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經典誦讀》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6W

《經典誦讀》讀後感(精彩多篇)

《經典誦讀》讀後感 篇一

經典詩文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是文學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寶。它歷經歲月陶洗,千錘百煉,積澱了中華先民幾千年來的價值觀念,人格精神和審美意識。千百年間,萬口傳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弟子規裏有一句“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這句話的意思是:看到了別人的善行就要想到自己也應該努力去做到。即使差距很遠只要肯努力漸漸就會趕上的。這句話讓我受益匪淺。

還記得那次去補課的路上。等了半天,好不容易看到公交車來了,我一陣風似的跑進去,此時還有一個座位,剛好被衝進來的。我搶到了,我得意地坐下去。坐了幾站路,又有一批乘客上車了,其中有一個老奶奶。一頭短髮像罩了一層白霜,彎着腰,一雙粗糙的手拄着根枴杖,步履蹣跚地走着。她緩緩朝我這裏走來,看着老奶奶飽經風霜的臉,我不由得想站起來給她讓座,可老奶奶一路走來,並沒有人給她讓座,我也不由得糾結起來,“到底要不要給她讓座?可是我也想坐着啊。”説時遲那時快,就在老奶奶即將走到我這時,坐在我前面的一個姐姐站了起來,扶着老奶奶做到她的座位上。老奶奶十分感激,不斷地道謝,那個姐姐笑着説:“沒關係的,我馬上就到站了。”看着姐姐這樣的善舉,我不禁慚愧地低下頭,讓座其實是一件在簡單不過的事情了,我卻連做這種事時,都要糾結,跟那位姐姐真是沒法比。這時我突然想到弟子規裏的那句話“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是啊,看見別人的善舉,下次就也要向她那樣行善,只要肯行善,就能漸漸趕上那個人。

從那次以後,每每見到上了年紀或行動不方便的人,我就會主動讓座,即使後面還有很多站,我也會毫不猶豫這麼做。多虧了弟子規給我的教導,它和那個姐姐影響了我,使我現在也愛處處行善。

所以讓我們繼續誦讀吧。好好地擁有它,記住它。讓它來淨化我們的心靈,向成功邁進吧!

中國經典誦讀讀後感 篇二

今天我讀了晨讀晚誦,我有一些讀後感想和大家分享。

晨讀晚誦共有八篇。第一篇講的是大自然:樹木也要過冬,怎麼過呢?原來,雪是它們的保暖工具,員工把怕冷的植物埋到雪地上,不管嚴冬多麼殘暴,也凍不死樹苗。第二篇講的是動物:書本里的螞蟻,字在書裏走來走去,書裏的故事也不一樣。第三篇是真情:鱔魚骨裏的媽媽滋味,講的是一位媽媽為了孩子求買鱔魚的給她鱔魚骨,給我們喝鱔魚湯。第四篇講的是生活:捅馬蜂窩,講的是我因為捅馬蜂窩,被馬蜂蟄了,蟄腫了,爺爺給我塗藥在傷口上,然後,爺爺叫我出來,告訴我馬蜂蜇人一次就會死的道理。第五篇講的是慧眼。第六篇講的是文化:古建築的石獅子:獅子既能當守衞,又能表示主人身份的高貴;石獅子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藝術風格:漢代的獅子有雙翼;隋唐的獅子造型藝術出神入化,宋代的時期,獅子造型趨向秀麗;清末時期,獅子轉向温順柔媚,失去原有的氣勢。第七篇講的是名人。第八篇講的是人生。

我讀了這本書的第一單元的讀後感是:大自然的奇妙之處有許多,同時,也告訴了我們要愛護和保護大自然和大自然的一切事物。

《經典誦讀》讀後感 篇三

每讀完一篇經典之作,對於我的啟發是十分大的,唯獨《城南舊事》最讓我感受到了作者對北京有着濃厚的情感。這本書既是林海英童年的回憶,又是當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寫真。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這個故事最讓我記憶深刻,那讓人久久不忘的心靈獨白,為這個故事增色不少。英子的爸爸去世了,國小剛畢業的英子擔起了生活的職責,告別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英子失去父親的悲痛我們無法領會到,但從英子的描述中,我彷彿又感受到了英子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宋媽,一個為了“一個月4塊錢,兩副銀首飾,四季衣裳,一牀新鋪蓋”來到英子家的慈祥婦女,她一來就是4年,成了英子家的一員。但她日夜牽掛着她的兒女――已經死了的小栓子和送了人的小丫頭,宋媽天天説着小栓子,想着小丫頭。因此懂事的英子決定陪宋媽去找小丫頭,這個故事發生在“驢打滾兒”。

我從《城南舊事》這本書中獲得了美的享受,習得作者的許多種寫作技巧,這些文章讓我充分地領略到了閲讀知趣和經典之美,讓我們鼓起改變命運的力量,找到人生的真諦!

