激動地淚水。黑龍江廣播電視台主持人王東旭用眼睛,用紙筆記錄下在援鄂醫療隊的最美的平凡,把醫護人員的一舉一動真實地記錄了下來。鶴崗市人民醫院外科ICU主治醫師王野虓講述了病人通過用手指在他手心寫字交流病情的點點滴滴,令人動容。黑龍江大學學生李昊宇雖然不能到前線參加抗“疫”,但他積極參加小區防疫工作,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志願者。最後,哈爾濱市二十四中校長告訴大家,在疫情面前該如何應對。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防疫經驗

在這次抗“疫”戰鬥中,每一個人都在戰鬥,我看到了中國共產黨集中統一領導的強大力量,看到了中華民族戰勝疫情的必勝信心,看到了全國人民眾志成城,馳援武漢的大愛情懷。作為一名教師,我沒有專業的醫護知識,不能像白衣天使一樣衝在戰疫一線,但疫情期間我每天都關心抗疫新聞。當我知道武漢疫情告急時,我毫不猶豫地獻上了自己的一份愛心。並積極主動地帶領學生為武漢捐款。雖然這只是綿薄之力,但是也體現了我們的愛心。

2020年的新冠疫情肺炎,使我感覺到:奮鬥在一線的英雄們用愛與行動構築起保衞我們的生命防線,他們是無數個抗疫逆行者。有從死神裏搶救生命的80,90後醫護人員,創造火龍山雷神山醫院奇蹟的中國工人。是那些協調有度嚴防死守保障資源的警察公務員,是堅守陣地不斷披露疫情新進展的新聞人,他們為大家奉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説,人民有信心,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有信心戰勝疫情。對於一個偉大的國家,疫情不僅帶來挑戰,也歷練國家能力,對於一個堅強的民族,疫情不僅意味風險也鼎立民族精神。中國人民定能戰勝疫魔,陰霾終將散去。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疫情。

時代新人説觀後感 篇二

慌亂之中皆是小丑,口罩之下誰是英雄?沉默中的沉默合鳴着淚滴,一聲驚雷在遠方響起,混着嘶啞絕望衝擊着神州大地,新型冠狀病毒橫空出世。弔詭的生命,總是在人毫無準備時開啟它的考驗,新型冠狀病毒一經面世便以燎原之勢蔓延開來,既然生命已出題,那麼請認真答題!

“堅守”是武漢人民咬緊牙關用血淚寫下的“答案”。

“封城”,殘酷卻是有效的方法。本該“千聲爆竹響,萬家燈火明”,如今卻是渺無人煙,武漢人民被隔離於此,雖無人判罪於他們,亦無四面牆壁圈禁,往前,卻邁不了腳,往後,疫情阻礙,時間推搡,亦無路可退。焦慮無措之後,他們一遍又一遍地祈禱,堅決執行“武漢人民不要出武漢”的號召,在堅守中等待勝利,在暗夜中唱響國歌。

他們用顫抖的手,在心裏寫下“堅守”。

你用“敬業”答題,你扎進英雄的城市,我們等待你凱旋。

“武漢是一個英雄的城市,這一次的疫戰,定能取勝。”幾度哽咽,幾度失控,鬢間發如雪,眉間愁緊鎖。儘管如此,你的雙眸依然閃耀着堅定的光芒,向每一位黑暗中的前行者訴説道“最長的路也會有盡頭,最黑暗的夜晚也會迎接清晨。”你説“沒什麼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然後84歲高齡的你義無反顧地踏上去武漢的征程,展現最美逆行。人民日報這樣評價你“84歲的鐘南山:是院士,是戰士,更是國土!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滿腔責任為國為民,的確令人肅然起敬!”

身體相隔但心卻緊擁。手抬起,展開,卻又放下,淚順着臉頰淌入心底。這是護士劉海燕主動請纓後與女兒隔着玻璃相見,那頭,女兒無聲張開雙臂“媽媽我真的好想你”,這頭,思念的堤岸崩塌,流水模糊了視線“媽媽在這兒打怪獸呢,把病毒戰勝了媽媽就回去。”

在疫情考題前,一線工作人員義無反顧,毅然寫下“敬業”二字。

團結一心,眾志成城。

藍色絨帽,一隻口罩,步履蹣跚,雙手微顫,一個塑料袋,一句話“請幫我帶到武漢去。”68歲的環衞工人李學明老爺爺,將其5年省吃儉用攢下來的的積蓄10071元捐贈給武漢人民。“雖分工不同,但我們都是戰鬥者!”

