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地震科普館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3W

新版地震科普館觀後感精品多篇

2022地震科普攜手同行直播觀後感 篇一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的汶川地區發生了8級地震。通過不間斷的電視新聞,我痛心的看到在倒塌的廢墟中有很多的學校,正在上課的學生們一瞬間就被無情的災難奪去了生命,還有很多的學生還在學校的廢墟中呻吟,呼救……看到這一些,我難過地流下了眼淚。

汶川地區大地震,事先沒有預報,人們也毫無思想準備,對此,我感到很奇怪。因為我在《十萬個為什麼》中知道,在地震發生前會有很多的預兆,比如:在地震前常有小地震,許多動物在臨震前會表現出驚惶不安的異常狀態。更重要的是我們國家在地震預報上是比較先進的,現在還有了先進的觀察儀器和衞星圖像,可這次沒有一點預報,這是為什呢?看來我們在預報自然災害上還有很大的差距啊!

當地震來臨時,我們該怎麼辦?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如果地震來臨時,我們正在上課時,要在老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等地震停止後,應當有組織地撤離。如果地震來臨時,我們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震後應當有組織地撤離。不要回到教室去。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陽台上去!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如果一旦不幸被埋在廢虛下,一定要堅強,不要嚇得大減大叫。要保存體力,利用一切資源自救。面對災難,我們要保持求生欲,不要被災難嚇倒。

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雖然不能人為的制止和改變,但可以通過了解、認識和掌握一些相關的知識、常識來進行自救,最大限度的減少地震所帶來的災害,保護自身安全。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二

5月12日,對於中國,對於四川,是一個令人傷心的日子。山河在怒吼,大地在震動,中國在哭泣。汶川、青川、北川、綿竹。.。.。.曾經是多麼的美麗的城市,在“轟”的一聲巨響後,那兒的房屋瞬間倒塌,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被掩埋,處處都是慘不忍睹的畫面。

當我們得知這消息後,中華兒女的心懸起來了,都麼希望這是一場夢,不是真的。可是現實不允許我們這樣想,因為那是真的。

5.12地震牽動着我們中華兒女的心。每一天,我們都會哭。在這淚水中,不僅僅是傷心的,還有感動。

有一位老師,在房屋倒塌的一瞬間,用自己的身軀保護着四位尚未逃出去的女同學,後來,營救人員把四位女生救了出來,而那位老師從此離開了這美麗的人間。去了天堂。

自從5.12地震發生後,各界人士紛紛行動起來。總之,有力的出力,有錢的出錢,有話的説話,一幕幕感人的場景讓人熱淚盈眶。

在荒涼和廢墟面前,中國人團結一條心,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四川你別哭,你放心,你不是孤軍奮戰,而是有着我們13億人和你在一起,你不會感到孤獨的,我們中華兒女是堅不可摧的。四川你要堅強,房屋倒了,還可再建,但我們的意志倒了,那我們就不可能戰勝這次困難,所以,請你堅強。

我們擁有五千年的魂,當災難降臨時,我們擰成一股繩,讓我們高聲加油:“中國加油,四川加油。”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三

“地震啦,快跑啊,快跑啊!”隨着一聲聲急促恐慌的喊聲,柳浪聞鶯附近的空地上、別墅裏以及路上正在走的人們全都瘋跑了起來,別墅裏的往外衝,空地裏的往前跑,一片混亂,鬧得過路的行人騎車人不知所以然,呆呆地望着那些尖叫着落荒而逃的人們。這是怎麼回事?原來這是馮小剛大導演在拍《唐山大地震》,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採訪活動。

當時,那些羣眾演員可真是演得惟妙惟肖,他們撞倒了大街上的盆栽也全然不顧。要知道為了拍好這部戲耗費大量資金不算(1.5個億),還要消耗許多演員的精力和體力。譬如演員們最起碼要輾轉於唐山、杭州、汶川三個地方;又如杭州這兩天的高温足以將攝製組“烤熟”,但為了獲得逼真的鏡頭,演員們必須穿得嚴嚴實實,為一個匆匆而過的鏡頭反覆表演。像陸毅送張靜初回房那段足足拍了一下午;救援人員救起小女孩那一瞬的鏡頭耗時一整天……據説馮導演最近還因為勞累過度身體不適。

影片再現了唐山大地震的時候有一對龍鳳胎,被壓在一塊石板的兩端,他們的媽媽只能在兩個中選擇救一個。“撬起左邊,就壓死了右邊的孩子,撬起右邊,就壓死了左邊的孩子,最後母親‘救兒殺女’……”這種生死抉擇將觸動所有的觀眾,也能讓觀眾深刻地瞭解地震對於人們心靈的深深傷害。故事就是圍繞這個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倖存下來的7歲女孩展開,講述了她在經歷了這場吞噬20多萬條生命的天災之後,經歷的人生轉折和內心變化。

