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棚屋讀後感 優選8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8W

【導語】

棚屋讀後感 優選8篇

棚屋讀後感 優選8篇 由本站會員“bfsadnbds”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棚屋讀後感篇2:棚屋讀後感篇3:棚屋讀後感篇4:棚屋讀後感篇5:棚屋讀後感篇6:棚屋讀後感篇7:棚屋讀後感篇8:棚屋讀後感

【正文】

篇1:棚屋讀後感

《棚屋》講述一個殘忍但又美麗的故事。三年前,在一次露營旅行中,麥克的小女兒梅西在山間一個鄙陋不堪的棚屋遇害,她那被撕成碎片、血跡斑斑的紅裙子時常在麥克眼前浮現,然而就在一個郵差無法送信的風雪天裏,麥克意外收到一封署名“老爹”的來信,邀他去棚屋見面。“老爹”是妻子南和孩子們對上帝的稱呼。這是殺害梅西的兇手精心設計的陰謀?是一場不懷好意的邪惡玩笑?還是真的來自上帝的邀請……雖然對來信感到不知所措,但麥克“相信是上帝是因為關心我才給我送字條”,於是他隻身赴約。當他到達棚屋的時候還在埋怨,可是當他走出棚屋後一切又變了,於是,他看到了“老爹”、耶穌和薩拉玉。於是他們帶着麥克開始了一段心靈與思想的旅行……

讀這本書的時候覺得這本書的文學性藝術性都不是異常強,或許因為威廉?揚曾就讀於神學院,所以他更像一位傳教士。“當某人宣稱自我與上帝共度了整個週末,並且是在一間棚屋之中,誰會相信呢?然而這就是《棚屋》的故事。”作者的朋友威利如是説。雖然不相信,可是又有什麼關係呢?因為它已經教會我們寬恕和原諒,這或許就是《棚屋》的魅力所在吧。

我想我們中或多或少大多都有過悲痛,有過破碎的夢想以及受傷的心,我們每個人都有與眾不一樣的失落,有着我們自我的“棚屋”。我們不僅有“棚屋”,同時我們又十分恐懼回到“棚屋”,“棚屋”裏深藏的是黑暗的過往、邪惡的事件,或是慘忍的畫面與創傷的經過。“棚屋”可能是實際的某處,也可能位於我們內心深處。

或許,當我們一稍微想起有關“棚屋”的片段,我們的心就劇烈疼痛得快要窒息,我們的全身就充滿了混亂與憤恨的情緒,讓人想要對天怒喊:“為什麼是我?為什麼要在我身上發生這樣的事?為什麼?”

其實苦難與創傷不是神為了考驗人所出的功課,那是人類的邪惡與貪婪所造成的錯誤,可是神的懷抱卻是生命不會改變的歸處,這歸處有着無條件的愛與療愈力,等着人迴轉,安靠心靈,重獲新生。當願意以比自我更大的力量支撐自我、愛護自我時,生命才得以穩當下來,重新理解生命、領悟人生。

如果,一向拒絕回到內心所害怕的“棚屋”,那麼,生命會活得渾渾噩噩。即使,用強大的防衞機制隔絕所有的感受與情緒,能夠蒙着頭繼續過日子,但那日子卻無法讓生命感受到期望、熱情與愛,而最終,不僅僅遠離自我的心,也不再能和任何人建立親密信任的關係。

我們所處的生活世界,被創造的原本,是萬物平衡的世界。苦難、破碎、失喪、痛苦確實存在,但療愈、縫補、獲得與平安也同時的存在。在巨慟之後,我們都能夠領受一份恩典——以勇氣與愛,選擇良善的力量,響應創傷的發生,然後承諾,願意牽着自我的手,陪自我繼續未完的人生。

當我們願意以愛與良善迴應創痛遭遇時,療愈便能發生了。這並非一個有信仰的教徒才能經驗的歷程,許多遭遇創傷後的人或許沒有信仰,他們卻願意將自身的苦痛遭遇、創傷陰影轉化為幫忙這世界的一份動力,只為了更好的明天。

他們承受住了悲慟,並且,為了不再讓悲苦發生,願意有所犧牲,只為了人類羣體的幸福。就如本書中的父親,以勇氣回到棚屋,再次應對喪女的痛苦記憶,也所以重新找到線索,終止了一場無盡的殺戮,阻止了其它杯具發生的可能性。

