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浮生六記》讀後感怎麼寫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97K

《浮生六記》讀後感怎麼寫

《浮生六記》讀後感1

清秋夜雨,燈影映窗紅。看完了 浮生六記 也該寫點什麼很少看這種言情類的貨色,但,我感動於沈復與陳芸的愛情。我贊慕着他們的平常生活的詩情畫意,我傾心於他們的誠摯恩愛至逝世不渝,我仰望着他們畢生平常卻心懷磊落,心無羈絆,超然脱於塵俗。

《浮生六記》,分為《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崎嶇記愁》,《浪遊記快》,後兩記疑是偽作《中山記歷》和《攝生記逍》,這個我是百度來的。這是一本自傳體散文集,四記交叉相聯,所記所敍固然都是日常瑣事,平鋪直敍,然情真意切,一點不靦腆作態,更無學究之氣,惟是靈秀沖淡,讀來如一縷嫣然清風漸漸拂面。

打開《閨房記趣》,沈三白刻畫了一個清麗靈妙的女兒形象:“其形削肩長項,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唯兩齒微露,似非佳相。一種纏綿之態,令人之意也消。” 這是他年少時初見陳芸的情景。 那夜,芸給他吃自制的醃菜暖粥,吃的正香時,芸堂兄擠身而入,戲謔笑道:“我要吃粥你不給,本來是專門給你夫婿籌備的!” 呵呵,當時沈陳二人就酡顏了。讀此處我亦莞爾微笑,圓滿姻緣一粥引之。

爾後便是兩人成親,一段最幸福美妙的時間。我一遍遍地被他們的真愛打動着。他們的戀情並不驚天動地,也非曠世絕戀,更非千古名唱。我只是為他們最平凡最輕微的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而深深激動。

夫妻飲茶談詩論詞,芸曰:“杜(甫)詩鍛鍊精絕,李(白)詩灑脱落拓;與其學杜之深嚴,不如學李之生動。”

春景,三白欲攜芸遠出遠足,芸巧扮男裝,見人問則以表弟對之。呵呵,竟無人識辨。

夏日,芸頭戴茉莉花,三白戲謔説佛手為香之君子,茉莉為香之小人,何以親小人而遠君子,芸亦笑説:“我笑正人愛小人。” 夫戲妻謔,笑俗為雅。

★《浮生六記》讀後感2

初讀沈復的《浮生六記》,竟有許多感動。依然是太容易感動的人。

“凡事喜獨出己見,不屑隨人是非”,“不貪屠門之嚼”,日子過得輕淡,沈三白應是極隨性的人了。卷四浪遊記快,與眾友共覽天下名勝,而山水可怡情。文字洋洋灑灑,閒情逸致,字裏行間皆是。細細讀來,讓人暫忘塵世間的千絲萬縷。於愛妻芸娘,沈三白筆墨卻不多,就是浪跡天涯,流連煙花巷之時,心中的那份牽掛,也似不經意的。卷二閒情記趣、卷四浪遊記快,寫情寫景,對芸娘看似不經意,那份平淡而真實的感情,卻處處都在了。於是,芸孃的雋秀穎慧,知書達禮,温婉可人,就在沈三白不多的筆墨中,輕輕點出,就這麼不經意的豐滿和鮮活起來:居鄉,芸娘相伴相依,一同品蘭插菊玩石置景賞月;會友,“芸拔釵沽酒”,巧置梅盒;着小帽領襪皆芸自制,也必整必潔;夏荷初開,芸置條葉於荷心取香……一點一滴,皆平白敍來,娓娓道出,可羨可歎,夫復何求的感覺,真讓人羨煞!

沈三白生性爽直,落拓不羈,既不追名,也不逐利,獨對芸娘用情至深,讓依然好感動。然而世事無常,終歸是“恩愛夫妻不到頭”,卷三中盡訴失妻之恨,又讓依然唏噓不已……

不知是友人無心,還是有意,送來的《浮生六記》,是從卷四開始的,然後是卷二,接着是卷三,最後是卷一。依然是先得其閒,寫景寫物,抒胸暢懷,讓人感慨萬千;再得其趣,飲食起居、花木蟲草、山水風月,引人遐思無限;再感卷三坎坷記愁之哀婉淒涼,真切傷情;讀到卷一閨房記樂,又是句句心聲,事事真情,竟是卷三中情痴更深處的感覺……