因為《唐山大地震》這部片子,讓我瞭解了30年前的那場難以讓人釋懷的大地震。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那場大地震吞噬了約三十萬條性命,在人們的記憶中留下了無法消退的痛苦和難以言表的恐懼。我從《唐山大地震》,馬上聯想到了去年的汶川大地震,聯想到了地震給當地人造成的在精神上肉體上的難以磨滅的傷痛,他們中間有我從新聞、書本上了解到的,像何翠青、雷楚年、董培玉等等,也有和我有書信往來的勾琳,他們都是我的同齡人,但由於地震卻給我們帶來了截然不同的命運。

馮小剛導演拍這部片子的初衷就是為了展示地震給倖存下來的人們所帶來的傷害。但是我在猜想:看了這部片子後,那些曾經受到過地震傷害的人們會不會因此勾起他們當時悲痛恐懼的回憶?我是想,好不容易撫平的傷口就別讓它裂開啦!不過導演和演員們那種兢兢業業的奉獻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學習的!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四

放眼世界,地震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唯有團結的民族可以在災難的錘鍊中變得更堅強。雅安地震已經成為一場生命的劫難,但現在的救援行動都將化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可以告慰死者,可以提醒後人。

4月20日早晨,四川雅安7.0級地震突如其來,寧靜的小城在重創之下一片狼藉。塵土滿面的孩子,低垂着腦袋被抱出廢墟,模糊的圖像卻深深地刺痛了我們的眼睛。

災難再次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軍隊武警公安民政醫療等各個部門迅速行動,投入到了緊張的救援中。與此同時,個人、企業、民間組織也開始自發地捐款捐物,愛心正源源不斷地湧向災區,和死神進行賽跑。經歷了五年前汶川大地震的磨鍊,無論是政府,還是民眾,都有了更豐富的經驗去應對自然災害。這讓我們在悲傷中感到些許欣慰。

儘管科技日漸發達,地震仍然不可預知。面對天災,一個偉大的民族應該堅強挺立,也應該不斷進步。恩格斯説:“一個聰明的民族,從災難和錯誤中學到的東西會比平時多得多。”汶川大地震之後,防震減災法獲得通過,已經於20_年5月實施,應急救災被納入了法治軌道。在災後重建的過程中,公民精神隨之成長,很多人自發地為災區的規劃出謀劃策,對應該用於重建的財物進行輿論監督。巨大的社會進步有目共睹,我們相信這些會在雅安地震後的救援行動中得到體現。

放眼世界,地震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唯有團結的民族可以在災難的錘鍊中變得更堅強。兩年前,汶川大地震以前所未有的破壞力,使得橋樑斷裂、樓宇坍塌,可是中國人沒有被擊倒。三歲的小男孩躺在擔架上向救援者敬禮,年輕的警察媽媽敞開懷抱為失去母親的嬰兒哺乳,至今我們還清晰地記得這些細節。更忘不了舉國默哀的三分鐘結束後,天安門廣場上那經久不息的加油聲,那一刻13億人的心凝聚在了一起。在齊心協力的救援中,人與人的隔膜打開了,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更新的認識,整個社會煥發出更強大的活力。可以説,災難之後的記憶強化了國民的憂患意識,提高了社會的應急能力,所以今天我們能以最高的效率進行震後救援。

在災難面前,堅持以人為本,中國曾經創造了救援的奇蹟。我們也期冀另一種奇蹟能在將來出現,那就是大災化為小難或者是有災無難。這需要全體民眾繼續弘揚“汶川精神”,強化憂患意識。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五

北京時間4月14 7時49分,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 我通過電視知道青海地震的消息後,讓我回想到了前年的汶川地震。彷彿時間又定格在那個令許多生命之花凋謝的瞬間 ,這種強烈情緒的突然來臨,堵在心門,想到災區的同胞、身在苦難中的人,很多都在親人不幸的罹難當中忽然間就轉換了整個生活的道路就讓我十分的 難受。 在玉樹災區,一幕幕感人的故事也在不斷傳送,玉樹醫院幾名醫護人員跟隨玉樹警方到三岔路口救援。救援地點位於工商行政大樓裏面的一處招待所,招待所全部垮塌,有十餘人被埋。警方用鐵鍬挖出了一具年輕的女性遺體,發現她整個身子弓着,兩手撐開,好像在死命護着什麼。當警察將她拉出土堆時,發現有一隻小手緊緊拽着她,遺體底下有個小女嬰,而且還是活着的。女嬰不到一歲大,眼睛充滿着驚恐,頭髮上有濕漉漉的血跡。這時,人們才發現這是一對母女,地震發生時,年輕的媽媽為了保護女嬰,將女兒死死摟在懷抱裏,用身體擋住垮塌的樓房。媽媽當場被砸身亡,她用鮮血挽救了女兒的生命。警察將女嬰抱起來,女嬰嚎啕大哭,使勁用手抓着媽媽的血衣,悽慘的場景讓所有人落淚。