同時,《棚屋》又讓我領會到了寬恕,讓我學着用上帝的眼睛看世界。當我們陷入自我的悲傷,就會看不到別人的痛苦,而當我們只看到自我的痛苦時,上帝就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了。所以要想時刻與上帝在一齊,就要放下自我的痛苦和悲傷,而要放下痛苦悲傷,便要放下自我對事物的善惡確定。譬如一顆毒草,它的本質就是一顆毒草,與善惡無關。我們只需要細心與它相處甚至遠離它以保護自我。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學會去原諒和包容。而學會了饒恕,便遠離了悲傷,與其説解放了他人,其實首先解放的是自我。

篇2:棚屋讀後感

整個故事,則在短暫回憶的幸福過後,以一個杯具作為回憶的結束。男主角經歷着內心多次的掙扎,來到棚屋,隨後以內心深深對上帝的不滿為開始,經歷一次從內在的心靈之旅。這段歷程,男主角經過天父,耶穌以及聖靈的幫忙下,誠實地應對着自我內心的不滿甚至憤怒。而最令人覺得舒服的是,沒有過多的神學道理,而是將與神的關係,以擬人化的出此刻讀者面前。讓人覺得天父,耶穌以及聖靈是何等的接近,簡直就像自我的一個朋友,一個親愛的長輩,讀後感《《棚屋》讀後感》。

三位當中,彼此相親相愛的描述,讓讀者能夠略體會到那融洽並無條件接納的愛。最不可思議就是將天父擬人化成一個黑人大媽的形象,這超出一般想像的比喻,也的確提醒了我們神的形象是超乎我們一船人的想像。整個與神相遇的過程,用了許多基督徒以熟能詳的例子。像是男主角在水面上與耶穌一同行走。又或被邀請在的寶座上審判被男主角認為不公的上帝。再者就是對苦難的解釋,對善與惡的理解,三位一體等,讓一些神學性的觀念溶入了男主角的救贖中。而在這一系列的過程與對話當中,男主角一向被愛,被接納。同時他自我亦不斷地認識自我的內心,承認自我的內。原諒了自我,甚至最終原諒了兇手。

與神相遇後,回到現實,亦改變了男主角的生命,同時帶來了其他人生命的改變。故事的最終沒有給出一個結局,但那結局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男主角的救贖以及釋放,讓人去體會到,神並不是那遙不可及,而是伸手可到的程度。本書的確如後面書評所説到的,是現代版的《天路歷程》。有基督教背景的讀者,看起來可能會更為親切。而不太瞭解的話,可能看着會有點辛苦甚至混亂的感覺。

篇3:棚屋讀後感

後面還有多篇棚屋讀後感!

開始簡單的小説很好看,可是之後主角麥克與上帝的對話,就開始慢慢要費腦子看了。看了下一段,有時候要再想想之前的,或者回到去再看看之前的。與上帝的對話,給人以啟發,文中很多話都值得人深思。

《棚屋》是一個及現實又離奇的故事。麥克是一個在人羣中很難找出來的普通人,他因童年的家庭創傷和中年的喪女之痛,生活信念和宗教信仰陷入的危機。儘管他仍維持做基督徒的表面文章,但在內心深藏這對上帝的疑問和責難,個人情緒似乎總是被巨慟的冰雪覆蓋。在那個正常時間裏並不存在的週末(可能上帝進行了時間轉換),他滿腹狐疑地赴上帝之約,前往女兒梅西被殘害的棚屋,經過與上帝恍然如夢的對話,經過對神聖關係的體驗,不僅僅治好了內心難以癒合的傷口,也使他的信仰方式有了進取的轉變,他講述的離奇經歷也成為深刻影響他周圍人的“見證”。

學會了饒恕便遠離了悲傷,與其説解放了他人,其實首先解放的是自我。這就是《棚屋》所要告訴我們的:從今日起,放棄自我的標準,重新學着愛和饒恕,重新認識世界。以上帝的眼睛看世界。

篇4:棚屋讀後感

《棚屋》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小説。是的,它寫了一樁聳人聽聞的虐殺女童案,可是那只是打開棚屋的一扇門。如果你覺得這本書的文學性藝術性都不是異常強,那或許因為作者威廉·揚不是一個作家。曾就讀於神學院的他,更像一位傳教士。在宗教被人們不理解甚至擯棄的當今,在人類日益浮躁的當今,作者和他的《棚屋》試圖構建一座橋樑,將人們重新拉回到上帝身邊。

