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徐霞客遊記高三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93W

徐霞客遊記高三讀後感(精品多篇)

徐霞客遊記讀後感600字 篇一

我讀了《徐霞客遊記》這本書後,很受啟發。知道了徐霞客一生共出遊了二十四次,經歷了種種磨難,遊離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讓我知道了只要有堅忍不拔,敢於奮鬥,知難而上的精神就沒有過不去的路。

公元1586年的有感寒冷的冬天,徐霞客出生在江陰馬鎮的一個小村子裏,他出生的那一天他的父親已經41歲了。他的母親王子孺在懷徐霞客的時候曾做過不同尋常的夢,夢境奇異,等待徐霞客出生之後,他的父母就給他取名弘祖,後又取字振之,是希望徐霞客長大後能光宗耀祖,振興已經中落的徐氏家族。徐霞客是徐有勉(徐霞客的父親)的第二個兒子,他小時候突出的表現更加讓他的父母對他充滿了更大的希望。徐家在科舉的道路上經歷了悲慘遭遇,而在徐有勉那裏得到了徹底性的改變,而徐霞客自己也不喜歡讀四書五經而是古今歷史,山海圖經,對各地山水勝景尤其感興趣。19歲時,徐霞客的父親因病去世,他的母親擔起了家庭的重擔。徐霞客22歲時第一次出遊一直到了他逝世前一年,三十多年中,他共有2千次出遊,其中兩次遇盜三次絕糧,好友去世從人逃遁種種的磨難,並沒有難倒徐霞客出遊的意志。

偉大的時代出偉大的人,就是因為徐霞客堅忍不拔,敢於奮鬥,知難而上的意志力在他的有生之年內完成了一本着作《徐霞客遊記》。

同學們,也許是在人生路上,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我們生下來第一件事就是學會走路,現在我們去某一個地方都有車騎,又方便又快,而徐霞客當時去遊歷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他用的是什麼走遍了大江南北,他用的是一雙腳!同學們,讓我們去學習徐霞客的意志力去學習他的精神,讓我們英橋向目標奮鬥吧!

徐霞客遊記讀後感700字 篇二

《徐霞客遊記》是以日記的形式進行記錄的,作者是徐弘祖。他經過34年旅行而寫出的,寫有天台山、雁蕩山、黃山、廬山等名山遊記17篇和《浙遊日記》、《江右遊日記》、《楚遊日記》、《粵西遊日記》、《黔遊日記》、《滇遊日記》等著作。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他遊歷過的喀斯特地區的洞穴超過270多個,並指可以根據所見、所感、所思、所想得出喀斯特洞穴的特徵,類型及成因,有詳細的考察和科學的記錄。難怪現代科學家李約瑟説:“《徐霞客遊記》讀來並不像是十七世紀的學者所寫的東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紀的野外勘測家所寫的考察記錄。世界上最早一部記載石灰巖地貌的著作,是中國明代地理學家徐弘祖的《徐霞客遊記》。他比歐洲最早對石灰地貌進行考察和描述的愛士倍爾早一百年,比歐洲最早對石灰進行系統分類瑙曼早兩百多年。

他將喀斯特洞穴的特徵,成因及其類型,詳細地描述了出來,並指出一些巖洞是水的機械侵蝕造成,鐘乳石是含鈣質的水滴蒸發後逐漸凝聚而成等。他在遊歷黃山時,記錄道:初五日雲氣甚惡,餘強卧至午起。揮印言慈光寺頗近,令其徒引。過湯地,仰見一崖,中懸鳥道,兩旁綠瀉如練。餘即從此攀躋上,泉光雲氣,繚繞衣裾。已轉而右,則茅庵上下,馨韻香煙,穿石而出,即慈光寺也。寺舊名珠砂庵。比丘為餘言:”山頂諸靜至,經為雪封者兩月。今早遣人送糧,山羊學雪沒腰而返。“餘興大阻,由大路二里下山,遂引被卧。

這裏不僅記錄了當時的天氣狀況,地勢地貌以及地理位置都很明顯。説出了慈光寺周圍環境狀況,在茅庵附近有很多人在那裏祭拜,因此香煙繚繞,從石縫中穿出。那裏原本叫珠砂庵,在下雪時,受雪封路2個多月,有個早晨讓人送糧食進來供人食用,走到半山腰,人都快被雪淹沒了,不得已回去了。

徐弘祖讓人欽佩的不僅是他的遠見,對地理獨特的見解,更是因為他的堅持不放棄,才使得我們今日可以看見這麼多宏偉的著作,我覺得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他的堅定不移的優良品質。

