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隨遇而安》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46W

第一篇:孟非《隨遇而安》讀書筆記

《隨遇而安》讀書筆記

孟非《隨遇而安》讀書筆記

臨近年底,工作任務繁忙,讀書的口味也別有不同,喜歡看點輕鬆愉悦的東西,有一本書恰逢其時的撞入我的視野,這就是紅遍中國的江蘇衞視《非誠勿擾》主持人孟非着述的《隨遇而安》。

説到孟非就不得不説他主持的電視節目《非誠勿擾》,偶爾看過幾期,美女帥哥一波波來又一波波走,如過眼雲煙,在本人心中沒留下多少印記,或者説壓根就沒想留下印記,唯獨主持人孟非風趣幽默,靈活多變的主持風格,還是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或許是"孟爺爺"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原因,所以很想通過他的着作了解這位老兄,有哪些人生感悟和成長軌跡,我並不想讀一本作者關於成功學的自傳,好在這是一本充滿生活情趣的書,文如其人,孟非即使要説教也是含蓄的。

《隨遇而安》這本書是孟非對過往四十年歲月的動情回顧、從容講述。童年重慶、少年**,不同的文化對他影響深遠。中學時代的嚴重偏科,黑暗得讓他看不到未來。臨時工的日子辛酸艱苦,卻奠定了他往後的不平凡。他從攝像、記者、編導、製片人、主持人的不同角色上一一走過。四十年,人生坎坷,從平凡到精彩,命運總在不經意間轉折。順應本心,淡定從容,坦然面對每一次改變。隨遇而安,是很多人問起他的心路歷程時,他給出的唯一答案。

孟非在自序中寫道"這本書算是我一些人生片段的回憶,並不怎麼精彩,但對於人們全面瞭解我這個人或許有點兒作用-如果真有這樣的人的話。之前有些媒體把我的人生描述得相當苦逼和勵志,這讓我一直感到相當難堪。於是產生了一個樸素的想法:與其讓別人去"創作",不如自己老老實實地寫出來,算是"以正視聽"。在我這個年紀已經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寫作的願望和寫作的能力完全是兩件事情。而隨着年齡不斷增長,各種願望和能力都會一併下降。所以,現在還有人願意攛掇我寫點兒關於自己的東西,也就半推半就地答應了。由此也可見我的性格之一,容易被説服,隨遇而安。"

書中印象最深的一段是描寫了他和小資本家的爺爺洗澡那一段,"那會兒在澡堂泡澡,總會碰到有人唱戲。在那個空間低矮、燈光昏暗、蒸汽瀰漫像水牢一樣的地方,每天都有幾個老先生唱着他們拿手的京劇段子,霧氣深處傳來的唱段深深刻在了我的記憶中。我喜歡京劇很大程度上是受爺爺和外公的影響。我外公也是戲迷。

那種老澡堂,越往裏邊走越悶,肺活量不大的小孩兒都靠外邊洗,那些老先生卻在最裏邊唱,而且聲如洪鐘。雖然我在那裏洗了幾年澡,卻從來沒見過是誰在唱。我只知道,被濃濃霧氣包裹着的老先生每唱完一段,都會有人大聲叫好:"好!再來一個!"老先生們在喝彩聲的激勵下,會像演員一樣返場又來一個。就這樣,一段接一段地唱下去。

我在健康池洗澡的日子大約持續了五六年,之後澡堂漲價了,三毛五變五毛,很快漲到了五塊,再後來就記不清了。最後,健康池也拆了,那些霧氣深處的業餘京劇演員們想必也早已過世。

健康池是**老澡堂的一個縮影,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很多老人一輩子的朋友、一輩子的回憶都定格在那裏。我想,爺爺要是還在的話,看到那個池子被拆掉,他一定會老淚縱橫。"

看到這裏,我們彷彿跟隨作者穿越時光隧道,回到那個我這個年紀的人再熟悉不過的場景,我不由得感歎歲月滄桑,人生如夢。書中此類描述不勝枚舉,這也是我願意把本書讀下去的原因。