在《棚屋》中出現的上帝,不是我在《聖經》中讀到的上帝。千百年來,白種人,異常是白種男人,因自我跟上帝膚色形象相似而自命高人一等。而那樣的上帝似乎也只屬於西方世界。可是《棚屋》的上帝不一樣,他能夠是男人,也能夠是女人;他能夠是白種人,也能夠是非洲人或亞洲人。他是你所期望的任何模樣。因為全人類都是他的孩子。

三位一體的上帝本就不屬於我們所在的三維空間。若上帝真的存在,他必須是來自多維空間的,所以無論我們從哪個角度去看,看到的他都是有限的。他遠比我們看到的、感覺到的和想到的更加偉大,無所不在。西方人把上帝描繪成白種男人,一方面是固然因為坐井觀天,另外一方面是人類一旦有了秩序,便試圖利用上帝。而上帝終是愛我們的,就像做父母的,即使孩子犯了再大的錯誤,父母對於子女的愛也不會所以減少。倒是人類總是站在自我受到侷限的三維世界裏觀察上帝,是以無法理解上帝。

上帝從來不制定規則。伊甸園是個沒有規則的地方。上帝創造萬物,所以萬物存在即合理。這種思想也和我從《聖經》中讀到的不一樣。《聖經》中的上帝更加固執,更加喜歡告訴人類什麼事不要做(當然,是人類編纂的)。《棚屋》的上帝更像中國的老子所謂的道。上帝不讓人明辨善惡,因為善惡從來不是絕對概念。吃了智慧樹上的蘋果,“人類對世界的理解並不透徹,卻擅長斷言事物的好壞”,從此善惡是主觀確定,而無關對事物本質的探尋、瞭解。瞧瞧吧,全球生態系統的嚴重破壞多是人類主觀確定善惡的結果。人類認為自我是能夠獨立思考的,卻使得整個地球瀕臨毀滅。而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地球應當是像電影“阿凡達”中的潘多拉星球那樣。那時的人類並不懂善惡,要做的,只是在瞭解每一件事物本質之後,使自我能以最好最適合的狀態與他們相處。那是我們曾有過的家園。“讓我們祈求人類絕不要逃離地球,去別的地方傳播邪惡。”

上帝從不制定規矩,他只傳播愛。他從不將自我的意志強加於人類,因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才是真正的愛的方式。職責不是愛,期許不是愛。當夫妻之間、親人之間、朋友之間的關係要靠職責和期許維持的時候,那恰恰是因為愛的缺失。(每當從電視劇裏看到妻子責罵出軌的丈夫不負職責時,我就覺得淒涼。)三從四德不是愛,聖壇前的宣誓不是愛。當愛缺失之後,秩序和制度便會趁機滋生氾濫,讓我們背上負擔,越來越遠離真正的愛。因為“一旦廢黜了上帝,政府就變成了上帝”。黑暗僅有在光明消失的時候才會出現。

當我們陷入自我的悲傷,就會看不到別人的痛苦,而當我們只看到自我的痛苦時,上帝就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了。所以要想時刻與上帝在一齊,就要放下自我的痛苦和悲傷,而要放下痛苦悲傷,便要放下自我對事物的善惡確定。譬如一顆毒草,它的本質就是一顆毒草,與善惡無關。我們只需要細心與它相處甚至遠離它以保護自我。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學會去原諒和包容。而學會了饒恕,便遠離了悲傷,與其説解放了他人,其實首先解放的是自我。這就是《棚屋》所要告訴我們的:從今日起,放棄自我的標準,重新學着愛和饒恕,重新認識世界。以上帝眼睛看世界。

篇5:棚屋讀後感

開學初學校組織南下杭城買教學參考書,擁擠在書店裏買了一本《棚屋》,吸引我的仍然是它的懸疑。

故事簡介:三年前,小女兒梅西在山間那個鄙陋不堪的棚屋遇害,她那被撕成碎片、血跡斑斑的紅裙子如影隨形時常在麥克眼前浮現……就在一個郵差無法送信的風雪天裏,麥克意外收到一封署名“老爹”的來信,邀他去棚屋見面。“老爹”是妻子南和孩子們對上帝的稱呼。這是殺害梅西的兇手精心設計的陰謀?是一場不懷好意的邪惡玩笑?還是真的來自上帝的邀請……[由本站網友投稿]

