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西廂記讀後感500字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1W

西廂記讀後感500字精彩多篇

《西廂記》讀後感 篇一

《西廂記》是我國古典戲曲的現實主義傑作,它改編至一個悲劇故事《鶯鶯傳》。作者王實甫根據前人的改編,再結合自己的創作,最終將一個大悲劇改成大團圓,打破了封建禮教思想。從這點説,王實普確實是一個反封建思想劇作家。

《西廂記》的情節錯綜,跌宕起伏,人物描寫個性鮮明,富有很強的戲劇性。通過不同的曲詞,刻畫不同人物的性格。起初,張生是一個窮苦的秀才,而崔鶯鶯的身份卻是相國小姐,身份的設定不可謂不懸殊,用古代的説,這是“門不當户不對”,可偏偏兩人的姻緣被月老撮合在一起。郎才女貌,本來是很般配的一對,但敗在兩個人面前的封建的等級制度,註定不可能在一起的。張生最終考中狀元,得到了社會的地位,但是心中從未忘記崔鶯鶯,“夢魂兒不離了蒲東路”,有情人終成眷屬了。

可以説,《西廂記》是講述二人從相知,到相愛,到最後相守的故事。崔鶯鶯在乎張生的功名嗎?答案是否定的,崔鶯鶯從來沒有嫌棄過張生的出生,也不在乎張生到底能不能高中。在長亭送別張生的時候,崔鶯鶯説,“疾便回來”,我們也可以看出,張生能不能得官,她是不在乎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二人的愛情是純潔的,是凌駕於物質、地位之上的,這是作者對愛情的看法。他用張生和崔鶯鶯的完滿結局打破了封建禮教的約束,在封建社會能有這樣的想法,真是難能可貴。

反封建的思想是《西廂記》的主題,而這一觀點也影響到了後世文人。湯顯祖的《牡丹亭》,曹雪芹的《紅樓夢》等都是反封建思想的代表作,不同程度上都是繼承了王實普的思想。無怪乎後世有人評價《西廂記》為“天地妙文”。

西廂記讀後感 篇二

《西廂記》是我國古代四大古典感情戲曲之一,為元代王實甫所作。先講講大致故事:張生對前相國小姐崔鶯鶯一見鍾情,恰遇良機,致書信求援擊退強寇,救崔氏一家於水火。得婚約,然敵退後崔夫人毀約,竟使張生鶯鶯以兄妹相交。張生鬱鬱寡歡,幸得紅娘相助,與鶯鶯互通書信,製造巧遇,終使鶯鶯動心。又經跳東牆烏龍,鶯鶯一封書信至,終成好事。崔夫人怒不可遏,卻只能允了。張生進京趕考,鶯鶯長亭送別。中狀元,張生會見夫人,對質鄭恆,一家共團圓。故事是圓滿結局,皆大歡喜。

且就故事情節來看,一波三折。張生追求鶯鶯之路並非一帆風順,若非得紅娘助力,很有可能“折戟”。而夫人的阻撓,鶯鶯的“變臉”,鄭恆的污衊,一切都使這情節變得曲折動人。

從主角塑造來説,在掙脱禮教束縛的相國小姐崔鶯鶯,耽於感情的痴心書生張珙,封建女性代表崔夫人和活潑可愛的婢女紅娘中,我最喜愛的還是紅娘。紅娘在書中雖不是主角,但卻是各個人物之間聯繫的交集。紅娘是鶯鶯的貼身婢女,是張生追求鶯鶯的謀士,是崔夫人派來監視鶯鶯的探子。能夠説,紅娘聯繫了各個人物。而在紅娘身上,作者賦予了更多心血。紅娘善良可愛,活潑機靈。在她身上幾乎沒有任何缺點,她是完美的化身。不似鶯鶯仍受封建思想束縛,不似張生沉溺於情色忘卻功名,不似崔夫人毀約失信,紅娘在書中只是堅守自己的正義,做自己認為的正確的事。以卑微身份頂嘴崔夫人,幫忙張生追求鶯鶯,成就鶯鶯張生姻緣,促進作者要表達的感情喜劇主題達成,紅娘擁有超越那個強調身份等級的封建時代的個人魅力。