還有這本書中有篇文章不得不説,是作者的同行-----電視節目主持人胡紫薇寫的一篇充滿文采的好文章,"好的新聞人,都是很會總結和概括的人,忘了哪一期了,反正看到一對小年輕最終牽手成功令我感動到不行大肆飆淚時,鏡頭目送兩人緩緩從前景走入後台,明顯是為了緩釋當時現場的情緒,這時的孟非即興獨白大約一分多鐘的時間,一段長長的貫口,幾乎一字未錯,象背過的一般流暢,內容亦當得情真意切四字。當時確實有點驚着了,心裏有了口裏就到了,幾乎沒有時間打腹稿,這種千鈞一髮之際的張口就來,作為主持人,我得承認我做不到,而且我估計視野裏的主持人能做到的,兩個巴掌數過來了。所以孟非説他語文大學聯考120分,我真信。"

我對娛樂圈人士寫的東西一向不怎麼感冒,但這本書還是很值得看看,尤其在這樣一個忙忙碌碌、紛紛擾擾的季節。

第二篇:隨遇而安

讀《隨遇而安》有感

和大多數人一樣,我通過收看《非誠勿擾》認識了孟非。他的幽默有三分淺入深出的機智,內斂式的自嘲和諷刺,讓人笑過之後,留下若有所思的份量。雖然只是一檔相親節目,但他的評論,他的見解,顛覆了主持人過多政治色彩的模式,讓人眼前一亮。他的新書——《隨遇而安》,忍不住買了一本。

曬着太陽,在原本想睡懶覺的午後品讀一本個人傳記,或者説個人敍事集,覺得還是比較舒服的,這本書不能比作一壺龍井,沁人心脾。但是足可視為一小杯花茶,在茶餘飯後小憩之時翻來愉悦自己。

這本書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他演繹的不是一個“少年時候就懷揣宏大遠景”的勵志故事。他説,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成功模式——踏踏實實做好當下。從這書中我讀出了孟非對重慶故鄉的鄉情,也彷彿在書中聽到了他一貫的幽默風趣,故鄉街邊懷念的味道,不堪回首的中學時代,印刷工期間的艱辛和所獲,電視台裏的逐步(更多文章請關注:)成長??。

雖然孟非一再強調這本書裏沒有勵志,但我讀後還是感覺很受震動,有點勵志、有點心酸。因為上高中時學習嚴重偏科,他沒有考上大學,跟着哥兒們到深圳販海鮮,賠得一塌糊塗。後來,他在印刷廠當工人。有一次春晚,主持人説把祝福送給奮鬥在工作崗位上的人,孟非就跟他的小師傅説,説的就是我們吧。對於在印刷廠當工人的這段時光,孟非認為並不悲苦,他説:“我當時真不知道是自己事業的低谷;説今天是輝煌,有可能明天比今天還好呢?我心裏有一句話,這句話就是:都會過去的。無論你的人生有多麼落魄,多麼絕望,咬咬牙真的很快會過去。你人生再輝煌、再明媚、再風光,都會過去的,喬布斯不也過去了嘛,你還能比喬布斯更牛嘛?”

孟非的隨遇而安,是一種積極、豁達、進取的人生態度,真實從容,順應本心,不執迷,不惘然,坦然面對生活中的每一次改變。

人活在世上,都要面對種種壓力。有的人努力調整自己,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然後通向成功;有的人吃不到葡萄就説葡萄酸,放棄追求努力,還自欺欺人

地安慰自己;有的人一條道跑到黑,明知道沒有希望還固執己見,不撞南牆不回頭,結果活活累死;有的人整天空想和憂鬱,卻不知道努力,卻不懂得行動的價值,結果白白地浪費了大好光陰??。

壓力,實際上很多時候都是自找的,可能是心態消極、不自信等原因,只要明確了自己奮鬥的目標,擺正心態,積極尋找成功的方法,就會化壓力為動力,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挑戰更高的目標。

踏踏實實做好當下的工作,一步一個腳印,也許不久的未來你會比孟非更成功!

