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85W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後感(精品多篇)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後感 篇一

奧地利的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人類羣星閃耀時》共收入他的歷史特寫15篇,分別向我們展現了15個決定世界歷史的瞬間,在這15個最具有歷史意義瞬間,人星閃耀,那一刻,便是永恆。

羣星閃耀時,我認為一定是記錄那些功名顯赫人物,然而,不完全正確,那些閃耀過的羣星,雖然在那一刻,使得天空澄澈,宇宙清澈,然而也可能只是一個,還可能很小,並不起眼的星辰在那一刻閃過光,改變了許多東西,然後消失。正如千年帝國拜占庭的隕落,是因為那個無名星辰忘記關閉那扇卡爾卡門,在她敞開的那一刻,就將拜占庭推進滅亡的深淵,巴爾沃亞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爾奇蹟的精神復活;歌德的老年熱戀悲歌;滑鐵盧戰場上拿破崙的一分鐘以及魯熱神佑般的《馬賽曲》創作……

這本書記得不全是那種被神化了的人,還有一些小人物心態而又因各種原因留下一些輝煌的人。如巴爾沃亞對未來有渴求,這種毫不崇高的初衷,反而會使他有更大的發現,使他不往前行。巴爾沃亞雖渴望被人敬仰發現太平洋的偉大功績。可同時他的缺點過於明顯,他的優點和缺點都鮮明無比,但人的本性不可能是一白如紙或一黑如墨。

在這本書中,有些語言令我震撼,如亨德爾獨自:睡覺!睡覺吧!睡着了可以忘記一切,忘記任何痛苦。

人類星光璀璨時辰,也未必是那顯赫的人物。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後感 篇二

認識這本《人類羣星閃耀時》,得益於王利芬老師,王老師在優米網的芬享時刻中分享了這本書,通過其中一個歷史故事《亨德爾的復活》推薦這本書,聽書裏那近乎詩一般的語言,行雲流水而又熱情四射,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有一種力量從我體內迸發,覺得可以做世界上一切的事情,只要我願意。

所以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開始變翻到了這一片段,在此,先對本書做一個介紹,本書選取了歷史上14個對人類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的事件的瞬間,這些事件有些是由大人物來完成,而有些則是由歷史上名不見經傳的任務完成的歷史的瞬間。這如本書的作者茨威格所説,儘管歌德把歷史稱為“上帝神祕禮物”的作坊,但是在這作坊裏發生的,卻是許多數不勝數的無關緊要和習以為常的事情,每一樁真正的事件都需要一個發展過程,在一個民族內,為了產生一位天才,總需要幾百萬人,一個真正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的羣星閃耀時刻出現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的流逝。那些數不勝數的事件會像避雷針的尖端集中了整個大氣層氣流一樣,集中在極短的 時間裏發生。看了《人類羣星閃耀時》幾個片段。為茨威格寫人物的筆法傾倒,茨威格是一個集英雄主義、浪漫主義、理想主義於一身,又有點跳躍的形式記錄了歷史上某一瞬間的事情。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後感 篇三

倘若藝術界出現一位天才,此人必千載不朽;倘若出現這樣一個決定命運的歷史性時刻,這一時刻必將影響十年乃至數百年。

這本書的內容是作者精挑細選的真實的歷史故事,茨威格在書中前言中説道:“歷史是真正的詩人、戲劇家,任何一個作家都別想超越它”。書中描述的事件與人物心理的真實性,作者並無根據自己的遐想加以沖淡或加強,因為歷史在他從事完美塑造的那些玄妙的瞬間,是無須他人輔助的。

作為歷史特寫,茨威格在忠於真實和歷史性的基礎上,運用了各種藝術手段,描繪了迴然不同的人物性格,展現了色彩繽紛的歷史畫卷。

《南極爭奪戰》當然是讓我印象最深的故事。這是兩個國家之間的劇烈鬥爭,是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鬥爭,更是人們與成功、失敗之間的偉大斗爭。

出發前,他們每個人心中都燃燒着熾熱的火焰,因為他們堅信一定能夠成功;出發時,五個人依然歡快地行進在渺無人跡的白色荒原中;雪原上的一個很小的黑點讓他們每個人的心裏都顫抖着可怕的念頭:很可能有人經過了這裏;不久,雪地上的一面黑色的旗幟讓他們徹底地察覺到:我們失敗了。一切努力都成了灰燼,幾年的希望簡直就像發瘋。

返程的途中,大自然拿出它歷經千年的力量。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發瘋死去;奧茨像一個英雄那樣去迎接死亡;剩下的三個人以相擁的姿勢在睡袋裏離開了這個世界。

