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致青春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8W

致青春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致青春觀後感 篇一

一直在學校裏,沒有機會看想看的電影,趙薇的《致青春》吸引我了很久,但直到暑假,我才有機會看到。

我本準備看電影,但還是擋不住書的誘惑,辛夷塢寫的書,花了很長時間去上海的最大書城買的,是電影紀念版的,包裝也很精緻,只是字小了。

我幾乎一口氣讀完的,奇怪的是找不到一點共鳴,於是又讀了第二遍,才算看懂一些。

也許我是國中生,看慣了叛逆,看慣了HappyEnding的愛情故事,看慣了虐心的電視劇情,看慣了職場上的陰險狡詐,卻還沒長大。

小説中的女主角鄭薇是新生代演員楊子姍飾演的,很像年輕時的趙薇,大大的眼睛,小巧的鼻子,衝動,直爽,像一個被慣壞了的孩子,可愛,任性,卻不屈不撓。‘玉面小飛龍’這個外號很適合她,一個80年代的小燕子。我以為她就這樣快樂,沒心沒肺下去,但後來她還是變成了職場精英,有淡淡的冷漠,如月光,索性她還有人愛,還保存一份天真。

阮莞是出了名的美女校花,也是最堅守愛的一個人,他為了自己第一次愛的趙世永付出了太多,他們倆的戀愛斷斷續續維持了六年,最後阮莞卻嫁給了一個只見過6次面的醫生吳江,聽起來很荒唐,但很現實。

林靜是鄭薇的青梅竹馬,是鄭薇口口聲聲説要嫁的那個人,但剛進大學就去了國外,很多年後才回來,他們倆兩情相願,只是時間帶走了太多,不過最後他還是如願以償的娶到了鄭薇。

陳孝生是一個封建刻板的理工男,他的認真誤打誤撞地吸引了鄭薇,經過鄭薇的瘋狂追求,他乖乖馴服,不得不承認鄭薇和他轟轟烈烈地愛過,那段時光被描寫的太美好,幸福和甜蜜,讓人覺得心頭一暖。可為了單親家庭的母親,只能拋下愛情追求事業,最後只得眼睜睜看見自己愛過的人不愛自己,娶一個自己不愛的有利用價值的歐陽小姐。這裏還有好多好多人的青春,太多太多傷感的故事,他們的愛與不愛,都只是青春裏的一部分,都被長大後‘生存的追求’而一一擊敗。有人在回憶,有人拼了命找回回憶,有人卻再也回憶不了。

故事是殘酷的,鄭薇和陳孝正這一對令人羨慕的男才女貌分手了,鄭薇和林靜結了婚,阮阮在結婚後地一次意外中身亡,很多人改變了當初,很多人再也找不回當初的愛。

我不怎麼懂,因為我還沒有經歷青春,沒有愛恨,10年後我再看這本書,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書後最後一句話讓我懂了些:阮阮,只有你,只有你的青春永不腐朽 。

電影《致青春》的觀後感 篇二

成長進行時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觀後感故鄉是用來懷念的,青春就是用來追憶的,當你懷揣着它時,它一文不值,只有將它耗盡後,再回過頭看,一切才有了意義。愛過我們的人和傷害過我們的人,都是我們青春存在的意義。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有人説成長是痛並且快樂着的,如果真是那樣,那痛是刻骨銘心的,而快樂會隨風逝去,因為畢竟不是所有的無奈我們都有勇氣一笑置之。

我們乘着屬於自己的成長專列觀望那漸漸後退的風景。人們常常説"成長是美麗的,也是永恆的,就像那幽藍的夜幕裏綻放的煙花,絢麗繽紛"。可我卻固執地鍾情於“成長是一道明媚的憂傷”。

沒有歡樂的成長過程不算完整,沒有眼淚的成長過程更是一種殘缺!

成長背後,童年逝去,青春流失,是一種無法拒絕的傷痛,因為沉默,心事的空間變得難以捉摸。我的世界裏,沒有了動畫片,沒有了捉迷藏,沒有了惡作劇,沒有了哆啦a夢,沒有了陽光的燦爛,沒有了風的手指劃破黎明的銅鏡——我的童年,我的稚夢,我的青春,就這樣我們再也回不去了。我們不可能再有一個童年;不可能再有一個國中;不可能再有一個初戀;不可能再有從前的快樂、幸福、悲傷、痛苦。——————昨天,前一秒,通通都不可能再回去。——————生命原來是一場無法回放的絕版電影!

