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5W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多篇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一堂人生課。

相約星期二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因為真實所以感人。

它的內容涉及到了死亡、恐懼、衰老、婚姻、社會等等,幾乎人生所有的命題。每一章都閃爍着莫里這個可愛老人的`個人魅力和人生哲學。

讀完的時候覺得這是一本關於人生哲學的書,可是大綱卻把它歸結為管理類。當然這肯定是有理由的。或許編者是希望讀者不僅僅感歎裏面博大的人生哲學,更希望它能帶來一些改變,就像莫里對米奇的影響一樣。莫里告訴我們該如何管理自己的人生,管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莫里在裏面是一個言傳身教的老人,他的話像一湖清水流淌過心我裏,讓人體會到了他的那份難得的醒豁和超脱。

其實我們生活中總遇到一些困惑。有時我們也會這樣問自己,我們到底想要什麼,為什麼總感覺生活無聊空虛,為什麼周圍的人都不懂我......

有時我們分不清楚自己需要的和想要的東西之間的區別,我們不知道這是別人想要我做的還是自己喜歡做的事。

因為生活中有太多的誘惑,金錢、名利、地位等等,它在我們的心裏蒙上了一層煙霧。我們過多地追求物質需要,可它們並不能使我們滿足。我們忽視了人與人之間互相愛護的關係,我們忽視了周圍的世界。所以看不清心底最需要的東西。也就是愛。莫里説愛是唯一理性的行為。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

莫里在談論完美的一天時説出了他心中完美一天的樣子,他説,我想想??早晨起牀,進行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麪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後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我一次只請一兩個,於是我們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然後我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晚上,我們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麪食,也可能是鴨子——我喜歡吃鴨子——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我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後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

雖然這樣的一天很普通,但很豐富。有家庭的幸福,朋友的陪伴,做自己喜歡的事,享受自然界的美妙。看似簡單,實則幸福。這才是我們需要的生活。

只是這份平靜的生活總是難以得到,就像莫里説的一旦你學會了怎樣去死,你也就學會了怎樣去活。可是往往在我們認清的時候,我們或許剩下的只有了遺憾。

在莫里生病期間,不停有人來探訪他,同事、朋友、甚至是以前的學生。從這裏就能看出他的個人魅力。連他的學生,本書的作者米奇也説,但我還是對他有那麼多的朋友而感到驚訝,甚至還有些忌妒。我回想起大學時那些圍着我轉的“哥們”,他們如今在哪裏呢?俗話説的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是不可或缺的,那種可以無拘無束,坦誠相待、相伴一生的朋友更是重要。所以莫里有那麼多這樣的朋友引來米奇的嫉妒也就不足為怪了。但是是何魅力引來他有這麼多朋友的不離不棄?米奇説,他一看見我就會用含混、尖細的聲音招呼我。

可這僅僅是個開頭。當莫里和你在一起時,他會全身心地陪伴你。他注視着你的眼睛,傾聽你的説話,那專心致志的神態就彷彿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人。要是人們每天的第一次見面都能像遇見莫里那樣——而不是來自女招待,司機或老闆的漫不經心的咕噥聲,那生活一定會美好得多。還有你和他談論不幸的事情時,他的眼睛會變得濕潤;你和他開一個哪怕是蹩腳的玩笑時,他的眼睛會笑成一條縫。他隨時向你但露他的感情,而這正是我們這一代人所缺少的品質。我想他是一個很好的聆聽者,他能觸及到你的內心,看到你需要的東西,然後播撒愛。我想誰會拒絕與這樣的人做朋友呢?

莫里説,人與人的關係是沒有固定公式的。它需要雙方用愛心去促成,給予雙方以空間,瞭解彼此的願望和需求,瞭解彼此能做些什麼以及各自不同的生活。這句雖然是用在婚姻雙方的身上,但是用在朋友之間也未嘗不可。

這本書實在有太多的精彩之處值得深究。

我相信莫里會像那首詩——

“我親愛的表哥。

你那顆永不顯老的心。

隨着時光的流逝,將變成一棵。

稚嫩的紅杉”。

所説的在每一個讀者心中變成一顆紅杉,陪伴我們整個人生。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2

