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W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後感精彩多篇

人類的羣星閃耀時讀後感2500字 篇一

《人類的羣星閃耀時》,記錄了一些人類最偉大的時刻。本文將着重講6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巴爾沃亞

第一個,巴爾沃亞,這個盜賊,土匪,冒險家。逃命使他上了恩西索的船,到了達連,進了柯瑪格萊酋長的屋子,知道了山後面的海,太平洋。

他勇敢,大膽,激進,冒險。他嗜血,殘忍,暴戾,殺戮。

1513年9月,他橫跨巴拿馬地峽,僅憑人,劍,矛,弓。他兑現自己的承諾,將所獲分給所有受苦的兄弟們。

他在走出叢林的第一晚,用繩索捆住被俘俘虜的手腳,讓野狗撕裂,嚼碎,吃掉他們,為了祭奠兄弟們的辛苦付出,為了發泄他的疲憊。血腥讓他滿足。

他是見證太平洋的第一個歐洲人。最終死在了自己過命的兄弟皮扎諾手裏。

第二個故事。穆罕默德二世

第二個,穆罕默德二世。這個梟雄。炸不開拜占庭的城牆就造新火炮,駛不進金角灣,破不開鐵索陣就從陸路把船搬過去。斷糧路買親友無所不用。千年古國拜占庭帝國就此滅忙,基督勝地聖索菲亞教堂改姓清真。

士兵進了君士坦丁堡,燒殺掠奪,無惡不作。整整三天三夜。

第三個故事。格魯希

第三個,格魯希。也許放在現代,格魯希會是一個好的員工,老闆,大臣。可在1769年,他的死板陳舊,造成了他一生的悔恨。

固守陳規,因循守舊。他不敢不聽從皇帝的命令,即便拿破崙1/3的兵力在林子裏瞎晃盪,即便3小時外的山上震天響。

救援不及時,拿破崙腹背受敵,威靈頓有普軍相助,拿破崙大敗滑鐵盧。法國人民的希望就此沉寂。

四個故事。蘇特爾

第四個,蘇特爾。這位可憐的老人。這位可憐的老人。

我沒有多餘的話可以説,只剩下一句。這位可憐的老人。

他註定得不到他要伸張的正義,可他執拗的不肯放棄。

1837年。他變賣了所有財產,去追求嚮往的加利福尼亞。3個月後,夥伴們各奔前程,僅剩他一人。他便一人橫渡太平洋,漂泊輾轉到夏威夷。在夏威夷組建了遠征隊,繼續前進。最終到達了那個給了他無限財富,和無限痛苦的地方,聖弗朗西斯科。

他開發了那裏,造倉庫,挖水井,耕地,播種,聖弗朗西斯科的土地很出息,蘇特爾成了一個大富翁。

可蘇特爾在自己的農莊的鋸木廠裏發現了黃金。一下子讓全世界人民瘋狂。

無數的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像飢渴的蝗蟲,企圖將這裏的黃金一掃而空。他們不受法治約束,強權既是真理。蘇特爾的財產被洗劫一空。

蘇特爾離開這個瘋狂的地方,重新開始。可他怎麼能忘記這個他一手建立起來的“黃金國”?

他讓次子學習法律,苦心謀慮,打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訴訟,要求收回自己的合法財產,及從他土地上的黃金。他還打贏了。

這可惹怒了那些瘋狂的“淘金者”。他們燒了法庭,要燒死法官,將蘇特爾家劫掠一空,蘇特爾的大兒子飲彈自盡,二兒子遭人殺害,小兒子溺水身亡。

蘇特爾的一切都毀了。

他不服,他咽不下這口氣。他恨錢,可他要個公平。

於是此後的25年,華盛頓的法庭大廈周圍經常會有一個衣衫襤褸,神志不清的老人,被人戲稱“將軍”。他要伸冤。

1880年7月17日,“將軍”突發心臟病,在國會大廈的樓梯上結束了他的一生。

第五個,菲爾德。

菲爾德讓我學到了強大。

一個人,力排千難萬險,慶祝了全部的精力和資產,要做一件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他要在美洲和歐洲鋪墊海底電纜。