一聲驚雷,敲醒中國。疫情就是“試金石”。物流司機,無數的送餐者,火神山與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安保人員,執勤人員,以及其他的疫情一線工作者,雖然他們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卻是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無數的公益物資調往武漢,醫療產品廠家三倍工資24小時不停。

我們,中國人,在這防疫的考場上將“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刻在卷首。

時代新人説觀後感 篇三

17年薪火相傳,17年堅守初心,17年砥礪前行,17年頑強拼搏。17年前,共產黨人帶領全國人民眾志成城、迎難而上,守護了2003年的春天,如今,還是不變的共產黨人,也必將迎來2020年的春暖花開……

賞浪漫櫻花、品楚遺風韻,武漢這座温和而美好的城市在人們歡聚喜迎庚子年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疫情肆虐下,有一羣人“逆向而行”,無畏出征。

“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擁有60多年黨齡的共產黨員鍾南山告訴公眾“儘量不要去武漢”,自己卻義無反顧地衝到了最前端。“把所有人都換下來,共產黨員上!”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硬核”發聲,他們用親身行動詮釋着入黨誓詞。“我是黨員,讓我來”,北京“小湯山”非典定點醫院設計者黃錫璆博士年過八旬,鄭重請戰赴武漢支援火神山醫院設計建設……

這些英雄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他們責任重大,他們使命光榮,哪裏任務急難險重,哪裏就有他們的身影,是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給了他們前行的勇氣和鬥爭的力量。

回顧17年前,鍾南山“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這裏來”,在非典戰役中敢醫敢言,帶領人們走出噩夢;黃錫璆24小時完成小湯山非典醫院的設計圖,七個晝夜建成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級傳染病醫院;醫學博士劉維宇病重後要求在自己身上做試驗,誓言為抗擊非典病魔貢獻最後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盡一名共產黨員應盡的責任……

共產黨人初心使命薪火相傳,17年前的那些堅毅的身影又再一次顯現,我堅信,那場偉大的勝利也必將接續而來,今日,戰“疫”必勝!

共產黨員,就是時刻準備着,當祖國召喚的時候,當人民需要的時候,全力以赴、衝鋒在前,用平凡之軀,築防護堡壘,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國各地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們也在防控疫情鬥爭中充分發揮着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聚焦我生活的重慶市璧山區,一面面旗幟正湧現出來。

“黨員多跑腿,居民少出門”,璧蘭河1號小區黨支部發動黨員身先士卒、免費提供“保姆式”生活服務,用黨旗築起居民疫情防控的“安全牆”;“疫情不結束,每天都會走下去”,丁家街道三五村黨支部書記孫紹容每天步行10公里挨家挨户排查疫情;身殘志堅,不失為民之心,失去右臂的殘疾黨員尚東田主動請戰,配合黨員幹部在防控一線貢獻獨特的“一臂之力”……這一面面旗幟在祖國的廣闊大地上高高飄揚……

無論風雨滄桑,或是歲月斑駁,共產黨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用雙手託舉起希望和美好。

我們堅信“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時刻必將到來;我們堅信“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的時刻就要到來;我們期待春暖花開時,相約櫻花樹下……

加油,武漢;必勝,武漢!

時代新人説對話戰疫英雄思政課觀後感心得感悟 篇四

5月18日上午龍視新聞的“時代新人説--對話戰疫英雄”思政課線上直播活動,令我再一次感受到白衣天使、防疫志願者們的無私奉獻和舍小家為大家的高尚情操。辭舊迎新之際,闔家團聚之時,他們身披戰袍離開家人,放棄與家人共度中華兒女最重要的傳統佳節,冒着生命危險趕赴疫區前線。幸有他們,令山河無恙。幸有這些英勇智慧的時代青年,以生命赴使命,以青春和汗水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蹟。

在孟凡瑩護士話語中,我感受到“小熊”的錯稱中温馨的醫患情,靈魂畫卷中無畏的醫者心。以真心妙手繪出抗疫英雄全家福的醫大四院呼吸內科護士、支部團支書孟凡瑩,讓我們見到瘦小身軀中迸發出的擎天立地之巨大能量,讓我們感受到“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的愛國之情。