以千年文明為伴,與中華經典同行。誦讀經典,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體會語句中的精華。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她富有知識的海洋,生活的動力,靈感的源泉,她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你想要抓住她,掌握她,卻並不那麼容易;她也像一個和藹的母親,孕育了豐富的知識之子,讓古今無數中國人受到啟迪。

我從第一課《禮以定倫》中學到僅僅通過刑法制止人民犯罪是不是完善的;通過教化,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從而是人們規範自己的行為也是很重要的。我還知道禮儀內涵隨着時代而變化,但作為社會道德規範的禮,包括禮儀,禮節等,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這讓我明白了平時父母和老師為什麼告訴我們一定懂禮儀。《經典誦讀》還告訴了我做人要守禮儀,守誠信,要自強不息,樂於向別人學習等等。

而且一個人的品德對一個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響。《經典誦讀》一書,還讓我明白了中國的一句古語“百善孝為先”的含義:只有“孝”才能推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做一個讓人尊敬的人。現在我已學會了為勞累了一天的爸媽端上一杯清香的茶,為奶奶端上一碗熱騰騰的米飯,並且學會了做飯,洗衣等家務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父母減輕了一半的負擔。

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它的內容,深深教育着我,也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通過誦讀經典詩文,我走進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

經典誦讀是一本好書,我覺得學校重視讀這本書的原因是為了讓我們的知識更加豐富,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

《經典誦讀》讀後感 篇四

古今中外許多傑出的人物都十分熱愛讀書。而我也不例外,可我最喜歡讀的書還是《中華經典誦讀》!

從國小一年級開始我就和《中華經典誦讀》打了交到,教師剛發給我的時候我看的那些唐詩十分乏味,我到一年級都快放暑假了竟才想起它來。當二年級教師説要背誦古詩的時候,我當時晴空霹靂,可是為了應付過關也只好硬着頭皮枯燥無味的揹着古詩,最終也只能死記硬背,根本沒了解古詩的意思,背的一點感情都沒有。到了三年級我和古詩文有了必須的感情,這是因為……

三年級的一節語文課教師讓我們説一説有哪些關於月亮的詩句,同學們冥思苦想絞盡腦汁也只能想出“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些詩句來。而我想起了前幾天才看的。關於月亮的古詩文,我像酵母一樣發揮了它的作用,“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我的發言讓同學們大吃一驚,教師也對我讚不絕口。

我從這以後就熱愛上讀書,古詩文就像我形影不離的朋友也像一架時光機。沒事幹的時候我就會和“朋友”聊聊天,聽它給我講故事。有些讓我哈哈大笑,有些讓我同仇敵愾,並且它還帶我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雄偉的長城、美麗的西湖、壯麗的黃鶴樓……這是多麼愜意呀!

《中華經典誦讀》你在我心中永遠銘記,多謝你伴着我成長。

中華經典誦讀讀後感 篇五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喜歡上了讀書,並且喜歡上了讀中華經典類的書,因為它們經典,簡練,有哲理。學校發了許多古詩文誦讀讓我們背,剛開始我覺得有些枯燥,但後來,慢慢的,我懂得了古詩文的意思,並從中學到了很多道理。

我很喜歡陸游寫的《冬夜讀書示子聿》這首詩“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其中“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給我的啟發最大,因為它告訴我們:書上學到的東西是不夠的,做什麼事情都要親自實踐才能有真正的收穫。是啊,不管學什麼,我們都應該有一種探究的精神,要能應用到實際中去,不要只會紙上談兵。就拿我學鋼琴來説吧,以前聽説“學琴容易練琴難”,那時候還不太理解,可是自己學琴後才真正理解了。學琴的時候是很容易的,在課上老師給你講一下難點,講一下音色如何控制,聽起來是很簡單的,但就是這簡單的一節課的內容要在一週內練好卻不是很容易的,又累又枯燥,這時候就覺得琴聲不太好聽了。可是堅持再堅持,當我把老師的要求全部消化在曲子當中後,琴聲就會變得優美動聽了,這時候就感覺往日的辛苦是值得的了……其實不只是學琴是這樣,如學別的舞蹈美術之類的也是一樣啊,沒有付出是不會有好成績的,所以凡事都“要躬行”才可以。

還有許多文章讓我難忘,比如從《學奕》中,我知道了做什麼事情都要專心,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我們學過一篇古文《楊氏之子》,這篇文章只用短短的幾句話就能體現出這個小孩的聰明,讓我不得不感歎中華經典的語言竟是這樣的巧妙!

中國近代作家冰心説過,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我們如果從小都看一些經典的書的話,我相信,世界上將不再有不道德的人,也不會有因一時衝動而犯下錯誤