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脱貧攻堅個人工作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工作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87K

脱貧攻堅個人工作心得體會多篇由本站會員“流水知音”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脱貧攻堅個人工作心得體會多篇

切實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堅決完成脱貧攻堅任務。相信我們終將戰勝疫情,我們也一定能打贏脱貧攻堅戰,把全國人民一個不少、一户不落帶入全面小康。共同閲讀脱貧攻堅個人工作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請您閲讀!

脱貧攻堅個人工作心得體會1

當前,脱貧攻堅已進入決勝階段,為打好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迎接2020年實現同步小康順利到來,各級黨委部門上下齊心,攻堅克難。

但俗話説得好“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如何在當前攻營拔寨階段,徹底根除窮根,杜絕“春風吹又生”上,筆者認為還需要做到心沉基層,不僅要在房前屋後、在街節後巷做好“宣、掃、拆”,更要在百姓心裏面,思想上做好“宣、掃、拆”。

宣傳黨的政策,杜絕懶漢思想。一事一議的光伏路燈,是百姓脱貧方向的指引燈,“村村通”“組組通”的水泥硬化路是百姓奔小康的康莊大道,扶貧教育幫扶是逃離貧窮的的汽車,醫療幫扶更是防止“一病回到解放前”的安全員。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針一線、一分一角都是需要靠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所得。當懶漢只會讓美好生活離我們越來越遠。宣傳黨的政策,不僅是讓百姓懂政策感黨恩,更是要讓百姓明白富裕是靠勞動靠努力來的,絕不是不勞而獲的。

掃好村前寨後環境,也要掃除百姓“等、靠、要”思想。從門前屋後到街前巷後再到村前寨後,衞生保潔員辛勤勞動,給大家換來了乾淨衞生的環境,讓村寨新天換舊貌。但這掃,不僅要掃看的見“垃圾”,還要掃出看不見的“垃圾”,要掃到百姓的思想裏、心坎上,要掃除“我是貧困户我光榮、我窮我光榮”、掃除“我領低保我光榮”的思想垃圾,更要掃除不願勞動、一心“等、靠、要”的思想垃圾。只有掃除“等、靠、要”的錯誤思想,明白“等、靠、要”沒出路,勤奮努力方是出路。

拆除老、破房屋,更要拆掉“懶”也能“得”的思想。當前拆除老、舊等一些不安全、不具備居住條件房屋的工作一直在如火如荼的開展,拆除這些在生產生活中存在安全隱患的建築物,不僅降低農村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更加展現了新農村的風貌。但要認識到,僅拆除老、破房屋只是“拆”工作的一分部,另一部分還要“拆”掉“等、靠、要”、“我是貧困户我光榮”“懶能得”的“危險建築物”。只有拆除這些“危險建築物”,要讓百姓明白等是靠不住的、等是要不到的、貧困不是光榮的、當懶漢更是什麼都得不到的。從老百姓心底裏、思想上拆掉這些“不安全的想法”,在思想的根基裏紮緊勤勞才能脱貧的“鋼筋”,澆灌跟黨走方能致富的“水泥”,才能讓脱貧奔小康的高樓拔地而起。

 脱貧攻堅個人工作心得體會2

一、堅持統籌推進。把當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與如期打贏脱貧攻堅戰統籌安排總體推進,實做到疫情防控和脱貧攻堅兩手抓、兩不誤。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科學謀劃決勝脱貧收官戰工作思路,謀劃涉農資金整合及項目建設相關工作,切實把貧困羣眾的疫情防控作為重中之重,堅定信心、科學防治,紮實做好貧困羣眾的疫情監測、排查預警、防控等工作。

二、全面評估研判。及時通過視頻會議、電話調查、微信聯繫等方式。密切關注貧困羣眾身體心理、生產生活、務工就業等情況,實時掌握扶貧產業特別是帶貧企業幫貧帶貧、生產經營、存在問題、下步打算等情況,全面評估疫情對脱貧攻堅工作的影響,優先解決扶貧產業遇到的困難。因疫情原因導致企業發生重大損失、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重大影響的,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保持經濟有序運行的若干措施,支持幫助企業儘快渡過難關,確保把疫情對貧困羣眾脱貧的影響降至最低。

三、提升數據質量。加強數據分析,推行網上辦公,對剩餘減貧任務分析到鄉鎮,重點摸清未脱貧人口中低收入人羣、因病因殘人羣、兜底人羣的比重,為下一步精準施策提供科學依據加強信息維護,全面掌握外出務工返鄉貧困户信息,及時在系統中更新維護,確保建檔立卡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加強行業比對,確保行業數據比對一致,避免出現“一個部門一套數據”問題。加強專項審計工作,對_年以來的扶貧項目資金進行審計強化扶貧項目後續管理,充分發揮扶貧資金最大效益。加強監測預警,對因疫情造成的返貧人口或新致貧人口,及時納入加強幫扶。完善檔案資料,做到“户、卡、機”三統一,確保賬實相符、賬賬相符。