在敬禮少年吳莫憂的敍述下,我感受到小小少年心中的偉大英雄夢,感受到質樸童心中的濃濃愛國情。醫護人員迴歸時,即將成為少先隊員的她,來到街邊,向援鄂英雄們致以中國少年最崇高的禮節--少先隊禮。小小的時代少年以自己的真情實感,讓我們看到下一代接棒人眼裏的光、心中的火,讓我們看到充滿希望的滾滾後浪。

在戰疫記者王東旭的故事裏,我感受到龍江醫護與生俱來的“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的抗聯精神,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之光,感受到無難不克的鐵人力量。心理輔助治療讓病房不再寂靜無聲,“白天綁着護腰帶,晚上睡着硬板牀”讓抗疫鬥爭增添感人力量。

在大學生志願者李浩宇的經歷中,我感受到舍小家顧大家的無私奉獻情,感受到英雄家庭的代代愛國心。“有那麼多防疫人員,誰不是有家,誰不是有老人的呢?”--參加過戰爭、參加過抗洪搶險的爺爺和父親,以最質樸的話語,詮釋了中華兒女的不變家國情。

英雄既高於常人,也是普通人。英雄樸實的話語中,我見到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的堅實自信;見到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之情;見到了“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的英勇無畏;見到了“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的義無反顧。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英雄的醫護人員、戰疫記者、抗疫志願者以血肉之軀,築起我們與病魔之間的鐵壁銅牆,守護一方安康,衞護人民幸福。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毛主席的希望與囑託言猶在耳,振聾發聵。接力棒終究要交到新一代手裏,作為新時代青年人,在瞭解英雄的事蹟後,我更加明確了自己作為時代青年的責任,感受到壓在肩上的建設偉大祖國之重任。在紀念五四運動一百週年大會上,總書記曾告訴我們:今天的我們,處在百年不遇的中華民族大發展時代,既面臨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機遇,也肩負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時代使命。我輩當堅持發揚抗疫英雄的偉大精神,以奉獻人民為目標,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託,不辜負英雄的無私付出,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於砥礪奮鬥、練就過硬本領、錘鍊品德修為,讓青春在新時代的廣闊天地中盡情綻放,讓人生在實現中國夢的奮進追逐中展現出勇敢奔跑的英姿。

時代新人説觀後感 篇五

最近一段時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着每一箇中國人的心,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同抗擊疫情。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大敵,容不得半點疏忽,來不得半點虛假,決不能耍“空手道”。何為“空手道”呢?

口號“空喊”。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各級黨組織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廣大黨員幹部奮勇爭先、擔當作為,在疫情防控鬥爭第一線踐行初心使命,湧現出了一大批感人事蹟。但是,也有一些幹部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高高在上,浮在表面,空喊口號。從各地處分問責的情況來看,有態度不認真、落實不到位被批評教育的,也有履職不力、不能勝任本職工作被組織處理的。為此,必須高度警惕,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快轉化為全力防控疫情的實際行動。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疫情防控工作決不能停留在口頭上,不僅要身入,更要心入,必須以實際行動彰顯擔當作為。

程序“空轉”。文山會海是“四風”老問題,屬於基層治理中的頑瘴痼疾。當前,黨中央出台了系列文件對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進行全面部署。然而,有的地方和單位卻簡單地搞層層開會、層層發文,讓上級部署要求變成程序“空轉”,水過地皮濕,甚至水不過、地不濕。各地疫情發展各不相同,各行各業情況不相同,防控的重點也不相同。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決不能流於形式,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照搬照抄,簡單把工作往下推,卻不解決實際問題。這就要求各級各部門在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時,必須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密切配合,以“釘釘子”精神和“一竿子插到底”的韌勁,把各項工作抓實抓到位。

情況“空想”。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中,各級領導幹部只有深入一線、熟悉戰況,才能運籌帷幄、精準施策,打好打贏每一場小戰役。前不久,湖北黃岡市衞健委主任唐志紅,面對中央指導組督查組的詢問,一問三不知,在網上“火”了。這把“火”,不但讓她在全國人民面前丟了臉,也丟了烏紗帽。疫情面前、危急關頭,一問三不知,不僅辜負了組織重託,透支了羣眾期待,更是貽誤了抗疫工作,必然給當地乃至給全國防疫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在其位,謀其政。面對依然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各級領導幹部只有沉到一線去,準確掌握各方面情況,精準發現解決問題,才能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早日打贏這場硬戰!