記得曾經,我們都經歷過那些死黨一堆的高中。這個世界,這樣一個人真的很難找到。也記得曾經,我們快樂的在一起。真的高中時代,像白紙一樣的天真。就因為晚自習看電影,我們一起笑。就因為自習課沒老師,我們一起鬧。就因為多了場考試,我們一起愁。就因為週末又沒休息,我們一起怨。我知道你的簡單,你的純潔。你知道我的期待,我的苦楚。鳳凰花一季季開過,而我們那被數學。語文。英語。政治。歷史。地理填滿的時代也悄悄地溜走了。就是這樣,從前無憂的生活漸行漸遠,不再回頭,忙忙碌碌中,猝然地停步,才發現自己已駛過高中的站台······

在每次佇立中,將過往的曾經在記憶中沉澱,那裏面充滿了青黑色的黑板,角落裏的籃球,嬉笑時留下的隻言片語——所有的過往都漸漸被温習,才發現自己在堅強與勇敢中成長,青春張揚地在天宇起舞,成長的幸福值得我們認真等待。

季節的美麗在於它的變化交替。當你厭倦時,它悄然離去。當你懷念時,它又翩然而至。成長何嘗不會這樣?它不會停滯,不會消逝,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明白青澀的果子是如何成熟在枝頭的。

而總是在淚水和歡樂之後,明白生活不可逃避,這快而不失節奏的生活,手中夾雜着傷感,疲勞卻有幸福的伴隨。生活中這個過程永遠璀璨,那麼光彩熠熠,因為包含着太多的情感與經驗

成長中總有那樣的一些時候,我們站在愛與痛的邊緣,追求夢想遙不可及也捨棄不去,一次次嘔心瀝血之後才發現希望總是伴隨着絕望萌芽,就如同耳邊傳來飛機的嗡嗡聲,抬頭尋找,直到被陽光刺痛雙眼,也找不到半點蹤影一樣,虛幻而又真實。鄭薇與陳孝正是如此,阮莞與趙世永也是如此,即使也許沒有美好的結果,也有可能會被現實的風浪拍打在岸邊,但誰也不能阻止我們堅持追求幸福的步伐。然而正是這樣的尋找,使我們知道了我們正在成長中,一格一格地寫着我的人生,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可我們卻這樣地飛過——那些年美好而又真實的人和事。

致青春觀後感 篇三

這是一個關於少年少女們在青春時期的選擇的故事。之所以説是“選擇”而不僅僅説它是一部愛情片是因為一個人的青春裏不可能只有戀愛而沒有其他,學業、愛好、精彩的課餘生活、個人價值觀的推翻與重塑等等,這些同樣都是青春的組成部分。

同樣是青春,有些人會選擇讓“追逐嚮往的愛情”佔據生活的幾乎全部,比如説女主角鄭微,以及片中另一個配角施潔;有些人會選擇通過努力學業為自己的將來鋪路,而不願讓其他事比如説戀愛這種事影響自己的前途,比如説男主角陳孝正(其經典名言:“我的人生是隻能建造一次的大廈,不可以有一釐米的誤差。”)。

在我看來,無論當初選擇了什麼,只要在做抉擇時覺得值得,就已經足夠了;畢竟慾望是個無底洞,能夠知足常樂太過難得,得到了這個之後還想要同時得到為之失去的那個,無論選擇了什麼都會有遺憾。我們不難聽到有混得還不錯的人抱怨“真後悔大學期間沒有正經談一場戀愛,就忙着學習忙着找工作了”,其實都一樣的,但凡當初沒有得到的必定會在將來以另一種形式作為果報得到償還,何因生何果。

影片中反映的一些事很真實,比如説朱小北在被誤會後進行辯解時被商店老闆冷嘲熱諷“喲,還人格尊嚴哪”。為她被侵犯後的那種憤怒情緒惻然。

青春總是會和“遺憾”、“傷痛”、“做了錯誤的選擇”聯繫在一起。而回憶總是會美化事實,若干年後時過境遷,無論當初的所做所選造成了多大的創傷多大的遺憾,大多數人還是會説“青春是美好的”。

致青春觀後感 篇四

四月末的斜陽餘暉脈脈,照射着長安古城的萬間宮闕。這時候激發起的豪情壯志,多想效慕列子乘奔御風而行。驀然回首,來西安又已半年。時間就這樣無情的從身邊溜走,留下一段段回憶在記憶深處。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艾略特説,四月最殘忍;但林徽因卻用人間四月天形容她至愛的人。這其間的分別或許可以説得清楚,但就算説清楚,我也不能説更贊同誰。因為不論他們的感觸如何,還是我的情緒怎樣,這個四月總是要過去了。

現在,大三末的日子將近,大學的四分之三即將終結,所以總有“勝地不常,盛宴難再”的感觸。這本是逝者如斯而不得不的感歎,但如今説起來卻是有點蒼涼的了。人好像就是這樣,當時間尚多的時候不去珍惜,但到一段歲月將要結束之時卻又感慨紛紜。想來雖然正常,但總覺得並不是最好的態度。可是,究竟應該如何去把握一段生活,這恐怕是並不能有完滿答案的話題吧。

