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心得分享(精彩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7W

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心得分享(精彩多篇)

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 篇一

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中國將首次在神舟飛船上進行太空授課。這是我國前所未有的,在全球來説也是第二次。因此,神十太空授課不僅是舉國矚目的一次盛世,也是全球愛好天文學、物理學等領域學者、朋友的一次盛世。

第一次太空授課是什麼時候呢?其實,早在1985年,美國宇航局就提出了太空授課的構想,並且為此訓練了兩名女教師,一個是麥考利夫,一個是摩根。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第二年飛船升空時,麥考利夫與飛船一同殞夢地球上空——那次,飛船“挑戰者”號升空73秒後突然爆炸而破碎。

然而,摩根卻並未放棄這個上天授課夢,為此她又準備了22年。終於,在2007年,她在國際空間站裏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的太空授課,通過視頻,給學生上了25分鐘課,並展示了宇航員在太空怎樣運動、在太空如何喝水等情景。

無獨有偶,此次我國同樣是由女航天員來進行授課,但授課的難度卻比摩根那次要大得多——此次王亞平主要是展示在失重環境下的一些物理現象,演示的不再是喝水、運動等我們都早已比較清楚的內容,而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物理概念。

王亞平在此次講課中主要演示了五個實驗,分別是質量測量、單擺運動、陀螺運動、水膜和水球等5個基礎物理實驗,主要是讓青少年瞭解在失重條件下,物體運動會有何特點,液體表面張力有什麼作用,同時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這五個實驗不要看起來簡單,但其背後藴藏的物理知識卻是令人驚奇而深厚的!

這次實驗是他們事先自己劃定的嗎?其實不是。這次實驗中的部分問題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所徵集到的,這不僅是航天的一次突破,更是青少年自身的一次突破。因為只有具有演示價值的問題才能被徵集,這要求我們青少年需要補充更多的相關知識,讓自己從裏到外充實起來,不能外強中乾腹空空。

有人詢問太空中的生活用水是不是循環使用的。我對這個問題也很感興趣。指令長聶海勝告訴我們,飛船中的用水是從地球帶上來的,但目前還不具備循環利用功能,因為這需要更先進的技術和複雜的設備。聽了這話,我不禁有些心酸,他們在太空中的生活該有多艱苦啊。

也許,太空生活用水的循環利用是否能夠實現就需要看我們青少年這一代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對神祕的太空感興趣,願意為我們的航天事業發揮出更大的力量,向我們“中國夢太空夢”的實現靠近!

航天精神思政課觀後感 篇二

從英雄出征,到空中課堂,再到凱旋而歸,學校組織全體少先隊員在每一個階段都認真觀看實況直播,和航天員一起經歷無數次美好瞬間,獲得非凡的科學體驗。這是一份地球與星空的守望,更是一份理想與奮鬥的牽手。觀看直播成為學校生動直觀的思政大課堂。

仰望星空,征途漫漫。逐夢蒼穹,激盪輝煌。___説:“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願新時代的少先隊員心懷逐夢天際的理想,擁有克服萬難的勇氣,腳踏實地,不懈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着!

《航天思政大課》直播觀後感 篇三

航天,牽動了無數國人的心,如果説此前和過去的載人航天器我們更多地驕傲於宏觀上發射和運行回收的成功,那麼我們現在驕傲的是航天科技和實驗的細節上的生動美麗的展示,一堂太空課,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首先是對青少年科學探索精神的影響。航天科技能夠強國,能夠振國威,能夠帶來民族凝聚力,這話過去也許有些抽象,但是,面對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一次次、一件件和一回回的科學演示,會由衷地感歎航天科技的威力和先進,民族自豪感會油然而生,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不僅給青少年演示了科學的原理和奇妙,更是最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契機。

其次是對全體國民的科學素養的影響。有趣的“”,讓平時有些枯燥的物理公式變得生動起來,看得見摸得着,一滴水珠中藴含着幾多科學的原理,一次航天員稱重,藴含了簡便的科技應用,不僅讓青少年興趣盎然,也讓成人觀眾更加喜歡科學,而航天科技並非是高高在上的空洞難解,航天科技最終是為生活科技化服務的,這對於培養國民的科學素養很有裨益。