《相約星期二》這一書名在眾多推薦書目中引起了我的注意,帶着些許輕鬆的氣味。於是也沒多瞭解便從網上購買回來了。拿到書,題目下還有一行小字: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於是便猜想應該是一個老人與一個年輕人相約每個星期二探討人生這一話題吧。帶着這樣的猜想打開書頁,簡介讓我更進一步瞭解到這是怎樣一個老人,帶着怎樣的狀態怎樣講述着人生這堂課。而餘秋雨先生娓娓道來的序言讓我又多了層感動。人生不是用來研究的課題,而是每個人活出的精彩,無法炮製,無法重來。莫里·施瓦茨,一個社會學教授,一生奉獻於教育,在與世長辭前不忘傾其所有,與自己曾經的得意門生,也就是本書作者米奇·阿爾博姆探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多個話題。學生將其整理成文,也給我們讀書人上了一課。

這堂課每個星期二上,吃了早餐後就開始,課的內容是討論生活的意義,是用老人的親身經歷來教授的。老人遭受着病痛的折磨,生活一日日無法自理,為何還要接受電台採訪,還要每個星期二和學生探討這些話題?我在書中讀到這樣一段文字:老人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他問自己:“我就這樣枯竭下去直到消亡?還是不虛度剩下的時光?”他的決定是要把死亡作為他最後的一門課程,作為他生活的主要課題。他可以讓別人去研究,可以成為一本人的教科書。老人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但他的腦子卻仍活躍地思維,他要證明一件事:來日無多和毫無價值不是同義詞。帶着一絲傷感,多了一份好奇與期待,我繼續往下讀,去聆聽這位老人的教授。

幾乎是一氣呵成地讀完了這本書,我的腦中充盈着兩個詞:愛和坦然。愛貫穿着老人的一生,他説:“你要使生活有意義,你就得獻身於愛,獻身於你周圍的羣體,去創造一種能給你目標和意義的價值觀。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老人患病前制定了一個名叫綠屋的計劃,為貧困的人們提供心理治療。他博覽羣書為他的課尋找新的思想內容。他走訪同事們,與畢業的學生們保持聯繫,給遠方的朋友寫信。他情願花時間去想想口福和賞玩自然,而從不浪費在電視喜劇或週末電影上。他建立了一種人類活動的模式——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相互愛護——這一模式充實着他的生活。這更是他施愛於人的表現。而病後,他也毫不避諱地接受他人的關愛。老人對愛的理解和詮釋,對生活的珍惜和和時間的利用,讓我備受感染。而他對於死亡前的那份坦然,更讓我汗顏。他欣然的接受生老病死,誰都必須經歷這一關,那你是選擇在病痛折磨中慢慢死去還是抓住最後的尾巴再精彩一回呢?老人選擇了後者,他到最後一刻還要去奉獻出一份力,去啟發身體健康而內心迷茫的人們。莫里説:“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因為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為此擔驚受怕,卻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那麼面對這個讓我們無法拒絕而又害怕的時刻,我們該怎麼辦呢?莫里的答案就是:與生活講和。一個平靜而有震撼力的結論。他認為:“死亡是一種自然,人平常總覺得自己高於自然,其實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罷了。那麼,就在自然的懷抱裏講和吧。”他繼續説到:“只是當你還健康的時候,你應該發現你現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實的東西。當我應該是個孩子時,我樂於做個孩子;當我應該是個聰明的老頭時,我也樂於做個聰明的老頭。我樂於接受自己賦予我的一切權力。我屬於任何一個年齡,直到現在的我。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為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環顧我們周遭,青年人揮霍青春;中年人攬鏡自悲;老年人追悔過往……這一切都是在浪費有限的生命而已,我們真正該做的就是用心去感受不同階段、不同環境下所有美好事物,就算衰老已經在不遠處等着你,就算病痛已經纏上了你,你都有權力去享受快樂和幸福,而不是誠惶誠恐地度過餘生。

讀完這本書,不再是看題目時的輕鬆了,而是覺得在輕鬆的同時還要加上一份沉重些的思考。輕鬆的是要學老人面對人生的態度,坦然的接受順境或逆境,生老病死。沉重的是這樣一位老人慢慢離開了我們的視線,沉重的是我們該如何正確地去看待死亡,去看待人生的一次次的抉擇。如何才能像老人一樣活出那份豁達,也無私地去奉獻一生。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3