“悲劇”,是的,他們得了第二,而不是第一,心中的希望已經全然粉碎;在回返的途中,他們也像一位位無畏的英雄一樣死去。這就是一場“偉大的悲劇”。

成功?失敗?他們失敗了,但是也成功了。成功只會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誰又能説他們的精神沒有成功呢?就如羣星與太陽,太陽給了我們無盡的光芒,但是到了夜晚,沒有了羣星,這個世界也會變得黑暗。羣星也一樣是成功者。

他們的肉體已成了灰燼,但是他們的精神則凝聚成了一顆顆最耀眼的星星,不斷地向後人們放射那與眾不同的光芒,而且永恆不變,照亮空幻的暗夜。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後感 篇四

寒風吹過,滿地金黃的梧桐樹葉,又是一年寒冬,臨近歲尾。年初,獲友人贈書,相約年底出500字書評,總覺時間尚早,轉眼僅剩月餘,又不想敷衍了事,遂決定重讀,一週內出書評交差。

以其獨特的傳記文學的筆鋒,展現了人類歷史上十個絢麗的瞬間。從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到南極洲的探險,從歌德到尼采,從人物的角度去切入歷史的敍述。歷史,真正偉大的藝術創作,已經把進程以及時刻表現的十分完美,恰如“東家之子”,增一分則太紅,減一分則太白,恰到好出的微妙。通過這十個瞬間,作者像歷史致敬。

長河,我們一直用以形容歷史。這條長河在過去的漫長歲月,無數次改變其流向,這些改變往往在一瞬間被決定,從而改變接下來的人類歷史,影響了成千上萬人。無數閃耀人類文明天空的巨星,或瞬間的靈動,或微小的疏漏,被推上神壇或被命運拋棄,成就了獨一無二,無法複製的歷史,真正的歷史。在歷史的某個片段,可能某一天,或者某一天的某一個小時,某一分鐘,這種生死攸關,但又更富戲劇的一瞬,被忽略的凱爾卡門,流星般閃耀的魯熱,滑鐵盧戰役的格里希,這樣的一瞬,永恆篆刻,被歷史記憶,瞬間即永恆。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後感 篇五

讀完《人類羣星閃耀時》,我覺得很有感觸,很有啟發,很有收穫。茨威格先生是個偉大的人文主義學者,他刻畫歷史以刻畫人性,在他所寫的那些人物身上,都帶點他自己的影子。他是個強人,可惜最後在二戰沒熬過去,還是自殺了。

這本書裏寫的偉人,體現出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高大全形象,而是或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或在某種特定環境下體現出崇高的人性,完美的品質和性格,或乾脆只有一件驚世之舉。這些人們所做之事,無論大小,作者都將其淋漓盡致的描寫,稱作“歷史特寫”。從寫作手法上講,作者選用的這種體裁,一下子就讓我看到了此書與那些名人傳記或正統史書的不同:它是它們的結合體。因為寫文即寫人,既然是“歷史特寫”,那麼作者挑選人物的標準,首先是從歷史角度着手的,那些人物都在某種程度上作為一段歷史的締造者或推動者。而從他們締造或推動歷史的過程中,我們既能窺見當時社會現狀的一角,又能看出美好或醜陋的人性在影響着這個歷史事件。人事合一,以事襯人,這原是寫小説的技法,但被運用到了真實的歷史中,這是這本書在寫作上的一個特點。我覺得這種寫法最大的優點,就是兩全其美,又與史實緊密照應,又寫出了鮮活的人物。

歷史,不是由一人推動的,一將功成萬骨枯,推動歷史不僅需要一個將軍,也要眾多士兵。可為什麼這本書寫的偏偏是那個將軍呢?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假如歷史是一輛大車,許許多多的人推着它緩慢前行,所謂將軍,他們其實也就是比我們多幾分力氣,推的力更大而已。作者選他寫,不奇怪,他勁最大呀!可我這個士兵就奇怪了:憑什麼這個鳥將軍就比我們勁大?讀完這本書,我有些明白了。

我們每一個人一出生都帶有兩個圈,一個大的套着一個小的,先説小的這個。這個圈是沒有實體的,但它確實存在着,而且悲慘的是,每個人自出生時圈的大小就不一樣。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學習成長,知識和經驗豐富起來,這個圈也就越變越大。等一個人的圈達到一個極限,足以超過同一時代的絕大多數人羣時,歷史就被推動了。這個圈,廣義地説,可以叫它“權力”。我認為歷史多是有權力的人推動的,像拿破崙,亞歷山大大帝,愷撒,奧古斯都,秦始皇,元太祖,等等。可也有例外。有些人,他自身的圈子不大,可他這個圈子在當時的特定環境、時間下是關鍵,比如那個倒黴的中尉(還是中將什麼的,我忘了),是拿破崙的部下,他的圈子和拿破崙的沒法相比,可就是他的圈子使拿破崙沒有及時得到援兵,造成了滑鐵盧的慘敗。

