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了浮生六記後的心得感想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1W

讀了浮生六記後的心得感想

沈復,生活初是小康,但後家道中落,雖為平民百姓,沒有功名,卻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知識分子。他與妻子陳芸雖在飢寒交迫的日子下生存,但卻志趣相投,彼此恩愛。親愛的讀者,小編為您準備了一些讀了浮生六記後的心得感想,請笑納!

讀了浮生六記後的心得感想1

並不能用有趣、精緻、傷感來簡單概括這本小書,之所以入得經典行列,許是手邊有此一冊,便真如一妙友相伴。

——題記

或許有的人一生轟轟烈烈,或許有的人一生平平淡淡,又或許有的人活得碌碌無為,有的人卻光彩奪目。沈復是哪種人,我不得而知。關於他的生平,百度也僅是寥寥數語。但這本充滿清新率真、情真意切的書卻能讓人體會作者苦樂摻雜、至誠至愛的一生——沈復,他,已成經典。

東坡詩云:“事如春夢了無痕。”在那些逝去的時光背後,星星點點都是回憶,若不以筆墨記錄下來,未免辜負了那一路的風光與坎坷。在作者心中,為官作宰不足掛齒,與愛人琴瑟和鳴才真是一輩子難以忘懷。

沈復的妻子叫陳芸,女紅習得嫻熟,通曉文學詩詞,那一身才情頗受他之喜愛。每當看到“秋侵人影壽,霜染菊花肥”時,我總能體會到陳芸的蕙質蘭心。這樣一位妙人對於沈復更是耳鬢廝磨形影不離,愛戀之情無以言述。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當芸染了重病,只能在病榻上“兩行眼淚,涔涔流溢”之時,我便能感受到沈復的心是怎樣的支離破碎。等到她靈魂縹緲,懷恨辭世之時,我也忍不住吶喊,上天為何如此不公,讓一對恩愛夫妻只可來世再見!這人生,果然曲折坎坷。

本以為失去了芸的沈復會痛不欲生,追隨妻子而去。但他沒有,痛苦之後他平靜地接受了現實,選擇“不諳世事,不染紅塵,遠離世間悲苦極樂”的方式,獨身一人云遊四方。這又不禁讓我想起了莊子的《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這是多麼偉大的思想啊!“天道無為”是他之所想,“眾人皆醉我獨醒,眾人皆濁我獨清”就是他的追求。當夕陽西下,獨自一人,登上山頂,拈鬚吟哦“獸雲吞落日,弓月彈六星”,與酒光對飲,喝到微醺,人生如此,豈不快哉!

沈復的一生儼如一塊純美之水晶,只見明瑩不見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製作精微的痕跡。我相信這種淳樸淡然,恬淡自甘的生活,正如芸所説“布衣菜飯可樂終身”。這是否就是人活於世間的最高境界呢?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不用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不落俗世。這或許便是這本《浮生六記》想要告訴我們的吧!

讀了浮生六記後的心得感想2

讀此書不由感歎古代的三綱五常是如此的頑固與不人性。可笑的是芸做的事是對的,但在父為子綱的背景下,老子就是王法。那個年代,對於男性去逛妓院貌似再正常不過,文人“騷”客是歷史遺留下來的不正社會風氣。

對於愛情,?或許沈復和芸是真愛,但芸愛的更深一點。文中閨房記樂,從年代上看寫的都是新婚之樂,過了新婚之年,沈三白無了這份興趣,有的是逛妓院,游上玩水。對妻子,沒有盡到做丈夫的責任,讓妻子過上好生活,沒有和妻子一起分擔生活重擔;對孩子,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對父母,沒有做到孝敬父母;對自己,沒有好好鞭策自己,好高騖遠,浪蕩散漫。而芸的一生,顯示出古代女性偉大的'一生,為家和孩子操勞一生。

沈復一生過的很瀟灑,遊山玩水,一生過的很多彩,但身邊的親人過的就很苦了,他這種性格適合做現在所稱的“獨身主義者”。

短短的《浮生六記》是沈復一生的濃縮,不由感歎時光如白駒過隙。一生説長不長,説短不短,做人不可太自私,生活中扮演的每個角色的責任都要擔負起來。人不可無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共勉!