原本以為故事的情節會很刺激,結果有些失望。裏面只是頻頻出現對話,根本沒有任何懸疑。

上帝邀請麥克到棚屋相會,棚屋也就是麥克的小女兒梅西遇害的地方,對麥克來説這是他的“巨慟”。再次到達棚屋的麥克內心是痛苦的。麥克極度地恨,極度地想找出兇手進行報復。

在棚屋,他和上帝、耶穌生活了一段時間,在此期間,上帝與他過着人間生活,經過呈現各種完美的事物,向麥克解釋梅西的死。以往充滿仇恨的麥克在上帝的感染下竟放下了恨,學會了寬容。因為他懂得,僅有寬容,自我才能應對以後的生活,才能像跟上帝一齊生活一樣歡樂。

《潘多拉的救贖》中蘇菲梅耶失去女兒選擇了報復,最終導致所有的人痛苦;《棚屋》中麥克選擇寬容,他相信遠方的女兒生活得很開心,於是他以後歡樂地生活着。

生活在紛繁的現實世界,我們每一天都在忙忙碌碌,或者確切地説我們一向在爭鬥。很多人為了生活,為了金錢,為了權力,精疲力盡。一點小事,斤斤計較。確實,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在這個社會中,很多東西需要我們自我的去爭取,可是很多人在爭取的過程中是不是丟失了什麼呢。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巨慟”,每個人經常應對着“杯具”。

笑着是一天,哭着也是一天;開心是一天,鬱悶也是一天。何不以一顆寬容的心,開闊的視野看看這個世界。

作家紀伯倫説,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

有時候我們不能改變什麼,也沒有什麼能改變自我,關鍵是自我的心態。

學會調整心態,學會寬容,再大的“巨慟”也會融化。

篇6:棚屋讀後感

《棚屋》講述一個殘忍但又美麗的故事。三年前,在一次露營旅行中,麥克的小女兒梅西在山間一個鄙陋不堪的棚屋遇害,她那被撕成碎片、血跡斑斑的紅裙子時常在麥克眼前浮現,然而就在一個郵差無法送信的風雪天裏,麥克意外收到一封署名“老爹”的來信,邀他去棚屋見面。“老爹”是妻子南和孩子們對上帝的稱呼。這是殺害梅西的兇手精心設計的陰謀?是一場不懷好意的邪惡玩笑?還是真的來自上帝的邀請……雖然對來信感到不知所措,但麥克“相信是上帝是因為關心我才給我送字條”,於是他隻身赴約。當他到達棚屋的時候還在埋怨,可是當他走出棚屋後一切又變了,於是,他看到了“老爹”、耶穌和薩拉玉。於是他們帶着麥克開始了一段心靈與思想的旅行……

《棚屋》讓我領會到了寬恕,讓我學着用寬恕的眼睛看世界。當我們陷入自我的悲傷,就會看不到別人的痛苦,而當我們只看到自我的痛苦時,上帝就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了。所以要想時刻與上帝在一齊,就要放下自我的痛苦和悲傷,而要放下痛苦悲傷,便要放下自我對事物的善惡確定。譬如一顆毒草,它的本質就是一顆毒草,與善惡無關。我們只需要細心與它相處甚至遠離它以保護自我。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學會去原諒和包容。而學會了饒恕,便遠離了悲傷,與其説解放了他人,其實首先解放的是自我。

篇7:棚屋讀後感

用了10天零碎的時間讀完《棚屋》,雖然時間用的零碎,但資料理解得很完整。

看似悲情的故事,卻讓讀者讀到最終心生暖意、領悟真諦。先不説故事資料的真假,作者威廉·揚的真情講述就足以讓讀者跟隨麥克三度走進令他“愛恨交織”的棚屋。雖然書中大部分資料都是講述麥克與“老爹(對上帝的愛稱)”、耶穌、薩拉玉之間亦真亦幻的故事,但並沒有因為宗教的加入就妨礙讀者對愛與寬容的理解。

故事以“老爹”的來信為開端,以麥克的愛女梅西被虐殺為主線,講述了麥克從“巨慟(指梅西被害)”中解脱,以更加純淨、陽光的心靈重新生活的曲折故事。以前的生活中,我一向都不否認上帝的存在,讀過《棚屋》我堅定了上帝的存在,在我的理解中,上帝並非在某個角落安排生靈的一生,而是居於每個生靈的心中,只要你心中足夠博愛,對世事足夠寬容,那麼你就會得到上帝的恩寵與眷顧。

