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電影《永遠是春天》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44K

電影《永遠是春天》觀後感(多篇)

電影《永遠是春天》觀後感 篇一

《永遠是春天》劇情取材於王樂義從一個癌症病人成為蔬菜種植領域領軍人物的豐富而傳奇的人生經歷,對王樂義這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國重大典型生活經歷的諸多精彩瞬間進行藝術再創造,通過塑造以王樂義為原形的永樂以及梁書記、母親等極具個性的藝術形象,試圖用獨特的電影語言、生動的故事、真實的細節、真誠的態度對生命進行禮讚,表現一種值得普通人崇敬與效仿的理想人生境界。 影片以山東省壽光縣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為原型,主人公王永樂身患癌症,在有限的生命時間裏,他帶領一批樂於奉獻、敢於帶頭的優秀農村幹部和羣眾,在推廣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克服艱辛萬苦、力排阻撓和障礙,改變了中國北方冬季蔬菜無法種植的歷史。該片以全新的視角獨展現了中國農村三十年間驚天動地的大變化,旗幟鮮明的反映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輝煌成就。

王樂義常説,“天下農民是一家,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他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大棚蔬菜搞成功後,到三元朱村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他從不藏私,以誠待人,並和全體村民約定:“對前來參觀的人要熱情相

待,毫無保留地把技術教給前來學習的農民兄弟。”17年間,三元朱村無償接待前來參觀學習的農民超過120萬人次,4000多名農民技術員在王樂義的帶領下,把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傳遍了全國26個省區市。王樂義本人也拖着患了癌症的身體,先後到全國11個省、區、市無償傳授大棚蔬菜技術,行程達幾十萬公里。2005年8月,他冒着酷暑到新疆、青海、陝西等地指導蔬菜生產,在不到一個月時間裏,行程3000多公里,幫助那裏的農民兄弟解決了大量的蔬菜生產技術難題。同時,他在西北5省建立了培訓基地,聘請專家授課,為當地5000多名農民送去了致富鑰匙。

王樂義説,“作為一名村幹部,尤其是黨支部書記,必須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做事,離開這一條,本事再大也幹不好。”幾十年來,王樂義一直堅持“當村幹部就得讓鄉親們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的信念,在他心裏,“鄉里鄉親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而緊迫的重大歷史任務,迫切需要一大批像王樂義這樣的帶頭人。他們是民族的脊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廣泛宣傳王樂義的先進事蹟,大力弘揚樂義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是事業的需要,是人民的意願,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將起到重要作用。

在深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要學習王永樂的創業、創新、奉獻精神,學習他為民、務實、清廉的情懷。在平時的工作中,要求真務實,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堅持重實際、鼓實勁、求實效,不圖虛名,不務虛功,紮紮實實地把黨和國家的各項決策和工作落到實處,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該片以發展大棚蔬菜為主線,描寫了農村廣大黨員心繫黨的偉大事業,領導羣眾頑強創業的精神風貌;該片是一部表現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主旋律電影。該片對樹立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共產黨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有積極意義。

永遠是春天觀後感 篇二

近日,按照支隊的工作安排,我稽查支隊一大隊在會議室觀看了電影《永遠是春天》。《永遠是春天》影片主人公王永樂身患癌症,在有限的生命時間裏,他帶領一批樂於奉獻、敢於帶頭的優秀農村幹部和羣眾,在推廣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克服艱辛萬苦、力排阻撓和障礙,改變了中國北方冬季蔬菜無法種植的歷史。在他們身上,凝聚着他們踐行羣眾路線、真心為民、服務羣眾的光輝事蹟,折射着黨員幹部要堅定理想信念、牢固宗旨意識的優良品格,展示着共產黨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崇高精神,他們的優秀事蹟和光彩人生,既是黨的羣眾路線的濃縮,又反射着黨的羣眾路線方針。

觀影后,我們感到這是一次精神的震撼,心靈的洗禮,我們在觀看過程中留下了感動的淚水,為他們認真務實、為民辦事的精神所感動,同時也教育了廣大黨員要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真正做羣眾的貼心人!