四、促進持續増收。按照分區分級防控原則,採取有力措施全面促進貧困羣眾持續增收,切實降低疫情對貧困羣眾收入的影響,統籌協調衞健、農業農村、交通、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及時妥善解決帶貧企業開工復工、產品銷售、資金週轉等難題,完善延長產業扶貧鏈條,加強與貧困羣眾的利益聯結,確保持續穩定增收。

五、強化綜合保障。對貧困老人户、重病户、重殘户等小貧羣體,明確專人負責疫情防控期間的精準幫扶工作,確保“兩不愁三保障”工作到位,落實好低保、特救助、扶貧助殘、臨時救助、社會福利等綜合保障政策,實現應保盡保。充分發揮扶貧保險作用,重點解決因疫情致病、因疫情減產減收因疫情造成產業失敗、因疫情返貧致貧等問題,做到迅速比對核實、理賠到位。全面排查統計脱貧攻堅各項工作需要財政資金支持保障情況,特別是兜底脱貧的財政資金支出規模,優先做好脱貧攻堅財力保障。

六、改善人居環境。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日掃日消”的要求結合“愛國衞生運動”,開展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大提升工作以村為單位,村幹部帶頭,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羣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利用絕大多數農户居家生活的時機,堅持每天在村內、户內開展環境衞生大清掃和消毒行動,進一步提升村容村和户容户貌,切實改善人居環境。

七、深化移風易俗。結合疫情防控“不聚不聊”“紅事緩辦、白事簡辦”等要求,通過大喇叭不間斷宣傳等措施,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深入推進取締非法殯儀服務場所專項行動,該拆違的拆違,該取締的取締,一步到位,銷號管理,堅決剷除殯葬亂象。進一步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大力提倡節儉節約辦事、孝老愛老敬老等文明新風,激發貧困羣眾內生動力,營造文明、和諧、宜居的社會環境。

八、維護信訪穩定。發揮好各級扶貧信訪專班作用,對在疫情防控期間受理的扶貧信訪問題,第一時間要妥善化解,力爭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多。加強貧困羣眾“兩不愁三保障”問題排查,確保基本生活不出問題。加強貧困羣眾的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增強貧困羣眾應對疫情的信心,及時把黨和政府的關懷落實到位。層層壓緊責任,從嚴從實全面抓好各級反饋問題的整改。

九、提升攻堅能力。針對疫情防控特點改進培訓方式,分級分類組織開展扶貧幹部網絡教育培訓,全面提升黨政領導幹部扶貧系統幹部、駐村幫扶幹部、村級黨組織書記及村兩委幹部、創業致富帶頭人等能力素質,打造一支懂扶貧、會幫扶、作風硬的扶貧幹部隊伍。充分利用駐村在崗的有效工作時間,毫不放鬆持續做好脱貧攻堅特別是鄉村兩級各項檔案資料歸集整理工作,做到不斷完善、有檔可尋,沒有缺項漏項。細化研究各項扶貧政策,特別是產業扶貧和金融扶貧方面,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位。

十、改進工作作風。加強工作統籌,主動擔當作為,在堅持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的重中之重的同時,嚴守疫情防控期間紀律要求,強化脱貧責任,抓好精準幫扶,科學安排脱貧攻堅各項工作,做到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工作不斷。注意工作方法,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不増加基層負擔,不影響疫情防控,以紮實過硬的工作作風打贏貧困地區疫情阻擊戰,確保如期高質量打贏脱貧攻堅戰。

 脱貧攻堅個人工作心得體會3

今年,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脱貧攻堅戰的“攻城拔寨”之年。人到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越到緊要關頭、關鍵時刻,我們越要時刻緊繃一根弦、擰成一股勁,朝着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的奮鬥目標而不懈奮鬥。一段時間以來,脱貧攻堅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穩步推進,成效顯著。在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部分地區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產業基地的“面子工程”,沖水式廁所的“閒置現象”,就業扶貧的“酬勞問題”……這些“只開花不結果”“不敢動真格”現象,既阻塞了扶貧之路,更影響了脱貧質量。在實現全面小康的路上,切忌“只開花不結果”,必須要緊密聯繫實際,以困難羣眾為主體,以破“難題”、斬“窮根”為要,不斷推動脱貧攻堅工作走深走實。

