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脱貧攻堅精準扶貧工作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工作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02W

脱貧攻堅精準扶貧工作心得體會(多篇)由本站會員“的盧”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脱貧攻堅精準扶貧工作心得體會(多篇)

心繫於民,冷暖在心是動力。扶貧幹部應深入貧困,體會疾苦,讓心得以洗禮,發自內心的來打好打贏這場扶貧脱貧攻堅戰,小編整理了脱貧攻堅精準扶貧工作心得體會(5篇),歡迎參考借鑑。

脱貧攻堅精準扶貧工作心得體會

扶貧工作是一項解決民生實際的習題,聯繫羣眾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2013年11月習總書記到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做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在於貧困的老鄉能不能脱貧”。讓農村人口如期脱貧是最終判斷我國是否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誌。

按照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總體戰略部署,到2020年我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這一宏偉的目標大約還有2年的時間,目前已處於決勝階段。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其中農村還有幾千萬的貧困人則是最突出的短板,必須合理安排公共資源配製,動員全黨全社會齊心協力打贏這場脱貧攻堅戰。

實現扶貧不是一天一夜的事情,實現貧困人民的小康夢想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從頭腦中紮根,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我們,我們不應該喊出扶貧口號,也不應該設定好高騖遠的目標。我們必須腳踏實地,從層次從小事做起。

長期以來,扶貧亂象時有發生,扶貧對象常由基層幹部推估、扶貧資金天女散花、貧困縣捨不得脱貧摘帽、人情扶貧、關係扶貧,造成應扶未扶、扶富不扶窮等現象的存在嚴重導致社會不公甚至滋生腐敗。這不僅反映的是幹部的羣眾觀念和執政理念的大問題,更是扶貧工作沒有走心的惡果,不可小覷。

精準扶貧要用真心從實抓。以調研走訪的實際數據定位哪兒最貧困,為什麼貧困?實打實的派駐工作組,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項目等發展當地經濟;上級部門也應撥付資金、實行一幫一的政策,點對點扶貧幫困。

精準扶貧要清心從嚴管。扶貧資金和項目要從嚴管,防止進入小腰包,要實實在在的用在基礎設施修建或貧困老百姓身上;資料整理和彙報要從嚴核,防止為了驗收檢查而作假,杜絕書面彙報漂亮、羣眾口碑差的以彙報奪政績觀;定貧脱貧要從嚴審,嚴厲打擊為了扶貧資金而定貧困村、為了脱帽而做形象工程的現象。

心繫於民,冷暖在心是動力。扶貧幹部應深入貧困,體會疾苦,讓心得以洗禮,發自內心的來打好打贏這場扶貧脱貧攻堅戰,要有一種歷史使命感、責任感、光榮感。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脱貧攻堅目標。

脱貧攻堅精準扶貧工作心得體會二

扶貧開發成效如何,關鍵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識真貧、扶真貧、真扶貧。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強調,扶貧攻堅特別要在精準扶貧、精準脱貧上下更大功夫。這是我國扶貧開發工作進入攻堅拔寨的衝刺期後,黨中央更有針對性的要求。

隨着扶貧開發工作的推進,貧困人口的情況也在發生變化,既有集中連片的特殊困難地區,也有零散分佈的貧困村、貧困户、貧困人口。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體人口,實現精準脱貧,防止平均數掩蓋大多數。這就需要改變以往扶貧工作中存在的福利化、平均主義傾向,通過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真正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在於精準。

實現精準扶貧,深入調研、準確識貧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體相似,而貧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變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彈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調查,把扶貧對象摸清,把家底盤清。一些地方在識貧工作中總結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能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就是實踐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通過建檔立卡,對扶貧對象實行精確化、規範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數、一目瞭然。

精準扶貧意味着精準施策。各地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對那些有勞動能力的,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幫助實現脱貧;對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通過移民搬遷實現脱貧;對那些喪失了勞動能力的,通過低保政策實施兜底扶貧;對那些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通過醫療救助幫扶,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需要看到,現在大量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由此產生大批農村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精準扶貧,需要切實解決這一羣體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提供更加精準、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務。各地要通過社會保障、社會救助、大病保險和新農合等政策,確保留守兒童和老人不成為被遺忘的羣體。各級黨委政府和基層組織要發揮積極作用,通過更加精準的管理和服務,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監護和對老年人的關懷照顧,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温暖。

但願蒼生俱温飽,不辭辛苦入山林。實現貧困人口如期脱貧,是我們黨向全國人民做出的鄭重承諾。實現這一承諾,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貧困不是一兩天產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必須和發展相結合。各地要圍繞四個全面戰略部署的相關要求,下定打攻堅戰的決心,以精準扶貧實現精準脱貧,讓真正需要幫扶的羣眾享受到扶貧開發的陽光雨露。

脱貧攻堅精準扶貧工作心得體會三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質量完成脱貧攻堅目標任務進行再動員、再部署,為我們奪取脱貧攻堅全面勝利進一步指明瞭方向。孫志剛書記在《黨建》發表的文章:兩場戰役都要打贏·兩個勝利都要奪取中指出,要深入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打贏兩場戰役、奪取兩個勝利的信息決心。