這個四月,彷彿突然間就長大了不少。因為經歷的事情不一樣,所以人的態度也就不一樣起來了。雖然種種都像是一種挑戰,但種種也是在逐漸地宣佈告別的日子就要臨近了。或者,告別可能意味着新的開始,但它首先意味着人將告別目前的一切。也許有時候前者比較令人期待,但更多的時候人是會因為後者而覺傷感的。這種傷感,或許並不是出於某種對行將過去的事物的留戀。

我倒覺得,對事物的無常性感知愈深,愈會引生這種莫名的傷感。但換一個視角來看,既然已經知道這無常,那麼留戀反倒沒有意思起來了。但人之為人並不是因為不懂得這無常性,而是因為對這無常性有很多情緒,時常沉溺在某種感情中不能自已。正是因為並不能控制,所以才藉由這些情緒昇華了自己。這些話説出來簡單,但要真正去了解,恐怕是難之又難吧。

26號下午,三個女生一同去電影院觀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首映,在周圍濃郁的爆米花香味和同伴的竊竊私語中,去年我追了許久的辛夷塢的小説的同名電影終於在130分鐘裏上映結束,當片尾曲中王菲磁性的歌聲在150多人的放映廳上空迴旋時,我只能單純地挪動一下因為坐了許久而麻木的雙腳隨着人流走出去而已。一場青春的戲碼的散場,卻沒有賺到我一滴眼淚,情感似乎真似古井無波,吹不起半點漣漪。

由於早已對辛大的作品情節耳熟能詳,所以對雖然經過改編並刪減卻仍然逃脱不掉自己的意料之中的情節而沒有太多驚和喜,就語言風格而言,自己還是喜歡原著上面的話語,會使自己心靈百折千回地隨之吟誦,搬到熒幕上時已經略顯生硬,對各種不和諧已經不想再去吐槽,也許是我自己太安靜了,所以總覺得剛開始的鄭微有點歇斯底里的像個瘋子。作為觀眾的我只是自始至終的淡定,貌合神離,連初始的一小時內引起爆發陣陣笑聲的場景都無法吸引全部的注意力,只有在鄭微衝上台去唱《紅日》的時候才會有些許動容,那個畫面是整部電影給我印象最深的部分,也感覺是改編最出彩的地方,不管是與原著中的《愛的初體驗》還是《愛的代價》而言,一曲在名字上並不討巧的《紅日》卻用磅礴的歌詞和青春的聲音唱出了無畏的女孩對感情的熾熱追逐——

“命運就算顛沛流離

命運就算曲折離奇

命運就算恐嚇着你做人沒趣味

別流淚心酸更不應捨棄

我願能一生永遠陪伴你

一生之中兜兜轉轉那會看清楚

彷徨時我也試過獨坐一角像是沒協助

在某年那幼小的我

跌倒過幾多幾多落淚在雨夜滂沱

一生之中彎彎曲曲我也要走過

從何時有你有你伴我給我熱烈地拍和

像紅日之火燃點真的我

結伴行千山也定能踏過……”

回來後聽到很多人都在興高采烈地討論着劇情,有些人“哭了又笑,笑了又哭,”又有些人在刷屏狀態大發感慨,只有我一直維持現狀不發一言,卻始終無法安穩睡着——

是真的沒感覺嗎?

轉身即天涯,我們只能揮手作別年少時的那個“玉面小飛龍”。我知道她們終將要離開我,一轉身,便是個訣別,今後都不會再見。即使多年後的夢裏,當我們再次遇見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陳孝正,也只能説一聲,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對不對?

青春終將腐朽,曲終人散時,才發現愛是那樣銘心,而傷害卻也同樣刻骨。那個曾經如此飛揚跋扈的小飛龍,那個曾經如此孤傲冷峻的阿正,那棵老槐樹,那本《安徒生童話》,那場7年的失約,那個陪你一起走過青春的阮阮,那個一生中最亮的月光,統統都將被埋葬。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

正如故鄉是用來懷念的,青春就是用來追憶的,當你懷揣着它時,它一文不值,只有將它耗盡後,再回過頭看,一切才有了意義――愛過我們的人和傷害過我們的人,都是我們青春存在的意義。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可以在鄭微身上找到自己當年的影子,每個年輕的女孩都會遇到自己生命中的陣孝正,而每一個陳孝正都要在經歷過失去後才會蜕變成林靜,而每個鄭微在長大後都知道林靜才是最終最好的選擇。

年輕時候的我們是如此的義無反顧,可以為了一句話,一個笑,一種感覺,而去拼命的追逐,付出,並且不計成本,不求回報,這些經過歲月的沉澱以後都將成為自己美好的記憶——

“想當初我也曾是為愛痴狂過的人呢!”