1854年,這實在是個冒險。

第一次,萬眾矚目,電纜斷了。

一年後的第二次,海上狂風暴雨,電纜纏繞成一團亂麻。

五個星期後的第三次,電纜終於連接成功,舉世沸騰。

在紐約,人們興奮,激動,為此準備了浩大的遊行。他們的英雄,菲爾德,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緊跟着是船上的指揮官,接着才是美國總統等大官兒們。其榮耀程度可見一斑。

接着,榮耀多浩大,跌的多痛苦。誇讚多嘹亮,辱罵多高亢。

菲爾德從天堂跌到地獄。

由於技術問題,海底電纜的訊號消失。於是羣起攻之。大家説這根本就是一場欺騙,海底電纜從來沒有過訊號,菲爾德是民族騙子,或説電纜最初有訊號,但電纜被過度使用玩兒壞了,或説是英國女王和美國總統串通好的,電話都是假的。等等。

總之,菲爾德成了陰謀家,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的錯。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我不知道這段時間他是怎麼挺過去的。換作是我,大概第一次,第二次,就不會有五個星期後的第三次了。可他絲毫不懷疑自己,而且找計劃的哪裏出了問題,解決問題,然後繼續實施。不妄自菲薄,不自我懷疑。哪怕被萬眾唾罵,污衊。

六年後,他重頭再來。

六年後,技術發展日新月異。鋪設聯通歐美的電纜變得更加可行。菲爾德再次出現在眾人的面前。

他再次提出這項計劃。

六年的沉寂,菲爾德的自信,意氣風發沒有絲毫變化。要説變化,唯一變的就是他更加平靜,內斂了。他以更大的熱情投入這項工作,橫渡大西洋30多次。

然後,再次失敗。電纜又斷了。

然後,他就再試一次。

一年後,終於,“東方巨人”號載着電纜再次出發,歐美大陸的訊號終於聯通了。

大致之所以有偉大的行動,就是有偉人,他們敢提出,敢嘗試,有超越常人的自信,堅定的信念,和決不會放棄的精神。

他們像陽光。黑暗又怎麼樣,絕不會淹沒他的光芒。他一直在,一有機會就迸發出來。

第六個,斯科特。

這個故事國小課本上好像學過,叫《南極考察隊的故事》。不過有刪減。

故事很簡單,英國的南極探險隊歷經千難萬險,卻依舊被挪威的阿蒙森搶了先,第二到達了極點。在回程的路上,由於儲藏點的煤油和食物預備不充足,及天氣太過惡劣的原因,一行五人被永遠的埋在了南極的大雪中。

故事是很簡單,寥寥幾句便説完。

可他們在當事時,面對兄弟的發瘋,腳趾凍掉,僅僅5人,他們是怎麼撐下來的。何況在那樣的情況下,威爾遜還拉着整整16公斤的巖石樣本,不懈的進行科學觀察。

何況他們在一片漆黑裏守了8天。

不知道必死的絕望是怎樣的。

而他們,斯科特們,斯科特,到最後一秒還在寫日記。

他告訴自己的孩子:“你⼀定要照看好我最珍貴的遺產——我們的⼉⼦,起碼不能使他成為⼀個懶散的⼈”

這個平時死板而沉默寡言的人,他感激自己的朋友,致敬自己的祖國。表達了對祖國的愛。他將自己南極之旅的細節訴諸筆下,以備將來祖國參考。

他幫逝世的朋友寫信給他們的親友。

他的信能被看到嗎?不知道。可他到最後一秒,都沒有放棄希望,都沒有放棄愛人。

人類的羣星閃耀時讀後感1800字 篇二

這個璀璨的比喻令人神往。人類的歷史如漫漫長夜,現在是如何被到達的,未來的走向將如何,沒有誰真正能説清楚。然而在這長夜裏,有如此多的星辰散發着光輝,為後來的人們指引着道路,在他們最無助最失望的時刻,告訴他們,這也會過去。