《永遠是春天》以發展大棚蔬菜為主線,描寫了農村廣大黨員心繫黨的偉大事業,領導羣眾頑強創業的精神風貌;該片是一部表現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主旋律電影。該片對樹立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共產黨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有積極意義。

《永遠是春天》講述了__市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雖身患癌症,但胸懷一顆奉獻與富民之心,刻苦鑽研和學習,成為冬暖式大棚蔬菜的領軍人物,並無私地將大棚技術向全國推廣,使億萬農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心懷羣眾,心裝大愛。

一大隊全體同志深受王樂義同志先進事蹟的感動,開展了觀後感交流,紛紛表示:《永遠是春天》充分展現了黨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展現了黨和人民羣眾淳樸真摯的魚水之情。表示要學習主人公對黨忠誠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進取精神,學習他無私奉獻共同致富的崇高品德,學習他矢志不移埋頭苦幹的紮實作風,學習他嚴以律己清正廉潔的黨性原則。切實改進工作作風,着力解決羣眾的實際問題,紮實做好畜產品安全稽查工作,以實際行動提高為廣大養殖業者辦事服務能力、為保障我市畜產品安全稽查工作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永遠是春天觀後感 篇三

該片由北京龍兒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拍攝、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發行,以山東省壽光縣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為原型,如實地反映了在王樂義帶領下,三元朱村發揮種菜的傳統,在新形勢下,他們運用新的科學技術,闖出了一條致富的新路子。以王樂義為原形的電影主人公王樂義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典型的黨的代表人物。影片對於他的生活經歷的諸多精彩瞬間進行藝術再創造,並且同時塑造了梁書記、母親等極具個性的藝術形象,影片通過獨特的電影語言、樸實的生活場景、人物對於角色的細緻刻畫,真誠的對主人公不屈於命運,敢於挑戰生命的精神進行了深切禮讚。

1970年代末的的三元村,是極其閉塞落後的村莊。鄰里可以為了一個雞蛋,一點洗衣粉廝打,親兄弟可以為了一個水缸大打出手。生產隊長王永樂在黨的支援之下剛做完直腸癌手術,就被三元村人一致推選為新一任村支部書記。王樂義帶着村民脱貧致富的期盼,毅然而然的拖着自己並不康健的身體承擔下了這個重擔,即使不顧家人的反對。

為了帶領三元村的村民走上致富之路,摘掉全公社集體經濟倒數第一的“帽子”,王永樂帶領全村黨員和羣眾,開闊耕地,種植果樹,試圖通過建造“花果山”來改變三元村長期貧困的面貌。雖然村裏的經濟在慢慢有所好轉,但是與大夥的展望還是相差甚遠。但王永樂還是一直執着着、努力着想讓村民們過得更好。所以他在村民的要求下讓出了工廠招聘的指標,以致於害得自己的大女兒小月跌落橋洞不治身亡,作為一名父親他抱頭痛哭,在雨中嘶吼,可是他仍然沒有放棄自己一直的信念。

秋去冬來,時光荏苒,有一次王永樂在妹夫帶回來的黃瓜中尋找到了契機。他帶着生產隊長徐大富和全村最有文化的`年輕人李家林,踏上去往東北的火車。在王永樂的真誠之下,孫師傅將自己苦苦研究了三年的私密反季節種植黃瓜技術其中的一部分傳給了王永樂,並且不時的説上一句:“希望你能理解”。

該片以發展大棚蔬菜為主線,描寫了農村廣大黨員心繫黨的偉大事業,領導羣眾頑強創業的精神風貌;該片是一部表現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主旋律電影。該片對樹立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共產黨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有積極意義。

電影《永遠是春天》觀後感 篇四

4月25日繁榮社區組織黨員幹部觀看影片《永遠是春天》,此影片的主人公王永樂身患癌症。在有限的生命時間裏,他帶領一批樂於奉獻、敢於帶頭的優秀農村幹部和羣眾,帶動大家一起致富。他在推廣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克服艱辛萬苦、力排阻撓和障礙,改變了中國北方冬季蔬菜無法種植的歷史。