“駐村”仍需“駐心”。在當前,脱貧攻堅戰步入關鍵時期,許多黨員幹部到扶貧一線進行“駐村幫扶”。在他們當中,有的人始終堅持奮戰在扶貧一線,甚至成了“吃住在村”“生活在村”“工作也在村”的羣眾眼裏熟悉的“村幹部”。他們紮根一線,與困難羣眾朝夕相處,問情況、找方法、解難題。而有的人卻只注重“打多少次卡”“籤多少次到”“完善了多少資料台賬”,與羣眾打交道“少之又少”,每次到貧困户家“打個轉”,便匆忙回原單位,下次來又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讓“駐村”工作流於形式、止於表面。所以説,“駐村”仍需“駐心”,把心安定下來,把架子放下來,把腳步放慢一點,把耐心提高一點,把工作做細一點,這樣不僅能把心在村莊上“駐牢”,還能把心“駐”進困難羣眾心中。

“扶志”還要“扶智”。教育扶貧,讓許多困難家庭的孩子不僅能夠有書讀,還能夠享受一定的學費減免及政策補貼,極大地促進了扶貧“扶志”。孩子上學不愁了,一些家長倒還真的“鬆了一口氣”,整天在家消磨時間,明明有勞動能力,也不出去找事做,家裏缺東西就打電話問幫扶幹部要,到了月初就問“錢”到賬沒……孩子的“志”上去了,部分家長的“智”卻沒及時跟上。我們要加大對勤勞脱貧致富典型事例的宣傳,尤其是要對本地方、甚至是本村的脱貧模範正面典型進行宣傳,壯大主流輿論聲勢,不斷唱響“勤勞脱貧”的主旋律。此外,還要對不同的貧困户實施精準施策,既要進行分類就業培訓,還要因人而異進行就業引導,以貧困户願意聽、聽得懂、用得上的就業培訓知識,讓貧困户學得會、用得上,激發脱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斬斷“因懶致貧”的“窮根”。

“輸血”莫忘“造血”。產業扶貧,作為九大扶貧工程之一,是精準脱貧路上的重要一環。在當前,許多地區根據自身地方實際情況,搭建扶貧產業基地,以產業分紅的形式增加貧困户收益。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部分地區只注重提高經濟收入,而忽視了貧困户這一主體,真正讓貧困户經歷的少、參與的少、動手的少,單純地把產業基地當做“輸血”方式,而忘記了“造血”才是最關鍵的一環。搭建產業扶貧基地,務工主體就應當從貧困户中進行挑選,前期多教技術,後期多進行指導、總結,以“造血”的決心打通“輸血”的“梗阻”。在扶貧路上,我們前期的“輸血”,就應為後期的“造血”夯實基礎,讓貧困户能夠有一定的信心參與勞動,甚至進行自主創業,依靠自己的雙手獲得酬勞,從而進一步加快全面小康的步伐。

“只開花不結果”“要不得”,“只看果實”不注重“花朵的培育”“行不通”。扶貧路上,就“怕”動真格,一旦動了真格,就意味着要把心沉到基層一線,積極探索致富之路,注重激發貧困户主動脱貧的內生動力;一旦動了真格,“開花、結果”便水到渠成,“脱貧、致富”亦是指日可待!

脱貧攻堅個人工作心得體會4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黨全國全社會共同努力下,我國脱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正在奮力奪取全面勝利。“脱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引起了廣大幹部羣眾的強烈共鳴。

今年脱貧攻堅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現在還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響,必須再加把勁,狠抓攻堅工作落實,越到最後越要響鼓重錘,越到最後越要緊繃這根弦,錨定艱鉅任務,精準施策,精準發力,正確處理好“三個關係”,以必勝信念激起決勝決戰之勢,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就要處理好疫情防控和脱貧攻堅的關係。脱貧攻堅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新的困難和挑戰。脱貧攻堅戰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打贏的,剩餘脱貧攻堅任務艱鉅,新冠肺炎疫情帶來新的挑戰,鞏固脱貧成果難度很大,要實現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就決不能鬆勁懈怠。疫情衝擊之下,脱貧攻堅要尋找新的發力點,利用扶貧協作大數據平台實現幫扶對象、幫扶幹部、幫扶措施、幫扶資金的智能管理,實現線上農業知識培訓扶貧又扶智,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的情況下,統籌推進生產生活秩序的加快恢復,切實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堅決完成脱貧攻堅任務。相信我們終將戰勝疫情,我們也一定能打贏脱貧攻堅戰,把全國人民一個不少、一户不落帶入全面小康。

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就要處理好快速脱貧與防止返貧的關係。在不折不扣完成脱貧攻堅任務的同時,脱貧的質量也同樣需要保障,如何防止脱貧之後再返貧,同樣是要解決的硬任務。有數據顯示,全國已脱貧的9000多萬人中,有一小部分存在返貧風險。一些貧困户有幹勁,卻缺乏必要的知識和能力,就需要我們除了強調社保兜底以外,特別強調要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持續抓好脱貧户的扶智和扶志引導工作。一方面,加強思想觀念的改造提升,使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觀念深入人心,激發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訓的力度,增長他們勞動致富的本領和能力,實現產業脱貧和就業脱貧。同時,要精準穩妥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紮實做好春耕備耕,滿足脱貧羣眾穩定就業增收,變壓力為動力、化危為機。