天下惟有父母之愛是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生死攸關的時候,他們總是義無反顧地捨棄自我,把生的希望留給後代。母愛,它是人類情感世界中的一個奇蹟,一個永恆的美神,真是由於它的遺傳生息,才有了“人之初,性本善”的道行;

生者離去,提醒我們最重要的是珍惜現在的生命、珍惜當下。此刻的陽光很平常,但是想想那些九泉之下的同胞,這縷陽光他們再難見到。山西王家嶺煤礦下面被救上來的一百多人,他們上井之後,會像我們忽略這看似平常的陽光嗎? 什麼是活着,什麼是生命?生命不是意味着有呼吸,真正的生命是:生命在生活裏活着,就是珍惜當下每一秒。記着,如果我們如願以償的話,我們也最多活不過2、3萬天,在這之後就離開人世。要注意,我們説的是“如願以償”的話,不排除中間發生像玉樹地震發生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天,把每一秒當成第一秒也是最後一秒,這是地震第一個提醒,一個值得所有活着的人要思考的一個巨大的提醒。

我們生活在一個地球村,全世界的人民都是一家人,魯迅先生説過“遠方的人都與我們有關”,這個遠方有多大,決定於我們自己的心到底有多大,我們實際上是一棵大樹上的葉子,彼此相連,任何一片葉子都離不開其它葉子的滋養,和其它葉子在一起,即使那片葉子的顏色如何不同。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 篇六

地震,洪水,火災等災害,是人類最難應付的,就是因為這種種災害,讓無辜的一個個人喪命。我觀看了這個主題板塊以後,就明白了怎麼應付這些自然災害了。這個主題有很板塊,如:被壓在廢墟下怎麼辦,洪水來了怎麼辦,在户外遇到地震怎麼辦和遇到火災怎麼辦等。我看了之後知道了很多的知識,明白了即使在情況十萬火急的時刻也要保持冷靜,並且知道了要掌握科學的自救方法,不能急躁,這樣只會自己害了自己。

我認為我們大家應該多認識一些自然或人為造成的災害的克服辦法,其實,地震,洪水,火災之類的災害並不可怕,只是大家沒有留心在意書上,電視上,報紙上等等的地方的災害逃生方法和自救方法等,造成了不應該有的慘禍。大家應該多點留心身邊的災害逃生方法和自救方法,讓自己能逃脱災害的束縛。

總之,大家應該多多瞭解各種災害的逃生方法和自救方法,而且,災害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防備和應急的方法,只要大家懂得了方法,就可以讓災害忘至九霄雲外去。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七

《唐山大地震》我覺得是很值得看的一個片子,首先來説,地震的效果做的很不錯,演員演繹的人物也很到位,徐帆也很實力派,不知道是不是唐山人,但是唐山話説的很不錯,我覺得是這樣的。把母親刻畫的很成功,其實這裏面的很多淚點都是由她引出來的。《唐山大地震》是講震後給唐山人們帶來的心裏創傷,是人性在特殊時刻的展現,整部片子我覺得是親情大於一切的,事實上我覺得也真是這樣的,誰都可能拋棄你,傷害你,只有親人不會。我沒有用父母,用親人,我是覺得這個是可以放大的。丈夫是親人,在最危難的時候,他會在最危險的時候,將女人推開,自己就解救孩子,但是被壓在了廢墟下;妻子是親人,在一個人生活最苦的時候,在有一個好男人要一起過的時候,能想到“你爸是用命愛我的,還能有哪個男人會用命愛我”;母親是親人,在兒女成長方面,她會傾其所能,也能忍痛割愛,更能是受着32年的心裏折磨後,還會説“我過的挺好”;養父養母也是親人,養母在彌留之際會想到親親自己的養女,將一輩子的手錶和存款交給養女,還要養女再去找找自己的親人;養父在女兒離開幾年後回到家裏,會暴跳如雷的説“我每天都在擔心你”,聽到女兒要結婚,不想知道這個男人是幹什麼的,只想知道“他對你是不是好”,即使是傳統思想不想女兒找外國人,但是為了養女的幸福也就默認了。這些都是親情,相反的愛情又是怎麼樣?當女人懷孕不想人流的時候,愛人還在説“我是愛你的,但是我們是在談戀愛,不是結婚”,當女人退學了不見了,愛人還在學校的籃球場上揮汗如雨,這就是愛情嗎?只有愛情上升到了親情,那才叫家!