現在,無論你談什麼問題,都會有人告訴你,這是社會的問題是時代的問題是制度的問題,一定要從根本上解決,否則做什麼都是徒勞。比如學法律有人和你説國內司法體制太差勁,學醫有人和你説國內醫藥審核有貓膩,什麼問題都可以大而化之、無限倒退,最後是什麼都不要做了。我不喜歡這種籠統的話。

從高中開始讀茨威格的人物傳記,每每有熱血上湧醍醐灌頂之感,好像自己的熱情都還在。茨威格重視個人的作用,他大段大段地描述人物的情感。在《瑪麗恩巴德悲歌》中這樣一段披露歌德內心世界的描繪:

“此刻,年邁的老人坐在滾滾向前的馬車裏沉思默想,為心中一連串問題得不到確切的答覆而煩悶。清晨,烏爾麗克還和妹妹一起匆匆向他迎來,在“喧鬧的告別聲”中為他送行,那充滿青春氣息、可愛的嘴脣還親吻過他,難道這是一個柔情的吻?還是一個像女兒似的吻?她可能愛他嗎?她不會將他忘記嗎?正在焦急地盼等着他那豐富遺產的兒子、兒媳婦會容忍這樁婚姻嗎?難道世人不會嘲笑他嗎?明年,他在她眼裏不會顯得更老態龍鍾嗎?縱使他能再見到她,又能指望什麼呢?”

站在國家的高度歷史的高度,個人往往是渺小的不值一提的;然而作為個人,每一次歡笑與淚水卻是真真切切的情感,豈能簡簡單單地被歷史的車輪碾壓過?誰都是有血有肉的,這些最細微的東西恰恰是人身上最重要的部分。

近日,89歲高齡的楊振寧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重申了6月出席“邵逸夫獎”時的觀點。他認為“最近幾十年中國的科技發展得非常之快”,還稱“在合適的情形之下,一個腦筋清楚、做事果斷而有遠見的、不那麼民主的政治,把科技推上去的本領更大,因為它有效率。”

誠然,過分重視個人可能會導致效率的降低,但效率的説法總給我一種把人當零件的感覺。

茨威格眼中的英雄標準也與他人不同,在《昨日的世界》中,明確地説:

“從來不願意去為那些所謂的“英雄人物”歌功頌德,而始終只着眼於失敗者們的悲劇。在我的中篇小説中,主人公都是一些抵抗不住命運擺佈的人物——他們深深吸引着我。在我的傳記文學中,我不寫在現實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物,而只寫那些保持着崇高道德精神的人物。譬如説,我不屑馬丁•路德,而寫伊拉斯謨;不寫伊麗莎白一世,而寫瑪利亞•斯圖亞特;不寫加爾文,而寫卡斯特里奧…… ”

伊斯拉漠一生勤奮著述,揭露教會的黑暗,嘲諷教士的偽善,反對宗教狂熱,控訴教會使用暴力殘酷迫害一段。然而他的思想固然充滿人文精神,終究敵不過當時佔統治地位的教會強權和習慣勢力,因而一生顛沛流離,最後在孤寂中死去。

卡斯特里奧的朋友加爾文掌權後改變了以往反對宗教壓迫的立場,實行獨裁統治,引起了卡的強烈憤慨。卡斯特里奧最後面臨的是一場巴塞爾法院的審判,他很可能作為異端而被判處死刑,所幸在法院開庭前,因心力交瘁而猝死,終年48歲。

以上兩篇都單獨出書立傳。

《羣星》一書中,我最喜歡的是《奪取南極的鬥爭》。斯科特與阿蒙森競爭前往南極點,卻屈居第二。帶着些許沮喪,從極點返回的過程中,斯科特和他的朋友在飢寒交迫中驕傲地等待着註定到來的死亡。最後的時刻,斯科特給自己的妻子寫信:“你是知道的,我不得不強迫自己有所追求——因為我總是喜歡懶散。”在他行將死去的時刻,他仍然為自己的這次決定感到光榮而不是感到遺憾。“關於這次遠征的一切,我能告訴你什麼呢。它比舒舒服服坐在家裏不知道要好多少!”