第三是對航天科技改變生活的影響。航天科技中藴含了諸多的民用科技,每一次航天科技的進步和發展,都會極大推動民用科技的發展,數字温度表、幹吃麪、尿不濕、心臟泵和補充液體等等無不是航天科技的民用結晶,如今“太空蔬菜”已經廣泛栽培,服務於人類的生活,航天科技功不可沒。

第四是對趣味教育的影響。相信看了這一堂“”,即使很不願意學習科學知識的學生也會感覺到,原來科學可以這樣有趣,這樣生動,這樣實際,從水滴到失重的單擺運動,從陀螺的軸心運動規律到液體的張力和毛細現象等,如果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能夠多些像“”這樣的趣味性、直觀性和生動性,將學習科學知識從枯燥到有趣,不但能夠激發更多的孩子投身於科技事業,更會在學習中獲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總之,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都是學生,不能想當然,過去我們不少人以為航天員看天空一定是天空湛藍,通過這次“”我們知道了,航天員看到的太空是很亮的黑色天空,科學和科技永遠是一個國家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航天科技不僅壯國威,更關係我們家庭和生活的科技化和幸福,中國夢腳踏實地,科技夢張力無限!

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 篇四

陳雨彤

今天的“天宮課堂”上,王亞平等航天員給我們展示了許多太空奇觀,並講解了這其中的原理。這些原理於身為高中生的我們來説淺顯易懂,但親眼所見時的心情仍同稚子般驚奇雀躍。

想起國小時也有一次“太空授課”,時過境遷,再聽課已是近十年後。當年一同聽課的高中生、大學生們,有沒有人走進國家航天系統呢?今天的航天盛況是否有他們在後面出力呢?今天這節“天宮課堂”於他們而言又意味着什麼呢?我不得而知,但我所能肯定的,是我們!我們的眼睛遲早要看向星空,我們的肩膀遲早要挑起重擔,我們的腳步遲早要邁向宇宙。或者不僅是航天,而是各行各業,是全方面的未來。今天的我們坐在教室裏,透過一方屏幕或窗子看外面,明天的我們就是創造“外面”的人了,我們是否珍惜當下併為之做好準備?相信這也是“天宮課堂”系列想傳遞的,我輩青年當思之悟之,踐之行之、念茲在茲!

航天精神思政大課直播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五

逐夢蒼穹,激盪輝煌。網絡上一大波仰慕者和敬仰者,紛紛表達了對中國航天人的崇高敬意與美好良願。科技興國,航天之夢,寄託了億萬人民羣眾的熱切期盼,承載了中華民族富強繁榮的壯麗追求。航天之夢是中華民族復興夢的重要內容,上天攬月、征途星辰、浩瀚無邊,似乎有種冥冥之中的隱喻,折射出在中華民族這艘巨輪堅強引領下,神舟飛船楊帆啟航、刺破蒼穹、直射牛鬥,象徵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永攀高峯、開拓創新、拼搏進取的民族品質和精神品格。

哲人説,激盪向上的民族,有腳踏實地、埋頭拉車的人,更有仰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中國航天人正是那些征戰星空、手摘星辰的英雄,中國航天精神正是攻堅克難、創新創造、不求安逸、艱苦卓絕的精神寫照,熔鑄於中華民族精神譜系的價值底座,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民族振興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奏響宇宙強音。科技引領,神舟飛行,從家國天下、到人類命運、又到民族復興,一個個巨大的命題,在航天事業上交織絢爛,築起中華民族獨特的價值脊樑與民族品性。

星海映照征途,奮鬥逐夢前行。星海征途同新時代長征路一樣,代表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初心意願、時代使命和歷史重擔,統攬“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不懼風險挑戰、不畏苦難艱辛,中國共產黨的掌舵領航、中國人民的勠力同心、中華民族的堅挺不屈,書寫了戰勝一切困難、迎接一切挑戰、創造一切勝利的人間奇蹟。站在“兩個百年目標”交匯、“兩個五年規劃”交疊的歷史關口,闖出心路、開好新局、走穩征程,以神舟出征為象徵和指引,中華民族必將能夠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

初心熠熠,使命昭昭。神舟十三號猶如一把長劍,必將能夠完成所有的既定目標和重大任務,在浩瀚無邊的星空激揚中華民族的夢想,揚起五星紅旗的光彩奪目,彰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生生不息、追求遠大的血脈基因。億萬仰望,承載厚望;星空璀璨,大地牢固。跨越星空和大地的兩個維度,集合初心和使命的兩股動力,航天精神同脱貧攻堅精神、疫情防控精神等匯聚起中華民族精神體系,成為朝着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初心使命的價值導向、思想指引和動力源泉,必然能夠激越建功立業、接續奮鬥、矢志不渝的精神底氣。