徐霞客遊記讀後感800字 篇三

徐霞客幼年受父親影響,喜愛讀歷史、地理和探險、遊記之類的書籍。十五歲那年,他應過一回童子試,沒有考取。父親見兒子無意功名,也不再勉強,就鼓勵他博覽羣書,做一個有學問的人。徐霞客的祖上修築了一座萬卷樓來藏書,這給徐霞客博覽羣書創造了很好的條件。他讀書非常認真,凡是讀過的內容,別人問起,他都能記得。家裏的藏書還不能滿足他的需要,他還到處蒐集沒有見到過的書籍。他只要看到好書,即使沒帶錢,也要脱掉身上的衣服去換書。有一次,在讀書時一個小蟲鑽進他的衣服領口,由於書中描寫誘人,他都沒覺得身上癢。

徐霞客從小熱愛祖國壯麗的山河,書中有關描寫祖國山河秀麗的內容,常常引起他濃厚的興趣。

“百聞不如一見”。他從少年起,立志要遊遍祖國的名山大川、邊防要塞,親自參加考察,求得豐富的地理知識。

徐霞客22歲時,便開始了他長期旅遊考察的生涯。在完全沒有政府資助的情況下,先後遊歷了江蘇、安徽、浙江、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十六個省。東到浙江的普陀山,西到雲南的騰衝,南到廣西南寧一帶,北至河北薊縣的盤山。他到過泰山、嵩山、華山、黃山、廬山等名山;考察過長江、黃河等大河,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

當時交通很不方便,既沒有火車,也沒有汽車,長途跋涉全靠兩條腿走路,連騎馬乘船都很少,還經常自己揹着行李趕路。他尋訪的地方,多是荒涼的窮鄉僻壤,或是人跡罕見的邊疆地區。他不避風雨,不怕虎狼,與長風為伍,與雲霧為伴,以野果充飢,以清泉解渴。沿途沒有旅館、飯店,就風餐露宿。他幾次遇到生命危險,出生入死,嚐盡了旅途的艱辛。他不怕艱難,堅持考察,一天下來累得腰痠腿疼,兩腿發軟,一躺下就不願再起來。但是,他有堅強的毅力,為了探索大自然的奧祕,他白天外出考察,夜晚在油燈下記錄一天旅途的經歷和觀察所得。

在這漫長的生活中,他幾十年如一日,攀絕壁,過河流,頂酷暑,冒嚴寒,祖國山川到處留下他的足跡。他就這樣堅持了30年,終於完成了把科學和文學溶合在一起的《徐霞客遊記》這部地理學名著。

徐霞客熱愛祖國,熱愛科學,在科學事業上奮勇攀登的精神,是值得後人永遠學習的。

徐霞客遊記讀後感600字 篇四

一個想成大器的人,必須要經歷世間的種種磨難,就像一個人在沒下雨的時候在街道上行走,所以怎麼也找不到自己的腳印,相反在泥濘的路上便可以找到自己的腳印,通過這個實例,我們便可明白,一個不經歷挫折,不經歷磨難,平平凡凡走過一生的人是永遠不會有成就的。只有經歷種種挫折的人,他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腳印”,留下輝煌。

這個故事講的是:鑑真和尚剛剃度的時候,做了寺裏的腳行僧,化緣時經常遭白眼,於是,他憤憤不平,便不去幹活了,方丈知道了,便帶他到寺前的泥濘路上,把泥濘留痕的道理告訴了他,使他大受啟發,終於成了一代名僧。

泥濘的路才會留痕,一生碌碌無為的人,不經風雨,不經苦難,就很難成大器,而在苦難跋涉,經風沐雨的人才會有出頭之日,那些腳印證明了他行走的價值。

歷代許多人都在泥濘中行走過,所以他們便有所成就,比如説:徐霞客從小立志要遊覽天下,於是他從小便開始了他的行程,他每天走很長的路,風餐露飲,經歷了大大小小的大方几經生死,可他不怕苦,勇往直前,一年可磨壞許多鞋,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實現了理想,還寫下了《徐霞客遊記》。

像這樣的太多太多了,如李時珍,海倫·凱勒。但也有一些人遇上一點點挫折,便開始退縮,比起他們可差遠了,比如説我吧。有一次暑假,我練,一開始練得不錯,可漸漸熱了起來,我便不想練了,可是沒辦法,父母逼個不停,我只好惟命是從,可是太熱了,我剛坐下就發牢騷,終於我便被酷熱戰勝了。一事無成。