永遠的春天,是啊,只要人心中有信仰、有理想、有目標,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希望的種子總是發芽、開花、結果。影片中主人公的奉獻精神很是讓人佩服,作為社區的工作人員,如何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更好的奉獻給我們的工作呢,那就是擔起我們自己的那份責任,我認為做好本職工作,同時呢多多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團結好同事,切切實實的為居民解決他們所關心的事情。就是最好的奉獻。

《永遠是春天》劇情取材於王樂義從一個癌症病人成為蔬菜種植領域領軍人物的豐富而傳奇的人生經歷,該影片描寫的人真實而鮮明事蹟,從王樂義個人學習技術之後又帶動全村人種植蔬菜致富中,我們深刻的領會了,要想驗證一種技術、方式方法是正確的,必須首先深入的學習,並付出實際行動,同時在實踐中改進,才會取得一定的成績。

該影片描寫了農村廣大黨員心繫黨的偉大事業,領導羣眾頑強創業的精神風貌;正好映射了現代有些黨員幹部的不作為,理想信仰缺失,奉獻精神缺失,在開展黨的羣眾性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階段觀看該影片正好上了一次黨課,教育共產黨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有積極意義。

《永遠是春天》的簡介 篇五

《永遠是春天》劇情取材於王樂義從一個癌症病人成為蔬菜種植領域領軍人物的豐富而傳奇的人生經歷,對王樂義這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國重大典型生活經歷的諸多精彩瞬間進行藝術再創造,通過塑造以王樂義為原形的王永樂以及梁書記、母親等極具個性的藝術形象,試圖用獨特的電影語言、生動的故事、真實的細節、真誠的態度對生命進行禮讚,表現一種值得普通人崇敬與效仿的理想人生境界。

電影《永遠是春天》觀後感 篇六

這些年來,有關謳歌改革開放主旋律的電影不勝枚數,更是令人眼花繚亂。但是,真正能夠讓人記憶深刻,甚至是終身難忘的,又該有多少呢?

電影《永遠的春天》講述的是山東一個普通農村,三元村在改革開放期間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導演的思路和主線不落窠臼,沒有沿着傳統的改革開放套數平鋪直敍,而是將視角和鏡頭對準了最普通的農民,用最平淡無奇的事情和場景穿插其中,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改革開放,中國農村翻天覆地的巨大變革。

主人公王永樂是一個熱心公道的生產隊長,患有直腸癌。為了挽救他的生命,全村人捐獻出了口糧、雞蛋、牲畜,組織上甚至是動用了黨費。在新一屆村黨支部書記改選中,王永樂被推舉到了這個帶領全村人致富的道路上。

為了帶領全村人致富,知恩圖報大公無私的王永樂將唯一進城務工的指標給了別人的孩子二妮,而自己的大女兒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什麼是黨員?這就是黨員!只有真正的共產黨員,心裏才能時刻想着人民羣眾,想着人民羣眾的利益。把人民羣眾的利益看得比天還重,比海還深。

王永樂在女兒遇害的橋頭,瓢潑的大雨,兩個年幼孩子哭喊着,打着傘,不停的懇求着爸爸回家吧,那個場景令人不勝唏噓,感人至深。如果不是一個心中時刻裝着人民羣眾的黨員,一個黨的基層幹部,誰能夠做到這樣的大公無私,這樣的羣眾利益永遠第一。

為了帶領羣眾脱貧致富,王永樂冒着嚴寒,輾轉數千裏趕赴東北,學習大棚黃瓜種植技術,一路之上吃盡了苦頭和辛酸,甚至是差一點丟掉了性命。

千辛萬苦學到的技術,卻因為風險太大,沒有人嘗試,換來了村民們的閉門羹和冷嘲熱諷。關鍵時刻,身為黨支部書記的王永樂一錘定音,黨員上!