第三篇:隨遇而安

讀《隨遇而安》有感

隨遇而安,即能適應各種環境,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滿足。我想,既然滿足,也必然會盡自己的全力去做好這件事。孟非就是個隨遇而安的人,寒假裏,我讀了他寫的書《隨遇而安》。

這本書是孟非人生四十年來的總結,處處都有着隨遇而安的表現。孟非當印刷工人,隨遇而安,在那種又髒又亂的環境下能夠滿足並生活得有滋有味,而且能幹好自己的事。後來,孟非又進了電視台,做的是臨時工,這個職業乾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孟非照樣隨遇而安,好好完成應做的事,並完成得很出色。因為孟非的隨遇而安,最後他深受人們的賞識,獲得了成功。

隨遇而安是一種境界,它不僅能適應各種環境,更能在滿足的前提下踏踏實實,力求不斷進取。有人説,孟非的成功來自偶然,只不過運氣好,大家照顧他罷了,我覺得不是。只有那些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在逆境中做到隨遇而安,並不斷進取,能化恥辱為力量的人才會獲得成功,而孟非正是這樣,他真正做到了隨遇而安。

新開門的甲公司招聘,有兩個大學生去應聘。但甲公司的實習工資只有700元,但門檻低,這對兩個懷有遠大理想和報復的大學生來説,是遠遠不夠的。於是,第一個大學生選擇離開尋找更好的職業,而第二個大學生因為學歷不夠,多次應聘一再碰壁,只能選擇了甲公司。雖然甲公司的工資低,但那個大學生卻隨遇而安,踏踏實實工作感到十分滿足,而且他有空就讀書“充電”雖然他的工資在轉正後並未上漲多少,但他已經積累了許多知識。後來,他提出了許多使公司盈利增加的方案,深受大家的賞識,最終升為總經理。讓大家深感意外的是這平日裏僅僅腳踏實地,隨遇而安,沉默寡言的書呆子竟會一鳴驚人。

隨遇而安不是一種屈服的表現,而是在逆境中尋找一種更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隨遇而安不是一種不求進取,自甘墮落的表現,而是在潛伏長時間後尋找恰當的時間一鳴驚人;隨遇而安不是一種愚者的表現,這更是一個智者的行為,不讓自己為那些無故的追求所傷??現在想想,那些僅僅只因為學習環境差,工作環境差,或因為周邊的人與自己不合拍等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就大聲抱怨,不是有些傷人傷己?

原來我有個同學,他就懂得隨遇而安。競選班幹部市很不得志,但雖然只是一個很小的職位,但他照樣把它乾得很出色,沒有怨言,很滿足。發新書時,他拿到的書有一頁被撕破了,他只笑笑,説有書就好了,補一下就行了。掃地時,他分到的那一塊最髒,但他很高興,能為大家做事了,那個地方也總掃得乾乾淨淨。

其實要做到隨遇而安是要學會換位思考,多想好的,少想壞的,踏踏實實,就能做到隨遇而安。

第四篇:隨遇而安

隨遇而安

隨遇而安……

最近幾天心中一直默唸這個詞語,當下最紅的主持人之一孟非用這樣一個成語來作為他四十歲時所寫的自傳的書名,無疑是包含着他四十年來的辛酸血淚,風風雨雨,同時更讓我看到了他對於人生的一種態度---無論是逆境還是順境,都以一種優雅閒適的態度面對,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

出生于山城重慶的孟非在那裏生活了十二年,他在書中這麼説道“在重慶生活的十二年,積累了我人生最初也是最真的情誼,直到現在,不曾淡忘。如果我的性格中還有善良的成分,我相信一定是重慶這座城市給我的。”依山傍水的自然風光鑄就了孟非超越於一般人得堅毅和沉穩,而他在非誠勿擾節目中表現出的風趣幽默和社會責任感應該與此也有着或多或少的聯繫吧。

很驚訝的知道孟非的爸爸媽媽乃至外婆都幹着和廣播報刊相關的工作,也難過孟非對於這方面有着驚人的天賦。學生時代的孟非偏科嚴重,筆頭很好,理科奇差,這樣的結局註定是大學聯考失敗。社會從來都是充滿競爭和壓力的,印刷廠的那段日子是孟非最艱苦和艱難的時光,也正是那段日子,讓我真實的瞭解了孟非,台上的風光之前是無盡的苦難。“我在印廠的那段生活最重要的收穫是讓我深刻感受到了階級意識,我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了-----在這個社會我屬於哪個階層”僅僅憑文字的描述我想我是無法真真切切體會到這種沒日沒夜幹活,渾身上下都是油污的生活的。孟非覺得雖苦但是依然平靜,覺得日子還是有奔頭的。與他相比,我們不愁吃不愁穿,每天還能美美的睡上八個小時,在如此風景優美的學校裏讀書,幸福了百倍千倍,還有什麼覺得不如意的呢?還有什麼可以抱怨的呢?