我認為從感情角度來看,《西廂記》講述的是勇敢衝破封建束縛,追求純粹完美的感情的故事。特別是對於古代女性,這種舉動更是難得。張生追求鶯鶯情感火熱灼人,而鶯鶯迴應張生更顯珍貴。作為相府小姐,鶯鶯是知禮節的,矜持的大家閨秀,在崔母的阻撓下,她該是與張生一刀兩斷。然而她卻聽從了本心,在對張生有意後,經過一番掙扎,最終還是被病弱張生的熾熱的情感俘獲,主動送書信,成就好事。這是離經叛道之舉,在當時可稱為“不守婦道”,也背離了崔夫人的教育,但鶯鶯還是做了,為了純潔的感情。作者表達了那個壓迫的時代人們心中的屬於人的真實合理的慾望,對掙脱封建禮教不合理束縛的渴望,對自然感情的追求的慾望。相國小姐與窮酸書生的感情故事令人感動。王實甫也為這段感情寫下了完美的結局。“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

就語言來説,我真感歎於王實甫的文才。且不説化用詩句,就是其本身的韻腳便押韻的好。且看:“人間看波,玉容深鎖繡幃中,怕有人搬弄。想嫦娥,西沒東生誰與共?怨天公,裴航不作遊仙夢。這雲似我羅幃數重,只恐怕嫦娥心動,所以上圍住廣寒宮。”波、中、弄、共、公、重、動、宮,呈ong疊韻,讀來音韻極強,顯得活潑趣味。書中語言有典雅的詩句,也有偏向口語化的用詞,實集大成。且不説各種曲牌名,單是書中隨手拈來的典故便極具文采。聽説《西廂記》最完整的注本的註釋有2000處,也是難怪。

《西廂記》讀後感 篇三

古往今來,最真的是親情,最深的是友情,最琢磨不透的是愛情。

愛情對我們來説是陌生的,更是遙不可及。但是王仕普的《明月三五夜》讓我明白了他對愛情的詮釋,也讓我知道了一對年輕男女的憨直之愛。我欽佩他們敢於反對封建勢力。

剛看《西廂記》的時候只是個假名,元雜劇大結局。看完之後,我後悔了。我覺得無聊,不想再讀一遍,就扔在一邊了。後來收拾的時候發現了這本書,心血來潮就開始看。看完之後,我得出一個道理——。什麼是好書,什麼是耐久書。

這本書修辭華麗,情節生動,文筆細膩,讓人愛不釋手。亭子的告別,屬於我最愛的。歌曲多愁善感,優美動聽,語氣婉轉動聽。把盈盈的哀怨和恨意表現到極致,讓全文充滿一種淡淡的説不出的哀怨。

此折主要描寫盈盈告別張生時的情景,以及離別後的焦灼感。這個折不僅好看,還借了很多曲子。“藍天,黃花,西風緊,北雁南飛。黎明來臨,霜林中誰醉?總是淚流滿面。”堪稱其中最重要的作品。

前四句一句一景,巧妙地利用秋景營造出一種蕭瑟的氛圍,凸顯了盈盈複雜的內心世界。兩個問答下來,風景深深地脱離了人的主觀色彩,磨砂的葉子如痴如醉。其實是脱離人的血液的。這兩句話既説明了時間和季節,又刻畫了盈盈含淚的眼神,使離別更加傷感,從而表現出一個多情女子的形象。

古往今來,不止一個崔鶯鶯,眾所周知的梁山伯和祝英台至死不渝的愛情,還有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他們不怕封建勢力的迫害,敢於反抗,因為他們想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應該學習他們執着的信念和不懈的精神,為他們的夢想和抱負而奮鬥。至於感情,我們還沒到享受的年齡。