而後來呢?隨着長大,我們隨之而來的只有惶恐,和不得不隨波逐流,現實的世俗和勢利已經磨去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的稜角。為什麼人們都喜歡帶着面具生活,小心翼翼的試探,錙銖必較的投資,連感情都似乎不能例外,於是開始抱怨真愛難求,可是你又是抱着如何的一種心境尋真愛而來呢?

不由想起《101次求婚》裏黃渤在夢想秀上深情演唱的歌——

“這是我的愛情宣言

我要告訴全世界

我相信嬰兒的眼睛

我不信説謊的心

我相信礆礆的淚水

我不信甜甜的柔情”

誠如《致青春》電影裏台詞所説,成長的恐怖就是要你變成你曾經厭惡過的人的樣子。成長的代價則就是要失去一些東西,而那些東西當時不覺得有什麼珍貴,若干年後,過盡千帆才明白這些將不會在以後的人生路上再次出現。可是沒關係,每個人的成長之路都是如此,但願我們失去後會懂得好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因為那些都是用青春,用眼淚,用心碎換來的。在未來的日子裏,有過去的記憶温暖於心,甜蜜也好,痛苦也罷,都是存在過的證據。我的青春,你來過。雖然沒有陪我走下去,但我是如此慶幸,在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裏,有你來過的痕跡,久久都不曾退去。這就夠了。希望你日後想起,也會會心一笑,我們曾經的傻里傻氣,一如一曲許嵩的《素顏》。

寫到這裏,不由想説,我的青春年華,我的歡聲笑語,我的誓言哭泣,我的傷痕累累,我的訣別離去,如同一幕幕黑白電影,慢慢變得清晰,再慢慢得灰飛煙滅。過去是如此的濃墨重彩,如今看來卻只剩黑白。

很多我們以為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日子裏,被我們遺忘了,那些曾經以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裏,被我們遺忘了。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如果情感和歲月也能輕輕撕碎,扔到海中,那麼,我願意從此就在海底沉默,你的言語,我愛聽,卻不懂得,我的沉默,你願見,卻不明白。

有人説,這個世界上最殘忍的一句話,不是對不起,也不是我恨你,而是,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就是這樣最簡單的一句話,生生的將兩個原本親密的人隔為疏離。

沒有經歷過的人,永遠都不明白,那是怎樣的一種切膚之痛。

有人偏愛阮阮,那樣的女孩,我想是大多數人喜歡的吧。愛情在她心裏,是絢爛的煙花,一次就耗盡了生命,但是誰又有勇氣抵擋那花開般的美麗呢?她在電影上死去的場景相比原著是要幸運些的,和前男友一起再去聽SUEDE樂隊的演唱會,而且已經看到那人在門口等她而不是原著中的失約,卻不期然被疾馳而來的車撞飛而又翩然落下,如一隻帶血的蝴蝶——

她是路過人間的天使。

可是當時看到阮阮死而哭的人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現在,我不喜歡西安的下雨天,因為我是沒有傘的孩子。自己的心情一直諱莫如深,經過層層深埋似已歷時久久長出片片青苔的斑駁流離,卻是終究沒有找到可以温暖我零下一度的心的陽光。如同曾經萌發的一同觀影的期冀,最終亦只是夢想被扼殺於搖籃之間而破滅的泡沫而已。

已是長安四月末,

陌上花開緩緩行,

芳菲欲盡無才思,

誰是人間四月天。

致青春觀後感 篇五

這是一個關於少年少女們在青春時期的選擇的故事。之所以説是“選擇”而不僅僅説它是一部感情片是因為一個人的青春裏不可能僅有戀愛而沒有其他,學業、愛好、精彩的課餘生活、個人價值觀的推翻與重塑等等,這些同樣都是青春的組成部分。

同樣是青春,有些人會選擇讓“追逐嚮往的感情”佔據生活的幾乎全部,比如説女主角鄭微,以及片中另一個配角施潔;有些人會選擇經過努力學業為自我的將來鋪路,而不願讓其他事比如説戀愛這種事影響自我的前途,比如説男主角陳孝正(其經典名言:“我的人生是隻能建造一次的大廈,不能夠有一釐米的誤差。”)。

在我看來,無論當初選擇了什麼,只要在做抉擇時覺得值得,就已經足夠了;畢竟慾望是個無底洞,能夠知足常樂太過難得,得到了這個之後還想要同時得到為之失去的那個,無論選擇了什麼都會有遺憾。我們不難聽到有混得還不錯的人抱怨“真後悔大學期間沒有正經談一場戀愛,就忙着學習忙着找工作了”,其實都一樣的,但凡當初沒有得到的必定會在將來以另一種形式作為果報得到償還,何因生何果。

影片中反映的一些事很真實,比如説朱小北在被誤會後進行辯解時被商店老闆冷嘲熱諷“喲,還人格尊嚴哪”。為她被侵犯後的那種憤怒情緒惻然。

青春總是會和"遺憾"、"傷痛"、"做了錯誤的選擇"聯繫在一齊。而回憶總是會美化事實,若干年後時過境遷,無論當初的所做所選造成了多大的創傷多大的遺憾,大多數人還是會説"青春是完美的"。

致青春觀後感 篇六

伴着一陣陣隱隱的心痛,看完了《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淚眼朦朧的揮別了鄭微,揮別了年少時的那個“玉面小飛龍”。我知道她們終將要離開我,一轉身,便是個訣別,今後都不會再見。即使多年後的夢裏,當我們再次遇見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陳孝正,也只能説一聲,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對不對?