《唐山大地震》當然他是一部電影,我覺得還是有的時候跨度有點大,有些突然就轉到了若干年後,我明白這個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畢竟是電影,時長有限,也許其中很多的情節,大家都會去多想想的。兒子一隻手的白手起家,女兒退學後的獨自生女,照顧自己,這些如果都加上,這部片子會讓人也許更心酸。

説是一部災難片,我更覺得是一部,講的是親情、是心理創傷、講的是人的思想感情的多方面轉變。

這篇觀後放到是原來,老師未必能讓自己過關的,我自己覺得寫的一般了,可能是長時間沒有觀後感了,將就着看吧,也算是給馮導宣傳一下子,細節爆料的太多,會讓沒有看過的人覺得沒興趣的。

最後加一句“單身人士儘可用這部影片嘗試一下一個人看電影的感受”。

地震科普館觀後感 篇八

最近,一股“防震減災”風吹進了我們每一個附小同學的心中。學校組織大家舉行了各種各樣的活動:防震減災手抄報比賽,讓我們在圖文結合的天地裏認識地震;防震減災知識競賽,讓我們在增強記憶力的同時,對地震有更深的瞭解;防震減災徵文比賽,讓我們在文字的海洋中理解災區人民的心……最值得一提的是防震減災的逃生演練。

現在,防震減災逃生演練,是我們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第一遍鈴聲意味着“地震”了,同學們聽見了就躲到桌子底下。有的同學躲在桌子底下的時候,還會和同學開玩笑,使同學因此而笑出來,他一點也不清楚,在這種那麼嚴肅的時刻,是應該鎮定自若,但他卻在和人命開玩笑!這種行為是可恥的!

第二遍鈴聲響起時,同學們從桌子下鑽出來,迅速有序地在走廊上排好隊,一個緊跟着一個,飛快地跑向安全地帶。

雖然每天上上下下地跑很累,但是,看到一次比一次熟練的動作,一次比一次快的速度,都令我們感到欣慰。而且,這讓我們又多了一份面對地震的勇氣。

地震逃生演練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活動,不單單是我們國小生,全社會,甚至全世界都要參與。因為,這個活動能讓我們在地震中鎮定自若、臨危不懼。

經過逃生演練,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生命的可貴,認識到知識是我們生命的守護神!我喜歡這樣的活動!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九

一切都來得是那樣突然,始料未幾的災難就從天而降。地震——這個自然的魔頭,讓生活在平靜中的老百姓感到由衷的恐慌。面對它所帶來的毀滅性的災害,人們束手無策。生命的重量此時輕薄的就如一粒微塵。

還有什麼比死亡更為沉重的事情嗎?還有什麼比地震帶給人的震撼更大的嗎?沒有!成千上萬個鮮活的生命在一剎那間就被埋葬消失,來不及喊叫,來不及控訴。他們的家園,曾經寄託了他們夢想的一切在頃刻之間化為烏有。學校在地震中垮塌,學子被埋在了廢墟。我的心在滴血,刀絞般的疼痛,揉碎了,化成一瓣瓣傷殘的花兒,在白晝和黑夜無休止地黯然開放。

無心去做任何事情.來自災區的報道讓我的心一次比一次地沉重。死亡數字的增加,災區受難同胞的哭聲牽動着我的心。地震剛來臨時的感覺又像過電影似的歷歷在目。那是怎樣的恐慌和畏懼呀!心跟着地的震動而震動,思維一瞬間停止了工作,大腦處於休克狀態.在意識到需要跑到空曠地帶才可以安全時,地的心臟已暫時停止了呼吸。儘管是短短的五六分鐘時間,也足以讓人們感受到地震來臨時的恐懼。接着便是對親人對朋友的牽掛。一遍遍地撥電話,一遍遍地不通,一次次地心焦。網絡電話的短線加深了人們的恐懼心理。親戚朋友是否安然無恙,已經成了眾人第一時間關心的事情。在得知自己的親人平安時,所有人的心裏才有了些許的慰藉。

然而更大的悲情在震撼着我們的心,蜀川地震造成的傷亡事件使全國人民與災區受難同胞的心臟連在了一起。兩萬多無辜生命的消失讓我們的心如刀剜一般難受。已經有100多個小時了,災情還沒有減退,餘震還在不時地摧殘着人們的生命。每一分每一秒鐘我們的心都跟着鐘擺一起擺動。多少的傷痛、多少的期盼、多少的欣喜都使我們的心起伏不定。對於死難者的哀悼,對於生存者的祝福已經成為我們每天必做的功課。手捧一本《聖經》,為那些天國的同胞們祈禱!高舉愛心蠟燭,為那些在死亡線上掙扎的同胞們照亮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