整理往日心情,一些感想,隨筆記來,隨意貼來,讓人見笑了。

★《浮生六記》讀後感3

《浮生六記》是一本自傳體小説。文章寫得坦率真實。不論是哪一章,都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情懷。《浮生六記》,分為《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後兩記疑是偽作《中山記歷》和《養生記逍》。四記穿插相聯,所記所敍雖然都是日常瑣事,平淡無奇,然情真意切,一點沒有忸怩作態,更無學究之氣,惟是靈秀沖淡,讀來如一縷嫣然清風徐徐拂面。

沈復,字三白,清乾嘉年間蘇州人,出生於衣冠之家,父親幕僚一生,先是生活小康,爾後家道中落。雖是平民百姓,沒有功名,卻是個多才多藝的知識分子。家計清貧,有段時間甚至是飢寒交迫,他和妻子陳芸卻志趣高尚,情投意合,始至不渝。他們吟詩,作畫,郊遊,聚友,烹餚,興趣昂然,意興飛逸。而後來,終於因為封建禮儀家教之害,歷盡坎坷,最終天人永隔。芸死後,三白“從此擾擾攘攘,又不知夢醒何時耳”。

書中記錄着作者一生經歷的起伏坎坷,悲歡離合。散發着感性色彩的文字,使我彷彿置身於當時的社會,體味着世間百態。沈復得雙眼始終瞄向自己的妻子芸娘,這位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她的聰慧,襟懷,氣概和痴情,不得不讓讀者“閲而心醉”。是看“一身素淡”何其嫻雅,口授成誦,何其穎慧,顧盼神飛,何其纏綿,太湖縱目何其豪邁。與紅樓夢大觀園中的女兒相比,芸娘比黛玉柔和,比寶釵淡雅,比探春體貼,比湘雲豪爽,比妙玉多一份人間煙火。於當今的時尚女郎相比,芸自是多了一份內涵,淡雅,一份矜持。卻不料這樣一位佳人中道悽然長逝,空流下兩行痛淚。

芸雖思想高超,卻在處理人事方面,仍有欠缺。大家庭的弊害盡人皆知,小夫妻的恩愛往往成為遭妒之由。沈家的家教禮儀很嚴肅的,父母,兄弟媳婦都住在一起。初始,芸娘處處小心翼翼,後來漸漸放鬆了,在公開場合也和三白並起並坐,當然就有人看不順眼,慢慢起了閒話。

有一年,三白隨父親在外任職,沈父説芸能筆墨,就代沈母寫信。後來家中有了些閒言,沈母以為芸寫信不清楚,就不讓她寫。沈父怒道:“想汝婦不屑代筆耳!” 芸怕沈母不高興,便不解釋。超然大度的芸娘,獨在家事上唯唯諾諾!可見封建家教之害人啊!

就篇幅所佔的比例來説,《浮》應該是快樂、幸福、積極的,這些都應和了我曾經的人生觀:充滿光明的人生。然而就是那隻佔了六分之一篇幅的“坎坷記愁”,改變了我的看法。開篇的“閨房記樂”和“閒情記趣”所描寫的夫妻恩愛,歡樂融洽,使我的心情十分舒暢,也再次讓我充分的看到了生活的光明,“耳鬢相磨,親同形影,愛戀之情有不可以言語形容者”,這是怎樣的幸福生活!也許就是因為這太快樂,太幸福了,所以當我讀到妻子芸“受責於公”、“失愛於姑”後與作者四處流浪,最終客死異鄉時,我的眼淚無可抑制的流了下來。

生活在今天,我不會經歷戰亂、飢餓、孤苦,但誰能保證,我不會遇到其他的不幸嗎?疾病、失去親人、沒有工作……這並不遙遠,每天都有那麼多人躺在醫院的病牀上,奔波於各類人才市場。顯然,我的人生觀過於理想化了。對人生中的挫折和困苦,我料想的不夠充分,不夠深刻。想來這也是我過去多次失敗的原因所在一一忽略、輕視了事情的困難面,過分樂觀,冒冒失失,失敗後又沒有及時總結經驗,只是一味地將過失歸咎於客觀原因,從未檢查過自己的錯誤。重新打開《浮生六記》,看到“閒情記趣”,再看到“閨房記樂”,沈復在經歷了妻死子散後竟然依然能有一份品味生活中精細微妙之美的心,實在令我感慨,快樂是什麼?痛苦又是什麼?我想也許就是以一份寬容恬淡而又有情趣的心,去接愛生活中將要到來的一切吧。

我想我已經明白了我以前對於生活的過於膚淺的理解。那麼我能做什麼呢?改變我的人生態度,在做事前全面的考慮,無論是好的情況還是最壞的情況。困難挫折破壞了生活的快樂,但我們可以將它轉化成另一種快樂,我們不僅要自己戰勝困難,也要盡我們所能幫助他人,為他人創造快樂與幸福。