信仰,是最亮的星。為何中華民族能夠從近代沉淪中,實現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偉大飛躍。藴藏其中的一條最鮮明的邏輯和內核,正是因為中華民族是最有信仰、最有信念、最有信心的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有力領導下,以馬克思主義為信仰、社會主義和_為信念,中華民族有了曙光和指南,波瀾壯闊的歷史、光彩奪目的新中國史、翻天覆地的改革開放史,猶如神舟出征的征途一樣,星光璀璨、熠熠生輝。歷史必將見證,時代必將銘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將在不久的未來成為現實,成為彪炳史冊的萬古奇蹟。

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 篇六

老師讓我們看神舟十三號飛船的發射,我們每個同學都迫不及待的`等待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來了,當神舟十三號發射的時候,我們都很擔心它不能送三位宇航員飛上太空與天宮一號連接,它點火時發出的火太大了,我心裏暗想它會不會引起火災呀?

隨着神舟十三號成功飛上藍天,我心中的疑團也一點一點的消退了,心中的。大石頭也終於落地了。接着火箭上的兩個小火箭落了下來,緊接着是外殼和一個副的推進器也落了下來,終於所有不必要的東西都落了下來,太陽能板也伸了出去,神舟十三號終於進入了預定的軌道,神舟十三號發射成功了!所有的同學都在歡呼,因為這是中國對宇宙探索邁出的新一步,是中國對宇宙奧祕探索的又一個起點。

此時此刻,我又有了一個新的理想——當一名優秀的宇航員!

航天精神思政課觀後感 篇七

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航天基地,在那裏我看見太空漫步椅、太空旋轉盤和太空食物,最後當然是航天模型了。

我們首先去參觀了太空漫步椅和旋轉盤。太空漫步椅是銀灰色的,它外表像椅子,其實是航天員必備的物品:太空旋轉盤是用特殊的紅色金屬製作成的,它可以讓人感受到虛擬太空航行的感覺。

原來這些東西可以模擬試着操作看看。管理人員讓我坐上去感受一下太空的奇妙感覺,我坐上了太空漫步椅,感覺像坐在了海棉墊子上一樣。不久,我就進入了夢鄉。

我夢到了,我和我的助手一起坐着前往水星的列車,我要去那邊收集資料。到了水星,我用y博士給我的集能劇採集了能量最高的水星石頭和水星海藻。採集完後,跟y博士彙報,接着y博士又讓我們去火星,採集熔巖樣本。於是,我們又登上了去火星的列車。

到了火星,我和我的助手走到了巖漿口,y博士突然打了電話給我們説:“小心巖漿巨人!”話音剛落,我就聽見,“咚!咚!”的巨響。一個高大,魁梧身上冒着火的巨人,突然出現在我作文的面前,他二話不説,就用他的拳頭向我們砸來!幸好我們眼疾手快,輕輕一跳躲過了他的致命一擊。我讓我的助手先為我抵擋一下他的攻擊,我迅速的採集到溶巖樣本,然後拉起助手撒腿就跑,幸虧我跑的快,不然我們就要成為溶巖巨人的拳下亡魂了,想想就後怕。y博士又打來電話説:“你們完成的太出色了,回來我要給你們太空晚餐大獎勵,但是,你們還得去一次木星採集木龍藤!祝你們好運,再見!”

我們終於來到了木星,看到了一個巨大綠色的圖藤,我輕手輕腳的來到它的旁邊快速採集樣本,怕遇到和溶巖巨人一樣的怪物。

這時y博士又打來了電話,聽聲音不像是他本人,而是一個尖刃恐怖的聲音説:“小東西,你到底還要睡到什麼時候,都要回家了,你讓工作人員很困擾!給我起來!”於是我被那刺耳的叫聲給驚醒了。

哎!要是真有那個世界的話,我還真希望待在那裏,要不是媽媽把我叫醒了,我就可以吃上y博士為我們準備的太空晚餐了,想想都生氣!於是我的宇宙航天夢又被破滅了!嗚嗚……真慘!