青春終將逝去,曲終人散時,才發現愛是那樣銘心,而傷害卻也同樣刻骨。那個曾經如此飛揚跋扈的小飛龍,那個曾經如此孤傲冷峻的阿正,那棵老槐樹,那本《安徒生童話,那場7年的失約,那個陪你一起走過青春的阮阮,那個一生中最亮的月光,統統都將被埋葬。

正如故鄉是用來懷念的,青春就是用來追憶的,當你懷揣着它時,它一文不值,只有將它耗盡後,再回過頭看,一切才有了意義――愛過我們的人和傷害過我們的人,都是我們青春存在的意義。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可以在鄭微身上找到自己當年的影子,每個年輕的女孩都會遇到自己生命中的陣孝正,而每一個陳孝正都要在經歷過失去後才會蜕變成林靜,而每個鄭微在長大後都知道林靜才是最終最好的選擇。

可能,在人們的觀念中,青春就是拿來放肆的。揮霍青春,會是人生中最值得紀念的一件事情。他們想着,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就不回。此時不把此生最瘋狂的事情都做夠,到老了,拿什麼回憶?沒有一次轟轟烈烈的愛情,沒有幾個死心塌地的朋友,沒有一次瘋狂的旅行,那這段青春是不是過得太平淡無味了?

其實,我蠻贊同這種説法的。如果説人生是一場無知的奔忙,那麼青春就是過而不可及的光芒。光芒過去,再也找不回來了。為什麼不趁着光芒還在,把這輩子最想做的事情都做了,當你餘生回頭看時,你會發現了無遺憾。但是,看完致青春,人們可能記住了四個字,青春不朽。懷揣一顆青春不朽的心,那我們的時代將永不過時。一直覺得青春這個字眼對人來講很有吸引力,韓寒的《青春》,劉同的《誰的青春不迷茫》,桐華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再到趙薇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都是青春時光,許多人都在回味青春,緬懷青春。而我們踩在青春的尾巴上,是不是應該不讓自己後悔呢?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讓自己不會後悔的瘋狂事件,沒心沒肺的笑,放心大膽的哭,讓青春肆意地在臉上流淌。

青春總是懵懵懂懂,伴隨着些許的遺憾、傷痛。看慣了繁花似錦,最後卻害怕花的凋零。而回憶總是會美化事實,若干年後時過境遷,無論當初的所做所選的對自己造成了多大的創傷,留下多大的遺憾,大多數人還是會説“青春是美好的”。

記得三毛曾説過,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是的,青春是一種最堪咀嚼的滋味,但如果我們不經歷過青春的起伏、感傷、無奈,便絕不可能玩味人生的其它欣喜,收穫快樂和充實。

青春,或許到頭來回憶裏會留下許多的遺憾,就讓我們帶着這份獨特的遺憾,不完美中的完美,倔強快樂地踏上青春的旅途吧!

致青春觀後感 篇七

最近熱炒趙薇的《致青春》,由於影片以我母校校園作為主要場景,同時男主角又是建築系學生,我有幸一觀。總體感覺還不錯,作為趙薇的處女作,應該可以打個高分了。

據説,看了《致青春》後的理解,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我對故事情節和最終結局並無特殊偏好,但最大的感觸可以濃縮成一句話:“只有美女才有值得懷念的青春”。

故事的設定:女主角鄭微,美女,“敢愛敢恨”;準女主角阮莞,美女,“用她特有的清冷守護着對於愛情的忠貞”。其他女配角,比如黎維娟、朱小北、曾毓,則相貌都一般。

大家必須發現,影片所突出的所有愛恨情仇,都是圍繞美女做文章的。而觀眾的愛恨情仇,也是圍繞女性的相貌變化的。

因為鄭微是美女,所以她的“敢愛敢恨”是對的,“死纏爛打”也是應該的。沒有人譴責她對曾毓的橫刀奪愛,而曾毓在影片中甚至有點反面角色的意思。同樣,因為阮莞是美女,所以她容忍男朋友出軌是高尚的,是值得同情的,沒有人譴責她最後結婚前還跑去和前男朋友約會。

