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祕密花園》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4W

《祕密花園》讀後感(多篇)

《祕密花園》讀後感 篇一

寒假中,我讀了一本書——《祕密花園》,故事中的主人公叫瑪麗,由於父母忽視了對她的管教,使得瑪麗性格孤僻、傲慢。在一場瘟疫中,她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兒,並被送到了姑父家,她在自己的朋友更知鳥的幫助下打開了十年未打開的祕密花園,瑪麗在狄肯以及狄肯的媽媽的幫助下,讓姑父的兒子柯林克服了對生活的厭倦,第一次用雙腳站了起來。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只要有愛,荒園也可以變成花園。

《祕密花園》讀後感 篇二

在近兩週的時間內,我讀完了一本名叫《祕密花園》的書。

我拿到書,我就知道了這是一本充滿祕密的一個故事。剛看完一小半後,我就明白了這是一個改變自我的故事,主人公:瑪麗是一個自私、專橫、霸道、不講理的小女孩,瑪麗還長的很難看,非常不惹人喜歡。相反她的媽媽卻很漂亮。可是,瑪麗在九歲的一天,慘劇發生了,她的爸爸、媽媽和所有的僕人都死於了霍亂。從此她就變成了孤兒,住在舅舅克蘭文先生家。讀到這裏後,我就覺得瑪麗很可憐,我也很是同情她。

讀完一小半後,我又繼續讀。終於,我讀完了一整本書。我就知道了很多的道理,也懂得了:瑪麗在舅舅家,遇見了季元本、知更鳥……瑪麗還發現了一個神祕的花園,它的鑰匙被埋了整整十年。瑪麗還和迪肯交了朋友,之後,瑪麗又認識了柯林,她就和迪肯一起把柯林弄出來,讓他呼吸新鮮空氣。最後,瑪麗、迪肯、柯林經過了種種折磨,終於又成為了生活中的朋友。

讀完了這本書,我一看作者。啊!驚喜連連,這本書的作者原來是寫過《小公主》的弗朗西絲·伯內特。

讀完了一本書,我知道了很多的道理。真希望大家也來看這本書!

《祕密花園》讀後感 篇三

這個寒假我閲讀了弗朗西絲·霍奇森·伯內特所作的《祕密花園》。一開頭我便提出了幾個問題:為什麼這個花園是“祕密”的呢?它有什麼祕密呢?帶着這些疑問,我開始了閲讀……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主人公瑪麗在父母因霍亂去世後,來到姑父的米塞斯維特莊園結識了另外兩位主人公,隨即開始轉變自己那乖戾、強硬性格的故事。

另外兩位主人公分別是傭人瑪莎的弟弟迪康和瑪麗姑父的小王爺兒子科林。兩人一出場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迪康性格開朗、積極向上與動物們都成了好朋友,對大自然瞭解甚多,在“復活”祕密花園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而科林雖然一開始與當初的瑪麗一樣,身體體弱多病、性格乖戾、傲慢、愛發號施令,甚至不相信自己能夠活下去!但後來,通過瑪麗和迪康的鼓勵引導,在祕密花園中的勞作,他堅信自己會活下來,還立志要成為一名科學家。

當瑪麗和迪康第一次進入祕密花園時,看到那裏只有枯萎的樹木和花朵,雜草叢生。於是,他們買來工具與花籽,想要“復活”這個花園。他們種下種子,靜候着春天的來臨……

春天的一個下午,科林來到花園,立刻被眼前美麗的景色所震撼了!他們為自己的成果感到十分驚喜,大家談論了許多關於祕密花園的事情,科林還發表了他人生中第一場“演講”。他們歡喜若狂,在花園中度過了整整一個下午。這個下午,科林堅信自己一定能活下去;這個下午,瑪麗和迪康得到了收穫的滿足、歡喜;這個下午,被他們稱為“最了不起的下午”!

閲讀到結尾,我終於明白為什麼祕密花園能如此大地改變瑪麗和科林。原來,這就是花園的“祕密”:我們通過改變自身所處的逆境從而得到歡樂和滿足。歡樂又帶給我們積極樂觀的態度。只要我們積極樂觀地對待每一天,生命就會變得非常充實、美好!

祕密花園的讀後感 篇四

瑪麗雷諾斯是一個印度小女孩。她長着一張生病的瘦削的黃色小臉,一副單薄的身材,一頭稀疏發黃的頭髮,總是板着一張尖酸善怒的臭臉。人人都説她是全世界最沒人緣的小女孩。

瑪麗九歲的時候,她的家鄉爆發了一場災情極為慘重,無數人像螻蟻一樣奪走了生命。她的父母也不例外,一夜間,她就成了一名孤兒,結束了富裕的大小姐生活。

瑪麗後來被送到了英國的姑夫柯瑞文那裏,那是一座陰陰鬱鬱、佔地廣闊的大府邸。裏面有上百個房間,但是每道門都緊關着。迴廊裏隱隱約約傳來哭聲,瑪麗覺得一股寒意傳遍她的整個身子,也引起了她探索這個園子的好奇心。在那裏,她認識了瑪莎、狄肯兩個小夥伴。在裏面還建了一個祕密花園,她們在裏面種花種草,還和狄肯拯救了小土霸王柯林。柯林的父親因為母親的過世,而責怪柯林。柯林因為從小體弱多病,被關在黑暗的屋子裏,因此他的性格很古怪。整天躺在牀上,以為他得了重病,不久就會身亡。瑪麗和狄肯告訴他沒病只是他呆在屋裏太久了,應該到外面去多吸收新鮮的空氣。在瑪麗的努力下,祕密花園日漸復活,兩個孩子也越長越健康,瑪麗還幫柯林和姑夫重修舊好。

這本書的主人公瑪麗,從一個尖酸善怒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會關心人,幫助人的小女孩。還有她。那種堅持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