自脱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貴州省累計減少貧困人口892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85%,57個縣摘帽退出。我們所獲得的這些成績離不開黨員幹部們的辛勤付出,他們用實際行動去踐行了初心的使命,向黨和人民詮釋了他們的忠誠,展現了他們的成果。今年年初以來,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在脱貧攻堅的路上有所停滯,但是如今,在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努力下,對疫情防控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新冠肺炎疫情有所控制,現在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千方百計為脱貧攻堅各項工作爭取時間,確保如期打贏脱貧攻堅戰。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細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關於脱貧攻堅系列決策部署,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奮力衝刺九十天,堅決打贏脱貧攻堅和疫情防控兩場戰爭,奪取勝利果實。

脱貧攻堅精準扶貧工作心得體會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脱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打響了脱貧攻堅戰,有力推動了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效提高了貧困羣眾生活水平。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脱貧攻堅的達標之年。

打贏脱貧攻堅戰,離不開扶貧幹部的艱辛努力。這些年來,他們奮戰在扶貧一線,進村入户訪真貧、真扶貧,他們奉獻了青春,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關心、關愛扶貧幹部,為他們減負確實必要,也非常重要。但減負不意味着減責,貧困人口數量少了,不等於責任小了、擔子輕了,更不能由此產生歇歇腳、換頻道的倦怠思想,因為“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個人”,這是必須完成的底線任務。無論任何工作,黨員幹部在其中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幹部強,攻堅有力量,幹部軟,攻堅無保障。因此,黨員幹部在這一攻堅戰中一定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想辦法、能吃苦。

打贏脱貧攻堅戰,要充分認識艱鉅性複雜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脱貧攻堅本來就是一場硬仗,深度貧困地區脱貧攻堅更是這場硬仗中的硬仗”。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立足全局作出的科學判斷,目的在於警醒全黨對脱貧攻堅的困難不能低估、問題不能迴避。我們一定要有清醒認識,始終保持打攻堅戰的狀態,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集中優勢兵力打贏殲滅戰。

打贏脱貧攻堅,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脱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脱貧攻堅越往後難度越大,遇到的都是硬骨頭,需要更精準的舉措。要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直面問題、精準發力。要嚴格執行國家政策,大力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讓貧困羣眾“挪窮窩”。要推進健康扶貧再提升,同時完善提升鄉鎮衞生院、衞生室,方便羣眾就近就醫。要實現兜底保障更精準,推進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兩項制度銜接,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農村困難羣眾納入農村低保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範圍,並逐步提高保障標準。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脱貧攻堅工作艱苦卓絕,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心、頑強奮鬥,奪取脱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堅決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

脱貧攻堅精準扶貧工作心得體會五

三下鄉第四天,我們去到了石泉縣雲陽村,為當地的孩子們義務支教。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有很多家長帶着孩子早早地便等在了村委會。説實話,對於跟小孩子打交道,一開始我是有些發憷的,所以當看到幾個小孩子在村委會大院裏追逐打鬧時,我心理是拒絕的。

但當真正和他們交流時我發現,小孩子的世界是簡單的、純潔的。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會讓我覺得:快樂,就是這麼簡單。他們判斷一個人好壞僅僅是通過你對他們是否友善。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叫嬌嬌的小姑娘,她今年只有四歲,正在讀幼兒園。剛開始的時候,她僅僅會以點頭或者搖頭來回答我的問題。但當真正熟悉之後,她開始叫我姐姐,跟我對話,那時候,心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當她對我説出那句姐姐我喜歡你的時候,我感覺心都要化了。

從小成長在城市中的我們始終過着比這些孩子更加便利的生活,我們有發達的通訊工具,可以隨時隨地聯繫到自己想聯繫的人,可以隨時隨地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我們體會不到這些孩子對父母的渴望。他們生活在大山之中,他們的父母迫於生計外出務工,他們只能跟隨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他們一年中和父母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對於父母陪伴在身邊的日子,他們是嚮往的,珍惜的。

調研時,有一位奶奶跟我提起他的外孫,爸爸媽媽都外出打工了,孩子一年中都見不到自己的爸爸,只能通過手機和媽媽交流,每次打電話都會哭。瞭解之後,我故意關注了一下那個孩子,孩子今年才一年級,高高瘦瘦的,上課時很安靜,屬於乖寶寶。並且從始到終,他的臉上始終掛着微笑,只有在給媽媽寫信時,他的眼中才泛起了淚花。我知道,他想媽媽。

留守兒童這種現象現在在中國很普遍,但是不能因為他普遍,就不能不予以解決。孩子離開爸爸媽媽,對他的童年來講無疑是一種缺失。這種現象應如何解決始終是困擾中國社會的一大難題,追本溯源,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還是我國的經濟現狀。經濟壓力迫使農村成員進城務工,而嚴格的人口制度又使得進城務工人員不可能將孩子帶到身邊,只能將孩子留在家鄉。

所以説,解決這種問題,首先要解決農民工收入問題,也就是説要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保障農村人生活、教育等一系列問題,把人留在生養自己的土地上,這又是昨天提到的那個問題,精準扶貧,授人以漁。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

我希望,我們可以和當地的孩子結成幫扶對子,給這些孩子以持續關注。

脱貧攻堅精準扶貧工作心得體會(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