我們假設,如果演鄭微和阮莞的是醜女,而演曾毓的是美女呢?即使情節一模一樣,恐怕觀眾的喜好就會有180度轉彎了:美麗可愛的女孩曾毓是校長的女兒,拋開門第,義無反顧地愛上了同系窮小子陳孝正,正當兩人割捨不下時,突然遭遇醜女鄭微橫刀奪愛,醜女鄭微的死纏爛打終於使陳孝正淪陷。而美女曾毓還是默默地愛着陳孝正,在臨近畢業時把屬於自己的一個出國名額讓給了所愛的人。陳孝正在國外功成名就,回來卻依然和醜女鄭微藕斷絲連,美女曾毓終於心灰意冷,嫁給了富二代許開陽。

同樣的情節,如果演員的美醜倒置,不知觀眾會對鄭微有如何觀感?恐怕確實會反過來一邊倒了吧?

如果阮莞是醜女,那麼,原本對男朋友的容忍,變成應該的。而結婚前還跑去和前男朋友約會,會變成大逆不道。觀眾會想,你丫一個醜女,好不容易有人肯娶你,不好好珍惜,婚前還去找前男朋友劈腿,死了活該啊!什麼見一面後再和現老公安心過日子?完全扯淡!

影片最後鄭微放佛放棄了林靜,而叫林靜回去選擇施潔。我看到這裏,覺得林靜選擇施潔也不錯。為什麼會有這個心態呢?還不是因為施潔是佟麗婭演的嗎?如果是韓紅演的施潔,你試試看,估計我都要為林靜抱不平了:“快回去追鄭微,Go For It!(衝上去咬!)”。

所以説,“只有美女才有值得懷念的青春”,因為是美女,必然有很多男人追,所以,如果她死心塌地對一個男人,不管什麼原因,都是對的',而男人如果甩了她,不管什麼原因都是錯的,因為這涉及供需關係。相反,如果是醜女,效果正好倒過來。

青春是什麼?影片後很多人作了總結。有人説:青春是用來懷念的。也有人説:青春是用來辜負的。我要説,他們都不全面。“青春是用來懷念美女的,同樣,青春也是用來辜負美女的。”

我的結論:“女人回憶的,是自己青春的美女時期;而男人回憶的,則是自己青春時期的美女。”

致青春觀後感 篇八

毒品,是每個人都不敢靠近的一種東西,因為人們都知道,一旦靠近了它,就不能再舍它而去,會對它上癮,所以有許多人都畏懼地躲開。但有些人會對毒品感到好奇,這種好奇心促使他們墜入深淵。只要一旦染上了毒品,就無法自拔!

我曾看過這樣一篇報道:有一名16歲的女孩子,因和爸媽嘔氣而離家出走,在附近的一家歌舞廳裏瘋狂地喝酒,在這時,一名男子遞給了她一杯酒,説:'嚐嚐我這個,我這個比你那酒喝下去更刺激。'那女孩聽完後,也沒有什麼戒備地喝了下去。喝完後她感到很興奮,隨着音樂的勁爆,她走進舞池,瘋狂地甩着自己的頭。她並不知道這是毒品禁藥起的作用,而後她的頭在音樂下一直搖下去。隨後的一段時間裏,她就戀上了這個舞廳,看到那個不認識的男子遞給她那杯酒時,就跟看到了荒漠裏的一滴水。她也曾想不去喝那杯酒,可她控制不了自己,極力地想喝那杯酒。後來,她的父母發現了她的異常,送她去醫院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女兒染上了毒品,他們只好眼裏含着淚把她送進了戒毒所。

看完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毒品的危害性,它並不有利於我們自己的身體健康,只會對我們造成傷害,所以我們要遠離毒品。

隨着社會的發展,科學的不斷進步,販賣毒品及生產毒品的人也越來越多,導致更多的人接觸到毒品。而我國刑警在毒品這一方面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犯罪分子的猖獗,使得我國刑警在打擊毒品方面還應加快腳步,嚴懲這些犯罪分子。

各位青少年朋友,我們是祖國未來的棟樑,不要做罪惡的犧牲品,讓我們斬斷魔爪,迎接光輝燦爛的明天吧!這奼紫嫣紅的,就是毒品花。藥學家從它的果實中提煉出毒品、毒品,是因為它們能為人類解除病痛。

少年自立於世界,中國才有希望!對於毒品,我們不應畏懼,要勇於面對,讓我們用法律武器來打擊毒品,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更加安定和

致青春觀後感 篇九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有兩句很經典的話。“我們都應該慚愧,因為我們都愛自己勝過愛愛情”、“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韓庚曾説過:女孩愛上一個人是一個成長,男孩失去一個人也是一個成長,青春的傷痛造就了現在的我們。