西廂記讀後感 篇四

終究,《西廂記》還是披着戲曲這件華麗的外衣,並且在歷史的沉澱中愈發美豔奪目,而這最為耀眼的部分,我覺得要屬文字部分了。書中處處皆精華,妙語連珠,意境深沉,情思綿長,作者駕馭文字的才華,想來後來人見了無不孜孜稱歎。突然覺得我們有些無知,因為生活在自由的新世紀裏,就常常藉着時代的標籤去嘲笑那些古人的迂腐、愚昧,終日無所事,空有滿腹詩論,卻只為一朝得朝歸來,光耀門楣。我們在指責這些人飽食終日的時候還不忘連帶戲謔一番這千百年來害了不知多少人的八股、儒書,認為那些死理的書中除了唆人虛廢光陰,搶奪功名外,究竟還能做些什麼。然而,當人們真正打開歷史行進的車輪時,卻發現,歷史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即便有,但絕不是全部。因為飽讀詩書,我們才看到有今日如《西廂記》一般的美文,因為功名難就,賢人們躊躇滿志,才有了今天我們所見的這許多的史詩。就如書中的儒生一樣,雖是飽讀了詩書,卻不圖功名利祿,只想逍遙樂世,奈何放浪間,遇見美人,為得人心,寄情西廂,以讀書為名,最後終為美人遠赴求名,只為這狀元身份能配得上相國之婿之稱,好為寫族譜的時候不至太寒磣。古人有古人的無奈,豈是現在的我們能輕易瞭解到的。 不止是作者流暢的文筆,書中出現的更重要的一點莫過於衝破思想與時代的束縛所表現出的勇敢。相國之女鶯鶯雖對書生有傾慕之心,但傳統的禮教卻讓她望而卻步,即便是再有了口頭的婚約之後,依舊礙於父母之命不敢越雷池一步。

然而,心早已有了歸屬,又見書生害得相思病,百般不是滋味,在經過了漫長而糾結的內心掙扎後,鶯鶯終於衝出禮教、父母之命的束縛,投得心上人的懷抱,慰藉相思。幸而文章的結尾是大團圓的結局,為這對在夾縫中生長起來的愛情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 時代就那樣毫無情面的橫亙在那裏,要麼隨波逐流,被時代左右,要麼打破它,然後得到自己想要的。西廂房門,月滿西樓,料得腸斷處,唯有相思淚。

西廂記讀後感 篇五

元雜劇四部愛情劇包括《拜月亭》,《西廂記》,《牆頭馬上》,《倩女離魂》。這四部劇裏,《西廂記》是我從頭到尾看的唯一一部。

《西廂記》給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劇中人物了。劇中的主要人物,張生、崔鶯鶯和媒人,有着各自鮮明的個性,他們相互映襯。就崔鶯鶯的個性而言,有許多有趣的地方。

崔鶯鶯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生活在家庭的中間,他帶着青春的憂鬱玩耍。在封建社會,婦女經常被教導“不説惡,不見惡,不聽惡”和“三從四德”。崔鶯鶯也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生的好家庭。但當她遇到浪漫優雅的張生時,她像磁鐵一樣吸引着對方。當她明顯注意到一個陌生男人在盯着自己看時,她的反應是“抱着香肩,只有笑扭花”。劇本里媒人催她迴避,她迴應是:最後回頭看。此時盈盈的行為已經忘記了封建禮教的規則,盈盈的性格未來的發展趨勢不難想象。這個年紀的她,青春期好像有點叛逆的心,但畢竟是封建禮教下的好家庭。她一方面強烈追求愛情,看似讓人佩服,但另一方面也對媒人有所顧忌,所以性格温婉從容,聰慧狡詐。當她看到自己有時嚴肅,有時笨拙,有時笨拙時,