“泥濘”多形象的字眼,它象徵人間各種磨練,我只有在泥濘中走,才會留下光輝。我們走遠了,但腳印代表汗水無價。

徐霞客遊記高三讀後感 篇五

我讀完《徐霞客遊記》這部書後,我感覺它是一部用“腳”寫成的千古奇書!為什麼呢?因為這部書是作者用腳“走”遍中國近二十個省的途中寫的,所用的時間有三十多年,直到作者生命的結束。

作者徐霞客出身書香門第,他的祖上曾建了一座“萬卷樓”來收藏書,這給了徐霞客博覽羣書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可是徐霞客認為一個人要想寫出好文章,達到妙筆生花、下筆如有神助的地步,除了破萬卷書以外,還必須行萬里路!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就這樣,他的一生就在不停息地行走中開始了。在旅行中,他曾遇到過三十多次盜賊,即使這樣他也沒有半途而廢。他曾經在大雪封山的日子登上了天下第一山——黃山的峯頂,就連山上的和尚們也感到萬分驚訝!他也曾通過實地考察得出了萬里長江的源頭是金沙江,而不是岷江……

徐霞客的一生都是在不停地跋涉中度過的,他的一生給我們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惜的是: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丟失了,現存的這部書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這也沒能影響《徐霞客遊記》成為“古今遊記之最”!

徐霞客遊記讀後感800字 篇六

人生的道路是什麼?乖孩子的路,瘋子的路,五彩的路,浪子的路,任何路?那麼路又該怎麼走?背上行囊,走上未知的旅途,來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遠赴那與夢想的約定,我在路上,夢在遠方。

400年前,中國有一個人已盡在路上了,他的名字叫徐霞客,他的人生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樣如朝霞般絢麗多()姿,他用自己一生實踐了什麼叫“在路上”。年輕時的霞客,在開朗的父母的支持下,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入世俗,毅然獨步,神州大地。

在艱苦的情況下,25歲的霞客踏上遠征,54歲逝世,花了30年時間,走遍了江蘇,安徽,浙江,山東,山西,雲南16個省大半個中國,“中國第一代驢友”的稱號當之無愧。

霞客的遠征不似休閒娛樂,也不單是尋奇訪勝,他以調查火山,尋覓長江源頭,探索大自然奧祕,尋訪自然的規律,他對河流性質的考略,對源流的辨析,對石灰巖地貌的總結,對火山温泉等地熱現象的等地熱現象的研究,為後人創造福祉,《徐霞客遊記》是一本把科學與文化高度結合的奇書,帶着美麗的色彩,帶我們進入神洲大陸的每個角落。

《徐霞客遊記》一本來自行走的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而這本書中有峻秀壯麗的天台山,霧氣撩撩的雁蕩山,險俊極美的華山,造景鬼魅的桂林陽朔,柔情無限的杭州西湖,震懾人心的

白水瀑,他説:“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引數人驚歎,管中窺豹,時間一斑,引人遐想,他還説: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梧。從而讓人由心敬佩。

遊過千山萬水,看完世間萬物,山一程,水一程,霞客用腳在中國版圖上連成了一條龍,征服了大地

我不由得想起學校的六十五公里遠足拉練,我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走到終點,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用汗水書寫我們的力量,痛苦又神奇,深刻的讓每個人感受這行走的力量與意義,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我們都是漂泊在路上的一葉扁舟,走過的每一步都是千辛萬苦。

如果可能,我想遊歷黃河,長江,天台山,順着霞客的腳印,走過的路,走過他走過的風景在旅途中,尋訪夢中的徐霞客。

哭着流淚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淚是勇敢的宣言。,行走在路上,夢想在前方。

徐霞客遊記讀後感700字 篇七

徐霞客,名弘祖,江陰馬鎮人。生於明歷十四年。從小便有遊遍天下的大志。成年後仍矢志不渝,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終於寫成了《徐霞客的遊記》一書,使自己成為了偉大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在中華人文史上具有其獨特的地位。

古時候,生產力落後,交通不便,旅行就是自討苦吃;那時候99%的男子人生主要目標就是當官光宗耀祖養兒子子孫滿堂。可是有這樣一個人,他按照自己的。想法闖蕩世界,用“另類”的方法留下自己的痕跡,哪怕這一路困難重重、驚險不斷——被劫、被冤枉、被陷害和背叛,被貧困和疾病折磨着……文中關於這些的描寫只是短短地幾筆帶過,接下來便是大段大段興致盎然的景色描寫、地質考察以及風俗紀錄,好像這些艱難不曾發生過一般。看得出,徐霞客是一個真性情的人,用現在時髦的話説就是“另類”, 然而正是他另類的經歷輔以奇文妙語,才給後人留下了極其豐富的精神食糧,也讓這個“另類”的布衣之士被人們永遠地記住。

