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奉法偱理,揚清去濁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17K

讀罷《史記·循吏列傳》,孫叔敖、子產、公儀休……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引人深思。《太史公自序》曰:“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無稱,亦無過行,作《循吏列傳》第五十九。”也正是從《史記》開始,歷代的史書中均著有“循吏列傳”。何為循吏?太史公將其高度概括為“奉法循理”,而唐代學者顏師古在《漢書注》中進一步解釋説,“循”為“順也”,即“上順公法,下順人情”。用現代漢語來説,奉公守法,清正廉潔,對上和對下負責都做得好的官吏,就是“循吏”。太史公的一個“循”字,簡潔扼要,説出了古今官吏所應遵循的為官致仕之道。同時,“上順公法,下順民情”更應該是我們當代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信念之源。

奉法偱理,揚清去濁

第一,上順公法,對上負責,深刻認識到領導幹部廉潔從政關係着黨和國家命運的千秋大業。

這裏的“上”,我們不應狹隘的理解為對上級,而是整個國家,整個民族。從政治學的角度來講,官吏者為什麼會產生?就是為了管理國家、治理國家的需要,所以為官的職責,就是管理好、治理好國家。用現代的話來説,做一名黨員幹部,就要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一旦官員貪污成風,吏治腐敗,那麼這個國家也就離滅亡之日不遠了。所以説,反腐倡廉關係着黨和國家命運的千秋大業。

歷史上不少優秀傑出的封建帝王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因而嚴加整頓,加大治腐反貪的力度。明太祖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嚴厲整肅吏治,對貪官污吏堅決治罪,決不寬恕。朱元璋的雷厲風行,使當時的官吏“一時守令畏法”,不敢貪瀆,使明朝走過了初創的最艱難時間。元世祖忽必烈雄才大略,“馬上得國馬下治”,他看到了國家統一後蒙古宗親貴族的貪慾,也意識到這種貪慾的後果以及對國家的危害。所以,他自己“躬行儉素,思復淳風”,注意節儉,力倡淳樸之風。同時,他也要求其他的人這樣做。他的行為,對當時的宗親貴族和各級官吏起到了積極的影響作用。厲行節儉,恢復淳樸之風,對元朝基業的開創奠定了積極的作用。這兩位皇帝,都是歷史上的有為之君。他們的反貪、倡儉,説到底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王朝的統治需要。或者説,他們的心裏,有一種深深的危機意識。正如朱元璋對文武百官所説的:“往昔朕在民間,見州縣官吏多不愛恤百姓,貪財好色,飲酒廢事,對小民疾苦無動於衷,我恨透了。”他自己正是乘着這樣的亂世,才得以揭竿而起,問鼎中原的。親身的經歷,使他對官員腐敗而導致國家滅亡是有着深刻的認識的。所以登上帝位之後,他才會那麼嚴厲地治理貪腐之風。

朱元璋的故事對我們每一個黨員幹部都應該要有啟發的。我想,危機意識,應該是每一個黨員幹部都要牢牢謹記的。你的貪腐,不僅在把你自己,更是在把我們的黨和國家一步步地推向懸崖的邊緣。貪污腐敗的官員,是黨和國家的蛀蟲,一點點地腐蝕着國家的正常管理秩序,危害着黨和國家,這是每一個黨員幹部都應該引以為恥的。對上負責,胸懷天下,有危機意識,這才是一個合格的黨員幹部。

第二,下順人情,對下負責,深刻認識到黨員幹部廉潔從政關係着黎民百姓生活的疾苦。

這裏的“下”,指的就是老百姓。印象最深刻的有句老話:“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老百姓信任你,才把治理國家的權力交到你的手上。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心中應該時刻有一種為民的意識。

“持一身正氣,國賊權奸齊喪膽。感兩袖清風,黎民寒士盡傾心。”這副對聯,高度概括了“包青天”一生的功績。包拯是北宋名臣,以清廉著稱,他“為官清如水,不持一硯歸”,傳為歷史佳話。他説:“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他一生清正廉潔,勤政愛民,深受百姓的愛戴,被後世尊為清官的楷模和典範。同為北宋名臣,司馬光官高位顯,本可坐擁萬貫家財,但是他心繫蒼生,對奢華貪腐之風極為憎恨,一生節儉、清貧。面對貪腐之風給百姓造成的災害,他上書疾呼“敢以奢麗之物相矜高,貢獻遺賂以求悦媚者,亦明治其罪”。“身穿麻葛粗布,剩得薄田三頃”,卻“澤流萬古千秋”,這是對他一生最好的褒讚。這兩位先賢,秉承儒學的精髓,勤政愛民,心繫蒼生,他們做官,為的是天下的百姓,謀得是天下蒼生的幸福,而非一己的私利。這種寬廣的胸襟、崇高的節操,讓我們個別在權力、金錢、美色面前利慾薰心,忘記為官之本的黨員幹部汗顏、羞愧。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官為民,百姓擁戴;當官貪腐,百姓憎惡,最終會用疾風暴雨奪回你手中的權力。所以,宋代理學家程顥説:“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民為本。”為政之根本在於民,偉大的共產黨先驅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共產黨人帶領羣眾起來鬧革命,推翻腐朽政權,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讓深陷於水深火熱中的羣眾過上幸福、安康、美滿的生活。為民的思想,早早的就鐫刻在共產黨人的思想裏。毛澤東同志很早就指出:“為人民服務。”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同志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鋭氣和浩然正氣,永遠同人民羣眾心連心,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就堅如磐石。”在此基礎上,胡錦濤總書記進一步指出:“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為民,人民羣眾的利益大於天,是我們每一個黨員幹部都要牢牢遵循的。“遺忘是最大的背叛”,忘記這一點,就意味對黨的背叛。只有心中時時牽繫着人民羣眾,時刻把羣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才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人。

古人云:“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讀歷史賢哲揚清棄濁、反腐倡廉的故事,嚴肅的廉政理念與鮮活的人物形象有機融合,迸發出強烈的衝擊力,給我們今天的共產黨人帶來深刻的感悟。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黨內確實存在着腐敗現象,有的問題還相當嚴重。有些黨員幹部,身居高位如陳良宇、鄭筱萸之流,卻在個人慾望的驅使下逐步淡漠了法制觀念,在權力、金錢、美色面前喪失原則,置黨多年的培養教育於不顧,置黨紀國法於不顧,利用職務之便做出有悖於共產黨員、人民公僕的原則和宗旨的事情,最終身敗名裂,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儘管我們黨對懲治腐敗的力度不斷加大,但仍有一小部分人經受不了誘惑,鋌而走險,腐敗類型由生活腐化型向貪婪攫取型轉變。這,是令人痛心疾首的!西魏時期的廉吏蘇焯認為,為官要“先治心”,只有“心如清水”,才能“行如白玉”。這是非常有道理的。內因是關鍵,外因只是起到引導、促進的作用。反腐倡廉的根子在思想,在世界觀、人生觀,在於有沒有浩然正氣。內心思想堅定,有原則,有信念,才能抵禦外界的誘惑和腐蝕,才能面對誘惑時做出正確的選擇。

Tags:奉法 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