對於未來我一無所知,我甚至不想着成功。在很多繾綣的時候什麼都不想做,睡一覺直到睡不動。人人上以前有篇文章,大意是人要認識到自己的一生可能會平凡地度過。每每讀了《羣星》一書後,就像前面説的,有一股熱血上湧之感,覺得該做些什麼,至少不是得過且過甘於平庸。

在我最無助最無所適從的時候,我仰望星空,人類之中最傑出的那羣默默地散發着他們的光輝,我不去想什麼是成功,只是覺得現在自己的樣子還不夠好。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心甘情願做個失敗者,或許也不錯。同樣,我也永遠不會嘲笑別人的夢想。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後感 篇三

《人類羣星閃耀時》又譯《人類命運攸關的時刻》,從書名便可知這本書要講述的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個壯麗的瞬間。除此之外,作者茨威格還為這本書立了一個副標題——十二幅歷史袖珍畫。這是當時聞所未聞的文學體裁,因此當我翻開這本書時,那極富有表現力的語言讓我震驚,細緻描繪的場景彷彿一幅幅畫卷,讓我置身於那些偉大的時刻。

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我們可以通過茨威格細膩的心理描寫深刻體會一個陷於苦苦痴戀的女人的一生。而在這本關於人類、關乎歷史的書,我又一次感受到茨威格筆尖的魔力——在感歎偉大史實的同時,又為深刻的人生哲理所折服。可謂是“不讀不快”。

作者序中如是寫道“一些戲劇性的時刻,命運攸關的時刻,在個人的生活上,在歷史的演進中,都是極為罕見的……這類星光璀璨的時辰,我之所以這樣稱呼它們,乃是因為它們有星辰放射光芒,而且永恆不變,照亮空幻的暗夜。”於是,在茨威格筆下的歷史瞬間中,有幾個在我心底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狂野——《不朽的逃亡者》。文章描述的是為了權力和金錢想成為第一個發現太平洋的人,巴爾博亞。如果説發現太平洋是那個“閃耀的時刻”,那麼不擇手段的巴爾博亞呢?作者茨威格就在標題標明瞭他的立場——“不朽”,褒義詞,“逃亡者”,貶義詞。即一個逃亡者做了一件不朽的事。文中如是説“一個人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創造力的壯年,發現此生的使命。”而這一切都是狂野的,別人冒險都不敢做的事,而他以狂野之心力挽狂瀾,完成了歷史上一大壯舉。李大釗説過:“人生最高之理想,在與求達於真理。”明白自己一生的事業,即使只有一種逃亡的形式,那就是逃亡到不朽的事業中去,不也能被歷史所記錄嗎?

毀滅——《拜占庭的陷落》。拜占庭,曾經歐洲繁榮的象徵,承載着厚重的歷史文化,在其日趨衰落時被覬覦着奧斯曼帝國王位的馬霍梅特下令攻陷。這場戰役幾乎沒有懸念。拜占庭的人們知道大難臨頭也堅持在聖索菲亞大教堂裏做最後一次彌撒,捍衞他們的信仰,“等待着白晝,等待着死亡。”可誰也不知道的是,這場戰役會以一個微不足道的偶然事件結束,一所被遺忘的小門,使拜占庭從世上抹去,使承載着輝煌歷史的建築盡都毀滅。茨威格寫道“然而歷史好比人生,抱憾的心情無法使業已失去的一瞬重返,絕無僅有的一小時,所貽誤的,千載難以贖回。”即使再偉大,也抵不過毀滅的一瞬間。倒下的一座座城、被記載在史書上一個個亡國的時刻,都在提醒我們的人生絲毫不能怠誤,每一個細節都值得我們認真對待。