他的遊記大致可分為兩部分,為早期的名山大川和晚期的雲南風光。讀《徐霞客遊記》,我彷彿也跟着作者一起遊歷名山大川、野徑深幽,有“足不出户,心遊天下”之感。

好男兒志在四方,為了實現個人理想,徐霞客痴心不改,毅然將生死置之度外,這是何等的氣度!數年如一日,堅持記錄野外的所見所聞,從不間斷,始成大作,他踏實勤奮的寫作態度同樣令人欽佩。

讀徐霞客文,學做真人。我深深地羨慕和佩服像徐霞客這樣的人,他們“出淤泥而不染”,無論遭受多少打擊磨難,到頭來依然心存善念、樂觀積極。他們善於發現身邊的美並且真心地讚美它們,他們把不開心的事拋到腦後,於是乎每一天醒來都是新的開始。這是一羣多麼幸福的人啊!我堅信,只要努力,我的人生也定能如他們一般平實中見真奇。

徐霞客遊記高三讀後感 篇八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柳宗元的一句話與我看見徐霞客雕像時的思緒形成某種諳合。江邊的雕像刻畫了一個身背行囊,手拿草帽,衣着飄逸,目光炯炯的徐霞客。站在他身旁,向前望,尋找他兩眼的聚焦點,目光竟穿越到了另一個新的空間:“風翳淨盡,澄碧入流。”

翻開《徐霞客遊記》,為了尋覓那青衫博帶下的仙風道骨。60多萬字的遊記,記錄了他從眉宇清雋的少年到風燭殘年的老人的所見所思。

步步都是險境,步步都是犯難,千山萬水行來,自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的考察到巖石,洞壑,瀑布温泉的獵奇:從動物,植物生態品種的比較到礦業,手工業,物種的記錄。他的足跡遍佈奇山險壑,他無懼窮山惡水,因為他是大自然的朝聖者,他懂得朝聖路上必經磨難,所以他的腳步是那麼氣定神閒。

熱愛地理的信念使他到人跡罕至的邊疆地區,不避風雨,不怕虎狼,與長風為伍,與雲霽為伴,以野果充飢,以清泉解渴,幾次遇到生命危險。當他俯觀山河壯麗,仰歎星河遼闊,在殘垣老樹之下點起油燈,燃起篝火,記錄星宿位移,在我心中他對理的信念幻化為對美的信念。

當他用毛筆記下“程愈迫,則流愈急。”中國的探索腳步踏入一片新的天地。遊記所保存的關於我國西南地區石灰巖地貌的廣泛,深入的考察記述,比起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來,徐霞客遠遠走在了前面,他是歷史的創造者。

究竟是什麼力量使他彷彿有騰雲駕霧般的本領雲遊四海?

徐霞客出生書香門第,年幼受父親影響喜歡讀歷史,地理之類的書籍。立志要遍遊名山大川。在父母的鼓勵下,肩挑簡單的行李,離開了家。他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過。

從小種在徐霞客心中的幼芽漸漸成長,他感到心裏有什麼要崩裂要揮揚的東西正在奪門欲出,於是他出發了。出門時定是“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吧。

當他攀上衝天的山巒,周圍雲霧縈繞,是不是有吐納天地的萬丈豪情?穿着一襲青衣,衣袂在風中舞動,這時遠處山頭的一片雲瀰漫飄散過來,把他包裹在內,一同迴歸山嵐,他是否更強烈的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與自然融合,決定一生與其共舞?

正是這份痴愛,讓兼具童稚般不泯滅的好奇和聖人般老道練達的思維。我彷彿看見,他一手拿着枯樹葉製成火炬,一手撫摸着崎嶇的巖壁,走進巖洞。耳邊叮咚的滴水聲,潺潺的流水聲,組成一支小夜曲。他久久地蹲着,把手放入溪流中,感受那清涼的仙露愛撫的從自己的手指間穿過,他仔細觀察溪底溪岸,經長時間沖刷已温潤如玉,乳白色中鑲嵌着古老的黃褐,他有敲下一塊帶走的衝動,最終還是作罷。火炬的光芒漸漸微弱,他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他把自己的理想付諸行動,果真迸發出燦爛耀眼的光輝來。

他説:“我帶着一把鐵鍬,什麼地方不可以埋我的屍骨。”好一個“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他臨死前手裏還緊緊握着考察中帶回的兩塊石頭。崇尚科學,尊重自然,他用一生實踐了這八個字。

“把理想都放到生活方式中燃燒吧!”