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 篇八

2022年4月16日,是一個令國人振奮的日子,是一個讓全世界都為之震驚的日子,是一個被永遠的載入史冊的日子,因為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宇航員在歷經183天的太空旅行後,成功返回祖國的懷抱。

看!時隔六個月,宇航員們的面容依舊是那麼帥氣和美麗。那大椰子般返回艙上的焦痕,見證了他們從深邃宇宙回來的痕跡。而那二十多件實驗樣品,又是多麼偉大的非凡成就。

聽!那邊返回艙着陸一瞬間,那巨大的轟隆聲讓萬千華夏兒子忐忑不安的心一剎那安靜了下來。宇航員們自我感覺良好,這也表現出了他們對航天事業的驕傲與自豪,這些聲音是多麼了不起呀!

看着這激動人心的畫面,聽着那一陣陣掌聲,爸爸驕傲地説:“這些年來,我們中國的經濟、科技獲得了巨大的騰飛,而三位宇航員在軌6個月又是多麼令人振奮呀!”

我自豪,因為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有一羣為國爭光的航天員,有世界一流的科技。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建設祖國,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讓一艘艘裝載着夢想的飛船飛入太空,讓中國聲音響徹太空!

航天精神思政課觀後感 篇九

就在今天上午北京時間9時22分,載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成功於酒泉衞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之後的時間裏,載人飛船與火箭的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都十分順利,成功將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三位宇航員送入太空,這也意味着本次神十二載人飛船的發射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該對神十二的發射有所感悟,這種航天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同時也能給了我很多啟示。

一、偉大的事業孕育了偉大的精神

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峯的偉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頑強的意志和傑出的智慧,鑄就了載人航天精神。這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這些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二、生活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

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遠平坦的。每個人,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挫折。我們必須要在挫折和困難中奮起。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別能戰鬥和特別能公館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

三、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是治國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試想,一個集體,如果內部不團結,還出現分歧的話,那這個集體會強大嗎?不止這樣,一些有圖搞破壞的人,在這個時候大力進攻,那損失更是不堪設想。

四、科學與人文並舉

從小,這一句老話就不斷地在我們的耳邊迴響: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但是,真正落實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認為,只要學會做人和文化知識就可以了,不用在學什麼科學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對一個強大的國家來説,是必不可少的。身為祖國的“花朵”的我們,不但要做到科學與人文並舉,還要做到規範與個性共存!

綜上所述,首先,艱苦的條件錘鍊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的精神。中國航天事業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廣大航天工作者為了早日實現飛天之夢,不辭勞苦,日曬雨淋,克服了無數的困難,付出巨大的犧牲。嚴酷的挑戰鑄就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煥發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攻關的精神。我們青少年,更應該在學習上多下苦工,好好學習。在生活上、學習上,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縮,要知難而進,一往無前,敢於勝利。有的同學,在生活中遇到了一點點的挫折,就對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覺得世界上什麼都不是好的。於是,就自尋短見,恨離人世。要知道,這個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們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這美麗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無可改變的事實。就像航天人員要在嚴峻的環境中訓練一樣,那嚴峻的環境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那只有改變自己,去攻破這個難關。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一點點的挫折而放棄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環境中、在艱苦中、在困難中成長,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學習上也是如此。學習靠的不是小聰明,而是刻苦。讀書要用功,持之以恆地刻苦學習、鑽研,這才是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的表現。

其次,團結奮鬥培育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奉賢的精神。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廣大航天工作者不論前方後方,不計名利得失,履行職責,堅守崗位,形成了強大合力。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大集體中,都為了一個共同目標——保護集體,就應該淡泊名利,不計較個人得失,甘於奉賢,團結一心,共創輝煌。“團結就是力量”,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進的力量。有了這股力量,可以排除萬難,勇往向前,達到目標。大至世界全人類、國家,小至班集體、家庭,都要團結。有的同學不顧集體利益,一心只為自己。例如他在拌種來回走動,看見一張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還殘忍地踢上一兩腳,是桌子雪上加傷。又例如是拔河,內部不團結,那肯定是全軍覆沒。

最後,科學是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象徵。身為21世紀的接班人的我們,必須要學好科學,熱愛科學,使用科學。科學與人文都需要我們同時高高地舉起。一個規範的學生,更是祖國的需求,是未來成就大事的人。科學與人文並舉,規範與個性共存更始一句警惕學生的話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