理想——《飛越大洋的第一句話》。在如今信息交流如此便利的時代,你是否想過在那個電學的幼年時代,世界各大洲還彼此不通音訊。那時候的技術和條件極其惡劣,連接兩大洲的電纜的任務幾乎不可能完成,但有一個人,他叫居魯士,決定把他的整個身心投身於這項事業中。在這期間,居魯士受到過追捧讚賞,也受到過人們的鄙棄,最終經過反覆的失敗和嘗試,在六年後,居魯士依然懷着同樣的信念,兩次航行後才獲得圓滿成功。文中這樣寫到:“今天的奇蹟成了今天理所當然的事情,從這一瞬間起,地球彷彿有一個唯一的心臟搏動。”“一個人找到了他要為之畢生奮鬥的使命,一項任務找到了使它實現的人。”是的,一切皆因那人和他不朽的使命,使世界有了更多精彩的時刻。

除此之外,書中還有許多對歷史時刻的描寫,能使讀者更深入瞭解我們的過去。讀《人類羣星閃耀時》,是美的享受,使我沉浸歷史的奇妙,領悟人生的真諦。試想一下,若是拿破崙、托爾斯泰、亨德爾、列寧等人通過茨威格的筆下回顧自己的一生,又會是怎番情景呢?畢竟他們最輝煌的時刻被喻為“人類羣星閃耀時”。

而至於茨威格,寫作,就是他不朽的事業吧!

人類的羣星閃耀時讀後感700字 篇四

這是一場精彩的鬥爭;自盤古開天地以來,弱肉強食,成王敗寇。阿盟僧和斯科特,共同面對着嚴酷的自然環境,卻一勝一敗。他們的實力相當,卻是斯科特的計劃有誤。他們的“競爭”中,出現困難,面臨困難,並解決困難。“人員過多”“天氣寒冷”“環境惡劣”。斯科特的團隊都闖過了,而他們卻輸給了另一隻隊伍。這場勝敗不是一般的勝敗,而是關係到兩個國家。關係到英國與挪威!這張國旗代表了很多:榮譽,喜悦,勝利……

儘管斯科特的團隊失敗了,我仍然敬佩他們。斯科特的人格是高尚的,他正直。團結、堅持、勇敢。在謊言與事實面前,他選擇了向別國國王證明他國勝利。這種決心不是常人所具備的,這種忍耐不是大眾所具有的!

奧茨,他是個名副其實的英雄,他沒有拖累大家,執着地向死神走去……天哪!有多少人能像他如此堅強啊!像他如此勇敢呢啊!這五個人果然是那30個人中最出類拔萃的5個人,這種人格無人能及。他們已經戰勝了自己,突破了極限--腳趾被凍掉,光着腳板堅持行走。我不忍聯想到那個畫面,一根根腳趾活生生地被凜冽的寒風吹落。也許,那時他已失去了知覺,對於肉體上的疼痛,已經不及心靈所噪聲的疼痛來得突然。那個在艱苦環境下,仍然揹着“是外人眼裏不起眼的十六公斤重的巖石繼續行走的博士”……

他們承受了太多,終獲得了死亡的終結。但他們的世紀,卻永駐於人們的心中,英國人民將永遠記住他們!儘管這是一個偉大的悲劇。英國人的騎士精神,探險精神,從斯科特一行人中,我看到了,我領略到了。什麼叫做勇士,什麼叫做英雄,那就是他們--斯科特的隊伍!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後感 篇五