讓我們心相連、情相擁、愛相通,眾志成城克時艱,勠力同心戰疫情,於寒冬深處,守一輪雲開月明,候一片春暖花開,等一場期盼已久的相逢!

時代新人説我和祖國共成長觀後感範文:身邊的故事——慶祝建國70週年 篇六

作者:馬克思主義學院 張悦虹

回顧歷史,那是一條長河,那是一個傳説;回顧歷史,是秦兵馬俑的高大雄偉,是前所未有的名勝古蹟;回顧歷史,是儒家思想的捨己為人,是善意懂禮的道德之志。歷史的時空隧道,正在慢慢打開。回到過去,回到歷史,一起見證那奇蹟的一刻。

從1949年10月1日中國建國開始,到如今已有七十週年。這七十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單一的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憑票購買到任意選購琳琅滿目的商品,從單調樸素到顏色鮮豔款式多樣的衣服,從“蝸居”到“廣廈”,從“自行車王國”到説走就走的旅行,從老式“四大件”到新式“四大件”的改變,無一不説明着如今的中國已經不再是那個落後捱打的中國了,如今的中國富起來了,如今的中國強起來了。

今天,當年輕人在超市選購琳琅滿目的商品時,很少有人知道,20世紀90年代以前,存在過一個特殊的“票證時代”。隨着改革開放給中國經濟和民生帶來的巨大變化,1992年,中國告別了長達40年之久的票證時代。聽爸爸講他們小時候,平時吃啥買啥都要按照“票”來購買,“票”通常分為吃、穿、用三類,這些票涉及方方面面,五花八門,總之,大多數商品都是憑票供應,想要什麼樣的商品就要用什麼票去購買,對號入座,缺一不可,一些貴重的物品更是一票難求。由於食品物資的匱乏,爸爸説那時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可以吃肉、穿新衣服,而家裏的大人也往往會把肉票布票留到過年才用,食品物資的匱乏導致食品供應的時間僅有幾天,每逢年關,食品供應點就會簇擁着大量憑票購物的人們,購物長隊成為那個年代的一大街景。在冬天,奶奶把白菜、土豆、蘿蔔儲存醃製,以備過冬。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着工業和農業的發展,糧食和其他日用商品的種類越來越豐富,商品市場逐漸活躍起來。1984年,深圳市在全國率先取消一切票證,糧食、豬肉、棉布、食用油等商品敞開供應,價格放開。老百姓的餐桌也在悄然發生改變,品種漸漸豐富,蔬菜、瓜果、蛋、禽、肉類擺上了貨架,粗糧食品逐漸淡出,細糧成為餐桌上的主角。80年代後期,全國實施了菜籃子工程之後,徹底解決了副食供應緊張的局面。到1992年,隨着中國最後的一種票證——糧票被取消後,票證最終結束了它長達40年之久的特殊身份,老百姓從此告別了票證所代表的物質匱乏時代。

改革開放前,人們穿的衣服色彩和樣式單調,引入眼簾的千篇一律的是灰色中山裝或藍色解放裝,被形象的形容為“藍色的海洋”。“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那個年代的格言。稍微顏色亮麗一點的衣服根本沒人敢穿,一不小心就會引來指責。當時百姓生活水平有限,衣服的數量也很少。用當時的話講,叫“艱苦樸素”。聽爸爸説那時候只有過新年的時候家裏才會給買新衣服,平時的衣服都是家裏較大的孩子穿小了給下一個孩子,然後下一個孩子穿小了,在給下一個,衣服也是破了在縫縫補補繼續穿。那時小孩子們最期盼的就是過年,因為只有過年才可以買新衣服,買了新衣服的小孩子們都可以高興到晚上睡不着覺。

改革開放後,老百姓的服飾迎來春天。一些西方的服飾開始進入中國,並且形成了一種社會潮流。20世紀80年代穿着“的確良”白襯衫的女青年顯得那麼單純,和那個時代一樣。到80年代中期,城市裏開始流行紅裙子,女孩子們脱去了暗淡的外衣,穿着色彩鮮豔的編織毛衣,留住美麗,一場時裝的革命正在悄然而來。時髦的男青年一邊跳着霹靂舞,一邊穿着喇叭褲、戴着蛤蟆鏡,這就是那個年代的“時尚”。喇叭褲,包緊了臀部,褲腳管很大,像喇叭,兼具掃地功能。隨後,連體褲、哈倫褲、健美褲、蕾絲裙、中性套裝、露臍裝……各領風騷幾個月。時尚,就是一陣風,是一個時代的印記。90年代以後,中國服裝至少在高端人羣中已經實現了與世界的同步。人們的生活向小康過渡,思想觀念更為開放。人們的服飾也在急速變化,穿衣打扮講求個性和多變,很難用一種款式或色彩來概括時尚潮流,強調個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為一種時尚。