讀了浮生六記後的心得感想3

《浮生六記》,顧名思義,應有六記,但遺留下來的只有四記,有寫遊記的,有寫閒情記的(如何插花、養花,弄盆景等),有寫閨房樂記,有寫坎坷記。其中的坎坷記,是我自高中讀了《活着》哭得不已之後,第二本讓我傷心不已的書。

沈復的妻子芸,是一名妙女子,聰慧知書達理,甚至可以説有顆七竅玲瓏心,有時候我甚至認為如果她在那個年代,生為男兒身,其成就應該要遠高於沈復。

沈復與他朋友遇到難題時,總是她想出解決的法子。哪怕公公錯怪自己,丈夫要替自己辯解,她都不肯。他們夫妻二人的關係自然很好,一起到鄉下避暑,一起遊山玩水,吟詩會友,日子過得好不愜意。哪怕是在很困難、家裏已容不下芸的時候,沈復也毅然地帶着她到外面住,沒有聽從父親休了芸。只可惜沒有白頭,芸便離開了人世。

沈復在書中説:“恩愛夫妻不到頭”,雖不希望夫妻間相互仇視,但不可過於情深意重,以免不能白頭偕老。

我不知道所有的婚姻是否都會以愛情為基石,但我明顯是不認同沈復那句話的。如果從一段幸福指數爆棚但是短暫的婚姻、和一段平淡甚至有些無趣但是宂長的婚姻當中做選擇,我必定選擇前者。哪怕我因此而早早歸去,也終究是沒有遺憾了。

我曾問過他:“你希望自己能活到幾歲?”他説70,我説那我活到69就好。説我自私也好,膽小也罷,我從來不敢想象,我們一起牽手走過那麼多的年歲之後,突然他會消失,那我還有沒有勇氣繼續活着,也是個未知數。所以,倘若真有那一天,就讓我先走好了。三毛説,幸好先離開的是荷西,不然他怎能承受這樣的痛楚?我知道我承受不了。我甚至想過,真有那天,我也不管孩子了,丟給公公婆婆或者哥哥嫂嫂幫忙撫養,我追隨他而去。

倒不是有多情深意重,我只是覺得,倘若此生已沒有遺憾,又何必獨活在這世上?我可以接受因為孩子、因為婚外戀、因為各種客觀的不客觀的因素分手,卻接受不了感情尚好之時突然永別。

我也曾問他,如果哪天我走了,你需要花多長的時間忘記我?他説,五年吧。其實我不知道五年這個數字他如何得來,但當時年輕的我卻有些生氣,竟然只需要五年就把我給忘了?到底是不是真心愛我?

現在卻覺得,真要那樣,我希望一年都用不到。最多,最多半年就好了,然後你再娶個比我温柔堅強的女子,平靜安寧地度過餘生,我不要你日日夜夜活在痛苦裏,我也不要你長長久久地記得我。

關於生死,關於命運,關於坎坷,關於幸福,其實來來回回,不過是“浮生若夢,人生幾何”罷了。格子曾説,我對自己的生死一向坦然,是個可以隨時去死的人。我聽以後頗為震撼,心想她得有多通透的心性,才能悟得這般清明透徹。

好像話題有些沉重了,但其實《浮生六記》也講了許多有趣的好玩的事,比如如何用水盆做

成水底花開的效果,又記錄了好些景色妙曼的自然風光。最搞笑的是,有次我看到他們跟朋友偶爾會玩考試的遊戲,輪流做老師,給其他人出題,而且出題人兼做主考官,然後還要閲卷評分。不由對正在玩遊戲的趙同學感歎:“古代人好可憐啊,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腦,只能以考試為樂。”

我心想,要是把他丟回古代,他要怎麼活下去呢?文不行武也不行的,幕僚做不了,生意做不了,估計只能耕種了。

讀了浮生六記後的心得感想4

清秋夜雨,燈影映窗紅。讀三遍《浮生六記》,怔怔之久,感動着前人的一段恩愛悲歡。

我感動於沈復與陳芸的愛情,我羨慕着他們平常生活的詩情畫意,我傾心於他們的真摯恩愛,至死不渝,我仰望着他們一生平凡卻心胸磊落,超然脱於俗塵。

沈復,生活初是小康,但後家道中落,雖為平民百姓,沒有功名,卻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知識分子。他與妻子陳芸雖在飢寒交迫的日子下生存,但卻志趣相投,彼此恩愛。但最後,夫妻二人卻天人永隔,滿是悽慘。就在陳芸去世讓沈復再找一人時,沈復説:“卿果中道相舍,斷無再續之理,況‘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耳”。