之前已經看過《相約星期二》的同名電影,書和電影的內容和講述方式都相差不大。個人認為領悟能力夠的話,選其中一種看就行了。

本書選材是相當的好與難得,難怪餘秋雨也會願意為書寫序。簡單地説,故事寫的是一位臨終老人為一位迷茫青年上了14堂人生課,直到去世,課程在每個週二上,內容包括家庭、愛情、死亡等人生主題,每個話題都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構成。略為可惜的是,老人病得嚴重,他們每次談話的時間都不長,話題很大,所以也只能點到即止了,不過也是,十分鐘把死亡話題講透談何容易?!對人生話題有興趣的,可以將這本書/影片作為一個引子,如果要深入探討,恐怕要找更多的學習素材。

從目錄來看,整本書經過了精心的編排像極了課堂大綱,有課程框架、有老師、有學生、有教室地點,以及課程安排每個星期二上課。這種編輯方式還是頗適合本書內容的。

説回正題,關於人生話題。裏面提到有幾個觀點對我頗有啟發。

關於自憐

不得不説,本書寫到的莫里老教授的心態實在太健康了!死到臨頭,他還能拿生命開玩笑,還很幽默,很坦然,這是非常難得的。作為一個得了重病的人,他沒有抱怨,而是想着怎麼能為這個社會再做點貢獻,自己都顧不得,他還想着遠方正在受難的陌生人他還每天看新聞,看到一些災難之類,會為陌生人流淚,這種情懷、胸懷不得不讓人佩服。他沒有絕望,雖然病得很重,依然安於天命,沒有羨慕他人,而是樂於做個聰明的老頭,他知道自己曾經也年輕過,沒必要羨慕他人,而且老也有老的好處,那些經驗和智慧不是未經風雨的年輕人可以得到的。之前我還擔心自己老了怎麼辦,其實也沒怎麼辦,我還可以很好,因為我會好好生活,我會有自己的獨特經歷,我會把我的經驗傳給下一代人,我到時依然會有能力為社會做貢獻。前不久看電視節目有看到,一位退休老人,自己有拍攝愛好,退休後,他自己製作影片,組織老人院裏的老人觀看,豐富他們的生活。這不也是一種貢獻嗎?我也會錄像,也有這方面天賦,現在及以後退休了,我也可以做類似的事情,用自己的眼光去記錄世界。我相信人生由頭到尾,每個階段都可以很精彩!

建立自己的價值觀

現在社會很多元,媒體給我們灌輸了很多不同觀念,這就意味着我們一定要學會篩選,不是所有人都需要LV愛瑪仕、需要享受跟總統共餐,當然總統的老婆除外,至於對於我們這些大部分的普通人,這些物質與榮譽其實意義不大。許多人過着沒有意義的生活,即使當他們在忙於一些自以為重要的事情時,他們也顯得昏昏庸庸,這是因為他們在追求一種錯誤的東西。你要使生活有意義,你就得獻身於愛,獻身於你周圍的羣體,去創造一種能給你目標和意義的價值觀。按照世俗標準生活,很容易讓自己迷失自我,像餘秋雨在序言裏所是我們還是得審視一下自己:難得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嗎?然後建立的文化。

接受愛

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前半句很好理解,後半句我也是看着故事才似懂非懂了。或許接受他人的愛,有時會讓我們覺得難為情,像欠着別人似的,但在處於某種特定的情況下,像莫里自己不能自理生活,那麼享受別人的幫助(並懂得感恩),那是一種雙贏的事。愛,應該是一種普遍存在,不要讓愛變成負擔和壓力,施愛和受愛同樣讓人享受。我就很樂意去幫助人,雖然我的境界不高,只要對手能心存感恩,不用其他回報,我依然很樂意去幫助他人,如果對方還是個幽默體貼的人的話,我想我會對幫助他/她充滿期待。先接受,再超脱。用心完完全全地投入感情,然後再走出來。

最後,我要摘錄一段莫里老人的話:

在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產生一種愛的關係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我們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並沒有給予你這種東西。要有同情心,要有責任感。只要我們學會了這兩點,這個世界就會美好得多。給予他們你應該給予的東西。把自己奉獻給愛,把自己奉獻給社區,把自己奉獻給能給予你目標和意義的創造。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4

“人生”兩字,人們向來都會談論,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感慨,但總説不出個所以然來。年輕的人,沒有老年人那般滄桑沉澱的閲歷,年老的人,卻又羨慕着青年人那張揚活力的青春。但是有這樣一位老者,是那麼不同,卻又是那麼平淡。

莫里老人,是一位社會學博士,年輕時發誓永遠快樂的活下去,不幸的是在垂暮之年得了癌症,病魔一直在無情的折磨着他的身體。他的學生米奇偶然得知此事後,在每個星期二他都會去聆聽教授講授的一堂關於人生的課。他們談論“自憐”、“遺憾”談論“死亡”、“衰老”,談論“家庭”、“感情”、“婚姻”,談論“愛”談論“原諒”。

“死亡”一直都是人們避之不談,不願面對的,莫里老人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衰弱甚至感受到死亡,但他並沒有恐懼,他希望能夠把自己多年來的思考留給更多的人,永遠樂觀積極的活着。他的課堂並沒有那些常見的心靈雞湯似語言,也沒有那些警示後人的話語,更加沒有泛泛而談。莫里老人是用他自己整個人生的思考與見解,用他的幽默,與學生交談,甚至可以説是在與我交談,與廣大讀者交談。語言平淡幽默卻富有哲理,更像是與一位朋友用心交流。在面對死亡,莫里老人並不畏懼,他不甘枯竭而死,他勇敢面對死亡。在一次參加朋友的葬禮上,他為死者聽不到那些説的很好的悼詞而感到沮喪,老人的家人和朋友們為他舉辦了一場“活人葬禮”,“葬禮”上老人隨着親朋們一起又哭又笑,但所有的情真意切全都説了出來。老人説過一句話“一但你學會了怎麼去死,你也就學會了怎麼去活。”只有當自己意識到快要死去時,看待問題與事物的眼光才會大不一樣。只有真正面對死亡時,你才會看到生活的真諦。“意識到自己會死,並時刻作好準備。這樣做會更有幫助。你活着的時候就會更珍惜生活。”“學會了死,就學會了活。”

面對衰老,許多人都在與它抗爭,大多數人都在抱怨時間的無情,歲月的摧殘,他們恐懼衰老,對時間與歲月惶恐。但莫里老人卻如此坦然,他樂於接受,他冷靜地對米奇説“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為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多麼透徹聰明的老人呀,每個人都有年輕的階段,沒有必要去羨慕他人的年輕,都擁有過的東西何必在去留念羨慕。時間帶走的是歲月與美貌,留下的卻是真心與閲歷。“隨着年齡的增加,你的閲歷也更加豐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歲的年齡階段你就永遠是二十二歲的那般淺薄。要知道衰老並不就是衰敗。接近死亡並不一定是壞事,當你意識到這個事後,它也有十分積極的一面,你會因此而活的更好。”人生無常,歲月催人老,年齡是無法抗爭的,唯有好好的享受跟隨年齡一路走過來的每一天。

“當我是個孩子時,我樂於做個孩子;當我應該是個聰明的老頭時我也樂於做個聰明的老頭,我樂於接受自然賦予我們一切權利。我屬於任何一個年齡,直到現在的我。”環顧我們周遭,青年人揮霍青春;中年人攬鏡自悲;老年人追悔過往……這一切都是在浪費有限的生命而已,我們真正該做的就是用心去感受不同階段、不同環境下所有美好事物,就算衰老已經在不遠處等着你,就算病痛已經纏上了你,你都有權力去享受快樂和幸福,而不是誠惶誠恐地度過餘生。

最後我想説的是關於愛。“愛是唯一永恆的東西”。“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接受愛”。施愛於人,對每一位富有同情心的人來説都是容易的,接受愛,就是要懂得感恩,而莫里老人的愛是大愛,是強調社會的愛,“把自己奉獻給社區,把自己奉獻給能給你目標和意義的創造。”大愛無私,我們也要愛人先愛己,我們要愛在情理之中,要愛的通情達理,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愛,創造出一個理想的充滿愛的社會。