五千元的成本,對於貧窮的中國農村農民而言,不啻於天文數字。一旦失敗了,等待他們的將是多少年無窮無盡的還債和窮上加窮的惡性循環。

16名黨員做到了,黨員是什麼?黨員不是吃香的,喝辣的,不是坐享清福的。黨員是一個榮譽,更是一個責任,一個奉獻,一個忠誠,甚至是一個犧牲!為了黨的事業,犧牲自己的利益,在所不惜。

大棚蔬菜試種成功,讓三元村的羣眾看到了脱貧致富的希望,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嚮往。爭先恐後搶黨員的情節,讓我們深深的懂得了。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黨和羣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讓羣眾看到希望,看到光明,我們黨的事業才會得到人民羣眾的衷心擁戴。

黨的事業,需要每一名黨員拋棄個人私慾,拋棄個人恩怨,付出辛勤的汗水、淚水,甚至是生命,才能繼續下去。沒有堅定地信念和信仰,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的意志,就不會為黨的事業付出一切。

三元村富了,廣大村民們脱貧致富,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萬元村,人人過上了好日子。中國歷史五千年來,無數志士仁人們為之奮鬥、犧牲、付出、追求的大同世界在這裏看到了曙光。

為了幫助全縣人脱貧致富,王永樂説服了全村黨員,跳出了狹隘的本位主義、小集體主義,把經驗技術無私傳授給全縣人,傳授給新疆人民、延安老區人民,為的就是十億中國農民脱貧致富。

這種崇高無私的精神,正是每一名黨員需要學習和實踐的嗎?改革開放,就是要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繼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王永樂只是一名普通的農村黨支部書記,他做到了。他只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一名黨員。可是,跳出了狹隘的個人主義、小農意識,看到了中國農村的美好發展前景。從北京種植綠色無公害蔬菜,同國際接軌,引種世界優良品種,正是新一代中國農民的宏偉藍圖和遠大抱負。

我們,同樣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一名鐵路人,一樣在為黨工作。對於我們而言,在崗一分鐘,幹好六十秒,用責任心保安全,用黨性對得起安全生產的每一分,每一秒。我們沒有轟轟烈烈的舞台,沒有波瀾壯闊的事業。我們的舞台很小,就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工作。

可是,因為我們胸前跳動的火炬,因為我們面對鐮刀斧頭曾經舉起的右手,因為我們曾經鏗鏘有力的誓言,始終縈繞在耳邊。我們是黨員,我們就是安全生產的守護人,兢兢業業,愛崗敬業。

鐵路安全生產的每一分、每一秒,都需要我們用對黨忠誠的信念和意志,枕戈待旦,堅守堅持。千百萬旅客的生命安全,鐵路大動脈的暢通無阻,需要的,就是我們這樣的普通一兵。

我們的舞台很小,可是為黨工作的信念不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變。我們在自己這個小小的舞台上,一樣是為黨工作,為人民服務。我們需要用信念和意志,重新詮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八個大字。

永遠是春天,那是人民羣眾的生活和美好的希望。永遠是春天,那是黨的事業和發展。為了黨的事業,我們原意付出全部的熱血和青春,讓人民羣眾永遠生活在春天中,永遠是春天!

永遠是春天觀後感 篇七

4月30日,市疫控中心組織觀看了電影《永遠是春天》,電影展現了主人公王永樂身患癌症,在有限的生命時間裏,帶領羣眾克服艱辛萬苦、力排阻撓和障礙,進行大棚蔬菜種植,改變了中國北方冬季蔬菜無法種植的歷史,帶領貧困的三元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摘掉全公社集體經濟倒數第一的“帽子”。在觀看過程中我被王永樂無私奉獻、堅韌不拔、一心為羣眾幹事精神所感動。在他的身上,折射着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牢固宗旨意識的優良品格,展示着共產黨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崇高精神。