《西廂記》中有許多值得注意的人物,值得人們欽佩和研究。事實上,這些人物也是成功者創作的一部古代經典愛情劇的基礎。

《西廂記》讀後感 篇六

看完戲劇《西廂記》後,頗具震撼與欣賞,因為之前只是在聽老師講這部極具價值的雜劇,就饒有興趣,尤其想進一步深入瞭解它,於此對其劇情有了大概認識。

整個戲曲的情節跌宕起伏、曲折波瀾,卻表現得極豐富、生動,王實甫細緻地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表現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使女主角鶯鶯的性格顯得十分突出,同時也展示了中國古代女子的含羞與矜持,充滿了女性的另一種美。

在整場戲劇中,分為4個高潮,一線貫串是指整部作品自始至終都是以崔、張二人的愛情作為情節發展的線索。二類矛盾是指以崔、張、紅為代表的進步力量和以老夫人為代表的封建勢力之間的根本性矛盾,以及崔、張、紅之間的誤會性矛盾。這兩類矛盾構成了兩種不同的戲曲衝突,二者相互作用,共同發展,從而使劇情生動曲折。三個人物是指處於全劇結構中心的崔、張、紅三個主要人物。整部戲就是以這三個人物為中心,通過情節發展來展示性格,又通過性格來展開衝突。《西廂記》全劇情節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六次高潮,即“寺警”、“賴婚”、“鬧簡”、“賴簡”、“拷紅”和“爭婚”。全劇既有統一的線索,又有六大轉折,因而使劇情波瀾曲折,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戲劇中刻畫的四個人物中,張生,一方面執着追求愛情,一方面對鶯鶯的心思捉摸不定。鶯鶯,她既要

克服封建禮教長期對他的影響,更要躲開老夫人的耳目,又不得不表現小姐的尊嚴與矜持,所以充滿了顧及與尷尬,這種種的客觀因素困擾着她。而在其過程中,各個人物的心理與性格特徵尤其生動。

西廂記讀後感 篇七

《西廂記》是中國古典名著之一,主要講述了崔鶯鶯與張生的纏綿曲折的愛情故事,表現了兩人為了愛情而敢於與命運,封建制度等抗爭的愛情故事。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崔相國死了,夫人鄭氏攜小女崔鶯鶯,送丈夫靈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暫住河中府普救寺。崔鶯鶯與紅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書生張生。張生見到鶯鶯容貌俊俏,為能多見上幾面,便住進西廂房。

張生從和尚那知道鶯鶯小姐每夜都到花園內燒香。他來到後花園內,偷看小姐燒香。張生夜夜苦讀,感動了小姐崔鶯鶯,她對張生即生愛慕之情。

叛將孫飛虎聽説崔鶯鶯有“傾國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顏”。便率領五千人馬,將普救寺層層圍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內交出鶯鶯做他的“壓寨夫人”。正當大家束手無策時,張生先用緩兵之計,穩住孫飛虎,然後寫了一封書信給杜確,讓他派兵前來,打退孫飛虎。但崔老夫人在酬謝席上以鶯鶯已許配鄭恆為由,讓張生與崔鶯鶯結拜為兄妹,使張生和鶯鶯都很痛苦。自那日聽琴之後,多日不見鶯鶯,張生害了相思病,趁紅娘探病之機,託她捎信給鶯鶯,鶯鶯回信約張生月下相會。夜晚,鶯鶯在後花園彈琴。張生聽到琴聲,急欲與小姐相見,便而入,鶯鶯見他而入,反怪他行為下流,發誓再不見他,致使張生病情愈發嚴重。鶯鶯借探病為名,到張生房中與他幽會。

張生考得狀元,寫信向鶯鶯報喜。這時鄭恆又一次來到普救寺,捏造謊言説張生已被衞尚書招為東牀佳婿。於是崔夫人再次將小姐許給鄭恆,並決定擇吉日完婚。恰巧成親之日,張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歸來,徵西大元帥杜確也來祝賀。真相大白,鄭恆羞愧難言,含恨自盡,張生與鶯鶯終成眷屬。