★《浮生六記》讀後感4

《浮生六記》我相信淳樸恬適自甘的生活——如芸所説“布衣菜飯,可樂終身”的生活,是宇宙間美麗的東西。在我翻閲重讀這本小冊之時,每每不期然而然想到這安樂的問題——讀了沈復的書每使我感到這安樂的奧妙,遠超乎塵俗之壓迫與人身之痛苦。《浮生六記》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製作精微的痕跡。然而我自信這種説法不至於是溢美。想讀這書的,必有能辨別的罷。以上這兩段話是俞平伯和林語堂對此書寫的精彩書評,覺得説的很好,和大家分享下。

我讀此書有從書中的感觸到,過度教養的影響,不只是教養問題,也是社會問題。現代父母對孩子付出更多的照顧與教導,正面回饋卻似乎不如預期,究竟教養出了什麼問題?過度的保護、指導與關愛,不僅是個別家庭的教養問題,更是影響整體發展的社會問題,值得反思與警惕。我們都忘了,我們該養出的不是好小孩,而是好大人教養的目標,應該是養出一個心智、情感、能力都與年齡並進相襯的成年人。本書以此為中心思想,希望幫助父母平撫擔憂與恐懼,先放下亟欲為孩子鋪設成功坦途的急切情緒,而以更穩健的心態、更明智的愛,創造真實永續的教養效果。

在教養孩子之前,父母請先照顧好自己,完成自己的人生。本書打破一般教養思維,除了指陳過度教養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案,更聚焦於父母的心理建設與自我關照,懇切提醒父母別為了教養孩子而失去自己的人生。當你能好好生活、工作與愛人,孩子就會以你的身影為榜樣,找到自己實踐成功、創造幸福的方法。

★《浮生六記》讀後感5

傍晚來到房間,心有無倚之孤獨感,站立在窗前遙望天邊浮雲,發呆了一會。點了一支煙,燃燒,不喜歡煙之苦澀,可是不抽,心中惶惶的,沒有着落感。胡思亂想一會兒之後,用毛毯做枕,舒服地躺下來,拿起那本《浮生六記》小説,翻看起來。記得先是在林語堂的小品文中看到《浮生六記》的介紹。

林語堂曾經説:“陳芸(游魚注:該書作者沈復的妻子)是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在生活中,陳芸也是最令人喜愛。她生具慧才,性情灑脱,簡直是文人心中理想的妻子。”那時,我記住了陳芸這個名字。後來,我翻看《世界文學》,發現它將《浮生六記》列入傳世藏書,不由心生閲讀的渴望。

此後,在各個書店留意《浮生六記》,但是遍尋不着。最後,卻在一家不起眼的書攤上看到,書都沒有瀏覽一下,就買下了。買來之後,沒有急着去讀,在牀頭放了數日。我當然不是書痴,沒有這樣的雅趣--先聞聞書香,反覆撫摸書面,吊足胃口,然後才煮茶燃香靜讀。

沒有急着讀,乃是因為近來心情不佳。現在,我終於翻閲本書,果然寫得至真至情,讓人感動,文筆尤其細膩。讀了一會兒,看看前序後編,才知道這也是殘本。前四卷是沈復寫的,後兩卷是曾國藩續寫。

我有點疑惑,為什麼一些好書總不是全本,例如《紅樓夢》。大概後人無比喜歡原作,就大膽地寫起續篇,有着修補完璧的美意。《浮生六記》其實是沈復自傳,細膩地寫了祕而不宣的閨房之樂,生死不渝的伉儷深情,還記載了浮生裏種種悠閒的樂趣。何謂浮生六記?一閨房記樂,二閒情記趣,三坎坷記愁,四浪遊記快,五中山記歷,六養生記道。

讀《浮生六記》最大的收穫就是享受到幽閒之情趣。古人説過“人非有品不能閒”,而《浮生六記》更在閒情之中浸染了豔情。

寫閒情,如月照苔石,寫豔情,如雨落髮梢。這本書恐怕是中國文人自足常樂悠閒自得的最佳寫照,恐怕只有深得生活真味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自傳小説,也恐怕只有講究情趣的閒人才會靜下心讀讀本書。

在現代紛紛擾擾追名逐利的社會中,讀這樣的書,有點逃避有點抗爭有點無奈。讀罷,難免感歎--時光匆匆,浮生幾何,何不給自己留下半日悠閒,抵它十年塵夢。總之,讀《浮生六記》可以玩味,卻不可羨慕,畢竟沈復的浮生,不是誰都可以輕易學得,畢竟古人的悠閒,不是現代人可以模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