隨遇而安,以一種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淡忘那些不切實際的奢望,走一步是一步。激勵自己,也勉勵他人。

第五篇:隨遇而安

正因為孤單,所以一直有閲讀的習慣,偶爾在一個網站上的推廣欄裏,看到孟非的《隨偶而安》,其實這本書,很早之前就聽説過這一本了,只是覺得這名字,好像沒有讓人很興奮的感覺,隨偶而安,這是評價一箇中性的人。所以一直也沒去想過看這本書,但細想起來,陣非在節目單中表現還是蠻幽默和睿智的,寫出來的東西應該不錯,也是一次節目中,孟非表現了文字功底,對中學中代的古文詩詞,記得相當熟悉,他對這方面的熟悉,讓一個教中學語文的老師都自魁不如。抱着對孟非的崇敬,也是一種好奇,就在網上看了這本書。只在網上看了一大半,就覺得相當不錯,看着看着,就有一種會心的微笑。好看的書,都是想一口氣把它看完,為了能滿足自己的這份心意,還是去書店買了這本書。

這本書的總體感覺,其實是是反映某個時期某個地方,人的一種生活態度或者反映某個時期某個地那裏的人價值觀。通過他的一些經歷,折射出某個地方人民的價值取向,同時發表他對這種價值取向的一些看法。

對這本書,孟非在他的自序中就提到,這本書比較寡淡的書,如果覺得這本書很有意思,他認為是一個奇蹟,這話,他説的謙虛了。文字較平民化,但不失幽默風趣,反映了他有時的無奈和對一些勞動人民的同情和友愛。

這本書如非要説些大概,我個人覺得第一部分説地方是重慶生活,第二部分説的是南京生活,第三部分説的是外國的一些見聞。

他在文章中提到,重慶與南京的巨大差別是:人與人之間的那種關係。也許重慶人或者四川人比較熱情,能感覺到彼給予的温暖,,大家在困難的時候,一起支撐,一直這樣愛下去。比如他在文中提到他的姨婆和他的黃阿姨

這兩家人都是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人,但他們關係相當好,用他在文章中來總結的話,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他在文章中一直提到,重慶人的那咱熱情,他們給予他的温暖和關愛,一直讓他難以忘懷。其實我也覺得四川人,還是相當熱情的,因為我去年在四川待過一些時間,這點還是蠻有體會的。提到四川,一定得説,那邊的美女,這本書也不例外。四川的女人,皮膚好、漂亮是沒得説的,只有在四川待過,才有切實感受,在這裏我也不發表太多意見了。

第二部分説到的是南京的生活,文章中提到的意思,就是沒有重慶人熱情,感覺之間有點冷淡,這一點,我也有切實感受,因為今年我在南京工作。南京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人與人之間特別冷淡,人與人之間特淡寞,我剛來這裏工作的時候,特別不適應。我跟朋友和同學説,我想回廣州工作,感覺那裏更讓人能感受到温暖。南京的天氣,一直陰冷陰冷的,人與人這間就像這裏的天氣一樣,陰冷陰冷的。用書裏的話中就是“灰色調的”。還好,這本書給人第一感覺是那咱特不上進的感覺,但我對這本書的理解,或者説對這幾個字的理解有一些不同的理解,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會遇到很多事情,我們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先安定下來,融入這種環境中去,積極的尋找用心去尋找自己生命的價值或者説那時自己肩負的責任,用心、肩負責任去處理自己遇到的一些事情或人,相信一定會有收穫或有不同的體會。