看完這本書,讓我對男女主人公那種為了愛情而奮不顧身地抗爭精神印象深刻,他們勇敢地追求愛情,即使備受相思的煎熬也不放棄。他們是不幸的,生活在封建皇朝中,受到父母之命等擺佈,無法自由追求愛情。但同時他們也是幸福的,因為他們對愛情堅定不移的追求,讓他們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結為夫妻。

西廂記讀後感 篇八

《董解元西廂記》寫了“百媚鶯鶯”和“風流張生”一見鍾情,苦戀而不可得,一波三折之後終於得到了金榜題名、洞房花燭的大團圓結局的故事。

《董解元西廂記》的故事非常模式化,才子佳人為一見鍾情,不顧一切山盟海誓,然而遭遇種種挫折,經受百般相思折磨終成眷屬。這種故事模式在唐傳奇中出現過,如《李娃傳》、《霍小玉傳》。在其他的戲曲裏也出現過,如《牡丹亭》,《桃花人面》。這種模式化的故事並沒有什麼特別吸引人的地方,才子佳人一出場,觀眾就能猜到故事的發展和結局。但從古至今,這樣的故事還是在一遍遍地被讀,這樣的戲曲還是在一遍遍地上演,台下觀眾依然是聽得津津有味,在“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的幻境裏神遊。原因就在於這種故事雖然模式化,但其中的唱詞和情感卻具有打動人的力量。在《董解元西廂記》中,我認為最能打動人心的是張生和鶯鶯深入骨髓的相思。

西廂記讀後感 篇九

元代著名戲劇家王實甫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優秀的戲劇作家之一。他的雜劇《西廂記》至今仍被認為是中國最好的雜劇之一。

《西廂記》聚焦張生、崔鶯鶯、紅娘、老太太形象,圍繞“願天下眾生成家”展開故事,表達對封建禮教的不滿。

最近重讀《西廂記》,發現有三個問題需要注意。

首先是關於戲劇所揭示的佛教觀。整部劇發生在普救寺及其周邊。張生和盈盈在普救寺相遇並相愛。普救寺是寺廟,是佛教場所。佛陀講究清心寡慾,但作者把這段愛情故事設定在普救寺,真的很有意義。此外,這座寺廟的名字也很有趣。普遍救贖是拯救一切眾生,幫助人們擺脱苦難。然而,當孫飛虎以職業選手的身份包圍聖殿時,我不知道是誰在救誰。為什麼在王實甫的作品中,僧俗成了“僧不僧,俗不可耐,女不女,男不男”的形象?據考證,元朝統治者為了麻痺民眾的鬥志,大力宣揚佛教,僧人和風俗習慣享有政治經濟特權。因此,僧侶和習俗成了統治者的工具。通過這些,王實甫諷刺了當時的“佛教”,間接嘲諷了當時的統治者。可見王實甫的寫作動力是講浪漫動人的愛情故事,不斷嘲諷當時的政治。

第二,有老太太的形象。很多評論者認為老太太是小人,她是封建制度的代言人。她食言,食言,是張翠愛情的絆腳石。這些都是反封建倫理的視角。真的有人試着去想那個老太太嗎?我覺得老太太很愛她孤獨的女兒,是個很慈母的女人。當初老太太説老公先死了,只剩下一個女兒。她一定把所有的愛都獻給了盈盈。來到廟裏,怕盈盈無聊。我特意請媒人陪小姐去廟裏走走,放鬆一下,很照顧女兒。對張生的態度也是基於他對女兒盈盈的愛。盈盈是郭襄的女兒。她一直過着張着嘴,伸着衣服的生活。雖然張生的父親曾是一名官員,但他在50多歲時就英年早逝,他家裏的積蓄肯定快用完了。盈盈結婚時還能像以前一樣住在家裏嗎?老太太肯定會客觀物質地想起盈盈。逼張生去北京也是為了盈盈。當時,張生作為一名學者沒有去北京參加考試。那時候的他,可以説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人。你想想,哪個媽媽願意把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一個“什麼都不對”的人?説到底,老太太做的都是為了盈盈。如果不是因為愛她,她為什麼要這麼擔心?也許讀者會覺得奇怪,老太太最後沒有拒絕結婚。她把盈盈嫁給了她的侄子鄭恆。這也是愛女兒的表現嗎?其實這不能怪老太太。為了迎娶鶯鶯,鄭恆謊稱張生在特定時間地點娶了尚書之女,並自稱是證人。老太太一方面生氣,另一方面也沒指望外甥説她什麼。所以不能算在老太太身上。