羣星閃耀時,我以為一定是記錄那些功各顯赫的人物,然而,不完全正確,那些閃耀過的羣星,雖然在那一刻,使得天空澄澈,玉宇清澄,然而也可能只是一個,可能是微小的,並不起眼的星辰在那一刻閃過光,改變了許多東西,然後消失得無影無蹤。正如千年帝國拜占庭的隕落,是因為那個無名星辰忘記關閉那扇凱爾卡門,在它敞開的那一秒,就將拜占庭推進滅亡的深淵;巴爾沃亞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爾奇蹟的精神復活;歌德的老年熱戀悲歌;滑鐵盧戰場上拿破崙的一分鐘以及魯熱神佑般的《馬賽曲》創作……

記傳的不全是那些被神化般的人,還有一些近於小人物心態而又因為種種原因留下了一些輝煌或不平凡的人。比如巴爾沃亞對未來和財富有着近乎本能的渴求,這種毫不崇高的初衷反而會在某種程度上促使他有更大的發現、促使他不得不前進。巴爾沃亞雖然渴望被人敬仰發現太平洋的偉大功績。可同時他的缺點過於明顯,他的優點和缺點都鮮明無比,但真實的人性不可能是一白如紙或一黑如墨的;又比如《馬賽曲》的創作者魯熱在歌曲誕生後便不再發光。他生活墮落,四處躲債,甚至蹲過牢房。魯熱的歌被人傳唱,但他卻被人遺忘,甚至他去世時,也沒有人知道他是誰。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們才想起他的名字。魯熱,僅僅在創作《馬賽曲》的那一夜是天才。

在這本書中,有許多令我震撼的話語,就比如亨德爾的內心獨白:睡覺!睡覺吧!睡着了就能忘記一切,睡着了就能忘記任何痛苦;一個人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在人生中途富有創造力的壯年,發現自己此生的使命;一個民族,千百萬人裏面才出現一個天才,人世間數百萬個閒暇的小時過去,方始出現一個真正的歷史時刻。

人類星光璀璨的時辰,也未必是那些日後聲名顯赫的人物。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後感 篇六

今天我看了《人類羣星閃耀時》的第一篇故事《到不朽之中尋求庇護》。它主要講述了一個亡命之徒為了保命而探險的故事。

巴斯特·努涅斯·德·巴爾沃亞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他是個富有冒險精神的勇敢者,卻也是個唯利是圖的小人。他藏在空箱子裏上了前去南美洲的船——為了開拓和尋找哥倫布所説的黃金王國。他為了野心不但擠走了整支隊伍的主人,還趕走了國王派來的總督。被他趕走的隊伍主人回到了西班牙,向朝廷報告了他的惡劣行為。為了避免懲罰,努涅斯·德·巴爾特亞決定率先尋找黃金財富,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在艱苦的旅途之中,他成為了第一個看到太平洋文明的人,並知曉了在不遠的“畢魯”帝國擁有無限黃金。當他準備出發的時候,他的朋友為了搶奪功勞出賣了他,連和王國派來的新總督將他算上了斷頭台。

這個故事既偉大又悲壯。努涅斯·德·巴爾沃亞這個人有自己的希望,即使是一絲一毫的希望也不會放棄。他在可以從小島上逃脱的時候藏進了箱子,獲得了自由;他在連達島上趕走了隊伍主人恩西和總督,獲得了權力;當恩西向西班牙宮廷揭露他的罪行,他知道自己難逃死罪,他選擇了探尋寶藏以此贖罪,得到了生機。他不願坐以待斃,只想挑戰遠方,他帶着為數不多卻同樣下定決心的夥伴去完成了一項偉大的壯舉,他寧願在有史以來最有膽識的一場冒險中光榮就義,也不願屈辱的被人拖上斷頭台。可這個集英雄、探險家、強盜、叛亂者於一身的匪徒終究還是輸了,但輸的有光彩,有臉面。這個強盜有着無恥且光輝的一生,他死的光榮,是為了一場希望的冒險,既讓人唾棄,也使他名垂千古。

英雄是人類繁衍過程中的一瞬間,卻也像永恆的明星,在無邊的天際閃耀光芒。他們的力量雖小,但有着不可磨滅的作用,我們應該銘記英雄,讓英雄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讓英雄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