聽着王菲的<致青春>有一種莫名的傷感,或者是因為有種共鳴的感覺。以前常常聽我的一位好朋友説:"青春太過美好,怎麼過都是一種浪費”,或許青春就是用來浪費的,盡情無憂無慮的做自己想做的事,青春 或許是等我們心累的時候,用來懷念以前點點滴滴澎湃的時光,讓我們的心還能依稀感覺到以前的顫動。

我喜歡鄭微的敢愛敢恨,把自己的喜怒哀樂都放在臉上:面對陳孝正的離開,鄭微灑脱的説:“沒誰逼良為娼,這事就圖個你情我願。我願意傻,他願意走,誰也不欠誰。”愛情,不愛了,就分了。沒有誰欠誰的,我們在這段戀愛中都收穫了快樂,都收穫了經驗,所以誰也不欠誰的。而相反的,我不太喜歡阮阮的愛情觀(只是個人看法)。我認為喜歡上懦弱、太依賴父母的趙世永是阮阮的悲哀,當阮阮無奈的打掉趙世永的孩子,回頭看那血紅的肉球時,我為阮阮感到心痛,當阮阮死在在趙世永結婚之前與他見一面的路上,我為阮阮感到不值。如果我的青春是這樣,我寧願不要。不過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想法,不一樣的價值觀,不一樣的青春,沒有誰是錯的。

我希望我的青春是:一個人,一本書,一杯茶,一簾夢。有時候,寂寞是這樣的叫人心動。渴望一段平凡的愛情,淡卻不乏味。

致青春觀後感 篇十

也許是“青春”這個詞太有煽動力,我居然在上班時間看了我一向不太感冒的趙薇拍攝的第一部電影《致青春》,關於這個詞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悟,也有關於屬於自己的回憶,同時每個人也有自己的專屬標籤。個性鮮明的一堆人聚在一起演了一個不驚天動地,但是卻能引起人無限思考的故事。故事沒有催人淚下的惡俗情節,沒有讓人羨慕嫉妒恨的轟轟烈烈愛情,有的只是平淡的故事,更為重要的是當中有着我們的影子,能不知覺中將自己的心跳與之一致,這也許就是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

關於鄭微: 是一個敢愛敢恨,天真,善良,率真的女孩子。為了與心中的白馬王子林靜在一起,孤身一個人考取了林靜所讀的大學,但是卻發現心中的王子已經騎着白馬遠走高飛,她痛哭流涕但不歇斯底里。之後,如大多數惡俗的言情劇一樣,與陳孝正相遇在一個美麗的誤會裏,然後就是相愛並且最終分離。多年後與林靜相遇偶然,社會的洗禮早已沖淡了當初對愛的熱情。只是當阮莞逝時卻忽然如夢方醒想牢牢的抓住能抓住的一切,請求林靜娶她,但是在施潔的面前卻相形見愧,只能默默離,終究發現在終將逝的青春裏沒有什麼是她能抓住的。那轉身的背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關於林靜:一個受傳統道理觀念緊緊束縛,容易屈服於現實的男人。他是愛鄭微的,不過因鄭微母親與其父親的苟且之事而遠遠逃離,但只是逃而不離,一直默默的關注着鄭微的一舉一動。之後在一個意外中遇到了他的宿命伴侶——施潔,他不愛她,但是屈服於施潔的佔有慾,無力抗爭。鄭微在阮莞死後大受刺激向其要求娶她,他只是默默接受;當鄭微悄然離,他只是輕輕歎息。從沒有想過與不公的命運做任何的抗爭,懦弱的接受着一切。他的懦弱讓他錯過了他愛着的女人,也錯過了與父親的相處的7年時光。只是令我深思的是我的懦弱又讓我錯過了些什麼呢?

關於陳孝正:缺乏安全感,對目標相當明確並且執着,有強烈的反抗精神,同時也是精神潔癖患者。他與鄭微的初次見面是具有強烈視覺效果的,因為鄭微拿起他的模型把玩激起了他 劇烈的反應,因為對於他來説那個模型就是他所有夢想所在,所有試圖破壞他夢想的一切阻礙都必須徹底清除,一把將鄭微推翻在地,這也為他最終離開鄭微埋下伏筆,因為他的生命裏不允許任何誤差,哪怕一釐米也不行,而鄭微註定是他生命裏無法忽視的誤差和阻礙。同時他是自卑的,在鄭微的生日時,他因為許開陽送的貴重手錶而無地自容,強烈的自尊心讓他手足無措。當然我們不能苛責他,他生活的是當今的社會,不是一個“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時代,他想一鳴驚人還需要藉助許多外部條件,所以他最終妥協了,用與鄭微的愛情換取出國留學深造。最後他還是回來了,變成他自己也討厭的樣子,他希望彌補以前的錯誤,渴望與鄭微從歸於好,但是現實告訴他——有些最初渴望得到的東西,也許當你真正得到了卻發現原來並不是心目中的樣子;不是所有的錯誤都會有改正的機會;有的原本覺得很討厭的人,因為現實的需要你可能會不自覺的變成與之一樣的人。