第三,是關於這部劇的喜劇因素。很多人覺得這部劇是喜劇,因為最後是個大團圓的結局。但這部喜劇不同於其他喜劇。通常喜劇除了大團圓結局之外,都是以德報怨,以德報怨,以德報怨。《西廂記》的衝突主要是張翠和老太太之間的衝突,老太太是邪惡的一方。故事的結尾,張翠向老太太屈服,張生去北京參加考試,高中畢業回來和盈盈結婚。老太太沒有受到懲罰,反而滿足了她“三代不招白女婿”的意願。也就是説,在這部劇裏,善與惡都得到了滿足,這與普通喜劇的結局不同。

《西廂記》讀後感 篇十

關於張生和崔鶯鶯的愛情故事,可以説廣為流傳的。可是我卻從來沒有去想認認真真的看過。這周老師給我們講《西廂記》,我才從心底裏覺得我應該認真的看,而不再是囫圇吞棗的閲讀。

劇本塑造了崔鶯鶯和張生兩個形象,他們具有共同的特點:嚮往愛情,追求幸福。他們互相愛慕,可是他們的地位懸殊:一個是相國之女,處在母親嚴厲的家教之下;一個是書生,地位遠遠不及相國之女,在封建社會裏,門當户對是婚姻成功的一個必備條件。所以崔鶯鶯與張生的愛註定要通過反抗封建傳統觀點、反抗封建禮教,並要求兩個人能夠始終真心相愛,才能夠取得勝利。故事就是圍繞他們為愛情而反抗封建、以及他們面對重重考驗時對愛情是否執著而展開的。

看了《西廂記》之後我覺的這樣的愛情史完美無缺的,崔鶯鶯與張生的愛情有現在難得的一見鍾情,有經歷各種社會給予的磨難,有來自雙方家長的阻擾,他們之間的愛情可謂是越演越切,在我們看來可謂是天作之合。

這個故事的結尾以中國似的大團圓給大眾一個交代。而我卻不太喜歡這樣的結尾,我覺的過於通俗化,所以有時我會去看一些國外的經典電視及作品,我覺得他們的結尾都會留下一些空間讓觀眾自己去細細品味,我覺的這樣才讓作品更有意義,才會促使人們去回味去發表自己的見解。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太喜歡大團圓的結局或直接不用想就可以猜到的結尾,所以我不怎麼喜歡看韓劇結尾不是女主角得不治之症就是大團圓。

看了結尾在看一下他的正文,你是否覺得崔鶯鶯與張生的愛情故事是否太過於完美了呀?好像他集聚了所有經典愛情的必要情節於一身,就一見鍾情而言,現在科學家研究機率很低,況且在古代女子足不出户,所以崔鶯鶯與張生的愛情故事開始就有點夢幻般的感覺。後來又經歷了社會的考驗,為心愛的女子於權貴做鬥爭,可謂是要美人不要江山的壯舉,驗證了愛情史盲目的。在後來來自父母的阻擾,就想現在的父母一樣有愛情還不行沒麪包我的女兒會受苦的,於是一介書生張生為愛情上京趕考,得到上天眷顧榮歸故里娶了崔鶯鶯,這好似現代大多數人的愛情觀鮮花於麪包不可兼的,就會放棄愛情。也許這就是現在的人喜歡這樣的結局的原因吧。生活中無法實現的事情只有靠戲劇來實現自己的理想。

這一段愛情流傳至今,可能是因為它留給了人們對心中美好愛情一方淨土吧!所以一直被後人推崇,但是這樣的純淨的愛情在此時物質橫流的現實社會中還剩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