徐霞客啊,我彷彿聽見你説。

徐霞客遊記讀後感900字 篇九

《徐霞客遊記》是作者用30多年的旅行考察得來的真實紅記錄,內容十分豐富、廣泛。它首先是一部地理著作,在作者筆下,祖國的錦繡河山和萬千奇景被描繪得如詩如畫、栩栩如生。他寫靜態,清新秀麗;寫動態,千變萬化;寫水,或碧波盪漾,或水清石寒,令人心曠神怡;寫山,或峻險幽奇,或巍峨雄壯,令人目不暇接;寫洞,或玲瓏剔透,或乳柱繽紛,令人眼花繚亂。如此寫景,美不勝言!真摯的情感,細膩的刻畫,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這部書除了從地理知識方面開拓了我的視野,還從文學的角度讓我沉迷其中。書中對自然景觀的描寫非常精彩,給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是描寫天台山山洞外的一句話:洞外,左有兩巖,皆在半壁;右有石筍突聳,上齊石壁,相去一線,青松紫蕊,翁蓯於上,恰與左巖相對,可稱奇絕。這段話把洞外石壁的高聳之奇寫得氣勢非凡。運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動地將石筍青松紫蕊等詞寫出了石頭的形態。這段話語言清新樸素,精煉準確,把景色的美帶給了讀者

在讀書的時候,除了身臨其境地去感受書中的情節與內容,我還喜歡從考察作者與寫作背景方面來對書本作更加深入地瞭解。有時候,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的一些創作故事更作文能吸引我的注意,也讓我對作者本身有更深的瞭解,對書中的內容有更透徹的體會。在作者創作《徐霞客遊記》時,當朝政治日益敗壞,宦官、權臣操縱朝政,政治黑暗,人民反抗朝廷的事情不斷髮生,面臨這種國事日非的形勢,一些知識分子發出改革弊政的呼聲。所以,從書中,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景色,還可以感受到作者愛憎分明,一生不與貪官污吏為伍的高潔情操。他同情那些被迫害的東林黨人,敢於與他們交友。他疾惡如仇、剛正不阿的高尚情懷讓我對這樣的作家和他的作品更為嚮往。

徐霞客在漫長的的旅途中,為了考察得更準確,大都徒步前行。常常披星戴月,風餐露宿,面臨險阻,他都以堅強的鬥志去克服。惡劣的生活條件與長期處於疲乏狀態的身體都無法阻止他每天堅持記錄旅途經歷及心得體會,而正是這些長期困頓中的不辭勞苦才得以產出如此瑰麗的文化財富。徐霞客以其科學的態度和驚人的毅力,用敏鋭的觀察和生動的文筆寫就這部享有盛名的傳世之作《徐霞客遊記》。

今天我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因為,我有一個夢想:我希望能夠沿着徐霞客的足跡遍遊祖國的大好河山,更希望有你,和我一樣熱愛閲讀的人,懷揣着這份夢想與我一起同行。

徐霞客遊記高三讀後感 篇十

想必大家都聽過《徐霞客遊記》吧!我也讀了《徐霞客遊記》。以下便是我讀的這本書主要內容與我自己的心得感受了。

《徐霞客遊記》主要講了徐霞客為了考察祖國的山河土地,他自二十二歲開始出遊,30年間,東渡普陀,北遊燕冀,南涉閩粵,西北登太華,西南遊邊疆。足跡及於今江蘇、浙江、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雲南等16個省區及京津滬等地。《徐霞客遊記》以日記體載精詳而忠實地記錄了徐霞客大半生跋山涉水見聞與心得。

我讀的《徐霞客遊記之山篇》,大家如果要讀整版的買簡易版,因為如果要讀原版你可就死定了,原着六十多萬字,不持之以恆是不可能讀完的,我讀的山篇就花了我一星期的時間。如果讀原着一二年都是有可能的。徐霞客原名徐弘祖,字振之,別號才為霞客。《徐霞客遊記》我發現他是以日記的方法編寫而成。《徐霞客遊記》它不僅是一部聞名於世的地理鉅著,更是一部我們值得觀看與品讀的山水遊記。《徐霞客遊記》是以文學價值極高而見稱於世,而被人們推為“古今遊記之最。”這就是人見,花見花看,車見車要看的《徐霞客遊記》。

這便是聞名於世!經徐霞客花了30年之久才寫成的《徐霞客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