關於阮莞:所有男人最渴望得到的女人,漂亮,寬容,率真,理性同時兼具感性,温柔不失個性,出的廳堂入的廚房,具備所有男人渴望的優點。當鄭微失戀時與其對飲的豪邁讓人刮目相看;與趙世永在一起表現的温柔讓人無限嚮往;當得知趙世永出軌時在火車過道落寞的身影讓人無盡感傷;當被汽車撞時脆弱的身體緩緩墜讓人為之惋惜。她始終渴望與彼此相愛的人廝守終身,但最終事與願違。她對愛情要求完美,當她用懷孕試探,趙世永所表現出來的震驚讓她徹底失望,毅然決絕的與之分手。她説當她從北京回後她就能回“死心塌地”的過以後的生活,她最終只做到了第一個字,至於“回”她食言了,也許這個人物塑造的太過於完美,導演只能用“死”來完美她的完美,只有這樣才能讓她的青春永不逝,生命終結於最美好的時刻,同時更沒有讓她與並不相愛的人在一起,阮莞的青春是完美的。

關於張開:現今社會中芸芸眾生中小人物的代表,但是卻是個人覺得劇中塑造最為成功人物,虛榮,卑微但是對朋友仗義。當同學聚會時穿着一身A貨出現,吹噓着自己一年賺上百萬,慣有的精神潔癖讓我深深的鄙視其虛榮,但是轉念一想,誰又不是虛偽的生活在這個社會中呢,所以順帶深深鄙視一下自己。他對阮莞的愛無聲無息,他的青春也隨着阮莞生命的逝而逝。也許是巨大的身份條件差距讓他連表白的勇氣都沒有,只能在阮莞的墳前才有勇氣輕輕説出那句“我愛你”。在這個沒背景就沒有一切的社會裏,只能希望他能搭着陳孝正這顆大樹飛黃騰達,也許兩個同樣出生卑微的人能擦出強烈的火花。

關於黎維娟: 現今社會一個讓人厭煩的羣體代表,渴望通過嫁入豪門徹底改變生活,她的生活潔癖恰到好處的表現了一切,不達標準休想上她的牀,即使是與她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那個他也不行,因為那個他沒有與她考入大學,沒有與之期望的身份和地位,他對黎維娟愛只值兩個包子。最終她如願的嫁入豪門,也許很多人對她的不勞而獲嗤之以鼻,但是她背後付出的代價又有誰能知道呢?她被丈夫前妻的兒子用水槍淋濕,誰能保證不是她付出巨大代價的冰山一角呢,所以她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不勞而獲。

關於朱小北:強烈的是非觀及自尊心,率直,仗義,出生貧微但有着樂觀的心態,一直單純的像個長不大的假小子,直到被冤枉偷東西,因為對其自尊心的強烈傷害爆發出強烈的反抗力和破壞力,最終因為衝動的舉動遭受退學的懲罰,當然這件事更多的是表明當你沒有身份沒有地位的時候遭受不公平的待遇是現今這個社會的常態,盲目的歇斯底里的爆發往往會承受無法承擔的後果。至於影片最後,許開陽詢問是否認識他時,她矢口否認,朱小北對她青春的否定我也不知道如何評價,也許對過往錯誤的掩飾,也許只是為了遺忘過開始更好未來。

關於許開陽:應該是現今生活中真實的“富二代”,有着“富二代”的目空一切,但是並不讓人心生厭煩,大多數“富二代”並不像人們口傳中的那樣可惡可恨。當在腳踏船上對鄭微示愛遭受拒絕時的終身一跳是如此的可愛,即使之後對陳孝正的羣毆在我看來也沒有那麼仗勢欺人。青春該有的“朝氣蓬勃”在他的表演下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關於趙世永:也許是劇中的唯一大反派,缺乏男人應有的責任感,當做錯事跪在阮莞面前時顯得是如此的猥瑣;當聽到阮莞告之懷孕時驚慌失措的表情是那樣讓人啼笑皆非;當邀請阮莞北京觀看共同喜歡的樂隊演唱會渴望從歸於好時顯得如此厚顏無恥。我承認我對這個人物帶有強烈的主觀情緒,不過我堅持這個人值得我致以最深惡痛覺的鄙視。

關於青春:説了那麼多,其實我真的對“青春”這個詞語很迷茫,只是對那些漸行漸遠跑調的青春無所適從,我更不知道它對於我個()人而言意味或者代表了什麼,只是模糊的覺得一段話也許能説明什麼——“人的一生應該至少有兩次衝動,一次是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是説走就走的旅行”,只是我一樣都沒有。藉以上祭奠死的年華,緬懷逝的青春,提醒自己珍惜還存在的現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