剛建國時,人們最普遍的出行方式就是走路,那時候物資缺乏,自行車更是少之又少,在靠票購物的時代,就算是有票也難求一輛自行車。人們出去要走很久的路,去親戚家上午出發往往下午才到,交通工具的缺乏和發展落後,更是影響了人們的出行,因而大多數的人往往選擇不出去。到20世紀70年代末,剛剛從“”中走出來的老百姓,絕不會夢想有一天會開上私家車。40年前,中國是名副其實的“自行車王國”,自行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永久、鳳凰、飛鴿等品牌的自行車開始風靡中國。那時,有一輛自行車的感覺不亞於現在有輛轎車,騎“永久” 就像開奔馳一樣有面子,而一輛“鳳凰”就像現在有一輛寶馬一樣。

而如今,汽車已經成為家庭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幾乎家家户户都擁有一輛自己的車,汽車不僅可以使人們的出行更加方便,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捷。今天的我們,外出可以用共享單車低碳出行,可以坐時速高達350公里的“復興號”高鐵,可以坐豪華輪船周遊列國。據《寧夏日報》報道,即使在經濟相對不發達的甘肅固原,從固原啟程,乘飛機飛至銀川出差、飛至西安購物、飛至福州旅遊,當地越來越多的羣眾開始習慣於打“飛的”。交通方式翻天覆地的變化正體現了中國的經濟、政治的快速發展,中國富起來了,中國強起來了。

四大件,又名“三轉一響”,是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以後出現的一個名詞,指的是當時為各個家庭所希望擁有的四件家庭物品。這四件家庭物品分別為: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及手錶。這幾乎是一個家境非常好的人才能夠擁有的奢侈品。這“四大件”會讓上了年歲的人如數家珍,在其頭腦中打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一塊手錶曾經就是她的嫁粧,而一輛嶄新的“飛鴿”或“永久”也許使他當上了新郎。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着憑票供應時代的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新“四大件”的誕生:黑白電視、電冰箱、洗衣機、錄音機。電子時代的到來極大地豐富和改善了每個家庭的家居生活。

新“四大件”走入家庭後沒多久,就由流行走向了沒落。黑白電視的魅力哪裏比得上彩色電視?錄音機和“家庭影院”放在一起,明顯就相形見絀了。還有家用電話、空調、電腦、微波爐……改革開放進入20多年之後,家電逐步由奢侈品轉變為日用消費品,國內家電進入到消費的黃金期。人們在盡情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和舒適的同時,也懶得總結什麼“四大件”了。新生事物的層出不窮,使人很難從中選擇出哪種商品與你息息相關,稱得上真正意義的“大件”。

從1949到2019,七十年來的中國日新月異。這七十年中,中國經歷過苦難,也汲取了教訓,中國沒有倒在挫折中,反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歷練中不斷強大不斷完善。這七十年來的改變,人人皆可所見,這七十年來的中國,真正的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我相信往後的祖國會越來越好。

時代新人説觀後感 篇七

記基層幹部的硬核“戰役”

自“疫戰”的集結號吹響以來,基層有這樣一批勇衝一線、勇擔使命的可愛戰士,他們忘己利、獻己力,棄家人、守人民,舍小家、顧大家,他們守護在千千萬萬的村民身邊過了一個平凡而不平常的年,他們就是基層幹部——基層的硬核“護國兵”。

“地毯式”全面摸排,打通疫戰更有底氣。大年八年級,本是應該與家人團聚的日子,基層幹部懷揣着羣眾的期盼飛速回歸到工作崗位上,他們不捨晝夜開展“地毯式”全面摸排,在最短的時間內,集結鎮村級幹部力量,摸清外出返鄉或流入人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此時,基層幹部成為了安定人心也温暖人心的“戰士”,與千千萬萬老百姓一起,托起信心與希望,攜手一起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插針式”家户宣傳,打響疫戰更有合力。城市與農村疫情防控存在傳播速度與瞭解程度的差異,基層羣眾的宣傳既是盲區也是難區。鎮黨委政府積極貫徹部署,利用網格化管理,走村入户的“插針式”宣傳,切實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引導村民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從行動上自覺居家隔離,對街頭村裏聚集聊天、打牌娛樂等活動進行勸誡,改變部分羣體特別是老年羣體慣性思維,做到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儘量不出門、少出門,營造安全的環境。為了使宣傳語更通俗易懂,基層幹部更是把宣傳知識編成順口溜用家鄉話錄成廣播,傳播到村裏的家家户户。