歷史不但曾經被推動過,更慶幸的是,在偉大的人類手下,它還曾被締造過,被改變過。如果説那些有權力的人,也就是推動者的作用是推車子,那麼這些人,這些改變者的作用,就是站在車頂上,為推動的人指引方向。這些人的偉大和不朽遠勝過那些推動者們。他們才是真正的偉人。這些人,當然也同時有那個小圈和大圈,而他們的小圈常常很小。但小圈只是大圈的一部分,他們的大圈,可以達到很大很大。

這個大圈叫做“影響力”。它的特性和小圈相似,只不過是思想境界、道德境界、人格修養造成了這個圈的擴大,而不僅限於粗淺的知識經驗等等。一個人的影響力在於時間和空間,超越了這兩者而影響人類的,就是歷史的改變者。他們的名字大家早已耳熟能詳,我就不再列舉了。對於他們來説,那個小圈可以是很次要的(當然也有小圈大圈都大的人,比如馬可奧勒留,林肯等等),他們不需要權力同樣能使全人類聽到福音。權力可以控制人類的肉體,但影響力改變的是人類的靈魂。這些人就是人類靈魂的導師或工程師,他們足以站在歷史之車上,面帶微笑,遙望遠方,輕抬手指。

請讓我們一起感激他們,一起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書筆記 篇六

在寒假裏,我讀了《人類羣星閃耀時》這本書。

這本書是斯蒂芬。茨威格的傳記名作之一。這本書共收入了他的歷史特寫12篇,向我們展現了12個決定世界歷史的瞬間。當強烈的個人意志與歷史宿命碰撞之際,火花閃爍,那樣的時刻,從此照耀着人類文明的天空。

在這12個故事裏,我最感興趣同時也讓我最感歎的一篇文章就是《黃金國的發現》了。

蘇特爾在自己的土地中發現了混在泥沙裏的黃金,從而掀起了持續四年橫掃世界的“淘金熱”。人們不再勞作,拼命的淘金,期待自己能一夜暴富。世界各地的淘金者,紛紛湧入到蘇特爾的土地上,他們霸佔了屬於蘇特爾的財產和土地。最終他們使蘇特爾家破人亡。

可以説挖到黃金的那一鐵鍬,改變了蘇特爾及他的家庭的整個人生。黃金使他們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不!這些金子讓他家破人亡。人們在面對如此巨大的誘惑的時候,真的還能遵守道德嗎?不!他們甚至會無視法律。蘇特爾的控訴在我看來不會有任何作用,人們已經被這筆鉅額的財富矇蔽了雙眼。一個人的利[]益怎麼比得上一羣人的利益?説不定法官也想從中大撈一筆呢?怎麼可能讓他成功?最後的下場也是意料之中的了。如果蘇特爾的控訴成功了,那麼淘金者的財富就會化為烏有,所以他不可能成功。在巨大的誘惑面前,還有多少人能保持本心?

不論道德還是法律,最後都在利益之下露出醜惡的本性,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其實黃金也不過是地球上的石頭罷了!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書筆記 篇七

儘管英雄史觀遭到人們的批判,被用來襯托客觀唯物主義史觀的正確性,但不得不承認,那些出類拔萃的英雄人物在時代變遷的風口浪尖,憑藉一己之力扭轉乾坤的場面還是讓人心潮澎湃。梁啟超説:“歷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幾無歷史。”有一定的道理。

茨威格的《人類羣星閃耀時》是我最喜愛的一本歷史方面的書,儘管它裏面只包含了短短十幾篇歷史特寫,卻讓人深深體會到那些傑出人物在推動歷史進步方面所作出的貢獻,無論是亨德爾、列寧、菲爾德等人的成功,還是拿破崙、斯科特、威爾遜的失敗,都是那麼生動有趣而引人深思。

茨威格讓我們清清楚楚地看見人類的歷史是怎樣在關鍵的一瞬間被改寫,讓人有生不逢時之感。《滑鐵盧的一分鐘》裏面格魯希的執拗和愚笨葬送了拿破崙剎那的勝機,令人扼腕。《攻克拜占庭》中那扇被人遺忘的凱爾卡門讓奧斯曼土耳其人一舉將東羅馬帝國粉碎,不由得使人感歎這陰差陽錯。《奪取南極的鬥爭》描述了英國探險家斯科特率領的探險小組在最後關頭表現出來的沉着和勇敢,這些真正的勇者值得人們敬佩。

我們可以發現,在茨威格的這部歷史特寫書中,並沒有對那些利用戰爭手段建立政權的“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帝王將相們歌功頌德,他通過巴爾扎克的嘴表達了自己對於暴力的厭惡,他筆下的人物具有執着的精神,以良知對抗暴力,對於偉大的人文主義者西塞羅,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這些人類的羣星普照着暫時的黑夜,茨威格説:“真正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的羣星閃耀時刻出現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情的流逝。”我們要做的,大概就是在這等待的過程中,努力的成長,期待成為那燦爛羣星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