我沒讀過《聖經》,沒去過教堂禮拜,但對上帝有着足夠的崇尚,我偶爾也會向上帝祈禱,貪婪的渴望上帝的恩賜,可是讀過《棚屋》我明白,上帝對每個人的恩寵無一不一樣,沒有誰光靠禮拜與祈禱就能幸福的度過一生。或許你和麥克一樣,經歷創傷後會抱怨生活的不公,會對上帝產生疑問和責難,但我要告訴你,書中上帝説過這樣一句話:“當你只看到自我的痛苦時,也許我就已從你的視線裏消失了”。

以一種仁愛、寬容的心去看待世界,努力在生活中釋放愛、得到愛,不要吝嗇自我的情感,不給予出去的愛那還叫愛嗎?在借用“老爹”的一句話“得不到愛而活着就是一種侷限,而不是愛的另一種形式”。

作者威廉在《前言》中説到:“假如你信上帝,也許還有上帝。當然即便你不信上帝,上帝也可能在那裏。”理解一種信仰的意義要遠遠超過理解一種信仰,理解仁愛與寬容也遠遠超過學習仁愛與寬容。

譯者朱子儀在《譯後記》中説到:“翻譯《棚屋》註定會是一段難忘的經歷。”而我要説:“走進《棚屋》註定會是一段難忘的旅程。”

就像作者不明白如何給故事結尾一樣,我不明白如何給我的讀後感劃上一個句號,就用封面上的一句話作結束語吧:

“你是否願意深入記憶中最黑暗痛苦之處,尋找真正的愛與救贖?”

篇8:棚屋讀後感

放下《棚屋》這本小説,整個人都覺得簡便了許多。感覺腦子裏充滿了東西,卻又無法在一時半會裏理清。

先簡單説説這個故事吧。麥克本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美麗的妻子和三位兒女。但在一次露營中發生意外卻讓他失去了最小的女兒-梅西,這成為了他心中的巨慟,一向困擾着他。直到有一天他在信箱中看到一條讓他既憤怒又恐懼的字條,一張來自“老爹”的邀請信,邀請他到梅西喪命的棚屋裏去。而心懷對上帝的懷疑的麥克去到棚屋後卻經歷了神奇的遭遇,與聖父(“老爹”)、聖子(耶穌)和聖靈(薩拉玉)共度了一個週末。而就在這個週末中,經過與這三位聖人的共同生活和對話中,麥克不僅僅從“巨慟”中走了出來,更擁有了堅定的信仰。

這本小説從故事性上來説並無太大亮點,但麥克與上帝、耶穌和薩拉玉的對話和生活遭遇卻充滿了能量。看這本書時,速度很慢。但不是因為枯燥,而是每看完一篇都要有停下來整理思考。不可否認裏面有些東西的宗教性很強,並且加之是譯本,某些語句還是有些難懂。但卻總是能讓人深思,關於愛,關於善惡,關於關係,關於寬容……

小説中最終麥克雖無法確定這個週末是否真實的存在,但他卻已變了個人,他在自我的關係圈中建立起了充滿友愛和寬容的世界,並不斷的影響着周圍的人。

我想很多人都會懷疑一個人是否能真的像關係自我一樣去關心他人,並且還能原諒一個殺害自我女兒的人。我也有着一樣的疑問,因為那看起來太不可思議,似乎對自我太殘酷。但回想起來,小説中的一切都是基於一樣東西—信仰。麥克把自我交給了上帝,讓上帝的生活在自我心中,於是他看事物的中心便不是自我了。而我們很多人都是沒有這樣一種信仰的,就算有也無法做到像麥克一樣徹底。此刻的我也同樣無法理解那些有信仰的人的思想,但我想信仰這東西的確能夠給人供給強大的能量。無論是基督教、佛教還是伊斯蘭教都是如此,給人一種依靠的感覺,讓人不會輕易迷失。而那些沒有堅定信仰的人則很容易迷失在金錢和權力之中。

也許,對於非宗教信仰者來説《棚屋》裏的一些東西是讓人難以理解或者理解的,但卻能給人一種新的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

【小編簡評】

棚屋讀後感 優選8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棚屋讀後感範文。

【網友評價】

一點也沒有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