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就要處理好消除貧困與鄉村振興的關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實現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的關鍵環節,是全面奪取脱貧攻堅戰略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他們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因此,要建立脱貧長效機制,加大資源整合力度,促進鄉村振興戰略與脱貧攻堅工作深度融合,多在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上下功夫,在大力推進產業扶貧、壯大區域經濟和集體經濟上下功夫,在培育新型農民、增強內生動力上下功夫。以系統化的思維、紮實務實的舉措,以釘釘子精神推動“美麗鄉村經濟”的突破性發展,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促使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從而鞏固脱貧攻堅。

脱貧攻堅個人工作心得體會5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脱貧攻堅、精準扶貧,是這幾年談的最多的話題之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年,也是脱貧攻堅戰的決戰年。

面對貧困地區、貧困人民,黨和國家想方設法,發展生產脱貧、易地搬遷脱貧、生態補償脱貧、發展教育脱貧、社會保障兜底、就業扶貧、健康扶貧、資產收益扶貧等方式,在現行脱貧標準“不愁吃、不愁穿,即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不降低、不拔高的前提下,在扶貧幹部們的努力下,確實有大批貧困人口脱貧,實現了一大批貧困縣摘帽的目標。

脱貧攻堅,我們最初的關注點放在物質脱貧上,温飽問題的確是人最本能的需求。我們對“三農”的刻板印象,往往是“雞犬之聲相聞”的農村、“看天吃飯”的農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因此説起扶貧,很長一段時間都保持了“捐款捐物”的雛形,“扶貧”莫名地帶上了一點“此高彼低”的姿態。其實,在物質脱貧的基礎上,精神脱貧也相當重要,扶貧亦要扶起貧困羣眾的“尊嚴”。“民以食為天”,誰敢説“三農”不重要?

貧困羣眾有尊嚴,才能讓他們產生更多內生動力,自然而然地檢視地區自身的陳規陋習,主動邁開脱貧的步伐。精準扶貧、深度扶貧,更多關注貧困羣眾的心理訴求。他們盼望“富裕”,更盼望“有尊嚴”地富裕;他們“窮則思變”,更希望“挺直腰桿”思變;不是外人覺得他們需要什麼,他們就需要什麼;別人給什麼,他們就必須要什麼;扶貧不是“高高在上”的,是一種並肩共進、促膝共商的關係,還得因時因地因人因事制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有些貧困村大膽啟用“先富起來”的致富能手做村支書,共商致富良方,讓全村人都富起來。“貧”是窮困,也是精神上的貧乏。貧困羣眾需要黨和國家選配的“主心骨”,讓他們生活富裕,精神生活豐富,引導出他們對美好生活“獨特”的嚮往,再以這個“需求”為導向,扶貧。扶的是“貧”,也是他們的“尊嚴”。

近年來,富裕發達地區對口支援貧困地區,已經從簡單的資金對接到不吝輸送人才、提供致富良策。隨着抖音、快手、梨視頻等短視頻的興起,很多地方的縣委書記、縣長、村支書也帶頭開直播,親自“帶貨”,叫賣農產品,為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代言”。“以購代捐”無疑是一種給予貧困羣眾“尊重”的扶貧方式,通過推廣特色產品、特色旅遊,摘掉的是貧困的帽子,帶來的是情感的滿足,田間地頭的“苦味”,變成了文化輸出的“洋味”,這也從心理上很好地保護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農民種的是糧食,需要的是知識。“希望工程”堪稱精神扶貧的起點。那張“我要上學”的標誌性照片,大眼睛女孩滿臉都寫着“渴望”。20多年過去了,助學助困有了更為平等、自立的“作業本公益計劃”,這個民間公益項目,面向中西部貧困中國小生,以學生個人的寫作本換取愛心認助,改變了單向的經濟和物資資助模式,鼓勵孩子用寫作、畫畫等方式,完成一學期的日記,來換取每學期的愛心認助款。這種交換的形式,最大程度地給予了孩子尊重、尊嚴和平等,這些被“尊重”澆灌長大的孩子,內心一定不會自卑、怯懦。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脱貧攻堅,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讓貧困大山裏孕育的產品有產量有銷量,讓“農村”用筆直的腰桿與“城市”對話;脱貧攻堅,是讓貧困地區的孩子,走得出去、更願意迴歸,拿同等的知識回饋建設家鄉;脱貧攻堅,是讓貧困地區的綠水青山,挖掘出更多的“金山銀山”,非但“人誇顏色好”,更有生態環保的“清氣滿乾坤”。脱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脱貧攻堅個人工作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