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魯冰花的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16K

魯冰花的觀後感多篇

魯冰花的觀後感篇一

今天下午,我們要去看電影。來到學校,我迫不急待地想,啥時出發呀?我都等的不耐煩了!老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要出發了!我馬不停蹄的趕往目的地——電影院。

到了電影院,我們陸續走進電影院的入口,找了個位置坐下。過了一會兒,電影院的燈都關了,熒幕上亮起來了,哇!原來題目是“魯冰花”!開始了,台下鴉雀無聲。首先我見到一位叫古阿明的小孩和他的姐姐茶妹在摘茶葉。哦,原來他們家窮,在打工賺錢。他們做完了,到茶場主人那交貨取錢了。取了錢,就在一路笑聲中回家了。在路上,他們見到了一位大叔叔在畫畫,由於那位小弟弟古阿明也喜歡畫畫,所以也津津有味地看起來了……後來那叔叔把畫送給了他,他高興極了!古阿明還要他簽名,那叔叔開了個玩笑,在畫上籤了“傻瓜”兩個字,弄得全場同學鬨堂大笑!

後來,大叔叔成了他們的美術老師。他很欣賞古阿明富有想象力的畫,想讓他參加畫畫比賽。但一些人都為權為利要讓鄉長的兒子參加,結果古阿明落選了!

最後,古阿明死了,為什麼呢?因為他生病了,家裏窮,付不起醫藥費,而且他的夢想——參加比賽也落空了,因此十分悲痛,給他帶來了很沉重的打擊!

他死後,老師把他的畫——《茶蟲》寄到美國參加國際兒童畫畫比賽,得了世界第一,成為了天才兒童。每人都十分傷心,這麼好的人怎麼死了呢!而且古阿明的生命才短短20xx年!

啊!我不禁流下了眼淚,古阿明這顆富有想象力的美術天才就這樣隕落了。在場的所有老師同學都在檫着淚水,大家都在惋惜,都痛恨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們。。。。。。我真希望古阿明生活在我們的身邊,那樣他如果有困難,我們這些熱心的老師同學一定都會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幫他治好病,幫他實現夢想!這影片讓我懂得了做什麼事都不能太死板,要大膽的展開富有想象力的翅膀!

魯冰花的觀後感篇二

微風輕吹,涼風習習,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學校安排了一部電影“魯冰花”讓我們欣賞。看着營幕上古阿明的父親淚流滿面,將老師送來的獎狀和古阿明生前所畫的畫一起燒給在天堂的他,那熊熊的烈火,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古阿明不知道自己的做品得獎就死了。

古阿明住在一個偏僻的鄉下,爸爸是一個茶農,姐姐每天要幫大家煮飯,家裏環境不好,但是他們過得很快樂。古阿明很喜歡畫畫,他在家裏的牆上貼滿了自己的畫做。有一次,他為了畫狗,還把它綁起來讓它沒辦法動,直到他畫完才把它放走。學校的校長為了訓練孩子們的畫畫能力,就從台北請來一位很棒的畫畫老師,這位老師發現古阿明的畫畫天份,還買蠟筆送他,鼓勵他畫畫,並且推薦他去參加比賽。但是,其他老師都堅持,選有錢有勢的鄉長兒子代表學校參加比賽。老師只好失望的帶着古阿明的“茶蟲”畫回台北。老師把這幅畫送去參加世界畫畫比賽,令人興奮的是,居然得了第一名。消息傳來,鄉民們都引以為傲。但這時候的古阿明卻因為肝不好,小小年紀就已經離開了人世。

“天上的星星不説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當這段音樂再度響起,影片結束,我的心充滿感動與悲傷。感動古阿明能遇到一位懂得欣賞他畫畫的老師,讓他的做品得到肯定;悲傷古阿明的生命很短暫。從這裏面我體會到生活要精采,必須很努力。

魯冰花的觀後感篇三

優秀的作品總能讓人有所感悟,有所深思,或悲或喜,或圓或缺,不管形式如何,總能在觀眾的心裏蕩起一圈漣漪。《魯冰花》就是這樣一部優秀的作品,讓人看後有很多話要説,有很多感覺要表達,關乎童年,關乎親情,關乎貧窮,關乎不公當然,也關乎教育。

影片中最令人反感的莫過於迂腐平庸的校長和他底下幾個趨炎附勢的教師。學校本是最聖潔的地方,本是獨立人格和個性思想的淨土,可是片中的校長和教師卻受制於財大氣粗的鄉長,在鄉長面前點頭哈腰,阿諛奉承,儼然一副奴才相,大選之前一套西裝就可以讓他們服服帖帖投上鄉長一票,在他們身上看不到一點知識分子該有的尊嚴,也看不到一點身為人師該有的情操。校長如此,教導組長如此,普通教師如此,那學校還談何獨立,談何聖潔?在這樣的校園風氣之下,很多事情都會被扭曲,比如,窮人的孩子即便擁有極高的天賦也沒有出頭之日,正直的教師即便擁有淵博的才學也只能遭人擠兑。

影片中最令人憐愛的莫過於天真無邪的古阿明。古阿明雖然調皮搗蛋,成績倒數第一,但他卻擁有極高的繪畫天賦,可惜,在傳統的教育體制中,成績不好,會畫畫又有什麼用?更何況,他的天賦並不被人們認可,尤其是教導組長,一直認為他只會胡寫亂塗,根本不能跟規規矩矩的鄉長兒子相比,還有,放牛的大叔,乃至他的爸爸,都不把他的天賦當做一回事,甚至還有意無意地扼殺這種寶貴的天賦。能夠懂他的,大概也只有他的美術老師郭雲天,然而,郭雲天懂了古阿明,卻沒有人來懂郭雲天,從某種角度而言,郭雲天也是一個被無情扼殺的“古阿明”。

郭雲天是一個專業的教師,説他專業並不僅僅因為他優秀的美術素養,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懂孩子,他了解他的學生。很多大人都把孩子當成還沒長大的大人,但郭雲天沒有,他眼裏的孩子是天真活潑的,是無拘無束的,甚至是調皮搗蛋,隨心所欲的。因為這樣,他寧願出去跟古阿明他們玩“木頭人”,也不願呆在課室裏聽小女孩中規中矩地講“中華文化復興之道”。

如果把具體的人物昇華到抽象的概念,我想郭雲天應該代表着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這種理念和模式更加尊重個性,更加主張獨立精神,也更加重視創造力和革新力。在這種理念和模式之下,鄉長兒子那種死板地連畫面國旗都要用尺子左量右量的方法是不被提倡的,小女生那種念着老師寫好的稿,比着老師教好的動作的行為也是不被提倡的。相反,類似古阿明這種隨心作畫的學習方式才是學校主張的。

而古阿明則代表着新的人才類型,對古阿明的認可和接納代表着一種新的人才觀。這種

人才觀更加包容,更加不拘一格,與傳統那種唯成績是論或唯學歷是論的擇人標準不同,新的人才觀更看重人的特長,不管這種特長是否與主流的科目有關,學校與社會都予以承認。

古阿明的遭遇令人心疼,疼在他年幼喪母,家貧如洗;疼在他執着堅強,不捨不棄;當然,最疼的是他那寶貴而又脆弱的天賦以及生命被扼殺在天真無邪的童年。我們可以從這部電影中吸取很多的教訓,領悟很多的道理,但我想我們最應該從中總結的,是如何完善社會、學校,乃至家庭的教育環境,完善孩子的成長環境,這樣才能避免古阿明的悲劇在現實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