《隨遇而安》是孟非對過往四十年歲月的動情回顧、從容講述。

童年重慶、少年南京,不同的文化對他影響深遠。

中學時代的嚴重偏科,黑暗得讓他看不到未來。

臨時工的日子辛酸艱苦,卻奠定了他往後的不平凡。

他從攝像、記者、編導、製片人、主持人的不同角色上一一走過。

四十年,人生坎坷,從平凡到精彩,命運總在不經意間轉折。

順應本心,淡定從容,坦然面對每一次改變。

隨遇而安,是很多人問起他的心路歷程時,他給出的唯一答案。

記得那時我還小,接觸社會少得可憐,卻對一檔名為《南京零距離》的電視新聞類節目愛不釋手。經常端坐在小板凳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電視屏幕,看着那個光頭絮絮叨叨地談天説地。當時只覺得這傢伙真能坎。

若干年之後,我到南京上大學,一檔名為《非誠勿擾》徵婚交友類節目紅得發紫,深入千家萬户,迷得無數粉絲神魂顛倒。那個我熟悉的光頭,帶着無與倫比的強大氣場,在節目中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恰到好處。他幽默,讓人忍俊不禁,更能讓人回味無窮;他睿智,hold得住場子,局面拿捏得很到位。非誠勿擾走紅,他功不可沒。

這個光頭的名字家喻户曉,孟非。一個充滿了個人魅力的主持人。

出於好奇,我記得當時悄悄在百度裏輸入了他的“芳名”,結果出現了大量關於他的勵志成長故事。那曲折的經歷,傷感的過往,彷彿他一路走來,磕磕碰碰,充滿了坎坷。不覺,我對他的欽佩之情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當年少不更事,一些小故事就能騙取我的淚水,我開始相信這是一個勵志的典型,一個屌絲逆襲的典型。就像很多勵志故事的模板,他面對人生低谷,不折不撓,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一個明確的奮鬥目標,經過不懈努力,他功成名就。一直到讀完《隨遇而安》之前,他在我心目中就是這樣一個典型。

然而,漸漸擺脱稚氣的我開始“深諳”世事。隨着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我漸漸不相信那些所謂的勵志故事,就像很多人開始不相信愛情一樣。這是一個充滿了迷茫和困惑的年代,頭腦簡單的年輕人總是很傻很天真。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孟非能有今日的成就絕非偶然,他必定有他的過人之處,並且將之無限擴大。從他的電視節目裏可以看出,他學識淵博、文采風流、思維清晰、反應迅速、表達能力強,這些都是他的過人之處,這些從根本上保證了他能創造“吊絲逆襲”的神話。就像馬雲,他沒有那機敏的大腦和敏鋭的嗅覺,哪裏能名噪一時?

讀了《隨遇而安》,我更加確定了自己的判斷,孟非的成功歷程不應該被看做一段勵志故事。孟非確實擅長講故事,整本書一直是在講他的經歷,但卻沒有驚心動魄的感覺,就像在跟我們進行茶餘飯後的聊天,平淡、平和、平靜。讀完整本書,你就能明白,為何他會取名“隨遇而安”,因為他的的確確從始至終都是這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再壯闊的歲月都用平淡的心來度過。我想這本書更應該當成一本“心靈雞湯”來看,從中汲取養分,或許能撫平你內心的莫名躁動。

家庭變故,安於童趣;偏科學生,安於專長

孟非的書一開始就是寫童年的一些生活,家庭諸多變故,我不得而知。但是,他卻一直保持着童心,保持着健全的人格。該玩就玩,姥姥、老師等人再嚴格,也阻擋不了他我行我素的風格,塑造了他開朗的性格。他一個典型的重文輕理的學生,在那個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定有諸多麻煩,他做過努力,卻一切如故,最終放棄掙扎,安於文科特長。聯想到現在的學生,要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禁開始同情他們。堅持自己的專長需要勇氣,難能可貴。

印刷工,習慣過、厭倦過、放棄過、墮落過,卻從來沒有彷徨過

印刷工這段歲月應該是孟非人生中比較灰暗的記憶了。猶記得那些寒風凜冽大雪紛飛的日子、那些熬夜工作倒牀就睡的日子、那些幹苦力活累到手痠的日子??但他也漸漸習慣了。然而日子久了,人就會厭倦,破舊骯髒的工作環境,磕磣的收入很能讓人萌生放棄的念頭。手指被夾傷後,他終於得到了解脱。但這並不是他開始奮發圖強的催化劑。書中描寫了他辭職後的開始墮落,跟其他社會閒散青年一樣,沒有想到要去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糾結着要去幹一番事業的人往往沒法成功,因為他們心急,多數會在原地徘徊。孟非沒有修飾自己,真實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進入電視台,不斷學習,一切水到渠成