一位普通的老人,卻有這不普通的思考和見解,讀起這本書,猶如同莫里教授對話一般,老人希望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一個終生的教師”。莫里教授不僅僅是教授學業知識的老師,更是一位心靈的教師。老教授的話語都深深地走進了我的心,讓我在浮躁的現世生活中得到心靈的慰藉,能夠沉澱自己。用心感受每一天,用愛與樂觀體味每一件事,那麼每一天都將會是美好的。

每個星期二會有一位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關於人生的課,向你我講述着那平淡卻不平凡的人生。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5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多麼簡單的一句話,卻成為本書的內容概括。面對這樣的概括,你或許不會對這本書產生怎樣的興趣?可是,看一看這本書的目錄吧:世界、自憐、遺憾、死亡、恐懼、永恆…看到這些,你還能説它是“簡單”的嗎?

作者,我們權且叫他米奇吧,在他一如平常人一樣忙碌於工作的縫隙中偶然看到了一次電視採訪,嘉賓是他的大學老師,社會心理學教授莫里·施瓦茨,他才想起畢業時曾與老師有約相見。而此時的莫里已經患了肌萎縮症(ais),一種不治之症,莫名的衝動驅使米奇急切的盼望去看望老師。於是,在此後的每週星期二,米奇都會應老師的要求來上課。十四周後,課程學完了,老師也如流星般消逝了,留下來的卻是一本200頁的暢銷書,名字叫—“相約星期二”。

我們的人生是在不停的奔波當中的,上學、就業、升職、結婚、生子、創業、賺錢,太多的羈絆使我們感到勞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需要,大多數人至死都好不懷疑這一點。但是,莫里教授告訴我們:這不是“需要”,而是“想要”。他説:“擁有越多越好。錢越多越好。財富越多越好。商業行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們反覆地對別人這麼説——別人又反覆地對我們這麼説——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認為這是真理。大多數人會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斷能力。簡單來説,我們總落入‘他人的圈套’”。

所謂我們的需要,卻經常是他人的圈套。超出自己能力之外買了lv的皮包,是你的需要還是品牌的圈套?千辛萬苦送孩子出國,是你的需要還是西方世界的誘惑?追逐名利,不擇手段,是你的需要還是世俗的脅迫?最快樂是人,不是神。只要有可能,你就摘下面具,放鬆別人,也是放飛自己。

生活是很艱難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不能承受,面對它們,我們該怎麼辦呢?莫里教授給出他的答案:世間病與痛,盡付笑談中。

“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這就是教授死亡前設想被火化時的話語。最後一堂課,他希望學生有空時能去去墓地,還有什麼問題儘管問。愛徒説:“我會去,但到時候聽不見你的説話了。”恩師説:“到時候,你説,我聽。説説你遇到的一切麻煩問題,我已作過提示,答案由你自己去尋找,這是課外作業……”

聽一聽這幽默的對話吧,死亡也可以這樣的詩意。

假設生命中只剩下一天,你該如何度過?莫里是這樣設想的:“早晨起牀,進行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麪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後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我一次只請一兩個,於是我們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然後我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晚上,我們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麪食,也可能是鴨子——我喜歡吃鴨子——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我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後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

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但也許這就是所謂幸福的本質吧!在這紛紛擾擾的世界中,需要不知足的奮鬥,來滿足我們多欲的身,更需要知足的享受,來撫平我們焦慮的心。

死亡是黑色的,莫里的心態卻是金黃色的,他説:“我感覺到了依賴別人的樂趣。現在當他們替我翻身、在我背上塗擦防止長瘡的乳霜時,我感到是一種享受。當他們替我擦臉或按摩腿部時,我同樣覺得很受用。我會閉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顯得習以為常了”……“這就像回到了嬰兒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過當孩子的經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如果早知道面對死亡可以這樣平靜,我們就能應付人生最困難的事情了。”

死亡帶給莫里的不是痛苦,而是安詳的“圓寂”。高明的是,莫里不僅可以把悲劇變成喜劇,甚至可以將這一切昇華為課程。14堂課的旅程,不就是我們人生的主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