王永樂身為一名普通的村支部書記,能時刻想着羣眾,裝着羣眾。無論是躺在病牀上,還是在帶領羣眾增收致富的過程中,他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民人服務的宗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着着一個共產黨員的信仰。王永樂書記能得到人民的愛戴,他憑的要一顆為人民服務的真心,憑的是一腔真抓實幹的熱血,憑的是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品格。事實證明,在老百姓心目中有一杆秤,只要你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幹事,將工作落到實處,就能得到人民羣眾的愛戴。

當前,在深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要學習王永樂的創業、創新、奉獻精神,學習他為民、務實、清廉的情懷。為民、務實、清廉的工作作風與我們廣大幹部職工是緊密相聯的。為民,就是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需要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務實,就是要堅持勤奮工作,埋頭苦幹,務求實效,需要的是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清廉,就是要堅持廉潔奉公,拒腐蝕,永不沾,需要的是嚴於律已的自律精神。這三種精神,是作為國家公務人員都必須具備的基本精神,為民貴在自覺,務實貴在奉獻,清廉貴在堅持。

同志們!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王永樂身上吸取養份,從小事做起,把虛事做實,把實事做好,踏踏實實、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出色地完成每一項工作,實現羣眾的期望。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塑造起國家公務人員的高大形象,讓老百姓知道我們黨的幹部個個都是好公僕!人人都是好乾部!

永遠是春天觀後感 篇八

近日,單位組織觀看了電影《永遠是春天》,很受觸動,覺得結局太美好了,還以為它只是一個勵志的春天的童話,並非來源於真實的生活素材。後來查了一下電影的背景,原來這部電影的劇情取材於王樂義從一個癌症病人成為蔬菜種植領域領軍人物的豐富而傳奇的人生經歷。

影片以__省壽光縣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為原型,主人公王永樂身患癌症,在有限的生命時間裏,他帶領一批樂於奉獻、敢於帶頭的優秀農村幹部和羣眾,在推廣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克服艱辛萬苦、力排阻撓和障礙,改變了中國北方冬季蔬菜無法種植的歷史。該片以全新的視角獨展現了中國農村三十年間驚天動地的大變化,旗幟鮮明的反映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輝煌成就。

王樂義的事蹟是感人的,身患癌症,卻依然心繫羣眾,置個人生死,置家人利益於度外,他付出了巨大的艱辛,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尤其看到因為他是村支書而硬逼着女兒把留學的機會讓了出來,導致女兒的誤解和意外的喪生,而沉重的內疚和巨大的悲傷也讓他整整揹負了一生。當他們千辛萬苦學來温室種植的技術,併成功地在黨員們拿來試驗的土地上得到豐收時,當初不肯參加試驗的羣眾卻又耍賴説他們只為黨員爭取利益,而不為老百姓謀福,但王樂義卻沒有生氣,而是真誠耐心地向羣眾解説,帶領他們走上了創富的道路。

王樂義受到人們的愛戴,不僅因為他創造了蔬菜種植的奇蹟,更因為他具有高尚的人格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王樂義成年累月傳播大棚技術,但他家裏卻沒種大棚。不是他不想種,而是他沒工夫種。他説:“我沒有大棚,是想讓大棚發展得更多、更好,讓更多的老百姓儘快富起來。”為了選準蔬菜品種,他把自己的果園當成了試驗田,從外面帶來的蔬菜種子讓老伴先試種,成功了傳授給大夥,失敗了自己承擔損失,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大家敬佩,社會缺乏的正是主席所説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王樂義常對村裏的幹部説:“我掂量,光顧自己不能當支書。自己身不正,肚量不大,沒有替別人着想的心,怎麼能讓人家服氣?當幹部的只有堂堂正正做人,心裏時時裝着大家,才有號召力。”

是啊,作為一名基層的黨員幹部,沒有廣闊的胸懷和無私的心又怎能把工作做好呢?

也許正是他這份無私與高尚感動了上蒼,讓曾經身患癌症的他反而越活越健康,至今依然健在,祝願這樣的好人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