罕有文人的愛情傳説可以感動我。比如,李隆基楊玉環的悲劇華彩只令我惋惜,李清照趙明誠的顛沛流離只使我可憐,蔣鹿潭黃婉君的貌合神離只讓我心疼,冒襄董小宛的九年恩好只叫我難過……

通讀後,不覺中發現,另一種想法卻湧上心頭。

沈復作為一介書生,雖然娶了聰明又有情趣的芸作為妻子,但他自己卻在家中不懂得如何處理與親人之間的關係,窩窩囊囊,連自己的妻子都保護不了。最終落得自己都被排擠出門,與芸四處飄泊,無所依靠,外出借錢,半路差點身亡,幸得他人相救才得以苟活。

捲一捲二的那些情趣,只能作為生活的點綴,卻無法成為主流。那些讓人看起來羨慕不已的閨房之樂,在缺少衣食的現實面前顯得不堪一擊。在《坎坷記愁》中寫到沈復二人投奔夏氏家中。淳樸的夏氏雖嫁了農民,但豐衣足食,生活穩定,一家人其樂融融。相比芸,聰明的芸嫁給了沈復這個才子,卻遭到家人的排擠,外出流浪,且重病在身,受盡了艱苦。

芸最終去世了,沈復以“夫妻恩愛不到頭”來做自我安慰,但陳芸去世的真正原因,他並未在自己身上找過。朱奇志點評曰:“芸之早夭,誰致之耶?大户人家,是非眾多,此其一也;姑婆偏信,冷酷無情,此其二也;三白迂闊,不善生計,此其三也。三白作此荒唐論,不知是糊塗還是敷衍?”

沈復空有一身知識,但自身的知識終是被現實所擊敗。不懂變通,不通人情世故,就算全身上下全是浪漫細胞又有何用?芸嫁於沈復實在是淒涼。到頭來,芸的一生終究只化作沈復一句“夫妻恩愛不到頭”,只成了讀者心中解不開的故夢罷了……

讀了浮生六記後的心得感想5

初讀沈復的《浮生六記》,竟有許多感動。依然是太容易感動的人。

“凡事喜獨出己見,不屑隨人是非”,“不貪屠門之嚼”,日子過得輕淡,沈三白應是極隨性的人了。卷四浪遊記快,與眾友共覽天下名勝,而山水可怡情。文字洋洋灑灑,閒情逸致,字裏行間皆是。細細讀來,讓人暫忘塵世間的千絲萬縷。於愛妻芸娘,沈三白筆墨卻不多,就是浪跡天涯,流連煙花巷之時,心中的那份牽掛,也似不經意的。卷二閒情記趣、卷四浪遊記快,寫情寫景,對芸娘看似不經意,那份平淡而真實的感情,卻處處都在了。於是,芸孃的雋秀穎慧,知書達禮,温婉可人,就在沈三白不多的筆墨中,輕輕點出,就這麼不經意的豐滿和鮮活起來:居鄉,芸娘相伴相依,一同品蘭插菊玩石置景賞月;會友,“芸拔釵沽酒”,巧置梅盒;着小帽領襪皆芸自制,也必整必潔;夏荷初開,芸置條葉於荷心取香……一點一滴,皆平白敍來,娓娓道出,可羨可歎,夫復何求的感覺,真讓人羨煞!

沈三白生性爽直,落拓不羈,既不追名,也不逐利,獨對芸娘用情至深,讓依然好感動。然而世事無常,終歸是“恩愛夫妻不到頭”,卷三中盡訴失妻之恨,又讓依然唏噓不已……

不知是友人無心,還是有意,送來的《浮生六記》,是從卷四開始的,然後是卷二,接着是卷三,最後是卷一。依然是先得其閒,寫景寫物,抒胸暢懷,讓人感慨萬千;再得其趣,飲食起居、花木蟲草、山水風月,引人遐思無限;再感卷三坎坷記愁之哀婉淒涼,真切傷情;讀到卷一閨房記樂,又是句句心聲,事事真情,竟是卷三中情痴更深處的感覺……

整理往日心情,一些感想,隨筆記來,隨意貼來,讓人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