“看門式”逆行守護,打倒疫戰更有暖意。抗擊疫情期間,有許許多多的抗疫“英雄”守護在一線,基層幹部也不例外。基層幹部上下齊心,主動申請加入居家隔離者的無間隙日夜值守,共同織細織密抗疫的防線。我作為一名90後的基層青年幹部,值守對象是一名年近八旬的老人,因乘坐公交與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觸被隔離,讓他不能與自己的子女團聚過年,讓他成為了“獨居老人”。起初,他因獨自在家不適應,顯得焦慮又低落,我看出了他的心思,慢慢地我與他戴着口罩隔着距離對話,也給他留了我的電話,讓他有事有需要就打電話給我,每天的陪伴和關心、日常問候和物資關懷甚至為他送去他吃完了的藥品,他漸漸適應了獨居生活,更是連連感激幹部、感謝政府。我想這位老人在被隔離的日子裏,有基層幹部的陪伴,並不孤單也更有暖意。我的處境只是眾多基層幹部的縮影,讓我想起白巖鬆説的一句話:“隔離病毒,絕不是隔離愛。”

“封閉式”全盤作戰,打贏疫戰更有信心。璧山區七塘鎮的一名基層領導幹部,抗疫期間,妻子患病手術,孩子生病發燒,可他全然顧不上,抗擊疫情最前線奮戰10余天,在這10余天裏,他總是凌晨睡下,睡了短短几個小時就得爬起來,佈置協調各項工作,接無數電話,處理各種突發事件。他説:“既然我不能好好照顧我的小家,那我就應該竭盡所能保護更多的羣眾,對於家人,我也許是一名盡心盡責的好乾部,但我沒能扮演好一名好父親、好老公的角色!”作為一名領導幹部,他既是一名“指揮官”,更是一名“作戰員”,疫情面前他是勇往直前的“護國兵”。在七塘鎮還有許許多多沒有回家,也不敢回家的幹部,“封閉式”的全盤作戰只是為了疫情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我相信也堅信因為有這樣一羣可愛而可敬的基層硬核“護國兵”,春天已經不遠了,一切將回歸平靜,街頭依舊車水馬龍,霓虹萬千;鄉村依舊春花怒放,人情滿滿;孩童依舊天真爛漫,歡聲笑語。

時代新人説觀後感 篇八

今天我在時代新人説,講的是疫情裏面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有什麼呢?

那我就來説一説吧,只不過開始了,我聽到這個第一個故事是因為一線人員講述的事情,他在工作的事。他説我在一線真的很辛苦,每天忙上忙下的,但看到一張張的笑臉,我覺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繼續在這説,我的心裏不由得感謝沒有一線人員,如果沒有他們努力的付出,我們怎麼會有現在這樣的生活呢?我覺得都是靠了一線人員,我們才能過上這美好的生活。一線的人員講的滔滔不絕,講完了他的故事。最後他還説。他治療這一個病人的兒子給他畫了一幅畫,説謝謝你白衣天使,謝謝你救了我爸爸,當時眼淚汪汪就哭了。他講完了之後,眼角有些濕潤就走了。我聽完了他們的講述,我感覺一線人員真不愧是白衣天使,為我們奉獻了那麼多,後來又來了一個人,他是醫生。他和剛才的一線人員稍微有些不同他是一位主治醫生,一個人就要管理好幾十個重症患者。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照顧這些患者,他內心是開心的,他穿的防護服裏渾身都是汗水,帶着口罩的臉頰被壓出一道血印,臉上的佈滿了滄桑。他説了他的事蹟,我聽完之後,心裏不由得又來了一熱潮,沒有白衣天使。我們怎麼能堅持,到現在越來越多的奉獻,越來越多的努力。中國是一家人,大家一起努力,所有的奉獻,所有的付出,都證明了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團結起來,我們才能戰勝一切的困難。老百姓們不要出門,白衣天使們努力奮鬥。這樣武漢將會慢慢的好起來的。但是我們老百姓你們做些什麼呢?我最後的一位醫生,他講述的是他和一位病人故事。這個病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歡這醫生,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就管他叫小熊,有一天他病情好轉,馬上就要出院了,他們也要回去了。但是在他們回酒店收拾行李的時候,一個人也沒有,但是他走動站點時,非常非常多的人在那裏接他們,給他們送來了鮮花,他熱淚盈眶,和他們打着招呼。