兒子的墮落讓母親着急了,沒辦法就進了江蘇電視台,一個嶄新的平台。從無知到入門到精通,他沒有費多少周折。他文科特長找到了用武之地,他的學習能力得到了發揮,他開始安心於電視台的拍攝、製作工作。從製作亞特蘭大奧運專題片,到進西藏做節目,再到後來一步一步走到主持人的位置,這個過程諸多心酸,通宵寫過稿、被領導狂批、西藏之旅的“險象環生”,點點滴滴,他卻講得輕鬆,娓娓道來。從一個菜鳥,到一個名記,再到一個名主持人,他能力不斷提升,名聲大響。最後,他描寫了在國外的一些生活,他接觸的環境不斷擴大,視野也在不斷開闊。但是透過文字,我卻能感受到他那顆始終保持平靜的心。

薄薄的一本書寫不完他豐富的人生經歷,然而,再多的經歷在那顆強大而安靜的心面前都是那麼渺小。細細想想,隨遇而安其實挺簡單,可要真正做到,卻又挺難。

由於很欣賞孟非,當發現這本書時,就決定把它從頭到尾地讀完。

一有時間就靠在牀上讀一會兒,斷斷續續,一個星期,不知不覺地就翻到了最後一頁,這樣讀書的感覺真好。越來越喜歡讀紙質書,只是因為還不想穩定,所以也不敢多買書,常常借別人的看。 等成家之後,一定要用我喜歡的書把我的書架塞滿,讓我的孩子從小就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書架劃分成兩個區,一個區標為 /usr

[1] ,把經典的小説和教程都放在這裏,這個區的書籍不容損害。另一個區標為 /var [2] ,放一些當下流行的書,如果看着好就移到 /usr ,如果一般般就任朋友們自取。

回頭來説孟非的《隨遇而安》,這本書的內容可大致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講述了從孟非的童年到他成為名主持的人生歷程,後半部分講述了到新疆錄節目的難忘經歷以及去希臘、德國、以色列採訪的見聞感受。孟非成為名主持的路並不順利,可以稱得上坎坷。他因為理科成績太差和父母離異的影響,大學聯考落榜,去當印刷工又受了工傷,手險些殘廢。然後去江蘇電視台打雜,這時的起點看似低,實際上這是他走上電視人之路的轉折點。由於他的天賦和好學,他開始了rpg般的升級之路,從打雜到獨立攝像,到節目編導,到製片人。當領導讓他去主持《都市傳真》的時候,他還對自己的光頭和能力不自信,不想節目反響相當地好。再到主持《非誠勿擾》,孟非已成為家喻户曉的人物了。我是因為《非誠勿擾》才知道孟非的,但很快就發現“這個光頭很有內涵。”

孟非在重慶度過了他的童年,他對重慶的感情特別豐富。《隨遇而安》開頭花了很多篇幅講重慶,講重慶的親人朋友、重慶的建築、重慶的小吃。重慶也是我一直嚮往的城市,那是個既有美食、又有美女,既有風景、又有歷史的城市。

通觀全書,孟非的文筆親切自然,沒有一絲做作,隨處可見他不事張揚的幽默。他書裏講的那些好玩的事,常常讓我笑出聲來,比如高中時因為理科差如果遭老師鄙視,到新疆如何因“兩個離不開”被猛灌烈酒,以及站在戈蘭高地上連續收到中國移動的短信,等等。

對於痛苦的記憶,孟非也毫不迴避,細緻生動地再現當年情景。能把痛苦的回憶講得細緻生動甚至有趣,首先説明孟非是個有心人,難怪他上學時作文常常獲獎;其次説明孟非是深刻睿智的,因此才能對痛苦的過去坦然接受。

最後,孟非在書中悄然表露的政見我也很認同,比如他對西方民主的肯定、他對中國承辦奧運的暴發户心理的批評以及他對中央台《實話實説》節目前途的預見。

這絕不是一本由槍手代筆的“謀財害命”的書,個人建議喜歡孟非的朋友有時間一定讀讀看,至少它能開闊你的眼界,至少它能帶給你不少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