直播結束了,我的內心非常非常的澎湃,感覺白衣天使們就是無私的奉獻,無私的努力,無私的精神。們老百姓就應該在家裏不出門,不聚會,在家裏靜靜的呆着。我覺得我們的努力,相信白衣天使,也看得到的,大家一起努力闖過這次疫情,加油!中國加油!

時代新人説—我和祖國共成長慶祝建國70週年心得體會 篇九

建國70週年的風雲鉅變,道不完的偉業輝煌!

穿越血與火的歷史煙雲,您歷經建設與改革的風雨洗禮,即將迎來了建國70週年生日。在您生日來臨之際,緬桂花為您綻放,瀾滄江為您歌唱,西雙版納4萬6千多名黨員為您慶賀,100多萬西雙版納各民族人民為您祝福!而我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一名戰鬥在最基層的大學生村官,要拿什麼為我們偉大的黨慶祝生日呢對!我要把青春獻給黨,要把我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與執着、對做好農村工作、服務好羣眾的堅定信心都獻給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李大釗先生説過:青年者,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人生之王也!那麼,青春是什麼有人説,青春是浪漫的詩;有人説,青春是無悔的歌;還有人説,青春是雨後的春筍,是離弦的箭,是清晨初升的太陽……年輕的我常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青春的價值又是什麼呢是無數共產黨員憑着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和熱愛,為我們開創的一片沃土。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國21世紀的奮鬥目標,要實現這個宏偉目標,關鍵在農村,重點在農村。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三農給予了極大的支持。農業税的免除、中國小生學雜費的免除、糧田直補資金的落實、新農合、新農保的建立、低保救助面的擴大等。這不僅大大減輕了農民負擔,解決了農民的後顧之憂,而且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農民收入逐年提高,生活質量不斷改善,農村也正在進行着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催生了一批優秀的大學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戰略決策,所以我來了。我正如一粒種子,帶着思想,帶着希望,將自己深深地埋在了這片廣闊的田野中,在肥沃的土壤裏,我茁壯地成長着。

回首兩年前,那時的我,正是帶着滿腔的熱情、憧憬着豐盈的未來、撲向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火熱生活當中。然而現實的環境並不如當初憧憬的那麼美好,遠離了上大學時所熟悉的乾淨的校園、輕鬆的學習環境、繁華的都市生活以及身邊志向高遠的同學,來到了各方面都比較落後的農村,心裏產生了一種莫名的落差感。我在心裏暗暗問自己在這樣的地方能實現我的價值嗎?

就在我猶豫不決,不能安心工作的時候,身邊的一位普通老黨員讓我打消了以上的種。種顧慮,讓我對自己所從事的大學生村官工作有了更新的認識。

今年47歲的我們村委會曼戈龍村村長王阿三,乍一看就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可是在村裏他卻是老百姓眼中樸實、能幹、敬業的好黨員,勤勞、為民的好村長。他目前已經有了兒孫,應該是安享晚年的時候,但他卻一刻也沒有閒下來,十多年如一日把幫助老百姓辦事放在了生活中的第一位。

從上世紀95年代起他帶領羣眾發家致富,幫助困難家庭大面積種植芒果,推廣先進科學種植技術;為了提高生產生活水平,他帶領羣眾修生產路、村內水泥路,多年來,還陸續投入資金改造村道、排污設施、豬欄、牛欄。更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他和幾個村幹部向上級水利部門爭取飲水工程項目資金,解決了96户400多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我清楚的記得有一次,我和阿三村長去村裏收新農保資金時,有的村民不太配合,態度很冷淡,甚至不給我們好臉色看。他卻依然面帶微笑、苦口婆心地宣傳國家的政策,經過多次努力,最終圓滿的收齊了全部的資金。事後我問他,您這樣是何苦呢王阿三村長的一席話讓我至今難忘,他説:“幹農村工作説難確實難,但要説容易也很容易,擺架子、顯官威肯定行不通,只要你把老百姓當作自己的家人,誰家不會有點磕磕碰碰的,用真心換真情,什麼問題都好解決”

聽了村長的話我感到一陣陣的慚愧,當初入黨時的誓詞哪去了當初想在農村實現自己價值,想為老百姓辦實事、改變農村現狀的雄心壯志哪去了從那以後我在心裏下定決心,要以村長為榜樣,要以一名中國共產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村官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通過近2年的基層工作與實踐,現如今,我走到曼戈龍村委會的每一個村民小組,村民都親切地稱呼我小何,村裏的大姐們主動跟我掏心窩,村裏的老大爺、老大媽遇到什麼困難也會主動跟我説,誰家有點什麼糾紛大家都會想到我,去找小何説理去,她最通情達理。有時候村民們送的幾個雞蛋或是幾把新鮮的野菜,都讓我無比的感動,像家人一樣温暖。

通過與老百姓的朝夕相處,我深刻地明白了大學生村官就是需要做一塊補丁,彌補村兩委班子年齡、知識結構上的失調;我們要做一扇窗口,宣傳國家新政策,展示農村新氣象;做一座小石橋,當好村民和政府之間溝通的紐帶;做一瓶潤滑劑,促進農村發展;做一隻小蜜蜂,讓農村和諧之花綻放得更加美麗。

青春的我們是一把剛鑄好的刀,不容得你有片刻的等待和遲疑。我不會眼睜睜看着這把刀慢慢氧化,失去光澤,隨即斑駁、鏽蝕、風化,最後成為一塊廢鐵。我告訴自己,“只要你是金子,就能放光,只要你鬥志昂揚的面對生活、面對工作,你就會有所獲得。青春是學習的季節,青春是奮鬥的歲月,不要停止前進的步伐,因為青春的路正長。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不斷地提高完善自己,實實在在為農村農民多辦好事、多辦實事,爭取做一名優秀的大學生“村官”。用實際行動、用我們的激揚的青春點燃新農村建設光明的未來!為我們偉大的祖國的70歲生日獻禮!

時代新人説—我和祖國共成長觀後感學習心得:改革創新書寫大國篇章 篇十

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從過去的積貧積弱、百廢待興,到如今的民富國強、海晏河清,不過短短70年。究其根本,不過是因改革創新才書寫了如此壯麗宏大的大國篇章。

回首過去,披荊斬棘,改革常新。安徽鳳陽小崗村中按下的鮮紅手印,掀開了農村改革的篇章。誰能想到,如今發展勢頭良好、一片欣欣向榮的富裕鄉村曾經是那樣破舊不堪。而放眼全國,哪裏沒有沐浴改革的春風,哪裏又未曾結出甜美的果實?從兩彈一星到北斗導航,從港澳迴歸到加入世貿,從中國橋到中國網,一切的發展,都留下了改革開放的痕跡。

因為改革,這個揹負着沉重歷史、曾深陷泥淖的國家走出了屬於自己的道路;因為創新,這個曾經閉鎖慳塞的國家開創了新局勢,大力改革,萬眾創新。

矚目當下,櫛風沐雨,砥礪前行。深圳特區發展良好,雄安新區未來可期,中國已一躍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建國70年成果為世界矚目。共享單車穿行在大街小巷,高鐵在崇山峻嶺間飛馳,孔子學院遍佈世界。無論是經濟的繁榮抑或是文化的傳播,都令每一箇中國人歡欣鼓舞。而每一箇中國人也曾為、也正在為這獲得了新生的國家,貢獻出屬於自己的力量。

刀刃向內除頑痾,壯士斷腕開新局,改革創新需要果決和勇氣。

展望未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縱使有強國封鎖,我們依然不畏艱險,以改革為刃拔爛樹去癰疽,以創新為矛展前路開新局。我們堅信創新的力量,因此敢於做先鋒,涉足全新的領域;我們堅信改革的正確,因為這是實踐得出的真理,是經歷磨難後發出的自強之聲。每個人都在這個最好的時代裏拼搏、奮發、躍進,於是無數創新的點子匯聚成勢不可擋的洪流,衝破狹窄的隘關,到達光明而坦闊的大路。

風一更,雨一更,回首往昔,更堅定初心,改革鼓點不停歇。

山一程,水一程,展望將來,信來日可期,創新潛流不枯涸。

70年,綜合國力的歷史性跨越,已然令世人矚目,而未來,我們還有無數個七十年,用遒勁的改革創新的文筆將這大國篇章盡情書寫。(某考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